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4773A -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4773A
CN111624773A CN202010612342.4A CN202010612342A CN111624773A CN 111624773 A CN111624773 A CN 111624773A CN 202010612342 A CN202010612342 A CN 202010612342A CN 111624773 A CN111624773 A CN 111624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rm
rotating
arm
assembly
shaf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2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捷明
姜滨
迟小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2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4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4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镜腿组件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以及转轴组件,转轴组件用于将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转动连接,转轴组件与第一转臂连接,转轴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组件同时与第二转臂转动连接。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转轴组件沿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组件施加使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该镜腿组件的反向弯折功能使其能够适配不同头围的用户佩戴,且第二转臂在反向弯折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夹持力,佩戴舒适且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反向弯折并可提供夹持力的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AR/VR/MR等智能设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青睐,各种各样的头戴式、眼镜式产品形态不断出现。以AR眼镜为例,AR眼镜能够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以眼镜的形式佩戴于用户头部,便于用户使用。现有市面上的AR眼镜还不能很好的适配各种头围的头型佩戴,并保证一定的夹持力,用户佩戴体验上并不是很舒适。
此外,由于AR眼镜的内部空间狭小,能够利用的空间可以说都被布置上了相关硬件,FPC等线路遍布了整个产品内部,AR眼镜折叠时,FPC等线路往往裸露在外面,FPC等线路易受磨损,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及美观度。
再者,有的AR眼镜为了提高便携性及收纳性,其设置有转轴机构,转轴机构仅是用于实现折叠功能,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提供其他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AR眼镜佩戴不舒适、不能适配各种头围佩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镜腿组件通过转轴组件实现镜腿组件的向内折叠和向外弯折功能以适配不同头围佩戴,且镜腿组件在向外弯折时能够保持一定夹持力,提高佩戴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腿组件,包括: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转轴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臂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轴组件同时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转轴组件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轴组件施加使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部和复位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复位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所述复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臂连接;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复位部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部施加使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转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外侧,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柱体,两个所述连接柱体之间设有遮挡部,两个所述连接柱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走线间隙;
所述第一转臂内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转臂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走线口;所述第二转臂内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转臂靠近所述第一转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走线口;所述镜腿组件内穿设有FPC,所述FPC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走线口、所述第一走线间隙、所述第二走线口以及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时,所述遮挡部用于遮挡所述FPC。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为弧形结构,所述遮挡部所在弧形结构的弧心角不小于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可转动的最大角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二转臂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走线间隙,所述FPC穿过所述第二走线间隙。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臂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端部形成有弧形让位部,所述第一走线口设于所述弧形让位部处,所述转动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让位部内;
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将所述转动连接部遮挡,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时,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走线口内、并与所述第二转臂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包括导向杆、复位弹簧以及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导向杆上并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
所述第一转臂内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形成有止挡部,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穿孔内并可沿所述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挡部抵靠,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共同限制所述复位弹簧的位移;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臂带动所述导向杆朝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弹簧受力压缩。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具有两个。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头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镜腿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中的镜腿组件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以及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起到转动连接和提供夹持力的作用。具体的,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也即镜腿向镜框的外侧弯折时,转轴组件沿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转臂与转轴组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实现第二转臂的向外转动,也即实现镜腿的反向弯折,以适配不同头围的用户佩戴。与此同时,转轴组件将施加使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使第二转臂在反向弯折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夹持力,进而使整个镜腿组件在反向弯折佩戴时也不易滑脱,佩戴舒适且可靠。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正向弯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与第一转臂的装配爆炸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与第一转臂的装配剖视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向剖视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中B-B向剖视图;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实施例的镜腿组件的第二转臂向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头戴设备,11-镜框,12-镜腿;
