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842A - 通过使用小区质量确定的小区(重)选择机制 - Google Patents

通过使用小区质量确定的小区(重)选择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842A
CN111615842A CN201980009022.5A CN201980009022A CN111615842A CN 111615842 A CN111615842 A CN 111615842A CN 201980009022 A CN201980009022 A CN 201980009022A CN 111615842 A CN111615842 A CN 111615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s
cell
quality
mobility state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9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5842B (zh
Inventor
M-H.陶
铃木秀俊
A.巴姆里
R.沙
Y.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1615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5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8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5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involving beams of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其中每个小区具有多个波束。终端处于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终端测量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来(重)选择小区。针对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Description

通过使用小区质量确定的小区(重)选择机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专注于下一代蜂窝技术(也称为第五代(5G))的技术规范的下一版本(版本15)。
在3GPP技术规范组(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TSG)无线电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会议#71(哥德堡,2016年3月)上,涉及RAN1、RAN2、RAN3和RAN4的第一个5G研究项目“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获得批准,并且预计将成为版本15工作项目(work item,WI),其将定义第一个5G标准。
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的一个目标是提供单一的技术框架,解决在2016年12月的3GPP TSG RAN TR 38.913 v14.1.0“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在www.3gpp.org中可获得)中定义的所有使用场景、需求和部署场景,这些使用场景、需求和部署场景至少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例如,eMBB部署场景可以包括室内热点、密集城市、农村、城市宏和高速;URLLC部署场景可以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移动医疗保健(远程监控、诊断和治疗)、车辆实时控制、广域监控和智能电网控制系统;mMTC可以包括具有非时间关键(non-time critical)数据传输的大量设备(诸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网络)的情况。
另一个目标是向前兼容性,预测未来的用例/部署场景。不需要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向后兼容,这有助于全新的系统设计和/或引入新功能。
如NR研究项目的一份技术报告(3GPP TSG TR 38.804 v. 14.0.0,“Study on New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spects”,2017年3月)所概述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被设计成支持三种状态,即RRC_IDLE、RRC_INACTIVE和RRC_CONNECTED,它们一起增强了无线电资源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的灵活性。这些状态可以如下表征:
RRC_IDLE状态的特征在于小区(重)选择移动性。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上下文是否存储在gNodeB或UE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寻呼由核心网(Core Network,CN)发起;并且寻呼区域由CN管理。
RRC_INACTIVE状态的特征也在于小区(重)选择移动性。在CN和NR随机接入网络(NR RAN)接口之间,已经为UE建立了连接,也就是说,为C/U平面建立了连接。UE的AS上下文存储在至少一个gNodeB和该UE中。寻呼由NR RAN接口发起,并且基于RAN的通知区域由NRRAN接口管理。NR RAN接口知道UE所属的基于RAN的通知区域。
RRC_CONNECTED状态的特征在于UE具有NR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并且,UE在NR中具有AS上下文。NR RAN接口知道UE所属的小区,并且支持向/从该UE传送未定的数据。此外,移动性是由网络控制的,例如,UE在NR内的小区之间切换,并且切换到/自E-UTRAN。
小区选择
小区选择通过以下两个过程之一执行:
a)初始小区选择(事先不知道哪些RF信道是NR载波);
1.UE根据其能力扫描NR频带中的所有RF信道,以找到合适小区。
2.在每个载波频率上,UE只需要搜索最强的小区。
3.一旦找到合适小区,应选择该小区。
b)通过利用存储的信息进行小区选择。
1.该过程需要存储的来自先前接收的测量控制信息元素或来自先前检测的小区的载波频率信息以及(可选的)关于小区参数的信息。
2.一旦UE找到了合适小区,UE应该选择它。
3.如果没有找到合适小区,应启动初始小区选择过程。
在UE处于RRC_IDLE时,提供以下三种级别的服务:
-有限服务(紧急呼叫,在可接受小区上的ETWS和CMAS);
-正常服务(在合适小区上供公众使用);
-运营商服务(仅针对保留小区上的运营商)。
可接受小区、合适小区、禁止(barred)小区和保留小区的定义也适用于NR中的小区选择。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认为小区是合适的:
-小区的测量质量高于阈值;
-小区由选择/注册的PLMN提供服务,并且没有被禁止。
在多波束操作中,在对应于同一小区的波束中导出小区的测量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何从多个波束中导出小区级别测量量,对于RRC_CONNECTED中的一个波束,该测量量可能不同,或者需要不同。
小区重选择
在UE驻留在NR中的小区时,基于对应的广播参数,以下小区重选择机制是适用的:
-频率内重选择基于小区的等级。
-频率间重选择基于绝对优先级。
-RAT间重选择也可以基于绝对优先级。
-频率特定的小区重选择参数在频率上对于所有相邻小区是公共的;
-服务特定的优先级;
对于NR,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哪些服务应用服务特定的优先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网络切片的情况。
-相邻小区列表和黑小区列表的概念;
-速度相关的小区重选择。
在多波束操作中,小区的测量量从对应于相同小区的N个最佳波束导出,其中N的值可以被配置为1或大于1。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要应用的滤波细节(例如,对于N=1的情况,当最佳波束改变时,最佳波束由单个滤波器滤波),以及是否只考虑阈值以上的波束(良好波束)。
网络控制的移动性
网络控制的移动性被应用于处于RRC_CONNECTED的UE,并且通过RRC处理或不通过RRC来处理。RRC驱动的移动性负责小区级移动性,例如,切换。切换信令过程采用与Rel-13LTE相同的原理。对于gNB间切换,信令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基本组件。
1.源gNB发起切换并通过Xn接口发出切换请求。
2.目标gNB执行准入控制,并提供RRC配置作为切换确认的一部分。
3.源gNB在切换命令中向UE提供RRC配置。切换命令消息至少包括小区ID和接入目标小区所需的所有信息,使得UE可以在不读取系统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目标小区。对于某些情况,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无竞争随机接入所需的信息可以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目标小区的接入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特定的信息,如果有的话。
4.UE将RRC连接移动到目标gNB,并回复切换完成。
如果没有为UE配置多连接性,则由RRC驱动的切换机制要求UE至少重置MAC实体。支持通过重建PDCP实体和不通过重建PDCP实体的切换,这将由SA3确认无安全密钥改变的切换是否可接受。NR内的切换支持无重复的顺序无损递送(从更上层的角度来看)。
在切换时是否可以重新映射QoS流,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切换是否无损(如果支持的话),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不通过RRC的移动性,它在波束或TRxP级别上处理PHY和/或MAC。如此以来,小区内移动性可以由不通过RRC的移动性来处理。一个gNB对应一个或多个TRxP。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需要通过RRC处理小区内移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个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便于移动终端在具有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具有多个波束)的系统中以稳健(可靠)的方式(即通过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状态)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以用于改变来自多个波束的测量对小区质量中的每一个的确定的影响。
在实施例中,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移动终端。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移动终端包括电路,该电路: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在另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另一种移动终端。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移动终端包括电路,该电路: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使得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在进一步的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该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在又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另一种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该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使得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应当注意,一般或特定实施例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或其任意选择性组合。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益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益处和/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单独获得,为了获得这样的益处和/或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不需要提供全部这些实施例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移动终端和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的小区(重)选择机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执行小区(重)选择机制的示例性情况的示意图;和
