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1994B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1994B
CN111641994B CN202010456780.6A CN202010456780A CN111641994B CN 111641994 B CN111641994 B CN 111641994B CN 202010456780 A CN202010456780 A CN 202010456780A CN 111641994 B CN111641994 B CN 111641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access category
category
cause valu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6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1994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67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1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1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3月26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80546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66648.5、发明名称为“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接入控制是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和第五代(5G,5thGeneration)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作用主要是根据网络的负荷来控制终端发起的连接数量和频度,避免网络出现超负荷。
在5G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和增强长期演进(eLTE,enhanced Long TermEvolution)系统中,需要对AS触发的接入尝试(access attempt)进行接入控制(ACB,Access Control Barring)。而5G NR引入了统一接入控制(UAC,Unified Access Control)的概念,UAC最初的目标是希望NR的所有方案都适用于eLTE,即UAC对于都使用5G核心网的eLTE空口和NR空口是统一的。但是,UAC方案最终需要扩展MSG3的长度,而eLTE因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以下仍然是LTE协议的,由于扩展MSG3的大小会导致兼容性问题,因此难以对MSG3的长度进行扩展。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同意用于UAC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值需要不小于8,甚至达到16。而现有的LTE MSG3(如RRCConnectionRequest)中已经占用了7个原因值(cause value),LTE MSG3显然不足以承载UAC的establishment cause。
与LTE不同,LTE的AC机制只考虑NAS触发的信令,而5G NR中出现的AS触发的信令如无线接入区域更新(RAN area update),也需要进行接入控制。除了RAN area update,5G和eLTE的UAC机制还可能支持连接态终端所产生信令的ACB,如连接态UE发起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会话的建立和修改信令的ACB,以及连接态UE可能需要对不同服务质量流(QoS flow)在用户面进行的ACB等,接入层(AS)触发的接入控制是NR和eLTE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对于eLTE来说,MSG3难以扩展,与传统ACB机制相比,如何来支持新出现的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的接入控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非接入(NAS)层;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
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包括: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包括: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接入类别(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包括:
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包括: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包括: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包括: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装置,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通过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
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
通知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接入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1)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2)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进一步,可以扩展MSG3的长度来承载新的原因值;或者,创建新的access category,来承载新的原因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eLTE和NR中实现了通过UAC机制支持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的接入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的机制基于NAS层提供的access category和establishment cause来执行接入控制,无法解决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的ACB。这是因为1)AS触发的事件NAS并不感知;2)MSG3尺寸无法满足UAC的扩展性需求。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方案包括了扩展MSG3长度和不扩展MSG3长度两种情况,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既适用于eLTE,也适用于5G NR。此外,对于不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局限于eLTE,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例如LTE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接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
这里,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后,NAS层便感知到了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步骤102: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
考虑到目前的MSG3的长度(48比特)无法满足UAC的扩展性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场景一: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对现有的access category(如MO signaling)进行扩展,由NAS来定义并设置新的establishment cause(也即原因值)。
具体地,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这里,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例如: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可扩展为4比特(原来的长度为3比特),原因值字段可以承载16种原因值,相比原来的情况多承载了8种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这样,仅仅需要扩展原因值字段的长度即可实现新的原因值的承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这种情况,是新增加一个access category,该access category的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可以不变(也即维持3比特),也可以扩展为N比特(例如4比特)。应理解,新增加的accesscategory对应的原因值字段可以用于存储全部新的原因值。
场景二: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1)针对MSG3不可以扩展的情况,定义新的access category,如AS-triggered MOsignaling,避开现有的MO signaling中8个establishment cause值空间已经用去7个的问题,重新定义的access category(仍然按照MSG3的大小),也可以满足AS-triggeredevents的需求。
具体地,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operator defined 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standardized 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具体地,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表1示意出了从标准AC中新建立AC,新建立的AC分别为:AC8、AC9、AC10:
Figure BDA0002509516430000071
表1
表2示意出了从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AC,新建立的AC分别为:AC32、AC33、AC34:
Figure BDA0002509516430000081
表2
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建立的AC能可能与已有的AC合并在一个表里,如表1和表2所示,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个单独表来存储新增加的AC。在一应用场景中,已有的表里存储的AC对应NAS触发的事件,本发明实施例的AC可以对应AS触发的事件,因而可以单独存储在新的表里。
2)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这里,可以不定义新的access category,也不增加新的原因值,将新的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映射到已有的access category对应的establishment cause上即可。
步骤103: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
如此,AS层触发access attempt的接入控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接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步骤202: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category和原因值。
考虑到目前的MSG3的长度(48比特)无法满足UAC的扩展性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场景一: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这里,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这样,仅仅需要扩展原因值字段的长度即可实现新的原因值的承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这种情况,是新增加一个access category,该access category的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可以不变(也即维持3比特),也可以扩展为N比特(例如4比特)。应理解,新增加的accesscategory对应的原因值字段可以用于存储全部新的原因值。
场景二: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1)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operator defined 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standardized 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具体地,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后,触发access attempt的接入控制。
