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0932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0932B
CN111630932B CN201980009098.8A CN201980009098A CN111630932B CN 111630932 B CN111630932 B CN 111630932B CN 201980009098 A CN201980009098 A CN 201980009098A CN 111630932 B CN111630932 B CN 111630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bt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nnel access
contention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9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0932A (zh
Inventor
明世昶
金善旭
朴昶焕
安俊基
梁锡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3111007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5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0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0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整基站/终端的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经由终端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将数据发送到终端/基站,所述带宽部分是被配置用于所述终端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从所述终端/基站接收关于所述数据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来调整所述基站/终端的竞争窗口大小,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在用于作为所述基站/终端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CAP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内,所述带宽部分与多个CAP带宽交叠,并且如果在其中发送数据的频带与所述多个CAP带宽交叠,所述基站/终端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竞争窗口大小。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通信装置需要更大的通信能力,需要通过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进行改进的移动宽带通信。另外,通过连接许多装置和对象来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TC)是下一代通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正在讨论考虑可靠性/时延敏感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讨论了引入考虑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eMBB)、大规模MTC(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下一代无线电接入技术。为了方便起见,在本公开中,可以将这种新技术称为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或NR)。
在诸如LTE/NR系统这样的蜂窝通信系统中,与传统WiFi系统通常使用的2.4吉赫兹(GHz)频带相同的免许可频带或者与新获得关注的5GHz和60GHz频带相同的免许可频带被认为是被用于业务卸载。
由于基本上假定在免许可频带中在相应通信节点之间以基于竞争的方式实现了无线发送/接收,因此需要在相应通信节点发送信号之前执行信道感测,以便确认在其它通信节点中没有实现信号发送。为了方便起见,这种操作称为对话前监听(LBT)或信道接入过程,并且具体地,将确认另一通信节点是否发送信号的操作定义为载波感测(CS)。当确定另一通信节点没有发送信号时,其被定义为使得确认了空闲信道评估(CCA)。
LTE系统的eNB或UE也必须执行LBT,以在免许可频带(为了方便起见,被称为U频带)中进行信号发送。关于使用免许可频带的通信技术,NR需要考虑取决于UE的带宽能力的带宽部分来讨论使用多根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和使用新免许可频带的通信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公开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用户设备(UE)的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UE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向基站(BS)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带宽部分是被配置用于所述UE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从所述BS接收针对所述数据的反馈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来调整所述UE的竞争窗口大小,其中,所述竞争窗口大小是在作为所述UE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信道接入过程(CAP)中使用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其中,所述带宽部分与作为所述UE执行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带宽的多个CAP带宽交叠,并且其中,基于发送数据的所述频带与所述多个CAP带宽交叠,所述UE基于所述反馈信息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所述UE可以仅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当中的具有最大比例的被分配数据的资源的CAP带宽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所述UE可以针对数据交叠的所有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每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所述UE可以针对所述带宽部分执行信道接入过程,并且当所述UE在所述CAP操作中失败达特定时间持续时间或者至少特定计数时,所述UE可以切换到不同的带宽部分。
所述不同的带宽部分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带宽部分、切换前的带宽部分或者初始/默认带宽部分。
当所述带宽部分被切换时,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针对所有优先级类别的最小值。
当所述带宽部分被切换时,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在切换前的带宽部分中使用的值。
当所述带宽部分被切换时,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包含在报告带宽部分切换命令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值。
当所述带宽部分被切换时,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针对所有优先级类别允许的大小当中的比切换前的值低一个级别的值。
当所述带宽部分被切换时,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先前在对应带宽部分中使用的值。
所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与用于发送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标识(ID)相关的上行链路授权,如果所述反馈信息的新数据指示符(NDI)被切换,则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针对所有优先级类别的最小值,如果所述反馈信息的所述NDI不被切换,则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被调整为相对于所有优先级类别高一个级别的值,并且要调整的所述竞争窗口大小可以是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当中的具有最大比例的被分配数据的资源的CAP带宽的竞争窗口大小。
当初始设置所述计数器值时,所述计数器值可以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竞争窗口大小的任何值。
可以通过在所述信道接入过程中感测信道来调整所述计数器值。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基站(BS)的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用户设备UE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向所述UE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带宽部分是被配置用于所述UE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从所述UE接收针对所述数据的反馈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来调整所述BS的竞争窗口大小,其中,所述竞争窗口大小是在作为所述BS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信道接入过程(CAP)中使用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其中,所述UE的所述带宽部分与作为所述BS执行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带宽的多个CAP带宽交叠,并且其中,基于发送数据的所述频带与所述多个CAP带宽交叠,所述BS基于所述反馈信息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所述BS可以仅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当中的具有最大比例的被分配数据的资源的CAP带宽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所述BS可以针对数据交叠的所有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每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操作上与所述收发器联接,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UE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向基站(BS)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带宽部分是被配置用于所述UE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从所述BS接收针对所述数据的反馈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来调整所述UE的竞争窗口大小,其中,所述竞争窗口大小是在作为所述UE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信道接入过程(CAP)中使用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其中,所述带宽部分与作为所述UE执行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带宽的多个CAP带宽交叠,并且其中,基于发送数据的所述频带与所述多个CAP带宽交叠,所述UE基于所述反馈信息针对所述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大小。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提出了基于用于在NR系统中引入的每个带宽部分和波束的发送执行对话前监听(LBT)的方法、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以及考虑到LBT成功定时与实际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隙执行LBT的方法,以使得能够使用NR系统中的免许可频带更有效地通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了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3是示出了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4例示了应用NR的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图5例示了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图6例示了可以在NR中应用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7例示了CORESET。
图8是例示了相关技术的控制区域与NR中的CORESET之间的差异的图。
图9例示了用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10是例示了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看的混合波束成形的抽象示意图。
图11例示了在下行链路(DL)发送过程中的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针对每个波束执行的LBT。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针对UE配置的BWP大于LBT带宽的情形下的PDSCH调度。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BS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UE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6用于描述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的CWS调整。
图17是用于例示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的CWS调整的示例。
图18用于描述应用[提议的方法#17]的示例。
图19是例示了执行本公开的发送装置1810和接收装置1820的组件的框图。
图20示出了发送装置1810中的信号处理模块结构的示例。
图21示出了发送装置1810中的信号处理模块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作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至少一个基站(BS)20。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等的另一术语。BS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机系统(BTS)、接入点等的另一术语。
BS 20通过X2接口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30,更具体地讲,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这种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E-UTRAN作为终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终点的网关。
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基于通信系统中熟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三层而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利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照图2和图3,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PHY层的上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数据。传输信道根据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数据及其特性来分类。
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送机的PHY层和接收机的PHY层)之间通过物理信道来移动。物理信道可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通过物理信道提供的传输块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的复用和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来提供纠错。