图4是示出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执行图3的小区(重)选择机制的示例性情况的测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TR 38.913所述,NR的各种用例/部署场景在数据速率、等待时间和覆盖范围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考虑到这些要求,与LTE相比,NR应该追求更高的覆盖范围。
在3GPP RAN1#85中,基于波束的传输, 即gNodeB的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xP)和UE之间的传输,已经作为确保覆盖范围的技术被广泛讨论用于NR。对于波束管理,根据以下潜在的使用情况,考虑了TRxP内和TRxP间波束形成过程,并且考虑了具有/不具有TRxP波束形成/波束扫描以及具有/不具有UE波束形成/波束扫描的波束形成过程:UE移动、UE旋转、波束阻塞(TRxP处的波束改变,UE处的相同波束;TRxP处的相同波束,UE处的波束改变;或者TRxP处的波束改变,UE处的波束改变),其中不排除其他情况。还协定研究在具有/不具有先前获取的(多个)波束信息的情况下,即对于数据和控制发送/接收,波束(例如,TRxP波束和/或UE波束)管理过程(例如,波束确定和改变过程),其中对于数据和控制,过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RRC_CONNECTED下,UE测量小区的多个波束(至少一个波束),并且测量结果(功率值)被平均以导出小区质量。在这样做时,UE被配置为考虑检测到的波束的子集:高于绝对阈值的N个最佳波束。滤波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级别:在物理层导出波束质量,然后在RRC级别从多个波束导出小区质量。对于(多个)服务小区和(多个)非服务小区,从波束测量中的小区质量以相同的方式被导出。测量报告可以包含X个最佳波束的测量结果,如果UE被gNodeB配置为这样做的话。
然而,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就在RRC_IDLE或RRC_INACTIVE下的小区(重)选择移动性达成协议。
与在RRC_CONNECTED下的网络控制移动性不同,在RRC_IDLE或RRC_INACTIVE下,移动性是通过缺少来自网络的控制的小区(重)选择机制来保证的。因此,上述协议不能应用于此。并且,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来自E-UTRAN的良好建立的小区(重)选择机制不起作用。由于与3GPPNR中引入的多波束操作的固有不兼容性,通常禁止使用这种机制。
因此,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便于移动终端在具有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具有多个波束)的系统中以稳健(可靠)的方式执行小区(重)选择,即通过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状态用于改变来自多个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测量对小区质量中的每一个的确定的影响。
当转向图3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建议的稳健机制。这种理解通常基于但不限于3GPP NR的部署场景,即其中引入波束的概念来改善方向性和/或覆盖范围。考虑到3GPP NR打算在其中进行操作的预想的非常高的频带(毫米波),这是特别有利的。
如图3所示,gNB可以被配置有小区(例如,小区A或小区B),以在多个波束(例如,波束#0至波束#4)上进行通信。这对于UE的初始接入是必要的。在建立了gNB和UE之间的连接之后,gNB在单个波束(称为“下行链路服务波束”或“下行链路波束”)上通过下行链路为UE提供服务。尽管如此,应当理解,也可以设想多波束场景,即gNB经由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波束通过下行链路为UE提供服务,例如,以增加容量。
类似地,UE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波束(例如,波束#0至波束#4)上进行通信。这对于UE的初始接入同样是必要的。在建立连接之后,UE也在单个波束上(称为“上行链路服务波束”或“上行链路波束”)通过上行链路将上行链路业务发送到gNB。然而,该单个上行链路服务波束不一定与下行链路在其上被服务的波束相同。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可以设想多波束场景,使得本公开不应被解释为在任何方面受到限制。
一般地,(多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对于gNB和UE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具有合适的属性(例如,可接受的信号质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理解,在(多个)下行链路服务波束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之间存在方向性的对应,即,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是具有相反方向和相似覆盖范围的波束。
在这种上下文下,应该提到的是,在3GPP NR中的gNB被配置有具有一个或多个TRxP(发送/接收点或Tx/Rx点)的小区,每个TRxP被链接到具有特定方向和特定覆盖范围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于多波束配置,gNB可以被配置有多于一个的TRxP,即能够发送/接收具有不同方向和/或覆盖范围的波束。
回到具体示例,由于波束的受限的方向性和覆盖范围,处于稳定位置的UE将(除非异常传播条件出现)仅接收来自gNB的单个下行链路波束的下行链路通信,并且不经由在gNB中配置的小区内的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例如,波束#0至波束#4)。类似地,gNB从具有相反方向和相似覆盖范围的UE的单个上行链路波束接收上行链路通信。因此,各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例如,小区A的波束#3和小区B的波束#1)有助于在gNB和UE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的可接受的信号质量。
然而,当考虑到UE移动性的影响时,这种情况会改变。
一旦UE改变了它的位置(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这种移动减少了各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对于在gNB和UE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的可接受的信号质量的贡献。相反,具有补充方向性和覆盖范围的多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小区A的波束#1至波束#3和小区B的波束#1至波束#2)之间的无缝转换实现了gNB和UE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的可接受质量。
因此,取决于UE的移动性(也称为UE移动性状态),各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的贡献改变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在gNB和UE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可接受的信号质量只能通过具有补充覆盖范围和方向性的多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来实现。
现在来描述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机制。
很容易理解的是,UE自主地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以便识别它要驻留的小区。驻留是指核心网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即以下行链路通信的形式)与UE通信的连接类型。与UE的下行链路通信的这种形式也被称为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
从网络的角度来看,UE可以驻留在不同类型的小区(即可接受小区、合适小区、禁止小区或保留小区)上。根据小区的类型,为UE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例如,可接受小区被定义为提供有限的服务,诸如紧急呼叫、地震和海啸警报系统(earthquake and tsunamiwarning system,ETWS)服务或商业移动警报系统(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ystem,CMAS)服务。可接受小区的有限服务是网络努力实现的功能的基线。
与可接受小区不同,合适小区向UE提供正常服务。换句话说, 当UE驻留在合适小区时,该UE由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服务,以向其提供正常的服务。为了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仅限于合适小区,因此仅考虑合适小区之间的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
此外,寻呼形式的下行链路通信不直接与之前描述的gNB和UE之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相比较。不同于经由服务波束对(例如,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服务波束对)的通信,寻呼不受gNB的特定服务波束的限制。
相反,寻呼形式的下行链路通信经由特定寻呼区域中所有合适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多个)非特定下行链路服务波束)来实现。总之,寻呼提供不控制或不管理通信路径的下行链路通信,然而,代价是阻塞越来越多的通信资源。
寻呼下行链路通信也是经由图3所示小区的(相同的)下行链路波束实现的,其特点是它通过(多个)小区的所有波束实现。换句话说,由核心网发起的寻呼将导致经由小区的所有波束(例如,小区A和小区B的波束#0到波束#4)向UE发送下行链路通信,其中只有波束的方向性和覆盖范围确定寻呼是否以可接受的质量被接收。
然而,由于波束的方向性和覆盖范围受限,UE将不会从(多个)小区的所有波束接收寻呼。相反,UE必须选择或重选择(多个)小区之一,即,该小区是多个小区(例如,合适小区)当中的对于UE的给定移动性状态而言最强的小区。在选择了最强的小区之后,只要所测量的小区质量没有显著变化,UE就会驻留在该小区上。
选择或重选择小区的决定是基于测量信号质量来执行的。特别地,UE基于对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其中,例如,其接收信号强度高于绝对阈值)来做出决定。示例性地,信号质量可以在参考信号上进行测量,该参考信号是gNB在多个波束的每一个上在网络配置的资源上发送的。
再者,由于波束的方向性和覆盖范围受限,小区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基本上取决于UE的位置。例如,在图3中,期望UE测量小区A的波束#3和小区B的波束#1上的最佳信号质量。因此,小区A的波束#3和小区B的波束#1是具有最高测量信号质量的最佳波束。
此外,由于波束的受限覆盖范围,UE测量小区A的波束#0至波束#2以及小区A的波束#4的信号质量,该信号质量低于绝对阈值。类似地,由于波束的受限方向性,UE测量小区B的波束#0和波束#2的信号质量小于最佳波束(例如,小区B的波束#1)的信号质量,并且对于波束#3和波束#4,信号质量低于绝对阈值。
为了简单起见,低于绝对阈值的波束的信号质量测量值被排除在进一步考虑之外。例如,这种绝对阈值可以相对于小区的接收同步信号质量来定义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01
(定义为同步信号的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除以同一RE上的噪声和干扰的总接收能量),即使得信号质量至少为-6dB或至少为-4dB。
这些信号质量测量如图4所示。换句话说,图4示出了执行图3的小区(重)选择机制的示例性情况的测量。
在此基础上,很明显的是,确定(适当的)小区质量需要进一步考虑,以允许以稳健(可靠)的方式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特别地,当用所有测量的波束质量确定小区质量时,这可能导致不适当的小区(重)选择,如下所示。
