CN111698063A -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063A
CN111698063A CN201910194847.0A CN201910194847A CN111698063A CN 111698063 A CN111698063 A CN 111698063A CN 201910194847 A CN201910194847 A CN 201910194847A CN 111698063 A CN111698063 A CN 111698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contention
preamble
sequence
lead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4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063B (zh
Inventor
刘昊天
唐明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48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获取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各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本发明可以保障非竞争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5G(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即为多天线技术。基于多天线技术,可将下行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分为多个窄波束,指向扇区内不同的方向,在不影响覆盖角度范围的情况下,提升覆盖深度。
同时针对这些不同的广播波束,5G协议规定了将Preamble(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总数和竞争前导码的数目按照波束个数进行分组,并将组内的前一部分索引分配给竞争前导码,剩余的索引分配给非竞争前导码,以此让基站在接收终端发送的承载Preamble的PRACH(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后,能够获得该终端的波束归属信息,从而进行之后的一些波束级的操作。
但是,按照目前的前导码分配方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处于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间,由同一条根序列生成的可能性很高;并且当前导码索引相邻时,只间隔一个循环移位;同时,前述场景不同终端均使用相同时频域资源的PRACH,且在同一波束分组内的前导码所对应的终端位置相近,空间相关性可能较高。这些都会导致竞争前导码与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相邻时,两个序列的相关性过高,导致基站误检。而非竞争随机接入都发生在连接态,如果前导码检测失败,则终端需要按照PRACH周期重新发送,导致时延增加;若非竞争前导码的重发超过最大次数,那么需要进行竞争随机接入或者业务失败,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前导码检测失败时,终端需要按照PRACH周期重新发送,导致时延增加,或需要进行竞争随机接入或者业务失败,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包括:在所述乘积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所述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所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的步骤,包括: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在所述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包括: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导码序列长度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最小非竞争索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新非竞争索引组合生成模块,用于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优选地,还包括:前导码数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第一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乘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大小关系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所述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包括: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乘积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所述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优选地,还包括:比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绝对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绝对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前导码总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所述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包括: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优选地,所述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包括: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比值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余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优选地,还包括: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所述基站还包括:更新后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更新后映射表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依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各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在一个波束分组下的非竞争前导码被竞争前导码干扰,一定程度上保障非竞争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率,为切换、下行数据到达、上行重同步、定位等需要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G的协议定义了SSB(SS/PBCH Block,同步广播信息块),是一种将传统的主辅同步信号和下行物理广播信道进行组合的信息块。对于2.4GHz以下,2.4GHz~6GHz,6GHz以上的频段,SSB在5ms的时间内分别最多可以配置4,8,64个时域位置,每一个时域位置上的SSB都按照时间顺序拥有一个SSB索引。对于每一个时域位置上的SSB,基站可以配置不同的天线权值,形成下行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广播波束,指向不同的覆盖方向。
对于随机接入PRACH和Preamble的配置,协议规定由基站高层通过系统消息通知终端,包含参数:PRACH配置索引(可指示每10ms内的PRACH时频资源个数和位置),Preamble总数(暂记为N_total,取值范围为1~64之间的整数),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SSB个数N和每个SSB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R。下面为协议规定的N和R的取值范围:
左侧的英文数字为N的取值,同时N_total的取值必须是N的整数倍。当N小于等于1时,代表一个SSB对应1/N个PRACH的时频域位置,Preamble不涉及分组,与本发明实施例无关;当N大于1时,代表多个SSB对应一个PRACH的时频域位置,Preamble需要进行分组。
右侧的枚举值和整型值为R的取值。
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 CHOICE{
oneEighth
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
oneFourth 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
oneHalf 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
one 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
two 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
four INTEGER(1..16),
eight INTEGER(1..8),
sixteen INTEGER(1..4).
