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8405A -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8405A
CN111588405A CN202010334633.1A CN202010334633A CN111588405A CN 111588405 A CN111588405 A CN 111588405A CN 202010334633 A CN202010334633 A CN 202010334633A CN 111588405 A CN111588405 A CN 111588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oil cylinder
probe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4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8405B (zh
Inventor
杨丹
周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xian Weite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346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8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8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8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8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8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0Positioning of patients, e.g. means for holding or immobilising parts of the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7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the acoustic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ansducer and the tissue
    • A61B8/4281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the acoustic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ansducer and the tissue characterised by sound-transmitting media or 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ransducer to the tiss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包括支架,支架顶部四角设有一组导柱,导柱嵌入支架内并与支架滑动连接;支架顶部设有床身,导柱贯穿床身并与床身滑动连接;支架上固连有横板,横板与床身底部之间固连有一号油缸,一号油缸的无杆腔通过进油管和控制阀连接油泵,一号油缸用于驱动床身升降;床身后端铰接有靠背,支架后侧与靠背对应位置固连有承架,靠背与承架接触连接,承架远离支架的一侧设有L形的撑杆,撑杆顶部固连有连接线,连接线一端固连有探头,另一端与主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床身上升后带动靠背滑动,使得床身与靠背水平,增加孕妇检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背景技术
彩超通常由探头(相控阵、线阵、凸阵、机械扇扫、三维探头、内窥镜探头等)、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等部分组成。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和超声回波原理,同时进行采集血流运动、组织运动信息和人体器官组织成像的设备。
用于超声成像、测量与血流运动信息采集供临床超声诊断检查使用。其中探头可经食道、血管内、术中经人体内部组织,和/或用于超声导航等领域。
彩色多普勒超声一般是用自相关技术进行多普勒信号处理,把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二维图像上,即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实际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欢迎,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
其主要优点是:
①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
②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
③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
④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
⑤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
⑥能方便了解血流的时相和速度。
⑦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
⑧能对血流束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四维彩超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962814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维彩超机,包括包括基座、杯体和彩超探头;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放置槽;其中一个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杯体;所述杯体内设有彩超探头;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彩超探头需要人工清洗的问题,防止了重复使用造成患者的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了彩超探头与患者皮肤之间间隙处的气泡,使得四维彩超机成像更加清晰,且对彩超探头进行自动的擦拭,便于彩超探头拿出时可以直接使用,减少医生的工作量;现有技术中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孕妇平躺在检测床上,之后通过探头对孕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床身高度较高,孕妇行动不便,使得孕妇上下检测床时较为困难,同时不利于孕妇调整姿势以便检测不同的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孕妇平躺在检测床上,之后通过探头对孕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