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2982A -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2982A
CN111682982A CN202010495587.3A CN202010495587A CN111682982A CN 111682982 A CN111682982 A CN 111682982A CN 202010495587 A CN202010495587 A CN 202010495587A CN 111682982 A CN111682982 A CN 111682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detection
nod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re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55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2982B (zh
Inventor
王小军
李京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rmyf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rmyf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rmyf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rmyf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55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2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2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2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向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分别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和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协议对网络中的通信故障进行快速检测,以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建立起新的通信路径,或者快速切换到备用路径上。
现有技术中,使用BFD协议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在待检测的业务路径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建立BFD会话,然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互相协商故障检测需要的一些配置信息,根据这些配置信息对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但这样会导致故障检测流程比较复杂,影响故障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网络中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可选的,在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之后,还包括:
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源节点;
生成与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目的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可选的,在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则从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提取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指令下发模块,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路径更新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检测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节点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控制节点以及至少三个节点,至少三个节点用于组成至少一条业务路径以及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
检测控制节点,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当系统中的节点作为源节点时,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根据正向检测配置信息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以及,接收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
当系统中的节点作为目的节点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检测控制节点向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的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无需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的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并一般可以集成在节点设备中,例如检测控制节点中,与其他节点设备配合使用,例如目的节点。如图1a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都是SDN网络中转发面的节点设备,检测控制节点可以指示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对当前待检测的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待检测的业务路径是SDN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路径。其中,检测控制节点可以是SDN网络中的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是SDN网络中的应用程序,负责流量控制以确保智能网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其他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SDN网络。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时,检测控制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即,用于指示源节点对业务路径进行正向检测;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本实施例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和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都包括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通过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直接告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进行故障检测所需要的配置信息,例如,待检测的业务路径或反向通知路径、故障检测报文的发送周期、目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发送接口、最小接收间隔以及本地标识符或远端标识符等。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无需进行协商,即可直接得到配置信息,并对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大大简化了故障的检测流程,提高了故障检测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节点预先设置了各种路径,包括:业务路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用于在检测到业务路径故障时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备用路径,用于在业务路径发生故障时,作为新的业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业务路径与备用路径都可以承载业务,反向通知路径不承载业务,只用于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本实施例中,在路径故障检测过程中,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也称为检测路径,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指示了待检测的业务路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指示了与业务路径不重合的反向通知路径。通过将反向通知路径设置为与业务路径不重合,可以实现检测路径和反向通知路径分离,达到业务路径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故障检测相对独立的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方向需要同时进行路径的故障检测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1b所示,SDN网络中有检测控制节点和ABCD四个节点,节点A到节点C有两条路径承载业务,检测控制节点设置路径ABC为业务路径,设置路径ADC为备用路径,设置路径CA作为与业务路径ABC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其中,反向通知路径不需要承载业务,不作为检测目标,只用于在路径检测出故障时,由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的结果。检测控制节点要对业务路径ABC进行故障检测时,会向该路径的源节点A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以使源节点A通过业务路径ABC向目的节点C周期性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并向目的节点C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以指示目的节点C周期性接收源节点A发送的故障检测报文,并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A发送检测失败结果。
步骤120、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节点可能接收到源节点针对检测失败结果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也可能接收到目的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如果收到检测失败结果,则可以确定当前的业务路径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需要从备用路径中选择一条作为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新的业务路径,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以便于对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新的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时,可以通过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反馈新的业务路径的检测失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与新的业务路径也不重合。
本实施例中,当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或者目的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需要做动态优化时,例如,因为链路劣化或拥塞,业务路径更新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另一条承载业务的路径,此时,考虑到新的业务路径与更新前的业务路径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相同,如果与更新前的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与新的业务路径不重合,则可以继续将该反向通知路径作为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当然,也可以重新为新的业务路径生成与之不重合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示例性的,如图1b所示,假设业务路径为节点A到节点C的路径ADC,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路径是2000—〉4000—〉3000,路径CDA的MPLS标签交换路径是3001—〉4001—〉2001,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为CA,MPLS标签交换路径为3001—〉2001。如果业务路径调优后变为ADBC,MPLS标签交换路径为2000—〉4000—〉5000—〉3000,则BFD协议检测的业务路径也随之变化为ADBC,但BFD协议的状态不变化,反向通知路径CA不需要变化,路径CDA对应的检测路径也不需要变化,即在路径检测方面保证了节点A和节点C之间的两个方向的路径相对独立。
本实施例中,当业务路径需要做动态优化时,如果业务路径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没有其他业务路径,则可以重新设置路径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不同于当前业务路径的另一条业务路径作为新的业务路径,此时,需要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不重合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与检测路径重合,通过将业务路径与反向通知路径设置为不重合,可以实现检测路径和反向通知路径分离,对于同一条路径,一个方向的反向通知路径不再与另一个方向的检测路径重合,使得同一业务路径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故障检测相对独立,不需要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路径的故障检测,并且,即使一个方向的检测路径发生变化,另一个方向的检测路径也不会受其干扰,不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可选的,在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之后,还可以包括: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源节点;生成与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目的节点。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新的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并能够使新的业务路径的目的节点将检测失败结果反馈给源节点,需要将与新的业务路径重合的检测路径,写入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中的标签中,发送至源节点,并将与新的业务路径不重合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写入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的标签中,发送至目的节点,以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可以根据新的检测配置信息继续对两者之间的新的业务路径进行路径故障检测。