根据上述协议,可用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N_total–[R*ceil(N)];
对应每个SSB索引为i(i=0,1,2…N-1)的竞争前导码,它们的索引从i*N_total/R开始占用连续的R个。在i*N_total/R+R和(i+1)*N_total/R+R之间的索引则可以分配给非竞争随机接入使用。
举例来说,假设SSB实际发送7个波束,基站配置10ms内仅有一个PRACH资源,N_total=64,N=eight,R=6,对于每个SSB的索引i,有如下的前导码分组,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95513080000071
当终端需要切换时,在触发的测量事件中会上报测量到的各个SSB索引的信号强度;对于下行数据到达、上行同步的场景,基站也能够获得最近的一次波束归属信息。所以在需要触发非竞争随机接入时,基站会按照波束归属选择非竞争前导码配置给终端,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流程。基站的物理层会将对应资源位置的PRACH上所有检测到的前导码索引上报MAC(Medium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层如果接收到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则根据上述分组规则维护该终端的波束信息,进而完成后续业务流程。
现有技术方案中,前导码序列由一个ZC(Zadoff-Chu)根序列经过循环移位产生,前导码索引按照顺序对应循环移位的次数,每次循环移位的间隔由基站高层配置。每一条根序列可以产生[floor(前导码序列长度/循环移位间隔)]个不同的前导码,当一条根序列生成的前导码不足前述的N_total时,选择由协议规定的下一个索引的逻辑根序列去生成后续的前导码。同一条根序列循环移位产生的前导码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大于相邻逻辑根序列生成的前导码。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于:利用前导码序列生成的特点,在终端空间分布相近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ZC根序列生成非竞争与竞争前导码,或者尽量增加同一ZC根序列下非竞争与竞争前导码的循环移位间隔数,预防各终端之间出现的信号干扰,以提升非竞争前导码的检测性能。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分布式基站等基站中的任一种,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即PRACH配置索引信息,在PRACH配置索引信息中指示了每10ms内的PRACH时频资源个数和PRACH时频资源位置。
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是指每个生成的前导码中每两个前导码之间的距离间隔。
基站侧可以预先为终端配置PRACH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而在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之前,还需要对竞争前导码个数、前导码总数与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SSB的个数进行判断,具体地,以下述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A1: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数是指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SSB的个数,记为N(应用于下述计算过程)。
竞争前导码个数是指每个SSB所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的个数,记为R。
前导码总数是指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总数,记为N_total。
可以理解地,在基站侧预先配置了PRACH配置索引信息,根据PRACH配置索引信息即可获取到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SSB的第一个数、每个SSB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
在获取第一个数、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之后,执行步骤A2。
步骤A2: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
在获取第一个数之后,可以将第一个数与1进行比较,以确定第一个数和1的大小关系。
在第一个数等于1的情况下,即当前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一个SSB,在此种情况,即不再进行后续的优选步骤。
而在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执行步骤A3。
步骤A3: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
在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可以获取第一个数与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即在存在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于多个SSB的情况下,可以将SSB的个数与竞争前导码个数相乘,从而可以获取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的总数。例如,PRACH时频位置对应有3个SSB,每个SSB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为3,则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竞争前导码总数即为:3×3=9个。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获取第一个数和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之后,执行步骤A4。
步骤A4: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
在获取第一个数和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之后,可以将该乘积与前导码总数的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的大小关系,在该乘积大于等于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表示相关参数不支持分配非竞争前导码,则不进行后续的费竞争前导码索引的优化方案。
而在乘积小于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则执行获取预先配置的PRACH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
在获取到预先配置的PRACH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之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
在获取到PRACH配置索引信息之后,可以依据PRACH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具体地,在PRACH配置索引信息中指示了每10ms内的PRACH时频资源个数和PRACH时频资源位置。
通过每10ms内的PRACH时频资源个数和PRACH时频资源位置可以统计得出前导码序列长度。
而对于如何通过PRACH时频资源个数和PRACH时频资源位置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已经是本领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加以详细描述。
在依据PRACH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之后,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
在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之后,可以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计算得到每个跟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具体地,可以参照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
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floor(前导码序列长度/循环移位间隔)(1)
上述公式(1)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即根据前导码序列长度与循环移位间隔的比值,获取小于等于该比值的最大整数。例如,在前导码序列长度为839,循环移位间隔为76时,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floor(839/76)=11;而在前导码序列长度为139,循环移位间隔为19时,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floor(139/19)=7。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之后,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波束即对应于每个分组的波束。
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是指每个波束所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的个数。
前导码序列可以是由一个ZC(Zadoff-Chu)根序列经过循环移位产生,前导码索引按照顺序对应循环移位的次数,每次循环移位的间隔由基站高层配置。
在由跟序列为每个波束下的竞争前导码和非竞争前导码分别生成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后,可以获取该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以及该波束下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的个数。
当然,在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之前,还可以针对每个PRACH时频位置对应的SSB的第一个数、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进行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优化的方案,具体地,可以参照下述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4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C1: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前导码总数和第一个数计算得到二者之间的比值,例如,前导码总数为12,第一个数2,则二者的比值为6。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获取前导码总数与第一个数的比值之后,执行步骤C2。
步骤C2: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在获取前导码总数与第一个数的比值之后,可以计算该比值与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例如,比值为6,竞争前导码个数为3,则二者之间的差值即为3或-3,而二者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即为3。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获取比值与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后,执行步骤C3。
步骤C3: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
在获取比值与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后,可以比较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与该差值的绝对值的大小关系。
在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等于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情况下,表示每个根序列只能生成小于等于每个波束分组内的非竞争前导码个数的索引,则不必进行优化,即终止流程。
而在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情况下,执行步骤C4。
步骤C4: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
在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等于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则判断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与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