为了便于论证,图4中所示的示例详细说明了针对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小区,给定测量值高于绝对阈值的情况下,小区的所有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平均值。对于小区A,在(算术)平均值中只考虑单个波束(即波束#3)的测量信号质量。对于小区B,在(算术)平均值中考虑三个波束(即波束#0至波束#2)的测量信号质量。
现在假设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的(算术)平均值被确定为各个小区质量,则基于这些小区质量的小区(重)选择将导致对小区A(不是小区B)的选择。然而,这不能被认为是稳健的(可靠的)小区(重)选择。相反,只有小区B可以确保具有补充覆盖范围和方向性的多个波束之间的无缝转换,特别是在UE高度移动的情况下,例如,UE处于高移动性状态。
因此,需要一种稳健的(可靠的)小区(重)选择机制,该机制基于小区的所有波束的信号质量测量来确定小区质量,同时,该机制不会使具有大数量波束的小区对于仅具有一个或小数量波束的小区产生不利影响(penalize)。只有当避免了对具有大数量波束的小区的不利影响时,相应确定的小区质量才能确保执行稳健的(可靠的)小区(重)选择。
通过改变来自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测量对小区质量确定的影响,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稳健的(可靠的)小区(重)选择机制。这些变化取决于UE的移动性状态。换句话说,本公开规定了对小区质量的确定,其不仅考虑测量的波束质量,并且还利用UE移动性状态改变它们对小区质量的影响。
这些机制特别适用于3GPP NR中提出的场景,根据该场景,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使得UE驻留在小区上,其中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以寻呼的形式同等地承载到UE的下行链路通信,并且因此允许例如在高移动性状态下通过具有补充方向性和覆盖范围的多个波束来接收该下行链路通信。
一般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基于组合波束质量值来确定小区质量值,该组合波束质量值反映了多个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并且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由于移动性状态可能随时间而改变,所以组合波束质量值是变化的,从而它可以更好地匹配这样一种情况(例如,高移动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合波束质量值,反映来自小区的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是有利的,或者其他情况,在其他情况下,对于组合波束质量值,仅反映来自小区的(多个)最佳质量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是有利的。
为此,在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组合波束质量值(本身)是最佳波束的测量波束质量和除最佳质量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除了最佳质量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除了最佳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除了最佳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在低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因此,根据移动性状态,当作为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一部分确定小区质量时,改变小区的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所具有的效果。
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提出,根据移动性状态,改变在包括最佳质量波束的所有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中考虑的波束的最大数量,使得波束的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波束的最大数量在低移动性状态下更小。因此,根据移动性状态,当作为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一部分确定小区质量时,再次改变小区的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所具有的效果。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10和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基站160,每一个被配置有具有用于下行链路通信150的多个波束的合适小区。移动终端110被配置为处于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处于正常、高或(中间)中等移动性状态中的一个。换句话说,根据移动终端110的移动性状态,移动终端110和基站160之间的下行链路通信150在一个可能多个(例如,快速变化的)波束上发生。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波束被解释为具有特定的(预定的)方向性和/或覆盖范围。波束中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的方向性和/或覆盖范围,从而使发送单元具有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向接收单元发送信号的能力。换句话说,波束中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的空间参数(例如,增益和/或波束宽度)。
移动终端110包括收发单元120,其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此外,移动终端110包括处理器130,其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并且,配置收发单元120以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
根据第一实施例,处理器130被适配于将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其中组合波束质量值用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根据第二实施例,处理器130被适配于将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其中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使得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较大,并且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较小。
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基站160每个被配置有具有多个波束的合适小区,并且包括收发单元170和处理器180,其在多个波束上向移动终端110发送信号,以用于移动终端110对小区之一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
图2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执行小区(重)选择机制的示例性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该图包含与用于相同元件的其他图相同的附图标号,其中,为了简明起见,省略了重复的描述。
再次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110(也称为UE)。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基站160-1、160-2,每个基站被配置有用于移动终端110驻留的合适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波束。如前所述,移动终端110可以从任一个合适小区接收其正常服务。
在实施方式中,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讨论,小区可以被配置有四(4)到三十二(32)个波束。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置有小区的基站中使用的天线类型。例如,对于中型或大型天线阵列,有可能实现多波束通信所设计的受限方向性和覆盖范围。
移动终端110也被配置为处于移动性状态。移动性状态必须被理解为指定移动终端是正在移动还是保持在稳定的位置。在一个示例中,移动性状态被定义为高移动性状态(例如,移动终端正在移动)和正常移动性状态(例如,移动终端被保持在固定位置)之一。在另一示例中,移动性状态也可以被定义为高移动性状态、中等移动性状态和正常移动性状态之一。然后,高和中等移动性状态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移动速率,例如,移动终端是频繁移动还是偶尔改变其位置。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假设移动终端110可以检测其自身的移动性状态,然后可以相应地进行配置。为了检测移动性状态,移动终端1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考虑在特定(预定义)时间段内所尝试或完成的小区重选择的数量。如果每个时间段所尝试或完成的小区重选择的数量高,则移动终端110处于高移动性状态,如果该数量低,则移动终端110处于正常移动性状态。
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假设移动终端110在执行小区选择或重选择时处于RRC_IDLE状态或RRC_INACTIVE状态,但不处于RRC_CONNCETED状态。由于这个原因,移动终端110正在接收下行链路通信,例如,以从网络寻呼的形式,但是不被网络主动控制。由于移动性原因,移动终端110在必要时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机制。
从以上对相关技术的描述可以明显看出,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择机制都针对不同的用例。例如,小区选择机制用于最初开启的移动终端,而小区重选择机制用于驻留在信号质量较差的小区的移动终端。因此,两种机制在指定在什么条件下以及何时(或者如果有的话)选择或重选择小区的准则上具有不同的视角。然而,这不是本公开的焦点。
相反,本公开仅涉及改进的小区质量确定。重要的是,在相同或相似的改进中,这种改进的小区质量确定将用于所有不同用例的机制和结果中。因此,本公开将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择视为同义词,然而仅仅是为了评估由改进的小区质量确定产生的优点。
可以容易地理解,对于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择两者来说,小区质量的(改进的)确定是重要的,更具体地,是最重要的方面。在没有确定小区质量的情况下,不可能比较不同的小区来确定多个小区中的哪一个是要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最佳小区候选(具有最佳小区质量)。因此,对于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择两者来说,确定小区质量同样是必要的。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160-1和160-2(重复地)在其所有波束上为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小区发送信号。这些信号准许移动终端110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机制所需的信号质量测量。换句话说,对(参考)信号的传输是执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择的机制的先决条件,因此是其固有的。
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在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的所有波束上发送的信号是同步信号,例如,基站160-1、106-2和移动站110都知道的信号。基于对同步信号的测量,移动终端能够推断接收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基站发送用于不同目的的多种类型的参考信号。在本公开中,对携载信息的同步信号块进行参考,该信息准许从多个波束中唯一识别一个波束。在这方面,尽管属于特定的小区,移动站可以区分来自不同波束的参考信号。
