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9402B -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9402B
CN111629402B CN202010443196.7A CN202010443196A CN111629402B CN 111629402 B CN111629402 B CN 111629402B CN 202010443196 A CN202010443196 A CN 202010443196A CN 111629402 B CN111629402 B CN 111629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etermining
bandwidth
integrated devic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31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9402A (zh
Inventor
贾海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31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9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9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different recept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基于上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本申请通过功能模式来集成设备传输数据时,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实现了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协调工作。

Description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流量需求倍增,4K/8K/VR/AR等应用的到来,5G室内移动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高频的引入,“室外覆盖室内”的传统方式将面临更多挑战。现代建筑材料对室外无线信号的阻隔,导致室外无线部署无法很好地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室外信号在穿透砖墙、玻璃和水泥等障碍物后只能提供浅层的室内覆盖,无法保证室内深度覆盖的良好体验。
将小基站和家用无线路由结合,再复用原有网线或者光电复合缆,设备商和运营商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达到快速部署和解决室内5G信号覆盖等难题。
然而,将小基站和家用无线路由结合后,如何控制各个模式之间协调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控制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协调工作的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模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
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式包括:基站模式,路由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
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
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包括: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包括:
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
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式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功能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
天线带宽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设备,包括:
基站模块,用于传输移动数据;
路由模块,用于传输宽带数据;
天线,用于进行数据的收发;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基于上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本申请基于不同的功能模式,可以确定集成设备传输数据时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实现了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的协调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集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控制集成基站与路由的设备工作模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模式确定装置来执行,所述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述模式确定装置集成在集成基站与路由的设备中。其中,所述模式确定装置分别与集成设备中的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连接。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提供的模式确定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1、S12。
S11、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
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所述基站可以是2G、3G、4G和5G基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路由模块是指无线路由模块。具体的,本实施例以5G小基站与无线路由器的集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小基站具有体积小、部署灵活的特点,不用局限于宏基站的站址问题,可以灵活地部署,有针对性地补充宏基站信号弱覆盖区域、覆盖盲点,保证信号质量;在热点区域,小基站由于功率小,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实行频率复用,提升容量,帮助宏基站分流。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集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模式确定装置和天线。其中,所述模式确定装置分别与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连接。所述路由模块和基站模块可以接收运营商传输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可以是移动数据信号也可以是宽带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移动数据信号包括2G移动数据信号、3G移动数据信号、4G移动数据信号和5G移动数据信号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路由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宽带数据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并与路由模块无线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具备无线联网功能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器(如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站模块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基站,整个模块包含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 Unite,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和可选路由设备。其采用可工作于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不包括WiFi等非蜂窝技术,除非与LTE融合接入。
所述模式确定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式确定方法。
该集成设备,和通用无线路由器比较,不同点在于,封装了最小化形态5G基站,增加了独立的控制系统。通过独立的控制系统动态进行功能模式的切换,使设备最大效率的运用于用户使用场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集成设备的独立模式,即独立带宽,独立天线。具体的,独立模式下,只是从物理角度简单的将5G小基站和通用无线路由封装在一起,即5G小基站有完整的独立运行系统,通用无线路由有完整的独立运行系统,两者互不干涉,仅仅是封装在一个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独立模块的集成设备可以不设置模式确定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集成设备的共用模式,即基站模块和路由模块共享带宽,共享天线。共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部署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更加有利于5G的应用和推广。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共用模式下基站和路由如何协调工作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基站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所述路由模式可以理解为集成设备中的基站模块不工作,仅仅由路由模块进行工作。所述基站模块不工作可以理解为基站不进行数据传输,不进行信息的转发,不占用天线和带宽。
所述基站模式可以理解为集成设备中的路由模块不工作,仅仅由基站模块进行工作。所述路由模块不工作可以理解为基站不进行数据传输,不占用天线和带宽。
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可以理解为基站模块和路由模块同时工作,共享运营商提供的带宽和该集成设备的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用户输入的设置模式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所述设置模式包括单一模式和智能模式。所述单一模式包括基站模式和路由模式。
进一步的,用户可以直接设置集成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路由模式和智能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集成设备的外壳上设置3个物理按键,或者在集成设备的显示屏上设备3个虚拟按键,每个按键对应一种功能模式,基于用户对按键的操作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还可以是通过与该集成设备进行连接的终端或遥控装置设置该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对用户输入设置模式的方法进行说明,而非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合理的模式输入方式。
接收到用户输入基站模式之后,传递基站模式到运营商系统,以通知运营商系统,该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接收到用户输入路由模式之后,传递路由模式到运营商系统,以通知运营商系统,该设备工作在路由模式。
接收到用户输入智能模式之后,传递智能模式到运营商系统,以通知运营商系统,该设备工作在智能模式。
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可以理解为与路由模块连接的终端的数量,所述终端的类型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终端的限定,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值优选为0。
