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6314A - 一种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6314A
CN111686314A CN202010367150.1A CN202010367150A CN111686314A CN 111686314 A CN111686314 A CN 111686314A CN 202010367150 A CN202010367150 A CN 202010367150A CN 111686314 A CN111686314 A CN 111686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suction
pipe
pump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71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巍
韩书文
徐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3671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6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6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6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61M1/0023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82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 A61M2205/8206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battery-operate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外壳和电池,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放置电池;以及所述外壳上设置电源接插端子;实现了所述泵既能够通过电池进行取电,还能通过电源线进行取电;当电源接插端子所连接的电源断电后,所述电池就能够对泵进行供电,实现所述泵不间断工作的目的,减少了不能离开吸痰器的重症患者因室内断电后造成泵不能工作的情况,从而减少因吸痰装置断电不能工作造成患者出现窒息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吸痰器在使用时必须利用电源线,接插电源,并通过市电进行取电,从而实现驱动吸痰器工作的目的;一旦发生断电情况,吸痰器就不能正常工作,对于不能离开吸痰器的病人而言,则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既可以通过市电取电工作,还能实现在断电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的吸痰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痰装置,用以实现吸痰器能够既可以通过市电取电工作,还能实现在断电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外壳和电池,所述泵设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下方连接有底座,所述外壳的一侧间隔设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可拆卸的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位于所述外壳下方的底座外侧设有电源接插端子,所述电源接插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泵的第一电源端,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用于放置电池,所述电池仓远离所述外壳的一面设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用于密封所述电池仓,所述电池用于连接所述泵的第二电源端。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负压口,所述负压口一端通过负压连接管连接所述泵的吸气端;所述负压口的另一端连接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盒。
优选地,所述储液盒的上方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上间隔设置有吸引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吸引管道用于连接吸引导管;所述出气管道用于连接所述过滤管远离所述负压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吸引导管的一端设有柔性入喉球,所述柔性入喉球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和所述吸引导管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吸引导管的另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环形凸起,所吸引管道连接所述吸引导管的一端周向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环,各所述限位凸环和所述环形凸起相互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环和所述吸引管道的周向外壁之间为倾斜连接,所述限位凸环的内壁和所述吸引管道的周向外壁之间角度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外壳其中一侧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用于所述泵的换气口和所述外壳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液盒的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所述过滤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填充有过滤颗粒;所述吸引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储液盒内,另一端位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吸引管道和过滤管。
优选地,所述储液盒的内壁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消毒盒,所述消毒盒连通所述泵的出气端;所述负压连接管上连接有消毒管道,所述消毒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毒盒,所述消毒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负压连接管靠近所述泵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吸引管道位于所述上盖上表面的一端设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和波纹管,所述第一转接头连接所述吸引管道,所述第二转接管和所述第一转接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远离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吸引导管或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头靠近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顶块,且两个所述顶块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转接管,