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131B -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131B
CN111615131B CN202010496415.8A CN202010496415A CN111615131B CN 111615131 B CN111615131 B CN 111615131B CN 202010496415 A CN202010496415 A CN 202010496415A CN 111615131 B CN111615131 B CN 111615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request
request
gap
dynam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6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5131A (zh
Inventor
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64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684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14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用于请求对相应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请求,并根据各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测量空隙GAP。本申请中,基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仲裁逻辑体系,该仲裁逻辑体系用以确定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请求在同一个GAP内冲突时的优先级策略,并根据优先级策略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本申请通过引入基于优先级的GAP抢占策略,使GAP的使用由各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动态自行决定,从而避免GAP分配不合理或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Description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终端设备常常需要进行异频异系统测量和同频测量,例如,在无线信号质量较弱的区域,为保证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异频异系统切换,终端设备会在切换之前会进行异频异系统测量。
传统的方式中,终端设备为各个测量请求固定分配了测量空隙(GAP),各个测量请求在分配的固定GAP进行测量。然而,由于终端设备无法获取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导致GAP的分配存在不合理或者浪费,从而导致异频异系统测量效率较低。举例来说,有两个测量请求,分别为测量请求1和测量请求2,且两个测量请求均至少需要执行两次测量,则终端设备为测量请求1分配第1个GAP和第2个GAP,为测量请求2分配第3个GAP和第4个GAP,测量请求1在固定分配的第1个GAP和第2个GAP上被执行,测量请求2在固定分配的第3个GAP和第4个GAP上被执行,当测量请求1在第2个GAP上被执行时,有新的测量请求到达,且该新的测量请求需要被立即执行且连续执行,但是,后续的第3个GAP和第4个GAP被固定分配给测量请求2,该新的测量请求无法被立即执行,导致测量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测量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其中,每个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第一测量请求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搜索的请求,第二测量请求为GSM中基站识别码校验的请求,第三测量请求为GSM中测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请求,第四测量请求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测量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第五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80ms的测量请求,第六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小于或等于40ms的测量请求,第七测量请求为长期演进LTE中的测量请求,第八测量请求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测量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优先级包括:
第一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所述第四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五测量请求、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第二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四测量请求以及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其中,所述测量要求用于指示所述测量请求在对应的测量周期内需要至少执行的测量次数。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包括:
分配所述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低的测量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包括:
将所述下一个GAP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时间戳最早的测量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最后一个的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包括:
分配所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确定所述多个测量请求中的其他测量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其中,每个所述测量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
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测量调度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测量调度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调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请求,并根据各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本申请中,基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仲裁逻辑体系,该仲裁逻辑体系用以确定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请求在同一个GAP内冲突时的优先级策略,并根据优先级策略动态分配GAP。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引入基于优先级的GAP抢占策略,使GAP的使用由各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动态自行决定,从而避免GAP分配不合理或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采用第一GAP模式时,多个GAP周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采用第二GAP模式时,多个GAP周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采用第一GAP模式时,用于BSIC search的测量要求;
图2d为不同SMTC周期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关系;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仲裁逻辑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GSM测量和NR测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方式中,终端设备为各个测量请求固定分配了测量空隙(GAP),各个测量请求在分配的固定GAP进行测量。然而,由于主模式无法精确获取各个从模式的测量时机,且无法获取各个从模式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以及具体的测量实现策略,导致GAP的分配存在不合理或者浪费,从而导致异频异系统测量效率较低。其中,主模式为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连接态的通信系统的模式,从模式为其他通信系统的模式,例如,终端设备当前连接LTE系统,测量请求是针对GSM系统的测量,则LTE为主模式,GSM为从模式。
举例来说,有两个测量请求,分别为测量请求1和测量请求2,且两个测量请求均至少需要执行两次测量,则终端设备为测量请求1分配第1个GAP和第2个GAP,为测量请求2分配第3个GAP和第4个GAP,测量请求1在固定分配的第1个GAP和第2个GAP上被执行,测量请求2在固定分配的第3个GAP和第4个GAP上被执行,当测量请求1在第2个GAP上被执行时,有新的测量请求到达,且该新的测量请求需要被立即执行且连续执行,但是,后续的第3个GAP和第4个GAP被固定分配给测量请求2,该新的测量请求无法被立即执行,导致测量效率较低。又如,终端设备为当前的测量请求分配了多个GAP,但是该测量请求需执行的测量次数小于分配的GAP的数量,则会导致一些GAP被浪费,导致通信系统的测量效率较低。
