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6345B -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6345B
CN111676345B CN202010427529.7A CN202010427529A CN111676345B CN 111676345 B CN111676345 B CN 111676345B CN 202010427529 A CN202010427529 A CN 202010427529A CN 111676345 B CN111676345 B CN 111676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temperature
medium
water
anthrac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75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6345A (zh
Inventor
冯振董
杨军兵
朱智
金飞伟
舒文华
冯政涵
吕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bei Tianche Carbon Based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bei Tianche Carbon Based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bei Tianche Carbon Based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bei Tianche Carbon Based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75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6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6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6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6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6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025Adding carbon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 F26B17/2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无烟煤通过重介旋流工艺得到精煤,所述精煤作为低温固体物料依次通过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得到高温固体物料,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其中,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采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的换热器,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所述外筒体走低温固体物料,从而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的热量通过所述内筒体壁传递至所述外筒,通过热量间接交换,将所述外筒内的低温固体物料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增碳剂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增碳材料用于补足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碳烧损,确保钢铁特定牌号碳含量的要求。同时,还可用于炉后调整钢包标号、降低钢铁中硫元素的恶化影响以及防止各类机械铸件过程中铸铁过冷和白口化现象。
近几年,炼钢、铸铁行业普遍使用的冲天炉被中频感应电炉所代替。中频感应电炉污染小、产量弹性大,但是没有自增碳效果。随着国内生铁价格不断攀升,钢铁企业普遍使用在社会上沉淀存留量较多且价格较低的废钢生产球铁、灰铁等产品。增碳材料的使用,可补足中频感应电炉的铁水含碳量,提高生产铸件的综合性能,为社会节省不可再生的铁矿石资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钢铁冶炼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同时废钢回收量逐年加大,增碳剂用量也随之加大。
