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132B -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0132B
CN111600132B CN202010582435.7A CN202010582435A CN111600132B CN 111600132 B CN111600132 B CN 111600132B CN 202010582435 A CN202010582435 A CN 202010582435A CN 111600132 B CN111600132 B CN 111600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superlens
super lens
cylindric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24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0132A (zh
Inventor
袁成卫
赵旭浩
张建德
张强
孙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5824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0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0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0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2Waveguide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2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 H01Q15/04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comprising wave-guiding channel or channels bounded by effective conductive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ctric vector of the wave, e.g. parallel-plate waveguide l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24Polarising devices; Polarisation filters 
    • H01Q15/242Polarisation converters
    • H01Q15/244Polarisation converters converting a linear polarised wave into a circular polarised wave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目的是解决高功率微波天线不具备模式转换功能,轴向结构冗长问题。本发明由喇叭天线、极化转换超透镜、定位法兰盘和模式转换超透镜构成;极化转换超透镜由多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单元中心的通孔内部有2个弓形柱和2个支撑杆,两端分别开有2个匹配槽;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紧密排列成圆形;模式转换超透镜由多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单元中心的通孔内部有2个弓形柱和2个支撑杆;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紧密排列成圆形。本发明轴向紧凑,可实现模式转换,能改变波束的出射方向,轴向结构紧凑,损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功率微波技术领域的一种辐射天线,尤其是一种可以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背景技术
高功率微波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高功率微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功率辐射天线决定着能否将高功率微波源产生的能量有效地辐射或集中作用到目标上。目前,多数高功率微波源(如虚阴极振荡器、相对论返波管、磁绝缘线振荡器等)产生的微波模式都为旋转轴对称模,如圆波导的TM01模、TE01模和同轴波导TEM模等。这些模式由于场分布在波导横截面上绕波导轴具有旋转对称性,若直接发射或激励传统喇叭天线,将产生轴向为零的环状远场方向图,其能量分散、增益低,不利于高功率微波的定向发射与传输。同时,大多数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均为线极化天线,对于圆极化接收的电子设备,很难发挥作用效果,部分能量将由于极化不匹配而损失。不仅如此,现有的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大多只能沿轴向输出,无法实现指定方向的微波辐射,应用场合有限。
为了实现微波的定向辐射,通常要应用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器将圆波导的TM01模、TE01模或同轴波导TEM模转换为易于定向发射的圆波导TE11模,再由喇叭天线向外发射。为了增加高功率微波与目标的耦合概率,通常需要使用圆极化器将线极化圆波导TE11模转换为圆极化圆波导TE11模来激励喇叭天线。现有的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器和高功率微波圆极化器的长度通常均为3~7个波长,当与喇叭天线配合使用时,会造成整个高功率微波发射系统结构复杂、轴向长度过长等不足。为了实现系统在指定方向的微波辐射,通常需要引入弯曲波导或旋转关节等结构来改变喇叭天线的出射方位。上述结构的引入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带来额外的传输损耗。
由于现有的喇叭天线与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器、圆极化器及弯曲波导配合使用时,结构复杂,轴向长度较长,传输损耗较大,不能满足某些特定场合(如空间尺寸有限的机载平台)的应用需求,如何设计一种轴向紧凑同时可实现波束偏转、极化转换和模式转换功能的高功率微波天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极为关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大多数高功率微波天线不具备模式转换、极化转换和波束偏转功能,以及与模式转换器、圆极化器和弯曲波导配合使用时轴向结构冗长,传输损耗偏大等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新型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结构紧凑,增益高,功率容量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由喇叭天线、极化转换超透镜、定位法兰盘和模式转换超透镜四部分构成,其中喇叭天线为圆锥喇叭天线,由第一法兰盘,圆锥喇叭和第二法兰盘组成。喇叭天线一端通过第一法兰盘与微波源相连作为输入端口,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盘与极化转换超透镜的一面焊接,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分别与圆锥喇叭的两端相连;极化转换超透镜的另一面与定位法兰盘一端焊接。定位法兰盘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焊接;定义本发明靠近微波源的一端(即第一法兰盘所在的端)为输入端,定义本发明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即模式转换超透镜所在的一端)为输出端;喇叭天线、极化转换超透镜、定位法兰盘和模式转换超透镜共轴,中心轴线为OO’。
喇叭天线为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法兰盘焊接在圆锥喇叭输入端的外壁上,第二法兰盘焊接在圆锥喇叭输出端的外壁上;第一法兰盘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1,内直径为D2,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t1;圆锥喇叭由圆波导和圆锥波导连接而成,其中圆波导形状为一个圆筒,内直径等于D2,轴向长度为t2,波导壁厚为s;圆锥波导与圆波导相连一端的内直径等于D2,远离圆波导一端的内直径为D3,轴向长度为l1,波导壁厚等于s,D3>D2;第二法兰盘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4,内直径等于D3,第二法兰盘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等于t1
