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8982B -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8982B
CN111638982B CN202010462509.3A CN202010462509A CN111638982B CN 111638982 B CN111638982 B CN 111638982B CN 202010462509 A CN202010462509 A CN 202010462509A CN 111638982 B CN111638982 B CN 111638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st item
target
application
task
up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2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8982A (zh
Inventor
胥昕昂
王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25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8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8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8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8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8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4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based on user hist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6Incentive systems for frequent usage, e.g. frequent flyer miles programs or poi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终端接收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中心任务平台依据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终端显示目标任务列表,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各应用间的用户导流,即导流的上游应用和下游应用直接对接,但是,这种点对点的实现方式,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时,原下游应用或上游应用都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这会增加新的开发成本,导致开发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导流方法,开发成本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中心任务平台,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终端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终端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之间进行交互,由中心任务平台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终端,终端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中心任务平台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7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可基于用户的操作触发,例如,用户向终端输入预设内容,或用户向终端输入预设操作等等,预设内容与预设操作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也可由终端自动触发,例如,终端在显示预设页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的标识,上游应用在终端上显示,上游应用可为新闻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等等。上游应用标识为上游应用的唯一标识,用于标识上游应用。
步骤102、终端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中心任务平台中预先为上游应用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下游应用,例如,中心任务平台包括配置关系表,配置关系表包括上游应用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每个目标列表项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该下游应用可为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下游应用的链接可理解为下游应用的调起链接,调起链接包括跳转链接或者下载链接,调起链接用于在终端上开启下游应用,例如,当用户点击目标列表项时,终端内调起下游应用的界面或下载链接,在终端上显示下游应用的界面,以引导用户对下游应用进行浏览或操作。
终端将请求信息发送给中心任务平台之后,中心任务平台根据请求信息中的上游应用标识,获得目标任务列表,并将目标任务列表发送给终端。
步骤103、终端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终端在接收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后,显示目标任务列表,具体可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例如,终端在显示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消息,并接收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然后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此种情况下,上游应用的显示信息包括目标任务列表。
目标任务列表中的每个目标列表项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用户可基于该下游应用的链接,跳转至下游应用,例如,终端通过接收用户对一个目标列表项的点击输入,跳转至该目标列表项包括的下游应用的链接对应的下游应用上,在终端上显示该下游应用的界面,从而实现用户导流。
中心任务平台可视为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之间的中间平台,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之间不用直接对接,而是均通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这样,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若该上游应用对应已有的下游应用,则已有的下游应用不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或者每新增一个下游应用,若该下游应用对应已有的上游应用,则已有的上游应用不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终端可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导流方法,可应用在针对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下,通过中心任务平台来解决用户导流行为的接入能力,降低各应用(包括上游应用和下游应用)开发的重复成本,提升活动快速上线的效率。运营活动入口在上游应用内进行用户曝光,例如,采用H5(H5是指“HTML”的第5个版本,HTML5是第5个版本的“描述网页的标准语言”)网页作为活动页面,在活动页面中展示预先配置的目标任务列表,目标任务列表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上游应用可以是内容矩阵中用户体量较大的应用,通过在上游应用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来实现导流目的,从而挖掘出对下游应用感兴趣的用户,提升下游应用的用户体量和活跃度。
本实施例中,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终端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终端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之间进行交互,由中心任务平台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终端,终端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3、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
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
输入操作可为点击操作、滑动操作或者按压操作,在此不做限定。输入操作针对的对象为第一列表项,例如,终端上显示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用户对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一个目标列表项进行点击,将点击所针对的目标列表项确定为第一列表项。
终端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之后,根据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跳转至下游应用,并在终端上显示该下游应用的界面,便于用户对下游应用进行使用,实现用户导流。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与其他下游应用进行区分,将第一列表项的下游应用称为第一下游应用。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接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便于用户在终端上对下游应用进行操作,实现用户导流。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列表项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列表项所对应的目标条件;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之后,还包括:
对针对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若所述用户行为满足所述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使得所述中心任务平台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对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