其中,在制备增碳剂时,在烘干工艺时往往是通过燃烧煤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烘干,这样大大的消耗了能耗,从而使得制备增碳剂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了,其次,在冷却方面,通过长时间的冷却设备才能够冷却下来,这样也随之加长了制备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无烟煤通过重介旋流工艺得到精煤,所述精煤作为低温固体物料依次通过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得到高温固体物料,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其中,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采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的换热器,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所述外筒体走低温固体物料,从而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的热量通过所述内筒体壁传递至所述外筒,通过热量间接交换,将所述外筒内的低温固体物料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外筒进料温度为10~50℃,出料温度150~220℃,所述内筒进料温度400~600℃,出料温度300~370℃。进一步优选,物料换热外筒进料常温20-30℃,出料170-220℃,内筒进料400-420℃,出料340-37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前端设置有进口密封箱和第一进料口,所述内筒的后端设置有出口密封箱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外筒套接在所述内筒外表面上,且所述外筒前端通过动静密封装置与所述进口密封箱连接,所述外筒后端通过动静密封装置与所述出口密封箱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的前端穿透所述进口密封箱并向外延伸,所述内筒的后端穿透所述出口密封箱并向外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口密封箱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和进气口,所述出口密封箱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的下方还设置有驱动外筒转动的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外表面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内筒外表面的第二螺旋叶片,且第二螺旋叶片与所述外筒内壁焊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工艺包括烘干装置,其中,所述烘干装置的烘干温度为110~130℃,烘干持续时间为20~50min。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焙烧工艺包括一级焙烧炉和二级焙烧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90~120℃,出料温度320~420℃,焙烧时间为20~50min,所述二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320~420℃,出料温度为750~9000℃,时间为20~4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无烟煤制备增碳剂,使其成本造价却远低于常规制备增碳剂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重介旋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焙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1.本发明中的无烟煤采用洗煤厂清洗过的含灰11%以下,含水8%以下,粒度0.5-15mm的无烟煤颗粒,且经过筛分机筛分小于6mm的无烟煤颗粒。
2.本发明中将配置合格的重介悬液放置在介质桶中储存,且重介悬液包括四氧化三铁、介质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无烟煤通过重介旋流工艺得到精煤,所述精煤作为低温固体物料依次通过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得到高温固体物料,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其中,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采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的换热器,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所述外筒体走低温固体物料,从而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和/或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的热量通过所述内筒体壁传递至所述外筒,通过热量间接交换,将所述外筒内的低温固体物料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重介旋流工艺将无烟煤筛分成精煤、中煤以及矸石;所述预烘干工艺将精煤与高温物料的热量进行初步预烘干而去除无烟煤中的小部分水分;所述烘干工艺将精煤中大部分的水分去除;焙烧工艺将烘干后的无烟煤进行焙烧将无烟煤中煤油去掉,得到高温的增碳剂;冷却工艺将高温的增碳剂进行间接冷却,然后筛分得到增碳剂。
