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7658A -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7658A
CN111697658A CN202010572925.9A CN202010572925A CN111697658A CN 111697658 A CN111697658 A CN 111697658A CN 202010572925 A CN202010572925 A CN 202010572925A CN 111697658 A CN111697658 A CN 111697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charging interface
charge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2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7658B (zh
Inventor
李曼曼
卞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29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7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7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provisions for cha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两个充电接口和第一充电系统、第二充电系统,在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第一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第二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通过两个充电口的电能分别对两个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等电子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电子设备通常会通过电池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为了延长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长,在一些电子设备中设置双电池。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双电池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存在着充电时间长和充电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得用户体验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电池,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至少两个充电接口,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
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可选地,所述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条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主充通路以及第一快充通路;
所述第二充电系统包括:第二主充通路以及第二快充通路;
其中,所述第一主充通路与所述第二主充通路为同一主充通路,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并列短接,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相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其中,所述系统供电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采用通过目标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可选地,所述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所述至少链各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至少两个充电接口,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可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可选地,所述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
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其中,所述系统供电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采用通过目标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可选地,所述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两个充电接口和第一充电系统、第二充电系统,在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第一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第二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通过两个充电口的电能分别对两个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将充电热量分散,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充电电路和处理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的控制方法,对该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电池进行充电。对应的,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101和第二电池102,至少两个充电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103和第二充电接口104,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105和第二充电系统106。该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处理器107。其中,第一充电接口103和第二充电接口104连接有外部适配器200,该外部适配器200可以通过与充电接口连接,提供对电子设备100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能,还可以对电子设备100的系统进行供电。
当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103和第二充电接口104连接有外部适配器时,处理器107会基于电源管理策略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过程控制,即处理器107用于基于第一充电接口103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105对第一电池101充电同时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104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106对第二电池102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相对分离的,即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充电系统获得电能进行充电。但是,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没有与外部适配器连接时,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可以作为一个供电单元为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并且,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是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属性特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可为相同电池参数的电池,也可以是具备不同电池参数的电池。具体的,相同电池参数的电池可以包括来自同一个型号的等标定容量的电池,不同电池参数的电池可以包括不同型号的电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示例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单块电池,相应的,第一电池也可以是电池组的形式,即该第一电池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第二电池也可以是电池组的形式,即第二电池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池。
电子设备100中的第一充电接口103和第二充电接口104可以是有线充电接口,也可以是无线充电接口,也可以其中的一个为无线充电接口另一个为有线充电接口,本申请对充电接口的具体形式,以及有线充电接口和无线充电接口采用的具体结构单元不进行限定。
电子设备100连接的外部适配器200可以是具有两个输出端口的适配器,对应的输出端口可以是有线端口也可以是无线接触口,还可以是有线端口和无线接触口的组合。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外部适配器200也可以本身就有两个充电接口。
可见,在本申请的电源管理策略可以实现两个相对独立的充电系统分别对各自对应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对充电电能的充分利用,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两个充电接口可以分别连接有外部适配器,也可以是只有一个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即通过与外部适配器连接的充电接口获得电能为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个充电接口与外部适配器连接获得电能,并通过两个充电系统将获得的电能对两个电池进行充电,由于通过一个充电接口对应两个充电系统给两个电池同时充电,每个充电系统单独工作,缩短了充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处理器用于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
由于电子设备的两个电池的电池特性或者当前电量信息不同,也可能会由于电子设备通过充电接口的外部适配器的不同,为实现两个电池同时充电以及保护电池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在只有一个充电接口接入外部适配器时,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分阶段充电的控制方法。
具体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还用于如果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视频佩奇,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如果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如果第二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还用于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如果第二电池充电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如果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满足的切换条件是根据电池特性、充电应用场景或者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确定的。如,切换条件可以是电池电量是否满足电量阈值的条件,也可以是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阶段的条件。
