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5777B -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777B
CN111585777B CN201910118045.1A CN201910118045A CN111585777B CN 111585777 B CN111585777 B CN 111585777B CN 201910118045 A CN201910118045 A CN 201910118045A CN 111585777 B CN111585777 B CN 111585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ing
reference signal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80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5777A (zh
Inventor
柯颋
吴丹
徐晓东
张静文
刘建军
王启星
刘光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80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7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4276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4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5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方法包括: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Description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春夏、夏秋之交的内陆地区,或冬季的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大气波导 (Surfaceducting)现象。
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对流层中将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称为波导层,大部分无线电波辐射都将被限制在该波导层中,进行超折射传播。超视距传播使得无线电信号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且经受较低的路径传播损失。
对TDD系统(例如,4G LTE系统或5G NR系统)而言,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的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因为存在大气波导层,远端施扰站(Interference site,or Aggressor site,or Interfering site)发送的DL信号经过超远距离(如数十或数百公里)空间传播后,仍具有较高能量,其落在本地受扰站(Victim site,or Interfered site)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从而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TD-LTE现网中发现,TD-LTE大面积上行受扰,上行IOT抬升可达25dB,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等KPI指标恶化严重。受扰小区以农村F频段为主,干扰时间主要集中在0:00-8:00,受影响基站数几百到几万不等。
TD-LTE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的初始相位从预设集合中取值,为了应对 TD-LTE网络中远端干扰问题,定义了专门用于远端干扰探测的特征序列,其中,特征序列的原始序列为Gold序列,序列长度为1023。特征序列共四条,预先设置所述四条特征序列的初始相位。
当受扰站检测到远端干扰时,它将选择一条特征序列,发送用于远端干扰检测的专用RS(参考信号);当施扰站检测到该RS时,施扰站执行干扰回退操作(如减少下行链路DL传输符号),以消除其对受扰站造成的干扰。
上述方案主要问题是,固定RS初始相位集合很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导致整个网络的DL传输性能严重下降。
例如,当大气波导现象没有发生时,攻击者主动发送远端干扰检测的专用 RS,其初始相位从预设的初始相位集合中取值。网络中其他基站检测到该RS 时,可能会错误判断自己是某个基站的施扰站,进而执行干扰回退操作。当网络中大量基站都执行干扰回退操作时,整个网络的DL吞吐量将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初始相位生成伪随机序列。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还包括:根据伪随机序列生成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其中,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为网管单元、网络设备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网络设备组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包括:
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预设功能时,确定所述索引值为第一预设值;或者,
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预设功能时,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为所述第二偏移量;或者,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第一偏移量加上第二偏移量。
其中,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包括: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类参考信号,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不用于承载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三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0,所述第三预设值=L;或,
所述第二预设值=L,所述第三预设值=0;其中,L为正整数。
其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中的部分比特位确定第二偏移量;或者,
根据公式:第二偏移量=mod(网络设备编号,L)确定第二偏移量,其中, L为正整数。
其中,获取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计数器包括以下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
小时计数器、分钟计数器、参考信号发送周期计数器、20ms计数器、无线帧计数器、TDD上下行模式计数器、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联合TDD 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时隙计数器和OFDM符号计数器。
其中,至少一种计数器根据预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开始计数;且所述预设GNSS定时和所述第一时间参数通过网管OAM配置。
其中,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a,Z),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或者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的组合形式;
所述Z和a为预设参数,或者通过网管OAM配置。
其中,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包括:
根据公式cinit=(2α·nt·(δ·nSCID+β)+γ·nSCID)mod 231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其中,
cinit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nt为所述时间信息;
nSCID为所述加扰信息;
α、β、γ、δ为预设常数。
其中,γ=1 or 2;β=0 or 0.5or1;δ=0 or 1;α的取值根据nSCID的最大取值范围确定。
其中,所述nSCID的取值范围为0≤nSCID≤N,且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041
且α、β、γ、δ采用如下至少一种配置:
第一配置:α=M,β=0,γ=1,δ=1;
第二配置:α=M+1,β=0,γ=2,δ=1;
第三配置:α=M+1,β=0.5,γ=1,δ=1;
第四配置:α=M+2,β=0.5,γ=2,δ=1;
第五配置:α=M,β=1,γ=1,δ=0。
其中,根据所述初始相位生成伪随机序列,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051
生成伪随机序列;
其中,r(m)为伪随机序列;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为伪随机序列r(m)的长度;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052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
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
其中,为网络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包括:
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
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网络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时用于: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查询加扰信息集合,获取获得加扰信息;根据获得的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由于运营商定期更新加扰信息集合,使得攻击者无法及时掌握加扰信息,进而攻击者难以主动生成虚假的伪随机序列;另一方面,在加扰信息集合更新周期内,由于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随时间变化,即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初始相位不同,因此还能防备转发干扰(repeater jamming)。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网络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