此外,无烟煤均是在无氧密封的环境下依次通过重介旋流工艺、换热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重介旋流工艺包括采用重介旋流器100、精煤初脱介弧形筛110、振动脱介筛120、精煤离心机130。无烟煤通过密闭的输送机输送至重介旋流器100的进料口处并依靠自身重力滑入重介旋流器100内部,然后由介质桶出口通过渣浆泵将四氧化三铁重介悬液打入重介旋流器100内,其中,四氧化三铁重介悬液入料压力为0.1-0.15mpa,无烟煤和四氧化三铁重介液在重介旋流器100内部形成旋转离心力,从而利用四氧化三铁的密度差分选出含灰6%以下精煤,含灰6%~15%中煤及煤矸石三种产品。
其中,精煤由重介旋流器100分选出后,利用高度落差,将带介质水的精煤进入精煤初脱弧形筛110中,精煤初脱弧形筛110将带介质水的精煤筛分为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其中,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由精煤初脱弧形筛脱除进入分流箱,从而在分流箱中分流出轻质溢流水和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其中,分流箱分流的轻质溢流水则直接进入合格介质桶循环回用,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则落入稀介质桶。进一步地,精煤则进入振动脱介筛;振动脱介筛120的将精煤在振动筛上喷水冲洗,筛选出的0.5mm以下的煤泥、残余重介质以及精煤,其中,筛选出0.5mm以下的煤泥、介质水则进入稀介桶,而后精煤通过振动筛落入离心机,离心机将精煤脱水得到含水6%的精煤,进而含水6%的精煤经刮板机输送入原料仓,其中,离心机分离出的含煤泥水进入离心液池。
进一步地,旋流器100分选出的中煤及煤矸石,利用高度落差,将带介质水的中煤和煤矸石进入中矸合用双通道初脱介弧形筛;中矸合用双通道初脱介弧形筛将带介质水的中煤和煤矸石筛分为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
其中,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由中矸合用双通道初脱弧形筛脱除进入分流箱,从而在分流箱中分流出轻质溢流水和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其中,分流箱分流的轻质溢流水则直接进入合格介质桶循环回用,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则落入稀介质桶。进一步地,中煤及煤矸石进入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脱介筛;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脱介筛将中煤及煤矸石在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筛上喷水冲洗,筛选出的0.5mm以下的煤泥、残余重介质、中煤及煤矸石,其中,筛选出0.5mm以下的煤泥、残余重介质则进入稀介桶,而后中煤落入离心机,离心机将中煤脱水得到含水6%的中煤,而煤矸石则直接输入储仓;其中,离心机分离出的含煤泥水合并进入离心液池。
进一步地,精煤、中煤及煤矸石脱除出来的带介质煤泥水共同合并入稀介桶后,经渣浆泵打入磁选机,磁选出的干净介质水回到介质桶循环使用,煤泥水则进入煤泥高频筛分选,其中,磁选机出来的含水煤泥经高频筛分机筛分出0.3mm以上煤泥及0.3以下煤泥,0.3mm以上煤泥直接合并入中煤,0.3mm以下含水煤泥进入下级污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地,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筛脱除的较干净的介质水及磁选机分离出的干净介质水合并进入合格介质桶,合格介质桶介质水密度由密度传感器自动检测,合格介质桶设置自动补水及自动补介质,桶底设置曝气口,防止介质沉淀。
进一步地,精煤、中煤离心机分离出的煤泥水及煤泥变频筛分选出的0.3mm以下含水煤泥,由煤泥水泵打到污水处理系统,经气浮处理后分离出高浓煤泥水及澄清水,清水由泵打回精煤、中煤及矸石直线筛冲洗脱介质。高浓煤泥水由煤泥泵打入压滤机压滤,干煤泥合并入中煤,压滤水回入气浮处理。
预烘干工艺
如图3所示,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由外筒201和内筒220组成的换热器,其中,内筒体走高温物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外筒体走低温物料,内外筒物料走向为顺流,内筒高温物料的热量通过内筒体壁传递至外筒,将外筒物料加热脱水。其中,载气从进料端进入外筒体,从出料端带走外筒体物料加热产生的惰性气体,此外,所述载气为氯气或一氧化碳,其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换热器由内筒220和外筒210构成,内筒走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外筒走低温物料,内筒和外筒物料走向为顺流,内筒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内筒体壁传递至外筒,从而将外筒内的物料加热脱水。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210两端均通过密封装置连接有进口密封箱230和出口密封箱240,其中,所述进口密封箱230的上端开设有低温固体物料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出口密封箱240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下端开设有低温固体物料第二出料口,从而低温的固体物料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外筒内与内筒的高温固体物料间接换热,换热后带温度的物料通过第二出料口出去。