RRC层仅被定义于控制平面上。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关联,并且负责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PHY信道的控制。RB表示由第一层(PHY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提供以便在UE与网络之间传送数据的逻辑路线。
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以及头压缩和加密。用户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还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RB被配置为什么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各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RB可被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两种类型。SRB用作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的通道,DRB用作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的通道。
如果在UE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状态。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
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通过下行链路SCH来发送,或者可通过另外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来发送。此外,用于从UE向网络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位于传输信道上方并被映射至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位,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波。另外,各个子帧可将对应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特定子载波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TTI)是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下文中,将描述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NR)。
随着越来越多的通信装置要求更大的通信能力,需要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改进的移动宽带通信。另外,通过连接许多装置和对象来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TC)是下一代通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正在讨论考虑稳定性/时延敏感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讨论了考虑到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eMBB)、大规模MTC(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下一代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引入,并且为了方便起见,在本公开中可以将该新技术称为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或NR)。
图4例示应用了NR的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参照图4,NG-RAN可以包括向终端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gNB和/或eNB。图4例示仅包括gNB的情况。gNB和eNB通过Xn接口连接。gNB和eNB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核心网络(5GC)。更具体地,gNB和eNB经由NG-C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并且经由NG-U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图5例示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gNB可以提供诸如小区间无线电资源管理(小区间RRM)、无线电承载管理(RB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测量配置和规定、动态资源分配等这样的功能。AMF可以提供诸如NAS安全性、空闲状态移动性处理等这样的功能。UPF可以提供诸如移动性锚定、PDU处理等这样的功能。SMF可以提供诸如UE IP地址指派、PDU会话控制等这样的功能。
图6例示了可以在NR中应用的帧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6,帧可以由10毫秒(ms)构成,并且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由1ms构成。
根据子载波间隔,可以在子帧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
下表1例示了子载波间隔配置μ。
[表1]
下表2例示了根据子载波间隔配置μ的帧中的时隙数目(Nframe,μ slot)、子帧中的时隙数目(Nsubframe,μ slo)、时隙中的符号数目(Nslot symb)等。
[表2]
在图6中,例示了μ=0、1、2。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如下表3中例示的。
[表3]
聚合级别 CCE的数目
1 1
2 2
4 4
8 8
16 16
即,可以通过包括1、2、4、8或16个CCE的资源传输PDCCH。这里,CCE包括六个资源元素组(REG),并且一个REG包括频域中的一个资源块和时域中的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此外,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引入称为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新单元。终端可以在CORESET中接收PDCCH。
图7例示了CORESET。
参照图7,CORESET包括频域中的NCORESET RB个资源块和时域中的NCORESET symb∈{1,2,3}个符号。可以由基站经由较高层信令提供NCORESET RB和NCORESET symb。如图7中例示的,CORESET中可以包括多个CCE(或REG)。
UE可以尝试在CORESET中以1、2、4、8或16个CCE为单位检测PDCCH。可以尝试在其中进行PDCCH检测的一个或多个CCE可以被称为PDCCH候选。
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CORESET。
图8是例示了相关技术的控制区域与NR中的CORESET之间的差异的图。
参照图8,在供基站(BS)使用的整个系统频带上配置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LTE-A)中的控制区域800。除了仅支持窄带的一些终端(例如,eMTC/NB-IoT终端)之外的所有终端必须能够接收BS的整个系统频带的无线信号,以便正确地接收/解码由BS发送的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在NR中,引入了上述的CORESET。CORESET 801、802和803是用于将由终端接收的控制信息的无线电资源,并且可以仅使用部分而非整个系统带宽。BS可以将CORESET分配给每个UE,并且可以通过分配的CORESET发送控制信息。例如,在图8中,第一CORESET 801可以被分配给UE 1,第二CORESET 802可以被分配给UE 2,并且第三CORESET803可以被分配给UE 3。在NR中,终端可以从BS接收控制信息,而不必接收整个系统频带。
CORESET可以包括用于发送UE特定控制信息的UE特定CORESET和用于发送所有UE公共的控制信息的公共CORESET。
此外,根据应用,NR可能需要高可靠性。在这种情形下,与传统技术的相比,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目标误块率(BLER)可以显著降低。作为满足要求高可靠性的要求的方法的示例,可以减少DCI中包括的内容和/或可以增加用于DCI传输的资源量。这里,资源可以包括时域中的资源、频域中的资源、代码域中的资源和空间域中的资源中的至少一者。
在NR中,可以应用以下的技术/特征。
<自包含子帧结构>
图9例示了用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帧结构的示例。
在NR中,如图9中所示,在一个TTI内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被时分复用的结构可以被视为帧结构,以便使时延最小化。
在图9中,阴影区域表示下行链路控制区域,黑色区域表示上行链路控制区域。剩余区域可以用于下行链路(DL)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UL)数据传输。这种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一个子帧内依次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因此在子帧内可以发送DL数据并且还可以接收ULACK/NACK。因此,从发生数据传输错误到数据重新传送所需的时间缩短,由此使最终数据传输的时延最小化。
在该数据和TDM控制的子帧结构中,可能需要基站和终端从发送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或从接收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隙。为此,DL切换至UL时的一些OFDM符号可以被设置为自包含子帧结构中的保护时段(GP)。
<模拟波束成形#1>
在毫米波(mmW)中,波长被缩短,因此可以在同一区域中安装大量天线元件。也就是说,波长在30GHz处为1cm,因此总共100个天线元件可以以0.5λ(波长)为间隔以二维阵列的形式安装在5×5cm的面板中。因此,在mmW中能够使用大量天线元件来增加波束成形(BF)增益,以增加覆盖范围或提高吞吐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供收发器单元(TXRU)以调节每个天线元件的发送功率和相位,则可以针对每个频率资源执行独立的波束成形。然而,针对所有的大约100个天线元件都安装TXRU就成本而言效率降低。因此,考虑使用模拟相移器将大量天线元件映射至一个TXRU并且控制波束方向的方法。这种模拟波束形成可以在所有频带中仅形成一个波束方向,因此不能提供频率选择性波束成形。
具有比Q个天线元件少的B个TXRU的混合波束成形(BF)可以被认为是数字BF和模拟BF的中间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传输的波束的方向的数目限于B,尽管该数目取决于连接B个TXRU和Q个天线元件的方法。
<模拟波束成形#2>
当在NR中使用多根天线时,出现作为数字波束成形与模拟波束成形的组合的混合波束成形。这里,在模拟波束成形(或RF波束成形)中,RF端执行预编码(或组合),因此能够在减少RF链的数目和D/A(或A/D)转换器的数目的同时实现类似于数字波束成形的性能。为了方便描述,混合波束成形结构可以用N个TXRU和M根物理天线表示。然后,待在发送端处发送的L个数据层的数字波束成形可以用N×L矩阵表示,转换后的N个数字信号经由TXRU被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应用由M×N矩阵表示的模拟波束成形。
图10是例示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看的混合波束成形的抽象示意图。
在图10中,数字波束的数目为L,并且模拟波束的数目是N。另外,在NR系统中,通过将基站设计成以符号为单位改变模拟波束成形,考虑支持针对位于特定区域中的终端的更高效的波束成形。此外,当将N个TXRU和M根RF天线限定为图7中的一个天线面板时,考虑在NR系统引入适用独立混合波束成形的多个天线面板。
当基站使用如上所述的多个模拟波束时,适于接收信号的模拟波束对于终端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考虑将由基站针对至少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和寻呼按特定子帧(SF)中的每个符号应用扫描多个模拟波束的波束扫描操作,使得所有终端都可以有接收机会。
图11例示了在下行链路(DL)发生过程中的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
在图11中,以广播方式发送NR系统的系统信息的物理资源(或物理信道)被称为物理广播信道(xPBCH)。这里,可以在一个符号内同时发送属于不同天线面板的模拟波束,并且正在讨论如图8中例示的引入作为应用单个模拟波束(对应于特定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RS)的波束参考信号(BRS)以便测量每个模拟波束的信道的方法。可以针对多个天线端口限定BRS,并且BRS的每个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这里,模拟波束组中的所有模拟波束都被应用于同步信号或xPBCH,然后发送同步信号或xPBCH,使得任意终端都可以连续地接收同步信号或xPBCH。
<带宽部分(BWP)>
NR系统能针对每一个分量载波(CC)支持高达400兆赫兹(MHz)。如果在此宽带CC中操作的UE总是针对整个CC而言处于RF通电的状态下,则UE的电池消耗会增加。另选地,考虑在一个宽带CC中操作的多个用例(例如,eMBB、URLLC、mMTC等),可以针对CC中的不同频带支持不同的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SCS))。另选地,每个UE可以具有针对最大带宽的不同能力。在这方面,BS可以向UE指示将仅在部分带宽而不是宽带CC的整个带宽中执行操作。为了方便起见,部分带宽被定义为带宽部分(BWP)。BWP可以由在频率轴上连续的资源块(RB)组成,并且可以对应于一个参数集(例如,SCS、循环前缀(CP)长度、时隙/小时隙持续时间等)。
此外,BS可以在针对UE配置的一个CC中配置多个BWP。例如,可以在PDCCH监测时隙中配置占据相对小的频域的BWP,并且可以在比该BWP宽的BWP上调度PDCCH中所指示的PDSCH。另选地,当UE集中在特定BWP处时,为了进行负载平衡,可以针对UE中的一些配置另一BWP。另选地,考虑到相邻小区之间的频域小区间干扰消除,可以通过从整个带宽中排除一些中心频谱来将两侧的BWP配置在同一时隙中。即,BS可以针对与宽带CC关联的UE配置至少一个DL/UL BWP。可以激活在特定定时配置的DL/UL BWP当中的至少一个DL/UL BWP(通过L1信令或MAC CE或RRC信令等)。可以指示切换到所配置的另一DL/UL BWP(通过L1信令或MAC CE或RRC信令等)。切换到预定DL/UL BWP可以在根据定时器的定时器值期满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被激活的DL/UL BWP被定义为有效DL/UL BWP。当处于初始接入过程中或者处于建立RRC连接之前的情形等中时,UE可以不接收用于DL/UL BWP的配置。在这种情形下由UE假定的DL/UL BWP被定义为初始有效DL/UL BWP。
下文中,将描述基于许可辅助接入(LAA)的信道接入过程。
首先,将描述下行链路信道接入过程。
操作LAA Scell的eNB应当执行该小节中描述的信道接入过程,以接入在其上执行LAA Scell发送的信道。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
在延迟持续时间Td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首次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以及在步骤4中计数器N为0之后,eNB可以在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上发送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根据以下步骤,通过在附加时隙持续时间内感测信道来调整计数器N:
1)设置N=Ninit,其中,Ninit是均匀分布在0和CWp之间的随机数,并且转到步骤4;
2)如果N>0并且eNB选择递减计数器,则设置N=N-1;
3)在附加时隙持续时间内感测信道,并且如果该附加时隙持续时间为空闲,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4)如果N=0,则停止;否则,转到步骤2;
5)感测信道,直到要么在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内检测到忙时隙,要么检测到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空闲为止;
6)如果在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检测到信道空闲,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如果eNB在以上过程中的步骤4之后尚未在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上发送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如果在eNB准备好发送PDSCH/PDCCH/EPDCCH时至少在时隙持续时间Tsl中感测到信道空闲并且如果在紧接在该发送之前的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持续时间期间已经感测到信道空闲,则eNB可以在该载波上发送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如果在准备好发送之后eNB首次感测信道时在时隙持续时间Tsl中尚未感测到信道空闲,或者如果在紧接在该预计的发送之前的延迟持续时间Td的任何时隙持续时间期间已经感测到信道不空闲,则eNB在延迟持续时间Td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行进至步骤1。
