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1084A - 食用菌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用菌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1084A
CN111631084A CN202010706844.3A CN202010706844A CN111631084A CN 111631084 A CN111631084 A CN 111631084A CN 202010706844 A CN202010706844 A CN 202010706844A CN 111631084 A CN111631084 A CN 111631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plate
swing
sliding
swi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68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1084B (zh
Inventor
杨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ingf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ingf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ingf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ingf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68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1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1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1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1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1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和浇水装置,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架体,培养架体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包括升降段和回避段,回避段绕支撑柱的周向设置,回避段和升降段衔接;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放置支架;浇水装置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浇灌结构和摆动结构,水平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浇灌结构水平位移,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和摆动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板在水平面上摆动,以带动浇灌结构一起做水平的摆动。本发明能够在设置一个喷头的情况下,实现对多个放置支架上的培养袋单独浇水,实现按需浇水;并且先将喷灌结构伸至培养袋上方进行喷洒,再使喷灌结构左右摇摆,还实现了均匀加湿培养袋内的菌类的效果。

Description

食用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食用菌中作为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得到大面积的人工栽培,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但是现有的培养箱内的加湿处理不够均匀和便捷,从而使得食用菌的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实现批量化的栽培,通常在一个栽培箱里面设置有多个培养袋。但是,将食用菌放入培养袋后,不方便对栽培箱里的培养袋进行移动,无法灵活改变培养袋位置,有时候就会造成同期的菌种长势参差不齐,这样,导致了不同培养袋内的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也不同。而且,传统技术每次都需要打开培养箱来对培养袋进行浇水,这种方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并且经常打开培养箱会对培养箱内的环境造成破坏,对培养箱内的菌种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生产效益较低。
中国专利CN210695292U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其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内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的外表面分布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置物架,所述固定置物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栽培盒,所述栽培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直杆,所述固定直杆的内部套接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上述的专利通过伸缩内杆来控制喷头沿直线位移,喷头位移到栽培盒正上方的时候进行浇水。
然而,上述的专利还存在以下的缺陷:1、在一根支撑柱上设置多个固定置物架,这就导致了需要设置多个喷头来对固定置物架上的培养盒进行浇水,由于各个培养盒内所需要的浇水量不同,在上述的专利实际进行浇水时,就需要对各个喷头进行单独控制,非常的麻烦;2、喷头只能对着栽培盒的某处浇水,栽培盒内难免存在喷头无法正对的地方,这些地方只能通过液体在栽培盒上的流动来实现加湿效果,这就导致了栽培盒内存在加湿不均匀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用菌的生长。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培养袋内的菌类实现均匀加湿的食用菌培养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架体,所述培养架体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升降段和回避段,所述升降段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支撑柱的上段,所述回避段绕支撑柱的周向设置,且回避段的一端和所述升降段的下端衔接;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升降段位于支撑柱的同一侧;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放置板和竖向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培养袋,放置板的一侧和所述滑板相连;
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底座、水平移动机构、浇灌结构和摆动结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培养箱外侧,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和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浇灌结构包括喷头、喷管和储液罐,所述喷头与所述支撑柱具有第一导轨的一侧相对,所述喷头通过所述喷管和储液罐相连,且喷头还通过一穿过所述培养箱的连杆与所述滑动件相连,以能跟随滑动件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和摆动驱动装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板相连,所述摆动板与喷头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通过摆动板带动喷头摆动。
