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4632B -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632B
CN111654632B CN202010566474.8A CN202010566474A CN111654632B CN 111654632 B CN111654632 B CN 111654632B CN 202010566474 A CN202010566474 A CN 202010566474A CN 111654632 B CN111654632 B CN 111654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st
image
contrast value
values
contrast val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64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4632A (zh
Inventor
温瑞丹
陈欢
魏道敏
刘春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64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然后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进而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最后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提高了在fv值偏小的场景下,聚焦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摄设备聚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图像拍摄或视频获取的场景中,聚焦位置的准确选取是获取清晰图像的决定性因素,反差式聚焦是一种常用的聚焦方式。采用反差式聚焦的拍摄设备,当拍摄设备的镜头在对准被拍摄物体时,拍摄设备的镜头模组内的马达便会驱动镜片从底部向顶部方向逐步移动并获取多张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计算并记录每张图像对应的反差值(Focus value,fv),生成图像fv与镜片位置之间的关系曲线。最终将关系曲线的波峰处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实现了对拍摄设备的聚焦。
现有技术中,在计算每张图像的fv值时,通常是通过确定图像的统计区域内每个统计点的fv值,并将每个统计点的fv值进行累加,得到该图像的fv值。为了提升反差式聚焦的效果,通常采用优化计算每个统计点的fv值的方式出发,优化高频提取算子,例如Sobel算子、沙尔算子等。以实现更准确的提取出高频信息,提高fv值的可靠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从计算统计点fv值方法的角度来提升反差式聚焦的效果,对于高频信息不明细,fv值偏小的场景,容易出现聚焦偏差或者聚焦失败,聚焦的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对拍摄设备的聚焦,并提高了拍摄设备的聚焦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差式聚焦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图像反差值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像统计点的反差值确定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然后将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反差值进行累加,以得到该图像的反差值,通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对每张图像的反差值的放大处理,拉大了各图像反差值之间的差异,并将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提高了在fv值偏小的场景下,聚焦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统计点,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包括:
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的过程中,并非简单的将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反差值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首先将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反差值进行排序,并从大到小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反差值进行求和处理,以确定每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由于反差值较小的区域,图像在清楚状态或模糊状态时反差值相差不大,而对于反差值较大的区域,图像在清楚状态或模糊状态时反差值相差较大,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增大了各个子区域的特性,也拉开了各个子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容易判断出不同图像的区别,进一步提高聚焦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还包括: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
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减弱反差值较小的像素点对各图像的反差值带来的轻微震荡,提高图像反差值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聚焦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还包括: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避免了异常大的反差值对图像的反差值的影响,增大了各图像的反差值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包括: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和/或,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预设系数大于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还包括:
将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差式聚焦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统计点,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
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和/或,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预设系数大于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
调节模块,用于将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选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然后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进而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最后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确定图像反差值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像统计点的反差值确定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然后将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反差值进行累加,以得到该图像的反差值,通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对每张图像的反差值的放大处理,拉大了各图像反差值之间的差异,并将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提高了在fv值偏小的场景下,聚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应用场景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v曲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图像拍摄或视频获取的场景中,聚焦位置的准确选取是获取清晰图像的决定性因素,反差式聚焦是一种常用的聚焦方式。采用反差式聚焦的拍摄设备,当拍摄设备的镜头在对准被拍摄物体时,拍摄设备的镜头模组内的马达便会驱动镜片从底部向顶部方向逐步移动并获取多张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计算并记录每张图像对应的fv,生成图像fv与镜片位置之间的关系曲线。最终将关系曲线的波峰处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实现了对拍摄设备的聚焦。现有技术中,在计算每张图像的fv值时,通常是通过确定图像的统计区域内每个统计点的fv值,并将每个统计点的fv值进行累加,得到该图像的fv值。为了提升反差式聚焦的效果,通常采用优化计算每个统计点的fv值的方式出发,优化高频提取算子,例如Sobel算子、沙尔算子等。以实现更准确的提取出高频信息,提高fv值的可靠性。然而,现有技术中,从计算统计点fv值方法的角度来提升反差式聚焦的效果,对于高频信息不明细,fv值偏小的场景,容易出现聚焦偏差或者聚焦失败,聚焦的稳定性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发明构思在于,在确定图像反差值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像统计点的反差值确定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然后将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反差值进行累加,以得到该图像的反差值,通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对每张图像的反差值的放大处理,拉大了各图像反差值之间的差异,并将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提高了在fv值偏小的场景下,聚焦的稳定性。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上,或者该反差式聚焦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本身,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摄像机、照相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监控设备等。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应用场景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架构主要包括:终端设备10(智能手机)、摄像头11。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10中,例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10中应用软件APP或者处理器实现,比如,通过智能手机10中的相机APP实现。智能手机10中设置有摄像头11,摄像头11可以获取多张图像。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与服务器12连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可以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存储、处理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服务器的类型也不做限制。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反差式聚焦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下面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对反差式聚焦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终端设备中包括镜头模组,并通过镜头模组获取被拍摄物体的图像,当终端设备的镜头对准被拍摄物体时,为了获取清楚的图像,终端设备需要确定镜头的合焦位置。为便于介绍,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中的镜头模组21中包括镜片22和马达(未示出),当终端设备启动相机并对准被拍摄物体时,终端设备中的镜头模组21内的马达便会驱动镜片22在X轴上逐步移动,并生成多张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镜片22的运动方向以及移动速度等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镜片22在马达的驱动下,从X轴的0点向L逐步移动,并每经过预设间隔生成一张图像。示例性的,拍摄设备在镜片处于不同镜片位置时共生成了10张图像,且10张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分别为0、L/9、2L/9、3L/9、4L/9、5L/9、6L/9、7L/9、8L/9、L,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
在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之后,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为便于介绍,以确定一张图像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为例,确定其他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的方式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图像中包括多个统计点,每个统计点即为一个像素点。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可能仅需要对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处理。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像中包括ROI区域,则图像中各个统计点包括图像的ROI区域内的像素点。本申请实施例对ROI区域的确定方法不做限制。
