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9424A -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9424A
CN111669424A CN201910929726.6A CN201910929726A CN111669424A CN 111669424 A CN111669424 A CN 111669424A CN 201910929726 A CN201910929726 A CN 201910929726A CN 111669424 A CN111669424 A CN 111669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eceiving
screen
ui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9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9424B (zh
Inventor
蒋荣汉
向金如
黄泽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ppyca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ppyc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ppyca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ppyc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97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9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9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本发明通过接收端向服务器上报包括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服务器按照预设规则生成短链后反馈给接收端,由接收端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后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后进行显示;发送端通过扫描二维码后进行解析并获得连接所必须的ip、端口及uid,从而实现投屏连接;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减少乱投屏、公共区域内的投屏骚扰等现象,在设置AP隔离保障投屏环境安全单纯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快速投屏;且该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局域网内的投屏连接,对于跨网连接同样支持。

Description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投屏连接方式主要由被投屏端在局域网内发布服务,服务中带有ip和端口,投屏端搜索局域网中的服务获取ip和端口,实现设备连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各连接设备之间是可以自由的向其他连接设备发送广播或组播消息的;例如被投屏端向其他设备发布服务,如果接收端收到这个服务,就会回一个消息给投屏端,投屏端就可以从消息中获取到ip和端口,此时就等于搜索到了一个可投屏设备,从而实现投屏连接;但是享受连接的便捷的同时,也因可能会出现乱投屏的现象,需要被投屏的设备没有连接上,却连接上了无须投屏的设备从而造成干扰,也使得用户数据不安全。
因此一般会将路由器设置AP隔离,使各个连接的电脑、电视、手机间不能相互访问,来保护不同用户间的数据安全,避免乱投屏。例如一些大型的会议室。
路由器进行了AP隔离的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是安全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设置了AP隔离,即使处在同一局域网内,发送端也无法搜索到接收端的服务,也就无法实现投屏连接。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现有技术中因为路由器设置了AP隔离,导致在同一局域网内的设备之间不能相互访问。因此,即使发送端和接收端处在同一局域网内也不能通过发布服务从而实现连接;本发明通过接收端向服务器上报包括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服务器按照预设规则生成短链后反馈给接收端,由接收端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后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后进行显示;发送端通过扫描二维码后进行解析并获得连接所必须的ip、端口及uid,从而实现投屏连接;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步骤:
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进一步地,接收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所述二维码或者输入所述PIN码,以发起的多个投屏请求,并通过选择实现全部连接、部分连接或者全部拒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请求在局域网内发起,通过所述ip和所述端口实现局域网投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请求在所述局域网内发起,若连接失败,接收所述发送端利用所述uid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投屏请求以实现跨网投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实现跨网投屏连接具体包括:
向服务器上报包括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的同时,请求和所述服务器保持一个Socket且被服务器用所述uid进行标识的长连接;
接收所述发送端解析所述二维码后,利用得到的所述uid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发出的连接请求;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端解析所述PIN码请求服务器获得所述信息中的所述uid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发出的连接请求;
通过选择实现连接或拒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短链接生成的预设规则具体包括:可跳转网址加上所述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PIN码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应用于服务器的投屏连接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利用uid标识和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uid发起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或者,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PIN码获取的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
反馈接收端通过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至所述发送端。
进一步地,中转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所述二维码或者输入所述PIN码向多个所述接收端发起的投屏请求,并将所述接收端选择实现全部连接、部分连接或者全部拒绝连接的结果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进一步地,所述短链接生成的预设规则具体包括:可跳转网址加上所述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PIN码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含在接收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连接码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投屏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或接收发送端解析所述PIN码,请求服务器返回所述设备信息,获取所述设备信息后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含在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标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uid标识和所述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连接码生成模块: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投屏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或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PIN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接收端选择以通过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或者拒绝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连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服务器,其中,接收端包括包含在接收端中的通信装置;或者,所述服务器包括包含在服务器中的通讯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读指令,所述可读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投屏连接方法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接收端向服务器上报包括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服务器按照预设规则生成短链后反馈给接收端,由接收端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后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后进行显示;发送端通过扫描二维码后进行解析并获得连接所必须的ip、端口及uid,从而实现投屏连接;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减少乱投屏、公共区域内的投屏骚扰等现象,在设置AP隔离保障投屏环境安全单纯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快速投屏;且该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局域网内的投屏连接,对于跨网连接同样支持,弥补局域网投屏的缺陷和不足,完善和补全投屏的各种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投屏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执行的投屏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执行的投屏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投屏各终端信息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AP隔离,AP Isolation,是指开启后,使各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发出的连接请求个连接的电脑、电视、手机间不能相互访问,起到隔离作用,来保护不同用户间的数据安全。适合大型的会议室、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建设,不适合普通的家庭用户。