在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等于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表示每个根序列生成的索引序列个数大于等于前导码总数,则不必进行后续的非竞争前前导码索引优化。
而在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后续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优化方案,则执行获取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的步骤。
在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之后,执行步骤105。
步骤105: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是指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索引值最小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例如,波束A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包括索引1、索引2、索引3,即1、2和3分别代表了索引值,则波束A所对应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即为索引1。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后,执行步骤106。
步骤106: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在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后,可以依据前述过程中获取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进而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而对于具体地更改过程,可以参照下述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6可以包括:
子步骤D1: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子步骤D2: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
子步骤D3: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各波束对应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前述获取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之后,可以获取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例如,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为y,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为m,则二者的和值即为y+m。
在计算得到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之后,可以将各和值再加1,生成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例如,上述示例中,获取的各和值为y+m,则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即为:y+m+1。
在生成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后,可以计算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前导码总数的比值,例如,上述示例中,获取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为:y+m+1,前导码总数为N_total,则二者的比值即为(y+m+1)/N_total。
然后可以依据下述公式(2)计算各比值的余值:
余值=mod(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前导码总数)(2)
上述公式(2)中,mod为一个求余函数,以用于返回两个数相除的余数。例如,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为5,前导码总数为2,则余数=5mod2=1。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在求得比值的余值之后,可以将余值作为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从而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步骤107: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在获取各波束对应的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后,可以依据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以及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进而,在后续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选择过程中,可以根据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选择非竞争前导码提供给终端。具体地,可以是参照下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E: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波束获取每个分组的信息,进而按照原有的方案形成SSB索引到前导码索引的映射表格,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995513080000151
而对于如何形成SSB索引到前导码索引的映射表格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加以详细描述。
在上述步骤107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F1: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步骤F2: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在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之后,可以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中的各波束对应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的更新值,去更新上述SSB索引到前导码索引的映射表格中每个波束对应的索引值,从而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之后,可以将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保存于基站中,进而由基站配置给其它模块执行,例如,基站可以将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配置给介质访问控制(MAC)层,MAC层根据新的映射关系选择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新生成的表格中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是经过旧表格移位得出,可以使每一个波束分组下的非竞争前导码与同组和下一组波束的竞争前导码使用不同的ZC根序列,达到降低相关性,提升检测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依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各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在一个波束分组下的非竞争前导码被竞争前导码干扰,一定程度上保障非竞争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率,为切换、下行数据到达、上行重同步、定位等需要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导码序列长度获取模块220,用于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模块230,用于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240,用于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最小非竞争索引获取模块250,用于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260,用于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新非竞争索引组合生成模块270,用于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前导码数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第一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乘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大小关系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
所述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210包括: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乘积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所述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优选地,还包括:比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绝对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绝对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前导码总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所述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240包括: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优选地,所述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260包括: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比值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余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优选地,还包括: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所述基站还包括:更新后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更新后映射表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依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依据前导码序列长度和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依据各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在一个波束分组下的非竞争前导码被竞争前导码干扰,一定程度上保障非竞争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率,为切换、下行数据到达、上行重同步、定位等需要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和一种基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
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
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
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
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
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
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乘积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所述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
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
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
