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707B -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707B
CN111586707B CN201910116172.8A CN201910116172A CN111586707B CN 111586707 B CN111586707 B CN 111586707B CN 201910116172 A CN201910116172 A CN 201910116172A CN 111586707 B CN111586707 B CN 111586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andom access
terminal
step rach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61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707A (zh
Inventor
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19101161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7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4698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4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终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基站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完善的随机接入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4G和5G定义的基于竞争方式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和基站之间至少需要进行四次信令的交互,称之为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或者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示例如下:
第一次: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Msg1为终端按照标准38.321或36.321中设定规则选择前导序列,用于基站进行TA估计等;
第二次:基站向终端发送Msg2,Msg2为Msg1的随机接入响应,其中包含了前导序列标识、定时提前(TA)、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的上行授权、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等;
第三次: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当终端在Msg2中读取到Msg1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时,再发送Msg3,Msg3的内容与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相关;
第四次:基站向终端发送Msg4,Msg4为解决竞争冲突的响应,当终端检测到的Msg4中包含对应Msg3中相关的标识信息时,则视为随机接入成功。
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中,将考虑简化基于竞争方式的随机过程,降低信令开销和随机接入时延,增加一种新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和基站之间至少两次信令的交互即可,称之为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或者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示例如下:
第一次:终端向基站发送MsgA,承担4-step RACH中Msg1和Msg3的功能,为前导+PUSCH的传输结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前导和DMRS进行信道和TA估计,不同RACH触发事件下MsgA对应的MAC PDU包含不同的内容,其中MsgA对应的PUSCH资源由基站进行免调度配置,前导序列和所述PUSCH直接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降低资源选择冲突;
第二次:基站向终端发送MsgB,承担4-step RACH中Msg2和Msg4的功能,主要用于指示随机接入的TA、C-RNTI分配、上行数据传输的授权以及竞争冲突解决等。
在标准研究中,2-step RACH和4-step RACH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两者之间有切换的机制设计,例如当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失败时,可以切换至4-stepRACH发起随机接入。
目前相关解决方案:在2-step RACH中,当基站正确检测MsgA中的前导序列(假设对应序列ID为1),而未正确检测出MsgA中PUSCH内容,则在响应MsgB中包含针对前导序列ID=1的发送4-step RACH中Msg3的上行授权,由此从2-step RACH切换至4-step RACH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实现了一种完善的随机接入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上,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所述检测单元,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为基站根据第一信息响应的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装置,应用于基站上,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检测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终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使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终端,用于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在终端和基站侧均存储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当发送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还未成功接入时,切换到4-stepRACH;并且终端在发送第一信息时可设计携带重传指示给基站,使基站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响应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完善的随机接入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2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使用MAC CE指示示意图;
图3为MAC subPDU中第一信息是否重传指示示意图;
图4为随机接入响应MAC sub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上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基站上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在终端和基站侧均存储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当发送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超过最大传输次数,还未成功接入时,切换到4-step RACH;并且终端在发送第一信息时携带重传指示给基站,使基站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响应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完善的随机接入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基站和终端侧分别保存基于2-step RACH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也可以不保存,不保存基于2-step RACH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同现有实现,或则配置预设规则实现随机接入过程是否由2-step RACH切换为4-stepRACH。
针对保存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的实现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终端。
基站通知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将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包含在随机接入的公共配置信息中发送给终端;
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可以包含在随机接入的公共配置信息中如下两个元素中:
RACH-ConfigCommon、RACH-ConfigGeneric。
如在RACH-ConfigCommon中的参数示意为:
--ASN1START
--TAG-RACH-CONFIG-COMMON-START
RACH-ConfigCommon::=SEQUENCE{
MsgA-TransMax ENUMERATED{设定最大传输次数数值}
终端接收到公共配置信息时,将其中包含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存储到2-step RACH对应的配置信息中。
在标准中关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配置信息发送与接收过程示例为:
在标准38.331中,基站将关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配置信息,其中包括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的配置信息包含在上行部分带宽公共配置BWP-UplinkCommon信息元素中,对于主服务小区的初始接入部分带宽的公共配置包含在系统信息中通过广播信道PBCH通知终端。
终端通过检测SSB(包含主同步PSS和辅同步SSS信号以及PBCH)获知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的配置信息。
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同标准发送RACH配置信息的方式来发送最大传输次数。
第二种:基站与终端分别配置约定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可设置为可选配置,基站和终端约定一个相同的值配置为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终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前导序列和前导序列对应的PUSCH。
基站侧对第一信息检测包括了前导序列检测以及前导序列对应的PUSCH中有效负载检测。
2-step RACH的配置信息,包括免调度资源(用以发送第一信息中的PUSCH)配置,还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发送的第一信息与现有实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时在第一信息中携带重传指示。
这里的重传指示可以为传输次数,是否重传,以及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这里的传输次数指的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重传的内容为:重传,或非重传,重传时不明确给出重传的次数的一种实现,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即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兼容现有实现,终端上可以存在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也可以为未存在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的情况。