具体的,每个目标列表项除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之外,还包括目标列表项的标识,以及目标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目标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目标条件可为“看视频5分钟”、“阅读文章10分钟”、“留言超过100字”等等。终端在对目标列表项进行显示时,也可对目标条件进行显示,例如,显示目标列表项的下游应用的名称和对应的目标条件。
终端在显示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之后,对用户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判断用户行为是否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例如,用户是否看了5分钟视频、用户是否阅读了10分钟文章、用户是否留言超过100字等等,若用户行为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中心任务平台在接收到通知信息之后,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用户的行为数据为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信息,用户的行为数据可包括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等等。
在用户行为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时,中心任务平台对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进行更新,例如,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积分增加10分,或者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奖励信息增加一个笑脸图标,以对用户进行奖励发放。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之后,对针对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若所述用户行为满足所述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使得所述中心任务平台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对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以对用户在第一下游应用上的用户行为进行更新,完成用户导流。由于第一下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上游应用与第一下游应用不用直接对接,这样,若为上游应用新增一个下游应用,不需要对上游应用进行修改,或者为第一下游应用新增一个上游应用,不需要对第一下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本实施例中,由中心任务平台根据通知信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时,这可由中心任务平台触发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更新操作,也可以由中心任务平台获取到更新信息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触发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更新操作。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具体的,更新信息为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用户行为在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中心任务平台需要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奖励。
进一步的,终端在对目标列表项进行显示时,可对目标条件和更新信息同时进行显示,例如,若目标条件为“阅读文章10分钟”,更新信息为“奖励10个积分”,则在终端上显示目标列表项时,可显示“阅读文章10分钟,奖励10个积分”。
中心任务平台存储有目标列表项的标识与更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心任务平台在接收到通知信息后,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然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例如,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积分增加10分,或者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奖励信息增加一个笑脸图标。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之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更新信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本实施例中由终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完成用户导流。由于第一下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上游应用与第一下游应用不用直接对接,这样,若为上游应用新增一个下游应用,不需要对上游应用进行修改,或者为第一下游应用新增一个上游应用,不需要对第一下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中心任务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中心任务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中心任务平台接收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可基于用户的操作触发,例如,用户向终端输入预设内容,或用户向终端输入预设操作等等,预设内容与预设操作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也可由终端自动触发,例如,终端在显示预设页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的标识,上游应用在终端上显示,上游应用可为新闻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等等。上游应用标识为上游应用的唯一标识,用于标识上游应用。
步骤202、中心任务平台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中心任务平台中预先为上游应用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下游应用,例如,中心任务平台包括配置关系表,对应关系即配置关系表,配置关系表包括上游应用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每个目标列表项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该下游应用可为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下游应用的链接可理解为下游应用的调起链接,调起链接包括跳转链接或者下载链接,调起链接用于在终端上开启下游应用,例如,当用户点击目标列表项时,终端内调起下游应用的界面或下载链接,在终端上显示下游应用的界面,以引导用户对下游应用进行浏览或操作。
终端将请求信息发送给中心任务平台之后,中心任务平台根据请求信息中的上游应用标识,获得目标任务列表。
步骤203、中心任务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中心任务平台获取到目标任务列表后,将目标任务列表发送给终端。终端在接收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后,显示目标任务列表,具体可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例如,终端在显示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消息,并接收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然后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此种情况下,上游应用的显示信息包括目标任务列表。
目标任务列表中的每个目标列表项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用户可基于该下游应用的链接,跳转至下游应用,例如,终端通过接收用户对一个目标列表项的点击输入,跳转至该目标列表项包括的下游应用的链接对应的下游应用上,在终端上显示该下游应用的界面,从而实现用户导流。
中心任务平台可视为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之间的中间平台,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之间不用直接对接,而是均通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这样,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若该上游应用对应已有的下游应用,则已有的下游应用不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或者每新增一个下游应用,若该下游应用对应已有的上游应用,则已有的上游应用不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导流方法,可应用在针对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下,通过中心任务平台来解决用户导流行为的接入能力,降低各应用(包括上游应用和下游应用)开发的重复成本,提升活动快速上线的效率。上游应用可以是内容矩阵中用户体量较大的应用,通过在上游应用中显示目标任务列表来实现导流目的,从而挖掘出对下游应用感兴趣的用户,提升下游应用的用户体量和活跃度。
本实施例中,中心任务平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之间进行交互,由中心任务平台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终端,终端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
所述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所述第一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
基于所述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中心任务平台中,每个上游应用可预先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下游应用,即对应关系中,每个上游应用标识可对应有一个或多个任务列表项。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区分,将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任务列表称为第一任务列表。