延迟持续时间Td包括紧接在每个时隙持续时间为Tsl=9us的mp个连续时隙持续时间之后的持续时间Tf=16us,并且Tf包括Tf起始的空闲时隙持续时间Tsl
如果eNB在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则认为时隙持续时间Tsl空闲,并且eNB在该时隙持续时间内的至少4us内检测到的功率小于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否则,时隙持续时间Tsl被视为是忙的。
CWmin,p≤CWp≤CWmax,p是竞争窗口。CWp调整是在竞争窗口调整过程中描述的。
在以上过程的步骤1之前选择CWmin,p和CWmax,p
mp、CWmin,p和CWmax,p基于与eNB发送关联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如表4中所示。
如果在以上过程中N>0时eNB发送不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现信号发送,则eNB在与发现信号发送交叠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不应当递减N。
在超过如表4中给定的Tmcot,p的时段内,eNB不应当在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上连续地发送。
对于p=3和p=4,如果能够长期保证不存在任何其它共享载波的技术(例如,按规定级别),Tmcot,p=10ms,否则,Tmcot,p=8ms。
表4是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表格。
[表4]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包括发现信号发送而不包括PDS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
在至少感测间隔Tdrs=25us内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并且如果发送的持续时间少于1ms,eNB可以立即在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上发送包括发现信号而不包括PDSCH的发送。Tdrs包括紧接在一个时隙持续时间Tsl=9us之后的持续时间Tf=16us,并且Tf包括Tf起始的空闲时隙持续时间Tsl。如果在时隙持续时间Tdrs内感测到信道空闲,则信道在Tdrs内被视为是空闲的。
下文中,将描述竞争窗口调整过程。
如果eNB在载波上发送包括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p关联的PDSCH的发送,则eNB保持竞争窗口值CWp并在使用以下步骤针对这些发送的以上提到的过程的步骤1之前调整CWp
1)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设置CWp=CWmin,p
2)如果与参考子帧k中的PD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值中的至少Z=80%被确定为NACK,则在步骤2中将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增大至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并进行保持;否则,转到步骤1。
参考子帧k是eNB在载波上进行最近发送的起始子帧,预计针对该发送的至少一些HARQ-ACK反馈可用。
eNB应当仅基于给定的参考子帧k将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的值调整一次。
如果CWp=CWmax,p,则用于调整CWp的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为CWmax,p
为了确定Z,
-如果针对其的HARQ-ACK反馈可用的eNB发送在子帧k的第二时隙中开始,则除了与子帧k中的PD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值之外,还使用与子帧k+1中的PD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值。
-如果HARQ-ACK值对应于通过LAA SCell上发送的(E)PDCCH所指派的同一LAASCell上的PDSCH发送,
--如果eNB未检测到针对PDSCH发送的HARQ-ACK反馈,或者如果eNB检测到“DTX”、“NACK/DTX”或“任何”状态,则其被计数为NACK。
--如果HARQ-ACK值对应于通过另一服务小区上发送的(E)PDCCH所指派的LAASCell上的PDSCH发送,
--如果eNB检测到针对PDSCH发送的HARQ-ACK反馈,则将“NACK/DTX”或“任何”状态计数为NACK,而忽略“DTX”状态。
--如果eNB未检测到针对PDSCH发送的HARQ-ACK反馈,
---如果预计UE将使用具有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则与“无发送”对应的“NACK/DTX”状态被计数为NACK,而与“无发送”对应的“DTX”状态被忽略。否则,针对PDSCH发送的HARQ-ACK被忽略。
-如果PDSCH发送具有两个码字,则每个码字的HARQ-ACK值被分别考虑。
-跨M个子帧的捆绑的HARQ-ACK被视为M个HARQ-ACK响应。
如果eNB从时间t0起在信道上发送包括具有0A/0B/4A/4B的DCI格式的PDCCH/EPDCCH而不包括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p关联的PDSCH的发送,则eNB保持竞争窗口值CWp并在使用以下步骤针对这些发送的子章节15.1.1中描述的过程的步骤1之前调整CWp
1)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设置CWp=CWmin,p
2)如果在t0和t0+TCO之间的时间间隔中,eNB使用类型2信道接入程序调度的UL传输块的不到10%已被成功接收,则在步骤2中将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增大至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并进行保持;否则,转到步骤1。
如果为了生成Ninit而连续地使用CWp=CWmax,pK次,则仅针对为了生成Ninit而连续地使用CWp=CWmax,pK次的优先级类别p将CWp重置为CWmin,p。eNB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从值{1,2,…,8}的集合中选择K。
下文中,将描述能量检测阈值适应过程。
接入执行LAAScell发送的载波的eNB应当将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最大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_max
如下地确定XThresh_max
如果能够长期保证不存在任何其它共享载波的技术(例如,按规定级别),则:
---其中,当Xr是在定义这些要求时由监管要求所定义的最大能量检测阈值(单位:dBm),否则,Xr=Tmax+10dB。
-否则,
-其中:
--对于包括PDSCH的发送,TA=10dB;
--对于包括发现信号发送而不包括PDSCH的发送,TA=5dB;
--PH=23dBm
--PTX是针对载波设置的最大eNB输出功率(单位:dBm)。
---eNB使用通过单载波设置的最大发送功率,而不顾及是采用单载波还是多载波发送。
--Tmax(dBm)=10·log10(3.16228·10-8(mW/MHz)·BWMHz(MHz))
--BWMHz是单载波带宽(单位:MHz)。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在多个载波上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
eNB可以根据随后将描述的类型A或类型B过程中的一个接入执行LAA Scell发送的多个载波。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A多载波接入过程。
eNB应当根据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对每个载波ci∈C执行信道接入,其中,C是eNB旨在在其上发送的载波的集合,并且i=0,1,…q-1,并且q是eNB旨在在其上发送的载波的数目。
针对每个载波ci确定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中描述的计数器N,并且将其表示为根据类型A1或类型A2来保持/>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A1。
针对每个载波ci独立地确定如在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中描述的计数器N,并且将其表达为
如果不能长期保证不存在任何其它共享载波的技术(例如,按规定级别),则当eNB停止在任一个载波cj∈C上发送时,对于每个载波ci≠cj,eNB可以要么在等待达持续时间4·Tsl之后要么在重新初始化之后检测到空闲时隙时重新开始递减/>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A2。
如在针对载波cj∈C的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中描述地确定计数器N,并且将其表示为其中,cj是具有最大CWp值的载波。对于每个载波ci,/>当eNB停止在针对其确定/>的任一个载波上发送时,eNB应当针对所有载波重新初始化/>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B多载波接入过程。
eNB如下地选择载波cj∈C:
-eNB通过在多个载波ci∈C上进行各发送之前从C中均匀随机地选择cj来选择ci∈C,或者
-eNB选择cj的频率不超过每1秒一次。
其中,C是eNB旨在在其上发送的载波的集合,i=0,1,…q-1,并且q是eNB旨在在其上发送的载波的数目。
为了在载波cj上发送,
-eNB应当根据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在载波cj上执行信道接入,进行了针对下述类型B1或类型B2的修改。
为了在载波ci≠cj(ci∈C)上发送,
-对于每个载波ci,eNB应当紧接在载波cj上发送之前的至少感测间隔Tmc=25us内感测载波ci,并且eNB可以紧接在至少感测间隔Tmc内感测到ci空闲之后在载波ci上发送。如果在所有时间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空闲,则载波ci被视为针对Tmc是空闲的,在所有时间持续时间内,以给定间隔Tmc在载波cj上执行此空闲感测。
在超过如表4中给出的Tmcot,p的时段内,eNB应当不在载波ci≠cj(ci∈C)上连续地发送,其中,使用针对载波cj使用的信道接入参数来确定Tmcot,p的值。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B1。
针对载波C的集合,保持单个CWp值。
为了确定用于载波cj上的信道接入的CWp,如下地修改以上提到的竞争窗口调整过程的步骤2:
如果与所有载波ci∈C的参考子帧k中的PDSCH发送对应的HARQ-ACK值的至少Z=80%被确定为NACK,则将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增大至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否则,转到步骤1。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B2。
使用以上提到的竞争窗口调整过程,针对每个载波ci∈C独立地保持CWp值。
为了确定针对载波cj的Ninit,使用载波cj1∈C的CWp值,其中,cj1是集合C中的所有载波当中的具有最大CWp的载波。
下文中,将描述UL信道接入过程。
UE和为该UE调度UL发送的eNB应当执行以下针对UE描述的过程,以接入在其上执行LAA Scell发送的信道。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
UE可以根据类型1或类型2UL信道接入过程中的一个接入在其上执行LAA ScellUL发送的载波。
如果调度PUSCH发送的UL授权指示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则UE应当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来发送包括PUSCH发送的发送,除非以下另外阐明。
如果调度PUSCH发送的UL授权指示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则UE应当使用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来发送包括PUSCH发送的发送,除非以下另外阐明。
UE应当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来发送不包括PUSCH发送的SRS发送。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p=1用于不包括PUSCH的SRS发送。
表5是针对上行链路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
[表5]
如果“针对LAA的UL配置”字段针对子帧n配置了“UL偏移”l和“UL持续时间”d,则
如果在子帧n+l+d-1中或在此之前出现UE发送的结束,则UE可以使用信道接入类型2以在子帧n+l+i中进行发送,其中,i=0,1,…d-1,而不顾及针对这些子帧的UL授权中发信号通知的信道接入类型。
如果UE被调度以使用PDCCH DCI格式0B/4B在子帧集合n0,n1,…,nw-1中发送包括PUSCH的发送,并且如果UE不能在子帧nk中接入用于发送的信道,则UE应当尝试根据DCI中所指示的信道接入类型在子帧nk+1中进行发送,其中,k∈{0,1,…w-2},并且w是DCI中所指示的被调度的子帧的数目。
如果UE被调度以使用一种或更多种PDCCH DCI格式0A/0B/4A/4B在子帧集合n0,n1,…,nw-1中发送包括PUSCH没有间隙的发送,并且UE在根据类型1或类型2UL信道接入过程中的一个接入载波之后在子帧nk中执行发送,则UE可以在nk之后继续在子帧中发送,其中,k∈{0,1,…w-1}。
如果在子帧n中结束UE发送之后立即在子帧n+1中开始UE发送,则不预计用用于在这些子帧中发送的不同信道接入类型指示UE。
如果UE被调度以使用一种或更多种PDCCH DCI格式0A/0B/4A/4B在子帧n0,n1,…,nw-1中没有间隙地发送,并且如果UE在子帧nk1期间或在此之前停止了发送(k1∈{0,1,…w-2}),并且如果在UE停止了发送之后UE感测到信道一直是空闲的,则UE可以使用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在后续子帧nk2中发送(k2∈{1,…w-1})。如果在UE停止了发送之后UE感测到信道不是一直空闲,则UE可以使用具有与子帧nk2对应的DCI中所指示的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来在后续子帧nk2中发送,k2∈{1,…w-1}。
如果UE接收到UL授权并且DCI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在子帧n中指示PUSCH发送开始,并且如果UE在子帧n之前具有正在进行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
-如果用于正在进行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的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值p1等于或大于DCI中所指示的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值p2,则UE可以通过使用正在进行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接入载波来响应于UL授权发送PUSCH发送。
-如果用于正在进行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的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值p1小于DCI中所指示的UL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值p2,则UE应当终止正在进行的信道接入过程。
如果UE被调度以在子帧n中的载波的集合C上发送,并且如果调度载波的集合C上的PUSCH发送的UL授权指示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并且如果针对载波的集合C中的所有载波指示同一“PUSCH起始位置”,并且如果载波的集合C的载波频率是预定义载波频率集合中的一个的子集,
-UE可以使用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来在载波ci∈C上发送。
-如果紧接在载波cj∈C(i≠j)上进行UE发送之前在载波ci上执行了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并且
-如果UE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来接入载波cj
-其中,在载波的集合C中的任何载波上执行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之前,UE从载波的集合C中均匀随机地选择载波cj
当eNB已根据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在载波上发送时,eNB可以在子帧n中在载波上调度包括PUSCH的发送的UL授权的DCI中指示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或者,当eNB已根据以上提到的用于包括PDS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信道接入过程在载波上执行发送时,eNB可以使用“针对LAA的UL配置”字段来指示UE可以在子帧n中在载波上执行用于包括PUSCH的发送的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或者如果在从t0开始并且在t0+TCO结束的时间间隔内出现子帧n,则eNB可以在子帧n中在载波上调度包括PUSCH的发送,这些发送是在由eNB在具有持续时间Tshort_ul=25us的该载波上的发送之后,其中,TCO=Tmcot,p+Tg,其中,
