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769A -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0769A
CN111600769A CN202010728202.3A CN202010728202A CN111600769A CN 111600769 A CN111600769 A CN 111600769A CN 202010728202 A CN202010728202 A CN 202010728202A CN 111600769 A CN111600769 A CN 111600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arget
available
gateway
targe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8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梅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8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0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0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技术安全和网络领域下的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具体的,还涉及安全防护、网络接入等技术。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本发明解决了站点检测的及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普及,用户使用终端出现了多样性,包括web端、微信、企业微信、app、小程序、H5页面等。而不同类型的站点都需要应对来自不同终端的用户请求,对于站点自身的故障排查显得尤为重要。
而现有技术的方案支持由运维人员根据准入网关的规则,在探测站点的可用性时,通过用户经过准入网关向目标应用转发请求,此时准入网关会对站点url做一个站点可用性的校验,若校验失败则返回对应的错误页;若校验通过,则再通过API网关进行签名,将请求转发给后端业务系统,方可完成用户对于业务系统的访问过程。
现有技术虽然提供了基于准入网关向目标站点校验站点质量的方案,但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当用户通过准入网关向站点真正发起访问请求后,准入网关向目标站点的路径进行基础校验返回错误后,才会发起站点的故障报警通知。这对于用户而言不够及时,是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在重保期间容易对业务造成影响;
2、运维管理员收到站点的报警信息后,必须人为地对站点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无法自动化地对故障进行处理。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站点检测的及时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站点检测的及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检测方法,包括: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上述目标网关为上述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上述目标网关上从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上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上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上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上述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上述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上述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上述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站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上述目标网关为上述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选择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网关上从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上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上述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上述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上述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上述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站点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站点检测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上述目标网关为上述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上述目标网关上从上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上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上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上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上述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上述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上述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上述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上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通过预先模拟用户的访问请求,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而无需等到用户访问时才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进而达到了提前执行站点故障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站点检测的及时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站点检测的及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站点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云安全(Cloud Security) 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硬件、用户、机构、安全云平台的总称。云安全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并发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云安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云计算安全,主要研究如何保障云自身及云上各种应用的安全,包括云计算机系统安全、用户数据的安全存储与隔离、用户接入认证、信息传输安全、网络攻击防护、合规审计等;2.安全基础设施的云化,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云计算新建与整合安全基础设施资源,优化安全防护机制,包括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超大规模安全事件、信息采集与处理平台,实现对海量信息的采集与关联分析,提升全网安全事件把控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3.云安全服务,主要研究各种基于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的安全服务,如防病毒服务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检测方法,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站点检测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其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终端设备102、网络110及服务器112,其中,该终端设备102上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器108、处理器106及存储器104,显示器108可以但不限于显示目标网关1022以及目标节点1024。
具体过程可如下步骤:
步骤S102,终端设备102获取在目标网关1022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1024发送的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步骤S104-S106,终端设备102通过网络110将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发送给服务器112;
步骤S108,服务器112通过处理引擎116将第一模拟访问请求进行处理,从而生成访问结果;
步骤S110-S112,服务器112通过网络110将访问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102,终端设备102中的处理器106根据访问结果设置目标节点1024的状态,并显示在显示器108中,例如,在访问结果指示访问失败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1024设置为故障节点。
其中,服务器112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设备102以及服务器11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站点检测方法包括:
S202,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S204,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S206,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S208,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可选的,站点检测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对所有在准入网关上发布的站点进行健康状态检测的场景下。可选的,目标网关可以但不限于为准入网关,准入网关可以但不限于为面对Saas层的业务系统,为所有业务的站点提供统一的接入和管理,为站点提供身份鉴权、灰度路由、过载保护等能力。目标站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web网站、小程序、移动端页面等。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拨测的配置规则,其中,拨测的配置规则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站点自身的平均可用率和平均响应时间,可用率可以但不限于一个周期内所有拨测点响应时间之和/总次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拨测的配置规则,以及时获取到该站点的质量。第一访问失败信息可以但不限用于指示目标站点的健康状态异常,健康状态异常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请求站点被拒绝、请求站点不可达、请求超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可选的,在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节点可以但不限于也为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的节点。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3所示,包括目标网关302,目标站点304的可用节点集合306,其中,可用节点集合306包括目标节点308、第一节点310、第n节点312等可用节点(此处的省略号用于说明,可用节点集合306可以但不限于只包括目标节点308、第一节点310、第n节点312);在目标网关302上模拟用户(图中未示出)向目标节点308发送(实线箭头表示当前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图中未示出),在目标网关302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是目标站点304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308设置为故障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下一时刻在目标网关302上模拟用户(图中未示出)向第一节点310发送(虚线箭头表示下一时刻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图中未示出),在目标网关302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第三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且第三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是目标站点304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图中未示出)的情况下,将第一节点310设置为故障节点;
对第n节点312是否为故障节点的判断与目标节点308、第一节点310同理,在此不做冗余阐述,以及需要说明的是,对目标节点308、第一节点310、第n节点312是否为故障节点的判断可以但不限于为同时进行或顺序进行,以及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与目标节点308是否为故障节点的判断原理相同的方法,对目标站点304的可用节点集合306中全部可用节点进行是否为故障节点的判断。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通过预先模拟用户的访问请求,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而无需等到用户访问时才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进而达到了提前执行站点故障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站点检测的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方法还包括:
S1,在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且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或者
S2,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且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或者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可选的,预定时长阈值可以但不限于根据检测目标网关上可用节点集合中全部节点的目标时长设置,例如为目标时长的一定倍数等。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4所示,包括存储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错误节点集合402,具体步骤如以下内容所示:
步骤S402,在目标节点308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308从可用节点集合306移动至错误节点集合402;
步骤S404,在目标节点308满足被设置为可用节点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308从错误节点集合402移动至可用节点集合306;
其中,可选的预设条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目标节点308被设置为故障节点、且目标节点308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预设条件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检测目标网关302上可用节点集合306中的全部节点后,确定目标站点304的健康状态次数,并在非健康状态次数小于等于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其中,一次非健康状态可以但不限用于表示目标网关302上可用节点集合306中的一个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换言之,非健康状态次数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表示目标网关302上可用节点集合306中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节点个数;或者,非健康状态可以但不限用于表示目标网关302的预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目标网关302质量不佳,其中,质量不佳可以但不限表现于目标站点的响应时长超时、访问频率超频等。可选的,对目标网关302的预检测可以但不限于为周期性检测,预检测可以但不限于在用户实际通过目标网关302访问目标站点前的检测手段。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述内容所示:
步骤S502,确定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可以但限于为目标站点的错误节点集合中的节点;
步骤S504,判断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时长是否超过预定时长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06,若否,则执行步骤S502;
步骤S506,设置目标节点为非故障节点,其中,非故障节点可以但不限于从目标站点的错误节点集合中取出的节点;
步骤S508,判断目标站点的非健康状态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10,若否,则执行步骤S506;
步骤S510,设置目标节点为可用节点,其中,可用节点可以但不限于为目标站点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节点。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且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或者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通过将满足条件的故障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达到了充分利用节点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目标网关上节点的利用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包括:
S1,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S2,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目标网关计算请求目标节点,从目标域名中获取可用的目标节点,并将全部可用的目标节点根据预设规则划分为主用目标节点列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以及备用节点列表,在主用目标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主用目标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达到了根据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确定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确定效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还包括:
S1,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
S2,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6所示,具体步骤如下述内容所示:
步骤S602,获取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数量;
步骤S604;判断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数量是否小于第一数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06,若否,则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06,获取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以及备用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数量;
步骤S608,判断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的可用节点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12,若否,则执行步骤S614;
步骤S610,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步骤S612,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步骤S614,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和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达到了有效地在多个可用节点列表中确定可用节点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确定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合理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还包括:
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目标站点的所有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目标站点的所有节点。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在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以及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可用节点的数量都不满足条件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则将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以及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全部的可用节点,都作为可用节点集合中的节点,换言之,若发生上述情况,则可用节点集合中的节点即为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以及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全部的可用节点。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目标站点的所有节点,达到了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以及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可用节点的数量都不满足条件数量阈值的情况下,仍能确定出可用节点集合中的节点的目的,实现了提高可用节点集合中节点确定的兼容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上的负荷满足负载均衡算法的均衡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上的负荷满足负载均衡算法的均衡条件。可选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但不限于分为静态和动态,其中,静态负载均衡算法以固定的概率分配任务,不考虑服务器的状态信息,如轮转算法、加权轮转算法等;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以服务器的实时负载状态信息来决定任务的分配,如最小连接法、加权最小连接法等。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按照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上的负荷满足负载均衡算法的均衡条件,达到了通过一种灵活的负载均衡算法选择目标节点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目标节点选择的灵活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方法还包括:
S1,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S2,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S3,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访问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访问请求。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7所示,具体步骤如下述内容所示:
步骤S702,在目标网关302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308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步骤S704,在目标网关302上向第一节点310发送第一访问请求;
其中,可选的步骤S702、步骤S704的执行可以但不限于为同时执行。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访问请求,达到了同时执行站点测试以及站点响应访问请求的目的,实现了提高预测和访问的效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之后,方法还包括:
S1,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二访问请求,其中,第二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S2,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是否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S3,在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二访问请求,其中,第二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是否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8所示,具体步骤如下述内容所示:
步骤S802,在目标网关302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308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步骤S804,在目标网关302上向目标节点308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其中,可选的,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和发送第二访问请求可以但不限于同时进行,换言之,对目标站点304的可用节点集合306中的可用节点的故障检测,是实时进行的。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二访问请求,其中,第二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是否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在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访问请求,达到了在执行访问请求的同时,还实时进行故障检测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站点故障检测的实时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方法还包括:
S1,在目标站点的第二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
S2,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二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二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
S3,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三访问请求,其中,第三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S4,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否为可用节点;
S5,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为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访问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站点的第二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二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二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三访问请求,其中,第三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否为可用节点;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为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访问请求。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9所示,包括第一节点902、第二节点904,在第一节点902为可用节点,第二节点904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优先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访问请求;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一节点1002、第二节点1004,其中,第一节点1002、第二节点1004皆为可用节点,获取上一时刻在目标网关上发送访问请求的第一节点信息,并在第一节点信息指示上一时刻第二节点1004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1002发送访问请求的情况下,则当前时刻在目标网关上继续向第一节点1002发送访问请求。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11所示,包括第一节点1102、第二节点1104,其中,第一节点1102、第二节点1104皆为可用节点,获取上一时刻在目标网关上发送访问请求的第二节点信息,其中,第二节点信息用于表示上一时刻第二节点1104为故障节点,那么在当前时刻在目标网关上平等地在第一节点1102、第二节点1104中选择发送访问请求的节点,以确保用户的访问请求能够被响应。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站点的第二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二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二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三访问请求,其中,第三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否为可用节点;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为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访问请求,达到了对多种节点进行校验以及转发访问请求的目的,实现了降低无法响应访问请求的概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将站点检测方法应用在健康检查场景下的实施例,包括:
可选的,开发者在准入网关上发布站点时,支持自定义站点拨测的配置规则,包括站点自身的平均可用率和平均响应时间,其中,可用率可以但不限于是指一个周期内所有站点拨测点的成功数占总数的比例,平均响应时间可以但不限于是指一个周期内所有拨测点响应时间之和/总次数;
进一步,可选的通过拨测站点,可以及时获取到该站点的质量,若平均可用率和平均响应时长超出规定的阈值,则网关自动将该故障节点剔除;
此外,可选的在启用健康检查后,根据健康检查的地址,支持自定义检查超时的时间和返回的状态码,若返回超时,且状态码异常的话,则判断该站点健康状态异常,网关根据返回的结果剔除该故障节点,具体内容可参考图12中所示内容。
再者,可选的针对之前的业务站点,若之前没有配置过健康检测规则,可以支持统一再重新定义;
可选的例如,选择图13所示的“新建任务”,在图14所示的对应位置处输入拨测名称、拨测地址等信息,并给出健康状态下需要返回的匹配内容,包括拨测地址对应的域名、响应内容、cookie信息等;
进一步,可选的根据上述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所有拨测点访问不通,则判断该探测点异常,剔除站点节点;同样的,在下个检测周期内拨测点访问正常,则恢复该站点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将不同终端类型的站点统一接入到准入网关的实施例,包括:
可选的,不同业务应用下会有多个站点,其中,这些站点的协议可以但不限于不一,站点提供者注册站点后,发布给对应的群体访问;而同一应用的不同站点如果基于站点本身分别独立地去做用户身份验证,会非常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准入网关,支持用户在准入网关上发布站点,在用户实际发起站点访问时可以对用户身份做统一验证,无需在站点上去额外做身份校验,具体表现如图15所示:
站点发布到准入网关时,必须先在本应用下做好相应的配置,譬如站点是否需要登录、登录方式、可被访问的范围、调用频率、请求头、主机头等一系列参数;
用户在访问站点时,可以根据站点设置的访问域名向准入网关发起访问请求;
