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7586A -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 Google Patents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7586A
CN111587586A CN201980006642.3A CN201980006642A CN111587586A CN 111587586 A CN111587586 A CN 111587586A CN 201980006642 A CN201980006642 A CN 201980006642A CN 111587586 A CN111587586 A CN 11158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point
node
message
mobil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66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7586B (zh
Inventor
迈赫迪·阿拉什米德·阿卡哈瓦因·穆罕默迪
彼得·艾斯伍德-史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8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7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7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7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网络中的方法,所述移动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用于通过点对点隧道从第二节点接收报文。所述方法包括第三节点执行以下操作: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使用包含所述访问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报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

Description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5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GTPTunnels for the support of Anchorless Backhaul)”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15/871,294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背景技术
移动回传网络通常依赖于锚节点,例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PDN Gateway,PGW)中的一个或两个,以提供与移动电子设备相关的设备管理服务(例如,流量监控、策略执行、生成客户账单报表)。
以前曾提出无锚网络这个概念,但这些提议没有提供维持设备管理服务可采用的任何方法。
该背景信息提供了申请人认为可能与本发明相关的信息。任何上述信息不会或不应解释为构成与本发明相冲突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或改进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网络中的方法,所述移动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用于通过点对点隧道从第二节点接收报文。所述方法包括第三节点执行以下步骤: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使用包含所述访问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报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
附图简要说明
进一步地,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将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是可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的计算和通信环境内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2是电子设备可在逻辑平台上提供虚拟化服务的逻辑平台的逻辑框图;
图3A至图3C是其中可部署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网络的网元的框图;
图4是在图3A和图3B的网络中实现的会话建立和切换流程的一种示例的消息流程图;
图5是在图3A和和3B的网络中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消息流程图;
图6是其中可部署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移动网络的网元的框图;
图7是在图6的网络中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消息流程图;
图8是其中可部署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移动网络的网元的框图;
图9是在图8的网络中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消息流程图;
图10是其中可部署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移动网络的网元的框图;
图11是在图10的网络中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消息流程图。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通过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为方便描述,这些实施例使用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的4G和5G网络中已知的特征和术语。然而,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类网络。相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在任何网络中实现,在该网络中,发送到电子设备的报文通过隧道路由到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接入点。类似地,为了方便描述,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使用在网络中的一对端点节点之间建立的通用协议无线系统(Generic Protocol Radio System,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 Protocol,GTP)隧道的特征。然而,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GTP隧道。相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使用任何隧道协议来实现。
图1是在可用于实现本文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计算和通信环境100中的电子设备(electronic device,ED)102的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2可以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的网元,例如基站(例如,NodeB、增强型基站(enhanced Node B,eNodeB)、下一代NodeB(有时称为gNodeB或gNB)、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PDN网关(PDN Gateway,PGW)或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等网关(gateway,GW)、或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中的各种其他节点或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2可以是通过无线接口连接到网络基础设施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其它可分类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ED 102可以是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设备(也称为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设备),或者尽管没有向用户提供直接服务但可被归类为UE 的其它此类设备。在一些参考文献中,ED 102也可以称为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MD),不管设备本身是被设计用于移动或能够实现移动性,这个术语指连接到移动网络的设备。特定设备可使用所有所示的组件或仅仅使用组件的一个子集,且设备之间的集成程度可能不同。此外,设备可以包含组件的多个实例,例如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接收器等。电子设备102通常包括处理器106,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等专用处理器或其它此类处理器、存储器108、连接ED102的组件的网络接口110和总线112。ED 102可选地还可以包括大容量存储设备114、视频适配器116和I/O接口118(如虚线所示)等组件。
存储器108可包括任何类型的非瞬时性系统存储器,可由处理器106读取,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其组合。在具体实施例中,存储器108可以包括不止一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开机时使用的ROM,以及执行程序时使用的存储程序和数据的DRAM。总线11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总线架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内存总线或内存控制器、外设总线或视频总线。