-t0是eNB已开始发送的时刻,
-Tmcot,p值由eNB如在下行链路信道接入过程中所描述地确定,
-Tg是在eNB的DL发送和eNB所调度的UL发送之间以及从t0开始的由eNB所调度的任何两个UL发送之间出现的持续时间长于25us的所有间隙的总持续时间。
如果可以连续地调度t0与t0+TCO之间的UL发送,则eNB应当在连续帧中调度它们。
为了在eNB在持续时间Tshort_ul=25us内在载波上发送之后在该载波上进行UL发送,UE可以使用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进行UL发送。
如果eNB在DCI中指示用于UE的类型2信道接入过程,则eNB在DCI中指示用于获得对信道的接入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1UL信道接入过程。
UE可以在延迟持续时间Td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首次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并且在步骤4中计数器N为零之后,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对发送进行发送。根据下述的步骤,通过在附加时隙持续时间内感测信道来调整计数器N:
1)设置N=Ninit,其中,Ninit是均匀分布在0和CWp之间的随机数,转到步骤4;
2)如果N>0并且UE选择递减计数器,则设置N=N-1;
3)在附加时隙持续时间内感测信道,并且如果该附加时隙持续时间为空闲,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4)如果N=0,则停止;否则,转到步骤2;
5)感测信道,直到要么在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内检测到忙时隙要么检测到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空闲为止;
6)如果在附加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持续时间内感测到信道空闲,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如果UE在以上过程中的步骤4之后尚未在其上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上发送包括PUSCH的发送,如果在UE准备好发送包括PUSCH的发送时至少在时隙持续时间Tsl中感测到信道空闲,并且如果在紧接在包括PUSCH的发送之前的延迟持续时间Td的所有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空闲,则UE可以在载波上发送包括PUSCH的发送。如果在准备好发送之后UE首次感测信道时在时隙持续时间Tsl中尚未感测到信道空闲,或者如果在紧接在预计的包括PUSCH的发送之前的延迟持续时间Td的任何时隙持续时间期间尚未感测到信道空闲,则UE在延迟持续时间Td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行进至步骤1。
延迟持续时间Td包括紧接在每个时隙持续时间为Tsl=9us的mp个连续时隙持续时间之后的持续时间Tf=16us,并且Tf包括Tf起始的空闲时隙持续时间Tsl
如果UE在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则认为时隙持续时间Tsl空闲,并且UE在该时隙持续时间内的至少4us内检测到的功率小于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否则,时隙持续时间Tsl被视为是忙的。
CWp(CWmin,p≤CWp≤CWmax,p)是竞争窗口。在以下将描述的竞争窗口调整过程中描述CWp的应用。
在以上过程的步骤1之前选择CWmin,p和CWmax,p
mp、CWmin,p和CWmax,p基于如表5中所示的发信号通知给UE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
将在以下将描述的能量检测阈值适应过程中描述XThresh的应用。
下文中,将描述类型2UL信道接入过程。
如果UL UE使用类型2UL信道接入过程进行包括PUSCH的发送,则UE可以在至少感测间隔Tshort_ul=25us内感测到信道空闲之后立即发送包括PUSCH的发送。Tshort_ul包括紧接在一个时隙持续时间Tsl=9us之后的持续时间Tf=16us,并且Tf包括Tf起始的空闲时隙持续时间Tsl。如果在Tshort_ul的时隙持续时间期间感测到信道空闲,则该信道被视为针对Tshort_ul是空闲的。
下文中,将描述竞争窗口调整过程。
如果UE在载波上使用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p关联的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对发送进行发送,则UE保持竞争窗口值CWp并在使用以下过程在以上提到的类型1上行链路信道接入过程的步骤1之前针对这些发送调整CWp
-如果针对与HARQ_ID_ref关联的至少一个HARQ处理的NDI值被切换,
--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设置CWp=CWmin,p
-否则,将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增大至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
HARQ_ID_ref是参考子帧nref中的UL-SCH的HARQ处理ID。如下地确定参考子帧nref
-如果UE在子帧ng中接收到UL授权,则子帧nw是UE在其中已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发送UL-SCH的子帧ng-3之前的最近子帧。
-如果UE以子帧n0开始并且在子帧n0,n1,…,nw中发送包括UL-SCH没有间隙的发送,则参考子帧nref是子帧n0
--否则,参考子帧nref是子帧nw
如果UE被调度以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在子帧集合n0,n1,…,nw-1中发送包括PUSCH没有间隙的发送,并且如果UE不能够在子帧的集合中发送任何包括PUSCH的发送,则UE可以保持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的值不变。
如果用于最后调度的发送的参考子帧也是nref,则UE可以保持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的CWp的值与使用类型1信道接入过程的包括PUSCH的最后调度的发送的值相同。
如果CWp=CWmax,p,则用于调整CWp的下一个更高的允许值为CWmax,p
如果为了生成Ninit而连续地使用CWp=CWmax,pK次,则仅针对为了生成Ninit而连续地使用CWp=CWmax,pK次的优先级类别p,将CWp重置为CWmin,p。UE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p∈{1,2,3,4}从值的集合{1,2,…,8}中选择K。
下文中,将描述能量检测阈值适应过程。
接入在其上执行LAA Scell发送的载波的UE应当将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最大能量检测阈值XThresh_max
如下地确定XThresh_max
-如果UE被配置有较高层参数“maxEnergyDetectionThreshold-r14”,
--XThresh_max被设置为等于通过较高层参数发信号通知的值;
-否则,
--UE应当根据随后将描述的默认最大能量检测阈值计算过程来确定X'Thresh_max
--如果UE被配置有较高层参数“energyDetectionThresholdOffset-r14”,
---通过根据通过较高层参数发信号通知的偏移值调整X'Thresh_max来设置XThresh_max
-否则,
---UE应当设置XThresh_max=X'Thresh_max
下文中,将描述默认最大能量检测阈值计算过程。
如果较高层参数“absenceOfAnyOtherTechnology-r14”指示TRUE:
其中,/>
--当定义这些要求时,Xr是由监管要求所定义的最大能量检测阈值(单位:dBm),否则Xr=Tmax+10dB。
否则,
其中,
-TA=10dB;
-PH=23dBm;
-PTX被设置为PCMAX_H,c的值;
-Tmax(dBm)=10·log10(3.16228·10-8(mW/MHz)·BWMHz(MHz));
--BWMHz是单载波带宽(单位:MHz)。
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
本公开提出了当发送节点在免许可频带中在包括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信道接入过程时基于多波束的对话前监听方法和竞争窗口大小调整方案。
随着在许多通信装置中对更高的通信容量的需求的增长,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利用有限的频带愈发更重要。在诸如LTE/NR系统这样的蜂窝通信系统中,与传统WiFi系统通常使用的2.4吉赫兹(GHz)频带相同的免许可频带或与新获得关注的5GHz和60GHz频带相同的免许可频带被认为是被用于业务卸载。
由于基本上假定在免许可频带中在相应通信节点之间以基于竞争的方式实现了无线发送/接收,因此需要在相应通信节点发送信号之前执行信道感测,以便确认在其它通信节点中没有实现信号发送。为了方便起见,这种操作称为对话前监听(LBT),并且具体地,将确认另一通信节点是否发送信号的操作定义为载波感测(CS)。当确定另一通信节点没有发送信号时,其被定义为使得确认了空闲信道评估(CCA)。
LTE系统的eNB或UE也必须执行LBT,以在免许可频带(为了方便起见,被称为U频带)中进行信号发送。另外,当LTE/NR系统的eNB或UE发送信号时,诸如WiFi等这样的另一通信节点也必须执行CCA来防止干扰。例如,在WiFi标准(801.11ac)中,关于非WiFi信号,CCA阈值被定义为-62dBm,并且关于WiFi信号,CCA阈值被定义为-82dBm。这意指例如当以大于或等于-62dBm的功率接收到除了WiFi信号之外的信号时,STA或AP不发送信号以防止干扰。
此外,类似于在NR的毫米波(mmW)中使用多个天线元件以增大波束成形(BF)增益由此增加覆盖范围或提高吞吐量的情况,也可以在NR U频带中利用多波束操作。然而,对于在免许可频带(例如,5GHz、37GHz、60GHz)中操作的NR系统与另一系统(例如,802.11ac/ax/ad/ay等)的共存,在发送节点执行发送之前首先应当执行多波束LBT操作。当信道被LBT操作占用并且通过被占用的信道执行发送时,当在对多个模拟波束执行波束扫描的同时执行发送时以及当通过将波束作为单个模拟波束固定来执行发送时,LBT方法可以不同。
另外,当针对由在特定时隙中成功进行LBT的多个UE发送的数据报告至少特定比率的NACK时,与增加竞争窗口大小(CWS)的情况类似,在NR U频带中也可能需要CWS调整。NR是其中具有各种带宽能力的UE共存的系统。能够通过整个载波带宽中的全部载波带宽执行发送/接收的UE和仅支持载波带宽中的部分带宽的UE可以共存。由在载波带宽中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RB)的一部分组成的子集被称为带宽部分(BWP)。可以通过较高层信号针对UE配置多达4个BWP。UE仅在特定定时利用所配置的BWP当中的有效BWP执行发送/接收,并且不预计在除了有效BWP之外的区域中接收PDSCH、PDCCH、CSI-RS、TRS等。如此,由于这是在具有不同带宽能力的UE共存的环境中,因此需要通过考虑UE的BWP和BS的LBT带宽来适当地计算针对一个时隙中的以交叠/覆盖方式被调度用于多个BS LBT BWP的PDSCH的NACK,由此当出现至少特定比率的NACK时调整CWS。
例如,考虑到在频率轴上BS的LBT带宽1和LBT带宽2被连续设置为20MHz并且UE A具有40MHz带宽能力并与BS的LBT带宽完全交叠的情形,可以通过UE的BWP在一个时隙中调度跨两个BS LBT带宽的PDSCH。在这种情况下,当被调度的PDSCH无法解码并因此将NACK报告给BS时,BS应当确定将针对NACK考虑LBT带宽1和LBT带宽2中的哪一个来调整CWS。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针对在执行了LBT之后占用信道并且被占用的信道被用于发送时扫描数个模拟波束的同时执行发送的情况的LBT方法以及在固定到单个模拟波束的同时执行发送的情况的LBT方法。另外,本公开提出了当具有不同BWP能力的UE共存并且通过与BS的多个LBT带宽交叠来调度PDSCH时针对每个LBT带宽调整CWS的方法。
下文中,在本公开中,物理广播信道(PBCH)意指发送诸如系统频带、SFN(系统帧号)等这样的基本系统信息(下文中,MIB(主信息块))的物理信道。RMSI(剩余最小系统信息)意指除了MIB之外的任何/随机接入过程等所需的系统信息。OSI(其它系统信息)意指除了MIB和RMSI之外的剩余系统信息。此外,SS(同步信号)意指同步信号,DM-RS(解调参考信号)意指用于数据解调的参考信号,并且时隙意指由多个OFDM符号组成的基本时间单元。
首先,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多波束LBT。
在NR U频带中,还考虑了在NR系统中利用多根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作为必要部分之一。在免许可频带中,为了在发送节点发送数据等之前(在执行介质接入之前)与在对应频带上先前存在的Wi-Fi装置等公平共存,应当执行对话前监听(LBT)。为了在NR U频带中执行波束扫描的同时发送信号,可以考虑以下的多波束LBT方法。
首先,在执行诸如SS块等的宽波束LBT之后通过执行波束扫描对要发送的信号执行LBT的方法中,发送节点可以通过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操作。UE可以在从BS发信号通知这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时进行操作。
(1)在一次全向地执行LBT之后全向地扫描波束的同时执行发送的方法。
方法(1)是即使在NR中引入了在特定波束方向上的发送也执行除了特定方向之外的全向LBT的方法。
(2)通过在一次全向地执行LBT之后仅在LBT成功的波束方向上扫描波束来执行发送的方法,或者仅在针对所有方向成功进行波束LBT时通过扫描所有波束来执行发送,而在甚至针对一个波束方向LBT也失败时不尝试发送的方法。
关于方法(2),例如,可以考虑全方向被划分成四个不同波束方向(例如,波束方向1、波束方向2、波束方向3、波束方向4)并且针对不同波束方向中的每一个执行LBT的情况。本文中,在应用方法(2)的情况下,当仅针对波束方向1和波束方向3成功进行LBT时,发送节点可以仅针对波束方向1和波束方向3执行发送。另选地,由于针对一些波束方向失败地进行LBT,因此不能在所有波束方向上执行发送。
(3)在除了实际上不执行发送的波束方向以外的其余方向上执行定向LBT并且通过在LBT成功的波束方向上执行波束扫描来尝试发送的方法。
例如,在方法(2)的以上提到的示例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发送节点实际上不基于波束方向4执行发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节点可以仅针对波束方向1、波束方向2和波束方向3执行LBT。本文中,当如上所述仅针对波束方向1和波束方向3成功进行LBT时,发送节点可以仅针对波束方向1和波束方向3执行发送。
下文中,将关于多波束LBT描述在本公开中提议的方法。
[提议的方法#1]方法(1)的执行LBT时所需的LBT(CCA)时隙持续时间被设置为比方法(2)的特定方向LBT的时间长以使得LBT中所需的总时间相近的方法。
例如,如果T是在特定方向上执行LBT所需的LBT(CCA)时隙持续时间,并且将经历LBT的波束的总数为4,因此针对每个波束执行LBT总共需要4T的时间,则当一次全向地执行LBT时,LBT时隙持续时间可以是比针对每个波束所需的LBT时间T大的值(例如,4T)。
[提议的方法#1]将全向LBT与定向LBT之间的关系视为以下方法:针对每个方向执行定向LBT所需的时间与针对全向拆分的方向的总数的乘积被设置为与执行全向LBT所需的时间相近或相等。
此外,在方法(2)的情况下,由于仅在定向LBT成功的波束方向上执行发送,因此实际上要发送的波束的索引可能必须被动态地指示给接收节点。
[提议的方法#2]包含LBT成功的波束方向的信息的诸如波束管理SRS的SRS资源在该波束方向上在上行链路中发送以将实际上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告知接收节点的方法。
即,根据[提议的方法#2],发送节点可以在LBT成功的波束方向上将关于该波束方向的信息报告给接收节点,使得接收节点能够更容易地识别LBT成功的波束方向,由此更平稳地执行与该波束方向相关的接收操作。
然而,本文中,波束方向可以被调度要被发送的资源区域替换,并且SRS资源意指BS在其上指示SRS发送的时间-频率资源。
例如,假定存在从发送节点的角度看应当在其上执行LBT的三个波束方向#1、#2和#3,能够在所有波束方向上成功进行LBT时发送序列A和/或频率资源1,在波束方向#1和#2或波束方向#2和#3或波束方向#1和#3上成功进行LBT时发送序列B和/或频率资源2,并且当仅在这三个方向之中的一个方向上成功进行LBT时发送序列C和/或频率资源3。当然,对于从LBT结果获得的所有情况,序列可以被不同地配置。因此,当根据定向LBT结果在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上发送对应SRS资源时,接收节点可以得知关于实际上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的信息。
另外,当从BS在同一波束方向上指示重复发送时,需要将实际上在其上开始发送的特定资源告知BS。例如,假定BS指示在特定的波束方向上重复发送三次,并且相应发送尝试顺序由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和第三顺序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针对对应方向成功进行LBT时对应信号被一起发送的顺序的信息,则BS可以得知在重复发送的三次当中LBT成功的顺序。
[提议的方法#3]关于作为执行LBT的结果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的信息被一起包括在内并且在作为执行定向LBT的结果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信号的同时通过PUCCH(PDCCH)或PUSCH(PDSCH)被告知接收节点的方法。