在图2的步骤S01中,移动终端110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对于这些测量,信号必须首先被接收是固有的。然后,可以执行信号质量测量。这些测量得到的值对应于波束的信号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信号质量准许对所有波束进行比较或排序。换句话说,基于该信号质量,移动终端可以识别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哪一个是最佳波束(或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哪一个是次佳波束(或具有次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等。因此,信号质量定义了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所有波束之间的关系。
在3GPP NR部署场景的上下文中,移动终端110为所有波束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RSRP),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指示波束覆盖范围的一种类型的信号强度测量。特别地,RSRP被定义为携载在所考虑的测量频率带宽内的相应波束的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RE)的功率贡献(以瓦特为单位)的线性平均值。
可替换地,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移动终端110为所有波束测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该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被定义为RSRP与RSSI的比率(其中RSSI对应于包括来自所有源的干扰的总接收功率)。利用测量的RSRP或RSRQ之一,移动站110可以比较小区的所有波束的信号质量。
在图2的步骤S02中,移动终端110确定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中的每一个的小区质量。基于小区中的相应小区的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小区质量。特别地,对于小区A,基于小区A的波束的所有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小区质量,而对于小区B,基于小区B的波束的所有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小区质量。
再者,关于图3和图4,已经阐明,将小区质量确定为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平均值(例如,高于绝对阈值)是不利的。相反,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解释用于确定小区质量的两个不同的实施例。
现在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特点:
在第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10将小区质量确定为两个值的总和,即最佳波束(例如,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作为第一值)加上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例如,除了最佳波束以外)的组合波束质量值(作为第二值的)。换句话说,小区质量基于一个测量值(例如,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组合值(例如,组合来自同一小区的所有其他波束(或子集)的测量值)。
来自第一实施例的小区质量的确定可以总结为以下公式,其中所确定的小区质量对应于:Qmeas,cell,最佳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对应于:Qmeas,best_beam,并且其中组合波束质量对应于:Qcomb,other_beams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61
在此公式中,其他波束(除了最佳波束以外)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用缩放因子进行缩放,其中缩放因子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62
重要的是,缩放因子根据移动终端110的移动性状态而改变。缩放因子改变,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这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63
或Anormal_mobility_state>Ahigh_mobility_state
有利的是,由于缩放因子的变化,组合波束质量值的影响是变化的。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匹配一种情况(例如,高移动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合波束质量值,反映来自小区的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是有利的,而不会失去也匹配另一种情况(例如,正常移动性状态)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可以被配置为处于三种移动性状态之一,即处于正常、高或(中间)中等移动性状态之一。然后,缩放因子改变,使得与中等移动性状态相比,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与中等移动性状态相比,组合波束质量值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换句话说,这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71
或Anormal_mobility_state>Amedium_mobility_state>Ahigh_mobility_state
在进一步的、更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正常移动性状态的缩放因子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72
将被设置为使得其对应于零(0),并且相应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影响也变为零(0)。这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73
或Anormal_mobility_state=∞。
有利的是,由于缩放因子的变化,组合波束质量值的影响随之变化,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匹配一种情况(例如,正常移动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合波束质量值,仅从小区的(多个)最佳质量波束反映测量信号质量是有利的。
在另一个更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高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其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这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74
有利的是,由于这些值被放大到相同数量级,可以确保在高移动性状态下,那些具有大数量波束的小区不会受到不利影响,而是具有比仅具有单个波束的小区更高的确定的小区质量(如参考图3和图4所讨论的)。
回到该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被配置有不同的缩放因子。例如,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经由系统信息广播(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SIB)消息(例如,经由规定在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下读取的SIB3消息)来提供不同的缩放因子。
重要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组合波束质量值是小区的其他波束(不包括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例如,i≠best_beam)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和、(算术)平均值(average)、(算术)均值(mean)和(算术)中值(median)之一。为了便于论证,假设在一小区中总共检测到0...k波束,并且这些波束中的一个是最佳波束,则该小区的其他波束的(算术)总和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81
不言而喻,根据如何定义组合波束质量值(例如,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必须相应地调整缩放因子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82
否则,将不能获得由组合波束质量值的变化效应产生的优点。
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组合波束质量值可以进一步适应于仅反应来自在小区中检测到的总共0...k波束的0...Nm波束的子集,其中该子集对应于除了最佳波束(例如,i≠best_beam)以外的波束,并且从这些其他波束中,该子集(仍然)反映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换句话说,组合波束质量值反映具有比最佳波束差的测量信号质量但是仍然具有比没有在子集中反映的那些波束更高的信号质量的波束。
假设组合波束质量值以(算术)总和的形式反映波束的子集,这对应于: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83
同样,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组合波束质量值可以是小区的其他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均值和(算术)中值之一,而不是(算术)总和。
优选地,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0...Nm波束的子集的波束的数量由移动终端根据移动性状态来确定,导致波束的子集0...Nhigh_mobiliy_state和0...Nnormal_mobiliy_state或者甚至0...Nmedium_mobiliy_state由组合波束质量值来反映。
更优选地,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子集的波束的数量(例如,Nhigh_mobiliy_state)被设置为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子集的波束的数量(例如,Nnormal_mobiliy_state),或者甚至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子集的波束的数量(例如,Nhigh_mobiliy_state)被设置为大于在中等移动性状态下形成子集的波束的数量(例如,Nmedium_mobiliy_state),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子集的波束的数量(例如,Nnormal_mobiliy_state)。这对应于:
Nhigh_mobiliy_state>Nmedium_mobiliy_state>Nnormal_mobiliy_state)。
最后,在更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组合波束质量值被设置为对应于整数(例如,k),其指示在一小区中检测到的总共0...k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数量。
Qcomb,other_beams=k-1。
现在参考第二实施例的特点:
在第二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10将小区质量确定为多个波束中最大数量(0...Nm)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与最大数量的波束相对应的波束是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换句话说,多个波束(0...k)中的另外的波束(例如,超过最大数量(0...Nm)的波束的波束)(例如,k-Nm个波束),结果是具有较差信号质量的波束。
来自第二实施例的小区质量的确定可以总结为以下公式,其中所确定的小区质量对应于:Qmeas,cell,并且其中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Qcomb,max_beams