100-第一转臂,110-第一空腔,120-第一走线口,130-延伸部,140-弧形让位部,150-穿孔,151-止挡部;
200-第二转臂,210-第二空腔,220-第二走线口,230-限位筋,240-第二走线间隙,250-连接板;
300-转轴组件,310-转动连接部,311-连接柱体,312-遮挡部,313-第一走线间隙,320-复位部,321-导向杆,322-复位弹簧,323-限位部,330-销轴;
400-FP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镜腿组件可应用于AR/VR/MR等头戴设备10,镜腿可折叠能够提高头戴设备的佩戴舒适度,同时也便于头戴设备在不使用时的携带及收纳。
参照2至图5,该镜腿组件包括第一转臂100、第二转臂200以及转轴组件300。
第一转臂100与镜框11通过机械结构固定连接或第一转臂100与镜框11一体成型,第二转臂200与镜腿12通过机械结构固定连接或第二转臂200与镜腿12一体成型。
转轴组件300与第一转臂100连接,转轴组件300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第一转臂100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组件300同时与第二转臂200转动连接。
第一转臂100和第二转臂200通过转轴组件300实现转动连接,以实现镜腿12相对于镜框11的转动,也即实现镜腿组件的折叠功能。
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时,也即镜腿12向镜框11的内侧折叠时,转轴组件300相对于第一转臂100的位置固定,第二转臂200与转轴组件30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实现第二转臂200的向内转动,也即实现镜腿12的向内折叠。
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外侧转动时,也即镜腿12向镜框11的外侧弯折时,转轴组件300沿第一转臂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转臂200与转轴组件30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实现第二转臂200的向外转动,也即实现镜腿12的反向弯折。
若用户的头围较大,将镜腿12向外弯折即可佩戴该镜腿组件,使该镜腿组件能够适配不同头围的用户佩戴,提高用户佩戴舒适度。
与此同时,转轴组件300将施加使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使第二转臂200在反向弯折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夹持力,进而使整个镜腿组件在反向弯折佩戴时也不易滑脱,佩戴舒适且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300起到转动连接和提供夹持力的作用,使镜腿组件具有正向折叠和反向弯折的功能,且镜腿12在反向弯折时具有一定夹持力。
该镜腿组件便于收纳携带,能够适配不同头围的用户佩戴,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和可靠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转轴组件300包括转动连接部310和复位部320,转动连接部310和复位部320连接。
转动连接部310用于与第二转臂200转动连接,以实现转轴组件300与第二转臂200之间的转动连接。
复位部320用于与第一转臂100连接,以实现转轴组件300与第一转臂00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13和图14,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时,转动连接部310和复位部320相对于第一转臂100的位置固定,第二转臂200与转动连接部31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实现第二转臂200的向内折叠。
参照图15,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外侧转动至第一转臂100的外侧端壁与第二转臂200的外侧端壁在P处抵靠,继续向外侧转动第二转臂200,第二转臂200将以P点为支点带动转动连接部310朝远离第一转臂100的方向运动,复位部320将一起随转动连接部310沿第一转臂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复位部320受力产生形变,复位部320将施加使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使第二转臂200在反向弯折时具备一定的夹持力。
转动连接部310用于实现转轴组件300的转动连接功能,复位部320用于提供第二转臂200反向弯折时的夹持力,结构简单紧凑,且便于与第一转臂100和第二转臂200的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至图8,复位部320包括导向杆321、复位弹簧322以及限位部323。
导向杆321为长条杆状结构,其一端与转动连接部310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复位弹簧322,导向杆321对复位弹簧322的收缩和回弹起到导向作用。
限位部323设于导向杆321上并与复位弹簧322的一端抵靠,对复位弹簧322的外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复位弹簧322从导向杆321上脱出。
限位部323可选用螺母,螺母直接与导向杆321螺接锁紧即可,便于拆装。
第一转臂100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穿孔150,穿孔150内形成有止挡部151。具体的,穿孔150具有贯通的两段孔径不同的穿孔段,两段孔径不同的穿孔段之间形成过渡台阶,该过渡台阶即为止挡部151。
导向杆321穿设于穿孔150内并可沿穿孔150的长度方向移动,复位弹簧322位于穿孔150内,复位弹簧322的另一端与止挡部151抵靠,限位部323和止挡部151共同限制复位弹簧322的位移。
参照图15,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外侧转动时,第二转臂200带动转动连接部310远离第一转臂100,转动连接部310将带动导向杆321朝靠近第二转臂200的方向运动,限位部323一起朝靠近止挡部151的方向运动,此时复位弹簧322将受力压缩,复位弹簧322将施加使导向杆321复位的作用力,导向杆321将该复位力经转动连接部310传递给第二转臂200,从而使第二转臂200在反向弯折时能够具备一定的夹持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复位部320具有两个,两个复位部320对称设置,使第二转臂200在反向弯折时能够受力均匀,提供的夹持力更加可靠。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转动连接部310为圆柱体结构,第二转臂20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250,连接板250位于转动连接部310的外侧,转动连接部310与连接板250之间通过销轴330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部310的圆柱体结构可避免第一转臂100和第二转臂200在相对转动时产生干涉,利于实现结构的紧凑性设计。
连接板250同时对转动连接部310起到遮挡作用,使镜腿组件整体更加美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转动连接部310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柱体311,两个连接柱体311之间设有遮挡部312,两个连接柱体311之间形成有第一走线间隙313。
参照图4、图9至图12,第一转臂100内形成有第一空腔110,第一转臂100靠近第二转臂200的端部设有与第一空腔110连通的第一走线口120。
第二转臂200内形成有第二空腔210,第二转臂200靠近第一转臂100的端部设有与第二空腔210连通的第二走线口220。
镜腿组件内穿设有FPC 400, FPC 400依次穿设于第一空腔110、第一走线口120、第一走线间隙313、第二走线口220以及第二空腔210,实现FPC 400在镜腿组件内的走线。
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时,遮挡部312用于遮挡FPC 400,以避免镜腿组件在折叠时FPC 400外露而产生磨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312为弧形结构,遮挡部312所在弧形结构的弧心角不小于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可转动的最大角度,以保证遮挡部能够完全地将FPC400遮挡。
参照图14,遮挡部312所在弧形结构的弧心角用α表示,本实施例中,α设计为90°,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也为9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第二空腔210内设有限位筋230,限位筋230与第二转臂20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走线间隙240,FPC 400穿过第二走线间隙240,可避免FPC400在第二空腔210内晃动,提高FPC 400的可靠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第一转臂100靠近第二转臂200的端部形成有弧形让位部140,第一走线口120设于弧形让位部140上,转动连接部310位于弧形让位部140内,使转动连接部310能够较好地与第一转臂100紧凑装配。
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设有延伸部130,参照图12至图14,延伸部130可将转动连接部310遮挡,经第一走线间隙313走线的FPC 400不会外露,整个转动连接部310不外露,镜腿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参照图2和图12,第一转臂100与第二转臂200未相对转动时,延伸部130的端部与第二转臂200的侧壁尽可能靠近,避免二者之间出现较大缝隙而影响美观。
参照图13,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时,延伸部130伸入第二走线口220内,延伸部130对内部的转动连接部310和第一走线间隙313起到遮挡作用,避免转动连接部310和FPC 400外露。