当未存在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可以按照现有实现进行随机接入;也可以配置某种规则,如在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失败时,自动切换到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也可以仍停留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当保存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在首次发送第一信息时,针对该次随机接入设置一个计数器,用于记录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如初始值为0,每发送一次第一信息,该计数器记录的值增加1。
当随机接入过程触发事件满足基于2-step RACH条件,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关于基于2-step RACH的配置信息选择前导序列和第一信息中PUSCH的资源配置(包括时频资源位置、DMRS配置等),利用选择的配置发送所述第一信息(MsgA)。在发送第一信息之后根据定时规则启动接收第一信息对应响应信息第二信息的定时。
第一信息携带重传指示,具体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在MAC层利用MAC CE或者subheader的方式指示,具体示例为:
当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时,在MAC PDU中新增MAC CE指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
该方式利用MAC PDU中包含指示,如设计一个新的MAC CE用于指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
参见图2,图2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使用MAC CE指示示意图。
图2中指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对应的逻辑信道ID(LCID)。
当重传指示为是否重传时,采用MAC subheader的方式指示;
由于指示第一信息是否为重传只需要1比特信息,因此可以采用MAC subheader的方式指示。
参见图3,图3为MAC subPDU中第一信息是否重传指示示意图。图3中,设定指示第一信息是否为重传对应的逻辑信道ID(LCID),在MAC subheader中利用1bit指示是否为重传。
当重传指示为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采用MAC subheader的方式指示。
由于指示第一信息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只需要1比特信息,因此可以采用MACsubheader的方式指示,信息格式可以同图3。进一步地,终端可选择当第一信息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在第一信息中包含该指示,未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可选择不在第一信息中包含该指示。
第二种:
使用物理层UCI指示第一信息的重传指示。
该方式利用物理层UCI包含指示,该UCI用于指示PUSCH相关检测需要信息,并进一步包括指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或者该第一信息是否为重传。
步骤102,基站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基站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2-step RACH过程中发送的第一信息(MsgA)进行检测,包括前导序列和MsgA中PUSCH上的有效负载(payload)检测,检测的结果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前导序列和有效负载均正确检测;
第二种情况:前导序列未正确检测,有效负载正确检测;
第三种情况:前导序列正确检测,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
第四种情况:前导序列和有效负载均未正确检测。
针对第三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给出如下处理过程:
例如针对情况三如果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时,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如果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其中所述4-step RACH的第三信息为背景描述中的4-step RACH中的Msg3。其中所述2-step RACH非自适应重传具体终端重传2-step RACH第一信息时,将选择与之前传输第一信息相同的前导序列。
进一步地,响应的第二信息还可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和TC-RNTI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
如果针对情况三系统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所述第二信息进一步还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和TC-RNTI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上述第二信息中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前导序列ID对应,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Msg3)分配的上行授权的MAC subPDU(如果分配),包括定时提前以及TC-RNTI的MAC subPDU示例如图4,图4为随机接入响应MAC sub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上行授权信息为(UL Grant),定时提前为(Time Advance Command)和TC-RNTI(Temporary C-RNTI)。
针对上述第四种情况,基站无法正确检测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进而无法反馈解决其竞争冲突对应的接入响应。
针对第一种和第二种检测结果,基站均可以正确检测有效负载,则反馈解决竞争冲突对应的接入响应。也就是说该种情况直接停留在2-step RACH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即可。
进一步地,如果终端在第一信息中携带重传指示,有效负载检测正确,且基站需要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第一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第二信息时,具体执行如下处理: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时,若基站需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即分多次分别向不同的终端响应第二信息,其中一次响应可以包含针对多个终端的第二信息,则基站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值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最大传输次数时,若基站需分多次发送2-stepRACH中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即分多次分别向不同的终端响应第二信息,其中一次响应可以包含针对多个终端的第二信息,则基站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重传时,若基站需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即分多次分别向不同的终端响应第二信息,其中一次响应可以包含针对多个终端的第二信息,则基站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重传指示为重传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未携带重传指示时,基站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的终端优先响应。
参见图4,图4为2-step RACH中多次第二信息(MsgB)响应示意图。以第一信息携带传输次数为例,根据触发事件时延需求由高到底排序,对于相同触发事件进一步再根据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排序,假设存在如下四个终端:UE1、UE2、UE3和UE4。
参见表1,表1为各终端时延和传输次数对应内容。
终端 触发事件 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
UE1 事件1 1
UE2 事件1 2
UE3 事件2 1
UE4 事件2 2
表1
其中,事件1要求时延为T1,事件2要求时延为T2,T1<T2。
那么响应的优先顺序可以为:UE2>UE1>UE4>UE3。
步骤103,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本步骤中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具体实现时,分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
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了上行授权,则终端利用上行授权发送切换到4-step RACH中的第三信息的发送;
若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未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则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RACH,根据其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在传输时根据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否则,再次发送第一信息,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根据接收到的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
第二种:
若检测结果为响应时间超时,未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中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 RACH,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否则,再次在2-step RACH中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第三种:
兼容现有实现,如果本地未保存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免责根据系统设定重新发起随机接入(2-step RACH或者4-step RACH)。
进一步地,若终端配置了第一信息重传回退机制,则先回退再重新发起传输;
具体回退机制示例为,如果终端检测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重传回退的最大时延指示,其中指示数值backoff_indicator对应一个第一信息重传回退的最大时延数值。终端选择在[0,backoff_indicator]随机产生一个数值,终端在该数值对应的第一信息重传时延之后,重新发起传输。
若在回退过程中满足非竞争随机接入条件,则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配置发起随机接入。
进一步地,对于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与现有系统针对4-stepRACH中配置的前导传输次数可以设定一个相互关系,当MsgA传输次数计数增加1时,对应前导传输次数计数同步增加1。具体实现如下:
进行2-step RACH时,发送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增加时,针对4-stepRACH中配置的前导传输次数同步增加。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上。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上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501、检测单元502和处理单元503;
发送单元501,用于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检测单元502,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为基站根据第一信息响应的信息;
处理单元503,用于根据检测单元502检测的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
