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851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851A
CN111586851A CN201910117887.5A CN201910117887A CN111586851A CN 111586851 A CN111586851 A CN 111586851A CN 201910117887 A CN201910117887 A CN 201910117887A CN 111586851 A CN111586851 A CN 111586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time unit
terminal device
dedicated
system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78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851B (zh
Inventor
李新县
唐浩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78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917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39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及装置,可实现终端设备利用BWP,进行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终端设备的通信分为Uu空口通信和旁链路(sidelink,SL)通信。其中,Uu空口通信指终端设备与基站,在空口资源上的通信。旁链路通信指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在旁链路资源上的通信。
两个终端设备在进行旁链路通信前,需进行旁链路连接。比如,第一终端设备作为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旁链路连接的过程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通信请求,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请求后,发送授权和通信关系确认至第一终端设备。
同时,在NR系统中,引入了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概念,所述BWP是指载波上一组连续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如何利用BWP进行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利用BWP,进行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实现终端设备利用BWP,进行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针对上述设计,所述第一BWP为专用BWP,且该专用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该专用BWP的系统参数与预配置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采用具有上述专用BWP即可建立旁链路连接。相对于现有的,仅可利用预配置BWP或公共BWP建立旁链路连接,可扩大专用BWP的用途,增加建立旁链路连接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包括: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针对上述设计,可采用不同BWP建立旁链路通信,相对于仅可利用专用BWP建立旁链路通信,使用旁链路通信的方式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在该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配比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在该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定时器,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配比,无需网络设备指示,节省空口开销。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以及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处理器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时,具体用于: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以及,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处理模块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时,具体用于: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设计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帧的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WP的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流程的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旁链路通信的一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图样的一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流程的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调度的一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自感知的一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之一。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如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每个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 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网络设备110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0。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间可以通过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空口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来说,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控制信息,从而为终端设备120分配数据信道,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资源。比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数据信道所映射至的符号和/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在该分配的时频资源通过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上述数据传输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传输和/或上行数据传输,下行数据(如PDSCH携带的数据)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数据,上行数据(如PUSCH携带的数据)传输可以是指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数据。数据可以是广义的数据,比如可以是用户数据,也可以是系统信息,广播信息,或其他的信息等。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20之间也可以通过旁链路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与上述空口资源类似,旁链路资源也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20进行数据传输的物理信道可以包括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或物理旁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channel,PSFCH)等中的至少一个。其中,PSSCH用于传输数据,PSCCH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比如调度分配(scheduling assignment,SA)信息,PSFCH用于传输反馈信息,比如反馈信息中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肯定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一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旁连路通信可以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间的通信(比如单播等),或者,旁链路通信可以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间的通信(比如组播和广播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旁链路通信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间的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申请中所使用到的一些通信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通信名词或术语也作为本申请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一、旁链路(sidelink,SL)