极化转换超透镜由金属材料构成,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2。极化转换超透镜由多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中心轴线为O1O1’,O1O1’与OO’平行。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中心钻有一个第一圆柱形通孔,第一圆柱形通孔半径为r,深度为l2,第一圆柱形通孔的中心轴线与O1O1’共轴。第一圆柱形通孔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一弓形柱和第二弓形柱,第一弓形柱和第二弓形柱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第一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第一弓形柱和第二弓形柱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为经过第一弓形柱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2O2’与O1O1’垂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支撑杆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一弓形柱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一圆柱形通孔内部支撑第一弓形柱;第二支撑杆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二弓形柱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一圆柱形通孔内部支撑第二弓形柱;第一弓形柱与第一支撑杆长度均等于l2。为了匹配出射阻抗,沿O1O1’方向,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出射匹配槽及第二出射匹配槽;为了匹配入射阻抗,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靠近微波源的一端也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入射匹配槽及第二入射匹配槽;四个匹配槽结构相同,第一出射匹配槽与第二出射匹配槽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入射匹配槽与第二入射匹配槽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出射匹配槽与第一入射匹配槽关于O2O2’对称;第一出射匹配槽槽深为l21,l21<l2/2。
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BB’向(见图3(b))截面(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第一弓形柱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0,弦长为d;第一支撑杆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0,外径为r,宽度为b;第一出射匹配槽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外环半径分别为r及r1,槽宽为k。
从极化转换超透镜的横截面来看,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每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极化转换超透镜中所处位置可用行数p1和列数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的中心轴线为OO’,定义极化转换超透镜中心O5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第0行第0列,极化转换超透镜中心O5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设极化转换超透镜的中心O5处为坐标原点,建立x1-y1固定直角坐标系,则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一圆柱形通孔的中心在x1-y1平面的投影可用坐标Q1(x1,y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确定后,其中心投影坐标Q1(x1,y1)也随之确定,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31
(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p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令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与x1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α1,α1由喇叭天线注入的具体模式确定。
定位法兰盘由金属材料构成,中心轴线为OO’。定位法兰盘整体呈圆环状,其外直径等于D4,内直径等于D3,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l3。定位法兰盘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焊接。
模式转换超透镜由金属材料构成,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4。模式转换超透镜由多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中心轴线为O3O3’,O3O3’与OO’平行。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中心钻有一个第二圆柱形通孔,第二圆柱形通孔半径为r2,深度为l4,第二圆柱形通孔的中心轴线与O3O3’共轴。第二圆柱形通孔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三弓形柱和第四弓形柱,第三弓形柱和第四弓形柱分别通过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与第二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第三弓形柱和第四弓形柱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为经过第三弓形柱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4O4’与O3O3’垂直。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三支撑杆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三弓形柱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二圆柱形通孔内部支撑第三弓形柱;第四支撑杆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四弓形柱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二圆柱形通孔内部支撑第四弓形柱;第三弓形柱与第三支撑杆长度均等于l4
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CC’向(见图7(b))截面(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1;第三弓形柱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3,弦长为d1;第三支撑杆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3,外径为r2,宽度为b1
从模式转换超透镜的横截面来看,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每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模式转换超透镜中所处位置可用行数p2和列数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的中心轴线为OO’,定义模式转换超透镜中心O6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第0行第0列,模式转换超透镜中心O6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设模式转换超透镜的中心O6处为坐标原点,建立x2-y2固定直角坐标系,则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二圆柱形通孔的中心在x2-y2平面的投影可用坐标Q2(x2,y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1确定后,其中心投影坐标Q2(x2,y2)也随之确定,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41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42
(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p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令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与x2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α2
为了叙述方便,这里统一介绍以上设计的结构参数所满足的条件:
1、定义喇叭天线出射微波的中心频率为f,真空中光速为c,则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第一圆柱形通孔半径r<c/2f,深度l2<3c/2f,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51
第一弓形柱半径r0<r,弦长d<2r0;扇环形匹配槽外径r1满足c/2f>r1>r,槽深l21<l2/2,槽宽k<d;第一支撑杆宽b<r0。微波在自由空间传输至极化转换超透镜后,经过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可以实现线极化模式到圆极化模式的转换,而r、r0、l2、d和b的取值决定了此转换过程能否实现,因此r、r0、l2、d和b是仿真优化的关键参数。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微波无耗传输,而参数r1、l21和k的取值决定了微波能否完全通过而没有反射,因此r1、l21和k也是仿真优化的关键参数。具体应用时,给定微波频率f后,可以大致确定a、r、r0、l2、d和b的取值范围,在各个部件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下,可以由电磁仿真软件CSTStudio Suite优化进而得到a、r、r0、r1、l2、l21、d、b和k的一组具体值。
2、坐标为Q1(x1,y1)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与x1轴正向的夹角α1由喇叭天线注入的具体模式确定,定义O2O2’与x1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正,与x1轴正向的逆时针夹角为负。当喇叭天线注入线极化TM01模式时,x1轴正向与O2O2’的夹角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52
当喇叭天线注入线极化TE01模式时,x1轴正向与O2O2’的夹角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53
其中,x1为不同位置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第一圆柱形通孔中心所对应的投影坐标Q1(x1,y1)的横坐标,y1为Q1(x1,y1)的纵坐标,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54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55
a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p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α1只与第一圆柱形通孔中心的投影坐标及喇叭天线出射模式有关,与微波的频率无关。具体应用时,当确定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以及喇叭天线出射微波模式后,根据a可确定Q1(x1,y1),α1则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
3、喇叭天线为公知的圆锥喇叭天线,其主要结构参数为D2、D3、t2和l1,且有D3>D2>0,t2>0,l1>0,这些参数应使得喇叭天线的辐射效率超过99%,并且微波在喇叭内以近似球面波传播,具体应用时,给定微波频率后,可由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优化设计得到D2、D3、t2和l1的具体值。第一法兰盘的结构参数D1、t1,第二法兰盘的结构参数D4、t1不影响发明的整体实施效果,在满足D4>D1>0,t1>0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值即可。
4、为了抵消反射,同时保证系统的紧凑性,定位法兰盘的轴向长度设定为l3=3c/4f,即3/4个自由空间波长。
5、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第二圆柱形通孔半径r2<c/4f,深度l4<c/2f,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61
第三弓形柱半径r3<r2,弦长d1<2r3;第三支撑杆宽b1<r3。微波在自由空间传输至模式转换超透镜后,经过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可以实现圆极化模式旋向的反转(即左右旋圆极化的相互转换),而r2、r3、l4、d1和b1的取值决定了此转换过程能否实现,因此r2、r3、l4、d1和b1是仿真优化的关键参数。具体应用时,给定微波频率f后,可以大致确定a1、r2、r3、l4、d1和b1的取值范围,在各个部件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下,可以由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优化进而得到a1、r2、r3、l4、d1和b1的一组具体值。
6、坐标为Q2(x2,y2)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与x2轴正向的夹角α2由喇叭天线注入模式、最终出射模式及出射方向确定,定义O4O4’与x2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正,与x2轴正向的逆时针夹角为负。当喇叭天线注入线极化TM01模,最终出射圆极化TE11模时,设定系统最终出射波束的俯仰角为θ(与OO’的夹角为θ),则x2轴正向与O4O4’的夹角α2由下式确定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62
当喇叭天线注入线极化TE01模,最终出射圆极化TE11模时,则x2轴正向与O4O4’的夹角α2由下式确定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63
其中,l1为喇叭天线圆锥波导轴向长度,x2为不同位置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第二圆柱形通孔中心所对应的投影坐标Q2(x2,y2)的横坐标,y2为Q2(x2,y2)的纵坐标,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71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72
a1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p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α2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中心的投影坐标及喇叭天线圆锥波导轴向长度有关,又与微波频率、喇叭天线注入模式、最终出射模式及出射方向有关。
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在满足0<r0<r<r1<c/2f,0<r3<r2<c/4f,0<2l21<l2<3c/2f,0<l4<c/2f,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073
0<d<2r0,0<b<r0,k<d,0<d1<2r3,0<b1<r3,D3>D2>0,l1>0,D4>D1>0,t1>0,t2>0,s>0的条件下,设定天线辐射效率大于99%,可以获得参数a、a1、r、r0、r1、r2、r3、l1、l2、l21、l4、d、d1、b、b1、k、D1、D2、D3、D4、t1和t2的精确值,s一般取3-5mm。且这样设计出来的极化转换超透镜的总长度l2在一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模式转换超透镜的总长度l4在半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圆波导从高功率微波源接收线极化旋转对称模式输入到圆锥波导,经圆锥波导传输后,该线极化旋转对称模式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到极化转换超透镜上。极化转换超透镜内部有许多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每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将线极化旋转对称模式转换为圆极化旋转对称模式,并将圆极化旋转对称模式辐射到模式转换超透镜上。通过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合理布局,模式转换超透镜将圆极化旋转对称模式转换为反旋向圆极化TE11模,并沿设计方向(波束出射俯仰角θ)将圆极化TE11模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到自由空间中。
设计的极化转换超透镜的总长度l2在一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模式转换超透镜的总长度l4在半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相比传统的波导圆极化器、模式转换器及弯曲波导在轴向上更加紧凑。同时,整个辐射系统还实现了球面波到平面波的转换,不仅具有高增益高效率,还具备较高的功率容量,可以满足高功率微波领域中的应用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及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优化设计,可以保证入射微波极化方式高效地转换为圆极化微波模式,入射旋转对称模式高效地转换为TE11模式,使得整个超透镜天线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及较低的副瓣电平;