Qmeas,cell=Qmeas,max_beams
为了便于论证,假设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平均值。然后,组合波束质量值可以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191
可替换地,组合波束质量值也可以被计算为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算术)均值或(算术)中值之一。
重要的是,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Nm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使得最大数量Nhigh_mobility_state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最大数量Nnormal_mobility_state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这对应于:
Nhigh_mobility_state>Nnormal_mobility_state
有利的是,由于波束的最大数量的变化,组合波束质量值的影响是变化的。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匹配一种情况(例如,高移动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合波束质量值,反映来自小区的所有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是有利的,而不会失去也匹配另一种情况(例如,正常移动性状态)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可以被配置为处于三种移动性状态之一,即处于正常、高或(中间)中等移动性状态之一。然后,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Nm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使得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最大数量Nhigh_mobility_state大于在中等移动性状态下的最大数量Nmedium_mobility_state,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的最大数量Nnormal_mobility_state小于在中等移动性状态下的最大数量Nmedium_mobility_state。这对应于:
Nhigh_mobility_state>Nmedium_mobility_state>Nnormal_mobility_state
不言而喻,也存在在一小区中检测到的总共0...k波束小于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Nm的情况。然而,这不是本公开的范围的一部分。然后,组合波束质量值可以如下计算: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20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针对其确定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假设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值为一。这对应于:
Nnormal_mobility_state=0。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针对其确定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假设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值为五。这对应于:
Nhigh_mobility_state=4。
回到对该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移动终端110被配置有要通过网络考虑的不同数量的波束。例如,在3GPPNR部署场景中,经由系统信息广播(SIB)消息(例如,经由规定在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下读取的SIB3消息)来提供波束的不同数量。
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加权因子(例如,w)对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调整,该加权因子根据多个波束中至少两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而变化。则组合波束质量值可以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202
例如,加权因子可以被计算为与最佳波束(例如,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和次佳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成反比。这将计算为:
w=C/(Qmeas,best_beam-Qmeas,second_to_best_beam)。
C是一个任意的常数值。可替换地,加权因子可以被计算为与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标准偏差成反比。这将计算为:
Figure BDA0002589505260000211
有利的是,在两个示例中,由于加权因子,可以确保对于具有相似信号质量的波束的那些小区,与具有不同信号质量的波束的那些小区相比,它们可以具有更好的确定的小区质量。
现在再次参考图2中步骤S02的一般公开,其不仅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关,应当(再次)注意,小区质量只能针对由移动终端(实际上)检测到的波束来确定。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检测到的波束”将仅定义具有高于绝对阈值的测量信号质量值的那些波束。
例如,在3GPPNR部署场景中,该绝对阈值可以被设置为指定的(预定义的)值,或者可以经由系统信息广播(SIB)消息(例如,经由规定在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下读取的SIB3消息)来配置。
并且,在3GPP NR部署场景中,基于在至少配置的持续时间(Treselection)内测量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的信号质量来确定小区质量。
最后,在图2的步骤S03中,移动终端基于小区选择或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选择或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然而这不是本公开的焦点。示例性地,小区选择或重选择准则可以被指定为使得从小区A和小区B的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中选择具有最高小区质量的小区。在任何情况下,小区选择或重选择使得移动终端驻留在小区之一(图2中的小区B)上。
小区选择准则
尽管小区选择准则的定义不是本公开的焦点,但是以下公开给出了当前在3GPPTSG RAN TS 36.304 v14.5.0(“User Equipment(UE)procedures in idle mode”,2017年12月)中规定的小区选择准则的示例。在来自E-UTRAN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同等地使用小区选择准则中确定的小区质量Qmeas,cell来决定小区是否是移动终端能够驻留的合适小区。准则定义如下:
Srxlev>0且Squal>0,其中
Srxlev=Qrxlevmeas-(Qrxlevmin+Qrxlevminoffset)-Pcompensation-Qoffsettemp
Squal=Qqualmeas-(Qqualmin+Qqualminoffset)-Qoffsettemp
Srxlev是小区选择接收(RX)电平值(dB),Squal是小区选择质量值(dB),Qoffsettemp是暂时应用于小区的偏移(以dB为单位),Qrxlevmeas是测量的小区RX电平值(RSRP),Qqualmeas是测量的小区质量值(RSRQ),Qrxlevmin是小区中的最低所需RX电平(dBm),Qqualmin是小区中的最低所需质量电平(dB),Qrxlevminoffset是在作为在VPLMN下正常驻留时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PLMN的结果的Srxlev评估中考虑的用信号通知的Qrxlevmin的偏移,并且Qqualminoffset是在作为在VPLMN下正常驻留时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PLMN的结果的Squal评估中考虑的用信号通知的Qqualmin的偏移。
用信号通知的值Qrxlevminoffset和Qqualminoffset仅在作为在VPLMN下正常驻留时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PLMN的结果的对小区进行评估以进行小区选择时应用。在这种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PLMN期间,UE可以使用从该更高优先级PLMN的不同小区存储的参数值来检查小区的S准则。
如果小区不满足正常覆盖范围内的小区选择准则S,则如果满足增强覆盖范围内的小区选择准则S,则UE应该认为自己处于增强覆盖范围内,其中Qrxlevmin是覆盖范围特定值Qrxlevmin_CE(dBm),并且Qqualmin是覆盖范围特定值Qqualmin_CE(dB)。
如果小区不满足正常覆盖范围内的小区选择准则S,并且UE不认为自己处于基于覆盖范围特定值Qrxlevmin_CE和Qqualmin_CE的增强覆盖范围内,则如果UE支持CE模式B并且满足增强覆盖范围的小区选择准则S,则UE应该认为自己处于增强覆盖范围内,其中Qrxlevmin是覆盖范围特定值Qrxlevmin_CE1(dBm),并且Qqualmin是覆盖范围特定值Qqualmin_CE1(dB)。
对于增强覆盖范围内的UE,覆盖范围特定值Qrxlevmin_CE和Qqualmin_CE(或Qrxlevmin_CE1和Qqualmin_CE1)仅适用于增强覆盖范围内的适合性检查(例如,不用于测量和重选择阈值)。
小区重选择准则
尽管小区重选择准则的定义不是本发明的焦点,但是以下公开给出了当前在3GPPTSG RAN TS 36.304 v14.5.0(“UserEquipment(UE)procedures in idle mode”,2017年12月)中指定的小区重选择准则的示例。在来自E-UTRAN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再次)移动终端同等地使用小区重选择准则中的所确定的小区质量Qmeas,cell来决定小区是否是移动终端能够驻留的合适小区。准则定义如下:
RS=Qmeas,s+QHyst-Qoffsettemp
Rn=Qmeas,+Qoffset-Qoffsettemp,其中
Qmeas,s是在RSRP中测量的服务小区质量,Qmeas,n是在RSRP中测量的相邻小区质量,QHyst是应用于服务小区的滞后值,Qoffset是应用于评估的相邻小区的偏移(频率偏移和小区偏移的总和),Qoffsettemp是在对该小区的RRC连接建立过程已经失败几次的情况下用于降低(score down)R值的偏移。
应该根据上述指定的R准则对小区进行排名,导出Qmeas,n和Qmeas,s,并使用平均RSRP结果来计算R值。如果一小区被排名为最佳小区,则UE将对该小区执行小区重选择。在所有情况下,仅当满足以下条件时,UE才应该重选择新的小区:1)在时间间隔TreselectionRAT期间,新的小区比服务小区排名更好;2)自从UE驻留在当前服务小区上以来,已经经过了超过1秒。
对于相邻小区比服务小区具有更高优先级的情况,如果在连续的时间间隔TreselectionRAT内Qmeas,n大于阈值ThresRAT,HighP,则UE将重选择相邻小区。对于服务小区具有比相邻小区更高的优先级的情况,如果在连续的时间间隔TreselectionRAT内,QQmeas,s小于阈值ThresServing,LowP,并且Qmeas,n大于另一个阈值ThresRAT,LowP,则UE将重选择相邻小区。
移动性状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状态可以如下确定,容易地将在E-UTRAN中已经建立的概念应用于3GPP NR的部署场景。为了在实施例中识别正常移动性状态以及高移动性和中等移动性状态,在服务于移动终端的小区的系统信息广播中发送参数(TCRmax、NCR_H、NCR_M和TCRmaxHyst)。
此外,状态检测准则定义如下:
如果在时间段TCRmax期间小区重选择的数量超过NCR_M并且不超过NCR_H,则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中等移动性状态。类似地,如果在时间段TCRmax期间小区重选择的数量超过NCR_H,则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高移动性状态。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在另一次重选择之后刚好重选择了相同的小区,则移动终端将不把相同的两个小区之间的连续重选择计入移动性状态检测准则。如果在时间段TCRmaxHyst期间不满足中等或高移动性状态的任何条件,则移动终端被配置为正常移动性状态。
