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061B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98061B CN111698061B CN201910184109.8A CN201910184109A CN111698061B CN 111698061 B CN111698061 B CN 111698061B CN 201910184109 A CN201910184109 A CN 201910184109A CN 111698061 B CN111698061 B CN 1116980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clic delay
- terminal equipment
- terminal device
- signal
- reference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IAZDPXIOMUYVGZ-UHFFFAOYSA-N Dimethylsulph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S(C)=O IAZDPXIOMUYV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现有大多数蜂窝通信来说,其覆盖区域不可避免存在弱覆盖区域。所谓的弱覆盖,是指信号强度不能保证网络能够地达到稳定通信要求的覆盖情况。在小区边缘、室外有障碍物遮挡、室内深覆盖等情况都容易出现信号弱覆盖。在下行信号弱覆盖区域,同样也是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弱覆盖区域。更进一步,由于终端设备功耗受限的原因,终端设备不能像基站一样持续以较大功率或者以较高的重传次数来发送信号,甚至会出现上行信号覆盖区域小于下行信号覆盖区域的情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服务小区下行信号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时,终端设备上行信号质量已经衰减到可正确解调的门限以下,导致基站接收上行信号失败,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切换的性能,另一方面影响终端设备正在进行的上行传输。
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中,高频信号衰减相比低频信号衰减更快,因此不论是下行还是上行,高频信号的覆盖范围都缩小,终端设备处于信号弱覆盖区域的概率增加,在NR网络建网初期尤其明显。信号衰减快、小区切换频繁,使得终端设备在NR网络中跨小区移动时面临链路质量下降的挑战。
为了改善在高频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带来的覆盖问题,第三代伙伴计划(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了几个频段支持高功率(High Power)终端设备,从而支持更大的上行覆盖范围,节省大量的网络部署成本。当前,为了支持高功率终端设备的高功率输出,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两天线或多发送分集方式发送信号,实现高功率终端设备需要的功率。由于3GPP NR协议并没有规定上行分集方式,因而在基站侧不知道终端设备是否使用分集模式、发射分集方式以及发射分集参数的情况下,基站无法准确解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因此目前需要设计一种对基站透明的上行分集方式,即在基站侧不需要知道终端设备是否使用分集模式、发射分集方式以及发射分集参数的情况下,保证终端设备侧的上行分集增益。
现有的实现透明发射分集传输的方案中,是基于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实现的。上下行信道存在互易性时,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循环延迟分集(cycle delay diversity,CDD)技术实现透明发射分集传输。在CDD技术中,终端设备将需要发送的信号经过前向纠错编码、交织、扰码、信号调制以及反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IFFT)处理后,获得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终端设备再将同一个OFDM符号复制到MT个分路,每一个分路的信号需要进行循环延迟,最终将每一个分路的信号分别加入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其中MT为天线数目。例如第n个天线对应的分路上的信号需要循环延迟δn,n=0,1,2,…,MT-1,n为天线序号。终端设备通过采用CDD技术发送信号,基站侧不需要知道终端设备是否使用分集模式、发射分集方式以及发射分集参数,只需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就可以正确解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
目前,每个天线需要发送的信号的循环延迟,是终端设备通过测量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实时确定的。然而,如果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参考信号,例如参考信号的周期过大,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信号时,未接收到参考信号,此时终端设备无法实时确定发送信号需要的循环延迟,从而降低分集增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何提高透明发射分集传输的分集增益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通过上面的方法,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移动速度或者第一RB调整第一循环时延,获得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实时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通过上面的方法,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影响信号的衰落状态,从而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准确的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将在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循环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
通过上面的方法,通过预设映射表,可以快速确定与第一移动速度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准确的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所述第二RB数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使用的RB数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通过上面的方法,由于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量影响信号的频率分集增益,从而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RB数量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准确的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SB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集传输技术为循环时延分集CDD或者空间相位分集SPD。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器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通过上面的方法,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移动速度或者第一RB调整第一循环时延,获得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实时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射频单元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射频单元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CDD的时域实现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CDD的频域实现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evolution,LTE-A)系统、演进的长期演进(evolved long term evolution,eLTE)系统、未来通信系统等其它通信系统,具体的,在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可以如图1中的圆圈所示,当终端设备处于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边缘,可以认为终端设备处于弱覆盖区域,此时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鲁棒性,终端设备可以采用CDD进行上行传输。当然,在其它场景下,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CDD进行上行传输,例如,1、快衰落信道,在快衰落信道中,终端设备很难及时低反馈快衰落信道的信道状态,而CDD不需要如此快的信道反馈或不需要信道反馈;2、终端设备进行超高可靠低时延(ultra-high 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URLLC)传输:URLLC的传输时间都比较短,为了增加传输的鲁棒性,可以使用CDD进行分集传输;3、非授权频段传输(Grant-free)。