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大,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被提出,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当前协议的第15个版本(R15)中,5G新空口(5G new radio,5G NR)和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等其他通信制式之间存在多模式互操作的关系,当5G NR加入后,5G NR的同频测量以及异频测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例如,5G NR测量对GAP的位置有特殊要求,传统的固定分配的方式可能导致该特殊位置的GAP分配不合理,进而导致5G NR测量难以进行,因此,传统的固定分配GAP的方式难以适用包括5G NR在内的多模式互操作的场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各个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的测量请求,并根据各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核心构思在:基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仲裁逻辑体系,该仲裁逻辑体系用以确定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请求在同一个GAP内冲突时的优先级策略,并根据优先级策略动态分配GAP。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引入基于优先级的GAP抢占策略,使GAP的使用由各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动态自行决定,从而避免GAP分配不合理或浪费的问题,提高测量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可能出现的新的通信网络,例如,针对正在研究的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6G)中存在的类似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仍然适用。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任意的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示例性地,该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该移动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
其中,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量请求可以针对同一系统的同频测量,也可以是针对对同一系统内的异频测量,或者,还可以是用于针对不同系统的频点进行测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测量请求也可以理解为小区的测量,小区的测量可以是基于频点的,也可以是基于频点和小区的。例如,GSM系统中是以频点为基础的测量,也就是说,GSM中基于频点的测量请求即为基于小区的测量请求;LTE系统、WCDMA系统以及NR系统中,测量分为同频小区测量(也可以称为同频测量)和异频小区测量(也可以称为异频测量),也就是说,LTE系统、WCDMA系统以及NR系统中,测量请求可以是基于频点和小区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第一测量请求为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搜索(BSIC search)的请求(第一测量请求也可以称为GSM中BSIC search类型的测量请求、GSM BSIC search请求),第二测量请求为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校验(BSICverify)的请求(第二测量请求也可以称为GSM中BSIC verify类型的测量请求、GSM BSICverify请求),第三测量请求为GSM中测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请求(第三测量请求也可以称为RSSI测量请求),第四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第五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80ms的测量请求,第六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小于或等于40ms的测量请求,第七测量请求为LTE中的测量请求,第八测量请求为WCDMA中的测量请求。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通信系统为LTE系统,则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可以包括针对LTE系统内不同频点的测量,也可以为针对其他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的测量请求,如GSM系统、WCDMA系统、5G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又如,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通信系统为5G系统,则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可以包括针对5G系统内的同频测量请求,也可以包括针对5G系统内的异频测量请求,也可以为针对其他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的测量请求,如LTE系统、GSM系统以及WCDMA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
S1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下一个GAP”是指从当前时刻开始,即将到来的第一个GAP。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分配下一个GAP给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
具体地,在当前协议中规定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会下发相关GAP测量配置,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GAP测量配置启动测量GAP。
其中,网络设备下发的GAP测量配置包括两种模式,第一GAP测量模式和第二GAP测量模式,其中,TGAP表示GAP测量时长(也可以称为GAP长度等其他名称),T表示GAP周期:
第一GAP模式时,TGAP为6ms,周期T为40ms,即在第一GAP模式时,每40ms包括一个6ms的GAP,且6ms的起始时刻可以位于GAP周期内的任意时域位置;如图2a为采用第一GAP模式时,多个GAP周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6ms GAP的起始时刻可以为GAP周期,即40ms中的任一时刻,并不限于如图2a所示的情况。
第二GAP模式时,TGAP为6ms,周期T为80ms,即在第二GAP模式时,每80ms包括一个6ms的GAP,且该6ms的起始时刻可以位于GAP周期内的任意时域位置。图2b为采用第二GAP模式时,多个GAP周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6ms GAP的起始时刻可以为GAP周期即80ms中的任一时刻,并不限于如图2b所示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下发的GAP测量配置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GAP位置偏移的信息,该GAP位置偏移即为6ms GAP的起始位置距离GAP周期的起始位置的时间距离。
由于GAP模式不同,因此,本方案中针对不同的GAP模式,并根据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不同的优先级。
接下来,对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对于LTE的异频测量和WCDMA的测量,任意的6ms GAP都可以满足其测量要求。
第二、对于GSM的测量来说,包括3种不同类型的测量:
1、基站识别码搜索(BSIC search)
具体地,针对这种类型的测量,测量要求为:需要在120ms中的一个6ms GAP上进行测量,最少需要两个这种间隔的GAP,最多需要13个这种间隔的GAP。图2c为采用第一GAP模式时,用于BSIC search的测量要求。参照图2c所示,在每连续的3个GAP周期中,均采用第1个6ms GAP进行测量。
且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这种类型的测量一旦发生,则需要连续完成,否则以执行的测量结果无法使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且该类型的测量任务并不是常态,因此,该类型的测量的优先级相对较高。
2、基站识别码校验(BSIC verify)
具体地,针对这种类型的测量,测量要求为:6ms GAP的位置是根据BSIC search获得的,其使用的6ms GAP位置是固定的,而且仅需要一个GAP就能完成。
也就是说,在第一GAP模式中,对于一个GSM的频点的测量周期为120ms,在第二GAP模式中,对于一个GSM的频点的测量周期是240ms,即无论在哪种GAP模式中,都需要至少三个GAP周期来形成。
3、RSSI的测量
具体地,针对RSSI的测量来说,任意的6ms GAP都可以满足其测量要求。
第三、对于NR的测量来说,是按照基于SSB的测量时间配置(SSB-based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SMTC)周期来进行的,其中,SMTC周期即为前述描述的测量周期。在实际应用中,SMTC是由网络侧配置的,在当前的协议中SMTC包括:5ms、10ms、20ms、40ms、80ms以及160ms。图2d中示出了不同SMTC周期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信号和PBCH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它由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S)、PBCH三部分组成。
结合图2d所示,SMTC周期为160ms,在第一GAP模式中,测量要求为:每4个40ms中有一个6ms GAP用于进行NR的测量;SMTC周期为80ms,在第一GAP模式中,测量要求为:每2个40ms中有一个6ms GAP用于进行NR的测量;SMTC周期为40ms、20ms、10ms以及5ms中任一种时,任意的6ms GAP都可以满足其测量要求。
