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660B -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0660B
CN111600660B CN202010409700.1A CN202010409700A CN111600660B CN 111600660 B CN111600660 B CN 111600660B CN 202010409700 A CN202010409700 A CN 202010409700A CN 111600660 B CN111600660 B CN 111600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driving device
assembly
electr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9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0660A (zh
Inventor
何文超
刘柯
杨岩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uperx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uperx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uperx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uperx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097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0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0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3Arrangements for optimizing the preamplifier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3Arrangements for optimizing the preamplifier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33Offset control of the differential preamplifi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光通信装置包括:ROSA组件,所述ROSA组件用于接收外部的ONU器件输入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输出;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ROSA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ROSA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电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可以理解到,通过在ROSA组件的后端设置驱动组件来放大,可以有效的增加信号传输带宽,减小高频电信号衰减,从而能够有效的克服信号的衰减,改善灵敏度差的问题。并且,由于驱动组件本身就是稳定成熟的结构,故设置驱动组件也不会对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设备中,ROSA(ReceiverOptical Subassembly,光接收模块)组件接收到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发出的光信号后,其需要将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后将其输出。但是,高频电信号在由ROSA组件输出的过程中,建议改为由于信号中含有高频信号,信号频率越高其在电路上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幅度的衰减,信号传输带宽减小,从而导致输入的信号的灵敏度变差,影响后端的通信。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ROSA组件中使用响应度高的APD(AvalanchePhoton Diode,雪崩式光电二极管)。但由于各APD响应度并不统一,故需要筛选出高响应度的APD来进行ROSA组件制造。但是对APD的筛选则会导致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用以实现在不影响生产效率以及良品率的基础上,改善信号的灵敏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包括:ROSA组件,所述ROSA组件用于接收外部的ONU器件输入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输出;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ROSA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电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ROSA组件的后端设置驱动组件来放大,可以有效的增加信号传输带宽,减小高频电信号衰减,从而能够有效的克服信号的衰减,改善灵敏度差的问题。并且,由于驱动组件本身就是稳定成熟的结构,故设置驱动组件也不会对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产生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OSA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电信号为差分信号,所述ROSA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将所述差分信号中的正向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组件,以及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将所述差分信号中的反向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ROSA组件输出的信号是差分信号,故可以更有效抗干扰,另一方面,由于两路信号都输入到驱动组件进行放大,从而实现了对信号灵敏度的全面提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件和第二驱动器件;所述第一驱动器件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件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件用于将所述正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正向电信号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件用于将所述反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向电信号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每一路信号都由对应的一个驱动器件独立进行放大,故可以实现更好的放大效果,避免信号的放大对信号产生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件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三极管具有良好的电流放大能力,增加且三极管射极输出驱动能力强,且成本低廉,故第一驱动器件采用第一三极管可实现在几乎不提升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信号灵敏度的改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器件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三极管具有良好的电流放大能力,增加且三极管射极输出驱动能力强,且成本低廉,故第二驱动器件采用第二三极管可实现在几乎不提升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信号灵敏度的改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件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MOS管具有良好的开断功能,故第一驱动器件在采用第一MOS管时,第一MOS管能够更灵敏的放大响应,使得放大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器件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MOS管具有良好的开断功能,故第二驱动器件在采用第二MOS管时,第二MOS管能够更灵敏的放大响应,使得放大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通信装置还包括:限幅放大器,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并将限幅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限幅放大器可以将信号进行配平的放大,使得限幅放大后的电信号能够完全满足外部设备的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T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光通信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包括:ONU器件、OLT设备以及交换机,所述OLT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光通信装置、所述OLT设备分别与所述ONU器件和所述交换机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二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三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四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五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六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的第七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T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的结构框图。
