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4863B -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863B
CN111654863B CN202010426351.4A CN202010426351A CN111654863B CN 111654863 B CN111654863 B CN 111654863B CN 202010426351 A CN202010426351 A CN 202010426351A CN 111654863 B CN111654863 B CN 111654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network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loc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63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4863A (zh
Inventor
曾宏清
周明森
熊运自
冯妙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Gaos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Gaos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Gaos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Gaos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63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4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及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配网的接入点,从而无需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简化了配网操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第一局域网LAN1与第二局域网LAN2独立,即用于配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处的第二局域网LAN2与其他网络隔离,进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可通过登录产品WEB页面或产品APP进行配网,操作的选择性较强。

Description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产品日益增多。而大部分物联网产品使用WIFI技术接入互联网,即使产品的STA连接已有的AP,进而完成配网。
然而,现阶段的产品配网方式大多数需要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操作较为复杂和繁琐;同时,产品AP的SSID和密码均开放,进而使得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此AP接入互联网,从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容易被盗用,降低了网络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简化配网过程、能够避免设置多个串口等物理接口资源、以及能够确保网络安全性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
S102、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S103、分配静态IP地址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S104、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S105、分配动态IP地址网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S106、接收来自所述WEB服务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所述WEB登录指令,以使所述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创建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创建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登录请求,响应所述登录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网桥br1接入路由器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网桥br1将所述动态IP地址段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包括:
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用于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所述网络连接模块还用于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分配静态IP地址至所述第二网桥br1;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无线连接;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WEB服务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所述WEB登录指令,以使所述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及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配网的接入点,从而无需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简化了配网操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第一局域网LAN1与第二局域网LAN2独立,即用于配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处的第二局域网LAN2与其他网络隔离,进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可通过登录产品WEB页面或产品APP进行配网,操作的选择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局域网子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
S102、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S103、分配静态IP地址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S104、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S105、分配动态IP地址网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S106、接收来自WEB浏览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所述WEB登录指令,以使所述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的构思,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
步骤S101、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
步骤S102、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产品内创建第一网桥br0及第二网桥br1,并使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与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及第二无线接入点与第二网桥br1桥接,分别形成两个对立的局域网:第一局域网LAN1及第二局域网LAN2。进一步地,第一局域网LAN1的第一无线接入点由产品的管理者进行管理,产品管理者可随时修改第一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以决定部分客户端可以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上,进而保证第一无线接入点不被非法客户端接入蹭网或进行网络攻击,进而保证了网络安全性。再进一步地,第二局域网LAN2为配网入口,其内部的第二无线接入点可以永久对外开放SSID及密码,但第二局域网LAN2没有接入互联网的接口,故任何客户端都无法通过第二局域网LAN2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行上网,从而保证了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安全性。其中,客户端指手机或电脑等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客户端。
步骤S103、分配静态IP地址至第二网桥br1。
步骤S104、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第二无线接入点与客户端进行无线连接。
步骤S105、分配动态IP地址网段至第二网桥br1;
步骤S106、接收来自WEB浏览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WEB登录指令,以使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第二网桥br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网桥br1将动态IP地址段发送至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为第二网桥br1分配静态IP地址是为了使产品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客户端可以随时访问。而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的客户端会被第二网桥br1动态分配一个与第二网桥br1相同网段的IP地址,进而使得客户端就可以在相同网段内通过已知的第二网桥br1的静态IP地址访问产品的WEB服务器。其中WEB服务器用于与产品通信,以控制产品与外部路由器无线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通过客户端使用WEB浏览器或APP登录第二网桥br1的静态IP地址访问WEB服务器页面,并且客户端在WEB服务器页面对第一局域网LAN1进行配网设置,将第一局域网LAN1的工作站STA接入外部路由器的接入点,即第一局域网LAN1的第一网桥br0和第一无线接入点由外部路由器分配IP地址,从而使第一局域网LAN1可以访问互联网。其中,WEB服务器属于产品内部的控制器,其用于控制第一局域网LAN1的配网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创建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处理路由表有用户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配置,其目的是为了第一局域网LAN1可以访问外部路由器的IP。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创建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处理路由表有用户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配置,其目的是为了第二局域网LAN2禁止访问外部路由器的IP。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登录请求,响应登录请求,以使第二网桥br1接入路由器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无线连接请求,以使客户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产品配网成功后,客户端可以与第二无线接入点断开连接,然后重新发送无线连接请求至第一无线接入点,与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即可重新连接上互联网,如此,产品也可以作为WIFI中继器供客户端接入互联网。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第一无线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可以任意设置,即可以与外部的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不同,进而保证了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会被盗用。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下面列举以WIFI智能音箱作为实施例。例如,首先在WIFI智能音箱内部创建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第一网桥br0桥接,构成子网第一局域网LAN1,同时,WIFI智能音箱内部再创建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第二网桥br1桥接,构成子网第二局域网LAN2。接着,手机连接WIFI智能音箱的第二无线接入点,并通过APP或者登录WIFI智能音箱WEB浏览器页面,设置上级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使得WIFI智能音箱的工作站STA能够成功连接上级路由器,以接入互联网,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对WIFI智能音箱配网成功之后,手机断开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重新连接至第一无线接入点即可上网,即WIFI智能音箱可作为WIFI中继器提供可上网的无线接入点。其中,上级路由器可以指在WIFI智能音箱应用环境中的路由器。
如此,上述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及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配网的接入点,从而无需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简化了配网操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第一局域网LAN1与第二局域网LAN2独立,即用于配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处的第二局域网LAN2与其他网络隔离,进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可通过登录产品WEB页面或产品APP进行配网,操作的选择性较强。
请参阅图3,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10,包括:网络连接模块100、发送模块200及接收模块300;网络连接模块100用于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网络连接模块还用于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发送模块200用于分配静态IP地址至第二网桥br1;发送模块还用于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第二网桥br1;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第二无线接入点与客户端进行无线连接;接收模块300还用于接收来自WEB服务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WEB登录指令,以使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10还包括配置模块,配置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配置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300还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无线连接请求,以使客户端与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如此,上述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10,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及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配网的接入点,从而无需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简化了配网操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第一局域网LAN1与第二局域网LAN2独立,即用于配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处的第二局域网LAN2与其他网络隔离,进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可通过登录产品WEB页面或产品APP进行配网,操作的选择性较强。
可以理解,为了防止用户非法或恶意强行占用网络,保证产品的数据不被篡改。例如,在步骤S105、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第二无线接入点与客户端进行无线连接中,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5a、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初次密码字符串;S105b、将所述初次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进行比对,若所述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不相同,则生成重新输入指令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中,同时,生成一次计数指令进行存储;S105c、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二次密码字符串;S105d、将所述二次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进行比对,若所述二次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不相同,则生成二次重新输入指令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中,同时,生成二次计数指令进行存储;S105e、接收所述客户端的三次密码字符串;S105f、将所述三次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进行比对,若所述三次密码字符串与所述预设密码字符串不相同,生成三次计数指令进行存储;S105g、将所述一次计数指令、所述二次计数指令及所述三次计数指令进行计算处理,生成非法登录值,并将所述非法登录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非法登录值与所述预设阈值相同,则生成禁止访问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密码字符串为外部路由器的登录密码,预设阈值的值为3次。当客户端与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以计入产品APP或WEB页面进行配网时。若用户使用客户端连续输入外部路由器的登录密码错误达3次时,此时,产品的发送模块200将会生成禁止访问指令发送至客户端中,即第二网桥br1将不会分配动态IP地址段给该客户端,从而起到防止用户非法或恶意强行占用网络,也防止了产品的数据被篡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及第二无线接入点,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接入点,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配网的接入点,从而无需设置多个串口以设置配网信息,简化了配网操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第一局域网LAN1与第二局域网LAN2独立,即用于配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处的第二局域网LAN2与其他网络隔离,进而使得产品所在网络的带宽不被盗用以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本申请可通过登录产品WEB页面或产品APP进行配网,操作的选择性较强。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
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分配静态IP地址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分配动态IP地址网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接收来自WEB浏览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所述WEB登录指令,以使所述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创建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创建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登录请求,响应所述登录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网桥br1接入路由器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网桥br1将所述动态IP地址段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6.一种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用于建立第一网桥br0,将工作站STA及第一无线接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桥br0桥接,以形成第一局域网LAN1;所述网络连接模块还用于建立第二网桥br1,将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第二网桥br1桥接,以形成第二局域网LAN2;
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分配静态IP地址至所述第二网桥br1;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分配动态IP地址段至所述第二网桥br1;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WIFI配对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无线连接;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WEB服务器发送的WEB登录指令,执行所述WEB登录指令,以使所述工作站STA接入路由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一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一局域网LAN1绑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预处理路由表,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路由表与所述第二局域网LAN2绑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无线连接请求,响应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连接。
CN202010426351.4A 2020-05-19 2020-05-19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654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6351.4A CN111654863B (zh) 2020-05-19 2020-05-19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6351.4A CN111654863B (zh) 2020-05-19 2020-05-19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863A CN111654863A (zh) 2020-09-11
CN111654863B true CN111654863B (zh) 2023-02-03