基于GAP测量配置,即第一GAP模式和第二GAP模式的区别,以及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可选地,本申请中的优先级可如下所示:
第一GAP模式中,第一测量、第四测量请求、第二测量请求、第五测量请求、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即在GAP周期为40ms的情况下,优先级按照:GSM BSIC search测量、SMTC 160msNR测量、GSM BSIC verify测量、SMTC 80ms NR测量、SMTC40ms NR测量的顺序依次递减,且SMTC 40ms NR测量、SMTC 20ms NR测量、SMTC 10ms NR测量、SMTC 5ms NR测量、LTE测量、WCDMA测量以及GSM RSSI测量的优先级相同。
第二GAP模式中,第一测量请求、第二测量请求、第四测量请求以及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即在GAP周期为80ms的情况下,优先级按照:GSM BSIC search测量、GSM BSICverify测量、SMTC 160ms NR测量、SMTC 80ms NR测量的顺序依次递减,且SMTC 80ms NR测量、SMTC 40ms NR测量、SMTC 20ms NR测量、SMTC 10ms NR测量、SMTC 5ms NR测量、LTE测量、WCDMA测量以及GSM RSSI测量的优先级相同。
因此,终端设备可根据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各个测量请求、网络设备配置的GAP模式以及上述优先级策略,将下一个GAP分配给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统一提前量仲裁的方式,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预设时长进行仲裁,例如,在下一个GAP的初始时刻到来前N毫秒(ms)进行仲裁,N为正数。其中,N的数值可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确定。可选地,N满足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为5ms,则终端设备可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5ms时进行GAP仲裁。当然,也可以在距离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6ms或7ms时进行GAP仲裁。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当前时刻的测量请求,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针对下一个GAP,每新到达一个测量请求,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举例来说,之前有两个测量请求,分别为测量请求A和测量请求B,终端设备根据测量请求A和测量请求B分别对应优先级,分配下一个GAP给测量请求A。接着,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之前,有新的测量请求C到达,且测量请求C的优先级为测量请求A、测量请求B以及测量请求C中优先级最高的,则终端设备重新分配下一个GAP给测量请求C。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可针对每一个即将到来的GAP进行如上的动态分配过程。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并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本实施例中,基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仲裁逻辑体系,该仲裁逻辑体系用以确定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请求在同一个GAP内冲突时的优先级策略,并根据优先级策略动态分配GAP,本实施例通过引入基于优先级的GAP抢占策略,使GAP的使用由各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动态自行决定,避免了GAP的分配不合理以及浪费的现象,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测量请求数量为多个,若这多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不完全相同,则将下一个GAP分配给优先级最高点的测量请求,若这多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则可根据各个测量请求的测量要求以及测量情况,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201、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S101类似,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S1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2、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当前协议中,对各个异系统的测量或者异频测量规定了最低的测量要求,即在M时间内测量N个采样点,用于平滑测量结果。因此,针对同优先级的测量请求,可根据已执行测量次数的占比来进行GAP分配,让已执行测量次数占比较少的先执行从而保证GAP分配的公平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终端设备可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对应以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其中,测量要求用于指示测量请求在对应的测量周期内需要至少执行的测量次数。
示例性地,可将下一个GAP分配给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以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请求的比值最低的测量请求。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若确定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对应以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统一提前量仲裁的方式,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预设时长进行仲裁,例如,在下一个GAP的初始时刻到来前N毫秒(ms)进行仲裁,N为正数。
其中,N的数值可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确定。可选地,N满足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为5ms,则终端设备可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5ms进行GAP仲裁。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在距离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6ms或7ms时进行GAP仲裁。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当前时刻的测量请求,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针对下一个GAP,每新到达一个测量请求,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若确定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则根据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对应以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时,根据每个测量请求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动态分配下一个GAP。本实施例针对同优先级的测量请求,根据已执行测量次数的占比来进行GAP分配,让已执行测量次数占比较少的先执行从而保证GAP分配的公平性,避免GAP分配不合理或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图4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若上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则S202之后,还可以包括:
S203、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具体地,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每个测量请求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占比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达到的时间戳,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示例性地,可将下一个GAP分配给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时间戳最早的测量请求,也就是说,将下一个GAP分配给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最早达到的测量请求。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若确定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占比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统一提前量仲裁的方式,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预设时长进行仲裁,例如,在下一个GAP的初始时刻到来前N毫秒(ms)进行仲裁,N为正数。