图标:100-光通信装置;110-ROSA组件;111-第一输出端;112-第二输出端;120-驱动组件;121-第一驱动器件;122-第二驱动器件;130-限幅放大器;10-OLT设备;11-背板;12-主控板;20-通信链路;21-ONU器件;22-交换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行进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100,该光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ROSA组件110和驱动组件120,其中,ROSA组件110与驱动组件120连接,以及ROSA组件110还用于与外部的ONU器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ROSA组件110用于接收外部的ONU器件输入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输出到驱动组件120。
驱动组件120,则用于将接收到的该高频电信号驱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
可以理解到,由于驱动组件120的放大作用,故可以缓解甚至是抵消高频电信号产生的衰减,从而改善信号的灵敏度。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ROSA组件110对高频电信号的传输可以采用差分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
具体如图2所示,ROSA组件110可以包括:第一输出端111和第二输出端112,第一输出端111和第二输出端112都可以与驱动组件120连接。ROSA组件110在将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的过程中,ROSA组件110将光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即ROSA组件110将光信号分别转换成一路正向信号和另一路反向信号,然后将正向信号和反向信号各自独立的输入到驱动组件120中,其中,正向信号和反向信号的极性相反。
可以理解到,ROSA组件110采用差分信号传输的方式仅为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方式,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比如,若实际应用场景不适合差分信号的传输,ROSA组件110也可以仅传输一路独立的高频电信号本身。
请参阅图3,为配合差分信号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件121和第二驱动器件12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件121可以与ROSA组件110的第一输出端111连接,第二驱动器件122则可以与ROSA组件110的第二输出端112连接。
这样,第一驱动器件121可以用于将第一输出端111输出的一路正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正向电信号输出。而第二驱动器件122则用于将第二输出端112输出的一路反向信号放大,并也将放大后的反向电信号输出。
可以理解到,由于每一路信号都由对应的一个驱动器件独立进行放大,故可以实现更好的放大效果,避免信号的放大对信号产生干扰。
如图4所示,作为第一驱动器件121和第二驱动器件12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驱动器件121可以采用第一三极管Q1,而第二驱动器件122可以采用第二三极管Q2。
具体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输出端11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则作为输出。以及,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输出端112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则作为输出。
本实施例中,由于电源VCC的驱动,使得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处于放大区间,这样第一三极管Q1可以将正向电信号进行驱动放大,并通过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将放大后的正向电信号输出,以及第二三极管Q2则将反向电信号进行驱动放大,并通过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将放大后的反向电信号输出。
可以理解到,第一驱动器件121或第二驱动器件122也不限于仅设置一个三极管,根据实际对驱动能力的需求,比如实际中电信号的衰减非常明显,需要较强的驱动进行放大,那么第一驱动器件121或第二驱动器件122也可以采用三极管级联共射极放大。
具体的,例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器件121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输出端11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电源VCC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作为输出。
第二驱动器件122则可以包括: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输出端112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以及电源VCC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作为输出。
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时,正向电信号和反向电信号各自独立的被两个三极管连续放大,从而可以获得比采用一个三极管更好的放大效果。
如图6所示,作为第一驱动器件121和第二驱动器件122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驱动器件121可以采用第一MOS管(第一MOS管简称为mos1),而第二驱动器件122可以采用第二MOS管(第二MOS管简称为mos2)。
具体的,mos1的栅极与第一输出端111连接,mos1的源极用于与电源VCC连接,而mos1的漏极则作为输出;mos2的栅极与第二输出端112连接,mos2的源极也用于与电源VCC连接,而mos2的漏极则作为输出。
可以理解到,当高频电信号被输出到mos管进行放大时,由于mos管具有良好的开断功能,故可以实现更灵敏的放大响应,使得放大效果更好。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器件不限于三极管、MOS管,其还可以采用复合管、高速运放、信号增益放大器等器件。
请参阅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通信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限幅放大器130,该限幅放大器130与驱动组件120连接,其用于将驱动组件120输出的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并将限幅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比如输出给通信链路20后端的交换机22。
可以理解到,限幅放大器130对信号的放大是为了配合后端外部设备,比如将差分信号中的每一路信号都放大后端的外部设备所需要的电压值,以便后端的外部设备能够正确的处理该信号。
请参阅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OLT设备10,该OLT设备10可以包括:背板11、主控板12以及至少一个前述实施例中的光通信装置100。
其中,背板11上设置有接口,以通过接口连接光通信装置100和主控板12,通常情况下,可以在OLT设备10内设计成4个光通信装置100或20个光通信装置100,那么背板11上的接口则需要满足这4个或者20个光通信装置100的连接。
主控板12用于对各光通信装置100进行管理控制,比如配置、调测、控制以及监测各光通信装置100。
