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6542A -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6542A
CN111636542A CN202010467243.1A CN202010467243A CN111636542A CN 111636542 A CN111636542 A CN 111636542A CN 202010467243 A CN202010467243 A CN 202010467243A CN 111636542 A CN111636542 A CN 111636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rainwater
slag blocking
blocking ne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7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琪
禹云莉
陈懋朋
袁正浩
黄依莹
贾保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72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6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6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E03F5/0404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with a permanent or temporary filtering device; Filte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过滤室、旋流室以及沉泥室;其中所述过滤室的顶部敞口,并可拆卸安装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室内部还可拆卸安装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旋流室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室内沿其内壁环向倾斜设置一环状导流板,所述环向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出水口,以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并排出。本发明即可保证雨水口不会被堵塞,解决面源污染,并且清理时只需要将拦渣网取出,清除拦渣网上的垃圾即可,无需人工掏设。

Description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雨水口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截留初期雨水的旋流扩底型雨水口。
背景技术
现城市道路大部分已经建成,由于老城区面积较广,海绵城市理念近年才被广泛采纳,故大部分道路任未采用“下沉式绿化带+溢流式雨水口”,基本均为“硬质铺装+偏箅式雨水口”,其缺乏海绵城市概念中的“拦截、过滤、渗透、净化、调蓄、滞留”等措施。城市老城区雨水管网经过过多年的提升改造,道路积水问题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没有空间新建大容积雨水调蓄池、无法进行老旧道路整体海绵城市改造的情况下,硬质铺装对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几乎为零。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过滤室、旋流室以及沉泥室;其中所述过滤室的顶部敞口,并可拆卸安装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室内部还可拆卸安装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旋流室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室内沿其内壁环向倾斜设置一环状导流板,所述环向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出水口,以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并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旋流室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沉泥室的侧壁设置若干弃流管,所述弃流管一端连通所述沉泥室内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弃流管外部,且所述弃流管两端均包覆过滤网,以供气流水经由所述过滤网往外排。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雨水箅子,其形状与所述过滤室的顶部敞口的形状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拦渣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环状导流板与路面的夹角为45-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旋流室的母线与下底面的夹角为70-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过滤室的侧壁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过滤室的顶端内陷形成环形的限位卡槽;
支撑环,其边沿可拆卸卡设在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拦渣网通过一圈环形分布的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撑环,且所述拦渣网位于所述支撑环底部;所述拦渣网的每个网孔上方设置一盖体,每个所述盖体通过第二弹簧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网孔上方,且与所述网孔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盖体与相应的所述网孔之间设置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拦渣网上,另一端朝向所述盖体;
底板,其固定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拦渣网下方,二者彼此平行;所述底板上分布若干疏通齿;所述疏通齿与所述拦渣网的网孔一一对应;
所述拦渣网的网孔被堵塞时,堵塞物以及积水将迫使所述第一弹簧拉长发生形变,当其被拉长至预设临界值时,所述拦渣网的网孔将被相应的疏通齿对应戳入,且所述疏通齿将会顶起相应的所述拦渣网的网孔上的所述盖体,进而加大水流流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底板为方形框架。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拦渣网有效拦截道路上的污染,即可保证雨水口不会被堵塞,解决面源污染,并且清理时只需要将拦渣网取出,清除拦渣网上的垃圾即可,无需人工掏设。
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状导流板的设计可以将雨水引流到旋流室井壁上,并且给雨水提供一个切向加速度,让雨水通过离心力作用下在旋流室进行充分的固液分离,出水管设置在进水口的切线方向上也有助于雨水能在旋流室充分停留,增强初雨沉砂效果。
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经分离后,干净的雨水流向市政雨水管网,泥沙较多的雨水进入沉泥室,部分(实验验证约为30%)初期雨水通过沉泥室井壁上的弃流管向四周土壤渗透,通过土壤过滤净化雨水,并在管道四周填充碎石,加快渗透速度,减少初期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道。同时将弃流管的进出口均用透水工布包裹,防止堵塞,弃流水被由防水土工布阻隔并排入绿地内。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优选实施例中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的过滤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过滤室1、旋流室2以及沉泥室3;其中所述过滤室1的顶部敞口,并可拆卸安装第一过滤装置4,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为雨水箅子,其形状与所述过滤室1的顶部敞口的形状一致;所述过滤室1内部还可拆卸安装第二过滤装置5,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为拦渣网;所述过滤室1的侧壁倾斜。
所述旋流室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其侧壁设有出水口7,所述旋流室2内沿其内壁环向倾斜设置一环状导流板6,所述环状导流板6呈圆弧状,所述环状导流板6与路面的夹角为45-60°。所述环向导流板6的下端朝向所述出水口7,以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7并排出。所述旋流室2的母线与下底面的夹角为70-90°。
所述沉泥室3的侧壁设置若干弃流管8,所述弃流管8一端连通所述沉泥室3内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弃流管8外部,且所述弃流管8两端均包覆过滤网,此处的过滤网可采用透水工布,以供气流水经由所述过滤网往外排。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通过雨水箅子,初步过滤,再通过拦渣网有效拦截道路上的污染后,即可保证雨水口不会被堵塞,解决面源污染,并且清理时只需要将拦渣网取出,清除拦渣网上的垃圾即可,无需人工掏设。而环状导流板6的设计可以将雨水引流到旋流室2的井壁上,并且给雨水提供一个切向加速度,让雨水通过离心力作用下在旋流室进行充分的固液分离,出水管设置在进水口的切线方向上也有助于雨水能在旋流室充分停留,增强初雨沉砂效果。
经分离后,干净的雨水流向市政雨水管网,泥沙较多的雨水进入沉泥室3,部分(实验验证约为30%)初期雨水通过沉泥室3井壁上的弃流管8向四周土壤渗透,通过土壤过滤净化雨水,并在管道四周填充碎石,加快渗透速度,减少初期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道。同时将弃流管8的进出口均用透水工布包裹,防止堵塞,弃流水被由防水土工布阻隔并排入绿地内。
对于30m宽硬化道路的初期雨水净化及截留率达50%,理论计算如下:
以截留50%的初期雨水为目标,核算雨水口底部下沉的高度。
Figure BDA0002513055140000041
其中,
Q—每个雨水口的初期雨水总量,m3
L—两个雨水检查井之间的距离,m,本计算取30;
B—道路宽度,m,本计算取30;
h—初期雨水降雨量,mm,本计算取4;
n—两个雨水检查井之间的雨水口数量,本计算取4.