当本申请的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需要进行浇水时,先将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回避段,并通过回避段滑动至支撑柱的另一侧,然后再将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上方,最后进行浇水;当本申请的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需要进行浇水时,先将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下方,然后再将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从回避段滑动至升降段的上方,最后进行浇水。
浇水时,本申请先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将喷头伸至培养袋上方,然后打开喷管或者喷液罐的开关,对培养袋进行补水;在进行补水的同时,通过摆动驱动装置驱动喷头左右摇摆,使水能够均匀地喷附在培养袋内,实现了均匀加湿培养袋内的菌类的效果,同时也不需要人频繁地打开培养箱,不仅保证了培养箱内的食用菌生长不被干扰,同时还节省了人力。
这样,本申请就能够在设置一个喷头的情况下,实现对多个放置支架上的培养袋单独浇水,此外,由于对第二导轨设置了升降段和回避段,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就不会对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的上下滑动形成阻碍,实现了能够将任意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上方,以使用浇水装置进行浇水,达到了按需浇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放置支架滑动至所述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上段时将滑板锁紧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包括锁舌、锁舌复位弹簧和锁孔,所述滑板朝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凸块,该凸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底部设有所述锁舌复位弹簧且所述容置空间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锁舌复位弹簧连接的锁舌,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侧壁上皆开设有与所述锁舌对应的所述锁孔;
所述锁舌的中部沿垂直轴线方向连接有一个拔叉,且所述拔叉外端通过一个拨孔延伸出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所述拨孔在沿锁舌伸缩的方向上具有供所述拔叉拨动并带动所述锁舌退出所述锁孔的空间,所述拔叉通过一动力装置提供拨动力。
这样,当放置支架滑动至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上段时,锁舌和锁孔能相互配合以将放置支架的滑板的位置卡住,从而使放置支架上的培养袋能够稳定地被浇水;在浇水完毕后,通过动力装置对拔叉提供动力实现拨动,能使锁舌向锁舌复位弹簧方向位移,从而使所述锁舌离开锁孔,放置支架的滑板就得以研上下方向移动,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截面皆呈工字型,以在左右两侧形成两滑槽,在每个滑槽内皆滑动配合有两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滑板朝向支撑柱的一侧通过支架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的升降段和回避段之间的衔接处呈圆弧连接,在第二导轨外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大于在第二导轨内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
这样,圆弧连接实现了升降段和回避段之间的平稳过渡,确保接合的平滑,导轮和导轨之间产生间隙的过程时间很短,是渐变的过程,不是突变的,很好的防止了冲击的产生;即使在间隙最大的时候,导轮依然会被卡在滑槽内,不会发生滑板脱离导轨的现象;此外,由于在第二导轨外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大于在第二导轨内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当滑板从升降段进入回避段时,或者从回避段进入升降段的时候,就会出现导轮抬起的现象,导轮就不会卡死在圆弧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轨为设置在盒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丝杆,丝杆的两端与盒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丝杆上套设有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丝杆螺纹配合相连,当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动件能沿丝杆移动;在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该盒体内的丝杆相连;
所述盒体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朝所述盒体的条形孔方向弯折后伸入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板呈L型结构,所述连杆穿过摆动板的竖直部分并和摆动板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连杆穿过摆动板后与所述喷头相连,其中,所述摆动板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盒体的前端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的上侧连接有一转轴,该转轴和所述摆动板的水平部分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动板在水平面上摆动,以带动喷头一起做水平的摆动;
其中,所述培养箱侧壁上对应所述连杆的部分开设有水平延伸的穿孔。
这样,摆动板呈L型结构,其竖直部分能够方便对连杆进行定位,保证其稳定性,摆动板的水平部分也方便实现做水平摆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具有一水平的支撑面,在该支撑面上设置有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的下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支撑面上,所述摆动板通过一转动结构安装在安装架体的上侧,并能够在安装架体上进行水平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安装螺栓和轴承,所述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架体上侧和摆动板的水平部分;其中,在摆动板的水平部分上开设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安装螺栓插置所述安装槽并穿过所述轴承;所述摆动结构通过一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架体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摆动板的水平部分和安装架体之间,且固定板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体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的转轴在穿过所述固定板后再和所述摆动板相连。
