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5817A -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817A
CN111585817A CN202010393839.1A CN202010393839A CN111585817A CN 111585817 A CN111585817 A CN 111585817A CN 202010393839 A CN202010393839 A CN 202010393839A CN 111585817 A CN111585817 A CN 111585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power saving
terminal
thing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38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5817B (zh
Inventor
杜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38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5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reduction of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检测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省电触发条件;若检测到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和人与人通讯中可以频繁进行充电的终端不同,物联网终端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数量庞大的问题,因此,如何避免因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较短,而导致物联网终端更换较频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于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所述接入点/中继器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可见,通过事先设定各个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触发条件,当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物联网终端切换省电模式,进而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和第二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物联网终端j申请接入所述中继器时,接入点/中继器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以及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将所述物联网终端j划分至相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不包含所述物联网终端j,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处于所述N类型。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中继器周期性检测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新增物联网终端的数量是否超过第三阈值;
若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新增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三阈值,所述接入点/中继器重新将所述中继器连接的物联网终端进行分组,以得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H个类型,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Q*T,所述T为正整数;
所述接入点/中继器将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上报至用户,以使得用户重新对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重新设定省电触发条件,所述Q=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包含的物联网终端的数量。
可见,当接入点连接的新增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至少等于之前接入点所连接的所有物联网终端的数量时,物联网服务器重新进行分组,以便于更准确的控制新增的物联网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和第二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物联网终端j申请接入所述中继器时,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将所述物联网终端j划分至相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不包含所述物联网终端j,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处于所述N类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事先设定好各个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触发条件,当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物联网终端切换省电模式,进而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网络构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型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型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例如,物联网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当然物联网终端也可以包含带有联网功能的其他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水壶或一些物联网的智能设备等。
2)、中继器,其英文名是:“Repeater(RP)”,是一种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3)、网关,英文名是:“Gateway”,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4)、接入点(AP)是指整合了无线网接入点和RFID接入点为一体的智能信息接收和发送设备,物联网AP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WIFI信号和RFID信号。
5)、“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物联网络构架中,如图1所示,该物联网络构架包括:网关10、多个接入点20、与接入点20连接的物联网终端30和中继器40、与中继器40连接的物联网终端50。其中,物联网终端50通过无线方式与中继器40连接,中继器40和物联网终端30通过无线方式与接入点20连接,接入点20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与网关10接入互联网,上述无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ZigBee、GPRS、3G、4G、Wimax等方式。图1中以有线方式为示例,为了方便表示,这里仅以一根实线表示。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执行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本发明所述的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中继器),以下以执行主体为中继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省电触发条件。
S202、若检测到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所述中继器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其中,上述N个类型为发送的数据的N个类型;或者,上述N个类型为N个功能类型;或者,上述N个类型为N个工作性质类型,等等。
其中,以上步骤S201可以是接入点周期性的检测接入点所连接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省电触发条件,例如,可以是每一分钟检测一次。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有100个,N=3,M=2,组网范围内有3个类型(比如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3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比如有物联网终端集合1、物联网终端集合2和物联网终端集合3),3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基于这3个类型划分,3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2个省电触发条件(比如物联网终端集合1对应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和第二省电触发条件,物联网终端集合2对应第三省电触发条件和第四省电触发条件,物联网终端集合3对应第五省电触发条件和第六省电触发条件),当中继器检测到物联网终端集合1中的某个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和/或第二省电触发条件时,接入点控制该某个物联网终端切换至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或第二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可见,通过事先设定各个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触发条件,当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物联网终端切换省电模式,进而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通常有正在接收数据状态、正在发送数据状态、待机状态、休眠状态等等。以上步骤S201检测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这里检测的是物联网终端在一段时间内(比如23分钟、30分钟、1个小时、4个小时或是其他值)的运行状态。
举例来说,假设物联网终端集合1对应第一省电触发条件为物联网终端平均待机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物联网终端平均接收/发送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比如物联网终端平均待机在10分钟内,物联网终端平均接收/发送时长在3分钟内,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可以是物联网终端每7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8分钟,假如物联网终端集合1中的某个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一省电触发条件时,中继器控制该某个物联网终端切换至每7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8分钟的省电模式。
又举例来说,假设物联网终端集合1对应第一省电触发条件为物联网终端平均待机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物联网终端平均接收/发送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比如物联网终端平均待机在10分钟内,物联网终端平均接收/发送时长在3分钟内,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可以是物联网终端每7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8分钟,假设物联网终端集合1对应第二省电触发条件为物联网终端待机时长超过第三预设时长,物联网终端接收/发送时长超过第四预设时长,比如物联网终端待机时长超过5分钟,物联网终端接收/发送时长超过在3分钟,第二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可以是物联网终端每10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6分钟,假如物联网终端集合1中的某个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和第二省电触发条件时,中继器控制该某个物联网终端切换至每7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8分钟的省电模式,或中继器控制该某个物联网终端切换至每10分钟休眠一次,每次休眠时长为6分钟的省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也就是说,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自定义的。