步骤12,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3,根据所述初始相位生成伪随机序列;
步骤14,根据伪随机序列生成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为网管单元、网络设备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网络设备组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11中,获取加扰信息,可以包括:
步骤111,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nindex
具体的,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预设功能时,确定所述索引值为第一预设值。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等于0。例如,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类参考信号(RIM RS2)时,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0;
或者,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预设功能时,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为第二偏移量。例如,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RIM RS1),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不用于承载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只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所述索引值;
或者,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第一偏移量加上第二偏移量。例如,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承载第一类或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如指示是否需要施扰站增加干扰抑制水平)共同确定所述索引值。所述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包含:
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增加干扰抑制水平(即“Not enough mitigation,further actions needed”);
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维持当前的干扰抑制水平(即“Enough mitigation,no further actions needed”)。
上述步骤111中,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包括: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类参考信号,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不用于承载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三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0,所述第三预设值=L;或,所述第二预设值=L,所述第三预设值=0;其中,L为正整数。L根据第一偏移量的取值范围确定。
上述步骤111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中的部分比特位确定第二偏移量;或者,根据公式:第二偏移量=mod(网络设备编号,L)确定第二偏移量,其中,L为正整数。
因此,第二偏移量的取值范围为0,1,…,L-1。或者说,根据第一偏移量的取值范围确定L。
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中的部分比特位确定第二偏移量。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
第二偏移量=网络设备编号的低Q位;或,
第二偏移量=网络设备编号的高Q位;或,
第二偏移量=网络设备编号从LSB算起的第P到第P+Q-1位;或,
第二偏移量=网络设备编号从MSB算起的第P到第P+Q-1位。
其中,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081
步骤112,根据索引值nindex,查询加扰信息集合,获得加扰信息nSCID
表1:加扰信息集合
n<sub>index</sub> n<sub>SCID</sub>
0
1
H-1
其中,H为正整数,根据索引值nindex的最大取值范围确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运营商定期更新加扰信息集合,让攻击者无法及时掌握加扰信息;另外,由于加扰信息集合通过网管OAM配置下来,而OAM配置操作不可能过于频繁(例如1天或1星期更新一次配置),因此运营商还需要防备转发干扰(repeater jamming)。所谓转发干扰,指的是攻击者先缓存一段接收信号波形,隔一段时间再把缓存的信号波形转发出去。例如,攻击者可以在存在大气波导的时候缓存一段接收信号波形,然后在大气波导不存在的时候, 再把缓存的信号波形转发出去。如果不同时刻初始相位保持不变,那么接收机就无法区分真实信号,还是攻击者伪造的虚假信号,进而难以抵御转发干扰,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为了抵抗转发干扰,一种优选技术让初始相位时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1中,获取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计数器包括以下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小时计数器、分钟计数器、参考信号发送周期计数器、20ms计数器、无线帧计数器、TDD上下行模式计数器、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联合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时隙计数器和OFDM符号计数器。
其中,所述时间信息nt采用的计数器中:TDD上下行转换周期(TDD DL/ULswitching period,或TDD switching period),即单个TDD上下行模式的周期(periodicity of the TDD DL/UL pattern)。
联合TDD上下行转换周期(combined periodicity of two TDD DL/ULpatterns),指的是当采用双周期帧结构时,两种帧结构所对应的单个TDD上下行模式的周期之和。例如,当采用双周期帧结构时,假设第一帧结构所对应的单个TDD上下行模式的周期为P1,第二帧结构所对应的单个TDD上下行模式的周期为P2,则联合TDD上下行转换周期=P1+P2。
其中,至少一种计数器根据预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开始计数;且所述预设GNSS定时和所述第一时间参数通过网管OAM配置。
其中,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a,Z),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或者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的组合形式;
所述Z和a为预设参数,或者通过OAM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数Z根据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周期T1确定。例如,当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且所述第二时间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时,设所述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Y个所述计数器的计时单位,则Z=Y×所述计数器的计时单位;或Z= (Y+1)×所述计数器的计时单位。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的组合形式,指的是根据至少一种计数器的函数关系,计算所述时间信息,或者计算所述时间信息的某个成分。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nt=60·Thour+Tminute
其中,Thour为小时计数器,Tminute为分钟计数器。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01
其中,nf为无线帧(frame)计数器,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02
为无线帧内的slot计数器,
l为slot的OFDM符号计数器,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03
为每个slot内OFDM符号数,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04
为每个frame内slot数目。
例如,当时间信息nt为第一时间单位T1的计数器时,意味着每隔T1时长, nt取值递增1。
同时也意味着,如果OAM配置的加扰信息集合保持不变,那么对于在第一时间单位T1内不同的时域位置偏移,所有网络设备(如基站)所发送的RS 的初始相位所构成的取值集合相同;
对于不同的第一时间单位T1,其所对应的初始相位集合不同。
因此,上述实施例能够抵抗第一时间单位T1之间的转发干扰(repeaterjamming),但是不能抵抗第一时间单位T1之内的转发干扰(repeater jamming)。
考虑到大气波导现象的典型持续时间为数小时,因此优选的,第一时间单位T1的尺度应该在分钟和小时之间。
