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4432B -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432B
CN111654432B CN202010474200.6A CN202010474200A CN111654432B CN 111654432 B CN111654432 B CN 111654432B CN 202010474200 A CN202010474200 A CN 202010474200A CN 111654432 B CN111654432 B CN 111654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aggregation
core
access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42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4432A (zh
Inventor
郑圣
施巍巍
朱卫锋
朱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42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4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核心侧路由器连接;客户路由器,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降低了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Description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针对跨地域的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通过构建专线,可使得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开通等业务处理。
现有技术中,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通过多生成树协议(Multi-ServiceTransfer Platform,简称MSTP)专线方式连接,具体的,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部署至少一个MSTP设备来实现MSTP专线连接。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MSTP设备为单点设备,MSTP设备只能是串联接在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举例来说,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部署有两个MSTP设备,则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则为:客户路由器-MSTP设备1-MSTP设备2-核心侧路由器,基于此,当MSTP设备出现故障时,将会造成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中断,进而造成客户路由器无法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造成业务执行阻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能够降低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所述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所述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所述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所述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部署有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的核心网络、与所述其他核心网络处于同一地域。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具体用于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静态路由方式与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有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采用移动回传网IPRAN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具体用于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均通过通用路由协议封装GRE隧道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两个路由器之间采用跨框链路汇聚E-TRUNK进行保护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所述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所述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所述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所述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中除了部署有客户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而且客户路由器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核心网络中除了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而且每个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基于此,客户路由器可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且,在当前所采用的该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该任一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客户路由器还可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继续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点设备MSTP而极易造成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问题,基于本申请极大降低了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主要是针对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的场景。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部署有客户路由器101,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102。现有技术中,客户路由器通过MSTP设备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由于MSTP设备为单点设备,所以MSTP设备只能串联接在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即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客户路由器-MSTP设备1-…-MSTP设备n-核心侧路由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见,现有技术中,只要存在一个MSTP设备出现故障,则将导致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中断,进而客户路由器无法再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致使业务执行阻塞。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核心网络中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具体的,用户侧网络中的客户路由器与新增的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与核心网络中的核心侧路由器连接,那么,在当前所采用的该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该任一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客户路由器还可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继续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点设备MSTP而极易造成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问题,基于本申请极大降低了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201、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202,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204、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203;客户路由器201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202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202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203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连接;
客户路由器201,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202、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并在任一接入路由器202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203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202、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不再采用单点设备MSTP设备进行业务处理,而是基于在用户侧网络中新增部署的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中的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在核心网络中新增部署的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举例来说,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A、以及两个接入路由器B1、B2,核心网络中部署有两个汇聚路由器C1、C2以及核心侧路由器D,其中,客户路由器A分别与接入路由器B1、B2连接,接入路由器B1、B2连接分别与两个汇聚路由器C1、C2连接,汇聚路由器C1、C2分别与核心侧路由器D连接,基于此,可形成如下四条连接关系(也可将连接关系称为弹性软管道),分别是: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1-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2-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1-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2-核心侧路由器D。例如,客户路由器A当前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1,与核心侧路由器D进行业务处理,假设当前只有接入路由器B1出现了故障,则客户路由器A还可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1(或者是汇聚路由器C2),与核心侧路由器D进行业务处理;再假设当前只有汇聚路由器C1出现故障,则客户路由器A则还可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1(或接入路由器B2)、以及汇聚路由器C2,与核心侧路由器D进行业务处理;再假设当前接入路由器B1和汇聚路由器C1均出现了故障,则客户路由器A还可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2以及汇聚路由器C2,继续与核心侧路由器D进行业务处理,即客户路由器在当前所采用的弹性软管道出现问题时,还可快速建立其他的弹性软管道(即其他连接关系),并继续进行业务处理,从而保障客户路由器A与核心侧路由器D之间的连接不中断,保障客户路由器A与核心侧路由器D之间能够继续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与此同时,相关维修人员还可对出现故障的路由器进行维修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所采用的接入路由器核/或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客户路由器还可通过其他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以及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中除了部署有客户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而且客户路由器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核心网络中除了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而且每个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基于此,客户路由器可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且,在当前所采用的该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该任一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客户路由器还可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继续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点设备MSTP而极易造成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问题,基于本申请极大降低了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图中未示出)、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202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