在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一下CDD技术。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CDD的时域实现的基本原理示意图。终端设备将需要发送的比特流经过前向纠错编码、交织、调制映射等处理后得到NFFT个数据符号S(k),k=0,1,…,NFFT-1。这些NFFT个符号经过OFDM调制后变换到时域获得OFDM时域信号,记作将OFDM时域信号复制到M个分路,M为天线数目。每一个分路的信号需要进行循环延迟,分别循环延迟δ0、δ1、…、δM-1;然后将每一个分路的信号插入CP之后通过一个天线发射出去。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送之前,还可以确定每个天线的发射功率P0、P1、…、PM-1。
举例来说,M个天线中,第n个天线上发送的信号sn(l)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n=0,1,…M-1;l=-Ng,…,NFFT-1;Pn为第n个天线上被循环移位的OFDM信号的发射功率。时域l=-Ng,…,-1为循环保护间隔部分。相比于传统的延时分集(DelayDiversity,DD),由于CDD的时域信号经过循环时延与循环前缀,因而消除了额外的延时,因此循环延时大小不再依赖于保护间隔Ng的长度。mod表示取模运算。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1)也可以等价于以下公式(2):
公式(2)是CDD的频域实现方式时,第n个天线上发送的信号满足的公式。由于时域的信号时延等效为频域的相位旋转,因此CDD的时域实现等价的频域实现可以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CDD的频域实现称为空间相位分集(Spatial Phase Diversity,SPD)。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CDD的频域实现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图3中的预编码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由公式(2)中的构成的,具体可以参考如下所示:
上述预编码矩阵中,每个对角线上的元素为一个天线上的信号的预编码。
由于CDD是一种对网络设备透明的上行发射分集,网络设备不需要知道发射分集的先验信息(比如:发射天线数、发射分集方式、分集参量等),只需要对接收信号进行透明或等权重合并即可完成后续解调,而所有的分集处理都是由终端设备自主实现,不涉及修改协议。
举例来说,假设采用CDD发射的信号经过准静态衰落信道后,网络设备对接收的信号做透明叠加处理,移除保护间隔和进行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解复用后,得到R(k)满足:
其中,N(k)是复高斯噪声,Hn(n)为从终端设备的第n根天线到网络设备的接收天线上每个子载波k的频域信道衰减系数:
这里假设hn(l)满足独立复值高斯分布。因此,CDD系统在频域可以描述为频域符号跟线性增加的相位因子相乘,也可以表征为等效信道传输函数满足以下公式(5)的单天线系统。
从上式可以看到,等效信道传输函数是有多个经过不同延迟的路径叠加而成,循环时延δn加剧了这种延迟,因此增加了信道的频率选择性,从而使得信号经历不相关的衰落,在CDD系统中结合信道编码使用有利于分集增益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CDD的分集增益必须要结合相应的信号交织与信道编码才能获得。其中信道编码作为外码,其作用是通过增加一定的信息冗余来改善系统性能。如果这些冗余信息经过信道是历经了各自不同的衰落,则在解调时通过信道译码能够获得分集增益从而改善性能。若这些冗余信息经历平坦衰落信道,各自经历相关的衰落,则解调只能获得编码增益。而CDD作为内码,在OFDM符号内部进行的循环时延处理其作用就是把空间分集转换为子载波间的频率分集,通过多天线的循环时延来获得等效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减少子信道的相关性。因而结合信道编码与信号交织,就能够利用CDD引入的非相关衰落,获得分集增益。如果没有结合信道编码使用的话,则CDD系统性能与没有应用CDD的系统性能一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其中,所述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及可设置于该设备中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各种制式下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或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在集中式-分布式(central unit-distributed,CU-DU)架构下的DU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
所述第一参数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大小,第一参数还可以为其它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如何获取第一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举例来说,第一参数为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传感器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距离以及所花费是时长,从而计算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可以根据多普勒频移来推算。其中,传感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加速度传感器信息;重力传感器信息;陀螺仪信息。第一参数为其它情况时,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参数为第一循环时延时,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步骤402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之前,最后一次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循环时延可以准确反映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或者第二参考信号可以为以下任一信号: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SSS);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PBCH DM-RS);物理广播信道数据(PBCH Date);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步骤4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并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步骤403: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
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相应的,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步骤404: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网络设备具体如何解调上行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面的方法,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移动速度或者第一RB调整第一循环时延,获得第二循环时延,从而实现实时确定发送信号所需的循环时延,提高了循环时延的准确性,提高分集增益。
