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721A -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721A
CN111670721A CN202010548488.7A CN202010548488A CN111670721A CN 111670721 A CN111670721 A CN 111670721A CN 202010548488 A CN202010548488 A CN 202010548488A CN 111670721 A CN111670721 A CN 111670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channel
water tank
dimensional gre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4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484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07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0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7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3Multi-tiered plan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体绿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包括底座、安装架、多个栽培模块、浇注组件以及导水组件。安装架包括环形的架体以及多个环形支架,架体与底座连接,并可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环形支架均与架体的外周连接,且多个环形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环形支架均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安装部用于与多个栽培模块一一对应配合,多个栽培模块均用于栽培绿植;每个安装部均具备容纳腔,容纳腔用于与栽培模块配合并收集由栽培模块中渗出的液体。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能够提高绿植的浇灌效率,营造良好的绿植生长条件,并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绿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营造和改善生态环境。但现有技术中,建立体绿化时,缺乏对灌溉系统的科学设置,往往需要依靠人工进行灌溉,既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能够提高绿植的浇灌效率,并能够满足各个栽培模块中的绿植的供水需求,从而营造良好的绿植生长条件,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并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包括底座、安装架、多个栽培模块、浇注组件以及导水组件;
安装架包括环形的架体以及多个环形支架,架体与底座连接,并可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环形支架均与架体的外周连接,且多个环形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环形支架均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安装部用于与多个栽培模块一一对应配合,多个栽培模块均用于栽培绿植;每个安装部均具备容纳腔,容纳腔用于与栽培模块配合并收集由栽培模块中渗出的液体;
浇注组件包括转筒、丝杠、活塞、第一电机、固定筒、第二电机、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泵体及第二泵体;转筒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且沿转筒的轴线方向,转筒设置有第一通道;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活塞与位于第一通道内的丝杠配合,且活塞的外周面与第一通道的内周面贴合,以将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泵体及第二泵体均与安装架连接,第一水箱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第二水箱用于容纳第二液体,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均分别于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连通,第一泵体用于将第一水箱中的液体泵入第一腔室中,第二泵体用于将第二水箱中的液体泵入第二腔室中;第一电机与安装架连接,且第一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以带动活塞在第一通道内活动,并改变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容积;固定筒与底座固定连接,且沿固定筒的轴线方向,固定筒设置有第二通道;转筒的轴线、丝杠的轴线、活塞的轴线及固定筒的轴线重合;第二通道套设在转筒外并与转筒的外周面贴合;转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导液口,多个第一导液口沿转筒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有的第一导液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导液口,多个第二导液口绕固定筒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液口的轴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且每个第一导液口所处的水平面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液口;第二电机与安装架连接,第二电机与转筒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用于驱动转筒转动,以使得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导通或使得所有的第一导液口均与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所有的第二导液口阻断;
导水组件与安装架连接,导水组件包括多个进水头、多个第一导水管路、回水管、集水箱、多个喷水头以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多个进水头、多个第一导水管路及集水箱均与环形支架连接,多个容纳腔、多个进水头及多个第一导水管路一一对应连通,每个进水头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的下方,且多个第一导水管路均与集水箱连通,以引导容纳腔内的液体向集水箱中流动;多个喷水头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均与环形支架连接,多个喷水头与多个安装部一一对应,每个喷水头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的上方,且多个喷水头、多个第二导水管路与多个第二导液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在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与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导通时,引导第一通道内的第一液体或第二液体向喷水头流动,并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部内的栽培模块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每个安装部的底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安装与安装部对应的进水头,以及用于安装与下方的安装部对应的喷水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浇注组件还包括设置过滤装置以及搅拌叶片;
集水箱与第一水箱连通,过滤装置设置在集水箱与第一水箱之间,以过滤由集水箱向第一水箱流动的水;
搅拌叶片设置在第二水箱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液口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导液口之间的间隔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活塞的行程大于任意两个第一导液口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液口之间的间隔大于活塞两端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导水组件还包括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用于将回水管中的水泵入集水箱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水箱的容积与第二水箱的容积之合小于集水箱的容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电连接;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并改变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容积,以向栽培模块浇灌第一液体或向栽培模块浇灌第二液体;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并改变转筒与固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与第一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或使得所有的第二导液口均与第一通道阻断。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架、多个栽培模块、浇注组件以及导水组件。
