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6810B - 键盘 - Google Patents

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6810B
CN111696810B CN201910194813.1A CN201910194813A CN111696810B CN 111696810 B CN111696810 B CN 111696810B CN 201910194813 A CN201910194813 A CN 201910194813A CN 111696810 B CN111696810 B CN 111696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base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or
key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48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6810A (zh
Inventor
吕纪弘
徐振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48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6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6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6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6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包含基座、键帽以及连接组件。键帽位于基座上方。连接组件位于基座与键帽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各连接基座与键帽。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之两相连接者固定地连接。当键帽被朝向基座按压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当键帽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弹性恢复而使键帽复位。

Description

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之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对于键盘上的按键来说,为了引导键帽做升降移动,通常会在按键的键帽之下设置一种连接结构。因此,不论施力于键帽的侧边或角落,都能将施力平均地分散于整个键帽面上。
对于当前的笔记本电脑来说,其多朝向轻量化与薄型化等方向发展,因此其键盘必然为了符合前述要求而同样亦须朝向减低整体垂直高度与简化机构等方向进行改良,以更为符合目前电子装置之变化方向与市场需求。然而,在薄化的按键中,橡胶复位件(rubber dome)除了提供电性导通、触发按键讯号及提供回弹力之外,已几乎没有提供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键盘,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前述问题的键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一种键盘包含基座、键帽以及连接组件。键帽位于基座上方。连接组件位于基座与键帽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各连接基座与键帽。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之两相连接者固定地连接。当键帽被朝向基座按压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者是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当键帽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的前述至少一者是弹性恢复而使键帽复位。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连者是可拆卸地连接的。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连接者为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各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相互衔接且无法相对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连接者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之一者以及基座。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之前述者具有下衔接轴。基座具有连结机构。下衔接轴与连结机构相互衔接且无法相对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连接者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之一者以及键帽。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之前述者具有上衔接轴。键帽具有衔接部。上衔接轴与衔接部相互衔接且无法相对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连者为单体结构的两部位。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键盘进一步包含电路板以及触发件。基座是部分地穿过电路板而连接连接组件。触发件设置于连接组件上,并面向电路板。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环绕第二连接件的外缘。触发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面向电路板的表面上。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发件实质上位于第二连接件之前述表面的中央。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发件靠近键帽的边缘。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配置以导引键帽相对于基座移动于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之两相邻者分别具有凸块以及凹槽。在键帽由最高位置朝向最低位置移动期间,凸块系可滑动地抵靠第一连接件,并位于凹槽外。当键帽位于最低位置时,凸块落入凹槽中。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邻者为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环绕第二连接件的外缘。前述两相邻者为第一连接件与键帽。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两相邻者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之一者以及基座。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座包含基板以及塑料框体。塑料框体固定于基板上,并与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连接。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键盘中,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之两相连接者是固定地连接的,因此在按压键帽时,前述两相连接者会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并在键帽被释放时弹性恢复而使键帽复位。并且,在本发明的键盘中,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之两相邻者分别具有凸块以及凹槽。当键帽被按压而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凸块会落入凹槽中,进而可提供使用者按压键帽的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借此,本发明的键盘可以有效地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rubber dome)。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的立体图。
图2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键帽是向上分离。
