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6763A -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6763A
CN111606763A CN202010556707.6A CN202010556707A CN111606763A CN 111606763 A CN111606763 A CN 111606763A CN 202010556707 A CN202010556707 A CN 202010556707A CN 111606763 A CN111606763 A CN 111606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tilizer
saline
compound fertilizer
alkali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67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毛庆莲
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unway Saline Alkali Soi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unway Saline Alkali So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unway Saline Alkali Soi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unway Saline Alkali So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67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6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6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67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有机肥:腐殖酸5‑10,菌菇渣30‑50,豆油油渣15‑20,畜禽粪30‑40;无机肥:尿素25‑35,磷酸二铵18‑40,硫酸钾30‑40,硫酸镁1.5‑2.5,硫酸锌3‑5,硼酸0.2‑0.5;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复合肥的利用率,促进枸杞的生长,增强其抗病性,提高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枸杞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十二大灌区之一,其所在的黄河河套地区更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耕地之一,也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这一区域三分之一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威胁地区粮食安全,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绿洲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枸杞具有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在盐碱地中易存活,且种植枸杞具有时间短、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避免工程措施复杂等优点,近年来枸杞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
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微生物混合肥虽然品种很多,但是在枸杞种植过程中,其肥效大多较一般,但是针对枸杞生长特性的专用肥较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有机肥:腐殖酸5-10,菌菇渣30-50,豆油油渣15-20,畜禽粪30-40;
无机肥:尿素25-35,磷酸二铵18-40,硫酸钾30-40,硫酸镁1.5-2.5,硫酸锌3-5,硼酸0.2-0.5。
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优选的,所述腐殖酸的活性腐殖酸含量≧8%,有机质含量≧30%。
优选的,所述菌菇渣为双孢蘑菇菌渣、香菇菌渣和平菇菌渣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畜禽粪为鸡粪、牛粪、猪粪的质量比为1:(0-2):(1-3)。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为40-80亿cfu/g。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有机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3-5)。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0:2:1。。
本发明采用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其中,巨大芽孢杆菌具有强烈的溶磷作用,使有机磷酸盐矿化,成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另外巨大芽孢杆菌可在代谢过程中有机酸,直接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释放出磷及铁、铝、钙等中微量元素;解淀粉芽孢菌在土壤中能够快速的大量繁衍和定植,能够有效的排斥和阻止植物病原菌对植株的侵染同时可诱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潜能,提高增强植物的抗病性,促使植物自身大量分泌生长刺激素,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繁殖,增产增收;褐球固氮菌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哈茨木霉菌它可以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增强植物的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收益,几种菌体的配合加上有机肥与无机物的施用,可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复合肥的利用率,促进枸杞的生长,增强其抗病性,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有机肥:腐殖酸30kg,菌菇渣230kg,豆油油渣75kg,鸡粪65kg,牛粪30kg,猪粪70kg;
无机肥:尿素3.3kg,磷酸二铵2.8kg,硫酸钾3.4kg,硫酸镁0.17kg,硫酸锌0.3kg,硼酸0.03kg;
微生物菌剂5kg,其中,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本实施例的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下列方法制备: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50kg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1)(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实施例2
有机肥:腐殖酸45kg,菌菇渣160kg,豆油油渣95kg,鸡粪50kg,牛粪60kg,猪粪90kg;
无机肥:尿素2.6kg,磷酸二铵3.7kg,硫酸钾3.1kg,硫酸镁0.17kg,硫酸锌0.4kg,硼酸0.03kg;
微生物菌剂5kg,其中,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本实施例的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下列方法制备: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30kg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实施例3
有机肥:腐殖酸37.5kg,菌菇渣195kg,豆油油渣85kg,鸡粪50kg,牛粪82.5kg,猪粪50kg;
无机肥:尿素3.1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3.8kg,硫酸镁0.25kg,硫酸锌0.3kg,硼酸0.05kg;
微生物菌剂5kg,其中,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本实施例的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下列方法制备: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35kg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实施例4
有机肥:腐殖酸50kg,菌菇渣165kg,豆油油渣85kg,鸡粪100kg,猪粪100kg;
无机肥:尿素3.1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3.8kg,硫酸镁0.25kg,硫酸锌0.3kg,硼酸0.05kg;
微生物菌剂5kg,其中,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本实施例的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下列方法制备: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35kg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施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微生复合肥与传统化肥进行对比试验:
1.试验地点:宁夏平罗西大滩前进农场七队,该区域平均海拔1100m年均温8.5~13.9℃,年均降水量193mm,主要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1875mm,全年无霜期为220d。试验地土层养分如表1所示:
表1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Figure BDA0002544571430000051
2、试验方法:试验面积1亩,共设计5个处理,以肥料用量以肥料用量纯N450kg/hm2、P2O5300kg/hm2、K2O225kg/hm2为对照,处理①:对照;处理②:对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微生复合肥;处理③:对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微生复合肥;处理④:对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微生复合肥;处理⑤:对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微生复合肥;处理⑥:对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微生复合肥;3次重复,随机组排列,N肥70%基施、30%追施,P、K肥全部基施,微生物复合肥60%基施、40%追施;基肥于2019年4月27日施入,追肥分别于与2019年6月1日、2019年7月10日施入。施肥方法:在树体四周挖穴,将肥料均匀撒于穴中,施肥后覆土盖住,微生物复合肥用量为515kg/hm2
