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5203A -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203A
CN111585203A CN202010453761.8A CN202010453761A CN111585203A CN 111585203 A CN111585203 A CN 111585203A CN 202010453761 A CN202010453761 A CN 202010453761A CN 111585203 A CN111585203 A CN 11158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outer shell
branch
lightning protection
middl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3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5203B (zh
Inventor
郑风雷
邵向潮
王锦堂
张承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37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5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5/00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 H02B5/01Earthing arrangements, e.g. earthing r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6Connections with the terrestrial mass, e.g. earth plate, earth p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2G13/40Connection to ear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Prevention Of Electric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插接有中杆柱,所述中杆柱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移动空腔,所述外壳体上向远离所述外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分支柱,所述移动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分支导流丝,若干所述分支导流丝分别通过所述分支柱向所述外壳体外侧扩散,通过外壳体对中杆柱进行有效保护,减少中杆柱的腐蚀,由外壳体内侧向外壳体外侧延伸设置的若干分支导流丝有效提高了中杆柱的散流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地系统通过导电金属与接地网接触而导致的散流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规的变电站是固定的,其建设、安装及调试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实中,变电站可能因各种自然或认为因素而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电网瘫痪,为尽快恢复变电站的功能,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移动式变电站来代替常规变电站恢复供电,以满足工业或生活用电。
专利号为CN107634464A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变电站,该移动式变电站包括作为移动平台的高压变电车和中压配电车,高压变电车上设有110kV高压组合电器、主变压器和变压器智能控制柜,110kV高压组合电器的进线侧可通过架空或电缆与高压线路连接,在中压配电车上设置有用于中压开关柜和二次设备安装的预制舱,二次设备在二次设备安装架上沿上下方向排列,由于变电所需要的电气设备被安装车体上,且移动变电站移动与广阔的户外,容易遭受雷击,为此有效可靠的接地系统不仅能够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接地系统中,接地网位于地下,因此电气设备接地时,必须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连接,实现可靠接地。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导电金属直接与接地网相连接,采用这种措施,容易出现达不到故障电流防护要求,且地下水容易从接地引出处渗出,达不到接地设计要求,除此之外,仅采用导电金属与接地网接触,散流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系统,通过外壳体对中杆柱进行有效保护,减少中杆柱的腐蚀,由外壳体内侧向外壳体外侧延伸设置的若干分支导流丝有效提高了中杆柱的散流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地系统通过导电金属与接地网接触而导致的散流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插接有中杆柱,所述中杆柱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留设有移动空腔,所述外壳体上朝远离所述中杆柱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分支柱;所述移动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分支导流丝,各所述分支导流丝分别通过对应的各所述分支柱向所述外壳体外扩散;
所述中杆柱上套装有止水环,所述止水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分支导流丝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分支导流丝的一端设置有围绕所述中杆柱的锁扣环,所述分支导流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支柱并设置有闭塞环。
可选的,所述止水环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延伸至所述移动空腔内的长支柱以及短支柱;所述长支柱远离所述绝缘环的一端,连接有套装在所述中杆柱上的下托环;所述短支柱远离所述绝缘环的一端,设置有套装在所述中杆柱上的上压环;所述锁扣环叠放在所述上压环和所述下托环之间。
可选的,所述绝缘环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回弹装置;