2.本发明能够实现微波辐射方向的偏转,克服了传统高功率辐射天线只能轴向输出的不足(只能沿中心轴线OO’方向辐射微波),避免了弯曲波导等结构的引入,提高了辐射系统的紧凑性,拓宽了高功率微波天线的应用范围;
3.模式转换超透镜能够实现球面波到平面波的转换,可以起到一定的聚束作用,从而提高了天线的增益和口径效率;
4.极化转换超透镜的厚度在一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模式转换超透镜的厚度在半个自由空间波长左右,与现有的极化转换及模式转换技术相比,长度大大减小,从而使得整个辐射系统在轴向上更加紧凑;
5.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加工简单,具有较高的功率容量,可以满足高功率微波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本发明的三维视图,图1(b)为图1(a)AA’断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喇叭天线1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喇叭天线1的三维视图,图2(b)为图2(a)AA’断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2及其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示意图,其中图3(a)为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三维视图,图3(b)为图3(a)中圆心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放大三维视图。
图4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横截面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排布规律示意图,其中图5(a)为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Q1(x1,y1)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定位法兰盘3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4及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示意图,其中图7(a)为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三维视图,图7(b)为图7(a)中圆心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放大三维视图。
图8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4中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排布规律示意图,其中图9(a)为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9(b)为图9(a)Q2(x2,y2)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出射波束的二维CST仿真方向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出射波束的二维CST仿真轴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透镜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发明由喇叭天线1、极化转换超透镜2、定位法兰盘3和模式转换超透镜4四部分构成,其中喇叭天线1由第一法兰盘11,圆锥喇叭12和第二法兰盘13组成。喇叭天线1一端通过第一法兰盘11与微波源相连作为输入端口,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盘13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一面焊接,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分别与圆锥喇叭12的两端相连;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另一面与定位法兰盘3一端焊接。定位法兰盘3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4焊接;定义本发明靠近微波源的一端(即第一法兰盘11所在的端)为输入端,定义本发明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即模式转换超透镜4所在的一端)为输出端;喇叭天线1、极化转换超透镜2、定位法兰盘3和模式转换超透镜4共轴,中心轴线为OO’。
图2是本发明喇叭天线1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喇叭天线1由第一法兰盘11,圆锥喇叭12和第二法兰盘13组成,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法兰盘11焊接在圆锥喇叭12输入端的外壁上,第二法兰盘13焊接在圆锥喇叭12输出端的外壁上;如图2(b)所示,第一法兰盘11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1,内直径为D2,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t1;圆锥喇叭12由圆波导121和圆锥波导122连接而成,其中圆波导121形状为一个圆筒,内直径等于D2,轴向长度为t2,波导壁厚为s;圆锥波导122与圆波导121相连一端的内直径等于D2,远离圆波导121一端的内直径为D3,轴向长度为l1,波导壁厚等于s,D3>D2;第二法兰盘13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4,内直径等于D3,第二法兰盘13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等于t1
图3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极化转换超透镜2由金属材料构成,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2。极化转换超透镜2由多个如图3(b)所示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中心轴线为O1O1’,O1O1’与OO’平行。如图3(b)所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中心钻有一个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半径为r,深度为l2,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的中心轴线与O1O1’共轴。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214和第二支撑杆215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为经过第一弓形柱212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2O2’与O1O1’垂直。第一支撑杆214与第二支撑杆215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一支撑杆214与第二支撑杆215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支撑杆214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一弓形柱212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支撑第一弓形柱212;第二支撑杆215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二弓形柱213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支撑第二弓形柱213;第一弓形柱212与第一支撑杆214长度均等于l2。为了匹配出射阻抗,沿O1O1’方向,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出射匹配槽216及第二出射匹配槽218;为了匹配入射阻抗,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靠近微波源的一端也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入射匹配槽217及第二入射匹配槽219;四个匹配槽结构相同,第一出射匹配槽216与第二出射匹配槽218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入射匹配槽217与第二入射匹配槽219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出射匹配槽216与第一入射匹配槽217关于O2O2’对称;第一出射匹配槽216槽深为l21,l21<l2/2。
