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232A -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232A
CN111586232A CN201910120285.5A CN201910120285A CN111586232A CN 111586232 A CN111586232 A CN 111586232A CN 201910120285 A CN201910120285 A CN 201910120285A CN 111586232 A CN111586232 A CN 111586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lock
mobile terminal
clock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rem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2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洲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2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2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包括: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通过该触发方法,能够在移动终端电量不足而关机前,增加用户被闹钟应用提醒的概率。

Description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完善,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例如显示屏越来越大,画面越来越清晰,从而移动终端的功耗也越来越强。其中在移动终端的各项功能中,闹钟应用是大多数用户常用的功能之一,用户在使用闹钟应用时,预设一个时间点,当到达这个时间点时,闹钟应用便会触发,闹钟应用的闹钟开启,从而起到提醒作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目前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现象:在闹钟应用触发时,如果移动终端因为电量不足而关机,但用户还没意识到闹钟应用的闹钟,那么此时闹钟应用就失去了提醒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移动终端电量不足而关机前,增加用户被闹钟应用提醒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若侦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所述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其中,所述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若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未得到用户的确认,则侦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或,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若侦测到在距离当前时间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所述闹钟应用还会再次触发,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后,若侦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则恢复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其中,在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闹钟应用是否与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预先进行了关联;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在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的步骤,包括:
呼叫所述关联的联系人;
在所述关联的联系人接通后,自动播放音频,其中所述音频携带有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电量不足的信息。
其中,在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包括:
语音播报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所述剩余电量。
其中,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步骤,包括:
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音量;和/或,
将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铃声更换为警报铃声;和/或,
延长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提醒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控制自身以及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通过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的电量不足时增大用户被闹钟应用提醒的概率,从而保证用户在移动终端电量不足而关机前及时被闹钟应用提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步骤S440在一应用场景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10: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表、车载电脑等,闹钟应用可以是移动终端出厂自带的应用,也可以是出厂后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的应用。用户通过闹钟应用可以设定若干个时间点,当先后到达该若干个时间点时,闹钟应用触发,即闹钟应用的闹钟被开启,闹钟应用以响铃和/或振动和/或光照等方式提醒用户。其中剩余电量为移动终端目前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电量。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应用场景中,为了避免闹钟应用本次触发时,用户还未来得及确认,移动终端就因为电量不足而关机,最终导致闹钟应用没有能够发挥提醒作用,因此在该应用场景中,步骤S110具体包括: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若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闹钟应用的闹钟未得到用户的确认,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其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是自闹钟应用触发起0S内、5S内、10S内等,可由用户自己设定。可以理解的是,当预设第一时间范围为自闹钟应用触发起0S内时,即表明在闹钟应用触发时立即侦测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在本次闹钟应用触发结束后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再次触发,而两次触发可能是为了提醒用户同一件事情,且用户一般需要两次提醒才能意识到闹钟应用的闹钟,例如,用户为了早上起床而通过闹钟应用设置两个相隔10分钟的闹钟,且该用户一般需要两次闹钟才会被唤醒,此时如果移动终端的电量不足而难以维持移动终端的第二次触发,那么闹钟应用难以发挥原本的提醒作用。因此在第二应用场景中,步骤S110具体包括: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若侦测到在距离当前时间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闹钟应用还会再次触发,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其中在距离当前时间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闹钟应用再次触发时,表明闹钟应用两次触发可能是为了提醒用户同一件事情。
其中闹钟应用的第二次触发可以是用户在第一次触发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在第一次触发结束后设置的。例如,用户预先通过闹钟应用设置了两个时间点A和B,其中时间点B晚于时间点A5分钟,当到了时间点A时,闹钟应用第一次触发,在该闹钟应用第一次触发时,移动终端侦测到时间点B的存在,且时间点B与时间点A之间的时间差在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此时表明时间点A和时间点B的设置可能是为了提醒用户同一件时间,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又例如,在闹钟应用第一触发并得到用户确认时,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间隔一段时间后(如10分钟后)再次触发闹钟应用的指令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即此时闹钟应用的第二次触发是用户确认闹钟应用第一次触发结束时设置的。
S120: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现有技术中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一般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例如,用户设置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后,当闹钟应用到达不同的时间点先后触发时,闹钟应用均以用户设置的提醒强度进行触发。或者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由系统默认设置,例如当闹钟应用的触发方式为震动触发时,震动触发的强度为系统默认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时,表明移动终端电量不足,存在关机的风险,此时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即只要闹钟应用处于触发状态、闹钟应用的闹钟被开启,闹钟应用的闹钟便会以增强后的提醒强度提醒用户,从而可以趁移动终端在关机前提醒用户,增加用户被闹钟应用提醒的概率。
其中,预设电量阈值可以是一固定值,该固定值可由用户自行设置,也可以由移动终端的设计人员设置,例如,预设电量阈值为总电量的百分之二,当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该固定值时,判定移动终端存在关机的风险。