电子设备1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10,所述网络接口110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接口和无线网络接口中的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网络接口11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网络120的有线网络接口,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其它设备的无线接入网络接口122。当ED 102是网络基础设施时,对于用作核心网(core network,CN)网元,而不是无线边缘(例如,eNB)处的网元的节点或功能,可以省略无线接入网接口122。当ED 102是网络的无线边缘处的基础设施时,可以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接口。当ED 102是无线连接的设备时,例如用户设备,可以存在无线接入网接口122,并且可以通过WiFi网络接口等其它无线接口来补充。网络接口110允许电子设备102与远端实体进行通信,例如与连接到网络120的实体进行通信。
大容量存储器114可包括任何类型的非瞬时性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程序和其它信息,并使这些数据、程序和其它信息可通过总线112访问。大容量存储器114可包括固态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或光盘驱动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容量存储器114可远离电子设备102,并通过接口110等网络接口访问。在所示实施例中,大容量存储器114与包括所述大容量存储器114的存储器108不同,并且通常可以执行对时延不敏感的存储任务,但是通常可以提供较小易失性或没有易失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容量存储器114可以与存储器108集成以形成异构存储器。
可选的视频适配器116和I/O接口118(如虚线所示)提供将电子设备102耦合到外部输入和输出设备的接口。输入和输出设备,例如包括耦合到视频适配器116的显示器124和耦合到I/O接口118的触摸屏等I/O设备126。其它设备可以耦合到电子设备102,并且可以使用额外的或更少的接口。例如,可使用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未示出)等串行接口将接口提供给外部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ED 102是数据中心的一部分的实施例中,I/O接口118和视频适配器116可以虚拟化并通过网络接口110提供。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2可以是独立设备,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2可以位于在数据中心内部。在本领域中,数据中心可以理解为可用作集体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计算资源(通常以服务器的形式)的集合。在数据中心内,可以将多个服务器连接在一起提供计算资源池,从而可以在该计算资源池上实现虚拟化实体。数据中心之间可以互连,形成计算和存储资源池组成的网络,每个资源池之间通过连接资源进行连接。连接资源可以是以太网或光通信链路等物理连接,还可以是无线通信信道。如果两个不同的数据中心由多个不同的通信信道连接,则可以使用包括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LAG)在内的任何多种技术将链路组合在一起。应当理解的是,计算、存储和连接资源(以及网络内的其它资源)中的任何或全部资源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划分,在某些情况下以资源切片的形式划分。如果将多个连接的数据中心或其它节点集合中的资源进行切片,则可以创建不同的网络切片。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代表性服务器200的架构的框图。可以设想,服务器200可以以物理方式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设备和路由器(任一个或所有设备可以根据上文图1所述的系统100进行构建),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本地网络或集群,并执行合适的软件,执行想要的功能。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有许多可出于本发明的目的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的合适组合,这些组合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或者可能在将来开发。因此,本说明书中不包括物理服务器硬件的附图。相反,图2的框图示出了服务器200的代表性功能架构,可以理解的是,该功能架构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硬件和软件组合来实现。还应理解,服务器200本身可以是虚拟化实体。由于从另一节点的角度来看,虚拟化实体具有与物理实体相同的属性,因此虚拟化计算平台和物理计算平台都可以作为实现虚拟化功能的底层资源。
如图2所示,所示服务器200通常包括托管基础设施202和应用平台204。托管基础设施202包括服务器200的物理硬件资源206(例如信息处理、流量转发、数据存储资源)以及向应用平台204呈现抽象化硬件资源206的虚拟化层208。这种抽象的具体实现取决于应用程序层所托管的应用程序的需求(将在下文中描述)。因此,例如,提供流量转发功能的应用可以使用硬件资源206的抽象来表征以简化在一个或多个路由器中实现流量转发策略。类似地,提供数据存储功能的应用可以使用硬件资源206的抽象来表征从而有助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例如,使用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虚拟化层208和应用平台204可以统称为超级管理器(Hypervisor)。
应用平台204提供托管应用的能力,并且包括虚拟化管理器210和应用平台服务212。虚拟化管理器210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设施来支持应用214的灵活和高效的多租户运行时环境和托管环境。在实现过程中,虚拟化管理器210可以为平台204所托管的每个应用提供安全性和资源“沙盒”。每个“沙盒”可以实现为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216,可以包括合适的操作系统和对服务器200的(虚拟化)硬件资源206的受控访问。应用平台服务212向应用平台204上托管的应用214提供一组中间件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下文将提供详细描述。
来自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的应用214可以在相应的虚拟机216中部署和执行。例如,管理和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ANO)功能、面向服务的网络自动创建(Service Oriented Network Auto-Creation,SONAC)功能(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并入SONAC控制器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软件定义拓扑(Software Defined Topology,SDT)、软件定义协议(Software Defined Protocol,SDP)以及软件定义资源分配(Software Defined Resource Allocation,SDRA)控制器中任一控制器)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应用平台204上托管的一个或多个应用214来实现。应用214之间的通信和服务器200中的服务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本领域已知的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原则进行设计。
通信服务218可允许单个服务器200上托管的应用214与应用平台服务212(例如,通过预定义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进行通信以及应用214之间相互通信(例如,通过服务特定API)。
服务注册表220可提供服务器200上可用服务的可视化。此外,服务注册表220可提供服务可用性(例如,服务状态)以及相关的接口和版本。应用214可使用服务注册表来发现和定位应用214所需服务的端点,并发布其服务端点以供其它应用使用。
移动边缘计算允许云应用服务与虚拟化移动网络网元一起托管在数据中心,用于支持云无线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的处理需求。例如,eNodeB或gNB节点可以虚拟化为在VM 216中执行的应用214。网络信息服务(Network InformationService,NIS)222可以为应用214提供低层级网络信息。例如,应用214可以使用NIS 222提供的信息来计算和提供高层级和有意义的数据,例如:小区ID、用户位置、小区负载和吞吐量。
业务卸载功能(Traffic Off-Load Function,TOF)服务224可优先处理流量,以及将已选的基于策略的用户数据流路由到应用214或者从应用214路由已选的基于策略的用户数据流。TOF服务224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应用214,包括:穿通模式,(上行或下行、上行和下行)流量被传递到应用214,应用214可以对流量进行监控、修改或整形,然后将流量发送回原始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例如3GPP承载);端点模式,流量由用作服务器的应用214终止。
可以理解的是,图2的服务器架构是平台虚拟化的一个示例,其中每个虚拟机216模拟具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的物理计算机和其主机系统的(虚拟化)硬件资源。在虚拟机216上执行的软件应用214与底层硬件资源206分离(例如,通过虚拟化层208和应用平台204分离)。一般而言,虚拟机216实现为超级管理器(例如,虚拟化层208和应用平台204)的客户端,所述超级管理器向虚拟机216呈现抽象化硬件资源206。