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按键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3A为绘示图2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3A-3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高位置。
图3B为绘示图3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低位置。
图4A为绘示图2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高位置。
图4B为绘示图4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低位置。
图5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帽与第二连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帽与第二连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座、电路板与第一连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绘示图2A中的连接组件的底视图。
图9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键帽是向上分离。
图9B为绘示图9A中的按键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10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塑料框体与第一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10B为绘示图10A中的结构的另一侧视图,其中第一连接件朝向塑料框体变形。
图11A为绘示图9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11A-11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高位置。
图11B为绘示图11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低位置。
图12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高位置。
图12B为绘示图12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位于最低位置。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键盘
110、210、210’:基座
111a、111b:连结机构
120、220:电路板
130、130’、130”、230:键帽
131a、131b、131b’:衔接部
132、241c、212a3:凸块
140、240、240’:连接组件
141、141’、241、241’:第一连接件
141a、241a:第一上衔接轴
141b、141b’:第一下衔接轴
141c、142c:连接部
141d、241c’、242c:凹槽
142、142’、142”、242:第二连接件
142a、142a’、242a:第二上衔接轴
142b:第二下衔接轴
150:触发件
211:基板
211a:卡合结构
211a1:第一卡合部
211a2:第二卡合部
211b:压抵结构
212、212’:塑料框体
212a:固定边条
212a1:第一卡合槽
212a2:第二卡合槽
212b:连接边条
212b1:承接结构
242b:下衔接轴
P1、P2、P3:位置
3A-3A、4A-4A、11A-11A: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且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组件符号标示。
请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图1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盘100的立体图。图2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键帽130向上分离。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按键装置的立体爆炸图。如图1至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00可以是供桌面计算机使用的外接键盘(例如,PS2接口的键盘或USB接口的键盘)或是包含按键形式的输入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摸板),但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发明的键盘100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任何以按压作为输入方式的电子产品。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100包含多个按键装置。以下将详细说明键盘100所包含的各组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1、图2A与图2B所示,键盘100的按键装置包含基座110、电路板120、键帽130以及连接组件140。这些按键装置共享基座110与电路板120。键帽130位于基座110上方。连接组件140位于基座110与键帽130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41以及第二连接件142。第一连接件141及第二连接件142各连接基座110与键帽130。借此,连接组件140即可导引键帽130朝向或远离基座110移动于最高位置(如图3A所示的位置)与最低位置(如图3B所示的位置)之间。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10为金属板材,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图3A为绘示图2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3A-3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130位于最高位置。图3B为绘示图3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130位于最低位置。如图2B至图3B所示,基座110包含穿过电路板120的连结机构111a、111b,连结机构111a、111b用以连接连接组件140。于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机构111a、111b是利用金属板材冲压成形所设置的卡勾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连结机构111a、111b亦可为枢接孔、滑槽结构等。键帽130包含衔接部131a、131b。连接组件140包含第一连接件141以及第二连接件142。第一连接件141包含连接部141c。第二连接件142包含连接部142c,其与第一连接件141的连接部141c相衔接。第一连接件141还包含第一上衔接轴141a以及第一下衔接轴141b。第二连接件142还包含第二上衔接轴142a以及第二下衔接轴142b。第一连接件141以第一上衔接轴141a可滑动地衔接至键帽130的衔接部131a,并以第一下衔接轴141b与设置于基座110的连结机构111a进行枢接。第二连接件142以第二上衔接轴142a与键帽130的衔接部131b进行枢接,并以第二下衔接轴142b可滑动地衔接至基座110的连结机构111b。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上衔接轴141a与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下衔接轴142b位于同侧,而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下衔接轴141b与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上衔接轴142a位于同侧。因此,在键帽130被按压期间,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上衔接轴141a相对于键帽130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下衔接轴142b相对于基座110的滑动方向为同方向。
需说明的是,对本发明的键盘100来说,基座110、键帽130、第一连接件141以及第二连接件142中的两相连接者固定地连接。此处所称的「固定地连接」可解释为「非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到如图2B所示的实施方式,前述两相连接者为第一连接件141以及第二连接件142。为了达到使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固定地连接的目的,第一连接件141的连接部141c设计为非圆孔(例如,方孔),而第二连接件142的连接部142c对应地设计为非圆轴(例如,方轴)。连接部141c、142c为可拆卸地连接的。因此,当连接部141c、142c相衔接时,两者无法相对转动(亦即两者衔接时形状相互吻合)。于实际应用中,连接部141c、142c的结构可互换。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为单体结构的两部位。举例来说,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的材料包含相同或相异塑料,并可借由射出成形工艺制作成单体结构。