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一转接头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转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第一凸起块;所述第一转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所述第一转接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环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下端;所述波纹管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第一转接管的一端设有堵块;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在U型架上,所述U型架架设在所述第二转接头的内底部,所述第二转接头的底部中心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和所述波纹管连通设置;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连通孔设置,且所述U型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U型架的两侧间隔设有第二转接管,所述第二转接管的延伸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头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接管的下方对应所述顶块,所述第二转接管的上方扣设有U型结构的封盖,所述封盖的U型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管的上方开口;所述第二转接管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的内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封盖的开口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放置电池;以及所述外壳上设置电源接插端子;实现了所述泵既能够通过电池进行取电,还能通过电源线进行取电;当电源接插端子所连接的电源断电后,所述电池就能够对泵进行供电,实现所述泵不间断工作的目的,减少了不能离开吸痰器的重症患者因室内断电后造成泵不能工作的情况,从而减少因吸痰装置断电不能工作造成患者出现窒息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
通过设置的电池盖,还能将所述电池从电池仓内取出,当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出现馈电时,就能够通过掀开电池盖,从电池仓内取出电池并对电池进行替换的目的。进一步为所述泵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负压口和吸引导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过滤盒和过滤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消毒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储液盒,3-负压口,4-负压连接管,5-泵,6-网罩,7-换气口,8-外壳,9-电池,10-电池盖,11-过滤管,12-出气管道,13-吸引管道,14-上盖,15-吸引导管,16-柔性入喉球,17-贯穿孔,18-把手,19-电源接插端子,20-电池仓,21-限位凸环,22-环形凸起,23-过滤盒,24-过滤颗粒,
25-波纹管,26-第一凸起块,27-堵块,28-第一转接管,29-连接环,30-第一转接头,31-顶块,32-弹簧,33-封盖,34-第二转接管,35-顶杆,36-U型架,37-通孔,38-第一阀门,39-消毒管道,40-第二阀门,41-第一空腔,42-消毒盒,43-第二转接头,44-排污管,45-出气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痰装置,包括:泵5、外壳8和电池9,所述泵5设在外壳8内,所述外壳8的下方连接有底座1,所述外壳8的一侧间隔设有储液盒2,所述储液盒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位于所述外壳8下方的底座1外侧设有电源接插端子19,所述电源接插端子19的一端连接所述泵5的第一电源端,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外壳8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20,所述电池仓20用于放置电池9,所述电池仓20远离所述外壳8的一面设有电池盖10,所述电池盖10用于密封所述电池仓20,所述电池9用于连接所述泵5的第二电源端。
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放置电池;以及所述外壳上设置电源接插端子;实现了所述泵既能够通过电池进行取电,还能通过电源线进行取电;当电源接插端子所连接的电源断电后,所述电池就能够对泵进行供电,实现所述泵不间断工作的目的,减少了不能离开吸痰器的重症患者因室内断电后造成泵不能工作的情况,从而减少因吸痰装置断电不能工作造成患者出现窒息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
通过设置的电池盖,还能将所述电池从电池仓内取出,当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出现馈电时,就能够通过掀开电池盖,从电池仓内取出电池并对电池进行替换的目的。进一步为所述泵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的目的。
根据图1-2所示,所述底座1上设有负压口3,所述负压口3一端通过负压连接管4连接所述泵5的吸气端;所述负压口3的另一端连接过滤管11,所述过滤管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盒2。所述储液盒2的上方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14,所述上盖14上间隔设置有吸引管道13和出气管道12,所述吸引管道13用于连接吸引导管15;所述出气管道12用于连接所述过滤管11远离所述负压口3的一端。
使用时,所述负压口通过负压连接管连接泵,并用于将泵的吸气端经过滤管连通至所述储液盒,再经所述储液盒连接的吸引管道连通吸引导管,再经吸引导管插入患者喉部进行吸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各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电源按钮、吸气按钮和吹气按钮。需要进行吸痰时,首先启动电源按钮,接着启动吸气按钮,就能够将所述储液盒内的空气进行吸出,从而实现负压吸痰的目的。
根据图2所示,所述吸引导管15的一端设有柔性入喉球16,所述柔性入喉球16上设置有贯穿孔17,所述贯穿孔17和所述吸引导管15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吸引导管15的另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环形凸起22,所吸引管道13连接所述吸引导管15的一端周向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环21,各所述限位凸环21和所述环形凸起22相互配合设置。所述限位凸环21和所述吸引管道13的周向外壁之间为倾斜连接,所述限位凸环21的内壁和所述吸引管道13的周向外壁之间角度为锐角。
所述锐角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上盖的一端设置,所述限位凸环能够使得所述环形凸起不易从所述吸引管道上脱出,进一步提高所述吸引导管和所述吸引管道的连接,减少所述吸引管道和吸引导管脱出的情况。
所述柔性入喉球可以减少传统的管道对患者喉部造成损害的情况,提高患者在吸痰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根据图1所示,所述外壳8其中一侧设置有网罩6,所述网罩6用于所述泵5的换气口7和所述外壳8外部连通。