从而原料仓中的无烟煤(常温)通过输送机密闭输送至换热器的第一进料口进入外筒,载气则从进口密封箱的进气口进入外筒,进而外筒内的无烟煤与内筒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高温物料进入内筒温度为400~600℃,出内筒温度为300~370℃)的热量通过内筒体壁传递至外筒,使得外筒内的物料加热脱水,此过程中换热器仅为物料之间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惰性气体,而惰性气体则被载气带走,从出口密封箱的出气口出去,而后经换热器配置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水,在换热器加热脱水后的无烟煤(150~220℃)通过螺旋叶片输送至第一出料口。
此外,内筒高温物料为焙烧工艺(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焙烧后的高温物料通过密封输送机输送至内筒内与外筒内的物料进行换热。
烘干工艺
如图4所示,烘干工艺包括采用烘干机300,所述烘干机300包括滚筒310、输送装置、多个贯穿滚筒的加热管和驱动装置,滚筒上设有烘干装置进料口和烘干装置出料口,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出料口排出,预烘干工艺后的无烟煤由密闭输送机输送至烘干装置的进料口处进入滚筒,从烘干装置进料口进入滚筒,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滚筒转动,加热介质如水蒸气等通过加热管与滚筒中的低阶煤间接传热,滚筒内壁设有扬料板,扬料板沿滚筒内壁环绕分布以实现带动物料翻动,加热管纵横交替地分布在滚筒内部,以达到间接烘干,滚筒可以水平布置或倾斜布置,滚筒倾斜布置时,滚筒与水平面设置成一定的斜度,滚筒设有烘干装置出料口的一端处于低位,保证滚筒前端的高度高于滚筒后端的高度,烘干后的无烟煤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传输从烘干装置出料口排出,烘干后的无烟煤经输送装置进入后续的焙烧工艺,这里的输送装置优选密封的输送装置,以防止外界空气在输送过程中混入烘干后的低阶煤,消耗煤资源;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G1-2)、粉尘(G1-3)以及烟气混合物,其中,水蒸气(G1-2)冷凝后作为原煤预处理用水,粉尘(G1-3)与烟气混合后经布袋除尘后由排气筒排放。
进一步地,无烟煤进入烘干机的进料温度为60~90℃,出料温度110~130℃),烘干机的温度为110~130℃,烘干持续时间为20~50min。
进一步地,烘干装置至少为一级,也可以为多级,以保证低阶煤的含水率符合生产的要求。当采用多级烘干时,滚筒为多个,多个滚筒安装高度相同,多个滚筒可以串联或者并联。滚筒的内外径尺寸和长度均可根据低阶煤处理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确定。
此外,如果选用烟气烘干,因设备自重较轻,加热速率快,优选倾斜设置;如果水蒸汽间接烘干,因设备自重较大,优选水平设置,减小承重结构的摩擦力,延长限制水平位移的限位槽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烘干机的温度为110~130℃,烘干持续时间为20~50min。烘干机的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烘干过后的无烟煤含水率为6%以下,然后通过密闭输送机输送到密闭筛分机筛选,其中,无烟煤粒度≥0.8mm的无烟煤通过密闭筛分机输送至上料中间仓,无烟煤粒度<0.8mm的无烟煤为增碳粉增碳材料。
此外,在筛选过程中会产生筛分粉尘(G1-4)和原煤产品破碎,其中,粉尘(G1-4)与原煤产品破碎合并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置后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
焙烧工艺
如图5所示,所述焙烧工艺包括一级焙烧炉和二级焙烧炉,其中,一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90~120℃,出料温度320~420℃,焙烧时间为20~50min,二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320~420℃,出料温度为750~900℃,优选为800~850℃,时间为20~40min。
上料中间仓的无烟煤通过输送机输送至一级焙烧炉进行焙烧(进料温度为90~120℃,出料温度320~420℃,焙烧时间为20~50min),具体地,上料中间仓的无烟煤进入一级焙烧炉后,控制在不高于40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深度脱水及降低挥发分。一级焙烧炉主要对煤进行深度脱水,以及降低物料的挥发分后进入二级焙烧炉。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经过一级焙烧炉焙烧后的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二级焙烧炉继续进行焙烧(进料温度为320~420℃,出料温度为750~900℃,优选为800~850℃,时间为20~40min),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