示例性的,假设新的业务路径为ADBC,MPLS标签交换路径为2000—〉4000—〉5000—〉3000,则将与新的业务路径重合的检测路径,写入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包括的标签中,以发送给源节点,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522721180000101
Figure BDA0002522721180000111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与发送给源节点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内容相似,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包括的标签中携带的是与新的业务路径不重合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检测控制节点向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的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无需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SDN网络中的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并一般可以集成在节点设备中,例如目的节点中,与检测控制节点配合使用。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待检测业务路径的目的节点会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其中,待检测的业务路径是SDN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路径,检测控制节点可以是SDN网络中的SDN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其他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SDN网络。
本实施例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包括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目的节点根据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可以直接获取进行故障检测所需要的配置信息,例如,反向通知路径、故障检测报文的发送周期、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发送接口以及本地或远端标识符等。无需与对端的源节点进行协商,即可直接得到配置信息,并对业务路径进行故障检测,大大简化了故障的检测流程,提高了故障检测的效率。
可选的,在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之前,还会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其预先配置的各种路径信息,例如,目的节点所在的业务路径、备用路径以及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以便于目的节点在检测到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得知用哪条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步骤220、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本实施例中,如果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故障检测报文,例如,没有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或者接收故障检测报文超时,都会认为检测的业务路径有故障,会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将该检测失败结果发送至源节点,以通过源节点将业务路径故障的消息上报至检测控制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目的节点也可以将检测失败结果上报至检测控制节点。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与检测路径重合,通过将反向通知路径设置为与业务路径不重合,可以实现检测路径和反向通知路径分离,达到业务路径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故障检测相对独立的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方向需要同时进行路径的故障检测的问题。并且,即使一个方向的检测路径发生变化,另一个方向的检测路径也不会受其干扰,不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可选的,在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如果接收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则从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提取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控制节点根据业务路径的检测失败结果对业务路径和反向通知路径进行更新后,会将新的业务路径以及新的反向通知路径通过对应的检测配置信息分别下发至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如果本节点还是新的业务路径中的目的节点,则也会收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此时,需要从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包括的标签中,提取并存储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并在发现新的业务路径发生故障时,通过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发送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目的节点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目的节点无需与对端节点进行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SDN网络中的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的情况。如图3所示,该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指令下发模块310,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路径更新模块320,用于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检测控制节点向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的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无需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可选的,还包括:配置信息下发模块,用于在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之后,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源节点;生成与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目的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SDN网络中的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的情况。如图4所示,该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检测结果反馈模块420,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目的节点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目的节点无需与对端节点进行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可选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可选的,还包括:路径存储模块,用于在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之后,如果接收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则从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提取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节点设备可以是网络中的检测控制节点、目的节点,或者其他节点。如图5所示,该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节点设备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节点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中的指令下发模块310以及路径更新模块320,或者,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中的指令接收模块410以及检测结果反馈模块420)。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节点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或应用于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存储器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节点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用于数据发送的输出接口等。
实施例六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控制节点610以及至少三个节点620,至少三个节点用于组成至少一条业务路径以及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
检测控制节点610,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检测控制节点610,还用于执行:在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之后,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源节点;生成与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目的节点。
当系统中的节点620作为源节点时,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610下发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根据正向检测配置信息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以及,接收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
当系统中的节点620作为目的节点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目的节点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反向通知路径与业务路径不重合。
当系统中的节点620作为目的节点时,还用于执行:在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之后,如果接收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则从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提取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检测控制节点向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的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使得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无需协商,即可得到用于启动路径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之间需要协商确定检测配置信息,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需节点之间协商故障检测的配置信息,即可对路径进行故障检测,简化路径的故障检测流程,提高对网络中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效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其中,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或者,另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指令可执行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正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所述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所述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通知路径与所述业务路径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之后,还包括:
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新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源节点;
生成与新的反向通知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
4.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所述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所述检测失败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通知路径与所述业务路径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所述检测失败结果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所述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则从所述新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中,提取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7.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控制节点,包括:
指令下发模块,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业务路径中包括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向源节点下发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向目的节点下发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通过所述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路径更新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源节点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则对所述业务路径进行更新,并生成与新的业务路径对应的新的反向通知路径。
8.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的节点,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反向检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反向检测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源节点单向发送的与待检测业务路径匹配的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检测失败结果;