床身高度较高,孕妇行动不便,使得孕妇上下检测床时较为困难,同时不利于孕妇调整姿势以便检测不同的部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四角设有一组导柱,导柱嵌入支架内并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顶部设有床身,导柱贯穿床身并与床身滑动连接;所述支架上固连有横板,横板与床身底部之间固连有一号油缸,一号油缸的无杆腔通过进油管和控制阀连接油泵,一号油缸用于驱动床身升降;所述床身后端铰接有靠背,支架后侧与靠背对应位置固连有承架,靠背与承架接触连接,通过床身上升后带动靠背滑动,使得床身与靠背水平,增加孕妇检查效率;所述承架远离支架的一侧设有L形的撑杆,撑杆顶部固连有连接线,连接线一端固连有探头,另一端与主机连接;现有技术中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孕妇平躺在检测床上,之后通过探头对孕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床身高度较高,孕妇行动不便,使得孕妇上下检测床时较为困难,同时不利于孕妇调整姿势以便检测不同的部位,此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收缩,带动床身下降,由于床身与靠背铰接,使得床身下降时带动靠背转动并直立,进而使得床身与靠背形成座椅状态,进而方便孕妇坐在床身上,之后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升起,进而带动床身上升到预定高度,此时床身与靠背水平均水平布置且高度一致,即可进行彩超的检测,增加了孕妇躺在病床的效率,降低了孕妇上下检测床的难度,进而增加了孕妇彩超的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床身两侧的导柱顶部设有扶手,扶手一端与导柱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接触连接,通过活扶手减少意外挤压伤害;当床身下降时,扶手相对于床身上升,进而使得孕妇可以抓握扶手调整姿态,增加孕妇的稳定入座,当孕妇在床身上坐稳之后通过一号油缸带动床身上升,进而使得床身与扶手之间距离减小,此时由于扶手一端与导柱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接触连接,进而使得扶手有一定的转动空间,防止扶手夹伤手部,增加检测仪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承架宽度小于靠背宽度,且承架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所述靠背背面与滚轮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槽,滚轮在导槽中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在靠背背面一侧滚轮与导槽,减少异物卡柱承架;由于承架宽度小于靠背宽度,且承架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使得支撑靠背转动的运动部件全部位于靠背的背面,减少活动部件卡入被褥或头发等异物,增加靠背运动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伤害的概率,保证靠背顺利转动到预定姿态,进而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承架远离床身的一侧固连有一组支板,撑杆下端与支板转动连接;所述撑杆靠近下部位置固连有转动架,转动架远离撑杆的一端铰接有二号油缸,二号油缸远离转动架的一端与承架铰接;所述二号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排油管与一号油缸的有杆腔连通;一号油缸驱动床身上升时带动撑杆转动,使得探头移动到孕妇的正上方,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当一号油缸的无杆腔中充入液压油时,液压油驱动一号油缸顶起床身,进而使得床身与靠背持平,此时一号油缸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排油管充入二号油缸的有杆腔中,进而使得二号油缸收缩,带动转动杆和撑杆转动,最后使得探头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增加医生手持探头的便捷性,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中部设有弹性的螺旋部,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的连接,减少连接线靠近探头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减轻医生手腕负担;当探头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时,医生通过握住探头并轻轻向下拉动探头,使得螺旋部伸长,进而使得探头接触孕妇待检测部位,顺利进行彩超检测,由于连接线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的连接,减少连接线靠近探头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通过螺旋部向上的弹力抵消一部分探头的重力,进一步减少医生手腕部的负担,进而减少医生手腕因长时间握持驱动探头产生的疲劳,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外周套设有防护管,防护管内径大于连接线外径;所述撑杆顶部设有用于加注耦合剂的储料仓;防护管一端与储料仓连通,另一端与探头内开设的润滑孔连通;所述探头中部设有记忆海绵支撑的握持部,握持部内设有弹性囊,弹性囊设置于润滑孔中部;所述弹性囊底部与润滑孔的连接处固连有弹性膜,弹性膜中部开设有通孔;通过挤压握持部补充耦合剂,进一步增加孕妇检查的效率;通过防护管减少连接线的磨损,进而提高连接线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管与连接线之间的夹层与储料仓和润滑孔连通,使得需要进行彩超检测时耦合剂快速从润滑孔排出,对待检测部位进行润滑和填充,增加彩超检测的效率,减少耦合剂涂抹工序;同时防护管与连接线之间的耦合剂还能减少防护管与连接线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延长连接线的使用寿命;当润滑孔中自然流出的耦合剂剂量不足时,通过医生握紧握持部,进而挤压弹性囊,使得弹性囊中的耦合剂压力增加之后撑大通孔,进而增加润滑孔中流出的耦合剂剂量,进一步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收缩,带动床身下降,由于床身与靠背铰接,使得床身下降时带动靠背转动并直立,进而使得床身与靠背形成座椅状态,进而方便孕妇坐在床身上,之后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升起,进而带动床身上升到预定高度,此时床身与靠背水平均水平布置且高度一致,即可进行彩超的检测,增加了孕妇躺在病床的效率,降低了孕妇上下检测床的难度,进而增加了孕妇彩超的检测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通过防护管与连接线之间的耦合剂还能减少防护管与连接线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延长连接线的使用寿命;当润滑孔中自然流出的耦合剂剂量不足时,通过医生握紧握持