3、测试项目:
(1)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于2019年4月27日施肥后每隔30d取1次样,取样时期分别为5月27日、6月27日、7月27日、8月27日。取样方法为定点采样,3次重复,取0~20cm、20~50cm土壤样品装入无菌袋,带回实验室风干磨碎,根据测定指标要求分别过不同孔径筛。土壤pH采用水土比1∶5、pH计(PDS-3C)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土壤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速效氮用1mol/LKCL浸提-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速效磷用0.5mol/L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用NH4AcO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测试结果如表2。
表2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pH的变化
处理 5月27日 6月27日 7月27日 8月27日
8.64 8.21 8.20 8.13
8.73 8.34 8.26 8.21
8.68 8.29 8.27 8.16
8.71 8.28 8.27 8.14
8.93 8.84 8.76 8.78
表3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
处理 5月27日 6月27日 7月27日 8月27日
7.29 5.87 6.77 6.53
6.73 3.57 3.89 3.94
7.01 3.67 3.85 3.59
6.98 3.42 3.64 3.62
6.87 3.46 3.62 3.51
表4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Figure BDA0002544571430000061
Figure BDA0002544571430000071
表5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处理 5月27日 6月27日 7月27日 8月27日
56.41 75.69 94.37 81.30
65.14 124.37 159.45 126.93
63.28 98.74 143.97 119.36
68.75 131.03 163.21 134.22
61.39 96.13 139.64 112.55
表6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化
处理 5月27日 6月27日 7月27日 8月27日
8.16 10.64 10.13 9.57
8.94 24.39 31.61 30.47
9.16 25.16 33.57 31.20
10.03 27.34 35.26 32.58
10.31 28.27 37.22 35.39
表7不同处理0-50土层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处理 5月27日 6月27日 7月27日 8月27日
291.00 330.50 369.00 359.50
313.00 394.00 456.50 489.00
320.50 402.00 467.50 506.50
315.00 393.00 451.50 497.50
319.00 398.50 453.00 500.50
(2)枸杞生长与品质指标测定:每个处理选3株标准植株标记固定,测定日期为6月27日(夏果初期)、7月27日(夏果盛期)、8月27日(秋果期)在标记的植株上采集鲜果测定枸杞总糖、总酸,总糖按照GB/T18672─2002《枸杞(枸杞子)》中的方法测定,总酸按照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采集鲜叶测定枸杞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全氮用凯氏法,全磷用湿灰化法-分光光度计测定,全钾用湿灰化法-火焰光度计测定
表8不同处理枸杞果实总糖、总酸及叶片全量氮、磷、钾含量
Figure BDA0002544571430000081
从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可使盐碱地是土壤pH及全盐量在枸杞生长的不同时期发生显著变化,并能有效降低它们的含量,施用微生物复合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有效缓解植株生长所造成的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减少,补充并增加土壤所需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明显提高了枸杞果实总糖和总酸、叶片全量氮磷钾含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有机肥:腐殖酸5-10,菌菇渣30-50,豆油油渣15-20,畜禽粪30-40;
无机肥:尿素25-35,磷酸二铵18-40,硫酸钾30-40,硫酸镁1.5-2.5,硫酸锌3-5,硼酸0.2-0.5;
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菌、褐球固氮菌、哈茨木霉菌质量比为4: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的活性腐殖酸含量≧8%,有机质含量≧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渣为双孢蘑菇菌渣、香菇菌渣和平菇菌渣中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禽粪为鸡粪、牛粪、猪粪的质量比为1:(0-2):(1-3)。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为40-80亿cfu/g。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肥混合均匀,粉碎至100目;
(2)将无机肥加入反应釜中加水搅拌溶解;
(3)将溶解后的无机肥加入步骤(1)中的有机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堆闷发酵25-30天,期间5-6天翻堆一次;
(4)向步骤(3)中发酵后的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造粒,在40℃下干燥至恒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有机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0:2:1。
CN202010556707.6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1606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707.6A CN111606763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707.6A CN111606763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6763A true CN111606763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6707.6A Withdrawn CN111606763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67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318A (zh) * 2020-10-16 2021-09-17 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8974A (zh) * 2022-03-04 2022-05-27 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渣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318A (zh) * 2020-10-16 2021-09-17 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8974A (zh) * 2022-03-04 2022-05-27 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渣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1114B (zh) 一种花生专用海藻肥及其制备方法
AU2020102008A4 (en) A simplified fertilization method for summer corn under wheat-corn rotation mode
CN103951528B (zh) 一种控失型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363B (zh) 一种芽孢杆菌液体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8615A (zh) 一种含活性微生物的有机-无机腐植酸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9971A (zh) 一种提升酸化土壤修复效果的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11606763A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枸杞栽培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3206A (zh) 一种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5367345A (zh) 一种改善土壤板结的茄果类设施蔬菜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5960980B (zh) 纤饲兼收的苎麻栽培和收获方法
CN107698377A (zh) 茶叶专用复合肥
CN106397041A (zh) 一种提高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复混肥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003737A (zh) 土壤磷素活化剂
CN102649935A (zh) 一种用于秸秆腐熟的新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571A (zh) 一种土壤抗旱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8848837A (zh) 一种水稻-油菜轮作高效施肥方法
CN106518491A (zh) 一种用于辣椒种植的羊粪有机肥料
CN109809947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水稻用有机肥
CN103113149A (zh) 一种含沼渣的西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9755A (zh) 农田栽参土壤调理剂
CN105130668A (zh) 一种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2798A (zh) 一种旱地谷子的育苗方法和移栽方法
CN104211531B (zh) 用于红壤性低产芝麻地的环保营养型改良剂
CN105272725A (zh) 一种防止水肥流失的肥料增效剂
CN112042354B (zh) 一种平欧杂种榛树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