进一步的,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0,则表明集成设备中的路由模块有连接无线设备,即路由模块需要进行工作,此时,可以控制集成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具体的,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0的情况下,控制集成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进一步的,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0,则表明集成设备中的路由模块没有连接无线设备,即路由模块暂时不需要工作,此时,可以控制集成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集成设备工作在智能模式下,集成设备初次和运营商系统连接或者断开之后重新和运营商系统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集成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然后可以根据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实时控制该集成设备是工作在基站模式,还是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动态控制基站模式和路由信号模式,实现路由和基站的协调工作。
S12、基于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包括: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模式下集成设备中的路由模块不工作,仅仅由基站模块进行工作,使用全部天线和最大带宽来传输5G移动数据。由于路由模式下集成设备中的基站模块不工作,仅仅由路由模块进行工作,使用全部天线和最大带宽来传输宽带数据。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下,即基站模块和路由模块同时工作,因此,需要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路由模式仅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进行设置。基站模式可以是用户手动进行设置,也可以是智能模式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进行动态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享带宽也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
1、分时共享
在复用原有网线或者光电复合缆的情况下,有限的带宽可以单独应对两种功能模式,足够的带宽提供较为稳定的数据信号。
用户使用场景受限,动态控制系统需要实现两种模式准确的接入和切换等场景。
2、并发共享
不干扰用户使用场景,可以通过独立控制系统动态切换模式。
并发模式下工作,原有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功能模块能力都会减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共享天线的方式。
在路由模式下时,无线路由器天线发射频率、功率、增益参数等可以基于现有的天线设计方式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不对天线设计的方法以及天线参数进行限定。
在基站模式下时,基于移动通信天线和WIFI天线的要求,对天线的尺寸、发射频率、功率、增益等参数配置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包括: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分为两部分和带宽分为两部分,可以是平均分成两部分,也可以是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分配,还可以按照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进行分配。
例如,预设比例可以是出厂时的设置,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在一个家庭中,用户使用路由连接的时间远远大于使用基站的时间,则可以增加路由模块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
再如,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越多,路由模块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越多。这样,可以增加每个连接设备的带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将全部天线和带宽平均分为两部分,这样可以兼顾基站模块和路由模块的传输速率,避免其中一个模块占用过多的天线和带宽,影响另一个模块的工作。
具体的,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平均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平均分为两部分;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式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基于上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本申请基于不同的功能模式,确定集成设备传输数据时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实现了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协调工作。
在一个应用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该集成设备的应用实例。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直接根据选项设置该集成设备的设置模式。
设置模式包括5G基站模式,无线路由模式,智能模式三种。
5G基站模式和无线路由模式为单一工作模式,处理器收到用户选择后,传递5G基站模式或者无线路由模式到运营商系统,运营商可以设置最大带宽传输数据为纯5G移动信号数据或者纯宽带数据。
用户选择智能模式,处理器监测到用户设置模式,传递智能模式到运营商系统,运营商初始阶段均分带宽传输5G信号数据和宽带数据。
当WIFI连接设备数量N>0时,处理器保持当前设置不变,即均分带宽传输5G信号数据和宽带数据。
当WIFI连接设备数量N=0时,处理器传递5G基站模式到运营商系统,运营商可以设置最大带宽传输数据为纯5G移动信号数据。
当WIFI连接数N从0到>0后,处理器传递智能模式到运营商系统,运营商均分带宽传输5G移动信号数据和宽带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5G小基站和无线路由器的集成设备,不仅可实际解决家用室内5G信号覆盖问题,而且有利于运营商部署。该集成设备只考虑单项服务于一个客户(单个家庭),最大化的缩小基站形态及功能结构成本。动态控制5G小基站和无线路由器之间协调工作,可以最大化利用接入的带宽。缩小基站形态,可以减小功耗,利于家庭化使用。随着5G的商用,5G小基站需求量巨大,单点定向应用可以减少运营商的部署资源。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控制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所述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述模式确定装置集成在集成设备中。其中,所述模式确定装置分别与集成设备中的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连接。
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提供的模式确定装置主要包括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和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其中,
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
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用于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本发明提供的模式确定装置,包括:功能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天线带宽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本申请基于不同的功能模式,确定集成设备传输数据时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实现了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的协调工作。
具体的,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
具体的,所述功能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基站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进一步的,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具体用于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进一步的,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包括共享模式确定单元,基站模式确定单元,其中,
共享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基站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进一步的,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包括: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关于模式确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模式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模式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输出装置53、基站模块54、路由模块55和天线56;设备中处理器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式确定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模式确定装置中的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处理器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模式确定方法。
存储器5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基站模块54,用于传输移动数据;路由模块55,用于传输宽带数据;天线56,用于进行数据的收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模式确定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模式确定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4所示的功能模式确定模块41、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模式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模式确定装置中的功能模式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11。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天线带宽确定模块42执行步骤S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