换句话说,类似于以上提到的[提议的方法#2],通过PUCCH/PUSCH/PDCCH/PDSCH发送关于成功进行LBT的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在方法(2)中,可以在执行定向LBT的同时产生失败地进行LBT的特定方向的波束。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方法可以被视为多波束LBT的详细操作。
[提议的方法#4]当无法进行特定方向的LBT时以与在对应方向上发送信号所需的时间对应的延迟(在LBT全部完成之后)执行下一个方向的LBT或者所有方向上的发送都被丢弃的方法。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针对每个波束执行的LBT。本文中,图12示出了在存在三个波束(即,波束A、波束B和波束C)的情况的示例。图12中的(a)示出了当针对所有波束成功进行LBT时针对每个波束正常地执行LBT之后每个波束的发送过程,并且图12中的(b)示出了当针对波束A失败地进行LBT时的发送过程。
例如,当在三个方向上依次执行定向LBT时,在正常LBT之后执行的发送过程是如图12中的(a)中所示地从波束A到波束C依次执行定向LBT并在此后以相同的顺序针对每个波束执行发送的操作。然而,如果针对波束A失败地进行LBT,则由于已知在所有方向上都完成LBT之后未在波束A的方向上执行信号发送,因此可以以与当波束A的方向上的LBT成功时发送信号所需的时间对应的延迟执行LBT,而非立即针对下一个波束(即,波束B)执行LBT,如图12中的(b)中所示。
本文中,例如,当特定节点针对波束A失败地进行LBT并且针对波束B和C成功进行LBT时,如果如图12中的(a)中所示对所有波束都执行LBT之后在针对波束A的发送时间持续时间期间将成功进行LBT的波束的发送延迟(即,如果如图12中的(a)中所示针对波束A的发送时间持续时间期间不执行针对波束A的发送),则另一节点可以成功进行LBT并因此能够在该时间持续时间期间发送信号。因此,即使特定节点针对波束B和C成功进行LBT并因此发送其信号,也可能由于另一节点的信号发送而发生干扰。
为了解决该问题,要考虑以下的方法:当如图12中的(b)中所示针对波束A失败地进行LBT时,在针对波束B和C执行LBT之前配置与针对波束A的发送时间持续时间对应的间隙,使得在该间隙之后执行针对波束B和C的LBT操作。即,在该方法中,当针对波束A失败地进行LBT时,针对波束B和C的LBT操作被延迟达发送时间持续时间。
另外,本文中,在图12中的(b)的情况下,当在波束A的方向上的LBT失败时,在信号发送被延迟的时间持续时间期间已执行了LBT的特定节点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此外,在本文中,当除了针对所有方向的LBT的第一个方向或最后一个方向之外的中间方向上出现特定方向上的LBT失败时,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选项。
-选项1:当在依次执行LBT的同时针对每个方向确定LBT顺序并且针对特定方向的LBT失败时,在LBT成功时发送其余波束所需的时间内LBT被暂时延时,并且仅在LBT成功的方向上发送信号。
-选项2:即使针对中间方向的LBT失败,也完全在接下来的方向上执行LBT,并且可以仅在LBT连续成功的方向上发送信号。例如,如果仅针对总共6个方向当中的方向#3失败地进行LBT,则根据预配置或协议,发送节点可以在LBT连续成功的前面方向#1和#2或者LBT连续成功的后续方向#4、#5和#6上选择性地发送信号。
[提议的方法#5]用于执行定向LBT的波束被分组以在对应组内应用以上提到的方法的方法。
例如,如果存在用于执行定向LBT的6个波束#1至#6,则波束可以被配对以使得每两个波束被设置为一组。本文中,[提议的方法#4]可以不被应用于个体波束,而被应用于组波束以执行定向LBT。对于失败的组波束,可以对组波束通过被暂时延迟达发送时间来执行接下来的LBT。可以仅在LBT成功的组波束方向上发送信号。
根据[提议的方法#5],以上提到的[提议的方法#1]至[提议的方法#4]中的波束方向中的每一个可以按被配置为波束组的方式进行应用。
接下来,当类似于DL数据等在执行窄波束LBT之后以窄波束发送信号时,在针对每个波束的LBT处理中需要基于随机回退的LBT执行过程。
[提议的方法#6]基于针对每个波束方向的个体随机回退的LBT方法。
在该方法中,可以针对每个波束方向独立地设置回退计数器。当发送节点在基于随机回退执行LBT的中途将用于执行LBT的波束的方向改变为特定波束方向A时,可以暂时保持现有波束方向A的回退计数器,并且可以在另一波束方向上执行LBT。当返回到波束方向A执行LBT时,所保持的计数器值可以增加达预定或约定的特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惩罚。惩罚可以从与开始减小或被保持的计数器值相同的值开始,并且可以附加地仅在特定时间期间的空闲状态下开始减小计数器。
[提议的方法#6]提出了通过考虑基于随机回退计数器在现有LBT方案中在NR中引入的逐波束操作来针对每个波束方向配置个体逐波束随机回退计数器并且在执行逐波束LBT操作时配置并改变逐波束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方法。
[提议的方法#7]类似于SS块/RMSI/OSCI/寻呼等,即使对于在宽波束LBT之后执行波束扫描的同时发送的广播数据也基于随机回退来执行LBT的方法。
关于[提议的方法#7],在由gNB执行的COT发起中,可以应用如下表6中所示的LBT方案。本文中,下表6中公开的方法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考虑与表6不同的各种方法。
[表6]
/>
-注释:初始/随机接入、移动性、寻呼、仅参考信号的发送以及仅PDCCH(例如,RACH消息4)的发送、切换命令、GC-PDCCH或者除了关于单独发送或与DRS复用的短消息寻呼相关控制消息的类别4之外的LBT方案的适用性
此外,现有的宽波束LBT是全向地或者在特定方向上执行一次LBT并且此后当LBT成功时在对应方向上执行发送的方法,而提议的方法是当执行LBT时基于诸如DL数据等这样的随机回退来执行LBT的方法。然而,为了使通过波束扫描发送的信号比DL数据更快完成竞争,CWS可以被设置为小于窄波束LBT的CWS,或者LBT时隙持续时间可以被设置为短,或者CCA阈值可以增加,使得执行介质接入(MA)之前所需的时间被设置为相对小。
另外,提议的方法还适用于诸如SRS等这样的上行链路。适用于波束管理SRS的方法可以被视为其代表性示例。
换句话说,现有的LBT方法包括作为基于随机回退计数器的LBT方法的类型1方法和作为在没有随机回退计数器的情况下执行的LBT方法的类型2方法。在类型1方法中,通过在发送信号中包含PDSCH来发送发送信号,而在类型2方法中,在不包括PDSCH的情况下发送发送信号。即,当发送非单播数据时使用类型2方法。此外,类型1方法也可以被称为类别4(或cat.4)LBT,并且类型2方法也可以被称为类别2(或cat.2)LBT。
本文中,即使发送非单播数据,[提议的方法#7]也考虑使用基于随机回退计数器的LBT方法而非类型2方法。另外,在[提议的方法#7]中,是否应用基于随机回退计数器的LBT方法可以根据非单播数据的类型或配置而变化。
[提议的方法#8]当仅在特定波束方向上执行发送时通过将CCA阈值或针对CCA测得的能量值按所有波束当中的旨在执行发送的特定波束的比率缩放来执行LBT的方法。
首先,当执行全向LBT时,如果所测得的能量值为P,则现有方法通过将所测得的能量值P与CCA阈值T进行比较并且通过考虑只有当P<T时信道才空闲来执行发送。然而,如果作为以要在所有方向上发送的波束的比率R(其中,R是满足0<R≤1的有理数)将所测得的能量值P进行缩放的结果,P×R<T,则该方法可以确定信道是空闲的,或者如果作为将CCA阈值进行缩放的结果,P<T/R,则该方法可以确定信道是空闲的。
当在引入定向LBT的情况下通过考虑与全向LBT的公平性来将所测得的功率/能量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时,在该方法中考虑基于波束的比率的缩放。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针对每个BWP调整CWS的方法。
现有的LAA包括CWS调整方法。在该方法中,UE的带宽能力高达20MHz,这与BS的LBT带宽相同。例如,当BS旨在在LBT成功之后通过5个连续时隙发送下行链路(DL)数据时,在DL突发的第一时隙中调度用于10个UE的PDSCH。从UE报告至少8个NACK,使得当NACK比率大于或等于80%时,通过增加CWS再次执行LBT。
然而,在NR中,能够根据UE的带宽能力使用整个载波带宽(高达约400MHz)执行发送/接收的UE可以与能够仅通过带宽小于载波带宽的子集(例如,BWP)执行发送/接收的UE共存。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针对UE配置的BWP大于LBT带宽的情形下的PDSCH调度。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gNB的LBT带宽(BW)1和2以及UE的BWP。本文中,例如,两个LBTBW 1和2可以与UE的一个BWP交叠。本文中,LBT BW 1和LBT BW 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20MHz。另外,本文中,UE的BWP可以是40MHz。
在这种情形下,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分配了PDSCH 1和PDSCH 2的情形。本文中,如图13中所示,可以考虑跨LBT BW 1和LBT BW 2分配PDSCH 1并且仅向LBT BW 2分配PDSCH 2的情况。
如图13中所示,具有与通过将gNB的LBT BW 1和LBT BW 2相加作为BWP而获得的值对应的BW的UE可以通过与gNB的两个LBT BW完全交叠来配置,并且可以调度跨这两个gNBLBT BW的PDS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提议的方法来计算作为用于gNB的LBT BW 1和LBT BW 2的CWS调整的准则的NACK比率。
[提议的方法#9]根据UE的BWP来调整LBT BW的CWS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对于gNB的LBT BW当中的与UE的BWP交叠的LBT BW,针对NACK比率考虑被调度用于UE的BWP的所有PDSCH,以调整CWS。例如,当如图13中所示,UE的BWP与gNB的LBT BW 1和LBT BW 2交叠时,被调度用于UE的BWP的所有PDSCH(即,PDSCH 1和PDSCH 2二者)被考虑用于LBT BW 1和LBT BW 2的NACK计数,以便在大于或等于特定NACK比率时有助于增加CWS。
[提议的方法#10]根据PDSCH调度资源来调整LBT BW的CWS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当用PDSCH调度的资源属于特定gNB LBT BW时,当调整对应LBT BW的CWS时,考虑PDSCH的NACK。例如,在图13中,由于PDSCH 2仅属于gNB的LBT BW,因此仅对于LBT BW 2的CWS调整,可以考虑PDSCH 2的NACK。在PDSCH 1的情况下,由于所调度的资源属于LBT BW 1和LBT BW 2二者,因此如果PDSCH 1的解码结果为NACK,则可以考虑将其用于这两个LBT BW,并因此用于CWS调整。另选地,可以仅考虑在这两个LBT BW当中的具有较大比例的PDSCH 1资源的LBT BW的CWS调整。
具体地,例如,在图13的PDSCH 1的情况下,针对PDSCH 1调度的所有资源可以对于LBT BW 1以40%的比率分配,并且可以对于LBT BW 2以60%的比率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提议的方法#10],如果PDSCH 1的解码结果为NACK,则可以通过考虑作为被分配给LBTBW1和LBT BW2的资源的比率的40:60比率,考虑针对每个BW的CWS调整的解码结果,或者可以仅考虑针对具有较高比率的所分配资源的LBT BW 2的CW调整的解码结果。
[提议的方法#11]与PUSCH类似地在上行链路数据发送中调整UE LBT BW的CWS的方法。
该方法涉及当UE通过在将图13的UE的DL BW改变为UL BW、将PDSCH改变为PUSCH并且将gNB的LBT BW 1和LBT BW 2改变为UE的LBT BW 1和LBT BW 2的情形下在每个LBT BW中成功进行LBT来发送UL突发时,如何应用PUSCH发送结果以进行UE的LBT BW 1和LBT BW 2中的每一个的CWS调整。即,以上提到的方法也可以等同地应用于上行链路。
具体地,作为一种方法,存在以下方法:如[提议的方法#9]中一样,通过考虑当UE的UL BW与UE的LBT BW交叠时针对LBT BW 1和LBT BW 2中的每一个的PUSCH发送结果(即,NACK)来调整CWS。
作为另一种方法,存在以下方法:如[提议的方法#10]中一样,基于针对UE的PUSCH调度的资源,通过当在特定LBT BW中调度对应的PUSCH发送资源时考虑其LBT BW的发送结果来调整CWS。类似地,可以针对UE的两个LBT BW的CWS调整考虑或者可以仅针对具有较大比例的PUSCH资源的LBT BW的CWS考虑针对跨UE的两个LBT BW二者调度PUSCH发送资源的情况的PUSCH发送结果。
[提议的方法#12]当BWP被切换时设置CWS和/或回退计数器值的方法。
gNB可以在针对UE的特定定时激活所配置的DL/UL BWP当中的至少一个DL/UL BWP(通过L1信令或MAC CE或RRC信令等)。另外,可以(通过L1信令或MAC CE或RRC信令等)指示切换到所配置的另一DL/UL BWP,或者可以在基于定时器的定时器值期满时实现切换到所确定的DL/UL BWP。如此,当DL/UL BWP被切换时,可以重置或保持应用于切换前的BWP或切换后的BWP的最大CWS和/或回退计数器值。
具体地,当如上所述通过定时器或信令切换BWP时,可以根据以下选项来调整UE的CWS和回退计数器值。
-选项1:重置为所有优先级类别的最小CWS值
本文中,优先级类别可以是表4和表5中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具体地,以表4中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例,如果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3,则用于切换的BWP的CWS可以被重置为作为{15,31,63}当中的最小值的15。
-选项2:保持先前BWP中使用的CWS
-选项3:使用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指示的新CWS
即,选项3是针对以下方法的:在通过DCI指示BWP的切换的同时,将用于切换后的BWP的CWS一起指示。
-选项4:改变为之前一个步骤的CWS
-选项5:使用先前对应BWP中使用的CWS值
本文中,如上所述以表4中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例,如果对于特定数据而言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3并且针对切换前的BWP的CWS的大小为31,根据选项4,如果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3,则针对切换后的BWP的CWS为15,其为之前一个步骤的CWS。另外,根据选项5,如果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为3,则直接使用31。
[提议的方法#13]当在一个BWP内在DL/UL LBT中比特定时间更持久地出现LBT失败时,DL/UL LBT切换到另一BWP,并且如在[提议的方法#12]中一样地调整CWS和回退计数器值。
当在UE目前驻留的BWP中在DL或UL LBT中比特定时间更持久地或者比特定计数更多地出现LBT失败(本文中,特定时间或计数可以是基于定时器的值或预先配置的值)时,可以通过切换到预先约定的和/或配置的特定BWP在对应的BWP中执行DL/UL LBT。本文中,预先约定的和/或配置的BWP可以是切换前的BWP或者初始/默认BWP。如此,当UE对BWP执行切换时,可以如在[提议的方法#12]中一样地调整CWS值。
具体地,如果gNB向UE指示BWP切换和在切换后的BWP处针对上行链路的PUSCH发送,但是UE在切换的BWP失败地进行LBT并因此无法进行PUSCH发送,则从gNB的角度看,UE是无法正确地接收BWP切换指示还是由于LBT的失败而无法发送可能是不明确的,并且由UE发送的BWP/资源与由gNB预计的BWP/资源可能未对准。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以上描述,UE可以切换到预先约定的或配置的特定BWP,并且可以如在[提议的方法#12]中一样地调整CWS值。本文中,预先约定的和/或配置的BWP可以是切换前的BWP或者初始/默认BWP。通过配置这样的规则或方法,当UE切换到预先约定的或配置的BWP时,gNB可以无歧义地识别出UE是尚未成功进行LBT还是尚未接收到BWP的切换指示。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BS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文中,BS可以包括以上提到的eNB或gNB。
参照图14,BS通过UE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向UE发送数据(S1410)。本文中,带宽部分可以是针对UE配置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
此后,BS从UE接收关于数据的反馈信息(S1420)。
此后,BS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BS的竞争窗口大小(S1430)。本文中,竞争窗口大小可以在作为BS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信道接入过程(CAP)中使用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内。
本文中,带宽部分可以与BS在其中执行CAP的多个CAP带宽交叠。其详细示例可以与如图13中所示地相同。此外,尽管图13仅示出了其中BS的两个CAP带宽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的示例,但是BS的一个CAP带宽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也是可能的。另选地,BS的CAP带宽可以具有与带宽部分相同的大小。另选地,BS的三个或更多个CAP带宽可以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