旁链路用于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包括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和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其中,PSSCH用于承载旁链路数据(SL data),PSCCH用于承载旁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所述SCI中包含的信息用于旁链路调度分配(sidelink scheduling assigment,SL SA)。SL SA是用于数据调度相关的信息,比如,用于承载PSSCH的资源分配和/或调制编码机制(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等信息。
可选的,旁链路通信还可以包括:物理旁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feedback channel,PSFCH)。物理旁链路反馈信道也可以简称为旁链路反馈信道。物理旁链路反馈信道可以用于传输旁链路反馈控制信息(sidelink feedback controlinformation,SFCI),旁链路反馈控制信息也可以简称为旁链路反馈信息。其中,旁链路反馈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等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HARQ信息中可以包括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性确认(neg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等。
二、系统参数
系统参数还可称为帧结构参数(numerology)。系统参数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类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CP类型也可以称为CP长度,或简称为CP。所述CP类型可为扩展CP,或者为正常(普通)CP。扩展CP下一个时隙可包括12个时域符号,正常CP下一个时隙可包括14个时域符号。时域符号可以简称为符号。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可以是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符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时域符号是OFDM符号为例进行说明。
如表1所示,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5种系统参数,编号分别为0至4。编号0所对应的系统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CP为正常CP,编号1所对应的系统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30kHz,CP为正常CP,编号2所对应的系统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60kHz,CP为正常CP或扩展CP,编号3所对应的系统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120kHz,CP为正常CP,编号4所对应的系统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240kHz,CP为正常CP。
表1支持的系统参数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61
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有不同的时隙长度。比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时隙可以为1毫秒(ms);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一个时隙可以为0.5ms。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正常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扩展CP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2个符号。微时隙,又称为迷你时隙,可以是比时隙更小的单位,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2个符号,4个符号或7个符号等。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时隙。
如图2所示,以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为例,1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包括1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包括14个符号。其中,1个无线帧可持续10ms,每个子帧可持续1ms,每个时隙持续1ms。进一步的,微时隙可包括4个符号、2个符号或7个符号等。
不同系统参数下的时隙特征如表2所示。其中,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62
表示一个时隙slot中包括的符号的个数,且时隙中的符号编号(或称为索引)为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1
比如正常CP下可以是14个符号,扩展CP下可以是12个符号。一个无线帧可以包括10个子帧,一个无线帧可以是10ms,一个子帧为1ms。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2
表示在系统参数μ下,一个无线帧包括的时隙的个数,且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编号(或称为索引)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3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4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5
表示在系统参数μ下,一个子帧包括的时隙的个数,且一个子帧中的时隙编号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6
表2正常CP下的系统参数下的时隙特征
Figure BDA0001970844330000077
三、载波带宽部分(carrier bandwidth part,BWP)
载波带宽部分可以简称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频域资源,例如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子载波,或者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其中,一个RBG中包括至少一个RB,例如1个、2个、4个、6个或8个等,一个RB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载波,例如12个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例如NR的版本15(release 15,Rel-15)所示的方法中,在一个小区中,对于一个终端设备,网络为该终端设备最多可以配置4个BWP,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下,上下行可各配置4个BWP,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下,上下行可各配置4个BWP。网络设备可以针对每个BWP向终端设备配置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CP长度的系统参数。在任一时刻,在一个小区中,仅能激活一个BWP,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激活的BWP上进行数据的收发。现有BWP是定义在一个给定的载波上的,即一个BWP的资源位于一个载波资源内。
如图3的#1所示,在载波宽带(carrier BW)内,针对一个UE可仅配置一个BWP,所述BWP的带宽小于或等于UE带宽能力(UE bandwidth capability),UE带宽能力小于或等于载波带宽(carrier BW)。如图3的#2所示,在载波带宽中,针对一个UE可配置两个BWP,分别为BWP1和BWP2,且BWP1和BWP2的带宽相重叠。如图3的#3所示,在载波带宽中,针对一个UE可配置两个BWP,分别为BWP1和BWP2,且BWP1和BWP2不重叠。BWP1和BWP2的系统参数可以是相同的系统参数,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系统参数。实际中,BWP的配置(例如BWP的个数、位置、和/或系统参数等配置)还可以是其它的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四、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的单位可以为无线帧(radio frame)、子帧(subframe)、时隙(slot)、微时隙(mini-slot)和符号(symbol)等单位。例如,一种具体实现中,一个时间单元可包括1个或多个时隙等。一个无线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时隙。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有不同的时隙长度。比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时隙可以为1毫秒(ms);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一个时隙可以为0.5ms。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正常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时域符号,扩展CP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2个时域符号。时域符号可以简称为符号。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可以是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符号。微时隙,又称为迷你时隙,可以是比时隙更小的单位,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2个符号,4个符号或7个符号等。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时隙。