部,进而挤压弹性囊,使得弹性囊中的耦合剂压力增加之后撑大通孔,进而增加润滑孔中流出的耦合剂剂量,进一步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测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探头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支架1、导柱11、床身12、横板13、一号油缸14、靠背15、承架16、撑杆17、连接线18、探头2、扶手19、滚轮3、导槽31、支板32、转动架33、二号油缸34、螺旋部35、防护管36、储料仓37、润滑孔21、握持部22、弹性囊23、弹性膜24、通孔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部四角设有一组导柱11,导柱11嵌入支架1内并与支架1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床身12,导柱11贯穿床身12并与床身1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固连有横板13,横板13与床身12底部之间固连有一号油缸14,一号油缸14的无杆腔通过进油管和控制阀连接油泵,一号油缸14用于驱动床身12升降;所述床身12后端铰接有靠背15,支架1后侧与靠背15对应位置固连有承架16,靠背15与承架16接触连接,通过床身12上升后带动靠背15滑动,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水平,增加孕妇检查效率;所述承架16远离支架1的一侧设有L形的撑杆17,撑杆17顶部固连有连接线18,连接线18一端固连有探头2,另一端与主机连接;现有技术中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孕妇平躺在检测床上,之后通过探头2对孕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床身12高度较高,孕妇行动不便,使得孕妇上下检测床时较为困难,同时不利于孕妇调整姿势以便检测不同的部位,此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14收缩,带动床身12下降,由于床身12与靠背15铰接,使得床身12下降时带动靠背15转动并直立,进而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形成座椅状态,进而方便孕妇坐在床身12上,之后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14升起,进而带动床身12上升到预定高度,此时床身12与靠背15水平均水平布置且高度一致,即可进行彩超的检测,增加了孕妇躺在病床的效率,降低了孕妇上下检测床的难度,进而增加了孕妇彩超的检测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床身12两侧的导柱11顶部设有扶手19,扶手19一端与导柱11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11接触连接,通过活扶手19减少意外挤压伤害;当床身12下降时,扶手19相对于床身12上升,进而使得孕妇可以抓握扶手19调整姿态,增加孕妇的稳定入座,当孕妇在床身12上坐稳之后通过一号油缸14带动床身12上升,进而使得床身12与扶手19之间距离减小,此时由于扶手19一端与导柱11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11接触连接,进而使得扶手19有一定的转动空间,防止扶手19夹伤手部,增加检测仪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架16宽度小于靠背15宽度,且承架1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3;所述靠背15背面与滚轮3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槽31,滚轮3在导槽31中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在靠背15背面一侧滚轮3与导槽31,减少异物卡柱承架16;由于承架16宽度小于靠背15宽度,且承架1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3,使得支撑靠背15转动的运动部件全部位于靠背15的背面,减少活动部件卡入被褥或头发等异物,增加靠背15运动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伤害的概率,保证靠背15顺利转动到预定姿态,进而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架16远离床身12的一侧固连有一组支板32,撑杆17下端与支板32转动连接;所述撑杆17靠近下部位置固连有转动架33,转动架33远离撑杆17的一端铰接有二号油缸34,二号油缸34远离转动架33的一端与承架16铰接;所述二号油缸34的有杆腔通过排油管与一号油缸14的有杆腔连通;一号油缸14驱动床身12上升时带动撑杆17转动,使得探头2移动到孕妇的正上方,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当一号油缸14的无杆腔中充入液压油时,液压油驱动一号油缸14顶起床身12,进而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持平,此时一号油缸14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排油管充入二号油缸34的有杆腔中,进而使得二号油缸34收缩,带动转动杆和撑杆17转动,最后使得探头2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增加医生手持探头2的便捷性,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线18中部设有弹性的螺旋部35,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2的连接,减少连接线18靠近探头2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减轻医生手腕负担;当探头2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时,医生通过握住探头2并轻轻向下拉动探头2,使得螺旋部35伸长,进而使得探头2接触孕妇待检测部位,顺利进行彩超检测,由于连接线18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2的连接,减少连接线18靠近探头2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通过螺旋部35向上的弹力抵消一部分探头2的重力,进一步减少医生手腕部的负担,进而减少医生手腕因长时间握持驱动探头2产生的疲劳,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线18外周套设有防护管36,防护管36内径大于连接线18外径;所述撑杆17顶部设有用于加注耦合剂的储料仓37;防护管36一端与储料仓37连通,另一端与探头2内开设的润滑孔21连通;所述探头2中部设有记忆海绵支撑的握持部22,握持部22内设有弹性囊23,弹性囊23设置于润滑孔21中部;所述弹性囊23底部与润滑孔21的连接处固连有弹性膜24,弹性膜24中部开设有通孔25;通过挤压握持部22补充耦合剂,进一步增加孕妇检查的效率;通过防护管36减少连接线18的磨损,进而提高连接线18