2)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所述接入控制装置包括:
上报单元301,用于通过AS层将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通知给NAS层;
确定单元302,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category,并分配原因值;
通知单元303,用于通过所述NAS层将所述access attempt对应的accesscategory和原因值通知给所述AS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302,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302,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不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302,用于通过所述N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分配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接入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接入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3所示的接入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所述接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通过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确定单元402,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402,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展MSG3长度,包括:
所述MSG3中的原因值字段的长度扩展为N比特,以便用于存储与所述accessattempt相对应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为已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或者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402,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运营商自定义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或者,
在标准AC中,新建立所述access category。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营商自定义AC包括AC 32至AC 63;
所述标准AC包括AC 8至AC31。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不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402,用于通过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接入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接入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4所示的接入控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接入控制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接入控制方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终端。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2(处理器10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设备10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可以为射频(RF,Radio Frequency)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接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
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包括: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access category和原因值,包括: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或,
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3.一种接入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AS层获取由AS触发的access attempt;
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接入类别accesscategory和原因值;
在扩展MSG3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一access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一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一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一access 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不扩展MSG3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二access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二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二access category为新建立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二原因值为基于所述第二accesscategory新建立的原因值;或,
用于通过所述AS层确定与所述access attempt相对应的第三access category,并确定与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相对应的第三原因值,其中,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为已有的access category,所述第三原因值为所述第三access category对应的已有的原因值。
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0456780.6A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41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780.6A CN111641994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0546 WO2019183771A1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880066648.5A CN111418230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010456780.6A CN111641994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648.5A Division CN111418230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994A CN111641994A (zh) 2020-09-08
CN111641994B true CN111641994B (zh) 2022-04-29

Family

ID=6806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6780.6A Active CN111641994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880066648.5A Pending CN111418230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648.5A Pending CN111418230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3161A1 (zh)
CN (2) CN111641994B (zh)
WO (1) WO20191837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558B (zh) * 2020-10-20 2022-06-24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3614A (zh) * 2013-09-23 2016-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原因值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12560A (es) * 2017-05-05 2020-01-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ategoria de acceso y causa de establecimiento.
US20200084691A1 (en) * 2017-06-16 2020-03-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665952A1 (en) * 2017-08-09 2020-06-17 Convida Wireless, LLC Access control in 5g n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3614A (zh) * 2013-09-23 2016-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原因值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1994A (zh) 2020-09-08
CN111418230A (zh) 2020-07-14
US20200383161A1 (en) 2020-12-03
WO2019183771A1 (zh)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4908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KR101381131B1 (ko) 개선된 메시지 전달을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해 ue 도달 가능성 가입/통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271139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M2M application, and apparatus
CN113596816B (zh) 一种受限ue能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270900B (zh) 通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重新分配进行注册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8059401A1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3994633B (zh) 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功能集合的授权
CN111083690A (zh) 用户面功能实体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JP2020508610A (ja)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1641994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10018831A (ko) 단말 능력을 획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115669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392B (zh) 家庭网关接入网络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12659B (zh) Drb完整性保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770533A (zh) 一种业务激活及去激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399944B (zh) 報告已展開utran能力方法及系統
CN116761276A (zh) 一种漫游场景会话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38671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6701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671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