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2795B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2795B
CN111622795B CN202010367085.2A CN202010367085A CN111622795B CN 111622795 B CN111622795 B CN 111622795B CN 202010367085 A CN202010367085 A CN 202010367085A CN 111622795 B CN111622795 B CN 111622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face
roadway
lane
air
gas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70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2795A (zh
Inventor
王炯
何满潮
李文飞
马资敏
于光远
陈功华
肖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20103670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2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9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1459 priority patent/WO2021219130A1/zh
Priority to US17/922,06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539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006Ventilation at the working face of galleries or tu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10Air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drawing- off gases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use of the gas for any pur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矿井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该立体通风方法包括: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第一工艺巷和/或第二工艺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和/或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使得第一切顶留巷段的进风通过第一工艺巷进入瓦斯抽采回风巷形成回风,和/或使得第二切顶留巷段的进风通过第二工艺巷进入瓦斯抽采进风巷形成回风。利用瓦斯抽采进风巷和瓦斯抽采回风巷构建立体通风系统,由121工法向110工法转换过程中留巷段可以形成完善的通风系统,在实现了留巷段通风的同时,可以对留巷段进行实时监测并消除留巷段内的有害气体积聚。

Description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井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121工法,即一个工作面需先挖掘两个巷道,并且留一个煤柱作为支撑。具体说来,每个工作面包括上顺槽、下顺槽和开采作业面。目前的这种结构中,需要留设煤柱,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每个工作面都需要挖掘两个巷道,工作效率低。
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是一种先进的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保持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亦是解决瓦斯与动力灾害、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巷道掘进率、实现科学采矿的重要保障。“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对回采巷道进行补强支护后,在巷道将要形成采空区侧进行定向预裂爆破,将顶板按照设计位置进行切缝,切缝结束后随着工作面煤层的回采,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采空区顶板沿着预裂切缝垮落形成巷帮,利用原巷道部分空间和支护自动形成新巷道,作为下一工作面的回采巷道的技术。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通过采用预裂爆破、恒阻锚索补强支护、架后挡矸等技术手段,减弱了采场顶板作用于巷道的压力,不留区段煤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同时每个回采工作面少掘进一条回采巷道,降低了煤矿万吨掘进率。尤其在煤与瓦斯突出煤矿中,少掘进一条回采巷道可减少约50%的瓦斯治理工作量和时间,解决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采掘接替困难的问题。
综合现有技术可知,需要对现存大量的传统“121”工法向“110”工法切顶留巷进行转换,但是在“110”工法形成的切顶留巷段没有回风通道,不能形成完善回风系统,给煤矿生产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121”工法向“110”工法进行转换的初期,在未形成Y型通风或W型通风之前使用“110”工法切顶留巷时,留巷段不能形成完善的回风系统,会导致留巷段无法进行监测围岩变化、留巷段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无法在留巷段打钻进行瓦斯治理等问题,还会增加煤矿开采的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
该立体通风方法适用于采煤区,所述采煤区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回风大巷、采煤作业面、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轨道顺槽、瓦斯抽采进风巷和瓦斯抽采回风巷,其中,所述立体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第一工艺巷和/或第二工艺巷,所述第一工艺巷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远离所述回风大巷的一端,所述第一工艺巷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所述第二工艺巷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远离所述进风大巷的一端,所述第二工艺巷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
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和/或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使得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形成回风,和/或使得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进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形成回风。
可选的,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和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后由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进行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的进风汇合,然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进行回风。
进一步的,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
可选的,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和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通过所述采煤作业面后,一部分分流至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后进行回风,另一部分流至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进行回风。
进一步的,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
可选的,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进行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后与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的进风汇合,然后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和所述第一工艺巷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形成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的进风汇合,然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形成回风。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系统,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回风大巷、采煤作业面、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轨道顺槽、瓦斯抽采进风巷、瓦斯抽采回风巷、第一切顶留巷段和第二切顶留巷段,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和/或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所述采空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一工艺巷或第二工艺巷,所述第一工艺巷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远离所述回风大巷的一端,所述第一工艺巷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所述第二工艺巷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远离所述进风大巷的一端,所述第二工艺巷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利用现有的瓦斯抽采进风巷和瓦斯抽采回风巷构件立体通风系统,由121工法向110工法转换过程中可以形成完善的通风系统,在实现了留巷段通风的同时,可以对留巷段进行实时监测并消除留巷段内的有害气体积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1工法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立体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立体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立体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进风大巷;2、回风大巷;3、采煤作业面;4、工作面运输顺槽;5、工作面轨道顺槽;6、瓦斯抽采进风巷;7、瓦斯抽采回风巷; 8、第一工艺巷;9、第二工艺巷;10、短巷;11、第一切顶留巷段; 12、第二切顶留巷段;13、斜巷;14、第一调节风门;15、第二调节风门;16、第三调节风门;17、第四调节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1工法开采过程中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个工作面对应设置有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和采煤作业面3,各工作面的工作面运输顺槽4连通进风大巷1,各工作面的工作面轨道顺槽5连通回风大巷 2,另外还设置有用于瓦斯抽采的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瓦斯抽采回风巷 7,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通过短巷10连通后形成通风回路。目前的这种结构中,需要留设煤柱,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每个工作面都需要掘进两条顺槽,两条瓦斯抽采巷,造成矿井严重采掘失调。