其中,N的数值可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确定。可选地,N满足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为5ms,则终端设备可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5ms进行仲裁。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当前时刻的测量请求,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针对下一个GAP,每新到达一个测量请求,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若确定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占比相同,则根据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每个测量请求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占比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下一个GAP。本实施例,针对同优先级,且通已执行测量系数占比的测量请求,根据已执行测量次数的占比来进行GAP分配,让最早到达的测量请求先执行从而保证GAP分配的公平性,避免GAP分配不合理或浪费的问题,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结合上述图1至图4a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仲裁逻辑可以参照图4b所示,具体地:
S301、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是否有GSM中BSIC search类型的测量请求。若有,则执行S307;若否,则执行S302。
S302、判断当前的GAP模式为第一GAP模式还是第二GAP模式。
其中,若当前的GAP模式为第一GAP模式,则执行S303至S307。
若当前GAP模式为第二GAP模式,则执行S303′至S307。
S303、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是否有5G中SMTC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若有,则执行S307;若否,则执行S304。
S304、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是否有GSM中BSIC verify类型的测量请求。
若有,则执行S307;若否,则执行S305。
S305、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各个测量请求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中的最小值。
若有最小值,则执行S307,即将下一个GAP分配给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小的测量请求;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各个测量请求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则执行S306。
S306、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最早到达的测量请求。即将下一个GAP分配给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最早达到的测量请求。
S307、将下一个GAP分配给相应的测量请求。
S303′、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是否有GSM中BSIC verify类型的测量请求。若有,则执行S307;若没有,则执行S304′。
S304′、判断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是否有5G中SMTC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若有,则执行S307;若没有,则执行S305。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401、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S101类似,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S1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步骤与图1所示的区别在于,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
S4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
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具备并行接收能力,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具备并行接收多个通信制式的测量的接收通路,则终端设备可在同一个GAP内并行执行多个测量请求。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考虑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合理分配下一个GAP,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同频、异频、异系统测量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先分配下一个GAP给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再根据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以及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确定多个测量请求中的其他测量请求。
示例性地,可根据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对应的频段,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组合能力,并结合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确定与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能够并行执行的其他测量请求,并将下一个GAP分配给确定的多个测量请求。
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具备并行接收GSM测量的接收通路以及NR测量的接收通路,终端设备获取的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包括GSM测量和NR测量,由于终端设备具备LTE测量和NR测量的并行接收能力,因此,终端设备可将下一个GAP分配给LTE测量和NR测量共同使用。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统一提前量仲裁的方式,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预设时长进行仲裁,例如,在下一个GAP的初始时刻到来前N毫秒(ms)时进行仲裁,N为正数。
其中,N的数值可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确定。例如,N满足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最长时间为5ms,则终端设备可在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5ms进行GAP仲裁。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在距离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到来前6ms或7ms时进行GAP仲裁。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当前时刻的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即针对下一个GAP,每新到达一个测量请求,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新到达的测量请求以及之前的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在一些情况下,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则可根据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分配下一个GAP给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小的测量请求;可根据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小的测量请求对应的频段,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组合能力,并结合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确定与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小的测量请求能够并行执行的其他测量请求,并将下一个GAP分配给确定的多个测量请求。
在另一些情况下,若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每个测量请求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需求的比值相同,则可根据图4a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分配下一个GAP给最早达到的测量需求;可根据最早达到的测量请求对应的频段,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组合能力,并结合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确定与最早达到的测量请求能够并行执行的其他测量请求,并将下一个GAP分配给确定的多个测量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可针对每一个即将到来的GAP进行如上的动态分配过程。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并根据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本实施例基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要求,形成仲裁逻辑体系,该仲裁逻辑体系用以确定各个通信制式的测量请求在同一个GAP内冲突时的优先级策略,并根据优先级策略动态分配GAP,本实施例通过引入基于优先级的GAP抢占策略,使GAP的使用由各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动态自行决定,避免了GAP的分配不合理以及浪费的现象,从而提高测量效率。另外,本实施例通过考虑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多个测量请求,提高了GAP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同频、异频、异系统的测量效率。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700包括:获取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
