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3438A -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3438A
CN111693438A CN202010666367.2A CN202010666367A CN111693438A CN 111693438 A CN111693438 A CN 111693438A CN 202010666367 A CN202010666367 A CN 202010666367A CN 111693438 A CN111693438 A CN 11169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aline
module
samp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63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明鉴
霍玉龙
王志兵
王雪晴
王毅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6663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3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3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06Details, e.g. sample holders, mounting samples for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01N15/082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and measuring fluid flow rate, i.e. permeation rate or pressur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海水入侵、水资源监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中的渗透技术。本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试样承装模块(20)和水头量测模块(30);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给试样承装模块(20)提供咸淡水源,水头量测模块(30)对试样承装模块(20)的水头进行测量。本发明高效便捷地实现渗透试验过程中渗透液的任意切换,具有良好的水位控制功能,其次采用双刻度板的模式参与试验,试验数据记录快捷高效,此外,整套装置各部件独立拆卸组装更换,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经久耐用,经济效益显著,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入侵、水资源监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中的渗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渗透系数的测定往往采用单一渗透液进行试验,在沿海地区由于淡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由于潮汐和波浪的拍击作用,海水以周期作用的形式侵蚀着地下水资源,降雨作为地下淡水的补充以非周期的形式影响着地下水资源。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上述两种情况,为科学界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试验装置意义重大。在渗透试验过程中,咸淡水循环作用下渗透液切换致使试验中断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在试验过程中避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众多试验者获得准确数据的一项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出于对淡水资源的保护。发明一种用于咸淡水交替式渗透试验的装置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水质监测和评价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从而方便、快捷地获取不同渗透液作用下试样的渗透系数。本发明操作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易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咸淡水环境下的渗透试验。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简称装置)
本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咸淡水源供给模块、试样承装模块和水头量测模块;