可选地,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时段的起始点为当前系统时间,第一时段的时长例如可以是1个小时、2小时、3小时、5小时、6小时、10小时、1天或是其他值。
其中,第一阈值例如可以是1分钟、1分半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或是其他值。
其中,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举例来说,比如某个物联网终端在第一时段内,上传了10次上行数据,这10次上传上行数据的时间分别有:10:32:00,10:35:15,10:38:15,10:42:20,10:43:15,10:45:35,10:49:45,10:53:10,10:55:50,10:58:00,那么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时差分别有:3:15s,3:00s,4:05s,0:55s,2:20s,4:10s,2:25s,2:40s,2:10s,那么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为2:46s。
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也就是说,同一个类型中的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最大的物联网终端与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最小的物联网终端最大不能超过第一阈值。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阈值=2分钟,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有10个(比如物联网终端1、物联网终端2、物联网终端3……物联网终端10),这10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分别有:1:00,1:15,2:15,2:35,3:10,3:55,4:00,4:55,6:15,6:35。可见,这10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类型分别为:物联网终端1,物联网终端2、物联网终端3、物联网终端4属于一个类型,物联网终端5、物联网终端6、物联网终端7属于一个类型,物联网终端8、物联网终端9、物联网终端10属于一个类型,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型划分示意图。
可选地,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和第二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其中,第二阈值例如可以是1、2、3、4、5或是其他值。
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也就是说,同一个类型中的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最大的物联网终端与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最小的物联网终端相差不能超过第二阈值。
举例来说,假设第二阈值=2,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有10个(比如物联网终端1、物联网终端2、物联网终端3……物联网终端10),这10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分别有:重要优先级1、重要优先级1、重要优先级2、重要优先级3、重要优先级4、重要优先级4、重要优先级5、重要优先级7、重要优先级8、重要优先级8。由于没有重要优先级0,可见,这10个物联网终端对应的类型分别为:物联网终端1、物联网终端2、物联网终端3、物联网终端4属于一个类型,物联网终端2、物联网终端3、物联网终端4属于一个类型,物联网终端5、物联网终端6、物联网终端7属于一个类型,物联网终端8、物联网终端9、物联网终端10属于一个类型,具体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型划分示意图。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物联网终端j申请接入所述中继器时,所述中继器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以及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将所述物联网终端j划分至相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不包含所述物联网终端j,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处于所述N类型。
举例来说,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数量会不断变化,比如增加或减少,当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数量增加时,中继器自动确定新增的物联网终端的类型,然后中继器根据确定的新增的物联网终端的类型自行将新增的物联网终端划分到相应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比如,N=2,2个类型(比如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新增的物联网终端的类型处于第一类型,那么中继器自行将新增的物联网终端划分到第一类型对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
可选地,所述中继器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所述中继器向所述物联网终端i发送省电指令,所述省电指令携带省电触发条件k,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省电触发条件k,所述省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省电触发条件k对应的省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器周期性检测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新增物联网终端的数量是否超过第三阈值;若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新增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三阈值,所述中继器重新将所述中继器连接的物联网终端进行分组,以得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H个类型,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Q*T,所述T为正整数;所述接入点将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上报至用户,以使得用户重新对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重新设定省电触发条件,所述Q=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包含的物联网终端的数量。
上述周期例如可以是3天、10天,20天、1个月、2个月或是其他值。
举例来说,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比如增加/减少),假设新增的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超过之前物联网终端的数量的2倍时,为了方便管理,中继器需要重新对这些物联网终端进行分组,在分组完后,上报给用户让用户重新设定这些分组的省电触发条件。其中,上述H值的确定与上文所述的N值的确定是一样的,在此不再叙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假如用户未对新的分组(所述H组物联网终端集合)重新设定省电触发条件时,中继器执行以上步骤S201是基于之前的分组对应的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M个电量控制)进行检测判定的。也就是说新的分组未被激活,接入点还是基于之前的分组进行相应操作。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示意图,其中,中继器60,中继器60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有10个,比如有物联网终端70、物联网终端71、物联网终端72、物联网终端73、物联网终端74、物联网终端75、物联网终端76、物联网终端77、物联网终端78、物联网终端79,物联网终端集合有两个,比如有物联网终端集合1包含有物联网终端70、物联网终端71、物联网终端72、物联网终端73和物联网终端74,物联网终端集合2包含有物联网终端75、物联网终端76、物联网终端77,物联网终端78、物联网终端79,物联网终端集合1对应第一省电触发条件,第一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第一省电模式,物联网终端集合2对应第二省电触发条件,第二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第二省电模式,若中继器60检测到物联网终端75的运行状态满足第一省电触发条件,中继器60向物联网终端75发送省电指令,以使得物联网终端75切换至第一省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更为详细的方法流程,如图6所示,执行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本发明所述的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中继器),以下以执行主体为中继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S601、中继器获取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
S602、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N个类型。
S603、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N个类型确定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
S604、所述中继器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输入的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
S605、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设置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的省电触发条件。
S606、所述中继器检测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省电触发条件。
S607、若检测到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所述中继器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K为正整数。
S608、所述物联网终端i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省电指令,以及根据省电指令切换至所述省电触发条件k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省电指令携带省电触发条件k,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省电触发条件k。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700,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7所示,包括:
控制模块701,用于若检测到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
可选地,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可选地,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和第二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702,用于当检测到物联网终端j申请接入所述中继器时,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
划分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将所述物联网终端j划分至相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不包含所述物联网终端j,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处于所述N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模块(控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划分模块703)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关步骤。比如,控制模块702用于执行以上步骤S202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700是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控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划分模块703可通过图8所示的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800的处理器801来实现。