五、基站调度模式
在基站调度模式下,网络设备可通过配置信息为发送端UE和/或接收端UE配置SL资源,所述SL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网络设备可通过DCI向发送端UE指示资源池中的用于进行旁链路通信的资源,发送端UE在接收到所述DCI时,可利用所述DCI所指示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向接收端UE发送SL信息,所述SL信息可包括SL data和/或SCI和/或SFCI等,相应的,接收端可接收SL信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为基站,或者为运营商运营的网管系统等。
如图10所示,网络设备可为UE1和UE2配置SL资源,网络设备可发送DCI至UE1,UE1可根据DCI的指示,确定SL发送资源,在SL发送资源上发送SCI和/或SL data。UE2根据配置的SL资源,确定SL接收资源,在SL接收资源上接收SCI,并根据SCI在接收资源上接收SLdata。可选的,UE2在接收到SL data后,可向UE发送1发送SFCI。例如,如果UE2正确接收SLdata,则所述SFCI中可包括肯定确认ACK,否则,所述SFCI中可包括否定确认NACK等。
在一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UE1、UE2和UE3配置SL资源,网络设备可通过DCI为UE3和UE1分配SL发送资源。UE3在SL发送资源上,可向UE1发送SL信号,比如,所述SL信号可包括SCI和/或SL data等。UE1在接收到所述SL信号后,UE1可向UE3发送SFCI。可选地,同时,UE1在SL发送资源上,可向UE2发送SL信号,比如,所述SL信号可包括SCI和/或SL data等。UE2在接收到所述SL信号后,UE2可向UE1发送SFCI。
可选的,基站调度模式也可以称为基站辅助调度模式,也可称为模式1(mode 1),也可以称为模式3(mode 3)。
六、UE自主选择模式
在UE自主选择模式下,网络设备可通过配置信息,为发送端UE和/或接收端UE配置SL资源,所述SL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池。发送端UE在所配置的SL资源中进行感知,如果感知到SL资源中有可用资源,则在该可用资源中发送SL信息,相应的,接收端UE在SL资源中接收SL信息。
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可为UE1和UE2配置SL资源,UE1在配置的SL资源中,感知SL发送资源,在SL发送资源中发送SCI和/或SL data。相应的,UE2根据配置的SL资源,接收SCI和/或SL data。可选的,UE2在接收到SL data后,可在配置的SL资源中,感知SL发送资源,且在SL发送资源上向UE1发送SFCI等。
与上述旁链路SL的基站调度模式相似,UE1在作为发送端,在SL发送资源上向UE2发送SL data信息时,UE1也可作为接收端,接收UE3发送的SL data信息。可选地,同时,UE1可以在SL发送资源上向UE3发送SFCI,详细说明可参见上述旁链路SL的基站调度模式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可选的,UE自动选择模式,也可称为UE自主调度模式,或UE自主感知模式,也可称为模式2(mode 2),也可以称为模式4(mode 4)。
七、“和/或”
“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流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可为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网络设备110。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来实现,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来实现,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流程具体可为:
S401.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
其中,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第一系统参数与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描述,可包括:第一BWP为预配置BWP;或者,第一BWP为公共BWP;或者,第一BWP为专用BWP,且该专用BWP占用第一频域资源,公共BWP或预配置BWP占用第二频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可选的,核心网设备可为终端设备配置预配置BWP,接入网设备为可为终端设备配置专用BWP和/或公共BWP。示例的,核心网可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的近距离应用(prose application),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系统消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或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为终端设备配置公共BWP,接入网设备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专用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专用BWP。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BWP为专用BWP时,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专用信令,确定第一BWP。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中可存储有预配置BWP的信息、专用BWP的信息和/或公共BWP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相应的信息,确定预配置BWP、专用BWP和/或公共BWP。
可选的,公共BWP也可称为common BWP,专用BWP也可称为dedicated BWP,预配置BWP也可称为pre-configured BWP。
预配置BWP是由运营商为终端预先配置旁链路资源或者在标准协议中通过预定义的方式为终端预配置旁链路资源。
通过预配置的配置方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配置旁链路资源,在具体实现中,可以由运营商的网管系统向各个终端分别发送预配置信息,该预配置信息用于为各个终端分别配置旁链路资源。由于预配置信息是发给多个终端的,因此预配置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可以用于终端之间的广播传输,比如终端1可以使用预配置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广播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则其它终端,如终端2可以在该旁链路资源上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当然,实际应用中,预配置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还可以用于组播传输和/或用于单播传输,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中,广播传输可以称为广播sidelink信号通信,也可以称为,广播业务的sidelink通信,或者传输类型为广播的sidelink的通信。
可选的,本申请中,组播传输可以称为组播sidelink信号通信,也可以称为,组播业务的sidelink通信,或者传输类型为组播的sidelink的通信。
可选的,本申请中,单播通信可以称为单播sidelink信号通信,也可以称为,单播业务的sidelink通信,或者传输类型为单播的sidelink的通信。
具体的,比如运营商运营的网管系统可以通过预配置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旁链路BWP,该旁链路BWP可以称为预配置旁链路BWP。所述公共BWP可以包括预配置旁链路BWP。可选的,预配置旁链路BWP也可以简称为预配置BWP。
比如,网管系统可以在终端的SIM或USIM中写入预配置信令,或在移动设备的ROM(read only memory)中存储预配置信息,终端可以通过读取SIM卡或ROM中的预配置信令获取预配置旁链路BWP的配置信息,进而确定预配置旁链路BWP。或者,网管系统也可以向终端的移动设备(mobile equipment,ME)发送预配置信令,终端可以通过预配置信令确定预配置旁链路BWP。
可选的,在预配置BWP中配置的发送资源池和/或接收资源池,可以称为预配置资源池。预配置资源池可以包括预配置发送资源池和/或预配置接收资源池。