例如,切换条件为电池电量对应的切换条件,当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如果第一电池的当前电量大于电量阈值,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如果第二电池当前电量大于电量阈值,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这样可以根据电池电量调整对电池的充电过程,保证了电子设备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安全性。
下面以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为例,对上述分阶段对电池充电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电池的充电过程一般可分为PC(Pre-Charge,预充)阶段、CC(Constant Current,恒流)阶段以及CV(Constant-Voltage,恒压)阶段。
PC阶段采用涓流方式进行充电,在该阶段中充电电流较小。当电池的电量很低时,使用涓流可以避免由于大电流的冲击给电池内部结构带来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并且涓流充电还可以防止过充的问题。但是由于涓流充电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因此通常与其它方式(如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结合使用。CC阶段采用恒流方式进行充电,该恒流通常为目标电池所允许的最大电流,该充电方式可以实现充电速度快、时间短。CV阶段采用恒压方式进行充电,即以一定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在该阶段中根据电池电芯的饱和程度,充电电流会逐步减少直至电池充满电。
为了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电池的快速充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池进行分阶段充电的控制过程中,将电池分阶段充电的切换条件确定为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为了保证恒流充电,即以固定电流给电池充电,需要调整充电电压以保证充电电流的恒定。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可以根据被充电电池的电压确定。即在对电池充电时,需要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这是由于电池的剩余容量与电池电压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如:电池剩余容量较高时,电池对应的电压也就较高;在电池的剩余容量较低时,电池对应的电压也就较低。因此,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也可以根据被充电电池的剩余容量确定。即当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阶段充电过程包括恒流充电过程和恒压充电过程。
具体的,当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为被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电压。如果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为第一电池充电,此时为第一电池充电可以是采用恒流的充电方式,如果第一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如果第二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采用恒压充电方式为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第二系统采用恒压充电方式为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其中,充电结束的条件可以是电池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范围内的数值。
对应的,如果电子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以恒流充电方式为第二电池充电;如果第二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以恒流充电方式为第一电池充电;如果第一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以恒压充电方式为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以恒压充电方式为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获得的电能控制充电系统以分阶段的充电方式(即恒流充电与恒压充电结合的方式)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提高充电速度的同时,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解决通常只采用恒流充电对电池的损坏以及只采用恒压充电造成的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通过分阶段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之外,还可以实现两个电池同时充电,为了保护电池,可以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相对较小的电流对电池充电。
下面以具体的充电电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过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的充电电路中第一充电接口为Type-C1,第二充电接口为Type-C2,该充电电路还包括四个负载开关:Load Switch1,Load Switch2,Load Switch3和Load Switch4,还包括PDC(Power Delivery Controller,电源供给控制装置),对应的PDC包括PDC1和PDC2,PDC用于与外部适配器通讯,可以获得外部适配器的特征信息,如适配器的规格等,也可以获得外部适配器供给电能的属性特征,如功率、电压、电流等信息,使得PDC将这些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使得处理器根据当前电子设备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特性完成对电池的充电控制。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其中,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均包括主充通路和快充通路,且主充通路和快充通路是并联的,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采用主充通路还是快充通路进行充电,会在后续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在图2中,Type-C1与PDC1连接,且Type-C1通过Load Switch1与第一充电系统连接,第一充电系统对第一电池充电,通过Load Switch2与第二充电系统连接,第二充电系统可以对第二电池充电。Type-C2与PDC2连接,且Type-C2通过Load Switch3与第一充电系统连接,第一充电系统对第一电池充电,通过Load Switch4与第二充电系统连接,第二充电系统可以对第二电池充电。同时,Type-C1与OTG电路1连接,实现通过Type-C1获得的电能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对应的Type-C2与OTG电路2连接,实现通过Type-C2获得的电能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在图2中虚线框中的电路是二极管自适应系统供电模块,其实现的是当电子设备的Type-C1和Type-C2均没有连接外部适配器的时候,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
图2中的充电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Type-C1可以和Type-C2同时插入外部适配器,也可以单独插入。Type-C1口插入后,Load Switch1打开,Load Switch2关闭,PDC1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如对第一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第一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后,控制Load Switch1关闭,Load Switch2打开,PDC1可以控制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如对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两个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后。同时打开Load Switch1和Load Switch2,同时利用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对两个电池同时进行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充电系统包括并联的主充通路和快充通路,可以根据外部适配器的特点,选择是由主充通路进行充电还是快充通路进行通电。如,外部适配器为标准的PD3.0的适配器,即其支持PPS(可编程电源),在充电过程中,可以通过主充通路实现电池的涓流和恒压充电,可以通过快充通路实现电池的恒流充电。若外部适配器为非标准的PD3.0适配器则只能采用主充通路对电池进行充电。
当Type-C2插入外部适配器之后,Load Switch3关闭,Load Switch4打开,PDC2可以控制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二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后,控制Load Switch3打开,Load Switch4关闭,PDC2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两个电池的恒流阶段结束后,同时打开Load Switch3和Load Switch4,同时利用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对两个电池进行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Type-C1和Type-C2同时插入外部适配器,可以使用两个PDC分别控制两套充电系统同时给两个电池进行充电,每套充电系统单独工作,这样使得充电功率增加了一倍,充电时间减半。当外部适配器为标准的PD3.0的适配器,PDC可以是快充控制器,可以通过PD3.0协议实现实时调压技术的芯片,以便通过控制充电系统中的快充通路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
对应图2中的充电电路,Type-C1插入外部适配器,Load Switch1打开,LoadSwitch2打开,Load Switch3关闭,Load Switch4关闭。PDC1获得外部适配器的规格信息,若适配器为标准PD3.0的适配器处理器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系统采用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快速充电,若适配器为非标准适配器,可以采用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同时处理器可以采用对应的充电通路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对应的,当Type-C2插入外部适配器时,处理器的控制过程与上述控制过程相同,只是开启的负载开关不同,再次不进行赘述。当Type-C1和Type-C2同时插入外部适配器,Load Switch1和LoadSwitch4打开;Load Switch2和Load Switch3关闭,处理器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同时处理器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二电池进行快速充电。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主充通路以及第一快充通路,第二充电系统包括第二主充通路以及第二快充通路。若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规格不同,第一主充通路和第二主充通路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当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规格相同时,为了节省电路成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可以并列短接,第一主充通路和第二主充通路可以为同一主充通路,即对电路减少了一个承载主充通路的芯片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对电池的快速充电。对应的,在该实施例中预充和恒压阶段可以通过主充通路实现,恒流阶段可以通过快充通路实现。
