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3797A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3797A
CN111623797A CN202010524292.4A CN202010524292A CN111623797A CN 111623797 A CN111623797 A CN 111623797A CN 202010524292 A CN202010524292 A CN 202010524292A CN 111623797 A CN111623797 A CN 11162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object
deep learning
neural network
stand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42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3797B (zh
Inventor
肖卓凌
杨明堃
朱然
陈宁皓
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5242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3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3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2/00Measuring distance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by vehicles, persons, animals or other moving solid bodies, e.g. using odometers, using pedometers
    • G01C22/006Pedo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4Recurrent networks, e.g. Hopfield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9Temporal neural networks, e.g. delay elements, oscillating neurons or pulsed inpu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足部的惯性原始数据;S2、采用固定步长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分割后的序列数据;S3、对于每个序列数据,将其拆分并排列为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S4、基于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通过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S5、判断目标对象的足部是处于摆动状态还是处于站立状态;S6、将目标对象由站立状态切换为摆动状态的总次数作为其测量过程中的总步数,完成步数测量。本方法在不需要运动模式和行人信息的情况下,将原始的惯性单元数据通过滑动窗口的形式送入神经网络,可以准确且鲁棒的实现行人步数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结构对于GPS信号等卫星信号的屏蔽与干涉,使得室内定位不能依赖于此类常用于室外定位的方法。因此,大量的研究试图寻找一种稳定、精确且实时的面向室内场景的导航系统。
室内定位系统按照所用传感器类型可分为有源室内定位系统和无源定位系统。其中,有源室内定位系统利用环境中的信号源(如Wi-Fi、蓝牙等),通过信号接受强度(RSS)进行室内定位。而无源定位系统依靠载体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如惯性测量单元、相机、激光雷达等),通过相应的算法计算出相邻时刻间相对的运动姿态。相比于有源定位系统,无源定位系统具有对外界依赖度低、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
在无源定位系统中,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行人航位推算系统(PDR)是一种常用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可分为:基于对陀螺仪加速度计的二次积分获得位姿的惯性导航系统(INS);基于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获得行人步数和步长,进而推算行人二维平面位置信息的步数-航向系统(SHS)。
对于步数-航向系统,算法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步数检测、步长估计和航向估算。其中步数估计利用行人身上佩戴的传感器数据,通过分析人行走这一周期性过程的规律,实现测量步数的过程。当前步数检测主要依赖于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方法,其中时域分析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的模值和方差结合峰值检测、谷值检测、过零检测等进行分析;频域分析则是将传感器读数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小波变换等转换到频域进一步分析。但是这些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行人的运动模式是多样且复杂的(如慢走、快走、跑步、跳跃、匍匐前进等),这导致传统方法根据领域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调整好的检测模型可能在只针对某一种运动模式具有良好的表现。
2)由于年龄、性别、运动习惯的差异,使得人群间运动行为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这使得传统方法不能够对于不同的使用者都维持一个较高的步数检测精度。传统步数检测方法的鲁棒性较差,直接影响着模型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步数检测方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惯性测量单元设置在目标对象的足部,采集足部的惯性原始数据;
S2、采用固定步长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分割后的序列数据;
S3、对于每个序列数据,将其拆分并排列为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
S4、将同一个序列数据对应的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分别输入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
S5、根据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与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目标对象的足部是处于摆动状态还是处于站立状态;
S6、将目标对象由站立状态切换为摆动状态的总次数作为其测量过程中的总步数,完成步数测量。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惯性测量单元包括采样率为400Hz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
采用步长为1、长度为199的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其中每个序列数据均为三维矩阵,包含滑动窗口长度下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数值。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
将每个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中的前100个数值构成的序列作为前向数据,将后100个数据进行逆向排列后得到的序列作为后向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的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两个相同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和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两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拼接后与全连接层的输入相连接;每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包括三层卷积层,每层卷积层后均设置有一个最大池化层,最后一个最大池化层的输出与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相连,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为该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
进一步地,三层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均为15×3,卷积核数量分别为32、32和64。
进一步地,三层最大池化层的池化核尺寸均为2×2。
进一步地,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64和1。
进一步地,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维度均为192,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只取最后一个时间歩的输出。
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
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大于等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小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摆动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基于惯性测量单元中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设计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挖掘传感器数据中高纬度特征,获得对于每一个采样点上行人状态的判断(即站立或摆动),最后将网络的输出信息转换为步数信息。本方法在不需要运动模式和行人信息的情况下,将原始的惯性单元数据通过滑动窗口的形式送入神经网络,可以准确且鲁棒的实现行人步数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惯性测量单元设置在目标对象的足部,采集足部的惯性原始数据;惯性测量单元包括采样率为400Hz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S2、采用固定步长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分割后的序列数据;
S3、对于每个序列数据,将其拆分并排列为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
S4、将同一个序列数据对应的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分别输入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