其中,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可以是用户识别卡,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等。USIM可以是全球用户识别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的缩写,也可以叫做升级SIM。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可以是指该运营商服务下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可以是指可以接收到运营商预配置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例如,为由一个小区服务的所有终端。
公共BWP是由系统信息配置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公共信息配置,比如由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系统信息或公共RRC信息可以是小区级的参数。
通过系统信息配置或RRC公共信息的配置的方式,可以为一组终端配置旁链路资源,在具体实现中,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向一组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该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用于为各个终端配置旁链路资源。由于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是发给一组终端的,因此系统信息配置或RRC公共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可以用于组内的终端之间的组播传输,比如终端1可以使用系统信息配置或RRC公共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组播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则组内的其它终端,如终端2可以在该旁链路资源上接收数据或控制信息。
具体的,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为终端配置旁链路BWP,该旁链路BWP可以称为系统公共旁链路BWP。可选的,系统公共旁链路BWP也可以简称为系统公共BWP,或者公共BWP。
可选的,在系统公共BWP中配置的发送资源池和/或接收资源池,可以称为系统公共资源池,或公共资源池。公共资源池可以包括公共发送资源池和/或公共接收资源池。
可选的,所述一组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
可选的,所述一组终端可以是指可以接收到该系统信息或RRC公共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例如,一个小区可以将其服务的终端分为多组,所述一组终端为其中的一组。
当然,实际应用中,系统信息配置或RRC公共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还可以用于单播传输和/或广播传输,本申请不做限定。
专用BWP是由RRC专用信息配置,比如由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RRC专用信息。RRC专用信息可以是终端级的参数(或称为UE级的参数),针对该终端进行参数配置。
针对RRC专用信息的配置方式,可以为单个终端配置旁链路资源,在具体实现中,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向单个终端发送RRC专用信息,该RRC专用信息用于为终端配置旁链路资源。由于RRC专用信息是发给单个终端的,因此RRC专用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可以用于组内的终端之间的单播传输,比如终端1可以使用RRC专用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向终端2单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
具体的,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RRC专用信息向终端配置旁链路BWP,该旁链路BWP可以称为用户专用旁链路BWP,或者称为用户特定旁链路BWP,或者简称为用户专用BWP,或者简称为用户特定BWP,或者简称为专用BWP,或者简称为特定BWP。该BWP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UE特定(specific)信令配置给终端的。
可选的,在专用BWP中配置的发送资源池和/或接收资源池,可以称为专用资源池。专用资源池可以包括专用发送资源池和/或专用接收资源池。
当然,实际应用中,RRC专用信息配置的旁链路资源还可以用于广播传输和/或组播传输,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作为旁链路通信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作为旁链路通信的接收端,旁链路连接的过程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旁链路通信请求,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旁链路请求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授权和通信关系确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作为旁链路通信的发送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作为旁链路通信的接收端,建立旁链路连接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说明。
S402.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
其中,第二系统参数为第二BWP所对应的系统参数,第二BWP可包括公共BWP、预配置BWP或专用BWP等。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旁链路通信可包括单播(unicast)、组播(groupcast)或广播(broadcast)。如图5所示,广播可以是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的通信,比如,广播可以是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小区中的所有终端设备的通信,因此,广播需要所有终端设备均可接收。广播的目的是让所有的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到广播消息,但实际中接收到广播消息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组播可以指一个终端设备与一组终端设备的通信。组播的目的是让一组终端设备中的所有的终端设备都可能接收到组播消息,但实际中接收到组播消息的可以是一组终端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单播可以指一个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的通信。单播的目的是让一个终端设备接收到单播消息,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或者未接收到上述单播消息。
示例的,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具体为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在上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示例的,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第二系统参数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在上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示例的,第二BWP可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占用第一频域资源,公共BWP或预配置BWP占用第二频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第二系统参数为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且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上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下示例,确定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
示例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在每个时间周期内,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关于每个时间周期的长度可为预定义的,或者,为网络设备预先指示的等。比如,以时间周期为1个时隙,且一个时隙为1ms为例,若第一指示指示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为3:1,那么终端设备可确定1个时隙中的0.75ms为第一时间单元,1个时隙内的0.25ms为第二时间单元。再比如,以时间周期为10个时隙为例,若第一指示指示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为8:2,那么终端设备可以确定10个时隙内的8个时隙为第一时间单元,2个时隙为第二时间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前后顺序,比如,以第一时间单元包括10个时隙内的8个时隙,第二时间单元包括10个时隙内的2个时隙为例,第一时间单元可包括10个时隙内的任8个时隙,第二时间单元可包括10个时隙内的任2个时隙,只有保证第一时间单元所包括的8个时隙与第二时间单元所包括的2个时隙不重叠即可。比如,按照时域的先后顺序,10个时隙的编号依次为0至9,那么第一时间单元所包括的8个时隙的编号可为0至7,第二时间单元所包括的2个时隙的编号可为8和9。或者,第二时间单元所包括的2个时隙的编号可为0和1,第一时间单元所包括的8个时隙的编号可为2至9。或者,第一时间单元所包括的8个时隙的编号为0、1、2、5、6、7、8、9,第二时间单元所包括的2个时隙的编号为3和4等。本申请并不限定。