所述网罩用于防尘,所述泵的换气口能够通过所述网罩进行有效的空气流通,实现泵能够正常的吸气或吹气的工作。
根据图1-3所示,所述储液盒2的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18,所述过滤管11上还设置有过滤盒23,所述过滤盒23内填充有过滤颗粒24;所述吸引管道13和所述出气管道12的一端位于所述上盖14和所述储液盒2内,另一端位于所述上盖14的上表面,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吸引管道13和过滤管11。
通过设置的把手能使得所述储液盒很方便的从底座上拿取,所述过滤盒能够有效过滤所述储液盒内吸出的空气,减少病菌从所述储液盒吸出,并随所述泵的换气口排出的情况,由此减少气溶胶产生的病毒或细菌出现扩散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安全性。所述过滤颗粒可以活性炭,所述过滤盒内还设置有喷绒布,由此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减少有害病毒或细菌从所述储液盒流向负压口的情况。
根据图4-5所示,所述储液盒2的内壁设有第一空腔41,所述第一空腔41内设有消毒盒42,所述消毒盒42连通所述泵5的出气端45;所述负压连接管4上连接有消毒管道39,所述消毒管道3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毒盒42,所述消毒管道3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8,所述负压连接管4靠近所述泵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40。
当利用所述吸引导管对病人吸痰结束后,关闭所述泵的吸气按钮,打开所述泵的吹气按钮,此时所述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所述泵就会对消毒盒内吹气,所述消毒盒内吹气后,气压增大,就会将所述消毒盒内的消毒液吹向所述负压连接管,再经负压连接管和过滤管将消毒液注入所述储液盒,从而实现消毒液对所述储液盒内的痰液进行消毒的目的,减少所述储液盒内的痰液因细菌或病毒在上盖打开后大面积扩散的情况。
当所述泵的吸气端打开,出气端关闭后,所述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并使得出气端和负压连接管连通。
根据图4-5所示,所述吸引管道13位于所述上盖14上表面的一端设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头30、第二转接头43和波纹管25,所述第一转接头30连接所述吸引管道13,所述第二转接管34和所述第一转接管28之间通过波纹管25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43远离所述第一转接头3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吸引导管15或排污管44。
通过设置的所述换向装置,能够实现所述储液盒在进行吸痰和消毒时分别打开对应的管道,并实现吸痰能够顺利吸痰;消毒时能够在消毒结束后将消毒液和痰液进行排出的目的,减少直接打开所述上盖造成痰液内的细菌或病毒造成大面积污染的情况。
根据图4-5所示,所述第一转接头30靠近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顶块31,且两个所述顶块3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转接管28,所述第一转接管28和所述第一转接头30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转接管28靠近所述第一转接头30的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第一凸起块26;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波纹管25,所述波纹管25远离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一端通过连接环29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下端;所述波纹管25内设置有顶杆35,所述顶杆35朝向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一端设有堵块27;所述顶杆35的另一端连接在U型架36上,所述U型架36架设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底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底部中心设有连通孔37,所述连通孔37和所述波纹管25连通设置;所述U型架36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连通孔37设置,且所述U型架3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37;所述U型架36的两侧间隔设有第二转接管34,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延伸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下方对应所述顶块31,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上方扣设有U型结构的封盖33,所述封盖33的U型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上方开口;所述第二转接管34上套设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封盖33的开口端。
当吸痰时,所述第一转接头远离第二转接头的一端连接用于吸痰的吸引导管,拉起所述第一转接头,使得所述波纹管被拉开,并由此使得所述堵块脱离所述第一凸起块,此时所述第一转接头和所述第一转接管之间的连通被打开;接着启动所述泵的吸气按钮,所述泵就会通过负压连接管、过滤管和出气管道对所述储液盒进行吸气,所述储液盒被吸气后,就会经所述吸引管道和吸引导管对患者喉部进行负压吸入,使得痰液能够经所述吸引管道和吸引导管引流至所述储液盒内进行收集;
当吸痰结束后,关闭所述吸气按钮,摘除所述吸引导管,并更换为排污管,此时将所述第二转接头向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方向按下,所述波纹管压缩,所述顶杆向下运动,并带着所述堵块也向下运动,所述堵块就会落在所述第一凸起块位于所述第一转接管的内腔的一面,并将第一转接管和第一转接头之间的连通口关闭;所述顶块的中心设为贯穿,并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头向下运动后就会使得顶块插入所述第二转接管内,所述顶块靠近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设有气门芯,所述顶块插入所述第二转接管时所述气门芯被打开,就能够实现所述第二转接管和第一转接头连通的目的;所述顶块插入所述第二转接管后,还会将所述封盖顶起,并使得所述弹簧拉伸,从而打开所述第二转接管和所述第二转接头内腔的连通;
接着,打开所述吹气按钮,使得所述泵对所述消毒盒进行吹气,并利用打开的第一阀门将消毒液输入所述负压连接管,接着再利用所述负压连接管将消毒液引流至所述储液盒内,持续对所述储液盒进行消毒液的注入,在所述储液盒注入消毒液过程中,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储液盒的一端作为消毒液注入口,能够实现消毒液在储液盒内注入时因落差实现消毒液和痰液进行混合的目的,就能够实现对痰液和所述储液盒内进行充分消毒的目的;当持续注入消毒液且持续吹气时,进一步加大所述泵的吹气力度,就能够将所述消毒盒内的消毒液和痰液从所述吸引管道排出所述储液盒,并经所述第二转接头和第一转接头将废液引流至排污管,最终经排污管排除废液;