因此,分钟计数器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计数器(典型为10min~40min)为优选值。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12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21,根据公式cinit=(2α·nt·(δ·nSCID+β)+γ·nSCID)mod 231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其中,cinit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nt为所述时间信息;nSCID为所述加扰信息;α、β、γ、δ为预设常数。
在一种实施例中,γ=1 or 2;β=0 or 0.5 or 1;δ=0 or 1;
α的取值根据nSCID的最大取值范围确定;
优选的,所述nSCID的取值范围为0≤nSCID≤N,且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11
且α、β、γ、δ采用如下至少一种配置:
第一配置:α=M,β=0,γ=1,δ=1;
这时,cinit=(2M·nt·nSCID+nSCID)mod 231
第二配置:α=M+1,β=0,γ=2,δ=1;
这时,cinit=(2M+1·nt·nSCID+2nSCID)mod 231
第三配置:α=M+1,β=0.5,γ=1,δ=1;
这时,cinit=(2M·nt·(2nSCID+1)+nSCID)mod 231
第四配置:α=M+2,β=0.5,γ=2,δ=1;
这时,cinit=(2M+1·nt·(2nSCID+1)+2nSCID)mod 231
第五配置:α=M,β=1,γ=1,δ=0;
这时,cinit=(2M·nt+nSCID)mod 231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3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12
生成伪随机序列;
其中,r(m)为伪随机序列;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为伪随机序列r(m)的长度;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21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具体的,所述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可以是第一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 RS1)、第二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 RS2)、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的第一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 RS1for not enough mitigation)、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的第一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 RS1 for enough mitigation) 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的第一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增加干扰抑制水平(即“Not enough mitigation,further actions needed”);而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的第一类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 RS1 forenough mitigation)则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维持当前的干扰抑制水平(即“Enoughmitigation,no further actions needed”)。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网络设备将生成的第一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位于远端的第二网络设备如果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参考信号则表示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优选的,假设第二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在第X 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并且第二网络设备事先已知第一网络设备(即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受扰基站)在统一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下行符号位置,则第二网络设备能够推测出第一参考信号的路径传播距离。第二网络设备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能够推测出如果自己也在相同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下行数据(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下行参考信号等),则其发送的下行数据将对第一通信设备最多X个上行OFDM符号造成远端干扰。因此,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能够提供第一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X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能承载额外的信息,如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增加干扰抑制水平(即“Not enough mitigation,further actions needed”);或者,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且需要施扰站维持当前的干扰抑制水平(即“Enough mitigation,no further actions needed”)。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远端干扰检测参考信号(RIM-RS) 的初始相位集合通过标准确定,所导致的RIM-RS易被攻击者伪装并攻击,进而导致整个网络的DL传输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改进的RIM-RS初始相位生成方法,通过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查询加扰信息集合,获取获得加扰信息;根据获得的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由于运营商定期更新加扰信息集合,使得攻击者无法及时掌握加扰信息,进而攻击者难以主动生成虚假的伪随机序列;另一方面,在加扰信息集合更新周期内,由于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随时间变化,即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初始相位不同,因此本发明还能防备转发干扰(repeater jamming)。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
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预设参数L、Z、a。
其中,上述方法中:为第一通信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包括:
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
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30,包括:
处理器32,用于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其中,所述处理器32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相位生成伪随机序列。
所述处理器32还用于根据伪随机序列生成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其中,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为网管单元、网络设备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网络设备组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或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包括:
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预设功能时,确定所述索引值为第一预设值;或者,
当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预设功能时,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为所述第二偏移量;或者,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第一偏移量加上第二偏移量。
其中,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包括: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类参考信号,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不用于承载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三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0,所述第三预设值=L;或,所述第二预设值=L,所述第三预设值=0;其中,L为正整数。
其中,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中的部分比特位确定第二偏移量;或者,
根据公式:
第二偏移量=mod(网络设备编号,L)确定第二偏移量,其中,L为正整数
其中,获取时间信息,包括: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计数器包括以下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小时计数器、分钟计数器、参考信号发送周期计数器、20ms计数器、无线帧计数器、TDD上下行模式计数器、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联合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时隙计数器和OFDM符号计数器。