每个统计点都存在一个第一反差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的计算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通过Sobel算子、沙尔算子等计算每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组成该图像的第一反差值集合。
步骤S102: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在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之后,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图4所示的图像为例进行介绍。如图4所示,图像的ROI区域划分了多个子区域,图4中以将图像的ROI区域中划分了9个子区域为例,子区域分别是n1、n2、n3、n4、n5、n6、n7、n8和n9,本申请实施例对图像各个子区域的划分方式不做限制。每个子区域中可以包括多个统计点,每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可以根据每个子区域内的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为该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的累加和。例如,n1中包括10个统计点,以计算子区域n1的第二反差值为例,n1的第二反差值为该10个统计点各自的第一反差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
在确定每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后,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组成该图像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例如,子区域n1、n2、n3、n4、n5、n6、n7、n8和n9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为m1、m2、m3、m4、m5、m6、m7、m8和m9,则图4中所示图像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包括m1、m2、m3、m4、m5、m6、m7、m8和m9。
步骤S103: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在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后,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包括: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和/或,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预设系数大于1。
为便于理解,依然以图4中所示图像为例,将图像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m1、m2、m3、m4、m5、m6、m7、m8和m9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得到m12、m22、m32、m42、m52、m62、m72、m82和m92;或者,将图像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m1、m2、m3、m4、m5、m6、m7、m8和m9分别乘以预设系数k,得到k*m1、k*m2、k*m3、k*m4、k*m5、k*m6、k*m7、k*m8和k*m9;或者,或者,将图像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m1、m2、m3、m4、m5、m6、m7、m8和m9进行平方处理,并分别乘以预设系数k,得到k*m12、k*m22、k*m32、k*m42、k*m52、k*m62、k*m72、k*m82和k*m92等,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对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立方处理、多次方处理等。
在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以上述为例,图像的第三反差值fv3=m12+m22+m32+m42+m52+m62+m72+m82+m92;或者,图像的第三反差值fv3=k*m1+k*m2+k*m3+k*m4+k*m5+k*m6+k*m7+k*m8+k*m9;或者,图像的第三反差值fv3=k*m12+k*m22+k*m32+k*m42+k*m52+k*m62+k*m72+k*m82+k*m92
步骤S104: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经过步骤S103,得到每张图像的第三反差值,通过判断每张图像的第三反差值中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fv曲线确定镜片位置,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v曲线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5,fv曲线的横坐标表示镜片位置,纵坐标表示该镜片位置获取的图像的第三反差值fv3,经过观察,图5中镜片位置在5L/9时生成的图像的第三反差值最大,则确定合焦位置为5L/9处。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
在确定了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之后,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图像反差值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像统计点的反差值确定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然后将图像每个子区域的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反差值进行累加,以得到该图像的反差值,通过上述处理,实现了对每张图像的反差值的放大处理,拉大了各图像反差值之间的差异,可以增加fv曲线的陡峭性。进而将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作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提高了在fv值偏小的场景下,聚焦的稳定性。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反差式聚焦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下面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对反差式聚焦方法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步骤S102,即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可以包括:
步骤S201: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为便于介绍,以确定图4中子区域n1的第二反差值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的确定方式与此类似,不再赘述。示例性的,首先在该图像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选取该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以子区域n1中包括10个统计点,该10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分别为p1、p2、p3、p4、p5、p6、p7、p8、p9和p10为例,然后对该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即,对p1、p2、p3、p4、p5、p6、p7、p8、p9和p10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经过排序,得到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为p8、p5、p2、p1、p3、p10、p4、p6、p7、p9。
步骤S202: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在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之后,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比例的具体比例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或者根据预设规则进行设置。以预设比例为50%为例,则选取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的前50%进行求和,以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
示例性的,以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子区域n1的第二反差值为例,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为p8、p5、p2、p1、p3、p10、p4、p6、p7、p9,则选取第一反差值p8、p5、p2、p1、p3,并对p8、p5、p2、p1、p3进行求和,得到n1的第二反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的过程中,并非简单的将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反差值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首先将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反差值进行排序,并从大到小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反差值进行求和处理,以确定每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由于反差值越小表示图像特征较少,图像在清楚状态或模糊状态时反差值相差不大,反差值越大表示图像特征较多,图像在清楚状态或模糊状态时反差值相差较大,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取第一反差值较大具有细节信息的第一反差值的和作为子区域第二反差值,增大了各个子区域的特性,也拉开了各个子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容易判断出不同图像的区别,进一步提高聚焦位置的准确性。
在图2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反差式聚焦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下面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对反差式聚焦方法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在步骤S102,即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301: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预设阈值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在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之后,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缩小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0,或者可以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缩小预设倍数,本申请实施例仅以此为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减弱反差值较小的像素点对各图像的反差值带来的轻微震荡,进而可以减弱较小的反差值对fv曲线带来的轻微的震荡,增大fv曲线的稳定性,提高图像反差值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聚焦位置的准确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即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预设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避免了异常大的反差值对图像的反差值的影响,增大了各图像的反差值的稳定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现,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81、确定模块82和处理模块83。
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确定模块82,用于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处理模块83,用于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3,具体用于: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和/或,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预设系数大于1。
确定模块82,还用于确定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84,