咸淡水源供给模块给试样承装模块提供咸淡水源,水头量测模块对试样承装模块的水头进行量测。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用于测定咸淡水交替作用下的渗透系数,渗透液种类可以是任意两类,也可以是相同的溶液,测量过程中水源的高度可通过升降装置进行调节,通过后置的刻度板精确获得水头差,根据试验者自身的试验需求,通过升降装置的升降手柄,试验者就可以获得满足试验方案的理想水源高度。渗透液的切换只需要关闭或者打开不同的放水阀就可以简单方便地完成渗透液的切换工作。
二、咸淡水交替作用下渗透系数测量方法
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按土工试验规程的步骤进行试样的填装;
②检查咸淡水源供给模块中放水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关闭;
③根据试验设定盐浓度的大小,选择一定量的溶质,配置两种及以上不同盐浓度的渗透液,以备进行后续的渗透试验(注:可以模拟酸雨设定不同pH值的渗透液);
④根据试验者的实际需求选择任意水源,将乳胶管和过水装置以及接出管和测压管处的导管相连,通过自粘防水胶带进行密闭性处理,打开该水源对应的放水阀,给试样承装模块供水,打开排气装置对试样进行排气泡处理,以用来完成试样的饱和工作,通过水头量测模块中测压管的变化情况确认饱和是否完成,完成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重复本项工作;
⑤关闭咸淡水源供给模块中放水阀,关闭排气装置,将乳胶管和过水装置处的导管断开,再将乳胶管与接入管相连,通过自粘防水胶带进行密闭性处理,根据试验者水流速度的设定,通过升降手柄调节升降装置,获得符合实际要求的水头;
⑥打开咸淡水源供给模块中放水阀,待渗流达到稳定状态,测量测压管32处的水头,测量流出液体积,进行渗透系数的计算;
⑦关闭咸淡水源供给模块中放水阀,断开乳胶管与接入管相连接的导管,打开排气阀放出土柱内的渗透液,打开咸淡水源供给模块的另一个咸淡水载水箱的放水阀;进行冲洗残留渗透液(注:咸淡水交替作用周期根据试验着的实际需求进行自行设定);
⑧接通⑦中所断开的导管,重复④-⑥的步骤,进行渗透系数的测量;
⑨完成试验,放出渗透液,清洗仪器,收拾试验台,打扫试验室。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高效便捷地实现渗透试验过程中渗透液的任意切换;
②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咸淡水载水箱高度,良好的控制溢流孔处的水位差;
③试样承装模块采用法兰连接,试样高度可以随着的个数不断增加;
④采用双刻度板的模式,易于记录位置,特别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中的升降装置;
⑤装置可以独立拆装和拼接,模块中各部件可以制作成标准件进行替换使用。
总之,本发明高效便捷地实现渗透试验过程中渗透液的任意切换,具有良好的水位控制功能,其次采用双刻度板的模式参与试验,试验数据记录快捷高效,此外,整套装置各部件独立拆卸组装更换,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经久耐用,经济效益显著,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主视图,
图3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俯视图,
图4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侧视图,
图5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刻度板12与底板14连接大样图,
图6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咸淡水载水箱11大样图,
图7是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升降装置13大样图,
图8是试样承装模块20的主视图,
图9是试样承装模块20的俯视图,
图10是试样承装模块20与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连接处大样图,
图11是试样承装模块20中试样存放装置23与接出管26搭接大样图,
图12是试样承装模块20底部大样图,
图13是试样承装模块20的法兰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水头量测模块30的主视图,
图15是水头量测模块30的侧视图,
图16是水头量测模块30的俯视图,
图17是水头量测模块30的断面图,
图18是水头量测模块30与试样承装模块20连接处大样图;
图19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0—试样;
A—上玻璃珠,B—下玻璃珠;
10—咸淡水源供给模块,
11—咸淡水载水箱;
12—刻度板;
13—升降装置,
13-1—上部托件,13-2—螺纹套丝,13-3—升降手柄,
13-4—升降转轮;
14—底板;
15—放水阀;
16—乳胶管;
17—连接装置;
18—配重稳固装置;
20—试样承装模块,
21—接入管,
22—渗出液存放装置,
23—试样存放装置,
23-1—上法兰,23-2—中法兰,23-3—下法兰;
24—移动滚轮装置;
25—防浮堵装置,
25-1—过水纱布,25-2—过水板;
26—接出管;
27—排气装置;
28—过水装置;
29—自粘防水胶带;
30—水头量测模块,
31—刻度板;
32—测压管;
33—槽型底板;
34—支架;
35—平衡自重板;
36—锚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装置