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大量矿井由121工法过渡转换至 110工法,图1所示的矿井通过110工法开采后,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会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会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未形成Y型通风或W型通风之前使用“110”工法切顶留巷时,留巷段不能形成完善回风系统,该施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未形成完善的通风系统导致人员无法进入,不能对巷道围岩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掌握不了围岩变化数据,影响对留巷段围岩变化规律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留巷段密闭以后,采空区和临近煤层的有毒有害气体不断涌入,在复用留巷段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中毒和引发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留巷段密闭以后,无法在留巷段施工下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和临近煤层瓦斯治理工程,增加瓦斯治理工程时间,导致采掘失调,影响煤矿生产进度;增加了留巷经济成本,降低了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图1所示的通风系统中的通风线路为:
(1)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采煤作业面3 →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大巷2。
(2)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为了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适用于采煤区,所述采煤区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其中所述立体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第一工艺巷8或第二工艺巷9,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远离所述回风大巷2的一端,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远离所述进风大巷1的一端,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
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或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使得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8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或使得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进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形成回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通风方法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可以充分利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构件立体通风系统,由121工法向110工法转换过程中可以形成完善的通风系统,在实现了留巷段通风的同时,可以对留巷段进行实时监测并消除留巷段内的有害气体积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 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第一切顶留巷段11,其中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该立体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一工艺巷8,第一工艺巷8的一端连通第一切顶留巷段11远离回风大巷2的一端,第一工艺巷8的另一端连通瓦斯抽采回风巷7。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 和瓦斯抽采进风巷6均与所述进风大巷1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5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均与回风大巷2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5(即回采后的第一切顶留巷段11)与第一工艺巷8相连通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风门14,通过第一调节风门14控制采煤作业面3分流至第一切顶留巷段11的进风量。
图2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内的通风路线为: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一部分分流至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后进行回风,另一部分流至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8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即至少会包括如下的通风子线路:
(1)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采煤工作面→第一切顶留巷段11→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2)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采煤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大巷2;
(3)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图2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及其对应的立体通风方法优选适用于如下的情形: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即只在工作面轨道顺槽5一侧布置下一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5内采用切顶卸压的方式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在工作面运输顺槽4一侧无需布置下一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运输顺槽4 随着回采的推进不再保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 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第二切顶留巷段12,其中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该立体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二工艺巷9,第二工艺巷9的一端连通第二切顶留巷段12远离回风大巷2的一端,第二工艺巷9的另一端连通瓦斯抽采进风巷6。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 和瓦斯抽采进风巷6均与进风大巷1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5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均与回风大巷2连通。工作面运输顺槽4(即回采后的第二切顶留巷段12)与第二工艺巷9相连通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风门15,通过第二调节风门15控制工作面运输顺槽4在采煤作业面3 处分流至第二切顶留巷段12的进风量。
图3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内的通风路线为: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由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进行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的进风汇合,然后经短巷10 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即至少会包括如下的通风子线路:
(1)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采煤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大巷2;
(2)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第二切顶留巷段12→第二工艺巷9→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 →回风大巷2;