其中,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其中,每个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第一测量请求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搜索的请求,第二测量请求为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校验的请求,第三测量请求为GSM中测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请求,第四测量请求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测量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第五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80ms的测量请求,第六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小于或等于40ms的测量请求,第七测量请求为长期演进LTE中的测量请求,第八测量请求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测量请求。
处理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可选地,所述优先级包括:
第一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所述第四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五测量请求、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第二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四测量请求以及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处理模块702,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其中,所述测量要求用于指示所述测量请求在对应的测量周期内需要至少执行的测量次数。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分配所述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低的测量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处理模块702,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将所述下一个GAP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时间戳最早的测量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最后一个的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分配所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以及,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确定所述多个测量请求中的其他测量请求。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3至图6任一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
存储器80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802可以通过总线803连接。存储器801、处理器802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实现等。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802调用该程序指令,执行以上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上述电子设备800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802。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801位于电子设备800之外,处理器802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8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8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该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与其他模块或单元进行通信的接口804。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900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010,输入/输出(I/O)接口9012,传感器组件9014,以及通信组件90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906为终端设备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设备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0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0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0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900或终端设备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0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016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程序,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以执行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测量调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测量调度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测量调度装置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测量调度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测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其中,每个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请求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测量空隙GAP;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其中,所述测量要求用于指示所述测量请求在对应的测量周期内需要至少执行的测量次数;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若所述终端设备具备并行接收能力,则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第一测量请求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搜索的请求,第二测量请求为GSM中用于基站识别码校验的请求,第三测量请求为GSM中测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请求,第四测量请求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测量周期为160ms的测量请求,第五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80ms的测量请求,第六测量请求为5G中测量周期为小于或等于40ms的测量请求,第七测量请求为长期演进LTE中的测量请求,第八测量请求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测量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包括:
第一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所述第四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五测量请求、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六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第二GAP模式中,所述第一测量请求、所述第二测量请求、所述第四测量请求以及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所述第五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七测量请求的优先级、所述第八测量请求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第三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包括:
分配所述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最低的测量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包括:
将所述下一个GAP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时间戳最早的测量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在与所述下一个GAP的起始时刻距离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测量配置时间中的最长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最后一个的测量请求到达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对应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GA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包括:
分配所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测量请求,确定所述多个测量请求中的其他测量请求。
10.一种测量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其中,每个所述测量请求用于对相应的频点进行测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动态分配下一个测量空隙GAP;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优先级相同,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其中,所述测量要求用于指示所述测量请求在对应的测量周期内需要至少执行的测量次数;
若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已执行测量次数与测量要求的比值相同,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到达的时间戳,动态分配所述下一个GAP;
若终端设备具备并行接收能力,则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以及终端设备的并行接收能力,动态分配下一个GAP给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中的多个测量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调度方法。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
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调度方法。
CN202010496415.8A 2020-06-03 2020-06-03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15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415.8A CN111615131B (zh) 2020-06-03 2020-06-03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086684 WO2021244141A1 (zh) 2020-06-03 2021-04-12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6415.8A CN111615131B (zh) 2020-06-03 2020-06-03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31A CN111615131A (zh) 2020-09-01
CN111615131B true CN111615131B (zh) 2023-05-30

Family

ID=7220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6415.8A Active CN111615131B (zh) 2020-06-03 2020-06-03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5131B (zh)
WO (1) WO20212441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131B (zh) * 2020-06-03 2023-05-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176B (zh) * 2015-06-29 2019-06-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从模式频点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6612514B (zh) * 2015-10-21 2020-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
JPWO2017078034A1 (ja) * 2015-11-05 2018-08-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509208A (zh) * 2016-06-14 2017-12-2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或跨无线接入技术的测量方法
CN109391958B (zh) * 2017-08-10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点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31B (zh) * 2020-06-03 2023-05-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31A (zh) 2020-09-01
WO2021244141A1 (zh)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55631A1 (en) Switching trigg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part,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771189C1 (ru) Способ назнач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ременной област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CN109496400B (zh) 重传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RU270714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HARQ,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HARQ
RU276460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части полосы частот
CN10941780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5175341A (zh) 传输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86789B (zh) 确定上下行切换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92747B (zh)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US1189568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EP434048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messag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937296B2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739952A1 (en) Cell typ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39984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182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JP2023528613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端末及び記憶媒体
US11963158B2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615131B (zh) 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01531B (zh) 消除交调干扰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21030704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EP37680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nd searching for position of synchronous broadcast block of defined cell, and base station
CN110603847B (zh) 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5894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74530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упа к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RU274890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передач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