其中,至少一种计数器根据预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开始计数;且所述预设GNSS定时和所述第一时间参数通过网管OAM配置。
其中,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a,Z),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或者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的组合形式;
所述Z和a为预设参数,或者通过网管OAM配置
其中,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包括:
根据公式cinit=(2α·nt·(δ·nSCID+β)+γ·nSCID)mod 231生成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其中,
cinit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相位;
nt为所述时间信息;
nSCID为所述加扰信息;
α、β、γ、δ为预设常数。
其中,γ=1 or 2;β=0 or 0.5or1;δ=0 or 1;α的取值根据nSCID的最大取值范围确定。
其中,所述nSCID的取值范围为0≤nSCID≤N,且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61
且α、β、γ、δ采用如下至少一种配置:
第一配置:α=M,β=0,γ=1,δ=1;
第二配置:α=M+1,β=0,γ=2,δ=1;
第三配置:α=M+1,β=0.5,γ=1,δ=1;
第四配置:α=M+2,β=0.5,γ=2,δ=1;
第五配置:α=M,β=1,γ=1,δ=0。
其中,根据所述初始相位生成伪随机序列,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62
生成伪随机序列;
其中,r(m)为伪随机序列;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为伪随机序列r(m)的长度;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BDA0001970901070000163
该网络设备是与上述图1所示方法对应的网络设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网络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收发机31与存储器33,以及,收发机31与存储器 33之间,均可以通过总线接口连接,收发机31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32实现,处理器32的功能也可以由收发机31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网络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时,具体用于: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 T1;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图1或者图2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用于确定m序列x2(n)初始化值的cinit
根据如下公式,生成序列r(m);
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11
其中,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等于序列r(m)长度的2倍;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12
根据r(m)生成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为网管单元、网络设备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网络设备组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第一偏移量加上第二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包括: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二类参考信号,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不用于承载干扰抑制的相关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0;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一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用于承载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则确定第一偏移量等于第三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值=0,所述第三预设值=L;或,
所述第二预设值=L,所述第三预设值=0;其中,L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编号中的部分比特位确定第二偏移量;或者,
根据公式:第二偏移量=mod(网络设备编号,L)确定第二偏移量,其中,L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第一偏移量,根据网络设备编号,确定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索引值等于第一偏移量加上第二偏移量,包括:
如果所述参考信号为第一类参考信号,且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用于承载第一类或第二类干扰抑制信息,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共同确定所述索引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器包括以下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
小时计数器、分钟计数器、参考信号发送周期计数器、20ms计数器、无线帧计数器、TDD上下行模式计数器、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联合TDD上下行转换周期计数器、时隙计数器和OFDM符号计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计数器根据预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开始计数;且所述预设GNSS定时和所述第一时间参数通过网管OAM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数器和/或第一时间参数,确定所述时间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第二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Z);或者,
确定所述时间信息=mod(所述第二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参数+a,Z),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或者为所述至少一种计数器的组合形式;
所述Z和a为预设参数,或者通过网管OAM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用于确定m序列x2(n)初始化值的cinit,包括:
根据公式cinit=(2α·nt·(δ·nSCID+β)+γ·nSCID)mod 231生成用于确定m序列x2(n)初始化值的cinit;其中,
cinit用于确定m序列x2(n)初始化值;
nt为所述时间信息;
nSCID为所述加扰信息;
α、β、γ、δ为预设常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γ=1 or 2;β=0 or 0.5or1;δ=0 or1;α的取值根据nSCID的最大取值范围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SCID的取值范围为0≤nSCID≤N,且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41
且α、β、γ、δ采用如下至少一种配置:
第一配置:α=M,β=0,γ=1,δ=1;
第二配置:α=M+1,β=0,γ=2,δ=1;
第三配置:α=M+1,β=0.5,γ=1,δ=1;
第四配置:α=M+2,β=0.5,γ=2,δ=1;
第五配置:α=M,β=1,γ=1,δ=0。
15.一种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应用于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使得所述网络设备能够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cinit;根据如下公式,生成序列r(m);
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42
其中,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等于序列r(m)长度的2倍;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43
根据r(m)生成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
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网络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包括:
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
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生成用于确定m序列x2(n)初始化值的cinit
根据如下公式,生成序列r(m);
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51
其中,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等于序列r(m)长度的2倍;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52