(3)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图3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及其对应的立体通风方法优选适用于如下的情形: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即只在工作面运输顺槽4一侧布置下一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运输顺槽4内采用切顶卸压的方式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在工作面轨道顺槽5一侧无需布置下一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5 随着回采的推进不再保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 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瓦斯抽采回风巷7、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第二切顶留巷段12,其中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工作面运输顺槽4 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该立体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一工艺巷8和第二工艺巷9,第一工艺巷8的一端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 5(回采后形成的第一切顶留巷段11)远离回风大巷2的一端,第一工艺巷8的另一端连通瓦斯抽采回风巷7第二工艺巷9的一端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采后形成的第二切顶留巷段12)远离回风大巷2的一端,第二工艺巷9的另一端连通瓦斯抽采进风巷6。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和瓦斯抽采进风巷6均与进风大巷1连通,瓦斯抽采回风巷7与回风大巷2连通。工作面轨道顺槽5(即回采后的第一切顶留巷段11)与第一工艺巷8相连通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风门14,工作面运输顺槽4(即回采后的第二切顶留巷段12)与第二工艺巷9相连通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风门15,通过第一调节风门14控制进入第一工艺巷8的进风量,通过第二调节风门15控制工作面运输顺槽4在采煤作业面3处分流至第二切顶留巷段12的进风量。
图4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内的通风路线为: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与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的进风汇合,然后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所述第一工艺巷8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的进风汇合,然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即至少会包括如下的通风子线路:
(1)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轨道顺槽5→第一切顶留巷段11→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2)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工作面运输顺槽4→回采作业面→第一切顶留巷段11→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3)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4→第二切顶留巷段12→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4)新鲜风流→进风大巷1→瓦斯抽采进风巷6→短巷10→瓦斯抽采回风巷7→回风大巷2。
图4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及其对应的立体通风方法优选适用于如下的情形: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即在工作面运输顺槽4一侧和工作面轨道顺槽5的一侧均布置下一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5内采用切顶卸压的方式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在工作面运输顺槽4内采用切顶卸压的方式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两侧的顺槽随着回采的推进均需要保留。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根据情况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实现图4所示的立体通风方法与图2或图3所示的立体通风方法之间的切换,在图4所示的立体通风系统中设置斜巷1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和瓦斯抽采进风巷6的一端均与进风大巷1连通,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与所述回风大巷2之间通过斜巷 13相连通,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内设置有第三调节风门16,所述第三调节风门16位于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与所述进风大巷1的连接处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与所述斜巷13的连接处之间,斜巷13内设置有第四调节风门17,通过第三调节风门16可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工作面轨道顺槽5与进风大巷1的连通或关闭并调节风量,通过第四调节风门可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工作面轨道顺槽5与回风大巷2的连通或关闭并调节风量。通过第三调节风门16和第四调节风门17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面轨道顺槽在进风和回风两种功能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不同通风方式的切换,例如在回采图4所示的工作面的时候,工作面轨道顺槽5用于进风,当在回采下一工作面的过程中,工作面轨道顺槽5(本工作面回采完成后工作面轨道顺槽5会全部变为第一切顶留巷段)可以通过第三调节风门16和第四调节风门17的调节用于回风。
优选的,图2-图4中所示的第一调节风门14、第二调节风门15、第三调节风门16和第四调节风门17均为双向调节风门,可以采用电子风门实现远程控制。
采用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4所示的通风系统及其对应的通风方法,可以实现如下的技术效果:
(1)加快留巷工程进度。形成了完善的通风系统,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回采结束后直接复用,不在需要拆除密闭,加快留巷工程进度。
(2)留巷段可实时监测。留巷段取消密闭后,在巷道内安装围岩变化监测仪器,人员可随时进出,对巷道围岩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围岩变化数据,便于对留巷段围岩变化规律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3)留巷段有毒有害气体不再积聚。留巷段取消密闭后,采空区和临近煤层的有毒有害气体随着风流排出地面,不在积聚,减少了人员中毒和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
(4)留巷段可打钻进行瓦斯治理。留巷段取消密闭后,回采同时可统筹安排留巷段施工下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和临近煤层瓦斯治理工程,减少瓦斯治理工程时间,解决矿井采掘接替困难的问题。
(5)降低煤矿经济成本。留巷段取消密闭后,减少留巷经济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申请中各未述及结构的对应的布置位置和连接关系,各未述及步骤的相互时序和控制参数均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同类装置和方法,各未述及结构的连接关系、操作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中部分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适用于采煤区,所述采煤区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瓦斯抽采回风巷(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第一工艺巷(8)和/或第二工艺巷(9),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远离所述回风大巷(2)的一端,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远离所述进风大巷(1)的一端,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
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或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使得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8)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和/或使得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的进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进入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形成回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由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进行回风,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的进风汇合,然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和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通过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一部分分流至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后进行回风,另一部分流至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后通过所述第一工艺巷(8)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不留巷,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的通风线路为:
通过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和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进风,通过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进行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一部分分流至所述采煤作业面(3)后与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的进风汇合,然后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所述第一工艺巷(8)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
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进风的另一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后,通过所述第二工艺巷(9)与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的进风汇合,然后进入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形成回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一切顶留巷段(11),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第二切顶留巷段(12)。