具体地,物料进入二级焙烧炉后,在800℃——850℃温度区间内进一步碳化。进一步去掉煤中的水分,降低煤的挥发分,达到取得固定碳含量最高比值的产品。再经过筛选把粒度不符合要求的一部分筛除,得到符合要求的增碳材料。
供热系统包括除灰喷淋净化系统、燃烧器、加热炉,在二级焙烧炉焙烧过程中会产生焙烧煤气,焙烧煤气经除灰喷淋净化系统处置后得到可燃组分、喷淋废水,其中,可燃组分输送至50m3缓冲罐(压力2000~3000Pa)后经二级焙烧炉配置燃烧器燃烧使用。借助换热器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器冷凝后剩余蒸汽将喷淋废水通过蒸发器蒸发(损失率以90%计),蒸发后的浓液进入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处置。
其中,二级焙烧炉配置燃烧器以焙烧过程产生的焙烧煤气为一级焙烧炉和二级焙烧炉以及烘干机进行热量供给,燃烧过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作为二级焙烧炉的热源供体;并借助高温引风机将二级焙烧炉高温烟气引至一级焙烧炉作为一级焙烧炉部分热源供体,一级焙烧炉另一部分热源供体借助天然气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二级焙烧炉和一级焙烧炉利用后的高温烟气(温度为350~400℃)通过SCR脱硝系统进行氮氧化物的去除(生成的水汽与烟气混合后进入烘干机),后进入烘干机(温度为110~130℃),此时烟气中水分百分比小于0.3%,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烟尘颗粒物的去除,后通过达标排放。
此外,二级焙烧炉为环式焙烧炉,由燃烧室、焙烧室、烟气烟道以及煤气管道等组成,焙烧室四周均为粘土耐火砖砌成。净化后的煤气经燃烧器于燃烧室内燃烧,火焰经过焙烧室底部的火道流向下一个串联生产的焙烧室,依次对串联在一起的焙烧室进行加热,煤气由煤气管道经煤气净化装置净化后循环输送至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充分利用其热量后的烟气经烟气联通器引入烟气集合道,再经过排烟机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中。
其中,无烟煤属于高变质程度煤种,在焙烧工艺中热解温度为550℃时仅发生微弱的分解和裂解反应,因此,一级焙烧过程主要是去除煤中未损失的自由水和化合水。且二级焙烧过程损失的气态物质主要为煤气(成分为烟尘、甲烷、CO、CO2、H2、N2等),进而自由水和化合水以及煤气(成分为烟尘、甲烷、CO、CO2、H2、N2等)通过煤气净化系统处置后可燃气体经焙烧炉配置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主要成分烟尘、SO2、NOX、CO2、H2O等)经尾气净化处置后由一根20m高排气筒排出。
冷却工艺
所述冷却工艺包括冷渣机和筛选机。经二级焙烧炉焙烧后的无烟煤,通过自动输送机输送至换热器内筒后,其中内筒进料温度800~850℃,出料温度700~800℃。从而进行内筒与外筒间接热量交换,使得高温的物料与换热器外筒内的物料进行间接换热,然后经缓冲仓(自然冷却)后进入冷渣机(循环冷却水,150m3/h)进行间接冷却,降温速率为25℃/min,冷却后的温度为40~65℃,优选55~60℃。
冷却后的物料通过输送机运至成品仓(100m3)或预留仓(100m3),后通过密闭筛分机将成品仓中物料根据粒级大小分为>3mm(10%~20%)、0.6~3mm(25%~30%)、0~0.6mm(55%~60%)三种等级增碳剂。
此过程会产生筛分粉尘(G1-7),粉尘(G1-7)经布袋除尘器处置后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H3)。
对比例1
参考实施例1,不同在于,一方面,在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采用换热装置时,采用现有技术的高温气体,具体的是高温烟气,通过燃烧煤粉产生,又一方面,冷却时采用冷却水冷却,目的在于,比较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方法在能耗方面的差异。
检测方法参考国标《YB/T192-2015炼钢用增碳剂》。
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得的石墨化碳素的成分分析
Figure BDA0002499264840000081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叙述实施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1)

1.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烟煤通过重介旋流工艺得到精煤,所述精煤作为低温固体物料依次通过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得到高温固体物料,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