其它已知的虚拟化技术或未来可能开发的虚拟化技术可使用不同功能架构的服务器200。例如,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是一种虚拟化技术,其中操作系统的内核允许存在多个相互隔离的用户空间实例,而不仅仅是一个实例。这些实例有时称为容器、虚拟化引擎(virtualization engine,VE)或监狱(例如“FreeBSD监狱”或“chroot监狱”),可以从在其中运行的应用的角度模拟物理计算机。然而,与虚拟机不同的是,每个用户空间实例可以使用主机系统内核直接访问主机系统的硬件资源206。在这种布置中,用户空间实例至少不需要图2的虚拟化层208。更广泛地说,服务器200的功能架构可根据虚拟化技术的选择和特定虚拟化技术的可能不同的供应商而变化。
图3A为示意性地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代表性网络300的架构的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300可以以物理方式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设备和路由器(任一个或所有设备可以根据上文图1所述的系统100进行构建),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广域网,并执行合适的软件,执行想要的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网络300的部分或全部网元可以是在上文结合图2所述的服务器环境中执行的虚拟化实体。因此,本说明书中不包括物理网络硬件的附图。相反,图3的框图示出了网络300的代表性功能架构,可以理解的是,该功能架构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硬件和软件组合来实现。
在图3A的示例中,网络300包括连接到核心网304的一对接入点302A、302B,核心网304用于通过链路306向连接到接入点302A、302B的电子设备102提供通信和连接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306可以包括ED 102与连接到AP 302的网络接口110的天线122(图3中未示出)之间的无线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集中化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环境中,链路306可以包含到接入点302的无线链路和前传连接。在4G或5G网络环境中,接入点302A、302B可以是eNodeB或gNB节点,核心网304可以是提供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308、服务提供商服务器(Service Provider Server,SPS)310、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312、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Charging Control,PCC)功能314,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316或其前任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318和PDN网关(PDN Gateway,PGW)320等网络功能的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PDN网关320可用于提供与数据网络322(例如互联网)的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在典型的4G或5G网络环境中,SGW308、SPS 310、HSS 312、PCC 314、AMF/MME 316、NEF 318和PGW 320中的一个或多个。到ED102和来自ED 102的用户面报文可以通过在为ED 102提供服务的接入点302和SGW 308之间延伸的第一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 Protocol,GTP-1)隧道(GTP-1)324,和在SGW 308和PGW 320之间延伸的第二GTP隧道(GTP-3)326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AP 302与位于AP覆盖范围内的ED 102之间的每条链路306,建立在接入点302和SGW 308之间延伸的对应隧道324。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AP 302和SGW 308之间的每条隧道324,建立在SGW308和PGW 320之间延伸的对应隧道326。在其它实施例中,在SGW 308和PGW 320之间延伸的隧道326可用于传送与SGW 308和一个或多个AP 302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隧道324相关的流量。
隧道GTP-1 324和GTP-2 326可以是点对点隧道,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用户数据面(User Data Plane,UDP)端口号以及与作为隧道端点的节点相关的IP地址来标识。例如,图3B更详细地示出了在AP(A)302A和SGW 308之间延伸的隧道GTP-1 324。如图3B所示,GTP-1 324包括一对单向隧道GTP-1(DL)324A和GTP-1(UL)324B。GTP-1(DL)324A用于将下行报文从SGW 308传送到AP(A)302A。相反,GTP-1(UL)324B用于将上行报文从AP(A)302A传送到SGW308。
GTP-1 324的两个端点节点中的每个端点节点具有相应的IP地址,该IP地址可用于通过UL隧道和DL隧道路由上行和下行报文流量。在建立GTP-1 324期间,AP(A)302A可以为UL隧道和DL隧道分配相应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1)和UDP端口号(=端口1),SGW 308可以为所述隧道分配相应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2)和UDP端口号(=端口2)。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的UDP端口号(例如,“2152”)可用于在网络或网络域中建立的GTP隧道。在这种情况下,端口1和端口2对应于预定的UDP端口号,因此具有相同的值。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隧道建立期间为每个端点节点选择相应的端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端点节点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端口号,所述端口号可以是也可以不是“2152”。通常情况下,在隧道建立期间,两个端点节点之间至少会共享TEID,以便每个节点能够标识并正确处理通过隧道接收的报文。例如,SGW 308可以通过隧道GTP-1(DL)324A向AP(A)302A发送目的地为ED 102的下行(DL)报文,使用隧道头328A封装所述下行(DL)报文,所述隧道头328A包括:SGW308的用作源地址(source address,SA)的IP地址;SGW308用作源端口(source port,SP)的UDP端口号;AP(A)302A的用作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的IP地址;AP(A)302A用作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DP)的端口号,以及SGW 308在隧道建立期间分配给隧道的TEID(=TEID2)。AP(A)302A在接收到DL报文之后,可以从隧道头328A中读取源端口号和源地址以验证DL报文是从SGW 308发送的;并将隧道头328A的TEID字段与SGW 308之前在隧道建立期间提供给隧道头328A的TEID字段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验证报文的TEID是由SGW 308发出的。根据这些步骤,AP(A)302A可以验证SGW 308是否确实通过隧道GTP-1发送了所接收的DL报文。AP(A)还可以使用隧道头328A的TEID(=TEID2)来标识链路306,DL报文应通过链路306转发给ED 102。
类似地,AP(A)302A可以通过隧道GTP-1(UL)324B向SGW 308发送目的地为数据网络322的上行(UpLink,UL)报文,使用隧道头328B封装,包括:AP(A)302A的用作源地址(source address,SA)的IP地址;AP(A)302A用作源端口(source port,SP)的UDP端口号;SGW 308用作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的IP地址;SGW 308用作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DP)的端口号,以及AP(A)302A在隧道建立期间分配的TEID(=TEID1)。SGW 308在接收到UL报文之后,可以从隧道头中读取源端口号和源地址,以验证UL报文是从AP(A)302A发送的;并将隧道头的TEID字段与AP(A)302A之前在隧道建立期间提供给SGW308的TEID字段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验证报文的TEID是由AP(A)302A发出的。根据这些步骤,SGW 308可以验证AP(A)302A是否确实通过隧道GTP-1发送了所接收的UL报文。SGW 308还可以使用隧道头328B的TEID(=TEID1)来标识隧道GTP-2 326,UL报文应通过隧道GTP-2 326转发给PGW 320。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在接入点302和SGW 308之间延伸的隧道324的隧道信息是向网络中的其它实体开放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节点(例如,AP 302或SGW 308)可维护其隧道信息列表,该列表可仅涉及用作端点的相关节点的隧道。在这种情况下,节点可以允许其它节点访问所述节点的隧道信息列表。例如,节点可以提供其它节点可以订阅的隧道信息更新服务。在另一示例中,节点可以响应来自其它节点的信息请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节点向网络300的其它节点公开其部分或全部隧道信息列表的其它方法是显而易见(或变得显而易见)的。
图3A至图3C示出了隧道信息的中央存储库330由任何合适的网络管理功能维护,并且可由网络中的其它节点访问的具体的示例实施例。在图3A至图3C的示例中,中央存储库330存储隧道信息。每个隧道324的隧道信息包括:设备标识符332、目的地址334、目的端口336和源TEID 338。设备标识符332可识别与隧道相关的端到端业务流的端点。例如,GTP-1(DL)324A与ED 102的下行业务流相关,ED 102是ED 102与通过数据网络322可访问的应用服务器(未示出)之间的端到端业务流的端点。相应地,设备标识符332可以包含ED 102的标识符(例如IP地址)。目的地址334、目的端口336和源TEID 338包括插入到通过隧道发送的报文中的数据。例如,如上文结合图3B所述,SGW 308将发送到ED 102的DL报文封装在隧道头328A中,该隧道头328A包括AP(A)302A的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以及SGW 308分配的TEID。因此,这些值可以提供给中央存储库330(例如由AP(A)302A或SGW 308提供),并向网络300中的其它实体公开。