准入网关判断是否需要登录,若是,则引导用户登录,并开始做一系列的基础校验,包括:校验请求地址是否正确、请求是否超频、是否属于可访问的范围,并记录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操作日志。若校验通过,则向目标服务发起响应请求;若否,则返回对应的错误页,流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站点检测方法的站点检测装置。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602,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选择单元1604,用于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发送单元1606,用于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第二获取单元1608,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可选的,站点检测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对所有在准入网关上发布的站点进行健康状态检测的场景下。可选的,目标网关可以但不限于为准入网关,准入网关可以但不限于为面对Saas层的业务系统,为所有业务的站点提供统一的接入和管理,为站点提供身份鉴权、灰度路由、过载保护等能力。目标站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web网站、小程序、移动端页面等。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拨测的配置规则,其中,拨测的配置规则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站点自身的平均可用率和平均响应时间,可用率可以但不限于一个周期内所有拨测点响应时间之和/总次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拨测的配置规则,以及时获取到该站点的质量。第一访问失败信息可以但不限用于指示目标站点的健康状态异常,健康状态异常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请求站点被拒绝、请求站点不可达、请求超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可选的,在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节点可以但不限于也为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的节点。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通过预先模拟用户的访问请求,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而无需等到用户访问时才对站点节点进行故障检测,进而达到了提前执行站点故障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站点检测的及时性的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在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在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且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或者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在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17所示,第一获取单元1602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702,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第一确定模块1704,用于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一获取模块1702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18所示,第一获取单元1602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802,用于在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目标站点的所有节点。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选择单元1604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上的负荷满足负载均衡算法的均衡条件。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其中,第一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访问请求。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之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二访问请求,其中,第二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之后,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是否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选择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之后,在第一节点为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站点的第二节点被设置为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
设置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二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二节点设置为可用节点;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三访问请求,其中,第三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目标站点;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目标网关上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否为可用节点;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为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目标网关上向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访问请求。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站点检测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站点检测方法的电子装置,如图19所示,该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1902和处理器1904,该存储器19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1904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S2,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S3,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S4,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可选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装置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19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比图1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等),或者具有与图19所示不同的配置。
其中,存储器19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9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9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站点检测方法。存储器19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9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904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其中,存储器1902具体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存储目标网关、可用节点集合、第一模拟访问请求以及第一访问失败信息等信息。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9所示,上述存储器1902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站点检测装置中的第一获取单元1602、选择单元1604、发送单元1606及第二获取单元1608。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站点检测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的传输装置19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9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906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此外,上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908,用于显示上述目标网关、可用节点集合、第一模拟访问请求以及第一访问失败信息等信息;和连接总线1910,用于连接上述电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目标网关为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S2,在目标网关上从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S3,在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S4,在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站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所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所述目标网关为所述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从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所述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所述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所述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所述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所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所述故障节点、且所述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所述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所述可用节点;或者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所述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所述可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包括: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在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
在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所有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网关上从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在所述目标网关上从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所述目标节点,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上的负荷满足所述负载均衡算法的均衡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所述目标站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选择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选择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一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二访问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所述目标站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是否为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在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网关上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二节点被设置为所述故障节点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模拟访问请求;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所述第三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二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为所述可用节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第三访问请求,其中,所述第三访问请求用于请求访问所述目标站点;