8.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大巷(1)、回风大巷(2)、采煤作业面(3)、工作面运输顺槽(4)、工作面轨道顺槽(5)、瓦斯抽采进风巷(6)、瓦斯抽采回风巷(7)、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第二切顶留巷段(12),所述工作面轨道顺槽(5)位于采空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和/或所述工作面运输顺槽(4)位于所述采空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所述立体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一工艺巷(8)和第二工艺巷(9),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切顶留巷段(11)远离所述回风大巷(2)的一端,所述第一工艺巷(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瓦斯抽采回风巷(7),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切顶留巷段(12)远离所述进风大巷(1)的一端,所述第二工艺巷(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瓦斯抽采进风巷(6)。
CN202010367085.2A 2020-04-30 2020-04-3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622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7085.2A CN111622795B (zh) 2020-04-30 2020-04-3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PCT/CN2021/091459 WO2021219130A1 (zh) 2020-04-30 2021-04-3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US17/922,066 US20230175398A1 (en) 2020-04-30 2021-04-30 Three-Dimensional Venti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ning By 110 Construction Method In Coal And Gas Outburst Min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7085.2A CN111622795B (zh) 2020-04-30 2020-04-3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795A CN111622795A (zh) 2020-09-04
CN111622795B true CN111622795B (zh) 2021-03-30

Family

ID=7226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7085.2A Active CN111622795B (zh) 2020-04-30 2020-04-3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5398A1 (zh)
CN (1) CN111622795B (zh)
WO (1) WO2021219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2795B (zh) * 2020-04-30 2021-03-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CN111636870B (zh) * 2020-04-30 2021-10-08 王炯 一种切顶留巷无煤柱开采方法
CN112922657B (zh) * 2021-01-19 2023-06-20 库车县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10工法切顶卸压成巷u型变w型的通风方法
CN113446051B (zh) * 2021-07-30 2022-07-29 太原理工大学 切顶留巷工艺下的采空区超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方法
CN115773150B (zh) * 2022-12-21 2024-04-09 安徽理工大学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粉尘治理方法
CN116201546B (zh) * 2023-05-06 2023-07-0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下向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通风充填设施构筑方法
CN116971817B (zh) * 2023-09-25 2023-12-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平巷交替进回风的高瓦斯工作面通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0518A (zh) * 2012-06-18 2012-10-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u+u型通风系统
CN105221179A (zh) * 2015-10-21 2016-01-0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高瓦斯矿井y型通风方法
CN107725097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瓦斯与煤自燃共治方法
CN107859530A (zh) * 2017-11-07 2018-03-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瓦斯与煤自燃共治方法
CN109083674A (zh) * 2018-10-30 2018-12-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适用于切顶卸压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洁净通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9682A (en) * 1952-06-30 1958-11-11 Joy Mfg Co Method of ventilating the productive areas of a coal mine
CN102536239B (zh) * 2012-01-06 2014-03-26 何满潮 一种长壁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方法
CN109899105B (zh) * 2017-12-07 2021-02-23 陇东学院 一种用于煤岩互层煤层的低位多阶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方法
CN111622795B (zh) * 2020-04-30 2021-03-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CN111636870B (zh) * 2020-04-30 2021-10-08 王炯 一种切顶留巷无煤柱开采方法
CN111828083B (zh) * 2020-07-31 2021-10-0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单一煤层的瓦斯抽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0518A (zh) * 2012-06-18 2012-10-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u+u型通风系统
CN105221179A (zh) * 2015-10-21 2016-01-0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高瓦斯矿井y型通风方法
CN107725097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瓦斯与煤自燃共治方法
CN107859530A (zh) * 2017-11-07 2018-03-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瓦斯与煤自燃共治方法
CN109083674A (zh) * 2018-10-30 2018-12-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适用于切顶卸压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洁净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795A (zh) 2020-09-04
US20230175398A1 (en) 2023-06-08
WO2021219130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2795B (zh)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0工法开采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CN111636870B (zh) 一种切顶留巷无煤柱开采方法
CN111828083B (zh) 单一煤层的瓦斯抽采方法
CN101105129B (zh)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05221179B (zh) 一种高瓦斯矿井y型通风方法
CN109083674B (zh) 一种适用于切顶卸压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洁净通风系统
CN109209382B (zh) 无煤柱无掘巷z型工作面回采方法
US6851757B2 (en) Mining method
CN107559008B (zh) 一种联合复采特厚煤层停采线煤柱的方法
CN108222945B (zh) 利用主、辅分层坑道开挖特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13669060B (zh) 一种h型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法
CN110331989A (zh) 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
CN113803071A (zh) 基于远程智能掘进机的薄矿体采矿法
CN207080226U (zh) 一种急倾斜薄至中厚矿脉平底出矿结构
CN110130898B (zh) 无煤柱留设无巷道掘进矿井设计方法
CN104989402A (zh) 一种用于石灰岩地下矿山开采的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CN113944464B (zh) 一种边角煤全负压连采机采煤方法
CN115163174A (zh) 一种基于双巷作业模式的连采连充采煤方法
Korski Temporary mechanized gate roof support in the YapiTec mine
CN115839240B (zh) 一种高瓦斯矿井边角煤连采机采煤方法
CN109944591A (zh) 一种小型边角矿的中深孔采矿方法
CN116971817B (zh) 一种平巷交替进回风的高瓦斯工作面通风方法
CN115234275A (zh)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煤层开采下的立体通风方法及系统
CN111456734B (zh) 采煤方法
CN110469329B (zh) 矿井回采末期的开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