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结构部件与图2所示的充电电路的结构部件存在相同的部分,对于相同部分的描述请参见图2中结构部件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包括一个主充通路、第一快充通路和第二快充通路,且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完全相同。具体的,图3的充电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Type-C1可以和Type-C2同时插入外部适配器,也可以单独插入。Type-C1接入外部适配器时,Load Switch1和Load Switch3打开,Load Switch2和Load Switch4关闭,PDC1可以控制第一快充通路或者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同时进行快速充电,直至充电结束;Type-C2接入外部适配器时,Load Switch1和Load Switch3关闭,Load Switch2和LoadSwitch4打开,PDC2可以控制第一快充通路或者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同时进行快速充电,直至充电结束;Type-C1和Type-C2同时插入外部适配器,Load Switch1、LoadSwitch2、Load Switch3和Load Switch4打开,使用PDC1和PDC2分别控制第一快充通路、第二快充通路和主充通路给两个电池充电,每套电路单独工作,使得充电功率效率增加了一倍,充电时间减半。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外部适配器的不同以及待充电电池的不同,均可以通过处理器控制对应的充电系统中的充电通路实现对电池的充电,并且可以保证电池的寿命及降低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效率。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动态控制电池充电过程进行总结说明。
无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接入何种适配器,均可以通过本申请的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可以实现对电池的快速充电过程。具体的,当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同时接入外部适配器,且外部适配器是标准的PD3.0适配器,即可以实现对电池的快速充电,可以通过充电系统的快充通路完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快速充电。对应的,若只有第一充电接口或者只有第二充电接口接入该标准的PD3.0适配器时,也可以通过同时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快充通路和第二充电系统的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通过一个充电接口获得的电能同时对两块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
对应的,若外部适配器是非标准的PD3.0适配器,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和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完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充电,例如,可以通过主充通路的恒流充电方式完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快速充电过程。若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同时接入外部适配器,若第一接口接入的适配器为标准的PD3.0适配器,第二充电接口接入的适配器为非PD3.0适配器,即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一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或者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的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可见,无论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接入何种的外部适配器,处理器均可以选用与该外部适配器相匹配的充电策略控制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即即使在充电过程中对外部适配器进行调整,也可以有对应的充电策略完成对电池的充电,在保证了充电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充电时间,同时不同的外部适配器匹配对应的充电策略也保证了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同一充电策略对接不同外部适配器时造成的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针对外部适配器的不同具有对应的充电策略意外,还可以针对电子设备中电池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充电策略,以保证充电效率和保护电池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中的主充通路可以实现涓流充电、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过程。涓流充电用来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进行预充。例如,在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先采用最大0.1C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当电流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阈值以上,提高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至1.0C之间。当电池电压上升到电压阈值(如,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阶段。具体的,涓流充电和恒压充电可以采用主充通路,恒流充电可以采用快充通路。需要说明的是,若外接适配器不支持快速充电,则只能通过主充通路完成对电池的充电。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并不是采用同一充电策略来完成充电过程的,即基于电池充电过程中电量、电压的改变来实现充电策略的切换,以通过不同的充电通路完成充电过程。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池对应一个充电系统,即使两个电池当前的电量不同,或者电压不同,也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充电系统中的充电通路对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以最优的充电策略对各个电池进行充电。
以第一电池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电池当前电量较低,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系统中的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涓流充电,避免由于大电流的冲击给电池内部带来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当第一电池当前电量满足可以进行恒流充电的条件时,可以利用第一充电系统中的快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达到电压阈值,可以利用第一充电系统中的主充通路对第一电池进行恒压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电量是否地的电量阈值,以及电量是否达到可以进行恒流充电的电量阈值,以及电池是否可以进行恒压充电的电压阈值均可以根据电池具体规格和容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阈值的具体取值不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描述了电子设备接入不同的适配器或者电子设备中电池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对应的电池充电策略,可见,在本申请可以实现无论处于何种应用场景,均可以采用与之匹配的充电控制过程完成对电池的充电。实现了本申请的充电系统匹配各个应用场景的过程,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由于可以采用最使用的充电策略对电池进行充电,提升了充电效率。
上述各个实施例描述了对电子设备充电的过程,对应的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接入外部适配器时,充电接口获得的电能不仅对电池进行充电,还需要对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如果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系统供电策略为基于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采用通过目标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为电子设备系统供电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具体的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判断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如果大于,执行步骤S102;如果小于,执行步骤S103;如果等于,执行步骤S104。
S102、确定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第一电池充电,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第二电池充电。
S103、确定基于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第二电池充电,基于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第一电池充电。
S104、基于通过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第一电池充电以及基于通过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第二电池充电。
由于电池的剩余容量与电池电压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根据电池的当前电压可以确定电池当前的电量容量。采用电池当前电压大的对应的充电接口获得的电能为系统供电的同时为对应的电池进行充电,而另一充电接口获得的电能只对其对应的电池充电,一方面可以保证为电池补充电能的同时实现对系统供电,另一方面采用电压高的电池对应的充电接口获得的电能对系统供电,由于该电池需要进行充电的电能较少,利用其接口对应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可以保证对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减少充电时间。