如图8所示,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800可以以图8中的结构来实现,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至少一个存储器8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3。所述处理器801、所述存储器802和所述通信接口8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8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8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8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8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8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终端设备执行的上述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比如检测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省电触发条件;若检测到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包括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执行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
其中,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第一时段内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和第一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相邻两次上传上行数据的平均时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类型是根据所述中继器所承载的每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和第二阈值确定的,其中,同一类型的任意两个物联网终端上传的上行数据的重要优先级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物联网终端j申请接入所述中继器时,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以及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将所述物联网终端j划分至相应的物联网终端集合中,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不包含所述物联网终端j,所述物联网终端j的类型处于所述N类型。
9.一种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中继器所承载的物联网终端i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i对应的K个省电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i切换至所述K个省电触发条件中的其中一个省电触发条件对应的省电模式,所述中继器连接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对应N个类型,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物联网终端集合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省电触发条件是用户通过所述中继器的人机交互接口分别针对所述N组物联网终端集合设置的。
CN202010393839.1A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85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839.1A CN111585817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839.1A CN111585817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1710637507.1A CN107566156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37507.1A Division CN107566156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817A true CN111585817A (zh) 2020-08-25
CN111585817B CN111585817B (zh) 2023-06-06

Family

ID=6097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3839.1A Active CN111585817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1710637507.1A Active CN107566156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37507.1A Active CN107566156B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1585817B (zh)
WO (1) WO20190192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280B (zh) * 2019-09-29 2022-1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运行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641032B (zh) * 2019-12-10 2023-08-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通信方法
CN114007252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省电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419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省电模式解除装置、中继装置以及省电模式解除方法
CN105577534A (zh) * 2014-10-15 2016-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智能网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5830462A (zh) * 2013-12-16 2016-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关、管理中心以及远程访问系统
CN10679061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监控方法、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9562B1 (en) * 2014-03-11 2019-08-28 Helvar Oy Ab A learning luminaire and a learning control device for a luminaire
CN103957629B (zh) * 2014-04-21 2016-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的云控智能照明系统
US10119714B2 (en) * 2014-09-10 2018-11-06 Cielo Wi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IR-enabled appliances via networked device
CN107547208B (zh) * 2017-07-27 2020-04-14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节省方法及装置
CN107708186A (zh) * 2017-08-28 2018-02-1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的省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419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省电模式解除装置、中继装置以及省电模式解除方法
CN105830462A (zh) * 2013-12-16 2016-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关、管理中心以及远程访问系统
CN105577534A (zh) * 2014-10-15 2016-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智能网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679061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监控方法、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817B (zh) 2023-06-06
CN107566156A (zh) 2018-01-09
CN107566156B (zh) 2020-06-16
WO2019019288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9213B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83963A (zh) 基于上下文的数据的预测性预缓存
CN107566156B (zh)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219377A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747414B (zh) 更新状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58889A (zh) 一种应用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730644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2036672A1 (en) Prediction of mobile bandwidth and usage requirements
EP3544344B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witch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a user equipment between carrier aggregation (ca) and non-ca operation modes
CN109358904B (zh) 应用程序分析的集中分发
CN105262792A (zh) 一种车辆异常处理方法及车载终端
WO2019015051A1 (zh) 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34327A (zh) 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65538B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迁移方法和网关
CN102256211B (zh) M2m终端基于群组实现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13436631B (zh) 语音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用于语音信息处理的装置
CN107547208B (zh) 一种能源节省方法及装置
CN107483330B (zh) 一种中继器桥接方法和网关
CN104869617A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7566154B (zh) 一种电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54662B (zh) 一种能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40003324A (ko) M2m 시스템에서 동적 보고 스케줄링을 구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88733A (zh) 集群资源使用情况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41265A (zh) 一种核心网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05991729B (zh) 一种安装包下载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