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绝缘环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腔,所述回弹装置包括同心设置的外旋环以及内限位环,所述外旋环以及所述内限位环设于所述绝缘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外旋环与所述内限位环之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凹槽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凹槽腔的一端嵌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的,所述弹簧与所述凹槽腔同心设置,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绝缘环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旋环面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绝缘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同心设置的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和所述中杆柱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止水环的高度与呈正比。
可选的,所述锁扣环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中杆柱上,所述闭塞环远离所述分支柱的一端呈圆锥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分支柱内填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支导流丝相匹配的穿刺孔。
可选的,所述移动空腔内填充有石墨层,所述中杆柱为纯铜材质,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移动空腔的一侧设置有镀锌层。
可选的,所述分支柱远离所述中杆柱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绝缘环的一侧倾斜延伸。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中杆柱外侧包裹设置有外壳体,且在中杆柱靠近地面的一侧套装有止水环,通过止水环有效避免地下水沿中杆柱的插接位置渗出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中杆柱外侧包裹设置的外壳体对埋藏在底下的中杆柱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减少了中杆柱的腐蚀,延长中杆柱的使用寿命,保证接地系统的接地可靠;
(2)本发明的中杆柱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移动空腔,移动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分支导流丝,分支导流丝的移动沿外壳体上设置的分支柱向外壳体外侧扩散,分支导流丝的另一端套装在中杆柱上,并通过止水环带动分支导流丝沿移动空腔上下移动,为此,在分支导流丝向外壳体外侧伸出时,有效提高了中杆柱的散流效果,在止水环带动分支导流丝向外壳体内侧移动时,便于分支导流丝的收纳,方便本发明接地系统的拔插移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水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体;2-中杆柱;3-移动空腔;4-分支柱;5-分支导流丝;6-止水环;7-橡胶圈;
51-锁扣环;52-闭塞环;
61-绝缘环;62-长支柱;63-短支柱;64-上压环;65-回弹装置;66-下托环;67-止水环;
651-凹槽腔;652-外旋环;653-内限位环;654-限位槽;655-弹簧;656-外螺纹;657-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插接有中杆柱2,其中外壳体1远离移动空腔3的一侧设置有镀锌层,从而通过外壳体1对中杆柱2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减少中杆柱2的腐蚀,保证接地系统稳定性,延长中杆柱2的使用寿命。
在中杆柱2与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移动空腔3,外壳体1上向远离外壳体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分支柱4,移动空腔3内设置有若干分支导流丝5,若干分支导流丝5分别通过分支柱4向外壳体1外侧扩散。
其中,分支导流丝5的一端设置有围绕中杆柱的锁扣环51,分支导流丝5的移动沿外壳体1上设置的分支柱4向外壳体1外侧扩散,分支导流丝5的另一端套装在中杆柱2上,在分支导流丝5向外壳体1外侧伸出时,有效提高了中杆柱2的散流效果,提高的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在移动空腔3内填充有石墨层,中杆柱2为纯铜材质,提高了分支导流丝5与中杆柱2的电连接稳定性。
此外,在中杆柱2上套装有止水环6,通过止水环6有效避免地下水沿中杆柱2的插接位置渗出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
止水环6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与分支导流丝5相连接,止水环6沿中杆柱2上下滑动,在止水环6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若干分支导流丝5向移动空腔3内收纳,不仅方便了分支导流丝5的收纳,而且方便了本发明接地装置的插接。
本发明的分支柱4沿中杆柱2向远离绝缘环61的一端延伸倾斜,在分支导流丝5沿分支柱4向外壳体1外侧扩散时,向地面方向倾斜设置的分支柱4为分支导流丝5的移动防线提供限位作用,保证分支导流丝5向地面深处插接,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在分支导流丝5的另一端穿过分支柱4设置有闭塞环52,闭塞环52为分支导流丝5提供限位作用,使得分支导流丝5限定于分支柱4内,避免分支导流丝5脱离分支柱4造成分支导流丝5再次向外壳体1外侧移动困难的问题。
锁扣环51呈螺旋状缠绕在中杆柱2上,闭塞环52远离分支柱4的一端呈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方便本发明的接地装置向地面穿插固定。