最后,拆除安装在所述吸引管道上的第一转接头30,将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和排污管进行丢弃,再接着对储液盒和上盖进行二次清洁,最终就完成了吸痰、消毒、清洗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吸痰器的安全卫生使用的目的,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或者是对病人吸痰后造成痰液中的细菌病毒出现大面积扩散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操作。
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可以设置为电磁阀,也可以设为单向阀;若设为电磁阀,则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泵的吹气按钮和吸气按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吹气按钮和吸气按钮的打开和关闭对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行打开或关闭的控制。若设为单向阀,则可以有效避免所述消毒液误流到吸气端,或者是吸气过程中从所述第一阀门出现漏气至所述消毒盒的情况。
为进一步减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痰液中的病毒或细菌扩散造成其感染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机械臂、手臂动作捕捉装置和VR系统,所述机械臂设在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侧,所述机械臂的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VR系统分别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手臂动作捕捉装置和机械臂,
且所述VR系统用于对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并使得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机械臂进行驱动控制;
所述手臂动作捕捉装置用于将手臂动作进行捕捉后传输给所述VR系统,所述VR系统通过捕捉到的动作信息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的运动。
通过设置的所述机械臂和VR系统,能够实现利用机械臂操作所述吸痰装置,并由此完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吸痰的操作,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痰液中细菌或病毒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述机械臂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手臂动作捕捉装置也至少设置有两组,使用时,所述手臂动作捕捉装置用于穿戴在护理人员的手臂和手上,所述手臂动作捕捉器用于捕捉护理人员的手臂和手操作动作,并将操作动作传输至所述VR系统,所述VR系统将所述操作动作进行转换为操作指令,并由此驱动所述机械臂进行工作,由此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5)、外壳(8)和电池(9),
所述泵(5)设在外壳(8)内,所述外壳(8)的下方连接有底座(1),所述外壳(8)的一侧间隔设有储液盒(2),所述储液盒(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
位于所述外壳(8)下方的底座(1)外侧设有电源接插端子(19),所述电源接插端子(19)的一端连接所述泵(5)的第一电源端,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线;
所述外壳(8)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20),所述电池仓(20)用于放置电池(9),所述电池仓(20)远离所述外壳(8)的一面设有电池盖(10),所述电池盖(10)用于密封所述电池仓(20),所述电池(9)用于连接所述泵(5)的第二电源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负压口(3),所述负压口(3)一端通过负压连接管(4)连接所述泵(5)的吸气端;
所述负压口(3)的另一端连接过滤管(11),所述过滤管(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盒(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2)的上方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14),所述上盖(14)上间隔设置有吸引管道(13)和出气管道(12),所述吸引管道(13)用于连接吸引导管(15);所述出气管道(12)用于连接所述过滤管(11)远离所述负压口(3)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导管(15)的一端设有柔性入喉球(16),所述柔性入喉球(16)上设置有贯穿孔(17),所述贯穿孔(17)和所述吸引导管(15)的内腔连通设置;
所述吸引导管(15)的另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环形凸起(22),所吸引管道(13)连接所述吸引导管(15)的一端周向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环(21),各所述限位凸环(21)和所述环形凸起(22)相互配合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环(21)和所述吸引管道(13)的周向外壁之间为倾斜连接,所述限位凸环(21)的内壁和所述吸引管道(13)的周向外壁之间角度为锐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其中一侧设置有网罩(6),所述网罩(6)用于所述泵(5)的换气口(7)和所述外壳(8)外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2)的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18),所述过滤管(11)上还设置有过滤盒(23),所述过滤盒(23)内填充有过滤颗粒(24);
所述吸引管道(13)和所述出气管道(12)的一端位于所述上盖(14)和所述储液盒(2)内,另一端位于所述上盖(14)的上表面,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吸引管道(13)和过滤管(11)。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2)的内壁设有第一空腔(41),所述第一空腔(41)内设有消毒盒(42),所述消毒盒(42)连通所述泵(5)的出气端(45);
所述负压连接管(4)上连接有消毒管道(39),所述消毒管道(3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毒盒(42),所述消毒管道(3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8),所述负压连接管(4)靠近所述泵(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4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道(13)位于所述上盖(14)上表面的一端设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头(30)、第二转接头(43)和波纹管(25),所述第一转接头(30)连接所述吸引管道(13),所述第二转接管(34)和所述第一转接管(28)之间通过波纹管(25)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43)远离所述第一转接头(3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吸引导管(15)或排污管(4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30)靠近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顶块(31),且两个所述顶块(3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转接管(28),