另外,本文中,当在其中发送数据的频带与多个CAP带宽交叠时,BS可以基于反馈信息针对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竞争窗口大小。具体地,如[提议的方法#9]中一样,可以针对多个交叠的CAP带宽中的全部来调整竞争窗口大小。另外,可以仅针对其中针对数据分配/包括相对更多资源的CAP带宽来调整竞争窗口大小。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UE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5,UE通过UE的带宽部分中的频带将数据发送到BS(S1510)。本文中,带宽部分可以是针对UE配置的载波带宽的一部分。
此后,UE从BS接收关于数据的反馈信息(S1520)。
此后,UE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UE的竞争窗口大小(S1530)。本文中,竞争窗口大小可以在作为BS确定信道占用的操作的信道接入过程(CAP)中使用的计数器值的范围内。
本文中,带宽部分可以与UE在其中执行CAP的多个CAP带宽交叠。其详细示例可以与[提议的方法#11]中描述的详细示例相同。此外,尽管图13和[提议的方法#11]仅示出了其中UE的两个CAP带宽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的示例,但是UE的一个CAP带宽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也是可能的。另选地,UE的CAP带宽可以具有与带宽部分相同的大小。另选地,UE的三个或更多个CAP带宽可以与UE的带宽部分交叠。
另外,本文中,当在其中发送数据的频带与多个CAP带宽交叠时,UE可以基于反馈信息针对多个CAP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调整竞争窗口大小。
此外,图14和图15分别涉及BS和UE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尽管以上提到的[提议的方法#9]至[提议的方法#13]中的每一个都是基于UE视角和BS视角中的任一个来书写的,但是所提议的方法可以被应用于BS和UE二者。另外,图14和图15中描述的CAP和CAP带宽可以分别具有与对话前监听(LBT)和LBT带宽相同的含义。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通过考虑LBT成功定时与实际发送定时之间的间隙来执行LBT的方法。
由于在NR中引入了带宽部分(BWP)的概念,因此在免许可频带中针对BS或UE配置的BWP的带宽可以为至少20MHz。在这种情况下,LBT应当成功,并且在其中执行LBT的带宽可以是20MHz的倍数,即20MHz×N(其中,N是自然数)。
本文中,当仅针对整个带宽之中的部分带宽成功进行LBT时,发送节点可以延迟发送,直到LBT针对整个带宽成功为止,或者可以仅用其中成功进行LBT的部分带宽来执行发送。可以在发送节点改变发送带宽的处理中改变RF链,或者可能需要附加操作来根据实际发送带宽满足诸如带内/带外发射和/或频域频谱掩码等这样的要求。
[提议的方法#14]当针对整个带宽之中的部分带宽成功进行LBT并因此通过将发送带宽改变成在其中成功进行LBT的带宽时,如果LBT成功定时与实际发送起始定时之间存在时间间隙,则在紧接在发送之前针对其中已经成功进行LBT的带宽再次执行短LBT之后在信道空闲时执行发送的方法。
然而,短LBT意指使得在特定时间(例如,25us)期间执行LBT之后确定信道空闲时能够进行发送尝试的LBT。另外,在提议的方法中,LBT可以以20MHz的倍数(即,20MHz×N(其中,N是自然数)执行。
然而,提议的方法可以仅适用于当发送节点改变发送带宽时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特定时间的情况。具体地,改变发送带宽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UE或gNB能力而变化。另外,改变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整个带宽与发送带宽之间的关系而变化(例如,当整个带宽与发送带宽之间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
如上所述,在将发送带宽改变为其中成功进行LBT的带宽的大小的处理中,诸如RF链的操作带宽的改变这样的要求会造成实际发送定时与LBT成功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隙。本文中,当由于RF带宽的改变而导致不能够进行信道感测时,在对应时间之后执行发送时,信道可能因邻近的另一节点而突然变为忙状态。因此,只有当确认信道空闲时,才可以再次执行短LBT以开始发送。
例如,当BWP的BW为80MHz时,如果按频率的升序,以20MHz为单位的4个LBT BW是BW#1、BW#2、BW#3和BW#4,则可能存在针对BW#1和BW#2成功进行20MHz单位的LBT而针对BW#4无法成功进行20MHz单位的LBT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节点可以将发送带宽重新配置为40MHz,并且可以在以重新配置后的带宽开始发送之前针对BW#1和BW#2再次以20MHz为单位执行短LBT。发送可以在确认信道空闲时开始。
具体地,例如,在特定节点改变发送带宽的处理中,如果另一节点成功进行LBT并因此在特定节点的LBT成功定时和实际发送起始定时之间可能出现的时间间隙期间执行发送,则即使LBT成功,特定节点也可能不能够执行发送。因此,特定节点再次执行短LBT,以保证关于该特定节点是否根据短LBT的结果执行发送的准确性。
具体地,当整个带宽之中的其中成功进行LBT的部分带宽(为了方便起见,用BW#X表示)的大小大于作为LBT的单位的20MHz时,如果通过执行短LBT而获得的结果表明仅针对BW#X之中的部分带宽BW#Y(其中,BW#X>BW#Y)成功进行LBT,则可以再次分层地利用部分带宽(即,BW#Y)调整发送带宽,并且发送可以在执行短LBT之后开始。另选地,如果BW#Y的LBT结果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则通过相对于其中成功进行第一LBT的带宽(即,BW#X)更新(或重新使用)在先前BW#X的第一LBT中使用的CWS再次从开始执行类别4LBT。更一般地,在确定甚至整个带宽之中的其中成功进行LBT的部分带宽BW#X在短LBT之后也忙时,可以进行操作以再次执行类别4LBT。此时,其中执行LBT的带宽可以是整个带宽,或者可以是发送节点实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执行第一LBT时更新(或重新使用)CWS来执行LBT。
例如,在以上示例之后,当再次针对BW#1和BW#2执行以20MHz为单位的短LBT但是针对BW#1成功进行LBT而针对BW#2失败地进行LBT时,发送带宽可以被再次重新配置为BW#1,并且发送可以在确认在执行短LBT之后信道空闲时开始。另选地,当短LBT结果表明即使针对BW#1和BW#2中的任一个,信道忙时,通过在80MHz的整个带宽中更新(或重新使用)现有CWS,类别4LBT可以再次开始。
另外,当甚至在实际上正执行的发送的中途也需要时间间隙时,可以应用以上提议的方法。甚至在发送中途也需要间隙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是通过在时间间隙期间应用提议的方法来执行LBT的方法,该时间间隙是通过在初始特定持续时间(例如,X个符号或1个时隙)内保持宽带RF带宽使RF不变在执行发送的同时(同时,准备进行RF改变中涉及的信号处理)在对应的持续时间之后改变为子频带RF频带并且后续执行其余发送时出现的。本文中,如果时间间隙在特定时间内,则可以将其从提议的方法的应用中排除在外。
[提议的方法#15]当LBT带宽被定义为BS调整CWS的基本频率轴资源单元时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LBT带宽交叠的PDSCH对应的HARQ-ACK的CWS调整方法(在这种情况下,HARQ-ACK可以意指其中配置以码块组(CBG)为单位进行的(重新)发送的CBG单元的HARQ-ACK)。
即,与以传输块为单位基于NACK比率的现有CWS调整不同,由于在NR中引入了以CBG为单位的重新发送,因此需要考虑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比率的CWS调整。
图16用于描述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的CWS调整。
参照图16,示出了gNB的LBT BW 1和LBT BW 2,并且跨LBT BW1和LBT BW 2调度PDSCH 1,并且仅针对LBT BW 2调度PDSCH 2。在这种情况下,用于PDSCH 1的CWS调整方法可能是个问题。
具体地,可以考虑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的CWS调整方法。另选地,在图16的PDSCH1的情况下,类似于CBG 1至CBG 6,一个传输块中的所有CBG的NACK可以视为是一个NACK,并且可以考虑基于其的CWS调整。
本文中,当被调度的PDSCH中的特定CBG与多个LBT带宽交叠时,可以考虑以下选项。
-选项1:在多个LBT带宽的CWS调整中使用CBG的HARQ-ACK反馈结果的方法
具体地,参照图16,例如,在PDSCH 1的CBG 1至CBG 6当中,CBG 1和CBG 4被包括在LBT BW 1中,并且CBG 3和CBG 6被包括在LBT BW 2中,而CBG 2和CBG 5跨LBT BW 1和LBTBW 2。本文中,根据选项1,可以在针对LBT BW 1和LBT BW 2二者的CWS调整中使用针对CBG2和CBG 5中的每一个的NACK。
-选项2:HARQ-ACK反馈结果仅用于具有针对CBG调度的较大比例的下行链路资源的LBT带宽的CWS调整(在相同比例的情况下,它可以仅用于通过预先约定的方法或较高层信号(例如,RRC信令)或动态控制信号(例如,DCI)指示的特定LBT BW的CWS调整)的方法。
具体地,例如,参照图16,可能存在以下情况:用于CBG 2的资源和CBG 5的资源分别以40%的比率被分配给LBT BW 1并且以60%的比率被分配给LBT BW 2。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选项2,针对CBG 2和CBG 5的NACK可以仅在用于以较高的比率分配资源的LBT BW 2的CWS调整中被使用。
即,如图16中所示,当BS被配置有诸如LBT BW 1和LBT BW 2这样的用于以20MHz为单位执行LBT的BWP并且UE的BWP的带宽包括BS的两个LBT BW时,可以考虑BS调度能够与多个LBT BW交叠的PDSCH的情况。
本文中,如果如图16中所示该PDSCH被配置有以CBG为单位的(重新)发送,则PDSCH1和PDSCH 2可以分别包括6个CBG和2个CBG。如果被调度用于DL突发的第一时隙的各个CBG(下文中,参考DL资源)仅存在于BS的一个LBT BW内,则针对对应CBG的HARQ-ACK反馈信息可以被仅应用于包括CBG的LBT BW的CWS调整。即,由于针对构成PDSCH 1的CBG 1和CBG 4的HARQ-ACK用于LBT BW 1的CWS调整并且PDSCH 1的CBG 3和CBG 6以及PDSCH 2的CBG 1和CBG2被包括在LBT BW 2中,因此对应CBG的HARQ-ACK可以被仅用于其LBT BW的CWS调整中。然而,由于构成PDSCH的CBG 2和CBG 5是通过与BS的LBT BW1和LBT BW 2交叠来调度的,因此可以如提议的方法(1)或(2)中一样执行CWS调整。
[提议的方法#16]当UE调整CWS的基本频率轴资源单元被定义为LBT BW时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LBT BW交叠的PUSCH的解码结果的CWS调整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其中配置CBG单元(重新)发送的PUSCH的CBG重新发送调度或新数据调度来假定解码结果)。
本文中,当被调度的PUSCH中的特定CBG与多个LBT带宽交叠时,可以考虑以下选项。
-选项1:在多个交叠的LBT带宽的CWS调整中使用CBG解码结果的方法
-选项2:在一些参考LBT带宽的CWS调整中使用CBG解码结果的方法
此外,可以通过BS的动态控制信号(例如,DCI)或较高层信号(例如,RRC信令)配置或指示参考LBT带宽,或者参考LBT带宽可以被用于针对被指示要发送的CBG而调度的LBT带宽当中的具有较大比例的上行链路(UL)资源的LBT带宽的CWS调整。
然而,以上提到的方法可以在以下前提下适用:当BS无法接收到特定CBG时,在下一次重新发送调度中总是指示CBG的重新发送。该原理可以被应用于所有时隙的时间提前的CBG索引或者BS考虑的UL突发的第一时隙。
图17是用于例示以CBG为单位基于NACK的CWS调整的示例。
例如,如图17中所示,当配置以CBG为单位的(重新)发送的PUSCH 1在上行链路(UL)突发的第一时隙中被调度并且被配置为参考UL资源(橙色)时,根据BS的PUSCH 1的解码结果,可以通过在3ms或4ms之后向UE发送UL授权来调度新数据,或者可以指示构成PUSCH1的一些或全部CBG的重新发送。
在图17中,由于通过与UE的LBT BW 1和LBT BW 2交叠来调度PUSCH 1,因此可以根据PUSCH 1的解码结果如在[提议的方法#16]中一样调整每个LBT BW的CWS。
如果通过UL授权指示了针对PUSCH 1的一些或全部CBG的重新发送的调度(例如,码块组发送信息(CBGTI)),则可以假定针对对应重新发送调度的CBG为NACK,并且UE可以执行针对对应CBG调度的LBT BW的CBW调整。关于针对UE的每个LBT BW的CWS调整,如果如在[提议的方法#4]中一样仅针对特定LBT BW调度了其中指示重新发送的CBG,则可以仅向LBT带宽应用CWS调整。如果CBG与两个LBT BW交叠,则它可以被用于这两个LBT BW二者的CWS调整,或者可以被仅用于具有较大比例的UL资源的LBT BW的CWS调整。
此外,当调度新数据而不是通过UL授权指示重新发送时,可以对PUSCH 1进行成功解码。因此,可以假定ACK,并且可以将每个LBT BW的CWS初始化。
[提议的方法#17]针对执行LBT的每个LBT单位BW(例如,20MHz的倍数)分层地调整并管理各个CWS的方法
与LTE系统相比,NR支持更宽的带宽操作。因此,宽带(>20MHz)可以以20MHz为单位被划分成多个子频带,使得执行LBT并且在每个子频带中实现CWS调整/管理。另选地,当如在LAA中一样执行多载波的信道接入时,可以执行LBT并且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代表性载波以20MHz为单位管理CWS。
图18用于描述应用[提议的方法#17]的示例。
当子频带LBT(例如,20MHz)和宽带LBT(>20MHz)二者都被支持并且可以通过NR免许可频带中的两LBT型半静态或动态切换来使用时,如图18中所示,对于每个LBT单位带宽(例如,20MHz的倍数)分层地调整并管理个体CWS可能是有效的。
例如,当配置图18的6个BWP(BWP 0至BWP 5)时,BWP 3包括BWP 0和BWP 1,BWP 4包括BWP 1和BWP 2并且BWP 5包括其余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以20MHz为单位执行子频带LBT而获得的结果(例如,通过执行BWP 0的LBT而获得的结果)用于对应BWP的CWS调整,并且也可以考虑该结果用于包括对应BWP的BWP(例如,包括BWP 0的BWP 3以及BWP 5)的CWS调整。因此,当在BWP 0中CWS被更新为高一个级别的值时,BWP 3和BWP 5的CWS也被更新为更高一个级别的值。
另外,当在BWP 3或BWP 5中执行宽带LBT时,可以用先前更新的CWS执行LBT。当宽带LBT成功并因此BWP 3的CWS被初始化时,BWP 0和/或BWP 1的CWS可以根据配置一起被初始化或者可以不被初始化。
此外,本公开不限于UE之间的直接通信,而是还适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下,BS或中继节点等可以使用所提议的方法。
以上提到的提议的方案的示例可以被包括作为本公开的实现方法之一,并因此可以被明显地视为所提议的方法中的一种。另外,尽管以上提到的方案可以被独立地实现,但是也能够通过组合(或合并)一些提议的方案来实现。可以定义规则以使得关于是否应用提议的方法的信息(或关于提议的方法的规则的信息)通过预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较高层信号)由BS报告给UE或者由发送UE报告给接收UE。
图19是示出了执行本公开的发送装置1810和接收装置1820的组件的框图。本文中,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的每一个可以是BS或UE。
发送装置1810和接收装置1820可以分别包括:收发器1812和1822,该收发器1812和1822能够发送或接收承载信息和/或数据、信号和消息的无线电信号;存储器1813和1823,该存储器1813和1823存储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以及处理器1811和1821,该处理器1811和1821连接到诸如收发器1812和1822以及存储器1813和1823这样的组件并且被配置为控制存储器1813和1823和/或收发器1812和1822,使得对应装置执行本公开的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本文中,发送器/接收器可以被称为收发器。
存储器1813和1823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1811和1821的处理和控制的程序,并且暂时存储输入/输出信息。存储器1813和1823可以被用作缓冲器。
处理器1811和1821总体上控制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的各种模块的整体操作。特别地,处理器1811和1821可以执行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种控制功能。处理器1811和1821也可以被称为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等。处理器1811和1821可以通过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当使用硬件实现本公开时,被配置为执行本公开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器件)、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可以被包括在处理器1811和1821中。此外,当使用固件或软件实现本公开时,固件或软件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执行本公开的功能或操作的模块、程序、函数等,并且被配置为执行本公开的固件或软件可以被包括在处理器1811和1821中或者存储在存储器1813和1823中并且由处理器1811和1821执行。