1、总体
如图1、19,本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试样承装模块20和水头量测模块30;
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给试样承装模块20提供咸淡水源,水头量测模块30对试样承装模块20 的水头进行量测。
2、功能部件
1)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
如图2、3、4、5、6、7,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包括咸淡水载水箱11、刻度板12、升降装置13、底板14、放水阀15、乳胶管16、连接装置17及配重稳固装置18;
其连接关系是:
底板14和配重稳固装置18上下连接构成一个整体供支撑用;
在底板14上通过连接装置17连接有升降装置13;
在升降装置13的顶部设置有咸淡水载水箱11,在咸淡水载水箱11的底部连接有乳胶管16,再连接试样承装模块20;
在乳胶管16上设置有放水阀15;
刻度板12置于底板14和连接装置17之间。
其工作机理是:
通过升降装置13的升降手柄13-3达到咸淡水载水箱11升降的目的,通过置于咸淡水载水箱11下方的放水阀15为试样承装模块20提供满足试验需求的咸淡水源。
(1)咸淡水载水箱11
如图3、6,咸淡水载水箱11包括多个水箱,可独立替换;
水箱是一种带盖的方形容器,材质采用有机玻璃,盖板中部设置有手柄,便于提携,手柄两侧具有透气孔,下部与放水阀15相连接。
(2)刻度板12
如图5,刻度板12呈“L”型,垂直部分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以标刻粘贴方式,水平部分呈“下凹”型,与底板14镶嵌,底部带有圆形孔洞,用于穿插固定螺栓;刻度板12材质采用铝合金,质地较轻,便于拆卸,可以制作成通用件。
(3)升降装置13
如图4、7,升降装置13是一种螺栓顶杆机构,包括上部托件13-1、螺纹套丝13-2、升降手柄13-3和升降转轮13-4;在上部托件13-1内设置有螺纹套丝13-2,在上部托件13-1右侧设置有升降转轮13-4,升降手柄13-3与升降转轮13-4连接;材质选用低碳钢。
升降装置13受力以压为主,通过升降手柄13-3和升降转轮13-4完成上部结构的升降;升降装置13上部与咸淡水载水箱11相连,下部与连接装置17相连。
(3-1)上部托件13-1
上部托件13-1是由上方筒和下圆筒组成,上方筒和咸淡水载水箱11适配,起支撑作用;下圆筒和螺纹套丝13-2适配,起滑道的作用。
(3-2)螺纹套丝13-2
螺纹套丝13-2是一种侧面设置有螺纹的圆柱体,起升降作用。
(3-3)升降手柄13-3
升降手柄13-3是一种通用的摇杆,其前端设置有和升降转轮13-4适配的转轮。
(3-4)升降转轮13-4
升降转轮13-4是一种和螺纹套丝13-2适配的转轮。
(4)底板14
如图5,底板14是一种与刻度板12镶嵌的平板,呈“上凸”型;避免晃动。
底板14材质上选用低碳钢,具有上承下连的作用;底板14与刻度板12互相嵌套,两者都存在上下相对的圆孔,用于螺栓的固定,使得结构有较强的整体性,该部件可以制作成标准件进行替换使用。
(5)放水阀15
放水阀15是一种软管夹,起开关供水的作用。
(6)乳胶管16
乳胶管16是一种柔软的管子,起连接试样承装模块20的作用。
(7)连接装置17
如图5,连接装置17是一种平板,设置有左右对称的螺纹槽和通孔,螺纹槽和螺纹套丝13-2适配,通孔供螺栓固定用。
(8)配重稳固装置18
如图2、4,配重稳固装置18是一种底部有两个圆锥体的支撑架。
2)试样承装模块 20
如图8、9、10、11、12、13,试样承装模块20包括接入管21、渗出液存放装置22、试样存放装置23、移动滚轮装置24、防浮堵装置25、接出管26、排气装置27、过水装置28和自粘防水胶带29;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试样存放装置23和移动滚轮装置24上下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试样存放装置23包括上、中、下法兰23-1、23-2、23-3,分别内置有上玻璃珠A、试样00和下玻璃珠B;
接入管21与上法兰23-1连接,渗出液存放装置22与上法兰23-1连接,防浮堵装置25设置于上、中、下法兰23-1、23-2、23-3的连接处,接出管26与中法兰23-2连接,排气装置27和过水装置28分别与下法兰23-3连接,自粘防水胶带29设置于乳胶管16和接入管21的连接处。
工作机理:由接入管28接入咸淡水,对试样00进行饱和,溢流液通过渗出液存放装置22进行存放;饱和后关闭过水装置28的阀门,将乳胶管16与接入管21相连,观察测压管32中水头高度,当水头高度不再变化时,开始测压管32水头高度的读取。
(1)接入管21
如图8、10, 接入管21是一种乳胶管,起连接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和试样承装模块20的作用。
(2)渗出液存放装置22
如图8,渗出液存放装置22是一个烧杯,起到盛放渗出液的作用。
(3)试样存放装置23
如图8、13,试样存放装置23包括上法兰23-1、中法兰23-2和下法兰23-3,均为通用件,起到连接作用。
(4)移动滚轮装置24
如图12,移动滚轮装置24是一种包括四个滚轮和支架的底部装置,起到支撑和移动作用;支架上部设置有套丝与下法兰23-3连接。
(5)防浮堵装置25
如图13,防浮堵装置25包括上下连接的透水纱布25-1和过水板25-2,分别置于上、中、下法兰23-1、23-2、23-3之间,起到过滤和防止冲蚀的作用。