图4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正视图。如图4所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图3(b)中的BB’向截面(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第一弓形柱212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0,弦长为d;第一支撑杆214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0,外径为r,宽度为b;第一出射匹配槽216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外环半径分别为r及r1,槽宽为k。
图5是本发明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排布规律示意图。如图5(a)所示,从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横截面来看,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每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所处位置可用行数p1和列数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中心轴线为OO’,定义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心O5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第0行第0列,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心O5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设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中心O5处为坐标原点,建立x1-y1固定直角坐标系,则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的中心在x1-y1平面的投影可用坐标Q1(x1,y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确定后,其中心投影坐标Q1(x1,y1)也随之确定,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11
(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p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如图5(b)所示,令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与x1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α1,α1与喇叭天线1的出射微波模式相关。
图6是本发明定位法兰盘3的示意图。定位法兰盘3由金属材料构成,中心轴线为OO’。定位法兰盘3整体呈圆环状,其外直径等于D4,内直径等于D3,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l3。定位法兰盘3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4焊接。
图7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模式转换超透镜4由金属材料构成,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4。模式转换超透镜4由多个如图7(b)所示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中心轴线为O3O3’,O3O3’与OO’平行。如图7(b)所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中心钻有一个第二圆柱形通孔411,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半径为r2,深度为l4,第二圆柱形通孔411的中心轴线与O3O3’共轴。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分别通过第三支撑杆414和第四支撑杆415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为经过第三弓形柱412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4O4’与O3O3’垂直。第三支撑杆414与第四支撑杆415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三支撑杆414与第四支撑杆415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三支撑杆414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三弓形柱412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支撑第三弓形柱412;第四支撑杆415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四弓形柱413的弧面连接,从而在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支撑第四弓形柱413;第三弓形柱412与第三支撑杆414长度均等于l4
图8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正视图。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图7(b)中的CC’向截面(即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1;第三弓形柱412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3,弦长为d1;第三支撑杆414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3,外径为r2,宽度为b1
图9是本发明模式转换超透镜4中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排布规律示意图。如图9(a)所示,从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横截面来看,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每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模式转换超透镜4中所处位置可用行数p2和列数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中心轴线为OO’,定义模式转换超透镜4中心O6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第0行第0列,模式转换超透镜4中心O6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设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中心O6处为坐标原点,建立x2-y2固定直角坐标系,则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第二圆柱形通孔411的中心在x2-y2平面的投影可用坐标Q2(x2,y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1确定后,其中心投影坐标Q2(x2,y2)也随之确定,且有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21
(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p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如图9(b)所示,令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与x2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α2
实施例一:
设计的中心频率f=4.3GHz(即输入微波源的频率为4.3GHz,对应微波波长为69.77mm)的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的实施例具体设计尺寸:
喇叭天线1采用圆锥喇叭天线,其中圆锥喇叭12中圆波导121及圆锥波导122靠近微波源端的内直径D2=62mm,圆波导121长度t2=30mm,圆锥波导122远离微波源端内直径D3=380mm,轴向长度l1=517.4mm;第一法兰盘11外直径D1=92mm,第二法兰盘13外直径D4=410mm,第一法兰盘11与第二法兰盘13的厚度均为t1=10mm,波导壁厚s=5mm;极化转换透镜2及模式转换透镜4的直径与第二法兰盘13外直径相等,均为D4=410mm。在该频率下,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27.41mm,第一圆柱形孔211半径r=19.8mm,厚度l2=74.14mm;第一弓形柱212半径r0=13.1mm,弦长d=22.68mm,高度l2=74.14mm;第一支撑杆214内径r0=13.1mm,外径r=19.8mm,宽度b=6.54mm;第一出射匹配槽216内环半径r=19.8mm,外环半径r1=21.6mm,槽宽为k=13.95mm。定位法兰盘3内直径D3=380mm,外直径D4=410mm,厚度l3=52.33mm。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a1=22.27mm,第二圆柱形孔411半径r2=15.59mm,厚度l4=38mm;第三弓形柱412半径r3=12.45mm,弦长d1=24.05mm,高度l4=38mm;第三支撑杆414内径r3=12.45mm,外径r2=15.59mm,宽度b1=3.96mm。设定最终出射模式为TE11模,出射波束方向俯仰角为θ=25°。