Figure BDA0002513055140000051
H--雨水口底部下沉高度,m;
Q—每个雨水口的初期雨水总量,m3
A—圆筒状雨水口的横截面积,m2,设雨水口下沉段直径为0.8m.
k—弃流系数,本计算设为30%
核算结果为,在上述条件下,沉泥井3的高度为0.6m,可达到50%的初期雨水净化及截留率。因此实际应用时,可设计使得所述沉泥井3的高度为0.6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所述过滤室1的顶端内陷形成环形的限位卡槽10;
支撑环11,其边沿可拆卸卡设在所述限位卡槽10内;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通过一圈环形分布的第一弹簧12连接于所述支撑环11,且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位于所述支撑环11底部;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每个网孔上方设置一盖体13,每个所述盖体13通过第二弹簧14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网孔上方,且与所述网孔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盖体13与相应的所述网孔之间设置若干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一端固定于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上,另一端朝向所述盖体13;
底板16,其固定于所述过滤室1内,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下方,二者彼此平行;所述底板16上分布若干疏通齿17;所述疏通齿17与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网孔一一对应;所述底板16为方形框架。
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网孔被堵塞时,堵塞物以及积水将迫使所述第一弹簧拉长发生形变,当其被拉长至预设临界值时,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网孔将被相应的疏通齿对应戳入,且所述疏通齿17将会顶起相应的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网孔上的所述盖体13,进而加大水流流速。
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网孔被杂质堵塞时,水无法正常排出,此时将会造成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的重量增加,第一弹簧12将发生形变,被拉长,如图2所示,所述拦渣网(即第二过滤装置5)将向下移动,而位于其下方的底板16上的疏通齿17将会戳入所述拦渣网相应的网孔内,自动实现对所述拦渣网的堵塞进行疏通;而且此时盖体13由第二弹簧14架空在网孔上方,可对网孔起到一定的防护作业,避免其别堵塞,当底板16上的疏通齿17戳入所述拦渣网相应的网孔时,所述疏通齿17将所述盖体13顶起,将进一步有利于疏通;而限位杆15的设置,可以防止由于杂质堆积过多,而导致所述盖体被压垮,从而对网孔的堵塞。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过滤室、旋流室以及沉泥室;其中所述过滤室的顶部敞口,并可拆卸安装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室内部还可拆卸安装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旋流室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室内沿其内壁环向倾斜设置一环状导流板,所述环向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出水口,以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室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室的侧壁设置若干弃流管,所述弃流管一端连通所述沉泥室内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弃流管外部,且所述弃流管两端均包覆过滤网,以供气流水经由所述过滤网往外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雨水箅子,其形状与所述过滤室的顶部敞口的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拦渣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导流板与路面的夹角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室的母线与下底面的夹角为7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的侧壁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的顶端内陷形成环形的限位卡槽;
支撑环,其边沿可拆卸卡设在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拦渣网通过一圈环形分布的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撑环,且所述拦渣网位于所述支撑环底部;所述拦渣网的每个网孔上方设置一盖体,每个所述盖体通过第二弹簧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网孔上方,且与所述网孔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盖体与相应的所述网孔之间设置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拦渣网上,另一端朝向所述盖体;
底板,其固定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拦渣网下方,二者彼此平行;所述底板上分布若干疏通齿;所述疏通齿与所述拦渣网的网孔一一对应;
所述拦渣网的网孔被堵塞时,堵塞物以及积水将迫使所述第一弹簧拉长发生形变,当其被拉长至预设临界值时,所述拦渣网的网孔将被相应的疏通齿对应戳入,且所述疏通齿将会顶起相应的所述拦渣网的网孔上的所述盖体,进而加大水流流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方形框架。
CN202010467243.1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Pending CN111636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243.1A CN111636542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243.1A CN111636542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6542A true CN111636542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7243.1A Pending CN111636542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65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1049B1 (ko) 초기우수 정화장치
CN110528351A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方法
KR101703319B1 (ko) 빗물 침투 시설
CN214884037U (zh) 道路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05663011U (zh) 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
KR100629151B1 (ko) 초기우수 다중여과시설
CN210421340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结构
CN109372087B (zh) 一种面源控污雨水井
CN113175050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KR101231458B1 (ko) 초기 우수처리 빗물받이
CN210002533U (zh) 一种市政支路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CN109763554B (zh) 一种生物滞留设施入流口结构
KR101208694B1 (ko) 우수의 여과장치
CN111636542A (zh)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KR100976853B1 (ko) 집수정
CN208844712U (zh) 一种雨水径流截污装置
CN103774742B (zh) 一种排水管道格栅装置
CN209934268U (zh) 一种房建工地用三级沉淀池
CN106638899B (zh) 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212271170U (zh) 一种锥形扩底式旋流雨水口
CN109518793A (zh) 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72245U (zh) 一种基于lid技术的矿区雨水净化排蓄系统
CN209482432U (zh) 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
CN103774748B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道过流式格栅装置
CN203795573U (zh) 一种排水管道格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