处理单元503,具体用于若确定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了上行授权,则终端利用上行授权发送切换到4-step RACH中的第三信息的发送;若确定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未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则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 RACH,根据其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在传输时根据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否则,再次发送第一信息,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根据接收到的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若确定检测结果为响应时间超时,未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中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 RACH,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否则,再次向基站根据2-step RACH配置发送第一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装置,应用于基站上。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基站上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601和处理单元602;
检测单元601,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检测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终端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检测单元601检测的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使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
处理单元503,具体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时,若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若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
较佳地,
处理单元503,具体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若系统配置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较佳地,
所述第二信息还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以及TC-RNTI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系统,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终端,用于采用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
所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终端;
或,基站与终端分别配置约定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通知终端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的实现具体为:
基站通知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将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包含在随机接入的公共配置信息中发送给终端;
终端接收到公共配置信息时,将其中包含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存储到2-step RACH对应的配置信息中。
其中,若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则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若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若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
若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则所述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若系统配置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较佳地,所述第二信息还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以及TC-RNTI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
终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具体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为切换到4-step RACH分配了上行授权,则终端利用上行授权发送切换到4-step RACH中的第三信息的发送;
若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未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则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RACH,根据其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并在传输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的TA(如果有)进行定时调整,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如果有)进行加扰;否则,再次发送第一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的TA(如果有)进行定时调整,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如果有)进行加扰;
若检测结果为响应时间超时,未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中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 RACH,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否则,再次向基站根据2-step RACH配置发送第一信息。
较佳地,
若终端配置了第一信息重传回退机制,则先回退再重新发起传输;
若在回退过程中满足非竞争随机接入条件,则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配置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进行2-step RACH时,发送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增加时,针对4-stepRACH中配置的前导传输次数同步增加。
较佳地,
当有效负载正确检测时,若第一信息中携带重传指示,且基站需要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第一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值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最大传输次数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重传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重传指示为重传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有效负载正确检测时,若第一信息中未携带重传指示,且基站需要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第一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的终端优先响应。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基站为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发送第一信息(MsgA)配置最大传输次数,终端侧进行所述第一信息(MsgA)传输次数计数,当超过最大传输次数时,终端退回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终端可在第一信息(MsgA)中将其传输次数或是否为重传指示给基站,用于基站反馈随机接入响应参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采用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若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则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若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若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
或,
若系统配置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由基站配置,并通知终端;
或,基站与终端分别配置约定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通知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将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包含在随机接入的公共配置信息中发送给终端;
终端接收到公共配置信息时,将其中包含的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存储到2-step RACH对应的配置信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和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信息中的一个信息或两个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了上行授权,则终端利用上行授权发送切换到4-step RACH中的第三信息的发送;
若检测结果为在响应时间范围内,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且未为切换到4-step RACH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则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RACH,根据其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在传输时根据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否则,再次发送第一信息,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定时提前TA,则根据接收到的接收到第二信息中的TA进行定时调整,若接收到的第二信息中携带TC-RNTI,则利用第二信息中的TC-RNTI进行加扰;
若检测结果为响应时间超时,未检测到与发送的第一信息中的前导序列ID对应的第二信息,确定当前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一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如果是,切换到4-step RACH,根据其随机接入配置发起前导的传输;否则,再次根据2-step RACH配置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配置了第一信息重传回退机制,则先回退再重新发起传输;
若在回退过程中满足非竞争随机接入条件,则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配置发起随机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进行2-step RACH时,发送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增加时,针对4-stepRACH中配置的前导传输次数同步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效负载正确检测时,若第一信息中携带重传指示,且基站需要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第一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值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最大传输次数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传输次数达到最大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第一信息携带的重传指示为是否重传时,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第一信息中携带的重传指示为重传的终端优先响应第二信息;
