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1415A -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1415A
CN111651415A CN202010479004.8A CN202010479004A CN111651415A CN 111651415 A CN111651415 A CN 111651415A CN 202010479004 A CN202010479004 A CN 202010479004A CN 111651415 A CN111651415 A CN 111651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r
law enforcement
enforcement instrument
uploaded
pers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0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辉
段训发
宋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ly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ly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ly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ly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90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14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2Caching, prefetching or hoarding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通过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以及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可以将执法仪上的数据上传保存,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参与,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执法仪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执法仪中的录音和录像等信息,需要适时上传电脑进行保存,在上传电脑时,都需要人手动进行选择、保存等操作,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与执法仪连接时,获取执法仪上传的二维码,通过识别二维码得到个人标签。
进一步地,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根据个人标签判断终端连接的设备是否为执法仪;
若是,则检索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
若检索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中检索与个人标签相关的第一文件夹;
若有且只有一个,则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若有且有多个,则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创建时间最晚的第一文件夹中;
若无,则新建第二文件夹,并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二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检索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未检索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桌面新建第三文件夹,并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三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筛选执法仪上传的数据中的每个文件,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一类文件,将文件名中不包含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二类文件,每个文件的文件名中包括个人信息;
将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第二类文件存入第四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将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标签的且第一文件夹中未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五文件夹,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且第一文件夹中已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五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第二类文件存入第四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一个第四文件夹,并在第四文件夹新建多个第六文件夹;
在执法仪上传的数据过程中,持续根据个人信息将第二类文件区分种类,每一种个人信息为一种;
将每种第二类文件存入一个第六文件夹中;
若种类数量超过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每多区分出一个种类时,多新建一个第六文件夹,并将多区分出的文件存入;
若种类数量少于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后,删除未被存入文件的第六文件夹。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存入模块,用于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tyRTC 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通过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以及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可以自动将执法仪上的数据上传保存,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参与,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一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S1、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S2、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在上述步骤S1中,个人标签可以包括代表特定个人的名称、编号、特殊符号等个人信息,个人标签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代表执法仪的信息,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为电脑、手机、手环等支持本方法运行的设备。
在上述步骤S2中,可以通过比较个人标签中的部分信息(个人信息)和文件夹中文件名称来确定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并分类,例如文件名称包含上传个人标签中个人信息就是相关的文件夹,文件名称不包含上传个人标签中个人信息就是不相关的文件夹;在本实施例中,文件名称可以是根据预设规则设定的,其中必须包含人物信息;也可以通过比较个人标签和文件夹名称来确定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也可以同时进行比较,只要满足一种条件就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索路径确定要检索的文件夹后,再判断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在本步骤中通过自动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保存,可以减少手动操作步骤,在上传数据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tyRTC 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通过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以及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可以自动将执法仪上的数据上传保存,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参与,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进一步地,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的步骤S1之前,包括:
在与执法仪连接时,发送握手信息至执法仪,以使终端与执法仪完成握手协议,终端与执法仪根据握手协议数据连接。
在上述步骤中,终端与执法仪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在与执法仪连接时,发送握手信息至执法仪,以使终端与执法仪完成握手协议的步骤之后,包括:
发送上传启动信号至执法仪,上传启动信号用于激活执法仪上传数据。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上传启动信号激活执法仪上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传的数据可以是关于某个使用者的特定数据,也可以是所有数据,数据为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
进一步地,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的步骤S1之前,包括:
S1a、获取执法仪上传的二维码,通过识别二维码得到个人标签。
在上述步骤S1a中,上传二维码不容易被串改,保证安全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扫描获取执法仪上的二维码,使用者可以在执法仪上直观的看到上传的个人标签是谁的,保证上传的个人标签是使用者需要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执法仪通过NFC上传个人标签到终端。
进一步地,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的步骤 S2,包括:
S21、根据个人标签判断终端连接的设备是否为执法仪;
S22、若是,则检索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
S23、若检索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中检索与个人标签相关的第一文件夹;
S24、若有且只有一个,则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S25、若有且有多个,则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创建时间最晚的第一文件夹中;