在所述目标网关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为所述可用节点;
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均为所述可用节点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网关上向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访问请求。
10.一种站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网关上获取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集合,其中,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的可用节点为允许对所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所述目标网关为所述目标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从所述可用节点集合中选择目标节点;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一模拟访问请求;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所述第一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失败信息、且所述第一访问失败信息是所述目标站点上预先设置的访问失败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其中,所述故障节点为不允许对所述目标站点进行访问的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在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在所述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所述故障节点、且所述目标节点被设置为所述故障节点的持续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所述可用节点;或者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在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故障节点之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模拟用户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到与所述第二模拟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访问成功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为所述可用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一可用节点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网关上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第二可用节点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为所述第一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的备用节点;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可用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可用节点集合确定为包括所述第二可用节点列表中记录的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节点。
14.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28202.3A 2020-07-27 2020-07-27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00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202.3A CN111600769A (zh) 2020-07-27 2020-07-27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202.3A CN111600769A (zh) 2020-07-27 2020-07-27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769A true CN111600769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9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8202.3A Pending CN111600769A (zh) 2020-07-27 2020-07-27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07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744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节点发现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87A (zh) * 2009-08-19 2010-01-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实现站点间数据互通的方法
CN104811345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业务拨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190306733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Fujitsu Limited Abnormality detecting method and abnormality detecting device
CN111404759A (zh) * 2020-04-17 2020-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检测方法、规则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87A (zh) * 2009-08-19 2010-01-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实现站点间数据互通的方法
CN104811345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业务拨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190306733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Fujitsu Limited Abnormality detecting method and abnormality detecting device
CN111404759A (zh) * 2020-04-17 2020-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检测方法、规则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744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节点发现方法和装置
CN114244744B (zh) * 2021-12-22 2024-04-05 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节点发现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8956B2 (en) Online-monitoring ag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online accounts
US10523748B2 (en) Managing health status of network devices in a distributed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system
CN111400722B (zh) 扫描小程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70882A (zh) 域名的解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02774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testing networked target systems
CN111866124B (zh) 访问网页页面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IL228003A (en) Appl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1262839A (zh) 一种漏洞扫描方法、管理设备、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03095778A (zh) Web应用防火墙和web应用安全防护方法
CN114095567B (zh) 数据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8200218B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168339A (zh) 防止域名劫持的方法及设备
US114118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rrelate end user experience with location
US20230239293A1 (en) Probe-based risk analysis for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N111353136B (zh) 一种操作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7852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thering botnet cyber intelligence
CN114143251B (zh) 智能选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245A (zh) B/S系统的IPv6单栈支持度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00769A (zh) 站点检测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18004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080162687A1 (e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701068B1 (en) Network access system
CN108282786A (zh) 一种用于检测无线局域网中dns欺骗攻击的方法与设备
CN107592322B (zh) 网址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11200512A (zh) 网络连接容灾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74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