所述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的步骤,包括:
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
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在所述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导码序列长度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获取前导码序列长度;
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前导码序列长度和所述循环移位间隔,获取每个根序列能够生成的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
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为每个波束下的非竞争前导码生成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最小非竞争索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波束对应的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对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进行更改,生成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新非竞争索引组合生成模块,用于依据各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及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中除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之外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导码数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对应的同步广播信息块的第一个数、每个所述同步广播信息块对应的竞争前导码个数和前导码总数;
第一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个数是否大于1;
乘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个数大于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个数和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的乘积;
大小关系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乘积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大小关系;
所述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模块包括:
索引及移位间隔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乘积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和所述前导码循环移位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比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前导码总数与所述第一个数的比值;
绝对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比值与所述竞争前导码个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绝对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
前导码总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大于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是否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
所述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模块包括:
非竞争索引个数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小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和所述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最小非竞争索引生成模块包括:
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每根序列前导码个数的和值,再加1,生成各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比值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各所述初始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与所述前导码总数的比值;
余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比值的余值,将各所述余值作为所述新的最小非竞争前导码索引。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预先为每个所述波束对应的竞争前导码索引和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所述基站还包括:
更新后映射表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新的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组合,更新所述前导码索引映射表,生成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更新后映射表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更新后的前导码索引映射表。
CN201910194847.0A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11698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847.0A CN111698063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847.0A CN111698063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063A true CN111698063A (zh) 2020-09-22
CN111698063B CN111698063B (zh) 2022-02-01

Family

ID=7247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4847.0A Active CN111698063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0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415A (zh) * 2011-05-18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3042908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CN105848183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N1091520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前导码的配置、识别方法及基站、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6943A (zh) * 2016-05-27 2019-01-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及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415A (zh) * 2011-05-18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3042908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CN105848183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N109196943A (zh) * 2016-05-27 2019-01-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及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CN1091520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前导码的配置、识别方法及基站、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of PRACH and Related Procedur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R1-18107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063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745B (zh) 一种探测导频信号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225774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定向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113747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21503824A (ja) 情報送信、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320318B2 (en) Power ramping for RACH
JP6399562B2 (ja) 送信方式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通信デバイス
CN108307506B (zh) 配置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8322282A (zh)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生成方法、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881117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8207027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EP2532205A1 (en) Adaptation of cyclic shift for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US20210068132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412957B (zh) 基于WiFi芯片电视白频谱通信系统频谱分配方法
JP5011299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装置をクラスタ化する方法
CN111698063B (zh)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CN112584537B (zh) Prach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9391975B (zh) 一种发射功率配置、随机接入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437495A (zh) 随机接入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197532A (zh) 接入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73400B1 (en) Method for reassigning root sequence index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3891489B (zh) 一种基于跳频的竞争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039395B (zh) 波束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4245397A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与波束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15398980A (zh) 用于使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能够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JP2735049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