正常没有设置AP隔离的路由器,各连接设备之间是可以自由的向其他连接设备发送广播或组播消息的,这个时候发送端可以向其他设备广播一个消息,如果接收端收到这个类消,就会回一个消息给发送端,发送端就可以从消息中获取到ip和端口,此时就等于搜索到了一个可投屏设备。
由于现有的投屏主流方式存在同一局域网内的终端之间可以相互访问连接,在投屏的过程,尤其是在公众场合的投屏过程中,乱投屏现象给人们造成干扰的同时,也使得用户信息不安全。因此采用AP隔离的方式来解决乱投屏现象和用户信息安全的问题,但是也因此带来了如何跨越AP隔离定向投屏的问题。
下面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连接方法所适用的一种投屏连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述,该投屏连接系统主要可以包括发送端100、接收端200、服务器300。本实施例中的发送端100可以为智能手机、iPad等、及接收端200可以为大屏终端,服务器300可以为云服务器。其中云服务器作为应用服务器,可分别与发送端100和接收端通信200,用户如果想在建立了AP隔离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向接收端进行投屏,则需要通过云服务器作为中间媒介,传递投屏连接的必要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为了实现投屏连接,结合图6的各终端之间的交互示意图,本方案中,
S110,通过接收端200向服务器上传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S120,服务器利用接收端200上传的设备信息生成短链接返回给接收端200,或者生成PIN码返回给接收端200。
S130和S140,接收端200收到的是短链接的话,则进行编码生成包含所述短链接的二维码,并在显示器进行显示;接收端200收到的是PIN码的话,则直接在显示器进行显示。
S150-S190,接着发送端100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PIN码后,解析出相应的设备信息,通过触发通信连接请求。如果发送端100和接收端200都在同一局域网下,则可以通过所获得的端口和ip直接建立连接;如果不在同一局域网下,则将uid返回云服务器,由于在接收端200向服务器上报设备信息的同时,建立了利用uid标识且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通过发送端100返回的uid与长连接进行匹配,然后建立接收端200和发送端100之间的通信通道,以实现投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所适用的系统架构的实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应用场景的限定。
图2示出了一种由接收端执行的投屏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S11,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id代表用户身份证明User Identification,是接收端启动时通过授权认证获得的全局唯一的身份认证,仅代表某一接收端。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投屏环境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终端都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但是局域网内建立过AP隔离,那么只要获得ip和端口进行连接即可;另一种情况是两终端不在同一局域网内,两者的连接需要跨网则需要用到uid进行核对身份并通过云服务器进行连接。
其中,在向服务器上报设备信息的同时,还会请求和所述服务器保持一个Socket且被服务器用所述uid进行标识的长连接。
S12,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由于设置了AP隔离或者不处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因此在进行投屏连接的时候,对于设置了AP隔离的情况,如何跨越隔离获取到连接所需的ip和端口进行连接是本步骤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过步骤S10中,服务器已经获得了接收端的设备信息,会将收到的信息做进一步的处理,形成包含信息的短链接,反馈给接收端进行转化,生成二维码在显示器上显示。或者,作为一种可替换的方案,服务器通过特定的规则生成PIN码,并返回给接收端,接收端进一步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具体地,所述短链接生成的预设规则具体包括:可跳转网址加上所述设备信息。所述PIN码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字符串,由于PIN码相当于一个识别码,用于云端查找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所以尽可能的简单一点,优选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位数优选6位和8位。
S13,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发送端通过扫描接收端显示屏上的二维码或者输入PIN码,当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二维码,则可以通过扫描解析二维码,得到短链接,并从短链接中获取ip、端口及uid等。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处于统一局域网内,则利用ip和端口进行连接,所用协议为Socket协议。当发送端采用ip和端口进行连接失败的话,发送端利用uid向服务器发起投屏请求以实现跨网投屏连接。具体地,基于接收端请求和所述服务器保持一个Socket且被服务器用所述uid进行标识的长连接,所述长连接为tcp连接;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通信连接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接收端的uid,服务器将所述uid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中转连接请求,最终通过接收端通过显示屏上的操作接受该请求或者拒绝该请求,以实现连接或被拒绝接入。
或者,当屏幕上显示的是PIN码,则通过请求服务器返回设备信息,之后也是先进行局域网内的连接,具体连接过程和方法和扫描二维码后所采用的步骤方法一致,不再赘述。当局域网内连接失败后,则通过获得的uid对服务器发情连接请求,具体的连接过程和方法和扫描二维码后的跨网投屏连接一致,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跨网投屏发送端与云端连接,接收端也是与云端连接,由此建立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通讯通道,而发送端于服务器是通过相应的投屏接口进行连接,同理接收端与云端连接也是通过相应的投屏接口。
进一步地,不论是局域网内的连接还是跨网的投屏连接,都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投屏连接,该方法由接收端执行,具体包括,接收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所述二维码或者输入所述PIN码,以发起的多个投屏请求,并通过选择实现全部连接、部分连接或者全部拒绝连接。
进一步地,发送端可以进行视屏推送,对于跨网投屏连接而言,发送端通过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通讯通道进行视屏传输,服务器收到视屏后,在通过相应的通讯通道转给接收端进行接受显示。
基于图3所示的由服务器端执行的一种投屏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S21,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S22,利用uid标识和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S23,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接收端。
S24,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uid发起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或者,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PIN码获取的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
S25,反馈接收端通过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至所述发送端。
其中连接结果可以是连接失败或者连接成功,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第可以是“XX拒绝投屏连接”或者“与XX投屏连接成功”,“XX”可以为终端设备的设备的名称。
由服务器端执行的投屏连接方法与由接收端执行的投屏连接方法在具体的连接方法上是一致的,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二维码或者PIN码向接收端提供可被投屏的信息,可以跨越AP隔离进行投屏连接。
2、利用接收端唯一的身份认证uid和服务器的中转,可以实现跨网的投屏。
3、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PIN码可以实现一投多。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基于图2与图3所示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了投屏连接装置10,所述装置包括信息上报模块11、连接码生成模块12、投屏连接模块13,其中:
信息上报模块11,用于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连接码生成模块12,用于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投屏连接模块13,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或接收发送端解析所述PIN码,请求服务器返回所述设备信息,获取所述设备信息后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基于图2与图3所示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了一种投屏连接装置20,所述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21、标识模块22、连接码生成模块23、投屏请求处理模块24,其中:
信息接收模块21,用于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标识模块22,用于利用所述uid标识和所述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连接码生成模块23: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投屏请求处理模块24: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或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PIN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接收端选择以通过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或者拒绝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
基于与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相同的原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屏系统,该投屏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服务器,其中接收端包括投屏装置10,服务器包括投屏装置20。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相同的原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可读指令,可读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可以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步骤:
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或者,接收发送端解析PIN码以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设备信息所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所述二维码或者输入所述PIN码,以发起的多个投屏请求,并通过选择实现全部连接、部分连接或者全部拒绝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在局域网内发起,通过所述ip和所述端口实现局域网投屏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在所述局域网内发起,若连接失败,接收所述发送端利用所述uid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投屏请求以实现跨网投屏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跨网投屏连接具体包括:
向服务器上报包括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的同时,请求和所述服务器保持一个Socket且被服务器用所述uid进行标识的长连接;
接收所述发送端解析所述二维码后,利用得到的所述uid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发出的连接请求;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端解析所述PIN码请求服务器获得所述信息中的所述uid与所述长连接进行匹配后发出的连接请求;
通过选择实现连接或拒绝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接生成的预设规则具体包括:可跳转网址加上所述设备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N码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8.一种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步骤:
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利用uid标识和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uid发起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或者,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PIN码获取的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接收端;
反馈接收端通过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至所述发送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转发送端通过多次扫描所述二维码或者输入所述PIN码向多个所述接收端发起的投屏请求,并将所述接收端选择实现全部连接、部分连接或者全部拒绝连接的结果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接生成的预设规则具体包括:可跳转网址加上所述设备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屏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N码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12.一种投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在接收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报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连接码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的短链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在显示器显示;
投屏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二维码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或接收发送端解析所述PIN码,请求服务器返回所述设备信息,获取所述设备信息后发起的连接请求,以获得连接。
13.一种投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在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端上传的包含ip、端口及uid的设备信息;
标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uid标识和所述接收端保持一个socket的长连接;
连接码生成模块:通过预设规则生成短链接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生成二维码,或通过预设规则生成PIN码并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投屏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二维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或接收发送端通过解析所述PIN码获取的所述uid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uid匹配到长连接后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接收端选择以通过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或者拒绝所述发送端的连接请求。
14.一种投屏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服务器,其中,接收端包括权利要求12中所述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或者,所述服务器包括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终端之间的通讯装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读指令,所述可读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29726.6A 2019-09-29 2019-09-29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669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726.6A CN111669424B (zh) 2019-09-29 2019-09-29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9726.6A CN111669424B (zh) 2019-09-29 2019-09-29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424A true CN111669424A (zh) 2020-09-15
CN111669424B CN11166942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238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9726.6A Active CN111669424B (zh) 2019-09-29 2019-09-29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9424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0558A (zh) * 2020-10-19 2020-11-20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声波通讯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915A (zh) * 2020-10-26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定向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900A (zh) * 2020-10-19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lna的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889A (zh) * 2020-10-26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投屏系统及投屏方法
CN112135186A (zh) * 2020-09-22 2020-12-25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6094A (zh) * 2020-10-26 2021-01-12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控器的投屏控制系统及投屏控制方法
CN112333186A (zh) * 2020-11-03 2021-02-05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461A (zh) * 2020-12-30 2021-03-2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设备服务代理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671A (zh) * 2020-12-11 2021-04-09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127122A (zh) * 2021-04-15 2021-07-1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应用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94445A (zh) * 2021-04-15 2021-07-3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3194137A (zh) * 2021-04-28 2021-07-30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242173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深圳宜享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13507708A (zh) * 2021-06-25 2021-10-15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以及投屏系统
CN113918110A (zh) * 2021-12-13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交互方法、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4126083A (zh) * 2021-11-25 2022-03-0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跨网段的无线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9384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天翼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公网下远程多屏互动的短链接信令通道实现方法