本公开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协作来实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由诸如集成电路的LSI实现,并且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每个过程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由相同LSI或LSI的组合控制。LSI可以单独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包括部分或全部功能块。LSI可以包括耦合到其上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根据集成度的不同,这里的LSI可以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
然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可以使用可在制造LSI之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重新配置布置在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配置处理器。本公开可以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他衍生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取代了LSI,则可以使用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来集成功能块。也可以应用生物技术。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移动终端包括电路,该电路: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根据第二方面,其可以与第一方面相结合,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缩小,使得其取值为零。
根据的第三方面,其可以与第一或第二方面相结合,在高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其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
根据第四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三方面相结合,移动终端被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该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分别用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对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
根据第五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四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
根据第六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四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子集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其中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并且优选地,其中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是由移动终端根据移动性状态而设置的,并且更优选地,其中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被设置为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
根据第七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四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指示至少两个适合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数量的整数。
根据第八方面,提出了另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移动终端包括电路,该电路: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使得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根据第九方面,其可以与第八方面相结合,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缩小,使得其取值为零。
根据第十方面,其可以与第八或第九方面相结合,在高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其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
根据第十一方面,其可以与第八至第十方面相结合,移动终端被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该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分别用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对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
根据第十二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十一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优选地,其中,组合波束质量值用加权因子被调整,该加权因子根据多个波束中的至少两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而变化。
根据第十三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十二方面相结合,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所有波束具有高于所配置的绝对阈值的测量信号质量。
根据第十四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十三方面相结合,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是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形式而测量的。
根据第十五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十四方面相结合,小区质量是基于在至少配置的持续时间(Treselection)内已经测量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而确定的。
根据第十六方面,其可以与第一至第十五方面相结合,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多个波束使用测量信号质量被附加地排名,以确定具有(多个)最佳信号质量的(多个)波束。
根据第十七方面,其可以与第八方面相结合,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当其被配置为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时,执行小区(重)选择。
根据第十八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小区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该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根据第十九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方面相结合,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缩小,使得其取值为零。
根据第二十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或第十九方面相结合,在高移动性状态下,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其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
根据第二十一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二十方面相结合,移动终端执行执行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的步骤,该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分别用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对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
根据第二十二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二十一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
根据第二十三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二十一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子集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其中,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并且优选地,其中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是由移动终端根据移动性状态而设置的,并且更优选地,其中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被设置为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该子集的波束的数量。
根据第二十四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二十一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指示至少两个适合小区的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数量的整数。
根据第二十五方面,提出了另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重)选择的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移动终端要驻留的至少两个合适小区。每个小区被配置有多个波束。此外,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该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基于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基于小区(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用于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改变,使得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根据第二十六方面,其可以与第二十五方面相结合,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一。
根据第二十七方面,其可以与第二十五或第二十六方面相结合,在高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五。
根据第二十八方面,其可以与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七方面相结合,移动终端被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值,这两个不同的值分别被用作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的波束的最大数量。
根据第二十九方面,其可以与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至少两个合适小区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优选地,其中组合波束质量值用加权因子被调整,该加权因子根据多个波束中的至少两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而变化。