示例二:网络设备可配置或预定义一个时间图样,如图6所示,在时域上,该时间图样包括第一BWP时间段和第二BWP时间段。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根据该时间图样,可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比如,该时间图样可为核心网设备配置的,该时间图样可适用所有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或者,该时间图样可为通过全球用户标识模块(universa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或移动设备(mobile equipment,ME)预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时间图样可以是按小区配置的,接入网设备可在系统消息或RRC专用信息中配置时间图样。示例的,针对该时间图样,提供一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按照时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第一BWP时间段、第二BWP时间段、第一BWP时间段和第二BWP时间段。第一终端设备在从左至右的第一个第一BWP时间段,在第一BWP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在从左至右的第一个第二BWP时间段,在第二BWP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第一终端设备在从左至右的第二个第一BWP时间段,在第一BWP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在从左至右的第二个第二BWP时间段,与第二BWP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通信。需要指出的是,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是以第一BWP时间段和第二BWP时间段的数量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的,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任意数量的第一BWP时间段和第二BWP时间段均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三:设定一定时器,当定时器启动时,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一时间单元,当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当定时器启动时,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二时间单元,当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可选的,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也可称为终端设备回退到第二BWP上工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也可称为终端设备回退到第一BWP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示例一至示例三中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的确定方式,既适用于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又适用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上述示例一至示例三中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建立旁链路连接,在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进行旁链路通信。第一BWP为公共BWP或预配置BWP,或者,第一BWP为专用BWP,但专用BWP的频域资源包括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频域资源,且第一系统参数为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系统参数。可以看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BWP和第一系统参数上,满足旁链路通信的条件,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旁链路连接。而关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旁链路通信的第二BWP和第二系统参数,本申请并不作限定。
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流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终端设备120,该流程为:
S701.第一终端设备在专用BWP所包括的第一频域资源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
S702.第一终端设备在专用BWP所包括的第二频域资源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为所述专用BWP的系统参数,且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系统参数相同。所述专用BWP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与第二频域资源可有重叠,或完全不重叠。所述重叠可指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与所述公共BWP或预配置BWP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有重叠,可以描述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与所述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频域资源有重叠,或者,可以描述为:第一频域资源内的发送资源池与所述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接收资源池有重叠,或者,可以描述为:第一频域资源内的接收资源池与所述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的发送资源池有重叠。为了便于描述,可将第一频域资源与公共BWP或预配置BWP相重叠的频域资源,称为重叠频域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在上述重叠频域资源上发送通信请求,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也在上述重叠频域资源上反馈通信授权和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通信请求中可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旁链路通信的BWP配置信息。相应的,所述通信授权和确认信息中可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旁链路通信的BWP配置信息。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一个专用BWP即可实现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无需进行BWP的切换,提高了旁链路通信的效率。
如图8,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流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终端设备120,该流程为:
S801.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BWP上,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
S802.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BWP上,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所述第二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
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切换请求后,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BWP配置,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BWP配置,切换到所述第二BWP上,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可选的,上述“切换请求”,也称为“回退请求”,“切换到第二终端设备”也称为“回退到第二终端设备”。
示例的,以第一BWP为专用BWP,对应第一系统参数,第二BWP可为预配置BWP、公共BWP或网络设备配置的回退BWP,对应第二系统参数,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系统参数不同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终端设备可在专用BWP进行旁链路通信,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没有通信需求时,第一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上报回退请求,回退到预配置BWP、公共BWP或基站配置的回退BWP上。