图4是在和图3A的网络300中实现的会话建立400和切换402流程的一种示例的消息流程图。图3C示出了在完成切换流程402之后网络300的状态。
参考图4和图3A,会话建立400通常以从移动电子设备(electronic device,ED)102向初始接入点302A发送的服务请求404开始。在接收到服务请求404后,接入点302A可以将对应的服务请求(在406处)转发给AMF/MME 316。在接收到服务请求之后,AMF/MME 316可以与HSS 312进行交互(在408处)以验证服务请求,并在验证成功后与SGW 308和PGW 320进行交互以建立支持所请求的服务所需的连接(诸如,例如GTP隧道324)和关联。
在支持所请求的服务所需的连接和关联建立之后,就可以开始(在410处)与服务会话相关的端到端业务流。同时,接入点302A(或SWG 308)可以将与初始AP 302A和SGW308之间建立的下行GTP隧道(GTP-1(DL))324A相关的隧道信息转发给中央存储库330(在412处)。如上所述,SGW 308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的隧道信息可以包括ED 102的设备标识符332、初始AP 302A的目的地址334和目的端口336,以及SGW 308分配的源TEID 338。
可选地,初始AP 302A(或SWG 308)还可以将与初始AP 302A和SGW 308之间建立的上行GTP隧道(GTP-1(UL))324B相关的隧道信息转发给中央存储库330(在413处)。如上所述,初始AP 302A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的隧道信息可以包括通过数据网络322可访问的应用服务器的设备标识符332、SGW 308的目的地址334和目的端口336,以及初始AP302A分配的源TEID 3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隧道信息的设备标识符字段332可以是通配符值,而不是特定应用服务器的地址。在实现过程中,使用通配符值意味着由初始AP302A(从其覆盖范围内的所有ED 102)接收的所有上行流量都通过GTP-1 324转发给SGW308。
在通信会话的过程中,ED 102可以从初始接入点302A的覆盖范围进入接入点302B等新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参考图4和图3C,新接入点302B可以通过向初始接入点302A发送切换请求414来启动切换流程402,可以通过向AMF/MME 316发送对应的切换请求416来响应切换请求414。在接收到切换请求416之后,AMF/MME 316可以与ED 102、相关接入点302A和302B以及SGW 308进行交互以触发建立(在418处)与新接入点302B的新连接。这些新连接可以包括SGW 308和新AP 302B之间的新GTP隧道(GTP-3)340。新GTP隧道GTP-3 340已经建立后,新接入点302B(或SGW 308)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在420处)更新消息,以更新与ED102相关的隧道信息。在图3C的示例中,该更新的隧道信息可以包括ED 102的设备标识符332、新AP 302B的目的地址334和目的端口336以及SGW 308分配的源TEID 338。
可选地,新AP 302B(或SGW 308)还可以将与新AP 302B和SGW 308之间的对应上行GTP隧道(GTP-3(UL))相关的隧道信息转发给中央存储库330(在421处)。新AP302B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的隧道信息可以包括通过数据网络322可访问的应用服务器的设备标识符332(或通配符值)、SGW 308的目的地址334和目的端口336,以及新AP 302B分配的源TEID 336。
AMF/MME 316还可以与ED 102、相关接入点302A和302B以及SGW 308进行交互以通过新隧道GTP-3 338和新接入点302B将流量重新路由(在422处)到ED 102。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进出ED 102的端到端业务流可以继续(在424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端到端业务流正在通过GTP-3 340和新的接入点302B进行路由。
在切换程序402期间,ED 102与初始AP 302A之间的链路306A被释放的时间与SGW308开始通过新隧道GTP-3 340将流量重定向到ED 102的时间之间可能存在延迟。在此期间,发送到ED 102的DL报文可以到达初始AP 302A。然而,由于ED 102与初始AP 302A之间的链路306A已经释放,因此初始AP 302A无法将这些“晚到”报文直接转发给ED102。在传统系统中,初始AP 302A将丢弃这些DL报文,将其重新定向回SGW 308,或者建立与新AP 302B的连接(可包括协商另一GTP隧道),其中可以通过该连接转发DL报文到新AP 302B。
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当初始AP 302A接收到目的地为ED 102的晚到DL报文时(在502处),初始AP 302A可访问中央存储库330以获得与ED 102相关的(新)隧道信息。例如,初始AP 302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 102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504处)。在接收到查找请求消息之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从请求中提取设备标识符,并使用所述设备标识符来定位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在此情况下,将涉及SGW 308和新AP302B之间建立的GTP-3 340)。然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以向初始AP 302A发送包含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在506处)。
或者,初始AP 302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以接收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更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初始AP 302A首先向中央存储库330提供其与ED相关的隧道信息时(例如,在步骤412处),初始AP 302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在其它实施例中,初始AP302A可以在稍后某个时间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例如在从新AP 302B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在步骤414处)。类似地,当新AP 302B首先向中央存储库330提供其与ED相关的隧道信息时(例如,在步骤420处),或在稍后某个时间,新AP 302B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
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初始AP 302A可以使用包含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DL报文(在508处)。在初始AP 302A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更新的实施例中,省略了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 102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504处)和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响应消息(在506处)的步骤,并且(从中央存储库接收到更新的隧道信息后)初始AP 302A可以直接使用包含更新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来封装DL报文(在508处)。然后,初始AP 302A可向新AP 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在510处)。由于初始AP 302A从中央存储库330获得的更新的隧道信息已经包含新AP 302B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不需要在初始AP 302A和新AP 302B之间建立临时隧道来向新AP302B传送晚到DL报文。
由初始AP 302A(在510处)向新AP 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至少包含与新隧道GTP-3 340相关的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和源TEID,因此,实际上无法与SGW 308通过隧道GTP-3 340向新AP 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有效区分。相应地,当新AP 302B从初始AP 302A接收到封装后的DL报文时,新AP 302B可以读取隧道头(在512处),并将接收到的报文中的隧道头信息与新AP 302B自己的与GTP-3 340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此比较,新AP 302B将确定接收到的封装后的DL报文与SGW 308发送的那些报文相匹配,从而继续以对应方式处理DL报文。因此,新AP 302B将DL报文通过其链路306B转发(在514处)给ED 102。
必须注意的是,(按照传统技术)可能已经建立的隧道GTP-3 340作为SGW 308与新AP 302B之间的一对一隧道。然而,本发明使得GTP-3 340能够用作“多对一”隧道,在该隧道中,报文可以从网络300中的(可能)许多不同节点转发给新AP 302B,并将由AP302B处理,就像这些报文已通过GTP-3 340从SGW 308发送一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两个端点节点之间建立(例如,采用传统方式)了GTP隧道之后,隧道信息可以被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用来向其中一个端点节点发送报文,并且可以由接收端点节点处理,就像这些报文已经通过隧道从另一端点节点发送一样。这避免了需要建立到其中一个端点节点的新连接或隧道。例如,在上述场景中,初始AP 302A可向新AP 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新AP 302B将处理这些报文,就像已经从SGW 308接收一样。该操作利用新AP 302B和SGW 308之间的现有隧道GTP-3 340,因此不需要在初始AP 302A和新AP302B之间建立新隧道。