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夹层与储料仓37和润滑孔21连通,使得需要进行彩超检测时耦合剂快速从润滑孔21排出,对待检测部位进行润滑和填充,增加彩超检测的效率,减少耦合剂涂抹工序;同时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耦合剂还能减少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延长连接线18的使用寿命;当润滑孔21中自然流出的耦合剂剂量不足时,通过医生握紧握持部22,进而挤压弹性囊23,使得弹性囊23中的耦合剂压力增加之后撑大通孔25,进而增加润滑孔21中流出的耦合剂剂量,进一步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孕妇平躺在检测床上,之后通过探头2对孕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床身12高度较高,孕妇行动不便,使得孕妇上下检测床时较为困难,同时不利于孕妇调整姿势以便检测不同的部位,此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14收缩,带动床身12下降,由于床身12与靠背15铰接,使得床身12下降时带动靠背15转动并直立,进而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形成座椅状态,进而方便孕妇坐在床身12上,之后通过控制阀控制一号油缸14升起,进而带动床身12上升到预定高度,此时床身12与靠背15水平均水平布置且高度一致,即可进行彩超的检测,增加了孕妇躺在病床的效率,降低了孕妇上下检测床的难度,进而增加了孕妇彩超的检测效率;当床身12下降时,扶手19相对于床身12上升,进而使得孕妇可以抓握扶手19调整姿态,增加孕妇的稳定入座,当孕妇在床身12上坐稳之后通过一号油缸14带动床身12上升,进而使得床身12与扶手19之间距离减小,此时由于扶手19一端与导柱11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11接触连接,进而使得扶手19有一定的转动空间,防止扶手19夹伤手部,增加检测仪的安全性;由于承架16宽度小于靠背15宽度,且承架1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3,使得支撑靠背15转动的运动部件全部位于靠背15的背面,减少活动部件卡入被褥或头发等异物,增加靠背15运动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伤害的概率,保证靠背15顺利转动到预定姿态,进而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当一号油缸14的无杆腔中充入液压油时,液压油驱动一号油缸14顶起床身12,进而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持平,此时一号油缸14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排油管充入二号油缸34的有杆腔中,进而使得二号油缸34收缩,带动转动杆和撑杆17转动,最后使得探头2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增加医生手持探头2的便捷性,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当探头2转动到孕妇的正上方时,医生通过握住探头2并轻轻向下拉动探头2,使得螺旋部35伸长,进而使得探头2接触孕妇待检测部位,顺利进行彩超检测,由于连接线18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2的连接,减少连接线18靠近探头2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通过螺旋部35向上的弹力抵消一部分探头2的重力,进一步减少医生手腕部的负担,进而减少医生手腕因长时间握持驱动探头2产生的疲劳,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通过防护管36减少连接线18的磨损,进而提高连接线18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夹层与储料仓37和润滑孔21连通,使得需要进行彩超检测时耦合剂快速从润滑孔21排出,对待检测部位进行润滑和填充,增加彩超检测的效率,减少耦合剂涂抹工序;同时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耦合剂还能减少防护管36与连接线18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延长连接线18的使用寿命;当润滑孔21中自然流出的耦合剂剂量不足时,通过医生握紧握持部22,进而挤压弹性囊23,使得弹性囊23中的耦合剂压力增加之后撑大通孔25,进而增加润滑孔21中流出的耦合剂剂量,进一步增加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部四角设有一组导柱(11),导柱(11)嵌入支架(1)内并与支架(1)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床身(12),导柱(11)贯穿床身(12)并与床身(1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固连有横板(13),横板(13)与床身(12)底部之间固连有一号油缸(14),一号油缸(14)的无杆腔通过进油管和控制阀连接油泵,一号油缸(14)用于驱动床身(12)升降;所述床身(12)后端铰接有靠背(15),支架(1)后侧与靠背(15)对应位置固连有承架(16),靠背(15)与承架(16)接触连接,通过床身(12)上升后带动靠背(15)滑动,使得床身(12)与靠背(15)水平,增加孕妇检查效率;所述承架(16)远离支架(1)的一侧设有L形的撑杆(17),撑杆(17)顶部固连有连接线(18),连接线(18)一端固连有探头(2),另一端与主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2)两侧的导柱(11)顶部设有扶手(19),扶手(19)一端与导柱(11)铰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导柱(11)接触连接,通过活扶手(19)减少意外挤压伤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16)宽度小于靠背(15)宽度,且承架(1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3);所述靠背(15)背面与滚轮(3)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槽(31),滚轮(3)在导槽(31)中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在靠背(15)背面一侧滚轮(3)与导槽(31),减少异物卡柱承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16)远离床身(12)的一侧固连有一组支板(32),撑杆(17)下端与支板(32)转动连接;所述撑杆(17)靠近下部位置固连有转动架(33),转动架(33)远离撑杆(17)的一端铰接有二号油缸(34),二号油缸(34)远离转动架(33)的一端与承架(16)铰接;所述二号油缸(34)的有杆腔通过排油管与一号油缸(14)的有杆腔连通;一号油缸(14)驱动床身(12)上升时带动撑杆(17)转动,使得探头(2)移动到孕妇的正上方,进而增加孕妇的检查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8)中部设有弹性的螺旋部(35),通过垂直方向与探头(2)的连接,减少连接线(18)靠近探头(2)的一端因频繁弯曲引起的损坏,同时减轻医生手腕负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8)外周套设有防护管(36),防护管(36)内径大于连接线(18)外径;所述撑杆(17)顶部设有用于加注耦合剂的储料仓(37);防护管(36)一端与储料仓(37)连通,另一端与探头(2)内开设的润滑孔(21)连通;所述探头(2)中部设有记忆海绵支撑的握持部(22),握持部(22)内设有弹性囊(23),弹性囊(23)设置于润滑孔(21)中部;所述弹性囊(23)底部与润滑孔(21)的连接处固连有弹性膜(24),弹性膜(24)中部开设有通孔(25);通过挤压握持部(22)补充耦合剂,进一步增加孕妇检查的效率。
