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9010B -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9010B
CN111599010B CN202010346060.4A CN202010346060A CN111599010B CN 111599010 B CN111599010 B CN 111599010B CN 202010346060 A CN202010346060 A CN 202010346060A CN 111599010 B CN111599010 B CN 111599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attribute
dimensional
site
pre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9010A (zh
Inventor
张发勇
包金坤
叶玉强
张祎
余国宏
许荔娜
汪瑶
任利民
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bo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bo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bo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bo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0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9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9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9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属性范围内属性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建立属性分段数据。在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对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然后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本发明通过层控、相控多约束场地污染属性建模,消除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扩散性差异对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影响,提高污染物属性建模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利用研究对象的属性信息建立体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已经在城市地质、生态环境、建筑行业等社会和民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建模方法和流程在虽然可以满足定性化和日常工作的需要,由于受到场地地质条件和属性差异化的影响,在高精度、精细化的污染场地属性建模研究和应用方面还有一些缺陷。
通常对污染场地三维建模方法是对观测指标(如污染物浓度)建立属性表格,按照指标的空间位置和属性,采用常用的数据插值算法把空间范围内划分为均质四面体网格,并计算网格对应的属性值,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三维模型并显示出来。这种方法仅对污染场地的观测指标属性进行了建模,没有考虑到污染场地岩石地层结构和沉积相等基础地质条件对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属性分布与扩散性质的差异性的影响,建成的属性体模型均质化不明显,精度不高、网格分段不合理、模型外边界线过于简单化,与实际调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反映真实的污染场地指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定量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污染场地三维建模方法没有考虑到污染场地岩石地层结构和沉积相等基础地质条件对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属性分布与扩散性质的差异性的影响,建成的属性体模型存在均质化不明显、精度不高、网格分段不合理和模型外边界线过于简单化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包括:
S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S2,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S3,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进一步,所述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70116560000021
Vi表示每个属性四面体的体积,通过微积分方法计算;
i表示四面体的个数,大小从1到n;
V表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进一步,步骤S1具体包括:
S1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载入层控相控数据;
S12,选择场地污染物,采用通用的不规则四面体元建模方法,设置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网格间距、样本影响半径、底部截断深度、地层尖灭系数和模型简化参数;
S13,通过三维模拟算法建立组内沉积微相岩性变化控制下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进一步,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作为三维属性体模型的Z轴,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建立所述分段数据与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中地层厚度的正相关关系,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Z值;
S22,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将所述分段数据Z值与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X坐标、Y坐标的空间位置关联,并设置属性网格在X和Y方向上的间隔大小,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进一步,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对建立的不规则四面体网格各个顶点进行数学插值,分段计算出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并进行无值区和已知隔水层控制化处理,将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设为0,模型显示为空洞状态,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S32,设置属性分段模式和色阶模型,对分段插值和控制化处理后的所述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属性值进行分色配色并显示,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包括:
地质体建模模块,用于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分段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属性体建模模块,用于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
属性过滤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通过层控、相控多约束场地污染属性建模,消除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扩散性差异对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影响,提高污染物属性建模的精度。在建模算法上选择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算法,通过多个随机模拟实现概率统计,实现对场地污染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客观评价。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污染评价、评估、修复、治理与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对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高精度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辅助污染场地企业和管理部门作出精准的治理与修复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对污染场地三维建模方法通常是对观测指标(如污染物浓度)建立属性表格,按照指标的空间位置和属性,采用常用的数据插值算法把空间范围内划分为均质四面体网格,并计算网格对应的属性值,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三维模型并显示出来。现有的污染场地三维建模方法仅对污染场地的观测指标属性进行了建模,没有考虑到污染场地岩石地层结构和沉积相等基础地质条件对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属性分布与扩散性质的差异性的影响,建成的属性体模型均质化不明显,精度不高、网格分段不合理、模型外边界线过于简单化,与实际调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反映真实的污染场地指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定量化应用。
针对现有的污染场地三维建模方法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S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其中,沉积微相是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均质化是指三维模型的各个方向上的属性无差异或不明显。
步骤S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载入层控相控数据。其中,层控是以研究区场地地质分层结构作为约束条件,地质分层包括年代分层、岩性分层、层序地层等几个方面,相控是以相(沉积微相、岩相、地震相、测井相等)为约束条件,进一步分相模拟各种储层物性、含油(气)性等属性模型。
S12,选择场地污染物,采用通用的不规则四面体元建模方法,设置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网格间距、样本影响半径、底部截断深度、地层尖灭系数和模型简化参数。
本实施例中,通用的不规则四面体元建模方法是由点、线、面和四面体组成的逻辑模型结构,通过计算节点的方向和顺序插值建立连线和空间位置的立体模型。本实施例对污染场地地质体进行三维建模,设置模型参数。模型参数至少包括网格间距、样本影响半径、底部截断深度、地层尖灭系数和模型简化参数。其中,样本影响半径是建模中对计算有影响的周边范围;地层尖灭系数是表征岩层厚度在沉积层边缘变薄以至消失的参数,地层尖灭系数一般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模型简化参数是指模型结构的范围是全部地层模型还是简化地层模型;底部截断深度是建模深度设置,处于该深度下的地层不参与建模。
例如,本实施例中,选择场地污染物为苯,模型网格间距为5.00米、样本影响半径为0米、底部截断深度为-200.00米、地层尖灭系数为0.50、模型简化参数为完整地层。
S13,通过三维模拟算法建立组内沉积微相岩性变化控制下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此处,组内沉积微相岩性变化控制是指在垂向岩层结构变化下和横向沉积微相性质变化下的控制方法,便于消除模型差异化。