根据第三十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二十九方面相结合,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所有波束具有高于所配置的绝对阈值的测量信号质量。
根据第三十一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三十方面相结合,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形式来测量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根据第三十二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三十一方面相结合,其中,小区质量是基于在至少配置的持续时间(Treselection)内已经测量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而确定的。
根据第三十三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三十二方面相结合,针对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多个波束使用测量信号质量被附加地排名,以确定具有(多个)最佳信号质量的(多个)波束。
根据第三十四方面,其可以与第十八至第三十三方面相结合,当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时,移动终端执行小区(重)选择。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收发单元,测量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电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
-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所述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
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被缩小,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取值为零;和/或
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被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分别用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对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子集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并且优选地,其中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移动性状态而设置的,并且更优选地,其中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被设置为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或者
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数量的整数。
4.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收发单元,测量至少两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电路,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以及
-测量至少两个合适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
-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小区质量被确定为所述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
其中,用于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使得所述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所述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一;和/或
在高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五;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被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值,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值分别用作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的波束的最大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优选地,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用加权因子被调整,所述加权因子根据所述多个波束中的至少两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所有波束具有高于所配置的绝对阈值的测量信号质量;和/或
其中,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是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形式而测量的;和/或
其中,所述小区质量是基于在至少配置的持续时间(Treselection)内已经测量的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而确定的;和/或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多个波束使用所述测量信号质量被附加地排名,以确定具有一个或多个最佳信号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波束;和/或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当其被配置为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时,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
8.一种用于移动终端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的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
-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小区质量被确定为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和所述多个波束中的其他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总和,并且
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以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的缩放因子被缩放,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在高移动性状态下被放大,并且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被缩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被缩小,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取值为零;和/或
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被放大,使得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取与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值;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还执行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的步骤,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缩放因子分别用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对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进行缩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子集的测量信号质量的总和/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其中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并且优选地,其中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移动性状态而设置的,并且更优选地,其中在高移动性状态下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被设置为大于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形成所述子集的波束的数量;或者
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所述多个波束中除了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波束以外的其他波束的数量的整数(k)。
1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被配置为处于至少正常移动性状态或高移动性状态之一的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多个波束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质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小区质量;以及
-基于小区选择/重选择准则,使用所确定的小区质量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选择/重选择小区以用于驻留在其上;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小区质量被确定为所述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组合波束质量值,并且
其中,用于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根据移动性状态而变化,使得所述最大数量在高移动性状态下更大,并且所述最大数量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正常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一;和/或
在高移动性状态下,针对其确定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的波束的最大数量取值为五;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还执行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值的步骤,所述两个不同的值分别用作正常移动性状态和高移动性状态下的波束的最大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对应于: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最大数量的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平均值/均值/中值,并且优选地,其中所述组合波束质量值用加权因子被调整,所述加权因子根据所述多个波束中的至少两个波束的测量信号质量的差异而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所有波束具有高于所配置的绝对阈值的测量信号质量;和/或
其中,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是以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形式而测量的;和/或