CN202010334633.1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Active CN111588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633.1A CN111588405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633.1A CN111588405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8405A true CN111588405A (zh) 2020-08-28
CN111588405B CN111588405B (zh) 2023-07-28

Family

ID=7218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4633.1A Active CN111588405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84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5248A (ja) * 1988-12-23 1990-07-19 Nova Technol Inc 患者移動装置
RU2040199C1 (ru) * 1992-04-15 1995-07-25 Роберт Густавович Горн Кресло для отдыха
CN203815493U (zh) * 2014-04-18 2014-09-10 孔祥芹 妇产科用新型四维彩超机
CN205083923U (zh) * 2015-10-27 2016-03-16 黄晓洁 一种具有腿托的妇产科检查床
CN108309349A (zh) * 2018-02-13 2018-07-24 练陈敏 一种影像科用四维彩超检测设备
CN209092015U (zh) * 2018-10-30 2019-07-12 屈兴玲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妇产科用检查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5248A (ja) * 1988-12-23 1990-07-19 Nova Technol Inc 患者移動装置
RU2040199C1 (ru) * 1992-04-15 1995-07-25 Роберт Густавович Горн Кресло для отдыха
CN203815493U (zh) * 2014-04-18 2014-09-10 孔祥芹 妇产科用新型四维彩超机
CN205083923U (zh) * 2015-10-27 2016-03-16 黄晓洁 一种具有腿托的妇产科检查床
CN108309349A (zh) * 2018-02-13 2018-07-24 练陈敏 一种影像科用四维彩超检测设备
CN209092015U (zh) * 2018-10-30 2019-07-12 屈兴玲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妇产科用检查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8405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3491U (zh) 产科用超声诊断架
CN109700620B (zh) 一种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测辅助装置
CN111938698A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b超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88405A (zh) 一种产科用四维彩超检查仪
CN210541618U (zh) 一种超声科室用b超检查支架
CN111820951B (zh) 一种卵巢囊肿检测装置
CN111250469B (zh) 一种超声影像探头清洗装置
CN213046984U (zh) 超声科自动耦合探头组合装置及自动供剂探头组合装置
CN214632193U (zh) 一种可快速无菌消毒的整机防水无线探头式超声诊断仪
CN211583202U (zh) Ct扫描仪
CN114711914A (zh) 一种高精度穿刺活检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4145773A (zh) 一种可使用不同体型儿童的脑部b超扫描架
CN1883392A (zh)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CN209055420U (zh) 一种医用注射针针尖穿刺力测试仪
CN110974279A (zh) Ct扫描仪
CN213588319U (zh) 超声科室用b超检查支架
CN221013308U (zh) 一种彩色超声诊断装置
CN108634988A (zh) 一种用于检测胎儿畸形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CN216317689U (zh) 一种彩超专用诊断床
CN111603196A (zh) 一种影像科用四维彩超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215078842U (zh) 一种用于智能医学工程的医学成像设备
CN215821553U (zh) 一种用于彩超引导肺穿刺装置的工作台
CN210228120U (zh) 人工测量中心静脉压专用装置
CN216675775U (zh) 一种心内科用超声检测床
CN218165372U (zh) 一种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疾病的超声检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234000 room 5011, building 5, situ Industrial Park, intersection of Tonghe road and Panlongshan Road,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Sixi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xian weite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1, Lianhua Road, Bo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g D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