参照图14,当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时,延伸部130的端部伸入第二走线口220内、并与第二转臂200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避免干涉FPC 400的走线,FPC 400从该间隙穿过。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30的端部设计为圆弧结构,以避免尖角结构对FPC 400造成损坏。
参照图14,第二转臂200向第一转臂100的内侧转动时,当第二转臂200的内侧端壁与第一转臂100的内侧壁抵靠时,第二转臂200向内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实现向内折叠时的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
转轴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臂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轴组件同时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转轴组件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轴组件施加使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部和复位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复位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臂转动连接,所述复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臂连接;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复位部沿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部施加使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运动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转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外侧,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柱体,两个所述连接柱体之间设有遮挡部,两个所述连接柱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走线间隙;
所述第一转臂内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转臂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走线口;
所述第二转臂内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转臂靠近所述第一转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走线口;
所述镜腿组件内穿设有FPC,所述FPC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走线口、所述第一走线间隙、所述第二走线口以及所述第二空腔;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时,所述遮挡部用于遮挡所述FP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部为弧形结构,所述遮挡部所在弧形结构的弧心角不小于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可转动的最大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二转臂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走线间隙,所述FPC穿过所述第二走线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臂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端部形成有弧形让位部,所述第一走线口设于所述弧形让位部处,所述转动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让位部内;
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将所述转动连接部遮挡,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内侧转动时,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走线口内、并与所述第二转臂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部包括导向杆、复位弹簧以及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导向杆上并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
所述第一转臂内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形成有止挡部,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穿孔内并可沿所述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挡部抵靠,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止挡部共同限制所述复位弹簧的位移;
所述第二转臂向所述第一转臂的外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臂带动所述导向杆朝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弹簧受力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部具有两个。
10.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腿组件。
CN202010612342.4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Pending CN111624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342.4A CN111624773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342.4A CN111624773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4773A true CN111624773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2342.4A Pending CN111624773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47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5767A (zh) * 2020-11-12 2021-02-02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和增强现实眼镜
CN113050286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829792A (zh) * 2020-11-19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5767A (zh) * 2020-11-12 2021-02-02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和增强现实眼镜
CN114829792A (zh) * 2020-11-19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US11874709B2 (en) 2020-11-19 2024-01-16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thereof
CN114829792B (zh) * 2020-11-19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转轴机构
CN113050286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4773A (zh)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1665633B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1665635B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111665632B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1562675A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JP3880294B2 (ja) 頭部装着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頭部装着装置
CN111552084A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KR20190038672A (ko) 자동 좌/우 이어피스 결정
US20230164488A1 (en) Headphones
JP2013061643A (ja) 眼鏡の調整構造
CN111965841B (zh) 眼镜的转动机构、眼镜和智能眼镜
CN110673343B (zh) 一种ar眼镜
WO2022088325A1 (zh) 智能眼镜
TWM599915U (zh) 頭戴式電子裝置及其頭帶調節結構
CN212302098U (zh) 一种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0764263B (zh) 一种ar眼镜
CN113687524A (zh) 智能眼镜铰链结构
TWI682216B (zh) 穿戴式裝置及其轉軸模組
JPS59188619A (ja) 弾性ヒンジ機構付眼鏡枠
CN114721150B (zh) 镜腿组件和眼镜
CN212207854U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7130165A (zh) 一种头戴式设备
CN212207855U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212207857U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08762405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开合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