Family

ID=7234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6351.4A Active CN111654863B (zh) 2020-05-19 2020-05-19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86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3235A1 (en) * 2005-04-13 2006-10-18 Delta Networks, Inc. Wireless adapto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JP2009135875A (ja) * 2007-11-07 2009-06-18 Meidensha Corp ブリッジングシステム、ブリッジおよびブリッジング方法
CN106209430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扩展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2334A1 (en) * 2004-06-21 2006-01-05 Washburn E R Iii WiFi network communicatio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3235A1 (en) * 2005-04-13 2006-10-18 Delta Networks, Inc. Wireless adapto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JP2009135875A (ja) * 2007-11-07 2009-06-18 Meidensha Corp ブリッジングシステム、ブリッジおよびブリッジング方法
CN106209430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扩展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863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2830B (zh) 终端接入认证的方法及用户端设备
JP5595405B2 (ja) 仮想化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EP2530900B1 (en) Network security parameter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JP2019504564A (ja) ローミング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160157094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Static Destination Address
CN102739684B (zh) 一种基于虚拟IP地址的Portal认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7113892B (zh) 一种网关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2365B (zh) 一种集群式智能网关平台部署扩展业务应用的方法
CN105992262A (zh) 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适应模式切换方法
CN104812021B (zh) 一种ap接入ac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18831A (zh) 无线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812900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15383A (zh) 远程路由器配置方法
CN110493337A (zh) 数据访问方法、网关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4936258A (zh)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0913394B (zh) 一种业务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86544A1 (zh) 网络设备的网口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87028B (zh) 一种控制客户端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59999A (zh) 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06231596A (zh) 一种接入点设备配置装置及其方法、一种接入点设备
CN105915384A (zh) 路由器主动配置方法
CN111654863B (zh) 基于双ap独立网桥的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1885044A (zh) 云主机多网卡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4768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93540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用户侧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