基于上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SGW 308不再用于路由所有发送到ED 102的流量,而是主要用作端点,以支持初始建立到特定AP 302的隧道(例如,GTP-1 324),通过所述隧道可以到达ED 102。建立隧道,且其相关的隧道信息向网络公开(例如,通过中央存储库330)之后,其它节点可以使用隧道信息向ED发送报文,而无需SGW 308的进一步参与。在这种情况下,SGW 308可以由网络中的路由器代替,并且传统上由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执行的管理服务重新定位到网络(例如,托管ED 102的AP 302)中的其它节点。通过此手段,本发明提供了向“无锚”网络的迁移路径,在该路径中,流量可以通过核心网络304在数据网络322和托管特定ED 102的AP 302之间路由,当ED 102从一个AP 302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AP的覆盖范围时,不需要锚节点参与来保持设备管理的连续性。
在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中,初始接入点302A和新接入点302B通过各自的GTP隧道GTP-1 324和GTP-3 340连接到公共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308。图6示出了初始接入点302A和新接入点302B连接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网关SGW1 308A和SGW2 308B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初始隧道GTP-1 324被释放之后到达初始服务网关SGW1 308A的发送到ED102的下行报文可以使用类似于上文结合图5所描述的方法直接转发给ED 102。
参考图7,当初始服务网关SGW1 308A接收目的地为ED 102的DL报文时(在702处),SGW1 308A可访问中央存储库330以获得与ED 102相关的(新)隧道信息。例如,SGW1 308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 102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704处)。在接收到查找请求消息之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从请求中提取设备标识符,并使用所述设备标识符来定位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在此情况下,将涉及新的隧道GTP-3 340)。然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以向SGW1 308A发送包含与GTP-3 340相关的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在706处)。
或者,初始SGW1 308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以接收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更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建立初始GTP隧道GTP-1 324时,初始SGW1 308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例如,在步骤408处)。在其它实施例中,初始SGW1 308A可以在稍后某个时间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例如在业务流的重新路由期间(在步骤422处)。类似地,新SGW2 308B可以在建立新连接(例如,在步骤418处)期间或稍后某个时间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
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SGW1 308A可以使用包含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DL报文(在708处)。在本实施例中,初始SGW1 302A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更新,省略了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102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704处)和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响应消息(在706处)的步骤,并且(从中央存储库接收到更新的隧道信息后)初始SGW1 308A可以直接使用包含更新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来封装DL报文(在708处)。然后,SGW1 308A可向新AP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在710处)。由于初始SGW1 308A从中央存储库330获得的更新后的隧道信息已经包含作为目的地址的新AP 302B的地址,初始SGW1 308A不需要通过新SGW2 308B或PGW 320向新AP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在7510处)。
由初始服务网关SGW1 308A向新AP 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在710处)与由新服务网关SGW2 308B向新AP 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实际上是无法有效区分的。相应地,当新AP 302B从SGW1 308A接收到封装后的DL报文时,新AP 302B可以读取隧道头(在712处),并将接收到的报文中的隧道头信息与新AP 302B自己的与GTP-3 340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此比较,新AP 302B将确定接收到的封装后的DL报文与SGW2308B发送的那些报文相匹配,从而继续以对应方式处理DL报文。因此,新AP 302B将DL报文通过其链路306B转发(在714处)给ED 102。
上述描述重点在于发送到ED 102的下行流量。然而,应理解,例如,可直接对发送到数据网络318中的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流量实现类似方法。例如,图6示出了通过中央存储库330中的表项公开与单向隧道GTP-2(UL)326A相关的隧道信息的实施例。在图6的示例中,该表项的设备ID 332是通配符值(=[*]),这意味着所有发送到通过PGW 316可访问的地址的上行报文都可以使用该隧道信息转发给PGW 316。在这种情况下,当SGW 308接收到通过PGW 316可访问的地址的UL报文时,可通过已建立的隧道将该报文转发到PGW316,或者,可以使用从中央存储库330获得的隧道信息将(使用合适的隧道头封装的)报文转发给PGW316,PGW 316将处理该报文,就像该报文已经通过隧道GTP-2(UL)326A从SGW-1 308A发送一样。此外,当AP 302接收到通过PGW 316可访问的地址的UL报文时,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SGW将该报文转发给PGW 316,或者,可以使用从中央存储库330获得的隧道信息将(使用合适的隧道头封装的)报文直接转发给PGW 316,从而绕过网络304中的任何SGW。
在这种情况下,SGW 308和PGW 316主要用于提供用于建立隧道的端点,所述隧道能够从网络304中的(可能)许多不同节点转发流量,因此SGW 308和PGW 316可以由合适的路由器代替。如上所述,传统上由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PDN网关(PDNGateway,PGW)执行的管理服务可以重新定位到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例如托管ED102的AP302),这提供了向“无锚”网络的迁移路径。
如上所述,图4示出了切换过程402的示例,可以响应于ED 102从初始AP(A)302A的覆盖范围移动到新AP(B)302B的覆盖范围而执行该过程402。在接收到切换请求之后,AMF/MME 316可以与ED 102、相关接入点302A和302B以及SGW 308进行交互以触发建立(在418处)与新接入点302B的新连接。这些新连接可以包括SGW 308和新AP 302B之间的新GTP隧道(GTP-3)340。已经建立新GTP隧道GTP-3 340之后,SGW 308和新接入点302B之一或两者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在420处)与GTP-3 340相关的隧道信息。AMF/MME 316还可以与ED102、相关接入点302A和302B以及SGW 308进行交互以通过新隧道GTP-3 340和新接入点302B将流量重新路由(在422处)到ED 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新隧道GTP-3 340和新接入点AP(B)302B将流量重新路由到ED 102可能需要在新接入点AP(B)302B中安装与ED 102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例如,此类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流量监控和统计、策略执行和计费的设备管理信息。如果需要,上下文信息可以由初始AP(A)302(A)或SGW 302,通过使用包含从中心存储库330获得的与GTP-3340相关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328封装上下文信息的方式,通过新GTP隧道GTP-3 340发送到新接入点AP(B)302B,如上文结合图5和图7所述。
图8示出了ED 102通过两条链路306A和306B连接到网络的实施例,每条链路在相应的不同接入点AP(A)302A和AP(B)302B上终止。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接入点AP(A)302A和AP(B)302B分别连接到相应的不同服务网关SGW1 308A和SGW2 308B。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入点AP(A)302A和AP(B)302B可以连接到公共服务网关SGW3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通过链路306A和306B路由发送到ED 102的所有DL报文。这需要复制DL报文,以及通过两个链路306A和306B中相应的链路转发DL报文的每一个流。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执行该操作的示例方法的消息流程图。
