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0479A -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0479A
CN111640479A CN202010474335.2A CN202010474335A CN111640479A CN 111640479 A CN111640479 A CN 111640479A CN 202010474335 A CN202010474335 A CN 202010474335A CN 111640479 A CN111640479 A CN 11164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health management
health
inform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43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43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0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04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122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43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7Payment using discounts or coup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该健康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可以协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

Description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剧烈变化,技术更新迭代加剧,以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形式的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非常复杂,难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根据用户选择的所述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包括:
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接收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
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所述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包括:
情景模式选项,包括:标准情景子选项、虚拟现实情景子选项、增强现实情景子选项、全息情景子选项及四维情景子选项;
场景模式选项,包括:听觉偏好子选项、嗅觉偏好子选项、味觉偏好子选项、视觉偏好子选项、交际偏好子选项及环境偏好子选项。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并通过对话窗口对用户进行远程精神干预与心理疏导。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包括:
通过虚拟现实情景,辅助用户心理平静;或者,
通过增强现实情景,来有效支持康复师的直接干预;或者,
通过全息情景,搭建出用户想要见的人或物,以复制康复师的心理干预;或者,
通过四维情景,为用户还原相关创伤环境并进行记忆覆盖,将用户原有场景下的痛苦记忆通过构建美好的场景画面来进行抹去,对用户精神进行重塑。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
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
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展示通知按钮,在接收到用户触发所述通知按钮的触发信息时,通知该用户对应的康复师。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显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在亲友的陪同下进行健康管理过程。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展示用药信息,并展示与所述用药信息中的药物对应的购买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推送与用户匹配的书籍和课程。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推送体验调查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
根据用户对所述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并展示周期管理方案。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用户的等级提供对应的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用户的病情分为轻微、轻度、中度、较重、重度及严重;
对于等级为轻微和轻度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及低频次的线下管理;
对于等级为中度和较重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以及服药处方;具体地,每隔设定时间进行线下复诊和线下康复训练;每隔设定时间进行医生、康复师及用户的三方会谈,以根据用户的病情调整所述服药处方及线下康复训练的内容;
对于等级为重度及严重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服药处方以及亲友配合康复计划对用户进行疏导;具体地,在进行第一次线上管理后进行一次线下复诊,经康复师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重建后,由医生确定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并采用定期反馈管理情况、定期随访、定期对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进行调整的方式对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进行调整。
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包括:
建档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所述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装置中,所述建档模块,具体用于: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接收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装置中,所述模式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在所述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装置中,还包括:
康复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装置中,还包括:
预约模块,用于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
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接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以及智能诊室;
所述智能诊室,用于提供与各健康管理模式对应的环境。
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中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协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部分的大小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康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S102、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S103、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便后续对用户的健康信息进行管理,并且,通过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并向用户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因而,用户可以通过该健康管理方法,协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是个人在遭遇、看到、或者亲身经历多个刺激性场景,例如战争、杀人、灾难或者惨烈令人不适的景象,或遭受死亡威胁、严重伤害,或身体完整程度遭受到现实性威胁后,所引起的心理及精神上的延后或持续不断存在的精神性障碍或者疾患。
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过程非常复杂,很难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可以用于协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以期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能够逐渐恢复健康,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管理,例如可以应用于对慢性病的管理中,此处不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健康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公众号、小程序等实现。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上述步骤S101,可以包括:
参照图2和图3,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201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202,接收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
如图2所示,可以在显示界面20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201,以注册方式分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三种方式为例,可以在显示界面20分别展示“方式一:人脸识别”、“方式二:指纹识别”、“方式三:声纹识别”对应的选择框201,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并且可以显示“请选择注册方式”等字样提醒用户选择注册方式。
如图3所示,可以在显示界面20展示关于个人信息的输入框202,并在关于个人信息的输入框202旁边显示该输入框202对应的项目,例如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无精神疾病史”、“有无残疾”等项目,此外,还可以包括“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有无慢性病”、“目前是否复用药物”等项目,并且可以显示“请填入个人信息”等字样提醒用户填入个人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用户选择注册方式并填入个人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并保存对应的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个人信息的输入结果,使用户再次登录后还能看到自己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个人信息的输入结果。
参照图4,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如图4所示,可以在显示界面20显示基本信息问卷,并显示“请填写基本信息问卷”等字样提醒用户填写基本信息问卷,该基本信息问卷可以包括:“创伤产生的时间”、“创伤产生的地点”、“创伤产生的场景”、“创伤产生时本人是否有身体外伤”等问题,还可以包括:“当时是否有亲友受伤害或死亡”、“当时是否有非亲属人员受伤害或死亡”、“当时是否有大中型动物受伤害或死亡”、“对哪些场景会感到不适”、“对哪一种场景感觉最为痛苦刺激”等问题,以便根据基本信息问卷了解用户创伤产生的原因。
在具体实施时,该基本信息问卷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显示输入框的方式,或者,也可以向用户提出具有选项的问题,通过选择框供用户进行选择,例如,该基本问卷可以包括“创伤产生的场景是和平环境还是战争环境”、“创伤产生的地点是城市、沙漠、高原还是海边”等问题。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由于注册方式一般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及声纹识别等方式,因而,根据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可以确定用户偏向视觉体验还是偏向于听觉体验,根据用户对个人信息中的“有无精神疾病史”、“有无残疾”、“有无慢性病”等项目,可以排除不适合用户的健康管理模式,例如用户为盲人,则可以排除与视觉相关的健康管理模式,并且,根据用户对基本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可以确定用户对哪些场景比较敏感,从而可以避开可能刺激用户的健康管理模式,因此,可以根据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如图5所示,在上述步骤S102中,在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可以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以帮助用户选择健康管理模式。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如图5所示,上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包括:
情景模式选项203a,包括:标准情景子选项、虚拟现实情景子选项、增强现实情景子选项、全息情景子选项及四维情景子选项;
场景模式选项203b,包括:听觉偏好子选项、嗅觉偏好子选项、味觉偏好(例如饮食方面的偏好)子选项、视觉偏好(例如对颜料色彩、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的偏好)子选项、交际偏好(例如对语言、动作的偏好)子选项及环境偏好(例如对温度、湿度、亮度的偏好)子选项。
如图5所示,在展示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可以展示“推荐的健康管理模式”,例如图5中推荐用户选择“全息情景子选项、视觉偏好子选项”,这样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上述步骤S103中,可以向用户推送健康管理问卷,该健康管理问卷中的问题可以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DSM-IV-TR)进行设置,以了解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健康管理问卷的填写结果,及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确定适合该用户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并展示该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在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并通过对话窗口对用户进行远程精神干预与心理疏导。
根据上述步骤S103提供的与用户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例如可以指导用户准备虚拟显示设备,准备相应光线、温度的室内环境等,用户可以在亲友的帮助下完成,以使用户实现浸入式体验,并通过对话窗口与用户进行远程对话,以对用户进行精神干预与心理疏导。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提供对话窗口,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医生、或用户与康复师之间的交流,例如可以实现用户与医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医生可以通过该对话窗口对用户进行在线问诊,以便于医生完成对用户的病情进行定位与划分、给出用药建议、开出电子处方、生成用户的相关体征变化数据等操作,并且,医生可以根据在线问诊情况更新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信息。另外,医生也可以根据在线问诊情况修改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此外,可以通过对话窗口建立群组,便于用户与用户、医生、康复师之间进行交流,例如可以建立“用户总合社群”、“心理小贴士分享社群”、“康复阅读群”等群组。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上述根据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包括:
通过虚拟现实情景,辅助用户心理平静;或者,
通过增强现实情景,来有效支持康复师的直接干预;或者,
通过全息情景,搭建出用户想要见的人或物,以复制康复师的心理干预;或者,
通过四维情景,为用户还原相关创伤环境并进行记忆覆盖,将用户原有场景下的痛苦记忆通过构建美好的场景画面来进行抹去,对用户精神进行重塑。
另外,也可以通过场景模式构造用户喜欢并舒适的外部环境,例如,可以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或光线等。并且,相关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实现过程,可以通过线上电子档案进行记录。
在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用户的健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根据用户的注册方式可以大致了解用户的偏好,根据个人信息可以了解用户有无残疾、有无精神病史等信息,从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匹配康复师,例如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用户腿部有残疾,可以匹配善于腿部康复的康复师。
参照图6,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204,为了便于用户选择合适的康复师,可以在康复师的选择框中同时标注康复师的擅长领域,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例如图6中提示用户“推荐的康复师为康复师二”,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康复师。
用户选择康复师后,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展示通知按钮,在接收到用户触发通知按钮的触发信息时,通知该用户对应的康复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用户可以直接点击通知按钮,一键联系到对应的康复师,以使用户能够快速得到康复师的疏导干预服务。具体地,通知按钮可以设置于每一个显示界面中,或者,应用程序后台运行时,可以将通知按钮悬浮于主界面中,便于用户在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触发通知按钮。
在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如图7所示,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205,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以使用户可以与康复师进行线下预约治疗。