这样,安装螺栓和轴承的配合,既起到了固定摆动板的作用,并且,还不影响摆动板的摆动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的上侧呈半球形,其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
在培养箱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辊轮和遮光布,所述辊轮可转动套设在辊轮轴上,所述辊轮轴的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遮光布绕辊轮的周向设置,遮光布的一端和辊轮相连,另一端随辊轮收卷或垂下覆盖在培养箱外侧。
这样,由于食用菌在进行栽培时,经常需要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而每次观察都需要打开栽培箱,对食用菌的长势造成影响,本申请就通过将培养箱的上侧设置为半球形,并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透明材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菌体生长状况,遮光装置可以随时将透明的培养室变为暗室;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隔绝热量,减少热量损失;使用时,需要外界光照时,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辊轮旋转,将两侧的遮光布收卷起来;需要将培养室变为暗室时,控制步进电机将遮光布垂下,将培养箱的侧面遮住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培养箱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箱侧壁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培养箱外侧的控制中心;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将反馈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排风扇电性连接,通过该控制中心来控制所述排风扇的启停。
这样,使用时,排风扇与二氧化碳传感器配合,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后,控制装置开启排风扇,对培养箱内部进行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在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进行浇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在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进行浇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摆动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摆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滑板被锁紧装置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滑板处于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滑板和第一导轨配合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培养箱;
11-培养架体,110-支撑柱,111-第一导轨,112-第二导轨,1121-升降段,1122回避段,113-放置支架,1131-放置板,1132-滑板,1133-凸块,1134-导轮,114-锁紧装置,1141-锁舌,1142-锁舌复位弹簧,1143-锁孔,115-拔叉,116-第三导轨;
12-浇水装置,121-底座,122-水平移动机构,1221-盒体,1222-丝杠,1223-驱动电机,123-浇灌结构,1231-喷头,1232-喷管,124-摆动结构,1241-摆动板,1242-摆动驱动装置,1243-转动结构,12431-安装螺栓,12432-轴承,1244-固定板,125-连杆,126-安装架体;
13遮光装置,131-步进电机,132-辊轮;
14-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0和浇水装置12,所述培养箱10内设置有培养架体11,所述培养架体11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10,所述支撑柱110上设有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所述第一导轨111沿支撑柱1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轨112包括升降段1121和回避段1122,所述升降段1121沿支撑柱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支撑柱110的上段,所述回避段1122绕支撑柱110的周向设置,且回避段1122的一端和所述升降段1121的下端衔接;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11和所述第二导轨112的升降段1121位于支撑柱110的同一侧;在所述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放置支架113,所述放置支架113包括横向设置的放置板1131和竖向设置的滑板1132,所述滑板1132与第一导轨111或第二导轨112滑动配合,所述放置板1131用于放置培养袋,放置板1131的一侧和所述滑板1132相连。所述浇水装置12包括底座121、水平移动机构122、浇灌结构123和摆动结构124;所述水平移动机构122设于所述培养箱10外侧,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和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浇灌结构包括喷头1231、喷管1232和储液罐(未图示),所述喷头1231与所述支撑柱110具有第一导轨111的一侧相对,所述喷头1231通过所述喷管1232和储液罐相连,且喷头1231还通过一穿过所述培养箱10的连杆125与所述滑动件相连,以能跟随滑动件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摆动结构124包括摆动板1241和摆动驱动装置1242,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安装于底座121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与摆动板1241相连,所述摆动板1241与喷头1231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通过摆动板1241带动喷头1231摆动。实施时,摆动驱动装置1242采用旋转气缸。由于旋转气缸是很成熟的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对旋转气缸的具体内部结构进行赘述。
当本申请的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需要进行浇水时,先将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回避段,并通过回避段滑动至支撑柱的另一侧,然后再将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上方,最后进行浇水;当本申请的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内的培养袋需要进行浇水时,先将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下方,然后再将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从回避段滑动至升降段的上方,最后进行浇水。
浇水时,本申请先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将喷头伸至培养袋上方,然后打开喷管或者喷液罐的开关,对培养袋进行补水;在进行补水的同时,通过摆动驱动装置驱动喷头左右摇摆,使水能够均匀地喷附在培养袋内,实现了均匀加湿培养袋内的菌类的效果,同时也不需要人频繁地打开培养箱,不仅保证了培养箱内的食用菌生长不被干扰,同时还节省了人力。