S5、根据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与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目标对象的足部是处于摆动状态还是处于站立状态;
S6、将目标对象由站立状态切换为摆动状态的总次数作为其测量过程中的总步数,完成步数测量。
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步长为1、长度为199的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其中每个序列数据均为三维矩阵,包含滑动窗口长度下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数值,具体矩阵表示形式可如下: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2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3
分别为加速度计在t时刻的x轴数值、y轴数值和z轴数值;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4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5
分别为陀螺仪在t时刻的x轴数值、y轴数值和z轴数值。
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将每个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中的前100个数值构成的序列作为前向数据,将后100个数据进行逆向排列后得到的序列作为后向数据。例如对于分割得到的序列数据Xk=[xk-99,xk-98,...,xk,...,xk+99],其对应的前向数据为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6
后向数据为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57
步骤S4中的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两个相同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和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两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拼接后与全连接层的输入相连接;每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包括三层卷积层,每层卷积层后均设置有一个最大池化层,最后一个最大池化层的输出与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相连,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为该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三层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均为15×3,卷积核数量分别为32、32和64。三层最大池化层的池化核尺寸均为2×2。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64和1。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维度均为192,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只取最后一个时间歩的输出。
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大于等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小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摆动状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卷积层利用卷积核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具体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61
其中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62
为卷积层l第i个神经元上第j个特征图的输出;
Figure BDA0002533247830000063
为卷积核;bj为解决特征图的偏置;m为卷积操作的总运算次数;Relu(·)为Relu激活函数。
最大池化层统计不同位置的特征,将卷积后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长短时记忆网络将提取经过三次卷积和池化处理后的数据间的时序关系,具体公式为:
it=σ(ωixxtihht-1+bi)
gt=tanh(ωgxxtghht-1+bg)
ft=σ(ωfxxtfhht-1+bf)
ct=ft⊙ct-1+it⊙gt
ot=σ(ωoxxtohht-1+bo)
ht=ot⊙tanh(ct-1)
其中it表示长短时记忆网络t时刻的输入门状态;xt和ht-1分别表示t时刻输入状态和t-1时刻隐藏单元状态;ωix和ωih分别表示对应输入和隐藏单元的权重;bi为偏置;σ(·)为sigmoid激活函数;gt为针对t时刻的输入数据得到的候选信息;ωgx和ωgh分别表示对应输入和隐藏单元的权重;bg为偏置;tanh(·)为tanh激活函数;ft为t时刻的遗忘门状态;ωfx和ωfh分别表示对应输入和隐藏单元的权重;bf为偏置;ct为t时刻的神经元状态,ct-1为t-1时刻的神经元状态;⊙表示点乘操作;ot为t时刻的输出门状态;ωox和ωoh分别表示对应输入和隐藏单元的权重;bo为偏置;,ht表示t时刻的隐藏单元状态,即长短时记忆网络在t时刻的输出。
两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均输出一维特征,维度为(1,192)。那么只要将前向数据对应的分支的输出与后向数据对应的分支的输出按第一维度连接成一个新的一维特征,维度为(1,384),即完成拼接操作。最后,全连接层对经过拼接两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输出的特征得到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整合出更加高阶抽象的数据特征,并输出关于输入数据对应的站立状态的概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标记好的数据对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训练。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惯性测量单元中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设计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挖掘传感器数据中高纬度特征,获得对于每一个采样点上行人状态的判断(即站立或摆动),最后将网络的输出信息转换为步数信息。本方法在不需要运动模式和行人信息的情况下,将原始的惯性单元数据通过滑动窗口的形式送入神经网络,可以准确且鲁棒的实现行人步数的检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惯性测量单元设置在目标对象的足部,采集足部的惯性原始数据;
S2、采用固定步长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分割后的序列数据;
S3、对于每个序列数据,将其拆分并排列为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
S4、将同一个序列数据对应的前向数据和后向数据分别输入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
S5、根据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与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目标对象的足部是处于摆动状态还是处于站立状态;
S6、将目标对象由站立状态切换为摆动状态的总次数作为其测量过程中的总步数,完成步数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惯性测量单元包括采样率为400Hz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
采用步长为1、长度为199的滑动窗口对惯性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得到若干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其中每个序列数据均为三维矩阵,包含滑动窗口长度下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
将每个长度为199的序列数据中的前100个数值构成的序列作为前向数据,将后100个数据进行逆向排列后得到的序列作为后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对称型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两个相同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和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两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拼接后与全连接层的输入相连接;每个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包括三层卷积层,每层卷积层后均设置有一个最大池化层,最后一个最大池化层的输出与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相连,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为该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层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均为15×3,卷积核数量分别为32、32和6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层最大池化层的池化核尺寸均为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层串联的全连接层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64和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四层串联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出维度均为192,最后一层长短时记忆网络只取最后一个时间歩的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
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大于等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若目标对象处于站立状态的概率值小于0.5,则判定目标对象处于摆动状态。