参照图7,在显示界面20显示“请选择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以提示用户进行选择,并显示各工作时间对应的康复师,用户可以点击选择框205,选择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此外,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通过展示提醒信息来提醒用户准时赴约。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显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在亲友的陪同下进行健康管理过程。
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比较敏感,填写个人信息或在线问诊等过程中,可能需要亲友提供帮助,因而,在用户进行线上康复指导时,可以显示“最好有亲友陪同”等字样,提醒用户最好在亲友的陪伴下进行康复指导过程,或者,也可以显示其他文字进行提示,此处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展示用药信息,并展示与用药信息中的药物对应的购买信息。
具体地,可以展示用户需要服用的药物名称、服用方法等内容,并且,可以在服药时间之前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服药。并且,可以展示与用药信息中的药物对应的购买信息,例如可以展示哪些药店可以买到对应的药物,或者,可以直接显示能够买到对应药物的网址。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推送与用户匹配的书籍和课程。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可以大致了解用户的偏好,从而可以向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和课程,以使用户通过阅读书籍和学习相关课程,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并且,可以按照设定好的时间周期,来推送与用户匹配的书籍和课程,例如可以每周推送一次书籍或课程。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推送体验调查问卷,接收用户对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
根据用户对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并展示周期管理方案。
在用户体验完线上功能后,可以向用户推送体验问卷,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体验问卷的填写结果,可以了解用户的满意度,及心理疏导的效果,并且可以确定后期的治疗方向,确定并给出周期管理方案,具体地,可以根据体验调查问卷的结果自动得出简单的周期管理方案,也可以再通过相应的医生的对该周期管理方案进行完善,此处不做限定,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下载对应的周期管理方案。
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在治疗过程中的记录照片,形成过程变化趋势图,用户可以选择观看自己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一些功能作为收费项目,例如只有申请会员并缴费的用户,才能具有通知按钮的功能。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用户的等级提供对应的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对话窗口与用户进行交流,以了解用户的病情,并结合电子健康档案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地,可以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诊断标准,为用户的病情进行打分,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现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等级提供对应的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从而实现对用户的分级管理,便于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用户进行更适宜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方法中,用户的病情可以分为轻微(1级)、轻度(2级)、中度(3级)、较重(4级)、重度(5级)及严重(6级);
对于等级为轻微和轻度的用户,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及低频次的线下管理,也就是说,对于1~2级的用户,可以不用服药,在医生、康复师及亲友的共同监督下实现病程全周期管理。
对于等级为中度和较重的用户,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以及服药处方;具体地,每隔设定时间进行线下复诊和线下康复训练;每隔设定时间进行医生、康复师及用户的三方会谈,以根据用户的病情调整服药处方及线下康复训练的内容,也就是说,相比于1~2级的用户,3~4级的用户需要按照服药处方进行长期服药,并需要更多次线上管理和线下管理,以及需要医生、康复师根据用户的病情发展,对服药处方和线下康复训练的内容进行调整。
对于等级为重度及严重的用户,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服药处方以及亲友配合康复计划对用户进行疏导;具体地,在进行第一次线上管理后进行一次线下复诊,经康复师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重建后,由医生确定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并采用定期反馈管理情况、定期随访、定期对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进行调整的方式对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进行调整,也就是说,相比于3~4级的用户,5~6级的用户,不仅需要更多次线上管理和线下管理,还需要在亲友配合康复计划对用户进行疏导,以及增加定期反馈管理情况、定期随访、定期对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进行调整的方式,对用户的病情进行更细致的管理。
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用户的病情划分为其他等级,并根据相应的等级给出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用户的病情越严重,对应的管理周期越长,管理的方式越多,对用户的病情反馈和方案调整的频率越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如图8所示,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例,对协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可以参照图2和图3,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201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202,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2)健康管理模式选择;
如图5所示,展示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供用户进行选择。
(3)在线问诊过程;
通过建立对话窗口,实现用户与医生之间的交流,医生可以通过在线问答的方式了解用户的病情,并对用户的病情进行定位与划分。
具体地,可以结合线上问诊的结果,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诊断标准,为用户的病情进行打分,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1级为轻微,2级为轻度,3级为中度,4级为较重,5级为重度,6级为严重。
(4)根据健康管理指导建议,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模式的治疗;
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治疗,在线上治疗的过程中,康复师可以提示用户需要准备的场景,并通过对话窗口与用户进行交流。
具体地,康复师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用户,制定相应的理疗服务,例如,康复师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对话或通过语言陈述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心理催眠及心理创伤覆盖,另外,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情景,辅助用户心理平静,或者通过增强现实情景,来有效支持康复师的直接干预,或者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的技术,搭建出用户想要见的人或物,以复制康复师的心理干预,或者也可以通过四维屏幕,为用户还原相关创伤环境并进行记忆覆盖,将用户原有场景下的痛苦记忆通过构建美好的场景画面来进行抹去,对用户精神进行重塑。相关治疗模式,可以通过线上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记录。
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通过灯光强度,颜色,昏暗来制造合适场景,或者可以通过调节环境的湿度,温度,空气流通度,及声音,音乐,配合相关的气味,来对用户进行心理干预与精神重建。
(5)展示用药信息;
可以展示用户需要服用的药物名称、服用方法等内容,并且,可以在服药时间之前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服药。并且,可以展示与用药信息中的药物对应的购买信息,例如可以展示哪些药店可以买到对应的药物,或者,可以直接显示能够买到对应药物的网址。
(6)推送体验调查问卷;