借由前述结构配置,在键帽130未被按压时(如图3A所示),固定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可支撑键帽130而使其相对于基座110位于最高位置。在键帽130被按压时(如图3B所示),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会相互连动,借此导引键帽130朝向基座110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于图3B的视角来看,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上衔接轴141a向左滑动,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下衔接轴142b亦向左滑动。在键帽1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会弹性恢复而使键帽130复位至最高位置。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可以有效地提供现有的橡胶复位件(rubber dome)所提供的复位功能,因此本发明的键盘100可以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
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41呈框体状,且第二连接件142的外缘衔接于第一连接件141的内缘之内。由于本发明的键盘100不需安装现有的橡胶复位件,因此第二连接件142可呈如图2B所示不同于框体状的片状。也由于不需在第二连接件142的中央设置现有的橡胶复位件,第二连接件142的宽度可适当地减少,以使第一连接件141的相对内缘间的宽度适当地缩小,进而可增加第一连接件141的结构强度。于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亦可替换为相互固定地连接的两连杆。
请参照图4A以及图4B。图4A为绘示图2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130位于最高位置。图4B为绘示图4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130位于最低位置。如图4A与图4B所示,基座110、键帽130、第一连接件141以及第二连接件142中的两相邻者分别具有凸块132以及凹槽141d。如图4A与图4B所示的实施方式,前述两相邻者为第一连接件141与键帽130。凸块132位于键帽130上,而凹槽141d位于第一连接件141上。在键帽130由最高位置朝向最低位置移动期间,凸块132可滑动地抵靠第一连接件141,并位于凹槽141d外。当键帽130位于最低位置时,凸块132落入凹槽141d中,进而可提供使用者按压键帽130的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在键帽1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会弹性恢复而使凸块132离开凹槽141d。于实际应用中,凸块132可改为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41上,而凹槽141d可对应地改为设置在键帽130上。
请参照图5,其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的剖面示意图。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A所示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可分别替换为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为固定地连接的。为了达到使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固定地连接的目的,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上衔接轴142a’设计为非圆轴(例如,方轴),而键帽130’的衔接部131b’对应地设计为可卡合第二上衔接轴142a’并使其无法转动的外型。举例来说,图5中所示的衔接部131b’具有可供前述方轴进入的入口以及由此入口延伸的内壁面,且此内壁面的部分形状与前述方轴的形状相契合,使得前述方轴可被衔接部131b’的内壁面卡合而无法转动。于实际应用中,第二上衔接轴142a’与衔接部131b’的结构可互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件142’与图3A所示的第一连接件141可改为枢接。
借由前述修改后的结构配置,在键帽130’未被按压时(配合参照图3A所示),相连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可支撑键帽130’而使其相对于基座110位于最高位置。在键帽130’被按压时(配合参照图3B所示),由于第二连接件142’的第二上衔接轴142a’与键帽130’的衔接部131b’为卡合且无法转动,第二连接件142’会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且键帽130’受到按压而朝向基座110移动。在键帽130’被释放时,第二连接件142’会弹性恢复而使键帽130’复位至最高位置(即未被按压的初始位置)。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地连接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可以有效地提供现有的橡胶复位件所提供的复位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
请参照图6,其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的剖面示意图。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A所示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可替换为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为固定地连接。相较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为单体结构的两部位。举例来说,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的材料包含相同或相异塑料,并可借由射出成形工艺制作成单体结构。
请参照图7,其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座110、电路板120与第一连接件141’的剖面示意图。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A所示的第一连接件141可替换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141’。本实施方式的基座110与第一连接件141’为固定地连接。为了达到使基座110与第一连接件141’固定地连接的目的,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下衔接轴141b’设计为非圆轴(例如,方轴),因此其在与基座110的连结机构111a衔接时会被卡合而无法转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141’与图3A所示的第二连接件142可改为枢接。
借由前述修改后的结构配置,在键帽130未被按压时(配合参照图3A所示),相衔接的基座110与第一连接件141’可支撑键帽130而使其相对于基座110位于最高位置。在键帽130被按压时(配合参照图3B所示),由于第一连接件141’的第一下衔接轴141b’与基座110的连结机构111a衔接卡合而无法转动,第一连接件141’会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且键帽130被按压朝向基座110移动。在键帽1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141’会弹性恢复而使键帽130复位至最高位置(即未被按压的初始位置)。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地连接的基座110与第一连接件141’可以有效地提供现有的橡胶复位件所提供的复位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
请参照图8,其为绘示图2A中的连接组件140的底视图。如图2A与图8所示,键盘100进一步包含触发件150。触发件15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42面向电路板120的表面(亦即,第二连接件142的底面)上,并面向电路板120。触发件150被配置以在键帽130移动至最低位置时与电路板120接触。在一实施方式中,触发件150可包含导电材料。电路板120被触发件150按压而产生触发讯号的机制与原理可参考相关现有技术,在此容不介绍。于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件150实质上位于第二连接件142的前述表面的中央(如图8所示的位置P1),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触发件150改为靠近键帽130的边缘的位置,例如图8所示的位置P2(在第二连接件142的边缘)或位置P3(在第一连接件141的边缘)。