其中,所述预烘干工艺包括采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的换热器,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所述外筒体走低温固体物料,从而所述内筒走高温固体物料与高温气体的组合的热量通过所述内筒体壁传递至所述外筒,通过热量间接交换,将所述外筒内的低温固体物料进行加热;重介旋流工艺将无烟煤筛分成精煤、中煤以及矸石;所述预烘干工艺将精煤与高温物料的热量进行初步预烘干而去除无烟煤中的小部分水分;所述烘干工艺将精煤中大部分的水分去除;焙烧工艺将烘干后的无烟煤进行焙烧将无烟煤中煤油去掉,得到高温的增碳剂;冷却工艺将高温的增碳剂进行间接冷却,然后筛分得到增碳剂;无烟煤均是在无氧密封的环境下依次通过重介旋流工艺、换热工艺、烘干工艺、焙烧工艺、冷却工艺得到增碳剂;所述重介旋流工艺包括采用重介旋流器、精煤初脱介弧形筛、振动脱介筛、精煤离心机;无烟煤通过密闭的输送机输送至重介旋流器的进料口处并依靠自身重力滑入重介旋流器内部,然后由介质桶出口通过渣浆泵将四氧化三铁重介悬液打入重介旋流器内,其中,四氧化三铁重介悬液入料压力为0.1-0.15mpa,无烟煤和四氧化三铁重介液在重介旋流器内部形成旋转离心力,从而利用四氧化三铁的密度差分选出含灰6%以下精煤,含灰6%~15%中煤及煤矸石三种产品;其中,精煤由重介旋流器分选出后,利用高度落差,将带介质水的精煤进入精煤初脱弧形筛中,精煤初脱弧形筛将带介质水的精煤筛分为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其中,介质水、部分重介质及0.6mm以下煤泥由精煤初脱弧形筛脱除进入分流箱,从而在分流箱中分流出轻质溢流水和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其中,分流箱分流的轻质溢流水则直接进入合格介质桶循环回用,重质含介质煤泥水则落入稀介质桶;精煤则进入振动脱介筛;振动脱介筛的将精煤在振动筛上喷水冲洗,筛选出的0.5mm以下的煤泥、残余重介质以及精煤,其中,筛选出0.5mm以下的煤泥、介质水则进入稀介桶,而后精煤通过振动筛落入离心机,离心机将精煤脱水得到含水6%的精煤,进而含水6%的精煤经刮板机输送入原料仓,其中,离心机分离出的含煤泥水进入离心液池;旋流器分选出的中煤及煤矸石,利用高度落差,将带介质水的中煤和煤矸石进入中矸合用双通道初脱介弧形筛;中煤及煤矸石进入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脱介筛;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脱介筛将中煤及煤矸石在下级中矸合用双通道直线振动筛上喷水冲洗,精煤、中煤及煤矸石脱除出来的带介质煤泥水共同合并入稀介桶后,经渣浆泵打入磁选机,磁选出的干净介质水回到介质桶循环使用,煤泥水则进入煤泥高频筛分选,其中,磁选机出来的含水煤泥经高频筛分机筛分出0.3mm以上煤泥及0.3以下煤泥,0.3mm以上煤泥直接合并入中煤,0.3mm以下含水煤泥进入下级污水处理系统,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筛脱除的较干净的介质水及磁选机分离出的干净介质水合并进入合格介质桶,合格介质桶介质水密度由密度传感器自动检测,合格介质桶设置自动补水及自动补介质,桶底设置曝气口,防止介质沉淀;精煤、中煤离心机分离出的煤泥水及煤泥变频筛分选出的0.3mm以下含水煤泥,由煤泥水泵打到污水处理系统,经气浮处理后分离出高浓煤泥水及澄清水,清水由泵打回精煤、中煤及矸石直线筛冲洗脱介质;高浓煤泥水由煤泥泵打入压滤机压滤,干煤泥合并入中煤,压滤水回入气浮处理;其中,载气从进料端进入外筒体,从出料端带走外筒体物料加热产生的惰性气体,此外,所述载气为氯气或一氧化碳,其具体结构为:换热器由内筒和外筒构成,内筒走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外筒走低温物料,内筒和外筒物料走向为顺流,内筒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内筒体壁传递至外筒,从而将外筒内的物料加热脱水;所述外筒两端均通过密封装置连接有进口密封箱和出口密封箱,其中,所述进口密封箱的上端开设有低温固体物料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出口密封箱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下端开设有低温固体物料第二出料口,从而低温的固体物料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外筒内与内筒的高温固体物料间接换热,换热后带温度的物料通过第二出料口出去;从而原料仓中的无烟煤通过输送机密闭输送至换热器的第一进料口进入外筒,载气则从进口密封箱的进气口进入外筒,进而外筒内的无烟煤与内筒高温物料或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内筒体壁传递至外筒,使得外筒内的物料加热脱水,此过程中换热器仅为物料之间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惰性气体,而惰性气体则被载气带走,从出口密封箱的出气口出去,而后经换热器配置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水,在换热器加热脱水后的无烟煤通过螺旋叶片输送至第一出料口;此外,内筒高温物料为焙烧工艺焙烧后的高温物料通过密封输送机输送至内筒内与外筒内的物料进行换热;烘干工艺包括采用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包括滚筒、输送装置、多个贯穿滚筒的加热管和驱动装置,滚筒上设有烘干装置进料口和烘干装置出料口,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出料口排出,预烘干工艺后的无烟煤由密闭输送机输送至烘干装置的进料口处进入滚筒,从烘干装置进料口进入滚筒,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滚筒转动,加热介质通过加热管与滚筒中的低阶煤间接传热,滚筒内壁设有扬料板,扬料板沿滚筒内壁环绕分布以实现带动物料翻动,加热管纵横交替地分布在滚筒内部,以达到间接烘干,滚筒水平布置或倾斜布