这样,本申请就能够在设置一个喷头的情况下,实现对多个放置支架上的培养袋单独浇水,此外,由于对第二导轨设置了升降段和回避段,第二导轨上的放置支架就不会对第一导轨上的放置支架的上下滑动形成阻碍,实现了能够将任意导轨上的放置支架滑动至上方,以使用浇水装置进行浇水,达到了按需浇水的效果。
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在支撑柱110上设置第三导轨116、第四导轨等,第三导轨116和第四导轨皆与第二导轨的设计一致,皆包括升降段和回避段,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的区别在于:各个升降段的长度不同,使各个回避段的高度也不同。
其中,还包括用于对放置支架113滑动至所述第一导轨111或第二导轨112的上段时将滑板1132锁紧的锁紧装置114,所述锁紧装置114包括包括锁舌1141、锁舌复位弹簧1142和锁孔1143,所述滑板1132朝向支撑柱110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133,该凸块1133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底部设有所述锁舌复位弹簧1142且所述容置空间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锁舌复位弹簧1142连接的锁舌1141,所述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的侧壁上皆开设有与所述锁舌1141对应的所述锁孔1143。所述锁舌1141的中部沿垂直轴线方向连接有一个拔叉115,且所述拔叉115外端通过一个拨孔延伸出所述凸块1133的外表面,所述拨孔在沿锁舌1141伸缩的方向上具有供所述拔叉115拨动并带动所述锁舌1141退出所述锁孔1143的空间,所述拔叉115通过一动力装置(未图示)提供拨动力。该动力装置可为电动气缸。
这样,当放置支架滑动至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上段时,锁舌和锁孔能相互配合以将放置支架的滑板的位置卡住,从而使放置支架上的培养袋能够稳定地被浇水;在浇水完毕后,通过动力装置对拔叉提供动力实现拨动,能使锁舌向锁舌复位弹簧方向位移,从而使所述锁舌离开锁孔,放置支架的滑板就得以研上下方向移动,实现解锁。
实施时,所述锁舌1141的前端设置有万向滚珠。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的截面皆呈工字型,以在左右两侧形成两滑槽,在每个滑槽内皆滑动配合有两导轮1134,所述导轮1134与所述滑板朝向支撑柱110的一侧通过支架相连。所述第二导轨112的升降段1121和回避段1122之间的衔接处呈圆弧连接,在第二导轨112外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大于在第二导轨112内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实施时,导轮1134由安装在滑板的电机(未图示)提供动力来实现上升,并可以通过。
这样,圆弧连接实现了升降段和回避段之间的平稳过渡,确保接合的平滑,导轮和导轨之间产生间隙的过程时间很短,是渐变的过程,不是突变的,很好的防止了冲击的产生;即使在间隙最大的时候,导轮依然会被卡在滑槽内,不会发生滑板脱离导轨的现象;此外,由于在第二导轨外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大于在第二导轨内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当滑板从升降段进入回避段时,或者从回避段进入升降段的时候,就会出现导轮抬起的现象,导轮就不会卡死在圆弧连接处。
其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122还包括盒体1221,所述盒体1221设置在所述底座121上,所述滑轨为设置在盒体1221内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丝杆1222,丝杆1222的两端与盒体122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丝杆1222上套设有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丝杆1222螺纹配合相连,当丝杆1222转动时,所述滑动件能沿丝杆1222移动;在所述盒体1221的后端设有一驱动电机1223,驱动电机1223的输出轴与该盒体1221内的丝杆1222相连。所述盒体1221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所述连杆125背离所述喷头1231的一端朝所述盒体1221的条形孔方向弯折后伸入所述盒体1221内,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其中,所述摆动板1241呈L型结构,所述连杆125穿过摆动板1241的竖直部分并和摆动板1241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连杆124穿过摆动板1241后与所述喷头1231相连,其中,所述摆动板1241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盒体1221的前端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的上侧连接有一转轴(未图示),该转轴和所述摆动板1241的水平部分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驱动所述摆动板1241在水平面上摆动,以带动喷头1231一起做水平的摆动。所述培养箱10侧壁上对应所述连杆125的部分开设有水平延伸的穿孔。这样,摆动板呈L型结构,其竖直部分能够方便对连杆进行定位,保证其稳定性,摆动板的水平部分也方便实现做水平摆动。其中,所述底座121具有一水平的支撑面,在该支撑面121上设置有安装架体126,所述安装架体126的下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21的支撑面上,所述摆动板1241通过一转动结构1243安装在安装架体126的上侧,并能够在安装架体126上进行水平转动。所述转动结构1243包括安装螺栓12431和轴承12432,所述安装螺栓12431穿过所述安装架体126上侧和摆动板1241的水平部分;其中,在摆动板1241的水平部分上开设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轴承12432,所述安装螺栓12431插置所述安装槽并穿过所述轴承12432;所述摆动结构124通过一固定板1244安装在安装架体126上,所述固定板1244设置在摆动板1241的水平部分和安装架体126之间,且固定板1244通过安装螺栓12431固定在安装架体126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1242的转轴在穿过所述固定板1244后再和所述摆动板1241相连。这样,安装螺栓和轴承的配合,既起到了固定摆动板的作用,并且,还不影响摆动板的摆动过程。
其中,所述培养箱10的上侧呈半球形,其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在培养箱10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13,所述遮光装置13包括步进电机131、辊轮132和遮光布,所述辊轮132可转动套设在辊轮轴上,所述辊轮轴的与所述步进电机13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遮光布绕辊轮132的周向设置,遮光布的一端和辊轮132相连,另一端随辊轮132收卷或垂下覆盖在培养箱10外侧。实施时,所述遮光装置13为绕一圈设置的多个,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培养箱10的外侧实现遮光。