或者,预设电量阈值也可以是根据预设计算公式而自动计算出来的值,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电量阈值等于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与时间的乘积,其中时间为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
具体而言,在上述第一应用场景中,在用户还未确认闹钟应用的闹钟前,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可以为一固定值,该固定值可以为闹钟应用的闹钟在得不到用户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停止提醒的时间,例如,若闹钟应用的闹钟在触发时得不到用户的确认,在持续提醒2分钟后,其会自动停止提醒,则该固定值为2分钟。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可以为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最大耗电量,例如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为每分钟耗费量为总电量的1%,此时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到预设电量阈值为1%*2=2%,如果在第一应用场景中,在用户确认闹钟应用的闹钟前,如果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总电量的2%,那么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尽量保证用户在闹钟应用自动停止提醒前能够意识到闹钟应用的闹钟。可以理解的是,当预设电量阈值为固定值时,该固定值可以不与闹钟应用自动停止提醒的时间相关,例如由用户直接设定为30S、1分钟等。
在第二应用场景中,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可以大于当前时间与下次移动终端触发时的时间间隔,例如,在时间点A闹钟应用第一次触发时,侦测到晚于时间点A五分钟的时间点B闹钟应用还会被再次触发,则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至少大于5分钟,例如6分钟、7分钟等,此时若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为每分钟耗费量为总电量的1%,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到预设电量阈值为1%*7=7%,也就是说,如果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7%,就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也就是说,闹钟应用以增强后的提醒强度进行时间点A的第一次触发提醒,且如果到了时间点B,移动终端还未关机,则移动终端再次以增强后的提醒强度提醒用户。又例如,当闹钟应用触发并得到用户的确认时,如果接收到用户选择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触发闹钟应用的指令时,获取该时间间隔,则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大于等于该时间间隔,例如时间间隔为10分钟,则希望移动终端接下来运行的时间为12分钟,此时若移动终端当前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为每分钟耗费量为总电量的1%,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到预设电量阈值为1%*12=12%,也就是说,如果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12%,就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即,当闹钟应用顺利再次触发时,闹钟应用便会以增强后的提醒强度提醒用户。
总而言之,本申请中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在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即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不足时,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作用,从而增大用户在移动终端关机前意识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概率。
可选的,步骤S120中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步骤,包括:增强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音量;和/或,将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铃声更换为警报铃声;和/或,延长闹钟应用的闹钟的提醒时间。
具体而言,如果闹钟应用的提醒方式是铃声提醒,则将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音量增加,例如将音量从总音量的20%增加到总音量的50%,或者将闹钟的铃声更换为一些具有警醒作用的警报铃声、具有搞笑作用的铃声,例如将闹钟的铃声更换为与来电铃声相同的铃声。或者不管闹钟应用为何种提醒方式,延长闹钟的提醒时间,例如,如果原本闹钟在提醒1分钟后自动停止提醒,则此时设置闹钟在提醒2分钟后自动停止提醒,或者提醒至移动终端灭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提醒方式是光照提醒,还可以是增加光照的光照强度,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择,步骤S120中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步骤还可以是改变闹钟应用的提醒方式,例如,闹钟应用原本的提醒方式仅仅是震动提醒,现在将闹钟应用的提醒方式改为铃声提醒,或者是铃声和震动提醒,总而言之,只要能够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作用即可。
可选的,步骤S120中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还可以是:逐渐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例如线性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或者按照阶梯状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可选的,步骤S120中在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后,若在预设时间内闹钟应用的闹钟未得到用户的确认,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也就是说,在判断出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后不是立即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而是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增强。
可选的,在一应用场景中,步骤S120中在增强闹钟应用的同时还可以语音播报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当闹钟是为了起床设置时,有时用户明明意识到了闹钟应用的触发,但是由于想要赖床等原因,长时间地不确认闹钟应用的闹钟,此时如果移动终端因为电量不足而关机,用户在迷糊的状态又陷入了沉睡,那么用户容易错过起床的时间。因此在本应用场景中,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通过语音播报剩余电量,让用户了解到移动终端可能会发生关机的情况,及时起床,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当然,在其他应用场景中,语音播报时也可以不播报当前的剩余电量,而使播报一些提醒信息,例如“移动终端当前电量不足,请及时确认、充电”。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后不及时恢复闹钟应用原来的提醒强度,当移动终端的电量充足时,闹钟应用的提醒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10: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S220: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步骤S210、步骤S220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10、S120对应相同,详见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230: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则恢复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当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时,表明用户意识到移动终端电量不足,此时移动终端发生关机的概率较小,则将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恢复到闹钟应用提高提醒强度之前的强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为了确保移动终端不会发生关机,则在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且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大于某一电量值时,才恢复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某一电量值可以是总电量的20%、40%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步骤S210中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则不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或者,在步骤S220中,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且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则不再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步骤S210中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获取闹钟应用本次触发时闹钟的类型,若闹钟的类型是预设的类型,例如起床闹钟、上课闹钟等,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若闹钟的类型不是预设的类型,则不再进行下面的步骤。或者是,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获取当前移动终端所处的应用场景,若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为预设的应用场景,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不是预设的应用场景,则不再进行下面的步骤。