置,滚筒倾斜布置时,滚筒与水平面设置成一定的斜度,滚筒设有烘干装置出料口的一端处于低位,保证滚筒前端的高度高于滚筒后端的高度,烘干后的无烟煤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传输从烘干装置出料口排出,烘干后的无烟煤经输送装置进入后续的焙烧工艺,输送装置为密封的输送装置,以防止外界空气在输送过程中混入烘干后的低阶煤,消耗煤资源;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G1-2)、粉尘(G1-3)以及烟气混合物,其中,水蒸气(G1-2)冷凝后作为原煤预处理用水,粉尘(G1-3)与烟气混合后经布袋除尘后由排气筒排放;无烟煤进入烘干机的进料温度为60~90℃,出料温度110~130℃,烘干机的温度为110~130℃,烘干持续时间为20~50min;烘干装置至少为一级或多级,以保证低阶煤的含水率符合生产的要求;当采用多级烘干时,滚筒为多个,多个滚筒安装高度相同,多个滚筒串联或者并联;滚筒的内外径尺寸和长度均可根据低阶煤处理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确定;烟气烘干倾斜设置;水蒸汽间接烘干水平设置,减小承重结构的摩擦力,延长限制水平位移的限位槽的使用寿命;烘干机的温度为110~130℃,烘干持续时间为20~50min;烘干机的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烘干过后的无烟煤含水率为6%以下,然后通过密闭输送机输送到密闭筛分机筛选,其中,无烟煤粒度≥0.8mm的无烟煤通过密闭筛分机输送至上料中间仓,无烟煤粒度<0.8mm的无烟煤为增碳粉增碳材料;此外,在筛选过程中会产生筛分粉尘(G1-4)和原煤产品破碎,其中,粉尘(G1-4)与原煤产品破碎合并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置后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
所述焙烧工艺包括一级焙烧炉和二级焙烧炉,其中,一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90~120℃,出料温度320~420℃,焙烧时间为20~50min,二级焙烧炉进料温度为320~420℃,出料温度为800~850℃,时间为20~40min;上料中间仓的无烟煤通过输送机输送至一级焙烧炉进行焙烧,进料温度为90~120℃,出料温度320~420℃,焙烧时间为20~50min,上料中间仓的无烟煤进入一级焙烧炉后,控制在不高于40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深度脱水及降低挥发分;一级焙烧炉主要对煤进行深度脱水,以及降低物料的挥发分后进入二级焙烧炉;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经过一级焙烧炉焙烧后的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二级焙烧炉继续进行焙烧,进料温度为320~420℃,出料温度为800~850℃,时间为20~40min,热源来源于供热系统;物料进入二级焙烧炉后,在800℃—850°C温度区间内进一步碳化;再经过筛选把粒度不符合要求的一部分筛除,得到符合要求的增碳材料;供热系统包括除灰喷淋净化系统、燃烧器、加热炉,在二级焙烧炉焙烧过程中会产生焙烧煤气,焙烧煤气经除灰喷淋净化系统处置后得到可燃组分、喷淋废水,其中,可燃组分输送至50m3缓冲罐后经二级焙烧炉配置燃烧器燃烧使用;借助换热器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器冷凝后剩余蒸汽将喷淋废水通过蒸发器蒸发,蒸发后的浓液进入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处置;其中,二级焙烧炉配置燃烧器以焙烧过程产生的焙烧煤气为一级焙烧炉和二级焙烧炉以及烘干机进行热量供给,燃烧过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作为二级焙烧炉的热源供体;并借助高温引风机将二级焙烧炉高温烟气引至一级焙烧炉作为一级焙烧炉部分热源供体,一级焙烧炉另一部分热源供体借助天然气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二级焙烧炉和一级焙烧炉利用后的高温烟气通过SCR脱硝系统进行氮氧化物的去除,此时烟气中水分百分比小于0.3%,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烟尘颗粒物的去除,后通过达标排放;此外,二级焙烧炉为环式焙烧炉,由燃烧室、焙烧室、烟气烟道以及煤气管道组成,焙烧室四周均为粘土耐火砖砌成;净化后的煤气经燃烧器于燃烧室内燃烧,火焰经过焙烧室底部的火道流向下一个串联生产的焙烧室,依次对串联在一起的焙烧室进行加热,煤气由煤气管道经煤气净化装置净化后循环输送至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充分利用其热量后的烟气经烟气联通器引入烟气集合道,再经过排烟机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中;其中,无烟煤属于高变质程度煤种,在焙烧工艺中热解温度为550℃时仅发生微弱的分解和裂解反应,因此,一级焙烧过程主要是去除煤中未损失的自由水和化合水;且二级焙烧过程损失的气态物质主要为煤气,进而自由水和化合水以及煤气通过煤气净化系统处置后可燃气体经焙烧炉配置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经尾气净化处置后由一根20m高排气筒排出;