调节模块84,用于将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另一个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的实施例中,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统计点,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另一个提供的反差式聚焦装置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82,还用于: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将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82,还用于:
确定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第二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图8中的模块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实现,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不排除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的形式接口。因此,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同一个或不同设备的不同位置上。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拍摄设备等,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91、存储器92、收发器93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收发器93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92中,并且被配置为由处理器91执行,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反差式聚焦方法的指令,其内容及效果请参考方法实施例。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反差式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确定所述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所述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统计点,所述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包括:
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所述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
将所述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将所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包括: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或者,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所述预设系数大于1,或者,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并分别乘以预设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所述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7.一种反差式聚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设备在不同镜片位置生成的多张图像,并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确定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反差值集合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第二反差值所组成的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进行累加,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三反差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反差值最大的图像对应的镜片位置为所述拍摄设备的合焦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统计点,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分别对图像中每个子区域内统计点的第一反差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
在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反差值中,按照排列顺序选取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并对所述预设比例的第一反差值求和,获取每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反差值,以得到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
将所述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进行缩小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反差值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将所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一反差值设置为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或者,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乘以预设系数,所述预设系数大于1,或者,将每张图像对应的第二反差值集合中的第二反差值分别进行平方处理,并分别乘以预设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模块,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拍摄设备的镜片位置调节至所述合焦位置,获取目标图像或目标视频。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66474.8A 2020-06-19 2020-06-19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54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474.8A CN111654632B (zh) 2020-06-19 2020-06-19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474.8A CN111654632B (zh) 2020-06-19 2020-06-19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632A CN111654632A (zh) 2020-09-11
CN111654632B true CN111654632B (zh) 2022-02-08

Family

ID=7234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6474.8A Active CN111654632B (zh) 2020-06-19 2020-06-19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818A (zh) * 2022-03-08 2022-06-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相机的合焦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3036A (zh) * 2015-10-13 2015-12-16 成都三零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自动聚焦的方法
TW201634999A (zh) * 2015-03-27 2016-10-0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對焦方法及應用該自動對焦方法之裝置
CN108234884A (zh) * 2018-02-12 2018-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相机自动对焦方法
CN108924427A (zh) * 2018-08-13 2018-11-3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聚焦方法、装置以及摄像机
CN110727096A (zh) * 2019-10-29 2020-01-24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显微镜对焦方法、装置及显微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746B (zh) * 2016-11-29 2019-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36951A (zh) * 2019-08-26 2019-10-15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反差式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34999A (zh) * 2015-03-27 2016-10-0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對焦方法及應用該自動對焦方法之裝置
CN105163036A (zh) * 2015-10-13 2015-12-16 成都三零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自动聚焦的方法
CN108234884A (zh) * 2018-02-12 2018-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相机自动对焦方法
CN108924427A (zh) * 2018-08-13 2018-11-3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聚焦方法、装置以及摄像机
CN110727096A (zh) * 2019-10-29 2020-01-24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显微镜对焦方法、装置及显微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632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4524B1 (en) 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precise and relative object distances in a scene
CN10967110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与设备
US894752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for blurring digital images
EP2574038B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8654201B2 (en) Method for deblurring an image
JP5484631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4363379A (zh) 使用不同焦距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US20120300115A1 (en) Image sensing device
KR101437234B1 (ko) 초점이 흐려진 필박스 화상을 이용하여 깊이 평가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36887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arned model,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11654632B (zh)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12013004759B4 (de) Bildaufnahmevorrichtung und Bildverarbeitungsverfahren
US9262833B2 (en) Methodology for performing depth estimation with defocused images under extreme lighting conditions
CN107018315A (zh) 摄像设备、运动矢量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58178A (zh) 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US11616901B2 (en) Adaptive lens step control with multiple filters for camera fast auto focus
US103041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rrecting deterioration of image
CN11097178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63085B (zh) 一种调整快门速度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113034369B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854239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701544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object
CN113034617A (zh) 相机的焦距的获取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3055584A (zh) 基于模糊程度的对焦方法、镜头控制器及相机模组
CN116758258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