在用户体验完线上功能后,可以向用户推送体验问卷,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体验问卷的填写结果,可以了解用户的满意度,及心理疏导的效果,并且可以确定后期的治疗方向,确定并给出周期管理方案。
(7)预约线下康复师;
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展示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并在预约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提醒用户按时赴约。
(8)支付;
可以按照相应的治疗标准,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或者,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相应的保险套餐,医生的诊疗费及康复师的康复费可以通过保险套餐的形式进行打包,此外,可以设置相应的会员折扣,用户申请会员并缴会员费后,可以享受折扣后的保险套餐。
(9)线下治疗提醒及线上推送;
用户在与医生或康复师预约后,可以在预约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之前,展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准时赴约,并且,可以向用户推送书籍或课程,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10)线上预约及电子健康档案记录。
可以通过显示界面显示线上康复师(或医生)的工作时间,以供用户选择,并在预约的时间之前对用户进行提醒,在预约时间之前可以填写电子健康档案。
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康复模式,该康复模式分为仅线上康复指导及线上加线下康复指导。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比较敏感,填写个人信息或在线问诊等过程中,可能需要亲友提供帮助,因而,在用户第一次进行线上康复指导时,可以显示“最好有亲友陪同”等字样,提醒用户最好在亲友的陪伴下进行康复指导过程。
用户首次体验时可以选择仅线上康复指导的康复模式,由于线上加线下康复指导的康复模式可以对用户进行深度介入治疗,使用户得到长期的康复指导,因而为了便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病程全周期管理,用户可以选择线上加线下康复指导的康复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理解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等需要被健康管理的人,除需要被健康管理的人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例如医生、康复师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亲友,为了便于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对应的显示界面或部分功能可能不同,例如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关联,而无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且,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对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修改。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病程全周期管理可以在用户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共同协作下完成。
具体地,对于1~2级的用户,可以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进行长周期线上管理,及低频次的线下就诊或随访即可恢复,可以不用服药,可以在医生、康复师及亲友的共同监督下实现病程全周期管理。
对于3~4级的用户,则需要进行线上加线下康复指导的康复模式,在与医生进行线下问诊后,医生需开出处方并给出长期服药方案,可以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提醒用户每半年与医生预约复诊,每两周与康复师进行线下预约,提醒康复师每一个月改进非服药类指导,并提醒医生、康复师及亲友每年进行一次三方会谈,以总结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康复情况,医生可以根据目前的情况修改服药处方,并改进康复所需注意的生产生活活动。
对于5~6级的用户,则需要进行线上加线下康复指导的康复模式,需要在第一次线上康复指导后,尽快(例如一周之内)与康复师、医生预约线下治疗,在经过康复师的心理疏导与精神重建之后,由医生调阅相关电子健康档案、与康复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亲友进行沟通后,确定长周期的康复计划并开具长其服药处方。可以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提醒康复师定期(例如每周)进行线下随访,每周对非处方类康复计划进行改进。此外,亲友也可以配合康复师的康复计划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疏导,并且,亲友可以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法定期(例如每天)反馈治疗情况。康复师可以每周上传周康复计划完成程度及服药进度,医生可以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反馈情况进行查阅并与用户进行线下复诊预约,并给出指导与改进意见,并为下月用药与康复计划进行改进,并记录于电子健康档案之中。
为了便于健康管理,用户、亲友、医生、康复师均可以查阅电子健康档案,但只有医生和康复师可以对康复计划进行修改,康复师仅可修改非处方类康复计划,医生可修改非处方类康复计划,用户及亲友不能修改康复计划,只能反馈治疗进度等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由于该健康管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健康管理方法相似,因此该健康管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健康管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管理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
建档模块301,用于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模式选择模块302,用于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块303,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装置中,建档模块301,具体用于: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接收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在具体实施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装置中,模式选择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装置中,还包括:
康复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健康管理装置中,还包括:
预约模块,用于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由于该健康管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健康管理方法相似,因此该健康管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健康管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401,以及与存储器401耦接的处理器402;
处理器40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401中的指令,执行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具体地,上述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显示装置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装置实现,此处不做限定。
存储器401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系统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存储有执行显示方法的对应实施例的指令。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闪存等。
处理器402可以用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等分立硬件组件方式来实现。相应地,诸如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的每个模块,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CPU)运行存储器中执行相应步骤的指令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相应步骤的专用电路来实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系统,由于该健康管理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健康管理装置相似,因此该健康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健康管理装置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系统,包括: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例如图10所示的健康管理装置),以及智能诊室;
智能诊室,用于提供与各健康管理模式对应的环境。