所述冷却工艺包括冷渣机和筛选机;经二级焙烧炉焙烧后的无烟煤,通过自动输送机输送至换热器内筒后,其中内筒进料温度800~850℃,出料温度700~800℃;从而进行内筒与外筒间接热量交换,使得高温的物料与换热器外筒内的物料进行间接换热,然后经缓冲仓后进入冷渣机进行间接冷却,降温速率为25℃/min,冷却后的温度为55~60℃;冷却后的物料通过输送机运至成品仓或预留仓,后通过密闭筛分机将成品仓中物料根据粒级大小分为>3mm、0.6<粒级<3mm、0<粒级≤0.6mm三种等级增碳剂;此过程会产生筛分粉尘(G1-7),粉尘(G1-7)经布袋除尘器处置后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H3)。
CN202010427529.7A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Active CN111676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7529.7A CN111676345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7529.7A CN111676345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6345A CN111676345A (zh) 2020-09-18
CN111676345B true CN111676345B (zh) 2023-03-31

Family

ID=72452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7529.7A Active CN111676345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6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5085A (zh) * 2020-12-16 2021-04-02 江西新熙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碳剂生产用多级烘干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2408C (zh) * 2003-09-04 2005-07-27 吴光亮 一种炼钢用增碳剂及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
CN102519282A (zh) * 2011-12-29 2012-06-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使换热面旋转增强换热的换热器
CN202885508U (zh) * 2012-11-05 2013-04-17 北京华电光大新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干燥焙烧一体炉
CN105783578A (zh) * 2014-12-16 2016-07-20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6345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6539B (zh) 一种流化床两段气化与闪速轻烧菱镁矿一体化工艺
CN111455165B (zh) 一种高铁氰化尾渣的悬浮磁化焙烧破氰-弱磁选提铁装置
WO2019042157A1 (zh) 电子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2845504B (zh)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
CN113617807B (zh) 一种新型垃圾焚烧飞灰热解系统及方法
CN110066083B (zh) 污泥热解资源化系统及热解方法
CN106011457A (zh) 一种难选铁矿石粉磁化焙烧系统及工艺
CN110551550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rdf及高温热解气化处理工艺
CN111676345B (zh) 一种无烟煤制备增碳剂的方法
CN105420504B (zh) 一种金属固体废料回收处理设备
CN105314894A (zh) 一种间接生产石灰、回收二氧化碳的回转窑装置和方法
CN212285251U (zh) 网带式悬浮组合还原炉处置钢铁厂收尘灰系统
CN107641537B (zh) 一种煤气化炉渣纯化工艺及实现其工艺的系统
JP2023537699A (ja) 乾式造粒スラグと汚泥の連合乾燥のプロセスおよび装置
CN111282961B (zh) 网带式悬浮组合还原炉处置钢铁厂收尘灰系统及方法
CN109569902A (zh) 涡机
CN206408257U (zh) 一种垃圾处理耦合还原炼铁的系统
CN111675213B (zh) 一种无烟煤制备石墨化碳素的方法
CN110002443A (zh) 利用余热烟气烘干粉粒煤及废水回收再利用制活性炭的方法
CN216550624U (zh) 一种再生铝生产系统
CN116140332A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分选与炭化综合处理的资源回收方法
CN212293697U (zh) 链板式高温还原炉处置钢铁厂收尘灰系统
CN110201980B (zh) 处理生活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204039334U (zh) 煤气循环煤炭全粒径分级热解耦合活性焦制备系统
CN111826176A (zh) 一种生活垃圾的无氧裂解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