其中,安装架包括环形的架体以及多个环形支架,多个环形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架体的外周,每个环形支架均包括多个安装部,通过将绿植栽培在栽培模块内,且由于环形支架间具备间隔故能够形成供绿植生长的空间,便可形成立体的绿化系统。并且由于架体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通过带动架体相对于底座的转动,便可调整栽培模块的朝阳方向,以根据每个栽培模块中的绿植品种,调整其光照的条件。另外,每个安装部均具备容纳腔,容纳腔用于与栽培模块配合并收集由栽培模块中渗出的液体。
而导水组件包括多个进水头、多个第一导水管路、回水管、集水箱、多个喷水头以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其中,多个容纳腔、多个进水头及多个第一导水管路一一对应连通,从而能够形成回水管路;并且多个喷水头与多个安装部一一对应,每个喷水头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的上方,且多个喷水头、多个第二导水管路与多个第二导液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浇水管路,并在第一导液口与第二导液口导通时,引导第一通道内的液体向喷水头流动,从而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部内的栽培模块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由此,通过形成回水管路以及浇水管路的方式,能够确保绿植的供水充足,同时通过回水管路能够将收集在容纳腔中的液体引导至集水箱中,从而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并避免栽培模块中的水过多而造成绿植的损伤,以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设置浇注组件的过程中,转筒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固定筒与底座固定连接,且沿固定筒的轴线方向,固定筒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套设在转筒外并与转筒的外周面贴合;多个第一导液口沿转筒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有的第一导液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导液口绕固定筒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液口的轴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且每个第一导液口所处的水平面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液口;由此,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通过带动转筒转动,便可使得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导通或使得所有的第一导液口均与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所有的第二导液口阻断,即能够通过第二电机的工作,选择性的使得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处于与第一通道导通的状态,由此,便可对与第二导液口对应导通的供水管路进行供液,从而对与该供水管路的喷水头对应的栽培模块中的绿植进行浇注,以起到选择性的浇注的作用,进而能够根据每个绿植品种的浇注需求不同,实现对绿植的科学浇灌。
并且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活塞与位于第一通道内的丝杠配合,且活塞的外周面与第一通道的内周面贴合,以将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泵体及第二泵体均与安装架连接,第一水箱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第二水箱用于容纳第二液体,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均分别于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连通,第一泵体用于将第一水箱中的液体泵入第一腔室中,第二泵体用于将第二水箱中的液体泵入第二腔室中;第一电机与安装架连接,且第一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以带动活塞在第一通道内活动,并改变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容积;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活塞的运动,能够改变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容积,并与第二电机的工作相配合,从而能够使得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与第一腔室或是第二腔室导通,从而能够在浇灌的过程中,能够在第一水箱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二水箱中水进行浇灌;或在第二水箱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一水箱中水进行浇灌,便可确保浇灌的效果,并能够留出足够的补液时间,从而能够确保浇灌的效果。其次,这样的设置方式,还能够通过使得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与第一腔室或是第二腔室导通的方式,从而选择浇灌第一液体或是第二液体,以使得该装置能够浇注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从而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
综上,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能够提高绿植的浇灌效率,并能够满足各个栽培模块中的绿植的供水需求,从而营造良好的绿植生长条件,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并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水头及喷水头与环形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浇注组件及导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丝杠、转筒及固定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Ⅴ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10-底座;220-安装架;230-栽培模块;240-浇注组件;250-导水组件;221-架体;222-环形支架;223-安装部;241-转筒;242-丝杠;243-活塞;244-第一电机;245-固定筒;246-第二电机;247-第一水箱;248-第二水箱;249-第一泵体;261-第二泵体;262-第一通道;263-第一腔室;264-第二腔室;265-第二通道;266-第一导液口;267-第二导液口;251-进水头;252-第一导水管路;253-回水管;254-集水箱;255-喷水头;256-第二导水管路;27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00,其包括底座210、安装架220、多个栽培模块230、浇注组件240以及导水组件250。
请参照图1及图2,安装架220包括环形的架体221以及多个环形支架222,架体221与底座210连接,并可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环形支架222均与架体221的外周连接,且多个环形支架22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环形支架222均包括多个安装部223,多个安装部223用于与多个栽培模块230一一对应配合,多个栽培模块230均用于栽培绿植;每个安装部223均具备容纳腔,容纳腔用于与栽培模块230配合并收集由栽培模块230中渗出的液体。