中心任务平台可包括任务平台、用户画像平台和资产中心,其中,任务平台用于与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接收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以及通知信息,向终端发送目标任务列表以及更新信息等。任务平台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然后任务平台将第一任务列表和账号标识发送给用户画像平台,用户画像平台基于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例如,第一任务列表包括第一任务列表项和第二任务列表项。第一任务列表项为:收藏体育应用A,第二任务列表项为:收藏财经应用B。
第一任务列表中各任务列表项包括列表项的标识,以及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目标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上述“收藏体育应用A”和“收藏财经应用B”分别为第一任务列表项和第二任务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
用户画像平台基于账号标识,获得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若分析出用户收藏体育应用A的行为大于收藏财经应用B的行为,则确定第一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历史行为信息可理解为中心任务平台收集的用户使用应用的行为数据,比如内容垂类的喜好、应用属性的使用频率等,内容垂类可理解为内容的分类,例如汽车类、体育类、娱乐类等等。应用属性可理解为收藏、点赞、不收藏等。
进一步的,在对各项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时,可基于任务列表项的标签进行排序,标签可视为任务列表项的属性,可体现任务列表项的分类,携带在任务列表项中,例如,标签可为体育类、财经类等。
若根据用户历史行为信息分析获知,用户浏览体育类的信息比浏览财经类的信息更频繁,说明用户对体育类的信息比财经类的信息更加感兴趣,则确定第一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优先级大的任务列表项排在目标任务列表靠前的位置,例如,目标任务列表从上到下位置上,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从大到小。目标任务列表可包括第一任务列表项中的部分任务列表项,例如,将优先级从大到小排序,目标任务列表包括排序在前的N个任务列表项,N为正整数,且不大于第一任务列表项中的任务列表项的个数。
用户画像平台在确定优先级后,获得目标任务列表,并将目标任务列表发送给任务平台,任务平台为目标任务列表中的各任务列表项添加下游应用的链接,使得目标任务列表中的各任务列表项均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下游应用的链接可理解为下游应用的调起链接,调起链接包括跳转链接或者下载链接,调起链接用于终端基于用户操作开启下游应用,以引导用户对下游应用进行浏览或操作。
本实施例中,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具体通过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所述第一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基于所述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通过排序,可使得优先级高的任务列表项显示在目标任务列表的靠前位置,提高用户导流成功率。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第一列表项的标识,所述第一列表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一项;
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更新信息为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用户行为在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中心任务平台需要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奖励。
中心任务平台存储有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与更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心任务平台在接收到通知信息后,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然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例如,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积分增加10分,或者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奖励信息增加一个笑脸图标等等。
本实施例中,由中心任务平台根据通知信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时,这可由中心任务平台中的资产中心触发完成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更新,也可以由中心任务平台获取到更新信息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触发完成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更新。
本实施例中由中心任务平台触发完成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更新,以完成用户导流。由于下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不用直接对接,这样,若为上游应用新增一个下游应用,不需要对上游应用进行修改,或者为下游应用新增一个上游应用,不需要对下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
将所述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更新信息可为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用户行为在满足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中心任务平台需要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奖励。
中心任务平台存储有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与更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心任务平台在接收到通知信息后,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然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例如,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积分增加10分,或者将用户的行为数据中的奖励信息增加一个笑脸图标等等。
本实施例中,中心任务平台获取到更新信息后,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触发完成对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更新。
本实施例中由中心任务平台将更新信息发送给终端,由终端触发完成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更新,以完成用户导流。由于下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不用直接对接,这样,若为上游应用新增一个下游应用,不需要对上游应用进行修改,或者为下游应用新增一个上游应用,不需要对下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图3为终端与中心任务平台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中心任务平台由任务平台、用户画像平台、资产中心等三部分组成,其中任务平台用于接入各应用并维护任务列表,通过用户画像平台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计算用户偏好,来进行精细化的任务下发。若用户在上游应用内完成目标任务,可由上游应用回调通知任务平台,再由任务平台根据配置的任务类型(即更新信息),由资产中心更新用户的积分信息或者奖励信息,以进行实体奖品的兑换,或进行现金补款等。
图4为用户导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首先运营活动入口在上游应用内进行用户曝光,通常以一个H5网页作为活动页面,活动页面中会展示配置的任务列表项,每个任务列表项包括一个下游应用的链接。上游应用可为内容矩阵中用户体量较大的应用,导流行为需要在使用上游应用的用户中发掘出对下游应用感兴趣的用户,从而提升下游应用的用户体量和活跃度。
如图4所示,上游应用向任务平台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以获取任务列表(可理解为目标任务列表);
任务平台接收到请求消息后,读取任务配置,获取与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任务列表;
任务平台将任务列表和用户标识发送给用户画像平台,用户画像平台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比如内容垂类的喜好、应用属性的使用频率等,对任务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历史行为信息可理解为中心任务平台收集的用户使用应用的行为数据,比如内容垂类的喜好、应用属性的使用频率等,内容垂类可理解为内容的分类,例如汽车类、体育类、娱乐类等等。应用属性可理解为收藏、点赞、不收藏等。
任务平台对排序后的任务列表进行任务内容整理,即任务平台为对排序后的任务列表进行挑选,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值的任务列表项,并为这些任务列表项补充下游应用的调起链接、以及相关的文案等数据,组成响应内容,发送给上游应用进行展示。当用户在上游应用的活动页面点击任务列表项时,终端内调起下游应用的界面或下载链接,以引导用户前往下游应用。
当用户在下游应用完成目标任务内容时,比如阅读一定篇数的内容、使用一次某应用功能等,下游应用通过终端通知任务平台该用户完成目标任务。任务平台收到任务完成的通知后,会根据配置的任务类型(即更新信息),选择通知资产中心进行线下奖励的发放,或通知上游应用进行积分补偿等奖励发放,至此完成了一次用户导流行为。
上述通过建立中心任务平台,解耦导流上下游应用,能够实现多对多的对应关系,当新增导流上游应用(也可称为上游应用),或者导流下游应用(也可称为下游应用)时,每个应用只需与任务平台提供的统一接口进行接入即可,一个下游应用只需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对接,就能与多个上游应用进行联系,实现新增上游应用时对下游应用无感知。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各应用完成用户导流行为的研发成本,降低研发耗时,实现运营活动的快速上线,更好地提升内容矩阵内各应用的用户活跃度。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导流装置5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一显示模块503,用于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进一步的,第一导流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列表项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列表项所对应的目标条件;