具体而言,考虑到如果当前闹钟应用本次触发时闹钟不是很重要的闹钟,或者移动终端当前的应用场景是处于公共场所,如果增加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例如,父母和婴儿处于早上在休息,如果增强闹钟应用的起床闹钟的提醒强度则会惊吓到婴儿。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S310: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步骤S310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10对应相同,详见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320: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并将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
步骤S320与步骤S120不同的是,本申请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将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该低功耗模式较移动终端正常的工作模式耗费电量较小,移动终端在低功耗模式下能够运行更长的时间。可选的,在低功耗模式下可以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亮度降低,或关闭移动终端的上网功能等。
在一应用场景中,将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具体包括:关闭移动终端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可以理解的是,运行中的应用程序不包括闹钟应用,其具体可以关闭一些在后台运行的应用,例如聊天应用、浏览器等,或者是仅保留一些重要的应用程序而关闭一些其他重要性不高的应用程序。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S410: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S420: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S430:判断闹钟应用是否与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预先进行了关联。
联系人列表可以是通话应用中的联系人列表,也可以是即时聊天应用中的联系人列表。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430,否则进入步骤S450。
S440: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关联的联系人在接收到提示消息后,了解到发送方可能会发生关机的情况,则会通过人为的方式去提醒发送方的用户,避免发送方错过重要的事情。向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可以与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在增强提醒强度之后进行,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关联的联系人可以为多个。
其中,当闹钟应用存在多个闹钟时,不同的闹钟可以与不同的联系人关联,例如早上起床的闹钟与自己的父母、伴侣关联,上班时候的闹钟与自己的同事关联。当闹钟应用触发时,步骤S440中向本次闹钟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例如闹钟应用存在多个闹钟A、B以及C,其中闹钟A关联联系人a,闹钟B关联联系人b,闹钟C关联联系人c,则在步骤S440中,当到达闹钟A的时间点时,闹钟应用触发后,将提示消息发送给联系人a,到达闹钟B的时间点时,闹钟应用触发后,将提示消息发送给联系人b。或者不管闹钟应用存在多少个闹钟,所有闹钟可以均与相同的联系人关系,在此不做限制,例如用户直接将闹钟应用与自己的伴侣关联,因此不管闹钟应用在什么时间点触发,移动终端均将提示消息发送给用户的伴侣。步骤S440执行完毕后进入步骤S450。
S450:结束流程。
本实施方式,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便于联系人通过人为的方式提醒用户,为提醒增加一重保障。
参阅图5,图5是一应用场景中步骤S440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应用场景中,步骤S440具体包括:
S441:呼叫关联的联系人。
S442:在关联的联系人接通后,自动播放音频,其中音频携带有提示移动终端电量不足的信息。
音频预先录制,以便告知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方电量不足,例如音频是“某某电量不足,请帮忙提醒需要干某某事情”。可选的,音频中还携带有发送方当前的剩余电量。
当然在其他应用场景中,还可以以短信、即时消息等方式向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6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通信电路603,处理器601分别耦接存储器602以及通信电路603,处理器601在工作时控制自身以及存储器602、通信电路603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60的闹钟应用触发时,处理器601通过通信电路603侦测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侦测到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存储器602中存储的预设电量阈值,则处理器601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可选的,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若处理器601侦测到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闹钟应用的闹钟未得到用户的确认,则处理器601侦测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或,在闹钟应用触发时,若处理器601侦测到在距离当前时间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闹钟应用还会再次触发,则处理器601侦测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
可选的,若处理器601侦测到移动终端60处于充电状态,则处理器601恢复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可选的,处理器601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将移动终端60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
可选的,处理器601判断闹钟应用是否与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预先进行了关联;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器601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通过通信电路603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601在通过通信电路603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包括:处理器601通过通信电路603呼叫关联的联系人;在关联的联系人接通后,关联联系人的移动终端自动播放音频,其中音频携带有提示移动终端60电量不足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601在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包括:语音播报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
可选的,处理器601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步骤,包括:增强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音量;和/或,将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铃声更换为警报铃声;和/或,延长闹钟应用的闹钟的提醒时间。
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6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表、车载电脑等,在此不做限制。详细的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60在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侦测到移动终端60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表明移动终端60存在关机风险,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尽量在移动终端关机前提醒用户,避免闹钟应用因为移动终端的关机而丧失提醒作用。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70存储有程序数据701,程序数据701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友好提示的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7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服务器等。详细的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70存储的程序数据701能够被执行,从而在移动终端的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若侦测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表明移动终端存在关机风险,则增强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尽量在移动终端关机前提醒用户,避免用户因为移动终端关机而错过闹钟应用的提醒。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终端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结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若侦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所述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若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未得到用户的确认,则侦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或,