步骤401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需要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例如,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处的服务小区的RSRP或者服务小区的RSRP预测值低于终端设备的预设门限;此时,表明终端设备处于下行弱覆盖区域,同样也将是终端设备上行弱覆盖区域。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采用上行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再例如,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处的服务小区的RSRP低于终端设备预设门限,且RSRP下降斜率较大。当服务小区RSRP下降平均斜率较大时,反映终端设备移动速度可能较快。例如参考平均斜率设为-1,当RSRP低于预设门限且其实测平均斜率小于-1,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采用上行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d,TA)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当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状态时,网络设备会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测量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不断更新TA值并且发送给终端设备。因此,终端设备可根据TA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使用上行发射分集。例如,当TA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终端设备处于小区弱覆盖区域,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
在终端设备确定需要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可以判断在发送上行信号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如果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再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最终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如何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确定信号相位差,以及如何根据信号相位差确定第二循环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信号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终端设备需要根据信道质量实时确定循环时延,即在步骤402之前,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时,可以根据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第一循环时延,终端设备可以保存第一循环时延,终端设备还可以保存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第二移动速度等信息。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在步骤402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下面分情况进行描述。
第一种可能的情况:第一参数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移动速度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时,对于由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较大引起的快衰落,其相干时间比较短,所以应该选择比较大的循环时延。而移动速度较小时,此时处于慢衰落状态,应该选择相对小的循环时延。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可能是因为第一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较大,终端设备不能实时获得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第一参考信号为SSB时,SSB的传输周期可以为160ms,终端设备无法实时接收SSB;也可能是因为网络设备未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例如第一参考信号为CSI-RS或者DM-RS时,网络设备可能配置了其它类型的参考信号,而不发送CSI-RS或者DM-RS,终端设备从而无法接收CSI-RS或者DM-RS。当然,也可能有其它原因,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面的描述,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移动速度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循环时延发送上行信号。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在第n个天线上发送的上行信号可以满足公式(1)或者公式(2),公式(1)或者公式(2)中的循环时延使用的是第二循环时延,公式(1)或者公式(2)中的其它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可能的情况:第一参数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移动速度以及第一循环时延,从预设映射表中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每次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出的循环时延,以及终端设备的速度,从而预先建立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预设映射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预设映射表可以为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例如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移动速度 | 循环时延 |
V<sub>1</sub>≤V<V<sub>2</sub> | Δ<sub>1,1</sub> |
V<sub>2</sub>≤V<V<sub>3</sub> | Δ<sub>1,2</sub> |
…… | …… |
V<sub>Q-1</sub>≤V<V<sub>Q</sub> | Δ<sub>1,Q</sub> |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移动速度时,可以从预设映射表中确定与第一移动速度映射的循环时延,例如,第一移动速度位于V1与V2之间时,映射的循环时延为Δ1,1,可以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为Δ1,1。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预设映射表可以为移动速度、循环时延以及信道类型的映射关系,例如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一循环时延对应的信道类型。第一循环时延对应的信道类型,为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循环时延时,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类型。终端设备将与第一移动速度以及第一循环时延对应的信道类型映射的循环时延作为第二循环时延。例如,第一循环时延对应信道类型2,第一移动速度位于V2与V3之间时,映射的循环时延为Δ2,2,可以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为Δ2,2。
上述方法中,当未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候,可以根据第一循环时延确定信道类型,并假设信道类型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不变,即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信道类型也为第一循环时延对应的信道类型,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循环时延对应信道类型与第一移动速度确定第二循环时延,从而保证分集增益。