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基站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介质,执行如下步骤: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基于上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本申请基于不同的功能模式,确定集成设备传输数据时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和带宽,实现了小基站和无线路由之间协调工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模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基站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其中,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包括: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所述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包括:
按照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进行分配,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
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设备包括基站模块、路由模块和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
在所述设备的设置模式是智能模式的情况下,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确定设备的功能模式,包括:
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在所述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等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工作在基站模式。
5.一种模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功能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集成设备的功能模式,所述功能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基站模式,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
天线带宽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功能模式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和所使用的带宽;
其中,天线带宽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移动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路由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使用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和该集成设备的最大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在所述功能模式是基站和路由共享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
天线带宽确定模块,确定移动数据和宽带数据共享该集成设备的天线和带宽,具体用于:按照WIFI所连接的设备数量进行分配,将该集成设备的全部天线分为两部分,将该集成设备的带宽分为两部分;
确定使用其中一部分天线和其中一部分带宽传输移动数据,使用剩余部分天线和剩余部分带宽传输宽带数据。
6.一种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模块,用于传输移动数据;
路由模块,用于传输宽带数据;
天线,用于进行数据的收发;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43196.7A 2020-05-22 2020-05-22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29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3196.7A CN111629402B (zh) 2020-05-22 2020-05-22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3196.7A CN111629402B (zh) 2020-05-22 2020-05-22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402A CN111629402A (zh) 2020-09-04
CN111629402B true CN111629402B (zh) 2024-04-09

Family

ID=7227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3196.7A Active CN111629402B (zh) 2020-05-22 2020-05-22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940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687A (zh) * 2008-10-31 2011-09-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家庭基站的多种接入模式的支持
CN103561485A (zh) * 2013-11-05 2014-02-05 重庆基伍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wifi和css无线定位的基站及方法
CN204046838U (zh) * 2014-09-09 2014-12-24 周岩 共享基站
CN204206484U (zh) * 2014-10-10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基站装置
CN10471775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60118696A (ko) * 2015-04-03 2016-10-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코어 시스템온칩을 이용한 와이파이와 소형셀 통합 지원 기지국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937411A (zh) * 2017-03-23 2017-07-07 博威通讯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集成onu及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微型通信基站设备
US9941707B1 (en) * 2013-07-19 2018-04-10 Energous Corporation Home base station for multiple room coverage with multiple transmitter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687A (zh) * 2008-10-31 2011-09-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家庭基站的多种接入模式的支持
US9941707B1 (en) * 2013-07-19 2018-04-10 Energous Corporation Home base station for multiple room coverage with multiple transmitters
CN103561485A (zh) * 2013-11-05 2014-02-05 重庆基伍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wifi和css无线定位的基站及方法
CN10471775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4046838U (zh) * 2014-09-09 2014-12-24 周岩 共享基站
CN204206484U (zh) * 2014-10-10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基站装置
KR20160118696A (ko) * 2015-04-03 2016-10-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코어 시스템온칩을 이용한 와이파이와 소형셀 통합 지원 기지국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937411A (zh) * 2017-03-23 2017-07-07 博威通讯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集成onu及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微型通信基站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网融合室内分布系统新建方案;肖寒春;刘立兵;唐心佩;彭先武;;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402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740B (zh) 用于异类无线网络的多无线电协调的设备和方法
Xu et al. Outage performance for IDF relaying mobile cooperative networks
US20210314935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074014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10258922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34217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基站
RU2510574C2 (ru)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ей и терминалом
WO2014161494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959196A (zh) Wlan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和wlan网络系统
US2022022543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3849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52789A (zh) 调谐到窄带无线网络中的可用信道
Bhoyar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IEEE Standard of Wireless LAN/Wi-Fi 802.11 a/b/g/n
US113887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assisted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ittle et al. Network topologies for mixed RF-VLC HetNets
KR20230018493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장치, 단말 및 저장 매체(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205080727U (zh) 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
CN103078931A (zh) 嵌入式监控设备和嵌入式监控设备实现网络共享的方法
CN104968021A (zh) 一种蓝牙共享网络中的带宽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5392180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34609A1 (zh) 一种获取异构网的管理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29402B (zh) 模式确定方法、装置、集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21130A1 (zh) 选择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3167509A (zh) 无线局域网信号延伸设备及方法
US20230217474A1 (en) Supplementary Uplink Su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