根据上述参数所设计的中心频率f=4.3GHz的高功率微波极化转换超透镜天线的辐射效果分别如图10与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出射波束的二维CST仿真方向图,其中横坐标为出射俯仰角θ,纵坐标为天线的增益,虚线为馈源喇叭天线的辐射二维仿真方向图,实线为喇叭天线与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配合后的辐射二维仿真方向图。如图10中虚线所示,喇叭天线的注入模式为TM01模,其出射波束的二维远场方向图满足TM01模特征,即主瓣中心为0(横坐标θ为0°,纵坐标小于-30dBi),两侧最大(横坐标θ为±8°,纵坐标为17.5dBi),与三维空心波束对应。由于喇叭天线的注入模式为TM01模,则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的几何中心轴线O2O2’与x1轴正向的夹角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31
(可由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中心投影坐标Q1(x1,y1)及边长a求得,此处不一一列出),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几何中心轴线O4O4’与x2轴正向的夹角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32
(可由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中心投影坐标Q2(x2,y2)及边长a1求得,此处不一一列出),即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的单元排布已完全确定。如图10中实线所示,喇叭天线配合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后,出射波转换为实心波束(主瓣横坐标θ为25°,纵坐标为21dBi),二维远场方向图满足TE11模特征,说明模式转换超透镜实现了TM01模到TE11模的转换。同时,主瓣波束指向与设计一致,俯仰角为θ=25°,说明模式转换超透镜能够实现指定方向的微波辐射(主瓣横坐标θ为25°,与设计方向一致,不再沿着OO’方向);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的主瓣增益明显提高(主瓣增益由17.5dBi提高至21dBi),说明加载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后可以提高馈源的出射性能。
图1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出射波束的二维CST仿真轴比图,横坐标为出射俯仰角θ,纵坐标为天线的出射波束轴比。从图11中可以看出,出射波主瓣轴比为0.5dB左右(横坐标θ为25°,纵坐标为0.49dB),说明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能够实现线极化波到圆极化波的转换。
当喇叭天线注入模式为TE01模时,依据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41
Figure GDA0003632176120000142
分别对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和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进行排布后,同样可以达到图10与图11所示的实施效果。
在其他中心频率f处,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极化转换超透镜及模式转换超透镜与喇叭天线结合后均可以达到图10与图11所示的实施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及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12)

1.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透镜由喇叭天线(1)、极化转换超透镜(2)、定位法兰盘(3)和模式转换超透镜(4)四部分构成,其中喇叭天线(1)为圆锥喇叭天线,由第一法兰盘(11),圆锥喇叭(12)和第二法兰盘(13)组成;喇叭天线(1)一端通过第一法兰盘(11)与微波源相连作为输入端口,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盘(13)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一面焊接,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分别与圆锥喇叭(12)的两端相连;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另一面与定位法兰盘(3)一端焊接;定位法兰盘(3)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4)焊接;定义靠近微波源的一端即第一法兰盘(11)所在的端为输入端,定义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即模式转换超透镜(4)所在的一端为输出端;喇叭天线(1)、极化转换超透镜(2)、定位法兰盘(3)和模式转换超透镜(4)共轴,中心轴线为OO’;
喇叭天线(1)的第一法兰盘(11)焊接在圆锥喇叭(12)输入端的外壁上,第二法兰盘(13)焊接在圆锥喇叭(12)输出端的外壁上;第一法兰盘(11)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1,内直径为D2,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t1;圆锥喇叭(12)由圆波导(121)和圆锥波导(122)连接而成,其中圆波导(121)形状为一个圆筒,内直径等于D2,轴向长度为t2,波导壁厚为s;圆锥波导(122)与圆波导(121)相连一端的内直径等于D2,远离圆波导(121)一端的内直径为D3,轴向长度为l1,波导壁厚等于s,D3>D2;第二法兰盘(13)呈圆环状,其外直径为D4,内直径等于D3,第二法兰盘(13)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等于t1
极化转换超透镜(2)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2;极化转换超透镜(2)由多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中心轴线为O1O1’,O1O1’与OO’平行;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中心钻有一个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半径为r,深度为l2,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的中心轴线与O1O1’共轴;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杆(214)和第二支撑杆(215)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第一弓形柱(212)和第二弓形柱(213)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为经过第一弓形柱(212)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2O2’与O1O1’垂直;第一支撑杆(214)与第二支撑杆(215)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一支撑杆(214)与第二支撑杆(215)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支撑杆(214)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一弓形柱(212)的弧面连接,在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支撑第一弓形柱(212);第二支撑杆(215)一个弧面与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二弓形柱(213)的弧面连接,在第一圆柱形通孔(211)内部支撑第二弓形柱(213);第一弓形柱(212)与第一支撑杆(214)长度均等于l2;沿O1O1’方向,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远离微波源的一端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出射匹配槽(216)及第二出射匹配槽(218);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靠近微波源的一端也开有两个匹配槽,分别为第一入射匹配槽(217)及第二入射匹配槽(219);第一出射匹配槽(216)、第二出射匹配槽(218)、第一入射匹配槽(217)、第二入射匹配槽(219)结构相同,第一出射匹配槽(216)与第二出射匹配槽(218)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入射匹配槽(217)与第二入射匹配槽(219)关于O1O1’180°旋转对称,第一出射匹配槽(216)与第一入射匹配槽(217)关于O2O2’对称;