第三种可能的情况:第一参数为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B数量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通常来说,CDD中循环时延的选择与传输中分配的带宽与符号数是强相关的。如果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大的PRB,此时终端设备有很大可能获得频率分集增益,相应的应该选择较大的循环时;而如果此时终端设备配置的PRB较小,相应的应该选择较小的循环时延。因此当终端设备接收到参考信号时,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参考信号准确的计算出CDD中的循环时延,并记录此时的PRB配置。因此,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参考信号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第一RB数量与在第一时刻接收到参考信号时,确定的第二RB数量进行比较,当第一RB数量大于第二RB数量时,可以将第一循环时延相应增加,获得第二循环时延;当第一RB数量小于第二RB数量时,可以将第一循环时延相应减小,获得第二循环时延。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所述第一RB数量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负载状态,按照RB数量相同的方式,确定出第二循环时延,在此不再赘述。
在网络设备侧,在不需要知道终端设备发送分集的先验信息,先验信息包括是否采用分集传输、分集方式、发射天线数、循环时延、各天线发射功率等信息,而只需要对来自终端设备侧的多天线发射分集信号进行等权值叠加接收、去CP处理、OFDM解调、数字信号解调、解交织、信道解码即可完成信号恢复,并获得分集增益,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上面的过程。
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发送参考信号,图5中,网络设备依次在不同周期发送了参考信号1、参考信号2、参考信号3等参考信号。
步骤一:终端设备在时刻1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参考信号1。
步骤二:终端设备确定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1时,根据循环时延1,在时刻2采用CDD发送上行信号1。
其中,循环时延1是根据参考信号1确定的,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每个天线上发送的信号,可以参考公式(1)或公式(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三:终端设备需要在时刻3采用CDD发送上行信号2时,终端设备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参考信号。结合图5,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参考信号,此时终端设备根据循环时延1、移动速度1以及移动速度2确定循环时延2。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时刻2与时刻3之间,也可以为时刻2与时刻3之间的任意时间段。
其中,移动速度1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参考信号1时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2为终端设备当前的移动速度,例如循环时延2可以采用公式(6)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三中,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循环时延2,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四:终端设备根据循环时延2,在时刻3采用CDD发送上行信号2。
步骤五:终端设备在时刻4接收到参考信号2。
步骤六:终端设备需要在时刻5采用CDD发送上行信号3时,终端设备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参考信号。此时,终端设备在时刻4接收到参考信号4,则根据参考信号2确定循环时延3。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时刻3与时刻5之间,也可以为时刻3与时刻5之间的任意时间段。
步骤七:终端设备在时刻5根据循环时延3,采用CDD发送上行信号3。
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步骤一至步骤七,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动作,该通信装置600包括:收发单元601和处理单元602。
通信装置600执行上述流程中的终端设备的动作时:
处理单元602,用于在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收发单元60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将在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循环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时,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所述第二RB数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使用的RB数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SB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集传输技术为循环时延分集CDD或者空间相位分集SPD。
通信装置600执行上述流程中的网络设备的动作时:
收发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处理单元602,用于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4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收发器703、天线704以及输入输出装置705。处理器7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无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等。存储器702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703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704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705,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处理器701,用于在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收发器7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所述收发器70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器70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器7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将在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循环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时,所述处理器70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所述第二RB数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使用的RB数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SB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集传输技术为循环时延分集CDD或者空间相位分集SPD。
图8示出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网络设备可适用于图4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射频电路803、天线804等。
上述网络设备800可以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的:
射频电路803,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处理器801,用于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将在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循环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所述第二RB数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使用的RB数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SB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传输技术为循环时延分集CDD或者空间相位分集SPD。