对应的,若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均没有连接外部适配器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电子设备的系统进行供电。具体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可以作为供电整体为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也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电池作为主电池为系统进行供电,当该主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由另一个电池作为备用电池为系统进行供电。即实现根据电池电量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电路结构仅是对主要结构进行的举例说明。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添加对应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如可以增加电池监测模块,来实现对电池的电量、电压的监测,并且将该电池监测模块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根据电池的电量或者电压来控制充电系统采用对应的充电通路实现对电池最匹配的充电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至少两个充电接口,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201、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其中,所述系统供电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采用通过目标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该存储介质是指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可能包含一个内含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RF、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电池,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至少两个充电接口,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
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电能控制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如果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满足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满足所述切换条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切换条件为针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主充通路以及第一快充通路;
所述第二充电系统包括:第二主充通路以及第二快充通路;
其中,所述第一主充通路与所述第二主充通路为同一主充通路,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并列短接,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其中,所述系统供电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采用通过目标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
7.根据权利要去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以系统供电策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确定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当前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当前电压,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提供的电能为系统供电同时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8.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至少两个充电接口,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系统和第二充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有外部适配器,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提供的电能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系统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CN202010572925.9A 2020-06-22 2020-06-22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97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2925.9A CN111697658B (zh) 2020-06-22 2020-06-22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2925.9A CN111697658B (zh) 2020-06-22 2020-06-22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7658A true CN111697658A (zh) 2020-09-22
CN111697658B CN111697658B (zh) 2022-06-28

Family

ID=72482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2925.9A Active CN111697658B (zh) 2020-06-22 2020-06-22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76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6095A (zh) * 2021-09-30 2022-02-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134462A1 (zh) * 2022-01-11 2023-07-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WO2024093587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充电系统、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120A1 (en) * 2012-07-09 2014-0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6786962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233468A (zh) * 2017-12-21 2018-06-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9963778U (zh) * 2019-04-30 2020-01-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快充输入电路、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体脂称及电子烟
CN110932348A (zh) * 2019-11-27 2020-03-2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120A1 (en) * 2012-07-09 2014-0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6786962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233468A (zh) * 2017-12-21 2018-06-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9963778U (zh) * 2019-04-30 2020-01-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快充输入电路、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体脂称及电子烟
CN110932348A (zh) * 2019-11-27 2020-03-2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6095A (zh) * 2021-09-30 2022-02-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006095B (zh) * 2021-09-30 202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134462A1 (zh) * 2022-01-11 2023-07-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WO2024093587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充电系统、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7658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7658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6537720B (zh)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184615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7298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KR100748311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전력 입력 장치
KR101502230B1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US7595609B2 (en) Battery system power path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same
US9509160B2 (en) Fast charging terminal
US10020665B2 (en) Power delivery system
EP218057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battery of portable terminal
US202103672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98803B (zh) 一种充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US10283976B2 (en) Multifunctional data mobile power supply and charging method
KR20070008048A (ko) 배터리의 충전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8022670B2 (en)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module
CN106207296B (zh) 充电方法
CN101853970A (zh) 一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061235A (ko) 납산 배터리 교체 시스템
CN114374237A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和移动电源
US9252618B2 (en) Terminals, terminal systems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methods thereof
US6653814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wer supply compatibility in a portable device
US8937461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5449758A (zh) 一种充电电流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312296B (zh) 电池模块的充电方法
CN103490109A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