在所述闹钟应用触发时,若侦测到在距离当前时间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所述闹钟应用还会再次触发,则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剩余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后,若侦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充电状态,则恢复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闹钟应用是否与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预先进行了关联;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在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关联的联系人发送提示消息的步骤,包括:
呼叫所述关联的联系人;
在所述关联的联系人接通后,自动播放音频,其中所述音频携带有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电量不足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同时,还包括:
语音播报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所述剩余电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提醒强度的步骤,包括:
增强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音量;和/或,
将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铃声更换为警报铃声;和/或,
延长所述闹钟应用的闹钟的提醒时间。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控制自身以及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120285.5A 2019-02-18 2019-02-18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Withdrawn CN111586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285.5A CN111586232A (zh) 2019-02-18 2019-02-18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285.5A CN111586232A (zh) 2019-02-18 2019-02-18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232A true CN111586232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26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285.5A Withdrawn CN111586232A (zh) 2019-02-18 2019-02-18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23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383A (en) * 1998-04-02 1999-08-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f-correcting and adjustab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capacity and reserve time of a battery on discharge
CN103713886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中的提醒装置及其提醒处理方法
CN104010072A (zh) * 2014-03-03 2014-08-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量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120088A (zh) * 2015-08-17 2015-1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27783A (zh) * 2015-11-13 2016-01-0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闹钟响铃方法及装置
CN105528140A (zh) * 2015-12-04 2016-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电量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6293706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65801A (zh) * 2016-06-02 2017-12-1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设备闹钟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18521A (zh) * 2018-08-22 2019-0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383A (en) * 1998-04-02 1999-08-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f-correcting and adjustab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capacity and reserve time of a battery on discharge
CN103713886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设备中的提醒装置及其提醒处理方法
CN104010072A (zh) * 2014-03-03 2014-08-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量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120088A (zh) * 2015-08-17 2015-1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27783A (zh) * 2015-11-13 2016-01-0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闹钟响铃方法及装置
CN105528140A (zh) * 2015-12-04 2016-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电量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7465801A (zh) * 2016-06-02 2017-12-1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设备闹钟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3706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8521A (zh) * 2018-08-22 2019-0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553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395807B1 (en) Application function automatic activ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CN103338308B (zh)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JP439584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83581A (zh) 一种智能终端通信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280186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系统及方法
CN104469659A (zh) 一种基于蓝牙外设的终端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8370544A (zh) 非连续接收的实现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30942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369139B (zh) 使用移动设备的摄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35770B (zh) 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13155780A1 (zh) 一种终端通信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0531328C (zh) 一种具有拒听电话功能的电视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16045525A1 (zh) 终端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90926A (zh) 终端的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6303026A (zh) 一种实现关机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US8260374B2 (en) Power saving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86232A (zh) 闹钟应用的触发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WO2011140765A1 (zh) 任务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6132740A (zh) 观影设备节能方法、装置、观影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3219032A (ja) リアルタイムに携帯電話状態を通知する方法と携帯電話サービスのコントロールセンタ
CN110149444B (zh)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648415B (zh) 一种通知模式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0808888A (zh) 一种AIoT设备信息的转发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6299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短信待机和状态轮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