其中,所述小区质量是基于在至少配置的持续时间(Treselection)内已经测量的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而确定的;和/或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所述多个波束使用所述测量信号质量被附加地排名,以确定具有一个或多个最佳信号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波束;和/或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其被配置为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时,执行小区选择/重选择。
CN201980009022.5A 2018-01-19 2019-01-14 使用小区质量确定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Active CN111615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52629.4A EP3515115A1 (en) 2018-01-19 2018-01-19 Cell (re-)selection mechanisms with improved cell quality determinations
EP18152629.4 2018-01-19
PCT/EP2019/050771 WO2019141617A1 (en) 2018-01-19 2019-01-14 Cell (re-)selection mechanisms with using cell quality determin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842A true CN111615842A (zh) 2020-09-01
CN111615842B CN111615842B (zh) 2022-07-19

Family

ID=6102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9022.5A Active CN111615842B (zh) 2018-01-19 2019-01-14 使用小区质量确定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6934B2 (zh)
EP (2) EP3515115A1 (zh)
JP (1) JP7262469B2 (zh)
CN (1) CN111615842B (zh)
WO (1) WO20191416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155A (zh) * 2021-02-27 2021-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竹荪轻简化栽培方法及系统
WO2024007283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enhancements unde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9022B2 (en) 2018-05-11 2022-08-16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Cell prioritization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2010581B2 (en) * 2019-01-16 2024-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24513A1 (en) * 2019-02-12 2022-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4727348B (zh) * 2022-05-17 2023-08-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基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7338A2 (en) * 2004-04-14 2005-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electing antennas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20140274049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easurement assisted handover classification
US20160309376A1 (en) * 2013-12-30 2016-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cell handover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GB201701858D0 (en) * 2017-02-03 2017-03-22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11299A (zh) * 2015-03-05 2017-09-26 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Mmw系统中小区选择/重选的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2904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N110089043B (zh) * 2016-11-04 2023-01-10 苹果公司 新无线电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测量报告
GB2570130A (en) * 2018-01-11 2019-07-17 Tcl Communicatio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bility scaling in new radio
WO2019139254A1 (ko) * 2018-01-12 2019-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수신 빔을 사용하여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7338A2 (en) * 2004-04-14 2005-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electing antennas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20140274049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easurement assisted handover classification
US20160309376A1 (en) * 2013-12-30 2016-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cell handover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211299A (zh) * 2015-03-05 2017-09-26 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Mmw系统中小区选择/重选的方法以及装置
GB201701858D0 (en) * 2017-02-03 2017-03-22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R2-1708710 Speed dependent mobility in connected state"", 《3GPP TSG_RAN\WG2_RL2》 *
SONY: ""R1-1611542 Cell quality measurements for NR mobility"",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155A (zh) * 2021-02-27 2021-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竹荪轻简化栽培方法及系统
WO2024007283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enhancements unde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5115A1 (en) 2019-07-24
JP2021510965A (ja) 2021-04-30
US20200351733A1 (en) 2020-11-05
EP3741154B1 (en) 2022-11-23
US11496934B2 (en) 2022-11-08
JP7262469B2 (ja) 2023-04-21
CN111615842B (zh) 2022-07-19
WO2019141617A1 (en) 2019-07-25
EP3741154A1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5842B (zh) 使用小区质量确定执行小区(重)选择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US11483720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KR10197178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들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628327C2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ей сеть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и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ее 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4144473B (zh) 一种选择可用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218922B2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mobility and classification based restricted measurement list creation in virtual cells
EP3925286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relaxed radio measurement procedure
US20150011219A1 (en) Controlling Radio Measurements of a User Equipment within a Cellular Network System
WO2014098496A1 (ko) 다중 액세스 네트워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선택적 트래픽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8121149A1 (zh) 一种基于beam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其网元
WO2014098531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4098504A1 (ko) 다중 액세스 네트워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4098535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04541562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站和小区选择方法
GB2495008A (en)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 state of an apparatus
WO2022011642A1 (zh) 小区重选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202029801A (zh) 新無線電非授權中小區選擇及重選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22040041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271255B2 (en) Base station
EP2941087A1 (e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40107405A1 (en) Prioritized return to rat nr from rat gsm / rat umts through rat reselection based approach
RU2784008C1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выбора и повторного выбора соты
CN118265103A (zh)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