CN202010524292.4A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Active CN11162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4292.4A CN11162379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4292.4A CN11162379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3797A true CN111623797A (zh) 2020-09-04
CN111623797B CN111623797B (zh) 2022-05-20

Family

ID=7225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4292.4A Active CN11162379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37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922A (zh) * 2021-03-04 2021-06-08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计步和确定行人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89318A (zh) * 2021-10-20 2022-01-2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视觉里程计位姿优化与误差修正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0709A (zh) * 2017-01-22 2017-05-10 深圳市唯特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学习脚步检测方法
CN107958221A (zh) * 2017-12-08 2018-04-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步态分类方法
CN109447128A (zh) * 2018-09-29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微惯性技术的行走和原地踏步运动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9846472A (zh) * 2019-01-30 2019-06-07 郑州大学 基于BiLSTM-Attention深度神经网络的心搏分类方法
WO2019138225A1 (en) * 2018-01-10 2019-07-18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Limited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10610158A (zh) * 2019-09-16 2019-12-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卷积和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674875A (zh) * 2019-09-25 2020-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混合模型的行人运动模式识别方法
CN111079547A (zh) * 2019-11-22 2020-04-2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惯性传感器的行人移动方向识别方法
CN111174791A (zh) * 2020-01-09 2020-05-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定位修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0709A (zh) * 2017-01-22 2017-05-10 深圳市唯特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学习脚步检测方法
CN107958221A (zh) * 2017-12-08 2018-04-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步态分类方法
WO2019138225A1 (en) * 2018-01-10 2019-07-18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Limited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9447128A (zh) * 2018-09-29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微惯性技术的行走和原地踏步运动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9846472A (zh) * 2019-01-30 2019-06-07 郑州大学 基于BiLSTM-Attention深度神经网络的心搏分类方法
CN110610158A (zh) * 2019-09-16 2019-12-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卷积和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674875A (zh) * 2019-09-25 2020-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混合模型的行人运动模式识别方法
CN111079547A (zh) * 2019-11-22 2020-04-2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惯性传感器的行人移动方向识别方法
CN111174791A (zh) * 2020-01-09 2020-05-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定位修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MESJUZHANG: "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详解(Bi-directional LSTM RNN)", 《CSDN博客》 *
彭琛等: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计步方法", 《计算机与现代化》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922A (zh) * 2021-03-04 2021-06-08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计步和确定行人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89318A (zh) * 2021-10-20 2022-01-2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视觉里程计位姿优化与误差修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3797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Research on road traffic situation awareness system based on image big data
CN106714110B (zh) 一种Wi-Fi位置指纹地图自动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0309861B (zh)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模态人类活动识别方法
CN111008583B (zh) 一种利用肢体特征辅助的行人和骑车人姿态估计方法
Edel et al. An advanced method for 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 using BLSTM-RNNs
CN111623797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数测量方法
CN112766229B (zh)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人脸点云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及方法
Al-Homayani et al. Improved indoor geomagnetic field fingerprinting for smartwatch localiz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CN113095370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7260A (zh) 一种基于频域分析及卷积神经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11027627A (zh) 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振动信息地形分类识别方法
Tu et al. Epidemic contact tracing with campus WiFi network and smartphone-based 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
CN116222577B (zh) 闭环检测方法、训练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6735A (zh) 一种基于YOLOv5的多模态小目标检测方法
Shi et al. DSFNet: a distributed sensors fusion network for action recognition
Liu et al. Self-supervised incremental learning for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in complex indoor environment
CN114719860A (zh) 一种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惯性导航方法
CN116758479B (zh) 一种基于编码深度学习的智能体活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Barba-Guaman et al. Object detection in rural roads using Tensorflow API
CN116338571A (zh) 一种基于自编码器和注意力机制的rssi指纹定位方法
Devyatkin et al. Neural network traffic signs detection system development
Chen et al. Deep-learning-based inertial odometry for pedestrian tracking using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res2net module
Wu et al. RangingNet: A convolutional 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ranging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CN113686335B (zh) 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用imu数据进行精确室内定位的方法
CN112989952B (zh) 一种基于遮罩引导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