请参照图9A以及图9B。图9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键帽230向上分离。图9B为绘示图9A中的按键装置的立体爆炸图。如图9A与图9B所示,按键装置包含基座210、电路板220、键帽230以及连接组件240。基座210包含基板211以及塑料框体212。连接组件240位于基座210与键帽230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41以及第二连接件242。塑料框体212固定于基板211上,并与第一连接件241以及第二连接件242连接。
具体来说,塑料框体212包含两固定边条212a以及一连接边条212b。连接组件240以第一连接件241连接至两固定边条212a。另外,基板211包含两卡合结构211a。卡合结构211a分别与固定边条212a相卡合。具体来说,每一卡合结构211a包含第一卡合部211a1以及第二卡合部211a2。第一卡合部211a1抵靠对应的固定边条212a的侧壁。第二卡合部211a2连接第一卡合部211a1,并抵靠对应的固定边条212a的顶部。塑料框体212的两固定边条212a限位于两第一卡合部211a1之间,借以限制塑料框体212在平行于基板211的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的移动。塑料框体212的任一固定边条212a还限位于电路板220与对应的第二卡合部211a2之间,借以限制塑料框体212在垂直于基板211的一方向(例如,Z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固定边条212a具有第一卡合槽212a1以及第二卡合槽212a2,分别位于固定边条212a的侧壁与顶部,并分别与对应的卡合结构211a的第一卡合部211a1与第二卡合部211a2相卡合,借以限制塑料框体212在平行于基板211的另一方向(例如,Y方向)上的移动。具体而言,相邻于第一卡合槽212a1两端缘处的固定边条212a的一部分侧壁,是相较于该第一卡合槽212a1而具有凸出壁厚。类似地,相邻于第二卡合槽212a2两端缘处的固定边条212a的一部分顶部,是相较于该第二卡合槽212a2而具有凸出壁厚。借此,固定边条212a可利用第一卡合槽212a1(或第二卡合槽212a2)的两端缘处凸出的壁厚抵靠于对应的卡合结构211a,而受到限位。
于实际应用中,每一固定边条212a可以仅具有第一卡合槽212a1或仅具有第二卡合槽212a2,同样可达到限制塑料框体212在平行于基板211的另一方向(例如,Y方向)上移动的目的。
如图9A与图9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基板211还包含压抵结构211b。压抵结构211b倾斜地设置,并将连接边条212b朝向基板211压抵,借以进一步更稳固地将塑料框体212固定至基板211上。具体而言,连接边条212b具有承接结构212b1,其在连接边条212b上形成凹陷。承接结构212b1所形成的凹陷在连接边条212b的底部与顶部之间形成斜面。因此,压抵结构211b是卡合于承接结构212b1所形成的凹陷中,并于凹陷中抵触于承接结构212b1所形成的斜面,借以将连接边条212b朝向基板211压抵。
于本实施方式中,基板211为金属板材,并且卡合结构211a与压抵结构211b可为基板211上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利用冲压工艺对基板211所加工出的结构,而卡合结构211a还多一个弯折程序),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由于卡合结构211a与压抵结构211b仅负责固定塑料框体212,因此制造精度的要求不高,进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9A与图9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240是以剪刀式连接结构为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连接组件240亦可替换为其他具有类似功能(即带动键帽230相对基座210进行升降)的支撑结构,例如V型、A型或二平行的连杆结构。
请参照图10A以及图10B。图10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的侧视图。图10B为绘示图10A中的结构的另一侧视图,其中第一连接件241朝向塑料框体212变形。如图9A至图10B所示,第一连接件241固定地连接塑料框体212的两固定边条212a,并以第一上衔接轴241a可滑动地衔接键帽130。第二连接件242以第二上衔接轴242a枢接键帽230,并以下衔接轴242b可滑动地衔接塑料框体212。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42相互枢接。借由此结构配置,在键帽230未被按压时,相连接的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可支撑键帽230而使其相对于基座210位于最高位置。在键帽230被按压时,固定地连接塑料框体212的第一连接件241会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且键帽230朝向基座210移动。在键帽2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241会弹性恢复而使键帽230复位至最高位置。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地连接的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可以有效地提供现有的橡胶复位件所提供的复位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
于本实施方式中,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为单体结构的两部位。举例来说,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的材料包含相同或相异塑料,并可借由射出成形工艺制作成单体结构。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塑料框体212与第一连接件241亦可改为可拆卸地连接,如图5所示的键帽130’与第二连接件142’之间的连接关系。
请参照图11A以及图11B。图11A为绘示图9A所示的按键装置组合后沿着线段11A-11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230位于最高位置。图11B为绘示图11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230位于最低位置。如图11A与图11B所示,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42分别具有凸块241c以及凹槽242c。在键帽230由最高位置朝向最低位置移动期间,凸块241c可滑动地抵靠第二连接件242,并位于凹槽242c外。当键帽230位于最低位置时,凸块241c落入凹槽242c中,进而可提供使用者按压键帽230的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在键帽2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241会弹性恢复使键帽230复位至最高位置,亦使凸块241c离开凹槽242c。于实际应用中,凸块241c可改为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42上,而凹槽242c可对应地改为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41上。
请参照图12A以及图12B。图12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230位于最高位置。图12B为绘示图12A所示的按键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键帽230位于最低位置。如图12A与图12B所示,基座210’的塑料框体212’与连接组件240’的第一连接件241’分别具有凸块212a3以及凹槽241c’。在键帽230由最高位置朝向最低位置移动期间,凸块212a3可滑动地抵靠第一连接件241’,并位于凹槽241c’外。当键帽230位于最低位置时,凸块212a3落入凹槽241c’中,进而可提供使用者按压键帽230的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在键帽230被释放时,第一连接件241’会弹性恢复而使凸块212a3离开凹槽241c’。于实际应用中,凸块212a3可改为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41’上,而凹槽241c’可对应地改为设置在塑料框体212’上。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发明的键盘中,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的两相连接者为固定地连接的,因此在按压键帽时,前述两相连接者会产生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并在键帽被释放时弹性恢复而使键帽复位。并且,在本发明的键盘中,基座、键帽、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中的两相邻者分别具有凸块以及凹槽。当键帽被按压而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凸块会落入凹槽中,进而可提供使用者按压键帽的手感(亦即,断差感)的功能。借此,本发明的键盘可以有效地取消现有的橡胶复位件。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座;键帽,位于该基座上方;以及