S26、若无,则新建第二文件夹,并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二文件夹中。
在上述步骤S21中,个人标签中包含个人信心和代表执法仪的信息,通过识别个人标签既可以判断终端连接的设备是否为执法仪。
在上述步骤S22中,当识别到连接的设备是执法仪后,通过检索获得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其中惯用存储路径并不是指某个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而是指所有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惯用存储路径可以为最近时间的存储路径,也可以是存储次数最多的存储路径,惯用存储路径的检索结果根据不同的设置有所不同,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在上述步骤S23中,可以通过比较个人标签中的部分信息(个人信息) 和文件夹中文件名称来确定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例如文件名称包含个人信息就是相关的文件夹;在本实施例中,文件名称可以是根据预设规则设定的,其中必须包含人物信息;也可以通过比较个人标签和文件夹名称来确定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也可以同时进行比较,只要满足一种条件就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索路径确定要检索的文件夹后,再判断是否是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
在上述步骤S24中,在第一文件夹中存储数据后,下次检索时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依然是上一次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不会将第一文件夹计入到惯用存储路径中。
在上述步骤S25中,在第一文件夹中存储数据后,下次检索时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依然是上一次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不会将第一文件夹计入到惯用存储路径中。
在上述步骤S26中,在第二文件夹中存储数据后,下次检索时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依然是上一次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不会将第二文件夹计入到惯用存储路径中。
上述步骤可以通过电脑的预设的APP完成,还可以通过APP查找数据的存储位置,避免忘记的存储路径导致上传的数据找不到。
进一步地,检索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的步骤S22之后,包括:
S27、若未检索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桌面新建第三文件夹,并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三文件夹中。
在上述步骤S27中,在桌面新建第三文件夹可以方便用户查找到数据存储位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S24,包括:
S241、筛选执法仪上传的数据中的每个文件,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一类文件,将文件名中不包含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二类文件,每个文件的文件名中包括个人信息;
S242、将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S243、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第二类文件存入第四文件夹中。
在上述步骤S241中,通过判断每个文件的文件名中是否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来筛选上传的文件,可以筛选出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第一类文件,文件名中不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文件为第二类文件;文件的文件名包含个人信息,文件名是执法仪生成文件时自动生成的,文件为视屏文件、音频文件、图片文件等。
在上述步骤S242中,预设规则根据情况不同适应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规则为将文件名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文件且第一文件夹中未存在,则存入到第一文件夹中,而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且第一文件夹中已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五文件夹中,第五文件夹为新建的,这样就可以从执法仪上获得到原始文件;第五文件夹的命名与第一文件夹的命名有所区别,方便查找。
在上述步骤S24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文件夹为在筛选出第二类文件时新建,当未筛选出第二类文件时,并不会被新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文件夹为伴随步骤S241开始时建立,当步骤S241结束后还没有筛选出第二类文件,则将第四文件夹删除。。
进一步地,将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S242,包括:
S2421、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且第一文件夹中未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一文件夹中;
S2422、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五文件夹,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且第一文件夹中已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五文件夹中。
在上述步骤S2421中,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且第一文件夹中未存在的文件存入第一文件夹中,可以筛选出名称正确且新的文件。
在上述步骤S2422中,将已经存在文件保存到第五文件夹中,即获取了已经存在文件的原始文本,保存到第五文件夹中,可以方便后续查看或删除等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文件名中包含上传的个人信息的且第一文件夹中已存在的文件直接删除,防止占用空间。
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第二类文件存入第四文件夹中的步骤S243,包括:
S2431、在第一文件夹中新建一个第四文件夹,并在第四文件夹新建多个第六文件夹;
S2432、在执法仪上传的数据过程中,持续根据个人信息将第二类文件区分种类,每一种个人信息为一种;
S2433、将每种第二类文件存入一个第六文件夹中;
S2434、若种类数量超过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每多区分出一个种类时,多新建一个第六文件夹,并将多区分出的文件存入;
S2435、若种类数量少于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后,删除未被存入文件的第六文件夹。
在上述步骤S2431中,新建的第六文件夹的数量是预先设定好的,在本实施例中,新建的第六文件夹的数量为5个。
在上述步骤S2432中,通过识别文件名中个人信息来对第二类文件区分种类,其中区分种类是根据文件名中所有的个人信息来区分,例如文件名中包括多个个人信息,和文件名中包括其中一个个人信息是属于不同种类的。
在上述步骤S2433中,通过将每种第二类文件存入对应的第六文件夹中,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不同种类的第二类文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存入文件时同时修改文件名,使文件名能够体现出文件夹内文件数量。
在上述步骤S2434-S2435中,通过新建或删除第六文件夹,使第六文件夹的数量与第二类文件的种类相匹配,避免出现空白文件夹的情况。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1,用于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终端与执法仪数据连接,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存入模块2,用于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100,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00,计算机程序200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智能设备300,包括存储器400、处理器50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400上并可在处理器5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00,处理器500执行计算机程序200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300为上述所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200或应用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200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200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 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发明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tyRTC 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通过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以及将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可以自动将执法仪上的数据上传保存,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参与,可以解决现有执法仪内信息上传麻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所述终端与所述执法仪数据连接,所述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所述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执法仪上传的二维码,通过识别所述二维码得到所述个人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所述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标签判断终端连接的设备是否为所述执法仪;
若是,则检索所述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