发送装置1810的处理器1811可以对将被发送到外部的信号和/或数据执行预定编码和调制,然后将编码和调制后的信号或数据发送到收发器1812。例如,处理器1811可以通过对要发送的数据串执行解复用、信道编码、加扰和调制来生成码字。码字可以包括与作为由MAC层提供的数据块的传输块等同的信息。一个传输块(TB)可以被编码成一个码字。每个码字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层被发送到接收装置。为了进行上变频,收发器1812可以包括振荡器。收发器1812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发射天线。
接收装置1820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以与发送装置1810的信号处理过程相反。接收装置1820的收发器1822可以在处理器1821的控制下接收从发送装置1810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收发器1822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收发器1822可以通过执行下变频将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每个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收发器1822可以包括用于下变频的振荡器。处理器1821可以通过对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执行解码和解调来恢复旨在由发送装置1810发送的数据。
收发器1812和1822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天线。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处理器1811和1821的控制下,天线可以用于将由收发器1812和1822处理的信号发送到外部或者接收外部无线电信号并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收发器1812和1822。天线也可以被称为天线端口。每根天线可以对应于一根物理天线,或者可以由两根或更多根物理天线的组合来构造。从每根天线发送的信号不能再被接收装置1820解构。与天线关联地发送的参考信号(RS)限定了从接收装置1820的角度的天线,并且使得接收装置1820能够对天线执行信道估计,而不顾及信道是来自物理天线的单个无线电信道还是来自包括天线的多个物理天线元件的复合信道。即,天线被限定成使得承载天线上的符号的信道可以从承载同一天线上的其它符号的信道导出。支持使用多根天线发送/接收数据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功能的收发器可以被连接到两根或更多根天线。
图20示出了发送装置1810中的信号处理模块结构的示例。本文中,可以由诸如图20的处理器1811和1821这样的BS/UE的处理器执行信号处理。
参照图20,UE或BS中的发送装置1810可以包括加扰器301、调制器302、层映射器303、天线端口映射器304、资源块映射器305和信号发生器306。
发送装置1810可以发送一个或更多个码字。每个码字中的编码后的比特被加扰器301加扰并在物理信道上发送。码字也可以被称为数据串,并且可以等同于作为由MAC层提供的数据块的传输块。
由调制器302将加扰后的比特调制成复值调制符号。调制器302可以根据调制方案来调制加扰后的比特,并且将加扰后的比特布置为表示信号星座上的位置的复值符号。调制方案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使用m-相移键控(m-PSK)或m-正交幅值调制(m-QAM)来调制编码后的数据。调制器也可以被称为调制映射器。
可以由层映射器303将复值调制符号映射至一个或更多个传输层。层上的复值调制符号可以被天线端口映射器304映射,以便在天线端口上发送。
资源块映射器305可以将针对相应天线端口的复值调制符号映射到被分配用于发送的虚拟资源块中的适宜资源元素。资源块映射器可以根据适宜的映射方案将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资源块映射器305可以将针对相应天线端口的复值调制符号分配给适宜的子载波并且根据用户来将其进行复用。
信号发生器306可以根据特定调制方案(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对针对相应天线端口的复值调制符号(即,天线特定符号)进行调制,以生成复值时域OFDM符号信号。信号发生器可以对天线特定符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并且循环前缀(CP)可以被插入已对其执行了IFFT的时域符号中。OFDM符号经历数模转换、上变频等,并且通过相应发送天线被发送到接收装置。信号发生器可以包括IFFT模块、CP插入器件、数模转换器(DAC)、上变频器等。
图21示出了发送装置1810中的信号处理模块结构的另一示例。本文中,可以由诸如图19的处理器1811和1821这样的UE/BS的处理器执行信号处理。
参照图21,UE或BS中的发送装置1810可以包括加扰器401、调制器402、层映射器403、预编码器404、资源块映射器405和信号发生器406。
对于码字,发送装置1810可以通过加扰器401对码字中的编码后的比特进行加扰,然后通过物理信道发送加扰后的比特。
由调制器402将加扰后的比特调制成复值调制符号。调制器可以根据预定调制方案来调制加扰后的比特,并且将加扰后的比特布置为表示信号星座上的位置的复值符号。调制方案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使用π/2-二进制相移键控(π/2-BPSK)、m-相移键控(m-PSK)或m-正交幅值调制(m-QAM)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可以由层映射器403将复值调制符号映射至一个或更多个传输层。
层上的复值调制符号可以被预编码器404预编码,以通过天线端口进行发送。本文中,预编码器可以在对复值调制符号执行变换预编码之后执行预编码。另选地,预编码器可以执行预编码,而不执行变换预编码。预编码器404可以使用多根发送天线根据MIMO来处理复值调制符号以输出天线特定符号,并且将天线特定符号分发给对应的资源块映射器405。可以通过将层映射器403的输出y乘以N×M预编码矩阵W来获得预编码器404的输出z。本文中,N是天线端口的数目,M是层的数目。
资源块映射器405将针对相应天线端口的复值调制符号映射到被分配用于发送的虚拟资源块中的适宜资源元素。
资源块映射器405可以将复值调制符号分配给适宜的子载波并且根据用户来将其进行复用。
信号发生器406可以根据特定调制方案(例如,OFDM)对复值调制符号进行调制,以生成复值时域OFDM符号信号。信号发生器406可以对天线特定符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并且循环前缀(CP)可以被插入已对其执行了IFFT的时域符号中。OFDM符号经历数模转换、上变频等,并且通过相应发送天线被发送到接收装置。信号发生器406可以包括IFFT模块、CP插入器件、数模转换器(DAC)、上变频器等。
接收装置1820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以与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过程相反。具体地,发送装置10的处理器1821对通过收发器1822的天线端口从外部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解码和调制。接收装置1820可以包括多根接收天线,并且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被恢复为基带信号,然后通过复用和MIMO解调被恢复为旨在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数据串。接收装置1820可以包括:信号恢复器件,该信号恢复器件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复用器,该复用器用于组合并复用接收到的信号;以及信道解调器,该信道解调器用于将复用信号串解调成对应的码字。信号恢复器件、复用器和信道解调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其功能的集成模块或者独立的模块。更具体地,信号恢复器件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该ADC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CP去除器,该CP去除器用于从数字信号中去除CP;FFT模块,该FFT模块用于向已去除CP的信号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输出频域符号;以及资源元素解映射器/均衡器,该资源元素解映射器/均衡器用于将频域符号恢复为天线特定符号。天线特定符号通过复用器被恢复到传输层,并且传输层通过信道解调器被恢复成发送装置旨在发送的码字。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
参照图22,无线通信装置(例如,UE)可以包括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处理器这样的处理器2310、收发器2335、电力管理模块2305、天线2340、电池2355、显示器2315、键盘2320、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2360、传感器2365、存储器2330、订户识别模块(SIM)卡2325、扬声器2345和麦克风235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供多根天线和多个处理器。
处理器2310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过程和方法。图21的处理器2310可以是图19的处理器1811和1821。
存储器2330连接到处理器2310并且存储与处理器的操作相关的信息。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通过诸如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这样的各种技术连接到处理器。图21的存储器2330可以是图19的存储器1813和1823。
用户可以使用诸如按下键盘2320的按钮和使用麦克风2350启动声音这样的各种技术来输入诸如电话号码这样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器2310可以接收用户信息,处理用户信息并执行诸如使用输入的电话号码进行呼叫这样的适宜功能。在一些场景中,可以从SIM卡2325或存储器2330中检索数据,以便执行适宜功能。在一些场景中,处理器2310可以在显示器2315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数据以方便用户。
收发器2335连接到处理器2310,并且发送/接收诸如射频(RF)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处理器可以控制收发器,以便开始通信或者发送包括诸如音频通信数据这样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或数据的无线电信号。收发器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天线2340可以促成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在一些实现方式示例中,当收发器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收发器可以转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基带频率,以便由处理器处理。可以通过诸如转换成可听或可读信息的各种技术来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得它通过扬声器2345输出。图21的收发器可以是图19的收发器1812和1822。
尽管未在图22中示出,但是UE可以附加地包括诸如相机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这样的各种组件。例如,相机可以连接到处理器2310。
图22仅是UE的一个实现方式示例,并且实现方式示例不限于此。UE不一定包括图22的所有组件。即,一些组件(例如,键盘2320、GSP芯片2360、传感器2365和SIM卡)可能不是必需的组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能不被包括在UE中。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的方法,该方法由基站BS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频率带宽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到用户设备UE;
从所述UE接收针对所述PDSCH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ACK/NACK信号来调整所述竞争窗口,
其中,基于所述频率带宽与用于所述BS的信道接入过程的多个带宽BW交叠,所述BS基于所述ACK/NACK信号针对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多个BW中的每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免许可频带执行所述信道接入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中的每一个与所述频率带宽完全地或部分地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码块组CBG为单位发送所述PDSCH,并且
其中,以CBG为单位发送所述ACK/NACK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特定CBG与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交叠,所述BS基于以CBG为单位的所述ACK/NACK信号针对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中的每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特定CBG与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当中的特定频带交叠,所述BS基于以CBG为单位的所述ACK/NACK信号针对所述特定频带调整所述竞争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特定CBG与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交叠,所述BS针对特定频带调整所述竞争窗口,并且
其中,基于以CBG为单位的所述ACK/NACK信号,在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当中,所述特定频带具有最大量的交叠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竞争窗口是用于在信道接入过程中确定信道占用的计数器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数器值被初始地配置为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竞争窗口的大小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多个时域资源发送所述PDSC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据所述多个时域资源中的每一个发送所述ACK/NACK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所述多个BW各自的大小彼此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大小为20兆赫兹MHz。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为gNodeB gNB。
15.一种基站BS,该BS包括:
收发器,该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操作上与所述收发器联接,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频率带宽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到用户设备UE;
从所述UE接收针对所述PDSCH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ACK/NACK信号来调整竞争窗口,
其中,基于所述频率带宽与用于所述BS的信道接入过程的多个带宽BW交叠,所述BS基于所述ACK/NACK信号针对用于所述BS的所述信道接入过程的多个BW中的每一个调整所述竞争窗口。
CN201980009098.8A 2018-02-12 2019-02-12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Active CN111630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0721.5A CN116915376A (zh) 2018-02-12 2019-02-12 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9689P 2018-02-12 2018-02-12
US62/629,689 2018-02-12
US201862668765P 2018-05-08 2018-05-08
US62/668,765 2018-05-08
KR10-2018-0057006 2018-05-18
KR20180057006 2018-05-18
KR20180114473 2018-09-21
KR10-2018-0114473 2018-09-21
PCT/KR2019/001711 WO2019156542A1 (ko) 2018-02-12 2019-02-12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윈도우 크기 조절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0721.5A Division CN116915376A (zh) 2018-02-12 2019-02-12 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0932A CN111630932A (zh) 2020-09-04