步骤S2,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本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作为三维属性体模型的Z轴,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建立所述分段数据与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中地层厚度的正相关关系,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在Z轴上的所述分段数据,即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Z值。
本实施例中,非均匀分段处理是指根据属性数据范围,按照垂向地层结构厚度比例分段,而不是根据属性数据范围平均分段。污染场地属性数据可以是工业污染物、石油炼厂的污染物浓度,如甲苯、溴或苯并芘的浓度。
S22,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将所述分段数据Z值与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X坐标、Y坐标的空间位置关联,并设置属性网格在X和Y方向上的间隔大小,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例如,设置X轴网格大小为20.00,Y轴网格大小为20.00,Z轴网格大小为1.00,Z轴比例大小为1.00,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步骤S3,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步骤S3具体可以包括:
S31,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对建立的不规则四面体网格各个顶点进行数学插值,分段计算出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并进行无值区和已知隔水层控制化处理,将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设为0,模型显示为空洞状态,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不规则四面体网格是由点、线、面和四面体组成的逻辑模型结构,通过计算节点的方向和顺序插值建立连线和空间位置的立体模型。对属性数据采样点之间按照网格间距大小进行插值计算节点,即绘制四面体顶点,然后顶点连线形成封闭的面结构,面与面之间融合边界处理后形成四面体。
本实施例通过对建立的不规则四面体网格各个顶点进行分段插值,计算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接着,进行无值区和已知隔水层控制化处理,将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设为0,模型显示为空洞状态,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此处,无值区处理指对四面体网格属性为0的模型结构显示控制,已知隔水层控制化处理是指对地层隔水层不参与模型结构显示。空洞状态是在模型显示中不存在模型结构的区域,在空间上显示为一个背景颜色,看上去就像一个空洞。
S32,设置属性分段模式和色阶模型,对S31中经过分段插值和控制化处理后的所述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属性值进行分色配色并显示,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本实施例预先设置属性分段模式和色阶模型,其中,属性分段模式是属性数据分段方法,包括属性数据平均分段、自定义分段以及分段数设置。色阶模型是对属性数据按照分段数设置每个数值显示的颜色参数,每个色阶表示不同的颜色显示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通过层控、相控多约束场地污染属性建模,消除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扩散性差异对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影响,提高污染物属性建模的精度。在建模算法上选择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算法,通过多个随机模拟实现概率统计,实现对场地污染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客观评价。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污染评价、评估、修复、治理与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对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高精度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辅助污染场地企业和管理部门作出精准的治理与修复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其中,所述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70116560000101
式中,Vi表示每个属性四面体的体积,通过微积分方法计算;
i表示四面体的个数,大小从1到n;
V表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其中,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包括属性值范围、过滤样式、过滤值控制等参数,本实施例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步骤S3获得的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属性过滤显示,然后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例如,设置属性值范围为-3.4至20.4,过滤样式为大于,过滤值为3.978,完成属性过滤后,通过累积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各个小四面体的体积,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为2185497.421立方米。
本实施例中,属性过滤的目的是更加精确的勾绘出污染物属性直接影响的区域,以及进行定量化的计算、模拟和预测污染物的影响范围、体积等。对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过滤,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实现对场地污染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显示和客观评价,作出精准的治理与修复对策,在污染评价、评估、修复、治理与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2,该系统包括:
地质体建模模块201,用于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分段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属性体建模模块203,用于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具体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的步骤,由于上述实施例中已对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对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装置,通过层控、相控多约束场地污染属性建模,消除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扩散性差异对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影响,提高污染物属性建模的精度。在建模算法上选择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算法,通过多个随机模拟实现概率统计,实现对场地污染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客观评价。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污染评价、评估、修复、治理与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对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高精度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辅助污染场地企业和管理部门作出精准的治理与修复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
属性过滤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02、存储器(memory)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3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例如包括:S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S2,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S3,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例如包括:S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S2,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S3,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通过层控、相控多约束场地污染属性建模,消除不同地层、不同相之间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扩散性差异对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影响,提高污染物属性建模的精度。在建模算法上选择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算法,通过多个随机模拟实现概率统计,实现对场地污染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客观评价。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污染评价、评估、修复、治理与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对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高精度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辅助污染场地企业和管理部门作出精准的治理与修复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S11,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载入层控相控数据;
S12,选择场地污染物,采用通用的不规则四面体元建模方法,设置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网格间距、样本影响半径、底部截断深度、地层尖灭系数和模型简化参数;
S13,通过三维模拟算法建立组内沉积微相岩性变化控制下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S2,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S3,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1
式中,V i表示每个属性四面体的体积,通过微积分方法计算;
i表示四面体的个数,大小从1到n;
V表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作为三维属性体模型的Z轴,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建立所述分段数据与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中地层厚度的正相关关系,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Z值;