当有效负载正确检测时,若第一信息中未携带重传指示,且基站需要分多次发送2-step RACH中第一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第一信息对应的触发事件时延需求高的终端优先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或是否重传;
当重传指示为传输次数时,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分组数据单元PDU中新增MAC控制单元CE指示第一信息的传输次数;当重传指示为是否重传或是否达到最大传输次数时,采用MAC子包头subheader的方式指示;
或,
使用物理层UCI指示第一信息的重传指示。
10.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装置,应用于基站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检测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终端采用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使终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时,若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若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
或,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若系统配置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携带与第一信息前导序列ID对应的定时提前信息和TC-RNTI信息中的一个或者两个。
12.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终端,用于采用基于免调度的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时,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一信息;根据发送的第一信息,检测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确定是否切换为采用基于调度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step RACH发起随机接入;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发送第一信息的最大传输次数;
基站,用于根据随机接入配置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若检测结果为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则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系统配置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若系统配置了2step-RACH非自适应重传,以及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当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中携带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若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次数未达到最大次数,则向终端响应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时,不为该终端分配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的上行授权;
或,
若系统配置未配置连续前导序列正确检测、前导序列对应的有效负载未正确检测的最大次数,则在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发送,或不发送与第一信息中对应的前导序列ID,以及为切换到4-step RACH中发送第三信息分配上行授权。
CN201910116172.8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1586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172.8A CN11158670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20/074698 WO2020164466A1 (zh) 2019-02-15 2020-02-11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172.8A CN11158670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707A CN111586707A (zh) 2020-08-25
CN111586707B true CN111586707B (zh) 2022-05-24

Family

ID=7204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6172.8A Active CN11158670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707B (zh)
WO (1) WO20201644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1013414A (es) 2019-05-02 2021-12-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solucion de contencion en procedimiento de acceso aleatorio.
US20240032105A1 (en) * 2020-11-24 2024-01-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WO2022141438A1 (en) * 2020-12-31 2022-07-0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10074A1 (en) * 2016-10-19 2018-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
CN108271275A (zh) * 2017-01-04 2018-07-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7042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31538A1 (ja) * 2017-01-10 2018-07-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10074A1 (en) * 2016-10-19 2018-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
CN108271275A (zh) * 2017-01-04 2018-07-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7042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31538A1 (ja) * 2017-01-10 2018-07-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steps RACH procedure for NR-U;OPPO;《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 R2-1816263》;20181116;全文 *
Consideration on RACH procedure in NR;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09267》;20161014;全文 *
Random access principles for new radio;Nokia等;《3GPP TSG-RAN WG1 #86bis R1-1609737》;20161014;全文 *
Two-steps RACH procedure for NR-U;OPPO;《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3 R2-1811067》;20180824;全文 *
Two-steps RACH procedure for NR-U;OPPO;《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3bis R2-1813587》;20181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4466A1 (zh) 2020-08-20
CN111586707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25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711851B2 (en)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US10575337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messages
KR102261171B1 (ko) 랜덤 액세스 백오프 후의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랜덤 액세스 백오프를 지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2896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d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1242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接続処理方法並び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US975005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756729B1 (en) Improved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369891B1 (en) Method utilized in a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for optimiz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N113260077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153913B2 (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CN111586707B (zh)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538743A1 (en) Mobile station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EP265117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9587767B (zh) 按需系统信息请求响应、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
WO2020151662A1 (zh) 接入控制信令的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403740A1 (en) Rx ue(s) assisted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sidelink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CN103260234A (zh) 上行发送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以及基站
WO2024098579A1 (en) Method for layer-1/layer-2 triggered cell switching and time advance acquisi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60235A (zh) 定时调节方法、移动站、基站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