这样,由于食用菌在进行栽培时,经常需要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而每次观察都需要打开栽培箱,对食用菌的长势造成影响,本申请就通过将培养箱的上侧设置为半球形,并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透明材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菌体生长状况,遮光装置可以随时将透明的培养室变为暗室;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隔绝热量,减少热量损失;使用时,需要外界光照时,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辊轮旋转,将两侧的遮光布收卷起来;需要将培养室变为暗室时,控制步进电机将遮光布垂下,将培养箱的侧面遮住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培养箱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箱侧壁的排风扇14以及设置在培养箱10外侧的控制中心;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将反馈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排风扇14电性连接,通过该控制中心来控制所述排风扇14的启停。
这样,使用时,排风扇与二氧化碳传感器配合,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后,控制装置开启排风扇,对培养箱内部进行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实施时,培养箱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避免了因为气体比重问题导致的培养箱内上下参数不同的问题,取平均值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实施时,所述控制中心选用80C51单片机;二氧化碳传感器选用型号为RS-CO2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实施时,放置板113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培养箱10内侧底部设置有补光灯,补光灯有两台。现有技术的培养室采用不透明的暗室设计,通过在室内加装补光装置来适应菌种生长不同阶段所需的光照情况,但此类设计往往只在顶部设置强光照射的补光灯,对于需要散射光的大部分菌种来说,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体生长,从而造成菌体生长发育情况交差。本申请在使用时,补光灯放置在底部,为种放置板上的食用菌提供散射光源,避免了从上方进行强光直射,保证了菌体的健康生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架体,所述培养架体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升降段和回避段,所述升降段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支撑柱的上段,所述回避段绕支撑柱的周向设置,且回避段的一端和所述升降段的下端衔接;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升降段位于支撑柱的同一侧;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放置支架,所述放置支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放置板和竖向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培养袋,放置板的一侧和所述滑板相连;
浇水装置,所述浇水装置包括底座、水平移动机构、浇灌结构和摆动结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培养箱外侧,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和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的滑动件;所述浇灌结构包括喷头、喷管和储液罐,所述喷头与所述支撑柱具有第一导轨的一侧相对,所述喷头通过所述喷管和储液罐相连,且喷头还通过一穿过所述培养箱的连杆与所述滑动件相连,以能跟随滑动件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和摆动驱动装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与摆动板相连,所述摆动板与喷头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通过摆动板带动喷头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放置支架滑动至所述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上段时将滑板锁紧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包括锁舌、锁舌复位弹簧和锁孔,所述滑板朝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凸块,该凸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底部设有所述锁舌复位弹簧且所述容置空间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锁舌复位弹簧连接的锁舌,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侧壁上皆开设有与所述锁舌对应的所述锁孔;
所述锁舌的中部沿垂直轴线方向连接有一个拔叉,且所述拔叉外端通过一个拨孔延伸出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所述拨孔在沿锁舌伸缩的方向上具有供所述拔叉拨动并带动所述锁舌退出所述锁孔的空间,所述拔叉通过一动力装置提供拨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截面皆呈工字型,以在左右两侧形成两滑槽,在每个滑槽内皆滑动配合有两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滑板朝向支撑柱的一侧通过支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升降段和回避段之间的衔接处呈圆弧连接,在第二导轨外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大于在第二导轨内侧的滑槽上的两导轮之间的圆心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轨为设置在盒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丝杆,丝杆的两端与盒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丝杆上套设有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丝杆螺纹配合相连,当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动件能沿丝杆移动;在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该盒体内的丝杆相连;
所述盒体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朝所述盒体的条形孔方向弯折后伸入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呈L型结构,所述连杆穿过摆动板的竖直部分并和摆动板固定在一起,且所述连杆穿过摆动板后与所述喷头相连,其中,所述摆动板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盒体的前端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的上侧连接有一转轴,该转轴和所述摆动板的水平部分相连,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动板在水平面上摆动,以带动喷头一起做水平的摆动;