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第一弓形柱(212)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0,弦长为d;第一支撑杆(214)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0,外径为r,宽度为b;第一出射匹配槽(216)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外环半径分别为r及r1,槽宽为k;
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定义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心O3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第0行第0列,极化转换超透镜(2)中心O3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以O3为坐标原点建立x1-y1固定直角坐标系,x1为坐标Q1(x1,y1)的横坐标,y1为Q1(x1,y1)的纵坐标;定义O2O2’与x1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正,与x1轴正向的逆时针夹角为负;第一圆柱形通孔(211)中心所对应的投影坐标为Q1(x1,y1)的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的第一几何中心轴线O2O2’与x1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α1由喇叭天线(1)注入的具体模式确定;
定位法兰盘(3)的中心轴线为OO’;定位法兰盘(3)整体呈圆环状,其外直径等于D4,内直径等于D3,圆环厚度即轴向长度为l3;定位法兰盘(3)一端与极化转换超透镜(2)焊接,另一端与模式转换超透镜(4)焊接;
模式转换超透镜(4)整体呈圆盘状,其直径等于D4,厚度为l4;模式转换超透镜(4)由多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以蜂窝状排列组合而成,令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中心轴线为O3O3’,O3O3’与OO’平行;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中心钻有一个第二圆柱形通孔(411),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半径为r2,深度为l4,第二圆柱形通孔(411)的中心轴线与O3O3’共轴;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弓形柱,分别为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分别通过第三支撑杆(414)和第四支撑杆(415)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第三弓形柱(412)和第四弓形柱(413)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为经过第三弓形柱(412)矩形底面几何中心的垂线,O4O4’与O3O3’垂直;第三支撑杆(414)与第四支撑杆(415)为两个结构相同的扇环形柱,第三支撑杆(414)与第四支撑杆(415)关于O3O3’180°旋转对称;第三支撑杆(414)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三弓形柱(412)的弧面连接,在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支撑第三弓形柱(412);第四支撑杆(415)一个弧面与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壁连接,另一个弧面与第四弓形柱(413)的弧面连接,在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内部支撑第四弓形柱(413);第三弓形柱(412)与第三支撑杆(414)长度均等于l4
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a1;第三弓形柱(412)横截面为弓形,半径为r3,弦长为d1;第三支撑杆(414)横截面为扇环形,内径为r3,外径为r2,宽度为b1
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横截面紧密排列成一个直径为D4的圆形,定义模式转换超透镜中心O6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在第0行第0列,模式转换超透镜中心O6上侧单元所处行数为正、下侧为负,右侧单元所处列数为正、左侧为负;设模式转换超透镜的中心O6处为坐标原点,建立x2-y2固定直角坐标系,则任意一个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的第二圆柱形通孔的中心在x2-y2平面的投影可用坐标Q2(x2,y2)表示,x2为Q2(x2,y2)的横坐标,y2为Q2(x2,y2)的纵坐标,定义O4O4’与x2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为正,与x2轴正向的逆时针夹角为负;坐标为Q2(x2,y2)的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的第二几何中心轴线O4O4’与x2轴正向的顺时针夹角α2由喇叭天线(1)注入模式、最终出射模式及出射方向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天线(1)、极化转换超透镜(2)、定位法兰盘(3)和模式转换超透镜(4)为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第一圆柱形通孔(211)的半径r<c/2f,深度l2<3c/2f,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1
f为喇叭天线(1)出射微波的中心频率,c为真空中光速;第一弓形柱(212)半径r0<r,弦长d<2r0;第一出射匹配槽(216)、第二出射匹配槽(218)、第一入射匹配槽(217)、第二入射匹配槽(219)的外径r1满足c/2f>r1>r,槽深l21<l2/2,槽宽k<d;第一支撑杆(214)宽b<r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当喇叭天线(1)注入线极化TM01模式时,夹角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2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3
p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当喇叭天线(1)注入线极化TE01模式时,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4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5
p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1表示极化转换超透镜单元(2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出射匹配槽(216)槽深l21<l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定位法兰盘(3)的轴向长度l3=3c/4f,f为喇叭天线(1)出射微波的中心频率,c为真空中光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第二圆柱形通孔(411)半径r2<c/4f,深度l4<c/2f,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46
第三弓形柱(412)半径r3<r2,弦长d1<2r3;第三支撑杆(414)宽b1<r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当喇叭天线(1)注入线极化TM01模,最终出射圆极化TE11模时,α2由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1
其中,θ为出射波束的俯仰角,l1为喇叭天线(1)圆锥波导轴向长度,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2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3
a1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p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当喇叭天线(1)注入线极化TE01模,最终出射圆极化TE11模时,α2由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4
其中,θ为出射波束的俯仰角,l1为喇叭天线(1)圆锥波导轴向长度,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5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6