请参阅图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链路20,该通信链路20可以包括:ONU器件21、OLT设备10以及交换机22,其中,OLT设备10内设有前述实施例的光通信装置100,该OLT设备10分别与ONU器件21和交换机22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在ROSA组件的后端设置驱动组件来放大,可以有效的增加信号传输带宽,减小高频电信号衰减,从而能够有效的克服信号的衰减,改善灵敏度差的问题。并且,由于驱动组件本身就是稳定成熟的结构,故设置驱动组件也不会对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产生影响。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ROSA组件,所述ROSA组件用于接收外部的ONU器件输入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高频电信号输出;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ROSA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电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ROSA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电信号为差分信号,所述ROSA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将所述差分信号中的正向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组件,以及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将所述差分信号中的反向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件和第二驱动器件;所述第一驱动器件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件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件用于将所述正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正向电信号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件用于将所述反向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向电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件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件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件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件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装置还包括:限幅放大器,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用于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并将限幅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7.一种OLT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项所述的光通信装置。
8.一种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包括:ONU器件、OLT设备以及交换机,所述OLT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项所述的光通信装置、所述OLT设备分别与所述ONU器件和所述交换机连接。
CN202010409700.1A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Active CN111600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9700.1A CN111600660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9700.1A CN111600660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660A CN111600660A (zh) 2020-08-28
CN111600660B true CN111600660B (zh) 2021-08-31

Family

ID=72189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9700.1A Active CN111600660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066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499A (zh) * 2010-12-15 2011-03-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跨阻放大器的agc电路
CN203203605U (zh) * 2013-03-25 2013-09-18 张敬彬 微弱信号探测装置
US8655188B2 (en) * 2010-08-18 2014-02-18 Fujitsu Limited Driv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10236840B1 (en) * 2017-09-13 2019-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admittance amplifier
CN109698723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武汉大学 一种用于芯片间光互连的硅基高速全集成光接收机
CN110336617A (zh) * 2019-07-31 2019-10-15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光接收模块和光模块
CN110535534A (zh) * 2019-08-08 2019-12-03 北京炬力北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接收器前端及接收光信号的方法
CN111092601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限幅放大器和tia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19010B1 (ko) * 2010-09-06 2018-01-1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양방향 광전자 소자의 누화 저감
CN110632718A (zh) * 2019-10-28 2019-12-3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5188B2 (en) * 2010-08-18 2014-02-18 Fujitsu Limited Driv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997499A (zh) * 2010-12-15 2011-03-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跨阻放大器的agc电路
CN203203605U (zh) * 2013-03-25 2013-09-18 张敬彬 微弱信号探测装置
US10236840B1 (en) * 2017-09-13 2019-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admittance amplifier
CN111092601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限幅放大器和tia电路
CN109698723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武汉大学 一种用于芯片间光互连的硅基高速全集成光接收机
CN110336617A (zh) * 2019-07-31 2019-10-15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光接收模块和光模块
CN110535534A (zh) * 2019-08-08 2019-12-03 北京炬力北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接收器前端及接收光信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 Gbps全差分双端光接收前置放大器设计;孙洋;《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07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660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0857B (zh) 宽带高增益跨阻放大器
US8509629B2 (en) High sensitivity two-stage amplifier
KR102194972B1 (ko) 광수신 회로, 광수신 장치, 및 광전송 시스템
CN201533301U (zh) 用于光电耦合器的光敏接收电路
WO1988000779A1 (en)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noise reduction means
CN110995360B (zh) 基于10g epon onu bob光模块的接收端引脚连接电路
CN111600660B (zh) 一种光通信装置、olt设备以及通信链路
JP3394371B2 (ja) 絶縁伝送装置
CN109347564B (zh) 一种光模块
CN1960216B (zh) 用于光接收机的失真消除电路
CN201750416U (zh) 一种光收发模块的接收光功率监视电路
US20080232822A1 (en) Optical receiver
CN102570985A (zh) 一种用于电力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功率放大电路
CN109861682B (zh) 一种用于中速通讯的光耦电路和光电耦合器
CN100550613C (zh) 差分输入限幅放大器
US20040129862A1 (en) Wideband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N112054771A (zh) 具有多通道双开关控制的跨阻放大器阵列芯片及激光雷达
US20190386459A1 (en) Driving circuit and optical module
CN113805270A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硅光芯片
CN111434035B (zh) 用于驱动电光调制器的设备
CN202798732U (zh) 高隔离度低功耗的光发射机
CN211378007U (zh) 一种模拟量输出信号调理模块
CN213585787U (zh) 一种集成式插播发射机
KR100479267B1 (ko) 고속 광수신기용 트랜스임피던스 증폭기
CN214256256U (zh) 一种天线放大器与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