例如,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为:情景模式为虚拟现实情景,场景模式为视觉偏好,则智能诊室可以提供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并可以提供相应颜色和轻度的光线。当然,智能诊室也可以提供其他健康管理模式对应的环境,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便后续对用户的健康信息进行管理,并且,通过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根据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并向用户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因而,用户可以通过该健康管理方法,协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管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根据用户选择的所述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对应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包括:
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接收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
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所述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包括:
情景模式选项,包括:标准情景子选项、虚拟现实情景子选项、增强现实情景子选项、全息情景子选项及四维情景子选项;
场景模式选项,包括:听觉偏好子选项、嗅觉偏好子选项、味觉偏好子选项、视觉偏好子选项、交际偏好子选项及环境偏好子选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并通过对话窗口对用户进行远程精神干预与心理疏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健康管理指导建议,指导用户处于对应的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中,包括:
通过虚拟现实情景,辅助用户心理平静;或者,
通过增强现实情景,来有效支持康复师的直接干预;或者,
通过全息情景,搭建出用户想要见的人或物,以复制康复师的心理干预;或者,
通过四维情景,为用户还原相关创伤环境并进行记忆覆盖,将用户原有场景下的痛苦记忆通过构建美好的场景画面来进行抹去,对用户精神进行重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
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
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展示通知按钮,在接收到用户触发所述通知按钮的触发信息时,通知该用户对应的康复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显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在亲友的陪同下进行健康管理过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展示用药信息,并展示与所述用药信息中的药物对应的购买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推送与用户匹配的书籍和课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推送体验调查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
根据用户对所述体验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并展示周期管理方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用户的病情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用户的等级提供对应的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健康管理方法,其中,用户的病情分为轻微、轻度、中度、较重、重度及严重;
对于等级为轻微和轻度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及低频次的线下管理;
对于等级为中度和较重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以及服药处方;具体地,每隔设定时间进行线下复诊和线下康复训练;每隔设定时间进行医生、康复师及用户的三方会谈,以根据用户的病情调整所述服药处方及线下康复训练的内容;
对于等级为重度及严重的用户,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包括:进行一定周期的线上管理,一定频次的线下管理、服药处方以及亲友配合康复计划对用户进行疏导;具体地,在进行第一次线上管理后进行一次线下复诊,经康复师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重建后,由医生确定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并采用定期反馈管理情况、定期随访、定期对康复计划及服药处方进行调整的方式对所述全周期管理指导建议进行调整。
16.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包括:
建档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健康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以使用户选择情景模式和场景模式;接收用户对所述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并确定用户选择的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所述健康管理模式,展示健康管理指导建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建档模块,具体用于:展示关于注册方式的选择框及个人信息的输入框,接收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及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进行用户注册;推送基本信息问卷,接收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模式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所述注册方式的选择结果,用户对所述个人信息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对所述基板信息问卷的填写结果,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在所述展示关于健康管理模式的选择框时,同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健康管理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康复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健康信息,确定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展示关于康复师的选择框,并展示与用户匹配的康复师;接收用户对康复师的选择结果。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预约模块,用于展示各康复师对应的工作时间选择框,接收用户对康复师及对应的工作时间的选择结果,以完成康复师预约,并在预约的工作时间之前的设定时间前展示提醒信息。
21.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其中,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接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22.一种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装置,以及智能诊室;
所述智能诊室,用于提供与各健康管理模式对应的环境。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CN202010474335.2A 2020-05-29 2020-05-29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1640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4335.2A CN111640479A (zh) 2020-05-29 2020-05-29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1/086122 WO2021238435A1 (zh) 2020-05-29 2021-04-09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4335.2A CN111640479A (zh) 2020-05-29 2020-05-29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0479A true CN111640479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4335.2A Pending CN111640479A (zh) 2020-05-29 2020-05-29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0479A (zh)
WO (1) WO20212384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5956A (zh) * 2020-12-13 2021-02-12 龙马智芯(珠海横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治疗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21631A (zh) * 2021-06-25 2021-09-21 赵亚楠 一种线上服务平台