可选的,终端设备的BWP切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种是终端设备最多可以配置一个专用的BWP,最多配置一个预配置或公共的BWP,这样终端设备在切换BWP的时候,就是激活第二BWP,去激活第一BWP。第二种是终端设备最多可以配置一个BWP,该BWP包括专用BWP,预配置和公共BWP,那么终端设备在切换BWP的时候,就是重新配置一个BWP,并同时激活该BWP。
由上可见,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BWP,且利用不同的BWP实现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提高了不同BWP的利用率,提高了旁链路通信的效率。
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流程,在该流程中的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对应上述图1、图4、图6和图7中的网络设备,UE1可对应上述图1、图4、图6和图7中的第一终端设备,UE2可对应上述图1、图4、图6和图7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利用该流程可实现为终端设备配置BWP,该流程包括:
S901.核心网设备向UE1发送旁链路服务授权,并为UE1配置预配置BWP。
S902.核心网设备向UE2发送旁链路服务授权,并为UE2配置预配置BWP。
可选的,图9所示的流程还可包括:S903.核心网设备将UE1和UE2的旁链路服务授权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图9所示的流程还可包括:S904.UE1和/或UE2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旁链路资源配置信息。示例的,所述旁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可包括UE感兴趣的频段、业务特征、请求旁链路资源、近距离通信数据分组优先级(ProSe per packet priority,PPPP)和目标层层2标识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所示的流程中,以UE1上报旁链路资源配置信息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S905.接入网设备向UE1配置专用BWP和/或公共BWP。
S906.接入网设备向UE2配置专用BWP和/或公共BWP。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为UE1和/或UE2配置预配置BWP、专用BWP和/或公共BWP之后,UE1和UE2可采用上述图4、图6和图7所示的方法,进行旁链路连接和旁链路通信。比如,旁链路的过程可为:UE1向UE2发送通信请求,UE2向UE1发送授权和通信关系确认。比如,旁链路通信的过程可具体工作在基站调度模式下,也可工作在UE自感知模式下。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以工作在基站调度模式下,且UE1为发送端,UE2为接收端为例进行说明。
S907.UE1向UE2发送旁链路通信请求。
S909.UE2向UE1发送授权和通信关系确认。
S909.UE1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
S9010.接入网设备向UE1发送DCI,所述DCI用于指示调度资源。
S9011.UE1在DCI所指示的调度资源上,进行旁链路通信。示例的,旁链路通信的过程可为,发送SCI和数据data等。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网络设备、终端、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
处理模块1201,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可选的,装置1200还可包括:收发模块1202,用于发送或接收旁链路信号或信息。
关于处理模块1201和收发模块12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
装置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示例地,处理器1301可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具体参见方法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说明。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02和处理器13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301可以和存储器1302协同操作。处理器1301可能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3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13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处理器1301利用通信接口13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装置1303、处理器1301以及存储器1302之间的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3中以存储器1302、处理器1301以及通信接口1303之间通过总线1304连接,总线在图1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包括:
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以及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处理器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时,具体用于:
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10.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第一带宽部分BWP上使用第一系统参数,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旁链路连接,以及,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所述第一BWP包括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一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BWP;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确定所述第一BWP。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链路通信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所述处理模块在第二时间单元,第二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旁链路通信时,具体用于:
所述第二BWP为第一专用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一专用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第一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预配置BWP或公共BWP,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预配置BWP或公共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或者,
所述第二BWP为第二专用BWP,且所述第二专用BWP的频域所占用的第一频域资源包括第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为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为所述第二专用BWP的系统参数,所述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预配置BWP或公共BWP的系统参数相同,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专用BWP上使用第二系统参数,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的时间配比;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工作;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时,工作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
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切换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工作。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17887.5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86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7887.5A CN11158685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73917 WO2020164391A1 (zh) 2019-02-15 2020-01-22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7887.5A CN11158685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51A true CN111586851A (zh) 2020-08-25
CN111586851B CN111586851B (zh) 2024-02-02