(6)接出管26
如图8,接出管26是乳胶管,起连接水头量测模块30的作用。
(7)排气装置27
如图8,排气装置27是一种带有止水阀的玻璃管,顶部带有套丝与下法兰23-3连接,起到排出试样00中气泡的作用。
(8)过水装置28
如图8,过水装置28是一种带有止水阀的玻璃管,顶部带有套丝与下法兰23-3连接,起到控制进出水的作用。
(8)自粘防水胶带29
如图10、11,自粘防水胶带29是一种通用件,市面上易于采购,起到防漏液的作用。
3)水头量测模块 30
如图14、15、16、17、18,水头量测模块30包括刻度板31、测压管32、槽型底板33、支架34、平衡自重板35和锚地钉36。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从下到上,锚地钉36、平衡自重板35、支架34和槽型底板33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在槽型底板33上内嵌有刻度板31,测压管32置于刻度板31前方。
工作机理:
通过刻度板31读取测压管32水头高度,计算渗透系数。
(1)刻度板31
如图14、18,刻度板31是一种呈“珊栏”状的板,其后部贴有以毫米为最小刻度的刻度条,该件呈倒“T”字型,镶嵌于槽型底板33之中。
(2)测压管32
如图16、17,测压管32是一种通用件,置于刻度板31之前。
(3)槽型底板33
如图14、18,槽型底板33是一种一侧带有倒“T”形中空口的板体,下部与支架34相连,在“T”形中空口处镶嵌刻度板31。
(4)支架34
如图14,支架34是一种铁质支架,上部与槽型底板33相连,下部与平衡自重板35相连。
(5)平衡自重板35
如图14、图15和图18,平衡自重板35是一种矩形平板,两边分别设置有螺栓穿过孔,通过锚地钉36与地面固定,上部与支架34连接。
(6)锚地钉36
如图15,锚地钉36呈“T”型,是一种通用件,用于与地面连接。
二、本装置的组装
①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组装
如图5,19将刻度板12与底板14按照锯齿进行贴合,将刻度板12上部放置连接装置17,注意凸面向上,此时三个部件已经密切接触,取来贯穿上述三个部件的长螺栓,在与刻度板12、底板14接触处增加垫片,用螺丝贯穿预留孔,用扳手固定螺母,完成局部安装;取配重稳固装置18与上述组合部件进行适配,完成下部结构的安装;取升降装置13,通过下部螺纹与下部结构进行适配;
如图6,将放水阀15与咸淡水载水箱11通过螺纹进行适配,关闭放水阀15,将咸淡水载水箱11的盖板覆于咸淡水载水箱11的开口处,将盖板两端绳索系在咸淡水载水箱11之上;通过盖板上提手将咸淡水载水箱11提起,放置于升降装置13的开口型托盘之上;完成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组装。
②试样承装模块20的组装
如图12,将移动滚轮装置24通过旋丝机械连接于下法兰23-3之上,将排气装置27与过水装置28以同样的方式固定于下法兰23-3之上。
如图13,拼接上、中、下法兰23-1、23-2、23-3,将带有溢流孔的上法兰23-1固定在法兰组合体上部,将中法兰23-2预留孔放置在一侧,以便后续连接测压管32和渗出液存放装置22。
③水头量测模块30的组装
如图14,将槽型底板33、支架34以及平衡自重板35进行适配,使用强磁水平尺检验水平;取来锚地钉36使用小锤将锚地钉36通过平衡自重板35的圆孔钉入地面;如图18,将刻度板31与槽型底板33相连接,在刻度板31上固定测压管32,完成组装。
④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试样承装模块20及水头量测模块30的连接
如图9、10,通过乳胶管16进行连接,采用自粘防水胶带29进行密封,完成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试样承装模块20及水头量测模块30的连接。
三、本装置的创新点
1、立意创新
1)本装置拟用于沿海地区或岛屿地区受潮汐和降雨等影响下存在咸淡水交替作用下的岩土体,尤其适应于近年来南海人工吹填岛礁的地下珊瑚砂渗透性研究;
2)与常规渗透试验不同,本试验将渗透系数作为一个与时间、咸淡水作用周期和咸淡水作用强度有关的变量进行研究。
2、结构创新
1)本装置将渗透装置整体上划分为三个模块,各个模块以及模块子部件可以独立拆装;
2)本装置第1个模块由两个渗透水源组成,第2个模块提供两种不同的水源;
3)本装置第1个模块具有记录水位实时变化刻度板,可以记录实时水位变化;
4)本装置第2个模块,容器采用法兰连接,特别适用于模拟南海吹填岛礁不同压实度分层珊瑚砂渗透性研究;
5)本装置第3个模块,采用防风的栅栏型刻度版,既可以防止风吹而倾斜,又可以与下部地板镶嵌组装。
3、功能创新
1)本装置用于潮汐(或降雨)影响下的咸淡水周期作用(或非周期作用)下的岩土体渗透系数的研究;
2)本装置通过第1模块后的刻度板,可以精确记录由渗透引发流土水源的水头高度;
3)咸淡水对试样的作用强度,可以通过咸淡水载水箱后侧的刻度板精确获得,因此,本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咸淡水作用强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Claims (5)

1.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试样承装模块(20)和水头量测模块(30);