WO2021238435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0376A1 (en) * 2017-01-04 2018-07-05 Story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biometric activity using virtual reality therapy
CN108461126A (zh) * 2018-03-19 2018-08-28 傅笑 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及干预系统
CN108632210A (zh) * 2017-03-20 2018-10-09 许桂林 可向个人提供保健医疗信息与心理和精神辅助治疗的系统
KR101948306B1 (ko) * 2018-01-12 2019-02-14 유한책임회사 단호연 심리 상태에 따른 레시피 추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31111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昆山杜克大学 基于虚拟现实及多模态信息的孤独症辅助干预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4321B2 (en) * 2015-10-23 2020-08-18 Hrl Laboratories, Llc Transcranial current stimulation system and virtual reality for treatment of PTSD or fears
US10839707B2 (en) * 2016-09-08 2020-11-17 Wayne State University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osure therapy and motor skills training
CN107320836A (zh) * 2017-05-02 2017-11-07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vr技术的抑郁症辅助治疗虚拟场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0299198A (zh) * 2018-03-22 2019-10-01 杨瀚博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可进行远程诊疗精神治疗的监控方法
CN111640479A (zh) * 2020-05-29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0376A1 (en) * 2017-01-04 2018-07-05 Story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biometric activity using virtual reality therapy
CN108632210A (zh) * 2017-03-20 2018-10-09 许桂林 可向个人提供保健医疗信息与心理和精神辅助治疗的系统
KR101948306B1 (ko) * 2018-01-12 2019-02-14 유한책임회사 단호연 심리 상태에 따른 레시피 추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61126A (zh) * 2018-03-19 2018-08-28 傅笑 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及干预系统
CN110931111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昆山杜克大学 基于虚拟现实及多模态信息的孤独症辅助干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435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65956A (zh) * 2020-12-13 2021-02-12 龙马智芯(珠海横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治疗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21631A (zh) * 2021-06-25 2021-09-21 赵亚楠 一种线上服务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8435A1 (zh)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riana et al. Technology literacy as a barrier to telehealth during COVID-19
US11923053B2 (en) HIPPA-compliant computer secur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visual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in an electronic format relating to at least two individuals, at least one of whom is an individual under care, from a video camera,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access of a user to the information, formatting the information, and populating forms with the information
US893022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ndering personal stories to medical patients
US20160086505A1 (en) System for assessing user knowledge about a healthcare system
WO2021238435A1 (zh)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20101847A1 (en) Mobile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002114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patient therapeutic plan
US201102250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and Maintaining Personal Health Care Records
US201600421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havioral health case management
JP7452974B2 (ja) 支援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支援情報提供装置、支援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Smith et al. Lessons learned after redesigning a personal health record
CA3061700A1 (en) Evaluation of prescribed devices or services
Lujan et al. Telemedicine prototype to improve medical care and patient and physician safety in Lima-Peru
US201600193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patient engagement
JP7458000B2 (ja) 支援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支援情報提供装置、支援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2784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pharmaceutical accuracy and understanding
US20190295713A1 (en)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Harrison et al. A study of the health literacy needs of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Windmill et al. Patient complexity charge matrix for audiology services: A new perspective on unbundling
Jacelon et al. Developing ASSISTwell, a tablet application to support older adult's self-management of symptoms of chronic conditions.
Thawani et al. A Comparison of Patients' and Neurologists' Assessments of their Teleneurology Encounter: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Chan et al. Data collection from novel sources
US20230290483A1 (en) Therapeutics Platform for Mental Health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US202300724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roke care management
Krieger et 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Medical Apps: Why Oversight Must Come from With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