Family

ID=7204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7887.5A Active CN11158685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851B (zh)
WO (1) WO20201643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3007798A (es) * 2020-12-31 2023-07-11 Huawei Tech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de comunicacion.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15114A (zh) * 2016-09-30 2018-04-16 美商高通公司 槽及小型槽結構之發信號及判定
WO2018082589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80183551A1 (en) * 2016-12-27 2018-06-28 Chie-Ming Chou Method for signaling bandwidth part (bwp) indicator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CN108307524A (zh) * 2016-09-19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与无线通信系统
JP6362814B1 (ja) * 2018-01-17 2018-07-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変圧器
WO2018145566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0915037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150455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方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26214A1 (ja) * 2017-08-02 2019-02-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028276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ESERVED RESOURCES FOR ASCENDING COMPATIBILITY IN NEW RADIO (NR) NETWORKS
CN110622446A (zh) * 2017-05-17 2019-1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子带和干扰测量的无线链路监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5941B2 (en) * 2017-03-24 2020-10-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s for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CN108964853B (zh) * 2017-05-18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的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524A (zh) * 2016-09-19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与无线通信系统
TW201815114A (zh) * 2016-09-30 2018-04-16 美商高通公司 槽及小型槽結構之發信號及判定
WO2018082589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80183551A1 (en) * 2016-12-27 2018-06-28 Chie-Ming Chou Method for signaling bandwidth part (bwp) indicator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WO2018145566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10622446A (zh) * 2017-05-17 2019-1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子带和干扰测量的无线链路监测
CN10915037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150455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方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26214A1 (ja) * 2017-08-02 2019-02-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028276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ESERVED RESOURCES FOR ASCENDING COMPATIBILITY IN NEW RADIO (NR) NETWORKS
JP6362814B1 (ja) * 2018-01-17 2018-07-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変圧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8314\"" *
"\"R1-1800018\"" *
HUAWEI, ET AL.: "Bandwidth Parts and Resource Pools for V2X sidelink", pages 2 - 4 *
HUAWEI, HISILICON: "R1-1812206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for NR V2X\"", no. 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4391A1 (zh) 2020-08-20
CN111586851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23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7431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72297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94951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WO20210626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hannel occupancy tim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1436121B (zh) 一种旁链路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5317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CN109891965B (zh) 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EP3476073B1 (en) Split symbol control for aligned numerology
US114455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isten before talk (LB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CN11175650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595376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28563B1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3005418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전송을 위한 레퍼런스 시그널링 리소스 할당 방법
US11291029B2 (en) Schedul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8684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6532378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7736068A (zh) 调度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910828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bandwidth and device
CN11158685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867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97632A1 (zh) 能量检测门限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8731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14271006A (zh) 多tti调度dci设计
WO2023045751A1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指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