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确定第二循环时延;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根据所述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移动速度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移动速度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将在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时延映射的循环时延确定为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所述预设映射表中包括移动速度与循环时延的映射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RB数量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与第二RB数量的第二比值;所述第二RB数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使用的RB数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时刻为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第一循环时延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循环时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SB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传输技术为循环时延分集CDD或者空间相位分集SPD。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在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循环时延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的,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第一参数以及第一循环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移动速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资源块RB数量;所述第一循环时延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技术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确定的;
处理单元,用于解调所述上行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循环时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差确定,所述信号相位差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的。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84109.8A CN111698061B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84109.8A CN111698061B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98061A CN111698061A (zh) | 2020-09-22 |
CN111698061B true CN111698061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7247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84109.8A Active CN111698061B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98061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138264A (ko) * | 2009-06-24 | 2010-12-31 | 주식회사 팬택 | 적응형 순환 지연 다이버서티를 이용한 주파수 감쇄 보상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신장치와 방법, 수신장치와 방법 |
CN110710131B (zh) * | 2017-04-06 | 2023-09-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使用多个天线根据循环延迟分集(ccd)执行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
EP3639586A4 (en) * | 2017-06-16 | 2021-01-2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TIME DELAY |
-
2019
- 2019-03-12 CN CN201910184109.8A patent/CN11169806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98061A (zh) | 2020-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60706B2 (ja) | 2つ以上のビームペアリンクを使用した制御情報の送信 | |
KR102668643B1 (ko) | 무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의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510267B (zh) |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5004579B (zh) | 用于非地面网络的卫星信息的通信 | |
US20200022172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4503457B (zh) | 用于非地面网络的波束配置和参数管理 | |
RU2660606C2 (ru) |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 много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передач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
CN113347718B (zh) | 用于下行链路跟踪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622386B2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11228381B2 (en) | Channel sounding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
TW201739188A (zh) | 用於波束管理的系統和方法 | |
CN112204896B (zh) | 经由多个经波束成形信道的经聚集时隙的传输 | |
KR20180023026A (ko) |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빔 레벨 무선 자원 관리 및 이동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405128B2 (en) | Minimizing block error rate (BLER) associated with a beam switch | |
WO2018059157A1 (zh) |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 |
KR20220104164A (ko) | 이동성을 위한 빔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20005437A (ko) | 전송 명령 방법, 디바이스, 단말, 기지국 및 저장 매체 | |
CN115398840A (zh) | 用于改进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开销和灵活重用方案的方法和系统 | |
WO2014114106A1 (zh) | 无线收发设备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
TW202201917A (zh) | Ue輔助單頻網路(sfn)管理 | |
CN111385812B (zh) |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698061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4005106A1 (en) | Minimizing block error rate (bler) associated with a beam switch | |
JP5710991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 | |
WO2024053358A1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