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给试样承装模块(20)提供咸淡水源,水头量测模块(30)对试样承装模块(20) 的水头进行测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包括咸淡水载水箱(11)、刻度板(12)、升降装置(13)、底板(14)、放水阀(15)、乳胶管(16)、连接装置(17)及配重稳固装置(18);
其连接关系是:
底板(14)和配重稳固装置(18)上下连接构成一个整体供支撑用;
在底板(14)上通过连接装置(17)连接有升降装置(13);
在升降装置(13)的顶部设置有咸淡水载水箱(11),在咸淡水载水箱(11)的底部连接有乳胶管(16),再连接试样承装模块(20);
在乳胶管(16)上设置有放水阀(15);
刻度板(12)置于底板(14)和连接装置(17)之间;
刻度板(12)呈“L”型,垂直部分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以标刻粘贴方式,水平部分呈“下凹”型,与底板(14)镶嵌,底部带有圆形孔洞,用于穿插固定螺栓;
升降装置(13)是一种螺栓顶杆机构,包括上部托件(13-1)、螺纹套丝(13-2)、升降手柄(13-3)和升降转轮(13-4);在上部托件(13-1)内设置有螺纹套丝(13-2),在上部托件(13-1)右侧设置有升降转轮(13-4),升降手柄(13-3)与升降转轮(13-4)连接;
上部托件(13-1)是由上方筒和下圆筒组成,上方筒和咸淡水载水箱(11)适配,起支撑作用;下圆筒和螺纹套丝(13-2)适配,起滑道的作用;
螺纹套丝(13-2)是一种侧面设置有螺纹的圆柱体,起升降作用;
升降手柄(13-3)是一种通用的摇杆,其前端设置有和升降转轮(13-4)适配的转轮;
升降转轮(13-4)是一种和螺纹套丝(13-2)适配的转轮;
底板(14)是一种与刻度板12镶嵌的平板,呈“上凸”型。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试样承装模块(20)包括接入管(21)、渗出液存放装置(22)、试样存放装置(23)、移动滚轮装置(24)、防浮堵装置(25)、接出管(26)、排气装置(27)、过水装置(28)和自粘防水胶带(29);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试样存放装置(23)和移动滚轮装置(24)上下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试样存放装置(23)包括上、中、下法兰(23-1、23-2、23-3),分别内置有上玻璃珠(A)、试样(00)和下玻璃珠(B);
接入管(21)与上法兰(23-1)连接,渗出液存放装置(22)与上法兰(23-1)连接,防浮堵装置(25)设置于上、中、下法兰(23-1、23-2、23-3)的连接处,接出管(26)与中法兰(23-2)连接,排气装置(27)和过水装置(28)分别与下法兰(23-3)连接,自粘防水胶带(29)设置于乳胶管(16)和接入管(21)的连接处;
移动滚轮装置(24)是一种包括四个滚轮和支架的底部装置,起到支撑和移动作用;支架上部设置有套丝与下法兰(23-3)连接;
防浮堵装置(25)包括上下连接的透水纱布(25-1)和过水板(25-2),分别置于上、中、下法兰(23-1、23-2、23-3)之间,起到过滤和防止水流冲蚀的作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头量测模块(30)包括刻度板(31)、测压管(32)、槽型底板(33)、支架(34)、平衡自重板(35)和锚地钉(36);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从下到上,锚地钉(36)、平衡自重板(35)、支架(34)和槽型底板(33)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在槽型底板(33)内嵌有刻度板(31),测压管(32)置于刻度板(31)前方;
刻度板(31)是一种呈“珊栏”状的板,其后部贴有以毫米为最小刻度的刻度条,该件呈倒“T”字型,镶嵌于槽型底板(33)之中;
槽型底板(33)是一种一侧带有倒“T”形中空口的板体,下部与支架(34)相连, 在“T”形中空口处镶嵌刻度板(31)。
5.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按土工试验规程的步骤进行试样(00)的填装;
②检查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中放水阀(15)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是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关闭;
③根据试验设定盐浓度的大小,选择一定量的溶质,配置两种及以上不同盐浓度的渗透液,以备进行后续的渗透试验;
④根据试验者的实际需求选择任意水源,将乳胶管(16)和过水装置(28)以及接出管(26)和测压管(32)处的导管相连,通过自粘防水胶带(29)进行密闭性处理,打开该水源对应的放水阀(15),给试样承装模块(20)供水,打开排气装置(27)对试样(00)进行排气泡处理,以用来完成试样(00)的饱和工作,通过水头量测模块(30)中测压管(32)的变化情况确认饱和是否完成,完成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重复本项工作;
⑤关闭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中放水阀(15),关闭排气装置(27),将乳胶管(16)和过水装置(28)处的导管断开,再将乳胶管(16)与接入管(21)相连,通过自粘防水胶带(29)进行密闭性处理,根据试验者水流速度的设定,通过升降手柄(13-3)调节升降装置(13),获得符合实际要求的水头;