请参照图1-图7,浇注组件240包括转筒241、丝杠242、活塞243、第一电机244、固定筒245、第二电机246、第一水箱247、第二水箱248、第一泵体249及第二泵体261;转筒241与底座210可转动地连接;且沿转筒241的轴线方向,转筒241设置有第一通道262;丝杠24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262内;活塞243与位于第一通道262内的丝杠242配合,且活塞243的外周面与第一通道262的内周面贴合,以将第一通道262分隔为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第一水箱247、第二水箱248、第一泵体249及第二泵体261均与安装架220连接,第一水箱247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第二水箱248用于容纳第二液体,第一水箱247及第二水箱248均分别于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连通,第一泵体249用于将第一水箱247中的液体泵入第一腔室263中,第二泵体261用于将第二水箱248中的液体泵入第二腔室264中;第一电机244与安装架220连接,且第一电机244与丝杠242传动连接,第一电机244用于驱动丝杠242转动,以带动活塞243在第一通道262内活动,并改变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的容积;固定筒245与底座210固定连接,且沿固定筒245的轴线方向,固定筒245设置有第二通道265;转筒241的轴线、丝杠242的轴线、活塞243的轴线及固定筒245的轴线重合;第二通道265套设在转筒241外并与转筒241的外周面贴合;转筒241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通道262连通的第一导液口266,多个第一导液口266沿转筒24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有的第一导液口266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筒245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二通道265连通的第二导液口267,多个第二导液口267绕固定筒245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液口267的轴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且每个第一导液口266所处的水平面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液口267;第二电机246与安装架220连接,第二电机246与转筒241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46用于驱动转筒241转动,以使得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266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267导通或使得所有的第一导液口266均与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所有的第二导液口267阻断。
请参照图1-图7,导水组件250与安装架220连接,导水组件250包括多个进水头251、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回水管253、集水箱254、多个喷水头255以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256;多个进水头251、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及集水箱254均与环形支架222连接,多个容纳腔、多个进水头251及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一一对应连通,每个进水头251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223的下方,且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均与集水箱254连通,以引导容纳腔内的液体向集水箱254中流动;多个喷水头255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256均与环形支架222连接,多个喷水头255与多个安装部223一一对应,每个喷水头255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223的上方,且多个喷水头255、多个第二导水管路256与多个第二导液口267一一对应连通,以在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266与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267导通时,引导第一通道262内的第一液体或第二液体向喷水头255流动,并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部223内的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浇注组件240时,需要在第一通道262及第二通道265的两端设置密封结构,以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其次,转筒241的外径与第二通道265的内径相适应,且活塞243的外径与第一通道262的内径相适应,以避免转筒241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漏液,或活塞243在运动过程中第一腔室263与第二通道265导通的情况。
其次,在第一水箱247与第一腔室263连通的管路上以及在第二水箱248与第二腔室264连通的管路上均可设置通断阀,以在通过第一电机244及第二电机246对第一导液口266、第二导液口267、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时,使得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内没有液体,即根据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情况,确定需要浇注的绿植后,在将第一导液口266、第二导液口267、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调整至于绿植相对应的导通状态后,再通过第一水箱247或第二水箱248进行供液浇注,以避免出现漏液或误导通的情况。
请参照图1-图7,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00的工作原理是:
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00包括底座210、安装架220、多个栽培模块230、浇注组件240以及导水组件250。
其中,安装架220包括环形的架体221以及多个环形支架222,多个环形支架22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架体221的外周,每个环形支架222均包括多个安装部223,通过将绿植栽培在栽培模块230内,且由于环形支架222间具备间隔故能够形成供绿植生长的空间,便可形成立体的绿化系统。并且由于架体221与底座210可转动地连接,通过带动架体221相对于底座210的转动,便可调整栽培模块230的朝阳方向,以根据每个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品种,调整其光照的条件。另外,每个安装部223均具备容纳腔,容纳腔用于与栽培模块230配合并收集由栽培模块230中渗出的液体。
而导水组件250包括多个进水头251、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回水管253、集水箱254、多个喷水头255以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256;其中,多个容纳腔、多个进水头251及多个第一导水管路252一一对应连通,从而能够形成回水管253路;并且多个喷水头255与多个安装部223一一对应,每个喷水头255均位于对应的安装部223的上方,且多个喷水头255、多个第二导水管路256与多个第二导液口267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浇水管路,并在第一导液口266与第二导液口267导通时,引导第一通道262内的液体向喷水头255流动,从而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部223内的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由此,通过形成回水管253路以及浇水管路的方式,能够确保绿植的供水充足,同时通过回水管253路能够将收集在容纳腔中的液体引导至集水箱254中,从而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并避免栽培模块230中的水过多而造成绿植的损伤,以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设置浇注组件240的过程中,转筒241与底座210可转动地连接,固定筒245与底座210固定连接,且沿固定筒245的轴线方向,固定筒245设置有第二通道265;第二通道265套设在转筒241外并与转筒241的外周面贴合;多个第一导液口266沿转筒24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有的第一导液口266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导液口267绕固定筒245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液口267的轴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且每个第一导液口266所处的水平面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液口267;由此,在第二电机246的驱动作用下,通过带动转筒241转动,便可使得其中一个第一导液口266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267导通或使得所有的第一导液口266均与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所有的第二导液口267阻断,即能够通过第二电机246的工作,选择性的使得其中一个第二导液口267处于与第一通道262导通的状态,由此,便可对与第二导液口267对应导通的供水管路进行供液,从而对与该供水管路的喷水头255对应的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进行浇注,以起到选择性的浇注的作用,进而能够根据每个绿植品种的浇注需求不同,实现对绿植的科学浇灌。