S22,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将所述分段数据Z值与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X坐标、Y坐标的空间位置关联,并设置属性网格在X和Y方向上的间隔大小,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对建立的不规则四面体网格各个顶点进行数学插值,分段计算出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并进行无值区和已知隔水层控制化处理,将所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的属性值设为0,模型显示为空洞状态,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S32,设置属性分段模式和色阶模型,对分段插值和控制化处理后的所述三维属性体模型的属性值进行分色配色并显示,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6.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质体建模模块,用于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构建均质化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以场地地质分层结构和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载入层控相控数据;
选择场地污染物,采用通用的不规则四面体元建模方法,设置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网格间距、样本影响半径、底部截断深度、地层尖灭系数和模型简化参数;
通过三维模拟算法建立组内沉积微相岩性变化控制下的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
分段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污染场地高程将污染场地属性数据进行非均匀分段处理,获得污染场地属性数据的分段数据;在所述污染场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分段数据建立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
属性体建模模块,用于在所述均质化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中,采用确定性模型和非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无值区控制化处理,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对高精度的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分色配色后形成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属性过滤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属性值显示控制参数对层控相控多约束下的高精度三维属性体模型进行过滤显示,并计算出过滤后的三维属性体模型体积。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46060.4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599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060.4A CN11159901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060.4A CN11159901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010A CN111599010A (zh) 2020-08-28
CN111599010B true CN111599010B (zh) 2023-04-11

Family

ID=7218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060.4A Active CN11159901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463B (zh) * 2021-06-29 2022-06-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包括尖灭处理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5239A (zh) * 2015-09-14 2015-12-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储层物性参数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6097448A (zh) * 2016-06-08 2016-11-0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多特征约束下的盐腔围岩地质三维建模方法
CN106772584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顾及地质构造条件约束的精细体元属性赋值方法
CN108447120A (zh) * 2018-02-08 2018-08-24 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三维属性体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97637A (zh) * 2019-05-09 2019-08-06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时空插值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3384B1 (fr) * 2001-12-10 2004-04-02 Tsurf Procede, dispositif et produit programme de modelisation tridimensionnelle d'un volume geologiq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5239A (zh) * 2015-09-14 2015-12-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储层物性参数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6097448A (zh) * 2016-06-08 2016-11-0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多特征约束下的盐腔围岩地质三维建模方法
CN106772584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顾及地质构造条件约束的精细体元属性赋值方法
CN108447120A (zh) * 2018-02-08 2018-08-24 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三维属性体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97637A (zh) * 2019-05-09 2019-08-06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时空插值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010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7703B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modeling faulted multi-valued horizons
US8655632B2 (en) Gridless geological modeling
Huysmans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on model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in a cross-bedded aquifer
EP3217192B1 (en) Method for looking for oil and gas reservoir on the basis of trap-3d software
CA2912626C (en) 3d trap evaluation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oil-gas reservoir
DE112013007335T5 (de) Ein "Simulation-to-Seismic"-Arbeitsablauf, ausgelegt anhand einer kernbasierten Gesteinstypisierung und verbessert durch eine Gesteinsersatzmodellierung
CN109754182B (zh) 一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量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FR2981475A1 (fr) Methode pour construire un maillage d'un reservoir fracture avec un nombre limite de noeuds dans le milieu matrice
CA2704547A1 (en) Fracture network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Yan-lin et al.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US11906696B2 (en) Point-vector based modeling of petroleum reservoir properties for a gridless reservoir simulation model
CN106920176B (zh) 一种矿集区尺度矿产资源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7966732A (zh) 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方法
CN111599010B (zh) 一种层控相控多约束污染场地属性数据高精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Schmdit et al. IGMAS+ a new 3D Gravity, FTG and Magnetic Modeling Software.
Guo et al.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based three-dimensional automatic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for borehole data
Al-Baldawi Building a 3D geological model using petrel software for Asmari reservoir, south eastern Iraq
CN115187739B (zh) 一种gtp体元重构下的地质断层三维建模方法
GB2512372A (en) Method of modelling a subsurface volume
CN115469361B (zh) 一种碎屑岩地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Oloo et al. Three-Dimensional 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Stochastic Si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an East African Oil Field
Liu et al. Study on a computing technique suitable for true 3D modeling of complex geologic bodies
Caumon et al. 3D Stratigraphic models: representation and stochastic modelling
CN109584369A (zh) 实际地层全六面体网格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468727B (zh) 基于先验结构和已知点双重约束的层状密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