连接组件,位于该基座与该键帽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各连接该基座与该键帽,
其中该键帽、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中的两相连接者固定地连接,该两相连接者为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各具有连接部,并且该些连接部相互衔接且无法相对转动,
其中当该键帽被朝向该基座按压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者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并且当该键帽被释放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该至少一者弹性恢复而使该键帽复位。
2.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座;
键帽,位于该基座上方;以及
连接组件,位于该基座与该键帽之间,并包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各连接该基座与该键帽,
其中该键帽、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中的两相连接者固定地连接,该两相连接者为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以及该键帽,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该者具有上衔接轴,该键帽具有衔接部,并且该上衔接轴与该衔接部相互衔接且无法相对转动,
其中当该键帽被朝向该基座按压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者弹性变形以储存弹性位能,并且当该键帽被释放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该至少一者弹性恢复而使该键帽复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两相连接者可拆卸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两相连接者为单体结构的两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电路板,其中该基座部分地穿过该电路板而连接该连接组件;以及
触发件,设置于该连接组件上,并面向该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环绕该第二连接件的外缘,并且该触发件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件面向该电路板的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件位于该第二连接件的该表面的中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件靠近该键帽的边缘。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配置以导引该键帽相对于该基座移动于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该基座、该键帽、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中的两相邻者分别具有凸块以及凹槽,在该键帽由该最高位置朝向该最低位置移动期间,该凸块可滑动地抵靠该两相邻者中具有该凹槽的一者,并位于该凹槽外,当该键帽位于该最低位置时,该凸块落入该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者为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环绕该第二连接件的外缘,并且该两相邻者为该第一连接件与该键帽。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者为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以及该基座。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
基板;以及
塑料框体,固定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连接件以及该第二连接件连接。
CN201910194813.1A 2019-03-14 2019-03-14 键盘 Active CN111696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813.1A CN111696810B (zh) 2019-03-14 2019-03-14 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4813.1A CN111696810B (zh) 2019-03-14 2019-03-14 键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6810A CN111696810A (zh) 2020-09-22
CN111696810B true CN111696810B (zh) 2022-08-16

Family

ID=7247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4813.1A Active CN111696810B (zh) 2019-03-14 2019-03-14 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681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571A (zh) * 2014-03-26 2014-08-1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34379U (zh) * 2015-06-15 2015-12-02 深圳市汇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CN205069467U (zh) * 2015-09-24 2016-03-02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571A (zh) * 2014-03-26 2014-08-1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6810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7892B (zh) 鍵盤
TWI607474B (zh) 按鍵
CN111104002B (zh) 触摸板装置
US20110114461A1 (en) Depressible key structure
US9972464B2 (en) Key structure
TWI587337B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10796862B1 (en) Keyboard
CN105914073A (zh) 按键
TWI674520B (zh) 鍵盤
TWI564922B (zh) 按鍵連接模組
CN111696810B (zh) 键盘
US20200402742A1 (en) Keyboard
CN112420427A (zh) 按键结构
US11251000B1 (en) Keyboard
US11636990B1 (en) Key structure
TWM552131U (zh) 按鍵裝置
CN111292989B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CN113012965B (zh) 按键
CN112466693A (zh)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110828219B (zh) 键盘
CN110767475B (zh) 键盘装置
CN112151294A (zh) 键盘
US11610747B1 (en) Keyboard
US10373777B1 (en) Keyboard
US11764006B2 (en) Activation assembly, button, and key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