并且丝杠24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262内;活塞243与位于第一通道262内的丝杠242配合,且活塞243的外周面与第一通道262的内周面贴合,以将第一通道262分隔为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第一水箱247、第二水箱248、第一泵体249及第二泵体261均与安装架220连接,第一水箱247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第二水箱248用于容纳第二液体,第一水箱247及第二水箱248均分别于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连通,第一泵体249用于将第一水箱247中的液体泵入第一腔室263中,第二泵体261用于将第二水箱248中的液体泵入第二腔室264中;第一电机244与安装架220连接,且第一电机244与丝杠242传动连接,第一电机244用于驱动丝杠242转动,以带动活塞243在第一通道262内活动,并改变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的容积;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活塞243的运动,能够改变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的容积,并与第二电机246的工作相配合,从而能够使得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267与第一腔室263或是第二腔室264导通,从而能够在浇灌的过程中,能够在第一水箱247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二水箱248中水进行浇灌;或在第二水箱248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一水箱247中水进行浇灌,便可确保浇灌的效果,并能够留出足够的补液时间,从而能够确保浇灌的效果。其次,这样的设置方式,还能够通过使得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267与第一腔室263或是第二腔室264导通的方式,从而选择浇灌第一液体或是第二液体,以使得该装置能够浇注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从而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
综上,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00能够提高绿植的浇灌效率,并能够满足各个栽培模块230中的绿植的供水需求,从而营造良好的绿植生长条件,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并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进水头251和喷水头255时,为降低制作成本,故沿竖直方向,每个安装部223的底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部271,连接部271用于安装与安装部223对应的进水头251,以及用于安装与下方的安装部223对应的喷水头255。
请参照图1-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相同。这样的设置方式,其目的是使得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所起到的浇灌作用相同,从而能够在浇灌的过程中,能够在第一水箱247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二水箱248中水进行浇灌;或在第二水箱248中的液体不足时,通过调用第一水箱247中水进行浇灌,便可确保浇灌的效果,并能够留出足够的补液时间,从而能够确保浇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浇注组件240还包括设置过滤装置以及搅拌叶片;集水箱254与第一水箱247连通,过滤装置设置在集水箱254与第一水箱247之间,以过滤由集水箱254向第一水箱247流动的水;搅拌叶片设置在第二水箱248内。这样的设置方式,其目的是使得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不同,即在第一水箱247满足普通的浇灌需求时,能够通过向第二水箱248中添加物料,以使得第二液体成为营养液或杀虫液等,以使得该装置能够浇注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从而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导液口266及第二导液口267时,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液口266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导液口267之间的间隔一致。
另外,为使得第一腔室263和第二腔室264均能够与所有的第二导液口267导通,故沿竖直方向,活塞243的行程大于任意两个第一导液口266之间的间隔。与此同时,为避免活塞243的位置干涉第一导液口266的导通状态,故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液口266之间的间隔大于活塞243两端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回水管253路的工作效率,故导水组件250还包括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用于将回水管253中的水泵入集水箱254中。并且,为避免出现因集水箱254出现满液状态,而导致回水管253路及容纳腔中出现积液的情况,故第一水箱247的容积与第二水箱248的容积之合小于集水箱254的容积。
基于上述内容,该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2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电机244、第二电机246、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电连接。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44转动,并改变第一腔室263及第二腔室264的容积,以向栽培模块230浇灌第一液体或向栽培模块230浇灌第二液体;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电机246转动,并改变转筒241与固定筒245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与第一通道262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导液口267,或使得所有的第二导液口267均与第一通道262阻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架、多个栽培模块、浇注组件以及导水组件;
所述安装架包括环形的架体以及多个环形支架,所述架体与所述底座连接,并可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所述环形支架均与所述架体的外周连接,且多个所述环形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环形支架均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用于与多个所述栽培模块一一对应配合,多个所述栽培模块均用于栽培绿植;每个所述安装部均具备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与所述栽培模块配合并收集由所述栽培模块中渗出的液体;
所述浇注组件包括转筒、丝杠、活塞、第一电机、固定筒、第二电机、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泵体及第二泵体;所述转筒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且沿所述转筒的轴线方向,所述转筒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活塞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的所述丝杠配合,且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周面贴合,以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泵体及所述第二泵体均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容纳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水箱用于容纳第二液体,所述第一水箱及所述第二水箱均分别于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泵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液体泵入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第二泵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液体泵入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以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活动,并改变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沿所述固定筒的轴线方向,所述固定筒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