若检索到所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所述惯用存储路径末端的文件夹中检索与所述个人标签相关的第一文件夹;
若有且只有一个,则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文件夹中;
若有且有多个,则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创建时间最晚的所述第一文件夹中;
若无,则新建第二文件夹,并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所述第二文件夹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所述执法仪的惯用存储路径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未检索到所述惯用存储路径,则在桌面新建第三文件夹,并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所述第三文件夹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筛选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中的每个文件,将文件名中包含所述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一类文件,将文件名中不包含所述上传的个人标签中的个人信息的文件归类为第二类文件,每个所述文件的文件名中包括个人信息;
将所述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所述第一文件夹中;
在所述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所述第二类文件存入所述第四文件夹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文件根据预设规则存入所述第一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文件名中包含所述上传的个人信息且所述第一文件夹中未存在的文件存入所述第一文件夹中;
在所述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五文件夹,将所述文件名中包含所述上传的个人信息的且所述第一文件夹中已存在的文件存入所述第五文件夹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文件夹中新建第四文件夹,并将所述第二类文件存入所述第四文件夹中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文件夹中新建一个第四文件夹,并在所述第四文件夹新建多个第六文件夹;
在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过程中,持续根据个人信息将所述第二类文件区分种类,每一种个人信息为一种;
将每种所述第二类文件存入一个所述第六文件夹中;
若种类数量超过所述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每多区分出一个种类时,多新建一个第六文件夹,并将多区分出的文件存入;
若种类数量少于所述第六文件夹数量,则在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后,删除未被存入文件的所述第六文件夹。
8.一种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执法仪上传的个人标签,所述终端与所述执法仪数据连接,所述个人标签包括个人信息;
存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执法仪上传的数据存入与所述个人标签相关的文件夹中。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10.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
CN202010479004.8A 2020-05-29 2020-05-29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Pending CN111651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004.8A CN111651415A (zh) 2020-05-29 2020-05-29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004.8A CN111651415A (zh) 2020-05-29 2020-05-29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415A true CN111651415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9004.8A Pending CN111651415A (zh) 2020-05-29 2020-05-29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141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4266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Whp Workflow Solutions, Llc Multi-media file upload workflow and transactions
CN104615691A (zh) * 2015-01-24 2015-05-13 刘勇 一种移动终端及数据存储的方法
CN105657309A (zh) * 2015-12-29 2016-06-08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多路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6547823A (zh) * 2016-09-29 2017-03-29 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盘符执法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08694246A (zh) * 2018-04-19 2018-10-23 致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记录仪记录文件的标注方法及系统
CN108921245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宁波奉化爱腾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记录仪与移动终端反向扫码捆绑三元智联上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4266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Whp Workflow Solutions, Llc Multi-media file upload workflow and transactions
CN104615691A (zh) * 2015-01-24 2015-05-13 刘勇 一种移动终端及数据存储的方法
CN105657309A (zh) * 2015-12-29 2016-06-08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多路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6547823A (zh) * 2016-09-29 2017-03-29 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盘符执法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08694246A (zh) * 2018-04-19 2018-10-23 致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记录仪记录文件的标注方法及系统
CN108921245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宁波奉化爱腾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记录仪与移动终端反向扫码捆绑三元智联上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2600B2 (en) Content tagging
US20190188222A1 (en) Thumbnail-Based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446816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EP1719064B1 (en)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542531B (zh) 图像识别装置及图像识别方法
CN101627382B (zh) 根据同步偏好与主机设备的数据同步
CN103299285A (zh) 连接到usb外围设备的主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1143178B (zh) 用户行为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22405A (zh) 文件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介质
CN116321101A (zh) 一种智慧社区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0019913A (zh) 图片匹配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5183829A (zh) 一种图片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12052251B (zh) 目标数据更新方法和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55214B (zh) 一种权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651415A (zh) tyRTC执法仪信息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12306959A (zh) 一种移动存储设备的文件扫描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终端
CN106484691B (zh) 移动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KR102465332B1 (ko) 사용자 장치,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4268504A (zh) 图片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834171B (zh) 画像方法及装置
CN103810294A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文件的管理方法及智能终端
CN2514594Y (zh) 接收字符短信息的移动通信装置
CN104090878A (zh) 一种多媒体查找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969890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监控系统
CN114416959A (zh) 一种科研成果推送、认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