所述导流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对针对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若所述用户行为满足所述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使得所述中心任务平台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对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装置5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更新信息;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第一导流装置500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导流装置500,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之间进行交互,由中心任务平台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第一导流装置500,第一导流装置500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导流装置600,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602,用于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三发送模块60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进一步的,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602,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所述第一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
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排序子模块,用于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进一步的,第二导流装置600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第一列表项的标识,所述第一列表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一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或者,将所述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第二导流装置600能够实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中心任务平台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导流装置600,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第二导流装置600之间进行交互,由第二导流装置600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终端,终端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第二导流装置600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7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电子设备还可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或者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中心任务平台。
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
存储器7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流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流方法。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2所示的接收模块201和第一显示模块202)。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导流方法。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实现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实现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7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实现导流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7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终端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终端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上游应用与中心任务平台之间进行交互,由中心任务平台将下游应用的链接发送给终端,终端基于下游应用的链接对下游应用进行访问,避免了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的直接对接。这样,在进行用户导流时,上游应用与下游应用均与中心任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使得每新增一个上游应用或下游应用,不需要对已有的下游应用或者上游应用进行修改,可降低开发成本。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运行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其中,所述下游应用的链接用于开启下游应用;
所述导流用于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
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表项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列表项所对应的目标条件;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之后,还包括:
对针对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若所述用户行为满足所述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使得所述中心任务平台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对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5.一种导流方法,应用于中心任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在运行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以使得所述终端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其中,所述下游应用的链接用于开启下游应用;
所述导流用于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
所述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所述第一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
基于所述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第一列表项的标识,所述第一列表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一项;
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或者,将所述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8.一种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运行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向中心任务平台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所述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其中,所述下游应用的链接用于开启下游应用;
所述导流用于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的输入操作,确定第一列表项;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第一下游应用的链接,显示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表项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列表项所对应的目标条件;
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对针对所述第一下游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测,若所述用户行为满足所述第一列表项对应的目标条件,则向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通知信息,使得所述中心任务平台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对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任务平台发送的更新信息;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12.一种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运行上游应用的界面时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上游应用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获取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由中心任务平台依据所述上游应用标识确定,且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各目标列表项均包括一个用于导流的下游应用的链接;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以使得所述终端在上游应用的界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其中,所述下游应用的链接用于开启下游应用;
所述导流用于内容矩阵内多应用间的页端导流场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上游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任务列表,所述第一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