转筒的轴线、所述丝杠的轴线、所述活塞的轴线及所述固定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通道套设在所述转筒外并与所述转筒的外周面贴合;所述转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导液口,多个所述第一导液口沿所述转筒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有的所述第一导液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固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导液口,多个所述第二导液口绕所述固定筒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导液口的轴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且每个所述第一导液口所处的水平面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导液口;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筒转动,以使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液口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液口导通或使得所有的所述第一导液口均与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所有的所述第二导液口阻断;
所述导水组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导水组件包括多个进水头、多个第一导水管路、回水管、集水箱、多个喷水头以及多个第二导水管路;多个所述进水头、多个所述第一导水管路及所述集水箱均与所述环形支架连接,多个所述容纳腔、多个所述进水头及多个所述第一导水管路一一对应连通,每个所述进水头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部的下方,且多个所述第一导水管路均与所述集水箱连通,以引导所述容纳腔内的液体向所述集水箱中流动;多个所述喷水头及多个所述第二导水管路均与所述环形支架连接,多个所述喷水头与多个所述安装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喷水头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部的上方,且多个所述喷水头、多个所述第二导水管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导液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液口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液口导通时,引导所述第一通道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或所述第二液体向所述喷水头流动,并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部内的所述栽培模块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竖直方向,每个所述安装部的底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与所述安装部对应的所述进水头,以及用于安装与下方的所述安装部对应的所述喷水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第二液体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注组件还包括设置过滤装置以及搅拌叶片;
所述集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以过滤由所述集水箱向所述第一水箱流动的水;
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液口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液口之间的间隔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竖直方向,所述活塞的行程大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导液口之间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液口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活塞两端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水组件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用于将所述回水管中的水泵入所述集水箱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箱的容积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容积之合小于所述集水箱的容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并改变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以向所述栽培模块浇灌所述第一液体或向所述栽培模块浇灌所述第二液体;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并改变所述转筒与所述固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与所述第一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的所述第二导液口,或使得所有的所述第二导液口均与所述第一通道阻断。
CN202010548488.7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Withdrawn CN1116707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488.7A CN111670721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488.7A CN111670721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721A true CN111670721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5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488.7A Withdrawn CN111670721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07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417A (zh) * 2022-01-25 2022-05-24 深圳市金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绿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417A (zh) * 2022-01-25 2022-05-24 深圳市金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绿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2958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灌溉设备
CN112602567A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植物生长多功能监控装置
CN111670721A (zh) 一种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CN113016575A (zh) 一种可节水的园林绿化用滴灌装置
CN111011049A (zh) 一种园林景观用花苗培育装置
CN200994328Y (zh) 一种移动式滴灌用供水设备
CN210746498U (zh) 一种改进型水肥一体化设备
CN214614314U (zh) 一种用于植物栽培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CN212035297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滴灌装置
CN211607728U (zh) 定量灌溉系统
CN211885652U (zh) 一种滴灌喷灌用过滤装置
CN218473830U (zh) 一种林业育苗装置
CN211881045U (zh) 一种环保型农业栽培滴灌装置
CN212544809U (zh) 一种水稻育苗系统
CN211153006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CN217184182U (zh) 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
CN216491992U (zh) 一种自动水肥管理装置
CN212970749U (zh) 一种用于无土培养液态肥喷洒设备
CN220776897U (zh) 一种基质栽培设施架
CN215122091U (zh) 一种用于农业机械的大范围浇灌设备
CN218789590U (zh) 一种农业种植灌溉装置
CN218353802U (zh) 一种滴灌机
CN220776732U (zh) 一种农业大棚喷淋浇灌系统
CN212344816U (zh) 一种园林种植洒水装置
CN219205488U (zh) 一种走廊型水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