CN115225956A (zh) * 2021-04-16 2022-10-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及相关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2120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Gregory G. Raleigh Open development system for access service providers
CN108055559A (zh) * 2018-01-24 2018-05-18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摄像头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08282677A (zh) * 2018-01-24 2018-07-13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客户端实现内容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09194992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深圳海豚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同一网络内多屏互动乱投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62113A (zh) * 2019-03-11 2019-06-07 安徽志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广域网的无线投屏系统及其方法
CN109889870A (zh) * 2019-03-08 2019-06-14 浙江辉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投屏方法及系统
CN110198463A (zh) * 2018-03-07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投影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2120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Gregory G. Raleigh Open development system for access service providers
CN108055559A (zh) * 2018-01-24 2018-05-18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摄像头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08282677A (zh) * 2018-01-24 2018-07-13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客户端实现内容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10198463A (zh) * 2018-03-07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投影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94992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深圳海豚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同一网络内多屏互动乱投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89870A (zh) * 2019-03-08 2019-06-14 浙江辉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投屏方法及系统
CN109862113A (zh) * 2019-03-11 2019-06-07 安徽志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广域网的无线投屏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5186A (zh) * 2020-09-22 2020-12-25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70558A (zh) * 2020-10-19 2020-11-20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声波通讯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900A (zh) * 2020-10-19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lna的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915A (zh) * 2020-10-26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定向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889A (zh) * 2020-10-26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投屏系统及投屏方法
CN112216094A (zh) * 2020-10-26 2021-01-12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控器的投屏控制系统及投屏控制方法
CN112333186A (zh) * 2020-11-03 2021-02-05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186B (zh) * 2020-11-03 2022-11-29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7671A (zh) * 2020-12-11 2021-04-09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2565461A (zh) * 2020-12-30 2021-03-2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设备服务代理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27122A (zh) * 2021-04-15 2021-07-1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应用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94445A (zh) * 2021-04-15 2021-07-3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5225956A (zh) * 2021-04-16 2022-10-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及相关
CN113194137A (zh) * 2021-04-28 2021-07-30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242173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深圳宜享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13507708A (zh) * 2021-06-25 2021-10-15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以及投屏系统
CN114126083A (zh) * 2021-11-25 2022-03-0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跨网段的无线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110A (zh) * 2021-12-13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交互方法、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4339384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天翼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公网下远程多屏互动的短链接信令通道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424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9424A (zh) 投屏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546801B (zh) 一种基于环境设备列表的移动终端匹配方法和系统
CN108600376B (zh) 基于LoRa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LoRa网关、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368764B (zh) 一种通过多点登录进行通信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04967596A (zh) 用户终端与物联网设备绑定、通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1565137A (zh) 实现WiFi配网与设备绑定的系统及方法
CN104811371B (zh)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系统
CN104954492B (zh) 即时通讯方法、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及即时通讯系统
CN104158883A (zh) 跨终端设备进行用户登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20160255501A1 (en) Selection and use of a security agent for device-to-device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4780204A (zh) 一种用于终端间快速分享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132236A1 (en) Twinning service for groups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CN109510758B (zh)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204873A (zh) 一种切换目标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11906B (zh) 一种无线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3414732B (zh) 应用集成装置和应用集成处理方法
CN106255074B (zh) 一种群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4750723A (zh) 文件共享方法、系统、浏览器及服务器
CN104717127B (zh) 基于图像识别实现联系人触发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0519683B (zh) 基于Wi-Fi P2P技术的群体位置共享方法
CN100539553C (zh) 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终端、服务器
CN109041038A (zh) 用于控制电子装置与指定用户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43329B (zh) 一种账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50027437A (ko) 멀티스크린 소셜 네트워크 구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314914B (zh) 移动终端数据转发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