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当接入点(例如,AP 302A)接收到目的地为ED 102(在902处)的DL报文时,接收AP(A)302A可访问中央存储库330以获得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例如,AP(A)302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 102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904处)。在接收到查找请求消息之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从请求中提取设备标识符,并使用所述设备标识符来定位与ED 102相关的隧道信息(在此情况下,将涉及GTP-1 324和GTP-3 340)。然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以向初始AP(A)302A发送包含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在906处)。如上所述,在替代实施例中,AP(A)302A可以从中央存储库330自动接收与ED 102相关的更新的隧道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请求消息(在904处)和响应消息(在906处)将被省略。
在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AP(A)302A可以认识到与GTP-1 324相关的隧道信息与AP(A)302A本身相关,因此不需要进一步操作。另一方面,AP(A)302A可以认识到与GTP-3 340相关的隧道信息与AP(B)302B相关。因此,AP(A)302A可以在通过本地链路306A向ED 102(在910处)发送DL报文的一份副本之前,以及使用包含与GTP-3相关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DL报文的另一副本(在912处)之前复制DL报文(在908处)。然后,AP(A)302A可向新AP(B)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在914处)。
AP(A)302A向AP(B)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在914处)与SGW2 308B向AP(B)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实际上无法有效区分。相应地,当AP(B)302B从AP(A)302A接收到封装后的DL报文时,AP(B)302B可以读取隧道头(在916处),并将接收到的报文中的隧道头信息与AP(B)302B自己的与GTP-3 340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此比较,AP(B)302B将确定接收到的封装后的DL报文与SGW2 308B发送的那些报文相匹配,从而继续以对应方式处理DL报文。因此,AP(B)302B将DL报文通过其链路306B转发(在918处)给ED 10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合图8和图9描述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在两条链路306A和306B之间进行业务流划分。例如,AP(A)302A可以分离DL报文的入站流,而不是复制所有目的地为ED 102的DL报文,以便通过链路306A向ED 102转发一些已定义比例的DL报文,而其余DL报文通过链路306B转发给ED 102。示例场景可以包括:
·通过链路306A向ED 102发送偶数个DL报文,通过链路306B向ED 102发送奇数个DL报文;
·通过链路306A向ED 102发送所有DL报文,最高达到预定最大带宽,然后通过链路306B向ED 102发送多余的DL报文。
以上结合图8和图9描述的实施例通过一对接入点(302A和302B)实现报文复制,以将报文路由到特定ED 102。应当理解的是,同样方法可用于实现用于其它目的的报文复制。例如,在合法拦截场景中,执法机构可以要求对进出特定ED 102的报文流进行复制,并向网络中的预定节点发送复本。在这种场景下,可以将与执法节点相关的隧道信息转发给中央存储库330(并由中央存储库330记录),所述隧道信息可以包括特定ED 102的设备标识符332、执法节点的目的地址334和目的端口336,以及源TEID 336,所述源TEID 336具有通配符值或由与执法节点相关的端点节点分配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发送请求消息(例如,在904处)给中央存储库330以获取与特定ED相关的隧道信息,中央存储库330将在响应消息中(例如,在906处)包括执法节点的隧道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节点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订阅以获得与特定ED相关的更新的隧道信息,执法节点的隧道信息自动被转发给节点。在任一情况下,节点将通过以下方式响应:复制目的地为ED(例如,在908处)的DL报文,使用包含执法节点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复制后的报文(例如,在912处),并将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执法节点(例如,在914处)。应当理解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类似方法将从特定ED发出的(复制后的)上行流量引导到执法节点。
上述实施例涉及ED 102与初始AP 302A建立连接,随后移动到新AP 302B的覆盖范围的场景。图10示出了一对ED(例如,ED(A)102A和ED(B)102B)连接到相应不同的接入点302A和302B,并且在两个ED之间交换消息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可以使用与上述方法直接相似的方法将ED(A)102A发射的报文转发给ED(B)102B。
参考图11,当AP(A)302A从ED(A)102A(在1102处)接收目的地为ED(B)102B的报文时,AP(A)302A可访问中央存储库330以获取与ED(B)102B相关的隧道信息。例如,AP(A)302A可以向中央存储库330发送具有ED(B)102B的设备标识符的请求消息(在1104处)。在接收到查找请求消息之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从请求中提取设备标识符,并使用所述设备标识符来定位与ED(B)102B相关的隧道信息(在此情况下,将涉及隧道GTP-3 340)。然后,中央存储库330可以向AP(A)302A发送包含与GTP-3 340相关的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在1106处)。如图10所示,该隧道信息将包括:AP(B)302B分配的目的地址334(=AP(B))和目的端口336(=端口5),以及在建立隧道GTP-3340时SGW2 308B分配的TEID 338(=TEID6)。
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AP(A)302A可以使用包含从中央存储库330接收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328封装报文(在1108处)。然后,AP(A)302A可向新AP(B)302B发送封装后的报文(在1110处)。由于AP(A)302A从中央存储库330获得的隧道信息已经包含AP(B)302B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AP(A)302A不需要通过服务网关SGW1308A或SGW2 308B向AP(B)302B发送封装后的DL报文(在1110处)。
AP(A)302A向AP(B)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报文(在1110处)与SGW2 308B向AP(B)302B发送的封装后的DL报文实际上无法有效区分。相应地,当AP(B)302B从AP(A)302A接收到封装后的UL报文时,AP(B)302B可以读取隧道头(在1112处),并将接收到的报文中的隧道头信息与AP(B)302B自己的与隧道GTP-3 340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此比较,AP(B)302B将确定接收到的封装后的DL报文与SGW2 308B发送的DL报文相匹配,从而继续以对应方式处理接收到的报文。因此,AP(B)302B将报文通过其链路306B转发(在1114处)给ED(B)102B。
在上述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核心网304的节点之间的GTP隧道的特征的示例实施例来描述。GTP隧道的一个特点是接收节点不对接收到的报文的发送节点进行正验证。因此,例如,如果节点接收到使用隧道头328封装的报文,其中隧道头328包含正确的目的地址334、目的端口号336和源TEID 338,则接收节点认为已通过隧道发送接收到的报文,并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其它隧道协议还具有其它特性,其中有些特性可能包括更严格地验证接收到的报文的源节点。然而,在所有情况下,将存在头字段和字段内容值的组合,这使接收节点认为已通过隧道发送接收到的报文。设想向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例如,通过中央存储库330)公开的特定隧道信息将根据需要改变,使得请求节点可以获取向接收节点发送报文所需的隧道信息,接收节点认为已通过隧道发送接收到的报文。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和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组合。说明书和附图仅被视为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说明并且考虑落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修改、变体、组合或均等物。

Claims (25)

1.一种移动网络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公开标识第一端点节点和第二端点节点之间的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使得至少一个其它节点能够访问所公开的隧道信息;