所述第一转接管(28)和所述第一转接头(30)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转接管(28)靠近所述第一转接头(30)的一端开口内壁设置有第一凸起块(26);
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波纹管(25),所述波纹管(25)远离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一端通过连接环(29)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下端;
所述波纹管(25)内设置有顶杆(35),所述顶杆(35)朝向所述第一转接管(28)的一端设有堵块(27);所述顶杆(35)的另一端连接在U型架(36)上,所述U型架(36)架设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底部,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底部中心设有连通孔(37),所述连通孔(37)和所述波纹管(25)连通设置;
所述U型架(36)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连通孔(37)设置,且所述U型架(3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37);
所述U型架(36)的两侧间隔设有第二转接管(34),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延伸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下方对应所述顶块(31),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上方扣设有U型结构的封盖(33),所述封盖(33)的U型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转接管(34)的上方开口;
所述第二转接管(34)上套设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43)的内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封盖(33)的开口端。
CN202010367150.1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吸痰装置 Pending CN111686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7150.1A CN1116863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7150.1A CN1116863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6314A true CN111686314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76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7150.1A Pending CN1116863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631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36604U (zh) * 2013-08-21 2014-02-19 董国良 吸痰器
CN204951759U (zh) * 2015-09-25 2016-0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便携式吸痰器
CN205307458U (zh) * 2015-11-25 2016-06-15 柳会林 一种急诊内科用快速安全吸痰器
CN205796119U (zh) * 2016-05-22 2016-12-14 齐玉祥 深部吸痰用吸痰器
CN108079387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江苏双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CN208927202U (zh) * 2018-07-23 2019-06-04 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便于消毒处理的儿科吸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36604U (zh) * 2013-08-21 2014-02-19 董国良 吸痰器
CN204951759U (zh) * 2015-09-25 2016-0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便携式吸痰器
CN205307458U (zh) * 2015-11-25 2016-06-15 柳会林 一种急诊内科用快速安全吸痰器
CN205796119U (zh) * 2016-05-22 2016-12-14 齐玉祥 深部吸痰用吸痰器
CN108079387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江苏双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CN208927202U (zh) * 2018-07-23 2019-06-04 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便于消毒处理的儿科吸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8894A (zh) 传染病患者呼吸排放病原体收集、灭活及辅助呼吸设备
CN109260557A (zh) 一种手术用呼吸麻醉机
CN111686314A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108744081B (zh) 一种呼吸道及肺部疾患的吸痰装置
CN216023674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废气抽除装置
CN216003916U (zh) 一种口罩回收装置
CN212700129U (zh) 传染病患者呼吸排放病原体收集、灭活及辅助呼吸设备
CN209864907U (zh) 一种多功能的雾化机
TWM589564U (zh) 具殺菌功能的吸鼻器
CN215780281U (zh)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CN201409486Y (zh) 新型电动水消毒口罩
CN111407997A (zh) 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
CN211024376U (zh) 一种急诊吸痰装置
CN210631535U (zh)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CN1449849A (zh) 呼吸消毒器
CN216092132U (zh) 呼吸科护理用呼吸训练装置
CN219517319U (zh) 一种配合气管插管固定器吸引口腔分泌物的装置
CN213374641U (zh) 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专用引流护理装置
CN211835876U (zh) 呼吸消毒口罩箱
CN210673975U (zh) 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
CN214746222U (zh) 一种便捷式负压病房
CN113018616B (zh) 一种可吸痰的集成式简易呼吸器
CN218979931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专用机构
CN213374191U (zh) 一种带化痰功能的吸痰器
CN218979916U (zh) 一种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