CN111630932B true CN111630932B (zh) 2023-09-15

Family

ID=6754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0721.5A Pending CN116915376A (zh) 2018-02-12 2019-02-12 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980009098.8A Active CN111630932B (zh) 2018-02-12 2019-02-12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0721.5A Pending CN116915376A (zh) 2018-02-12 2019-02-12 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2632B2 (zh)
EP (1) EP3726919B1 (zh)
CN (2) CN116915376A (zh)
WO (1) WO2019156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3046B (zh) * 2017-03-24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73005A1 (en) 2017-03-24 2018-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scheduled 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8198092A1 (en) * 2017-04-28 2018-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starting posi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2737752B (zh) * 2018-02-14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竞争窗大小的方法和装置
EP3753359A1 (en) * 2018-02-14 2020-12-23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 techniques for new radio (nr)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bands
US11323989B2 (en) * 2018-02-26 2022-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indic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9193402A1 (en) * 2018-04-06 2019-10-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link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on new radio unlicensed
CN110474753A (zh) * 2018-05-10 2019-1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与设备
US11848878B2 (en) * 2018-05-11 2023-12-19 Mediatek Inc. BWP operation in NR-based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956822B2 (en) * 2018-06-19 2024-04-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shared spectrum
KR20210040036A (ko) * 2018-08-06 2021-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들에서 셀 및 대역폭 파트 동작들
US11272540B2 (en) 2018-08-09 2022-03-08 Ofinno, Llc Channel access and uplink switching
US11272539B2 (en) 2018-08-09 2022-03-08 Ofinno, Llc Channel access and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EP3836715A4 (en) * 2018-08-10 2021-09-08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A CONFLICT WINDOW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297193A1 (en) * 2018-08-10 2021-09-23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hannel access in unlicensed band
TWI710227B (zh) * 2018-08-17 2020-11-1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多trp之波束管理
US11438846B2 (en) * 2018-08-20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lutions to handle mis-alignment between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s) in dual connectivity (DC)
CN112586080A (zh) 2018-09-20 2021-03-30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在带宽部分上执行先听后说过程
US20210360673A1 (en) * 2018-09-21 2021-11-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erminal to access channel in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using same method
EP3629505A1 (en) * 2018-09-25 2020-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17042195A (zh) * 2018-09-27 2023-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窗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1291046B2 (en) * 2018-10-18 202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ur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11525995B (zh) * 2019-02-03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0191309A1 (en) * 2019-03-21 2020-09-24 Apple Inc. Contention window size updates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re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s
KR20200114224A (ko) * 2019-03-28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활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LBT (Listen-Before-Talk) 실패를 감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329769B2 (en) * 2019-08-01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ention window adjustment
US20220408456A1 (en) 2019-08-13 2022-12-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based on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CN112654096A (zh) * 2019-10-11 2021-04-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竞争窗长度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3709897A (zh) * 2020-05-21 2021-11-2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582800B2 (en) * 2021-01-07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 window adjustment for group channel occupancy time sharing
EP4304281A4 (en) * 2021-03-10 2024-04-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FIRST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8070174A2 (pt) * 2016-03-31 2019-01-29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determinar o tamanho da janela de contenção na avaliação do canal clar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1319B2 (en) * 2013-01-14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for dense networks
KR102080982B1 (ko) * 2015-02-06 2020-02-24 애플 인크. 비면허 무선 주파수 대역에서의 시분할 lte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L3860299T3 (pl) * 2015-03-17 2024-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rządzenie komunikacyjne i związany z nim sposób wyznaczania wielkości okna rywalizacji w sieci komunikacyjnej
WO2016182356A1 (ko) * 2015-05-12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타입의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채널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742562B2 (en) * 2015-07-16 2020-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contention window in LAA
US10701722B2 (en) * 2015-08-20 2020-06-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in radio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CN108029137B (zh) * 2015-09-23 2021-03-30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基站和在该基站中执行的方法
US10674535B2 (en) * 2015-11-13 2020-06-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9992785B2 (en) * 2015-11-14 2018-06-05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to support coexistence fairness
JP6835984B2 (ja) * 2017-05-03 2021-02-24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低遅延トラフィックによって影響されるときの高速大容量モバイルブロードバンド(eMBB)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性能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108804B (zh) * 2017-08-02 2023-04-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免许可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US10750488B2 (en) * 2017-09-11 2020-08-18 Apple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based on codeblock groups in new radio systems
EP3738247A1 (en) * 2018-01-10 2020-11-18 IDAC Holdings, Inc. Data transmissions and harq-ack associated with an unlicensed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8070174A2 (pt) * 2016-03-31 2019-01-29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determinar o tamanho da janela de contenção na avaliação do canal claro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ft_Minutes_report_RAN1#91_v020";3GPP;《3GPP tsg_ran\WG1_RL1》;201712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6542A1 (ko) 2019-08-15
US11122632B2 (en) 2021-09-14
EP3726919B1 (en) 2022-06-15
EP3726919A1 (en) 2020-10-21
US20200344819A1 (en) 2020-10-29
CN116915376A (zh) 2023-10-20
EP3726919A4 (en) 2021-01-20
CN111630932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093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US10779289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KR10235286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US11516799B2 (en)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at uses the method
CN11105283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KR10214744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ack/nack 전송 방법
CN113261373A (zh) 对信道接入问题的处理
US11617181B2 (en) Multi-stage downlink grant for multiple PDSCH
US20220210842A1 (en) Mapping one preamble to multipl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units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11601253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design
US20230100345A1 (en) Carrier selection for pucch repetition with pucch carrier switching
US20230007681A1 (en) Robust dci based fast beam indication
US1131001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WO2022216452A1 (en) Enhanced aperiodic or semi-persiste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on multi-beam pusch repetition
US20220231791A1 (en) Pucch/pusch dmrs bundling duration
EP4320972A1 (en) Enhanced aperiodic or semi-persiste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on multi-beam pusch repet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