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2576A -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2576A
CN111602576A CN201910133039.3A CN201910133039A CN111602576A CN 111602576 A CN111602576 A CN 111602576A CN 201910133039 A CN201910133039 A CN 201910133039A CN 111602576 A CN111602576 A CN 111602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culture medium
water
sludg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330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2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2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01G24/15Calcined rock, e.g. perlite, vermiculite or clay aggre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该培养基包括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所组成,本发明采用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作为基础原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植物培养基的成本,并且高效的利用了废置的污泥,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并且将基础原料与炉渣和黏土制成颗粒状,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又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含有当地土,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贴附在岩层表面,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具有持水和保肥的优良理化性质及高营养负荷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开发建设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公路、铁路、水利和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量挖山平地、采石取土,既破坏了地形地貌和原生植被,又形成了众多以裸露边坡为主要特征的山体破碎带,这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山体进行治理和绿化美化已迫在眉睫。目前,山体生态治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厚层喷播技术进行植被重建和恢复,即利用喷播设备将配制好的专用基材均匀地喷射在裸露的边坡上,形成一层既疏松透气又具一定强度和肥力的人工土壤,喷播绿化的关键环节是喷射基质的配制和植物种子的选择,目前实施的基材配方不能适应不同地带,地质工程条件,土壤类型和植被适应性等生态环境的要求,特别是其中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合优势群落的培育没有能够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质条件,坡度,坡向(阴坡或阳坡)等生态要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并且培养基中的基础原料往往造价极高,使得山体复绿变得极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包括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所组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0%~20%的炉渣、10%~20%的黏土、10%~15%的有机肥、0.5%~2%的保水剂、3%~7%的固化剂和0.5%~2%的粘合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3%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3%的炉渣、15%的黏土、12%的有机肥、1%的保水剂、4%的固化剂和2%的粘合剂。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基础原料:预采集一定质量的含水污泥以及含水的当地土,并将含水污泥与含水当地土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之后将搅拌后的含水污泥与含水的当地土去除水分,制成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并进行称重;
2)筛选处理:称取适量的炉渣和黏土,将炉渣和黏土依次通过干燥,破碎处理,产生直径为5mm以下的干燥颗粒,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和黏土按照组分比充分搅拌混匀,接着进行高温烘干,烘干后的固体进行破碎,筛选破碎后固体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
3)发酵处理:向混合后的固体颗粒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并进行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处理;
4)制作培养基:向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接着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有机肥为羊粪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物培养基的PH值为6.5~6.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作为基础原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植物培养基的成本,并且高效的利用了废置的污泥,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并且将基础原料与炉渣和黏土制成颗粒状,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又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含有当地土,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贴附在岩层表面,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具有持水和保肥的优良理化性质及高营养负荷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所述植物培养基由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为基础原料,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以及粘合剂为辅料所组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0%~20%的炉渣、10%~20%的黏土、10%~15%的有机肥、0.5%~2%的保水剂、3%~7%的固化剂以及0.5%~2%的粘合剂,所述污泥包括以城市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污泥、城市富营养河道及湖泊清淤底泥,从而高效的利用了废置的污泥,所述炉渣为火力发电厂的煤渣以及各种生活及工业炉渣混合,所述黏土优选为天然黏土,所述有机肥为牛或羊等方便获取的家养动物粪便,在保证培养基肥力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获取,并且有机肥和黏土可以有效的利用了污泥中所含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从而提升了污泥的利用率,所述的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所述固化剂为对环境无伤害的改性胺类固化剂,所述粘合剂采用植物类粘合剂,如淀粉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植物培养基由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以及粘合剂所组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3%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3%的炉渣、15%的黏土、12%的有机肥、1%的保水剂、4%的固化剂、2%的粘合剂。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基础原料:预采集一定质量的含水污泥以及含水的当地土,并将含水污泥与含水当地土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之后将搅拌后的含水污泥与含水的当地土去除水分,,制成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并进行称重;
2)筛选处理:称取适量的炉渣和黏土,将炉渣和黏土依次通过干燥,所述干燥温度为120~230度,干燥后形成总孔间隙率为52%~85%的团粒,接着将该团粒进行破碎处理,产生直径为5mm以下的干燥颗粒,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和黏土按照组分比充分搅拌混匀,接着进行高温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120~230度,烘干后形成总孔间隙率为52%~85%的团粒,将该团粒进行破碎,并破碎至粒径为2.5mm的颗粒,之后筛选破碎后固体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
3)发酵处理:向混合后的固体颗粒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并进行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3~4个月;
4)制作培养基:向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保水剂、固化剂以及粘合剂,接着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的使植物生长,将植物培养基的PH值调节为适合植物生长的6.5~6.9。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使用效果,制作几个试验例和对比例来验证本观赏植物培养基的效果:
首先,配置植物培养基,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53%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3%的炉渣、15%的黏土、12%的有机肥、1%的保水剂、4%的固化剂、2%的粘合剂,并调节该植物培养基的pH值为6.7。将上述培养基等分成5份,分别标记为1-5号培养基;配置当地土作为培养基,标记为6号培养基;配置当地土为基础原料且该基础原料占培养基的80%,13%的有机肥、1%的保水剂、4%的固化剂、2%的粘合剂作为辅料,标记为7号培养基。1-7号培养基等重。
然后,培育黑麦草外植体,将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得到无菌苗;然后将无菌苗接种到标准培养基上,置于适宜光照、温度、湿度的培养室生长一个月左右,得到植株幼苗,除去其中过大或过小的植株幼苗,使得培养基中的植株幼苗大小基本相同。
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下,在1-7号培养基中,每份培养基随机接种100株植株幼苗,然后在同一环境(适宜光照、温度、湿度)培养室培养一段时间,得到黑麦草植株,将各培养基中黑麦草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绘制成表1。
表1,各培养基中黑麦草植株的生长情况表:
Figure 538998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可知,1-5号培养基培养得到的黑麦草成活率为%98.2,平均杆长为70.8mm,结果率为97%,相较于采用当地土培养基的6号培养基以及缺少污泥、黏土和炉渣的7号培养基,采用本实施例培养基的1-5号培养基培育得到的黑麦草无论从成活率、平均杆长和结果率来讲,都有明显的提高,可以保证植株快速健康生长。而6号培养基中随着植物的长大,植株出现大量死亡,若继续培养,由于养分的缺失,会有更多的植株死亡,而7号培养基中植株的生长速度还是远远落后1-5号培养基,并且由于缺少炉渣进行通透,7号培养基中仍出现少量部分植株死亡。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可以加快植株生长,成活率极高,并且本发明采用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作为基础原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植物培养基的成本,并且高效的利用了废置的污泥,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并且将基础原料与炉渣和黏土制成颗粒状,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又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含有当地土,使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贴附在岩层表面,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具有持水和保肥的优良理化性质及高营养负荷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所组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0%~20%的炉渣、10%~20%的黏土、10%~15%的有机肥、0.5%~2%的保水剂、3%~7%的固化剂和0.5%~2%的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黏土、有机肥、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3%的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13%的炉渣、15%的黏土、12%的有机肥、1%的保水剂、4%的固化剂和2%的粘合剂。
3.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基础原料:预采集一定质量的含水污泥以及含水的当地土,并将含水污泥与含水当地土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之后将搅拌后的含水污泥与含水的当地土去除水分,制成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并进行称重;
2)筛选处理:称取适量的炉渣和黏土,将炉渣和黏土依次通过干燥,破碎处理,产生直径为5mm以下的干燥颗粒,将污泥与当地土的混合物、炉渣和黏土按照组分比充分搅拌混匀,接着进行高温烘干,烘干后的固体进行破碎,筛选破碎后固体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
3)发酵处理:向混合后的固体颗粒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并进行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处理;
4)制作培养基:向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保水剂、固化剂和粘合剂,接着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羊粪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养基的PH值为6.5~6.9。
CN201910133039.3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602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039.3A CN111602576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039.3A CN111602576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576A true CN111602576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039.3A Pending CN111602576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257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757A (zh) * 2021-04-15 2021-07-23 沈阳大学 一种基于城镇污泥堆肥泥质配制生态修复营养块的方法
CN115253880A (zh) * 2022-08-26 2022-11-01 珠海市清创智慧海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状生物滞留设施生长介质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CN115769776A (zh) * 2022-12-09 2023-03-10 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坡绿化与加固的生态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9757A (zh) * 2021-04-15 2021-07-23 沈阳大学 一种基于城镇污泥堆肥泥质配制生态修复营养块的方法
CN115253880A (zh) * 2022-08-26 2022-11-01 珠海市清创智慧海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状生物滞留设施生长介质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CN115253880B (zh) * 2022-08-26 2023-05-16 珠海市清创智慧海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状生物滞留设施生长介质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CN115769776A (zh) * 2022-12-09 2023-03-10 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坡绿化与加固的生态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3563B (zh) 一种利用废弃物为土壤改良剂治理沙漠化土壤的方法
CN102408279B (zh) 一种高效绿色微晶化矿物生物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27500B (zh) 利用湖泊淤泥生产生态环保保水营养土的方法
CN103073362B (zh) 一种膨润土与菌渣复合的保水保肥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0713A (zh) 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2618295A (zh) 一种适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042A (zh) 立体绿化用的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11602576A (zh) 一种用于山体复绿的高成活率植物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00729A (zh) 一种客土喷播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5522A (zh) 利用火电厂废弃物制备的沙质盐碱地改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1670B (zh) 一种将河道底泥改良为绿化种植土的方法
CN112893430A (zh) 一种煤基固废修复材料用于土壤修复的方法
CN112410265A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用于栽种植物改良尾矿砂土的方法
CN113929522A (zh) 一种矿山修复基料及其修复矿山污染的方法
CN114634817A (zh) 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CN112209778A (zh) 一种新型炉渣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718A (zh) 一种以猪场废水为原料培养植物促生细菌制备稀土尾矿改良菌剂的技术
CN106220265A (zh) 一种具有广谱肥效的土壤改良剂
CN111387014A (zh) 一种屋顶种植绿化草坪用保水保肥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1278A (zh) 微生物肥沙生植物专用肥治沙技术
CN105693333A (zh) 一种垂直绿化用轻型基质、制备方法及垂直绿化用轻型复合基质
CN111742816A (zh) 一种固废再造种植土
CN117716829A (zh) 利用固废煤矸石磷石膏改石漠化地为黑土地的方法
CN109628106B (zh) 一种设施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11592419A (zh) 一种用于稀土矿区土壤修复的复合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