客户路由器201,还用于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203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202、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其中,部署有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的核心网络、与其他核心网络处于同一地域。
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系统还可包括其他核心网络,该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该其他核心侧路由器也可实现与实施例一中的核心网络中的核心路由器部分或全部相同的业务处理,从而当实施例一中核心网络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还可通过其他汇聚路由器,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继续进行相关业务处理。
举例来说,a省份中部署有用户侧网络,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A以及两个接入路由器B1、B2,b省份的x市部署有核心网络,核心网络中部署有两个汇聚路由器C1、C2以及核心侧路由器D;该省份的b市部署有其他核心网络,该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两个汇聚路由器C3、C4以及其他核心侧路由器E,其中,客户路由器A分别与接入路由器B1、B2连接,接入路由器B1、B2分别与两个汇聚路由器C1、C2连接,汇聚路由器C1、C2分别与核心侧路由器D连接,而且,接入路由器B1、B2还分别与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C3、C4连接,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C3、C4分别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E连接,基于此,可形成八条连接关系,分别是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1-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2-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1-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2-核心侧路由器D、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3-核心侧路由器E、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4-核心侧路由器E、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3-核心侧路由器E、客户路由器A-接入路由器B2-汇聚路由器C4-核心侧路由器E。例如,客户路由器A当前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1、汇聚路由器C1,与核心侧路由器D进行业务处理,假设当前两个汇聚路由器C1、C2均出现了故障,则此时则客户路由器A还可依次通过接入路由器B1(或接入路由器B2)、其他汇聚路由器C3(或者是其他汇聚路由器C4),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E(其他核心侧路由器E可实现与核心侧路由器D部分或全部相同的业务处理)进行业务处理。通过在与部署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的核心网络处于同一区域的其他核心网络中,新增部署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从而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出现故障时,还可通过其他核心网络中未出现故障的其他汇聚路由器继续进行业务处理,进一步避免了业务执行阻塞。
优选的,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301;每个接入路由器202通过地市级承载设备301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203连接;
客户路由器201,具体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202、地市级承载设备303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并在任一接入路由器202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203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202、地市级承载设备301、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是跨地区进行业务处理,因而为实现业务处理,在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还需要地市级承载网络,从而接入路由器与地市级承载网络实现对接。示例性的,地市级承载网络可以是移动回传网IPRAN网络。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示例性的,地市级承载设备可包括CSG设备,进而接入路由器与CSG设备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路由器可采用双物理链路分别连接两台CSG设备,具体的,每个接入路由器内部还采用双逻辑通道与一台CSG设备连接,或者是,每个接入路由器内部采用单逻辑通道与一台CSG设备连接,其中,采用前一种方式,可以在其中一个CSG设备或其中一个逻辑通道出现故障时,采用另一个CSG设备或者另一个逻辑通道继续进行相关处理,而采用后一种方式,可降低部署成本。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路由器可采用单物理链路单逻辑通道只连接一台CSG设备,从而可进一步降低部署成本。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部署。另外,地市级承载设备除了包括CSG设备之外,还可包括有RSG设备,其中,CSG设备与RSG设备连接,具体的,一台CSG设备可分别连接至两台RSG设备,然后RSG设备与后续的省级承载设备连接,以此实现地市级的承载功能。
针对地市级承载网络内部,具体可基于现有的智能承载专线方案进行部署,如整个地市级承载网络内部部署用于企业业务的VPN以及用于管理的VPN,以实现移动承载业务的隔离,具体部署可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过多阐述。
优选的,每个接入路由器202通过静态路由方式与地市级承载设备303有线连接。
优选的,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302;每个接入路由器202依次通过地市级承载设备301、省级承载设备302与每个汇聚路由器203连接;
客户路由器201,具体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202、地市级承载设备303、省级承载设备304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并在任一接入路由器202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203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202、地市级承载设备301、省级承载设备302、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203,与核心侧路由器204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是跨地区进行业务处理,如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处于不同的省份中,因而为实现业务处理,在地市级承载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还需省级承载网络(可称集团骨干A网),从而地市级承载网络与省级承载网络实现对接。其中,地市级承载网络与省级承载网络可采用跨域边界网关协议(或称EBGPOPTION A)方式对接。而针对省级承载网络内部,可基于现有的集团规范进行部署,如整个省级承载网络内部部署用于企业业务的VPN以及用于管理的VPN,以实现移动承载业务的隔离,具体部署可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过多阐述。其中,省级承载设备具体可包括AR设备,其中,AR设备为边缘路由器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PE)。
优选的,每个接入路由器202与每个汇聚路由器203之间的连接,均通过通用路由协议封装GRE隧道进行封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GRE隧道对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进行封装,能够提高接入路由器与汇聚路由器之间交互的安全性。
优选的,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两个路由器之间采用跨框链路汇聚E-TRUNK进行保护处理。
其中E-Trunk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基于LACP(单台设备链路聚合的标准)进行了扩展,能够实现多台设备间的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
本实施例通过在与部署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的核心网络处于同一区域的其他核心网络中,新增部署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从而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出现故障时,还可通过其他核心网络中未出现故障的其他汇聚路由器继续进行业务处理,进一步避免了业务执行阻塞。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核心侧路由器连接;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步骤402:客户路由器在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方法还包括:
客户路由器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地市级承载设备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则步骤401可具体包括: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相应的,步骤402可具体包括:客户路由器在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进一步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依次通过地市级承载设备、省级承载设备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省级承载设备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客户路由器在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客户路由器在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地市级承载设备、省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1-402以及上述其他步骤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关解释,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申请提供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用户侧网络中除了部署有客户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而且客户路由器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核心网络中除了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之外,还新增部署了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而且每个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基于此,客户路由器可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且,在当前所采用的该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该任一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客户路由器还可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继续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点设备MSTP而极易造成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问题,基于本申请极大降低了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之间连接中断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客户路由器与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避免业务执行阻塞。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所述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所述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所述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用于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所述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部署有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的核心网络、与所述其他核心网络处于同一地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具体用于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静态路由方式与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有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采用移动回传网IPRAN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具体用于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汇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均通过通用路由协议封装GRE隧道进行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两个路由器之间采用跨框链路汇聚E-TRUNK进行保护处理。
9.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用户侧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所述用户侧网络中部署有客户路由器、至少两个接入路由器,所述核心网络中部署有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所述客户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接入路由器连接,每个接入路由器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汇聚路由器均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其他核心网络,所述其他核心网络中部署有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每个接入路由器与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连接,每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至少两个汇聚路由器中的各汇聚路由器均发生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至少两个其他汇聚路由器中的任一其他汇聚路由器,与所述其他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地市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地市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地市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分别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任一接入路由器、以及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省级承载网络,其中,所述省级承载网络中部署有省级承载设备;每个接入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与每个汇聚路由器连接;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依次通过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以及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相应的,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所述客户路由器在所述任一接入路由器和/或所述任一汇聚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依次通过未出现故障的接入路由器、所述地市级承载设备、所述省级承载设备、未出现故障的汇聚路由器,与所述核心侧路由器进行业务处理。
CN202010474200.6A 2020-05-29 2020-05-29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Active CN111654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4200.6A CN111654432B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4200.6A CN111654432B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432A CN111654432A (zh) 2020-09-11
CN111654432B true CN111654432B (zh) 2022-05-17

Family

ID=7234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4200.6A Active CN111654432B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43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63B1 (en) * 2009-09-23 2012-09-04 Juniper Networks, Inc. Fast restoration for provider edge node and access link failures
CN103607329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任意端到端媒体QoS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31023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498B2 (en) * 2001-03-20 2004-08-17 Mci, Inc.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aware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edge router
US7957289B2 (en) * 2008-09-11 2011-06-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to reduce IGP routing information
US8184528B2 (en) * 2009-03-30 2012-05-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Network backhau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306366B (zh) * 2014-05-29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路由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63B1 (en) * 2009-09-23 2012-09-04 Juniper Networks, Inc. Fast restoration for provider edge node and access link failures
CN103607329A (zh) * 2013-12-04 2014-02-26 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任意端到端媒体QoS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31023A (zh) * 2018-11-01 2020-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432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1085B1 (en) Multiple ports load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CN101523845B (zh) 因为建立呼叫时性能下降而调整传输路径中编解码器速度的系统和方法
EP28521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CN101753453B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环网的组网方法
CN104067577B (zh) 用于网络路由的技术
US8208369B2 (en) Ethernet ring system and a master node and an initialization method thereof
US8724519B2 (en) Technique for dual hom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940652B1 (en) Pseudowire protection using a standby pseudowire
CN104094564A (zh) 多个wan回程和多个不同lan网络上业务量负载平衡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13506B (zh) 一种北向接口lte业务自动配置方法及北向接口装置
CN105490937B (zh) 以太虚拟网络网关切换方法和服务商边缘节点设备
CN108337144A (zh) Td-lte城域回传网络、路径保护方法
WO2014063571A1 (zh)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组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US7715429B2 (en)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US20100165831A1 (en) Load balancing and fault protection in aggregation networks
CN209982508U (zh) 一种ip ran网络系统
CN103078777A (zh) 应用于弹性分组环网络中的环路消除方法和装置
WO2011024187A2 (en) A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106524B2 (en) Protection for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traffic engineering
CN111654432B (zh) 物联网系统以及业务处理方法
CN103580932A (zh) 基于以太网线性保护倒换的状态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294669A (zh) 光传送网otn网络架构及调度方法
CN102209001A (zh) 以太网线性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2134770A (zh) 基于光纤与lte/5g无线网络相互冗余备份的网络接入系统
WO2011011934A1 (zh) 一种以太网隧道分段保护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