配置所述网络的第三节点根据所述公开的隧道信息使用隧道头对报文进行封装,使得所述第一端点节点认为所述封装后的报文是由所述第二端点节点通过所述点对点隧道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隧道包括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 Protocol,GTP)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所述AP;
所述移动网络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
所述移动网络的路由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路由器;
所述移动网络的网关;
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到所述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到所述数据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所述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端点节点的地址;
所述点对点隧道在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处的端口号;
所述第二端点节点分配的所述点到点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
9.一种移动网络中的方法,所述移动网络包括第一端点节点,用于通过点对点隧道从第二端点节点接收报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节点访问标识所述点到点隧道的隧道信息;
所述第三节点使用包含所述访问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报文,所述隧道头与所述第二端点节点通过所述点对点隧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端点节点的报文的报文头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端点节点认为所述封装后的报文是由所述第二端点节点通过所述点对点隧道发送;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隧道包括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 Protocol,GTP)隧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所述AP;
所述移动网络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网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
所述移动网络的路由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是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路由器;
所述移动网络的网关;
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到所述电子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到所述数据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向所述移动网络的中央存储库发送请求消息,所述中央存储库存储所述隧道信息;
所述第三节点从所述中央存储库接收包含所述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移动网络的中央存储库订阅与所述点对点隧道相关的更新,所述中央存储库存储所述隧道信息;
所述第三节点随后从所述中央存储库接收更新消息,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隧道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所述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端点节点的地址;
所述点对点隧道在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处的端口号;
所述第二端点节点分配的所述点到点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
19.一种用于移动网络中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所述软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访问标识所述网络的第一端点节点和第二端点节点之间的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其中所述节点以及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和第二端点节点中的每个端点节点分别是所述网络的不同节点;
使用包含所述访问的隧道信息的隧道头封装报文,所述隧道头与所述第二端点节点通过所述点对点隧道向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发送的报文的报文头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端点节点认为所述封装后的报文是由所述第二端点节点通过所述点对点隧道发送;
向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发送所述封装后的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隧道包括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 Protocol,GTP)隧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为以下中的任一个:所述移动网络的路由器;所述移动网络的网关;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
所述第一端点节点为以下中的任一个:
所述移动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所述报文发送到与所述AP连接的电子设备;
所述移动网络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网关,所述报文发送到所述数据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节点向所述移动网络的中央存储库发送请求消息,所述中央存储库存储所述隧道信息;
所述节点从所述中央存储库接收包含所述隧道信息的响应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访问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节点向所述移动网络的中央存储库订阅与所述点对点隧道相关的更新,所述中央存储库存储所述隧道信息;
所述节点随后从所述中央存储库接收更新消息,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隧道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点对点隧道的所述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端点节点的地址;
所述点对点隧道在所述第一端点节点处的端口号;
所述第二端点节点分配的所述点到点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
25.一种用于移动网络中的节点,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006642.3A 2018-01-15 2019-01-15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Active CN111587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71,294 2018-01-15
US15/871,294 US10623996B2 (en) 2018-01-15 2018-01-15 GTP tunnels for the support of anchorless backhaul
PCT/CN2019/071680 WO2019137540A1 (en) 2018-01-15 2019-01-15 Gtp tunnels for the support of anchorless backhau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7586A true CN111587586A (zh) 2020-08-25
CN111587586B CN111587586B (zh) 2022-05-17

Family

ID=6721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6642.3A Active CN111587586B (zh) 2018-01-15 2019-01-15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3996B2 (zh)
EP (1) EP3725116A4 (zh)
JP (1) JP7076558B2 (zh)
KR (1) KR102397750B1 (zh)
CN (1) CN111587586B (zh)
WO (1) WO20191375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9105A (zh) * 2023-05-22 2023-06-23 北京中鼎昊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安全隧道的高可靠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733B (zh) * 2016-12-30 2022-05-10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将设备自动配对到无线网络
US11381380B2 (en) * 2018-04-03 2022-07-05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end-to-en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that may include, for example, autonomous vehicl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784A (zh) * 2010-08-17 2013-04-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已经在隧道上发送的网络业务的技术