检测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报文,则生成与所述业务路径对应的检测失败结果,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向源节点反馈所述检测失败结果。
9.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10.一种路径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控制节点以及至少三个节点,所述至少三个节点用于组成至少一条业务路径以及与业务路径对应的反向通知路径;
所述检测控制节点,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当系统中的节点作为源节点时,用于接收检测控制节点下发的正向检测配置信息,并根据正向检测配置信息通过业务路径向目的节点单向发送故障检测报文,以及,接收目的节点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报文时,通过反向通知路径反馈的检测失败结果;
当系统中的节点作为目的节点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CN202010495587.3A 2020-06-03 2020-06-03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82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5587.3A CN111682982B (zh) 2020-06-03 2020-06-03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5587.3A CN111682982B (zh) 2020-06-03 2020-06-03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982A true CN111682982A (zh) 2020-09-18
CN111682982B CN111682982B (zh) 2022-09-27

Family

ID=72453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5587.3A Active CN111682982B (zh) 2020-06-03 2020-06-03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298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626A (zh) * 2021-09-06 2021-10-0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路径故障检测及通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15169A (zh) * 2020-12-03 2022-06-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径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35299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77300A1 (fr) * 2006-12-25 2008-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ermettant de négocier le discriminateur de session de détection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d'un pseudo-fil
CN101465859A (zh) * 2009-01-13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主备用接口板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57409A (zh) * 2010-11-02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624609A (zh) * 2012-02-28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向bfd报文发送、通知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3711A (zh) * 2014-09-29 2015-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转发检测bfd的故障检测方法、节点及系统
US20150098356A1 (en) * 2013-10-08 2015-04-09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nd-to-end consistency of bi-directional mpls-tp tunnels via in-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g-ach) protocol
WO2016001805A1 (en) * 2014-06-30 2016-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 for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return path
CN105490932A (zh) * 2014-09-19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6192282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426098A (zh) * 2016-05-23 2017-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12387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68507A (zh) * 2018-06-01 2018-11-0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rru环形组网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9039707A (zh) * 2018-07-04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xlan通道业务的主备快速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31021A (zh) * 2020-01-17 2020-05-0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77300A1 (fr) * 2006-12-25 2008-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ermettant de négocier le discriminateur de session de détection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d'un pseudo-fil
CN101465859A (zh) * 2009-01-13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主备用接口板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57409A (zh) * 2010-11-02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624609A (zh) * 2012-02-28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向bfd报文发送、通知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98356A1 (en) * 2013-10-08 2015-04-09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nd-to-end consistency of bi-directional mpls-tp tunnels via in-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g-ach) protocol
WO2016001805A1 (en) * 2014-06-30 2016-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 for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return path
EP3410650A1 (en) * 2014-06-30 2018-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for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return path
CN105490932A (zh) * 2014-09-19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283711A (zh) * 2014-09-29 2015-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转发检测bfd的故障检测方法、节点及系统
WO2016192282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426098A (zh) * 2016-05-23 2017-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12387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68507A (zh) * 2018-06-01 2018-11-0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rru环形组网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9039707A (zh) * 2018-07-04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xlan通道业务的主备快速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31021A (zh) * 2020-01-17 2020-05-0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的转发方法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N ZHENG,SHUHE SUN: ""BFD -triggered OAM mechanisms for IP RAN network"", 《2013 IEE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
胡建萍等: "基于BFD检测的IP快速重路由机制", 《计算机系统应用》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5169A (zh) * 2020-12-03 2022-06-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径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5169B (zh) * 2020-12-03 2023-10-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径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35299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9626A (zh) * 2021-09-06 2021-10-0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路径故障检测及通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89626B (zh) * 2021-09-06 2021-12-2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路径故障检测及通告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982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982B (zh) 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243841B2 (en) Multicast fast reroute at access devices with controller implemented multicast control plane
EP3151488B1 (en) Multicast only fast re-route over 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 backup path
EP2996287B1 (en) Method for notifying information of pe device and pe device
US11374857B2 (en)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 network device to perform management operation
US9363168B2 (en) Technique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node
CN102316016B (zh) 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US8902780B1 (en) Forwarding detection for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s
US20230344754A1 (en) Messag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043086A1 (zh) 一种sbfd会话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442046B2 (en) Sending routing protocol data on a multi-access network segment
CN101364927A (zh) 实现虚拟专用网vpn故障恢复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833108A (zh) 故障点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6037443A1 (zh) 一种临时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1919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mess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09006B (zh) 双向转发检测报文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与通信系统
CN111817885A (zh) 基于网络的主从机判别和切换方法、装置
CN113315665A (zh) 一种双网卡终端设备的报文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4728209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ネットワーク冗長化システム
CN105262686B (zh) 一种网络连通性验证方法和装置
US9985926B2 (en) Address acquiring method and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dge device
EP2394390B1 (en) Method for using a computer network
CN109428814B (zh)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rk et al. Toward control path high availability fo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CN108123875B (zh)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