a1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横截面正六边形的边长,p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行数,q2表示模式转换超透镜单元(41)在蜂窝状阵列中所处列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在满足0<r0<r<r1<c/2f,0<r3<r2<c/4f,0<2l21<l2<3c/2f,0<l4<c/2f,
Figure FDA0003632176110000057
0<d<2r0,0<b<r0,k<d,0<d1<2r3,0<b1<r3,D3>D2>0,l1>0,D4>D1>0,t1>0,t2>0,s>0的条件下,设定天线辐射效率大于99%,获得参数a、a1、r、r0、r1、r2、r3、l1、l2、l21、l4、d、d1、b、b1、k、D1、D2、D3、D4、t1和t2的精确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s取3-5mm,极化转换超透镜(2)的厚度l2约为一个自由空间波长,模式转换超透镜(4)的厚度l4约为半个自由空间波长。
CN202010582435.7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Active CN111600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435.7A CN111600132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435.7A CN111600132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132A CN111600132A (zh) 2020-08-28
CN111600132B true CN111600132B (zh) 2022-08-19

Family

ID=7218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2435.7A Active CN111600132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013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9937A1 (zh) * 1969-12-10 1971-09-10 Comp Generale Electricite
CN102255140A (zh) * 2011-04-20 2011-11-23 东南大学 一种波束可控的透镜及维瓦尔第天线
CN102544717A (zh) * 2011-10-31 2012-07-04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天线
CN103178353A (zh) * 2013-02-22 2013-06-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宽频带且适用于圆极化电磁波的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透镜天线
CN103545615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新型低频圆锥波纹透镜喇叭天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07369911A (zh) * 2017-09-15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喇叭天线
CN107645058A (zh) * 2017-09-15 2018-0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高功率微波径向线模式转换缝隙天线
US10230170B1 (en) * 2017-07-10 2019-03-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Broadband metal lens antenna
CN110718752A (zh) * 2019-12-12 2020-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收发结构形式的超宽带强耦合透镜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4563B2 (en) * 2015-01-15 2018-04-24 VertoCOMM, Inc. Hermetic transform beam-forming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meta-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9937A1 (zh) * 1969-12-10 1971-09-10 Comp Generale Electricite
CN102255140A (zh) * 2011-04-20 2011-11-23 东南大学 一种波束可控的透镜及维瓦尔第天线
CN102544717A (zh) * 2011-10-31 2012-07-04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天线
CN103545615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新型低频圆锥波纹透镜喇叭天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03178353A (zh) * 2013-02-22 2013-06-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宽频带且适用于圆极化电磁波的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透镜天线
US10230170B1 (en) * 2017-07-10 2019-03-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Broadband metal lens antenna
CN107369911A (zh) * 2017-09-15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喇叭天线
CN107645058A (zh) * 2017-09-15 2018-0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高功率微波径向线模式转换缝隙天线
CN110718752A (zh) * 2019-12-12 2020-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收发结构形式的超宽带强耦合透镜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132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in et al. Endfire radiations of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CN107369911B (zh) 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喇叭天线
CN110890629B (zh) 一种低剖面宽角扫描的全金属多波束透镜天线
CN101807742A (zh) 一种用于宽角扫描相控阵的双圆极化宽带天线辐射单元
Gao et al. Low-Profile Wideband CTS Array Using 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 Technology for $ K $-Band Applications
CN114188724A (zh) 一种金属透镜及双极化金属透镜天线
CN114725692B (zh) 一种旋转移相式高功率微波空间波束可扫反射阵列天线
CN114639967B (zh) 复合型人工介质透镜天线及制作方法
CN107645058B (zh) 高功率微波径向线模式转换缝隙天线
CN112086755A (zh) 双圆极化、宽波束、高极化纯度介质的喇叭天线阵元
CN111600132B (zh) 一种可实现波束偏转的高功率模式转换超透镜天线
CN111585030B (zh) 高功率微波极化转换超透镜天线
Chen et al. Truncated 2D Gutman Lens Antenna with Planar Feeding Surface for Stable Wide-Angle Beam Scanning in Millimeter-Wave Band
CN111585036B (zh) 全金属波束扫描超透镜天线
CN213520309U (zh) 一种新型圆极化微波天线
Ma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Ku-band high directionality antenna
CN103682665A (zh) 一种超材料微波天线
CN107482311A (zh) 螺旋天线系统
CN109687057B (zh) 一种矩形波导h面旋转关节
CN113948877A (zh) 一种太赫兹龙伯透镜多波束天线
CN102810767B (zh) 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
CN102820546B (zh) 副反射面为金属椭球面和类双曲型超材料的微波天线
CN207217789U (zh) 天线阵列侧馈式馈电网络
CN207217758U (zh) 螺旋天线系统
CN218513686U (zh) 一种加载超构表面的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喇叭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