EP2876924A1 (en) * 2013-11-22 2015-05-27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Proxy pdn gateway
CN105794264A (zh) * 2013-12-27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gprs隧道协议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603375A (zh) * 2016-12-07 2017-04-2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Lte基站gtp隧道复用方法与系统及装置
WO2017218620A1 (en) * 2016-06-17 2017-1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ultiplexing data packets ove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1021B1 (en) * 2002-07-01 2010-09-21 Cisco Technology, Inc.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tunnel keepalives
US6993039B2 (en) * 2002-07-22 2006-01-31 Utstar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E heartbeats
KR100936534B1 (ko) * 2009-01-23 2010-01-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유무선 복합 망을 이용한 무선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장치
US8532107B1 (en) * 2009-08-20 2013-09-10 Juniper Networks, Inc. Accepting packets with incomplete tunnel-header information on a tunnel interface
US8804732B1 (en) * 2010-01-29 2014-08-12 Trapeze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e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798047B1 (en) * 2011-08-29 2014-08-05 Qlogi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network information
US8706118B2 (en) 2011-09-07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3G LTE intra-EUTRAN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EP2777219B1 (en) * 2011-11-09 2016-08-17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transport of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CN108566685B (zh) * 2012-06-08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WO2014052485A1 (en) * 2012-09-26 2014-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verlay virtual gateway for overlay networks
KR102054195B1 (ko) * 2013-07-02 2019-12-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경로 최적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350657B2 (en) * 2013-07-08 2016-05-24 Nicira, Inc. Encapsulating data packets using an adaptive tunnelling protocol
US10045384B2 (en) * 2013-08-23 201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link failure of user equipment simultaneously connected to multiple rats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US9510376B2 (en) 2013-09-25 2016-11-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unneling packet exchang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protocol based networks
WO2016134752A1 (en) 2015-02-24 2016-09-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grated services processing for mobile networks
US10531420B2 (en) * 2017-01-05 2020-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friendly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784A (zh) * 2010-08-17 2013-04-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已经在隧道上发送的网络业务的技术
EP2876924A1 (en) * 2013-11-22 2015-05-27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Proxy pdn gateway
CN105794264A (zh) * 2013-12-27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gprs隧道协议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WO2017218620A1 (en) * 2016-06-17 2017-1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ultiplexing data packets ove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CN106603375A (zh) * 2016-12-07 2017-04-2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Lte基站gtp隧道复用方法与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Pseudo-CR on restoration", 《C4-172183》 *
HUAWEI: "Pseudo-CR on TDF-U restoration", 《C4-172268》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HUAWEI: "GTP-C tunnel per UE over the N26 interface", 《C4-17622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9105A (zh) * 2023-05-22 2023-06-23 北京中鼎昊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安全隧道的高可靠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CN116319105B (zh) * 2023-05-22 2023-08-15 北京中鼎昊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安全隧道的高可靠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5116A1 (en) 2020-10-21
JP7076558B2 (ja) 2022-05-27
KR102397750B1 (ko) 2022-05-12
CN111587586B (zh) 2022-05-17
WO2019137540A1 (en) 2019-07-18
KR20200098694A (ko) 2020-08-20
US10623996B2 (en) 2020-04-14
EP3725116A4 (en) 2021-01-06
US20190223053A1 (en) 2019-07-18
JP2021510974A (ja)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9254B (zh) 使用策略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US114836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US10980084B2 (en) Supporting multiple QOS flows for unstructured PDU sessions in wireless system using non-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US11412556B2 (en) Shared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nd binding
WO20190858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qos flows for unstructured pdu sessions
CN111587586B (zh) 支持无锚回传的gtp隧道
US10972904B2 (en) Handling mobile device administration in anchorless mobile networks
CN110800268B (zh) 支持端主机内部传输层的移动性和多归属
CN110999371B (zh) 无锚移动网络中的虚拟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