其中,所述培养箱侧壁上对应所述连杆的部分开设有水平延伸的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一水平的支撑面,在该支撑面上设置有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的下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支撑面上,所述摆动板通过一转动结构安装在安装架体的上侧,并能够在安装架体上进行水平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安装螺栓和轴承,所述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架体上侧和摆动板的水平部分;其中,在摆动板的水平部分上开设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安装螺栓插置所述安装槽并穿过所述轴承;所述摆动结构通过一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架体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摆动板的水平部分和安装架体之间,且固定板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体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的转轴在穿过所述固定板后再和所述摆动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的上侧呈半球形,其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
在培养箱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辊轮和遮光布,所述辊轮可转动套设在辊轮轴上,所述辊轮轴的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遮光布绕辊轮的周向设置,遮光布的一端和辊轮相连,另一端随辊轮收卷或垂下覆盖在培养箱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培养箱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培养箱侧壁的排风扇以及设置在培养箱外侧的控制中心;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将反馈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排风扇电性连接,通过该控制中心来控制所述排风扇的启停。
CN202010706844.3A 2020-07-21 2020-07-21 食用菌培养装置 Active CN111631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6844.3A CN111631084B (zh) 2020-07-21 2020-07-21 食用菌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6844.3A CN111631084B (zh) 2020-07-21 2020-07-21 食用菌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1084A true CN111631084A (zh) 2020-09-08
CN111631084B CN111631084B (zh) 2021-08-17

Family

ID=7232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6844.3A Active CN111631084B (zh) 2020-07-21 2020-07-21 食用菌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10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31724A (ja) * 2011-04-28 2012-11-29 Shobu:Kk 栽培用コ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植物・きのこ類の栽培・収穫方法
CN105165403A (zh) * 2015-09-25 2015-12-23 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菇床种植系统
US20160212947A1 (en) * 2013-05-08 2016-07-28 Hisakazu Uchiyama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cultivation bed raising/lowering device, and plant cultivation factory
CN208016529U (zh) * 2018-04-04 2018-10-30 王詝 一种食用菌自动喷水装置
CN109006195A (zh) * 2018-09-26 2018-12-18 无锡远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DE202019103265U1 (de) * 2018-07-13 2019-07-31 Zhengzhou Zhit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ilz-dreidimensionale-Pflanz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31724A (ja) * 2011-04-28 2012-11-29 Shobu:Kk 栽培用コ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植物・きのこ類の栽培・収穫方法
US20160212947A1 (en) * 2013-05-08 2016-07-28 Hisakazu Uchiyama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cultivation bed raising/lowering device, and plant cultivation factory
CN105165403A (zh) * 2015-09-25 2015-12-23 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菇床种植系统
CN208016529U (zh) * 2018-04-04 2018-10-30 王詝 一种食用菌自动喷水装置
DE202019103265U1 (de) * 2018-07-13 2019-07-31 Zhengzhou Zhit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ilz-dreidimensionale-Pflanzvorrichtung
CN109006195A (zh) * 2018-09-26 2018-12-18 无锡远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1084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2306B (zh) 一种梨子种植用的果树授粉装置
CN108142159A (zh) 一种用于培育苗木的苗圃
CN111631084B (zh) 食用菌培养装置
CN213343692U (zh) 一种食用菌培育菌种加湿控制装置
CN212937118U (zh) 方便均匀浇水的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11210392U (zh) 一种盆栽护理装置
CN208446197U (zh) 一种用于农业物联网的育苗培植箱
CN117099611A (zh) 一种智能化种植大棚
CN107396747B (zh) 一种生产种植蘑菇培养料的机械装置
CN211960380U (zh) 一种食用菌培植箱
CN214801180U (zh) 一种水稻栽培育种箱
CN207460980U (zh) 一种智能植物培育系统
CN215648536U (zh) 鹿茸菇种植用栽培室
CN219421734U (zh) 一种新型自动智能化林业育苗床
CN22000024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14628646U (zh) 一种食用菌设施化智能栽培大棚
CN212573742U (zh) 一种香菇木耳的温室棚
CN217564318U (zh) 一种精确型控制的智能温室
CN110268889A (zh) 一种中药材育苗培育种植箱装置
CN212393438U (zh) 一种蛹虫草培养盒
CN218999012U (zh) 一种光照培育箱
CN22071222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农业种植装置
CN214430590U (zh) 一种林业绿化工程用育苗箱
CN215799578U (zh) 一种蛹虫草培养装置
CN220369154U (zh) 一种植保育苗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