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账号标识,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历史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中各任务列表项的优先级;
排序子模块,用于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对所述至少一个任务列表项的各任务列表项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目标任务列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上游应用上登录的用户的账号标识和第一列表项的标识,所述第一列表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列表项中的一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列表项的更新信息;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或者,将所述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账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更新。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62509.3A 2020-05-27 2020-05-27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638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2509.3A CN111638982B (zh) 2020-05-27 2020-05-27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2509.3A CN111638982B (zh) 2020-05-27 2020-05-27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8982A CN111638982A (zh) 2020-09-08
CN111638982B true CN111638982B (zh) 2024-03-01

Family

ID=7232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2509.3A Active CN111638982B (zh) 2020-05-27 2020-05-27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8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922B (zh) * 2021-04-22 2022-04-0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表项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030A (zh) * 2013-12-23 2015-06-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开启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02019A (zh) * 2015-05-20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广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563097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87831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重庆西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广app的装置
CN106485519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重庆西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广app的方法
CN107391132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App执行预设动作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7392643A (zh) * 2017-06-16 2017-11-24 赤子城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追踪及识别网络广告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0381155A (zh) * 2019-07-25 2019-10-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796462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3016B2 (en) * 2015-02-17 2019-10-01 Sony Corporation Recep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030A (zh) * 2013-12-23 2015-06-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开启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02019A (zh) * 2015-05-20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广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6487831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重庆西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广app的装置
CN106485519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重庆西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广app的方法
CN10563097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2643A (zh) * 2017-06-16 2017-11-24 赤子城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追踪及识别网络广告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91132A (zh) * 2017-07-17 2017-11-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App执行预设动作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0796462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81155A (zh) * 2019-07-25 2019-10-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search on expressway state recognition based on beidou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data;Su Hang 等;《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and electrical automation》;第1-2页 *
移动阅读APP的运行模式探析;王艺楠 等;《传播力研究》;第2卷(第14期);第1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8982A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9807B (zh) 落地页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099790A (zh) 确定页面主题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66280B (zh) 评论的排序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99620A (zh) 一种页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6612B (zh) 页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610972B (zh) 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1332B (zh) 模型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0906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46574B (zh) 产品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8982B (zh) 导流方法、导流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163143B (zh) 页面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81339B (zh) 资源信息的推送、通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8787B (zh) 用于展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39462A (zh) 一种组件渲染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和介质
CN114661274A (zh) 用于生成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38148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77558B (zh) 频道业务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559867B (zh) 业务内容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611476B (zh) 专题页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2446728B (zh) 广告召回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4139A (zh) Ui样式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1651229A (zh) 字体更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738567B (zh) 平台内容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462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71901B (zh) 客户端行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