⑥打开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中放水阀(15),待渗流达到稳定状态,测量测压管(32)处的水头,测量流出液体积,进行渗透系数的计算;
⑦关闭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中放水阀(15),断开乳胶管(16)与接入管(21)相连接的导管,打开排气阀放出土柱内的渗透液,打开咸淡水源供给模块(10)的另一个咸淡水载水箱(11)的放水阀(15);进行冲洗残留渗透液;
⑧接通⑦中所断开的导管,重复④-⑥的步骤,进行渗透系数的测量;
⑨完成试验,放出渗透液,清洗仪器,收拾试验台,打扫试验室。
CN202010666367.2A 2020-07-13 2020-07-13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1693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6367.2A CN111693438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6367.2A CN111693438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3438A true CN111693438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6367.2A Pending CN111693438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34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8139A (zh) * 2021-03-04 2021-05-28 合肥工业大学 分级围压下无限体积注入的多联柔性壁渗透仪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8139A (zh) * 2021-03-04 2021-05-28 合肥工业大学 分级围压下无限体积注入的多联柔性壁渗透仪及试验方法
CN112858139B (zh) * 2021-03-04 2023-10-27 合肥工业大学 分级围压下无限体积注入的多联柔性壁渗透仪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2060Y (zh) 一种用于测试外源物质在土壤中淋溶、迁移和转化的装置
CN102590479B (zh) 一种基于扩散理论的河湖底泥污染物通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160929B (zh) 实现两种溶液连续渗透的柔性壁渗透仪及使用方法
CN110470598B (zh) 一种考虑动态水压的土工膜渗漏模拟试验仪及其试验方法
CN103364473A (zh) 一种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或磷酸盐释放的设备和方法
CN213933494U (zh) 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
CN111693438A (zh) 咸淡水交替式常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CN102854221A (zh) 一种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
CN107957490B (zh) 海水微塑料生态位原位研究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681072U (zh) 城市滞流河道沉积物污染释放与抑制研究装置
CN213903241U (zh) 一种咸淡水交替式变水头渗透装置
CN20553895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土壤淋溶装置
CN108398541B (zh) 可调节河床植物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CN111781123A (zh) 咸淡水交替式变水头渗透装置及其方法
CN214530595U (zh) 一种研究水平流动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改良地基的实验设备
CN214374138U (zh) 一种适用于胶结土的无损原位渗透性测试装置
CN214703624U (zh) 氮素淋失测定装置
US20220065837A1 (en) Open-air circulating pool for simulating ecological damage
CN214585393U (zh) 一种土柱试验装置
CN213580015U (zh) 一种模拟试验生态损害影响的露天循环水池
CN2252989Y (zh) 海洋腐蚀模拟试验机
CN210604606U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CN111122827B (zh) 一种精确控制地下水埋深试验装置
CN210746253U (zh) 一种基于膜分离的立体绿化种植装置
CN208013213U (zh) 一维海岛地下水淡化模拟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