根据r(m)生成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18.一种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网络设备配置如下至少一种参数,使得所述网络设备能够获取加扰信息和时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cinit;根据如下公式,生成序列r(m);
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61
其中,c(i)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且,n=0,1,...,MPN-1,MPN等于序列r(m)长度的2倍;
NC=1600;
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
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其中,
Figure FDA0003456522990000062
根据r(m)生成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为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或者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所述网络设备受到远端干扰的状态,所述网络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编号;
所述如下至少一种参数包括:网络设备编号,加扰信息集合、预设GNSS定时,第一时间参数;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加扰信息,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编号和参考信号的功能,确定索引值;
根据索引值,从加扰信息集合中获得加扰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第一通信设备配置加扰信息集合时用于:确定加扰信息集合的更新周期T2,使得所述T2小于或等于时间信息nt的最大取值范围T1;根据所述T2更新加扰信息集合。
2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15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18045.1A 2019-02-15 2019-02-15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585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045.1A CN11158577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PCT/CN2020/074276 WO2020164412A1 (zh) 2019-02-15 2020-02-04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045.1A CN11158577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777A CN111585777A (zh) 2020-08-25
CN111585777B true CN111585777B (zh) 2022-04-08

Family

ID=7204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8045.1A Active CN111585777B (zh) 2019-02-15 2019-02-15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5777B (zh)
WO (1) WO202016441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9932A (en) * 1985-08-29 1987-01-27 Rca Corporation Clock rate spread spectrum
CN101772220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34368A (zh) * 2009-02-24 2012-01-25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远近干扰抑制的跳时
CN10572137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tdd传输模式的非授权频谱干扰避免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056B (zh) * 2009-06-10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加扰或解扰的扰码序列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948097B2 (en) * 2009-09-30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RS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9932A (en) * 1985-08-29 1987-01-27 Rca Corporation Clock rate spread spectrum
CN101772220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34368A (zh) * 2009-02-24 2012-01-25 诺基亚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远近干扰抑制的跳时
CN10572137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tdd传输模式的非授权频谱干扰避免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777A (zh) 2020-08-25
WO2020164412A1 (zh)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140B2 (en)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preamble and data fields for sensor networks having low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elegram splitting method
JP6027164B2 (ja) 無線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機器の測位方法及び装置
US11258477B2 (en) Specific hopping patterns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the same
EP3264626B1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beam identifier
KR101703860B1 (ko)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사용자 기기의 위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US8340599B2 (en) Swept notch ultra wide band (UWB) transmitter
CN104683085A (zh) 具有删除的子载频的零开销信令的ofdm认知无线电
CN101933303A (zh)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广播与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US20220116212A1 (en) Process for monovalent one-to-one extraction of keys from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CN102037656B (zh) 检测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的时域序列
US10904063B2 (en) Downlink signal sending method, downlink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 end device, and receive end device
EP2257005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offset and channel response for mu-mimo ofdma
CN110324120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47207B (zh)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US2017004798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85777B (zh)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555848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ES2700452T3 (es) Procedimiento, sistema y dispositivos para reducir interferencias en redes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de OFDMA
CN112019324B (zh) 伪随机序列初始相位的生成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019325B (zh) 伪随机序列初始化值的生成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US9419730B2 (en) Communications unit and method
Perez-Neira Radio frequency coding
Xiao et al. A time-domain correlativ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LDACS1
Zhu et al. Residue number system arithmetic-inspired hopping-pilot pattern design
CN110752900A (zh) 参考信号侦听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