在分支柱4内填充有橡胶圈7,橡胶圈7上设置有与分支导流丝5相对应的穿刺孔,当分支导流丝5沿橡胶圈7上的穿刺孔向外壳体1外侧移动时,通过橡胶圈7将分支柱4上的孔径堵塞,从而避免地下水阳分支柱4渗入外壳体1内,造成中杆柱2腐蚀;在分支导流丝5在止水环4的牵动下向移动空腔3内收缩时,通过橡胶圈7的作用能够清洁凝结在分支导流丝5上的水珠泥土等,从而避免分支导流丝5上携带水珠进入移动空腔3内,造成中杆柱2的腐蚀。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止水环6包括绝缘环61,绝缘环61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延伸至移动空腔3内的长支柱62以及短支柱63,长支柱62远离绝缘环61的一端连接有套装在中杆柱2上的下托环66,短支柱63远离绝缘环61的一端设置有套装在中杆柱2上的上压环64,若干分支导流丝5的锁扣环51叠放在上压环64和下托环66之间。
在绝缘环61沿中杆柱2上下移动时,带动设置在绝缘环61靠近外壳体1一侧的长支柱62以及短支柱63沿中杆柱2移动,长支柱62远离绝缘杆61设置的下托环66带动若干叠放的分支导流丝5的锁扣环51沿中杆柱2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移动空腔3内的分支导流丝5收放。
绝缘环61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同心设置的止水环67,止水环67高度沿靠近中杆柱2的方向向远离中杆柱2方向递增,递增设置的止水环67有效提高了本发明绝缘环61的止水效果,避免地下水向上渗透,影响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
如图2所示,绝缘环61与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回弹装置65,回弹装置65包括外壳体1靠近绝缘环61一侧端面上设置的凹槽腔651,绝缘环61上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同心设置的外旋环652以及内限位环653,外旋环652与内限位环653之间设置有限位槽654,凹槽腔651内设置有弹簧655,弹簧655的另一端嵌装在限位槽654内。
且,本发明的弹簧655与凹槽腔651同心设置,外壳体1靠近绝缘环61一端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外螺纹656,外旋环652靠近限位槽654的一侧端面设置有与外螺纹656相适配的内螺纹657。
将本发明的带动外壳体1的中杆柱2插接在地上,然后再将绝缘环61向外壳体1方向移动时,将设置在移动空腔3内的分支导流丝5向外壳体1外侧推动,绝缘环61向外壳体方向挤压弹簧655,使得弹簧655收缩在外壳体1上设置的凹槽腔651内,然后在转动绝缘环61,使得绝缘环61上设置的外旋环652上的内螺纹657与外壳体1上靠近绝缘环61设置的外螺纹656旋合固定,从而实现绝缘环61的位置固定,维持分支导流丝5的稳定散发。
在将带动外壳体1的中杆柱2从地上抽离时,通过旋转绝缘环61,使得绝缘环61与外壳体1脱离,从而设置在外壳体1凹槽腔651内的弹簧655向远离外壳体1的防线推动绝缘环61,从而绝缘环61通过下托环66带动分支导流丝沿中杆柱2向上移动,使得分支导流丝5收纳在移动空腔3内,然后在将中杆柱2从地上抽离,使得中杆柱2拔插更加方便,避免拔插过程中造成的分支导流丝5弯折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插接有中杆柱(2),所述中杆柱(2)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留设有移动空腔(3),所述外壳体(1)上朝远离所述中杆柱(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分支柱(4);所述移动空腔(3)内设置有若干分支导流丝(5),各所述分支导流丝(5)分别通过对应的各所述分支柱(4)向所述外壳体(1)外扩散;
所述中杆柱(2)上套装有止水环(6),所述止水环(6)靠近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分支导流丝(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导流丝(5)的一端设置有围绕所述中杆柱(2)的锁扣环(51),所述分支导流丝(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支柱(4)并设置有闭塞环(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6)包括绝缘环(61),所述绝缘环(61)靠近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延伸至所述移动空腔(3)内的长支柱(62)以及短支柱(63);所述长支柱(62)远离所述绝缘环(61)的一端,连接有套装在所述中杆柱(2)上的下托环(66);所述短支柱(63)远离所述绝缘环(61)的一端,设置有套装在所述中杆柱(2)上的上压环(64);所述锁扣环(51)叠放在所述上压环(64)和所述下托环(6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61)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回弹装置(65);
所述外壳体(1)靠近所述绝缘环(61)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腔(651),所述回弹装置(65)包括同心设置的外旋环(652)以及内限位环(653),所述外旋环(652)以及所述内限位环(653)设于所述绝缘环(61)靠近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外旋环(652)与所述内限位环(653)之间设置有限位槽(654),所述凹槽腔(651)内设置有弹簧(655),所述弹簧(655)远离所述凹槽腔(651)的一端嵌装在所述限位槽(65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55)与所述凹槽腔(651)同心设置,所述外壳体(1)靠近所述绝缘环(61)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656),所述外旋环(652)面向所述限位槽(654)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656)相适配的内螺纹(65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61)靠近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同心设置的止水环(67);所述止水环(67)和所述中杆柱(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止水环(67)的高度与呈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环(51)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中杆柱(2)上,所述闭塞环(52)远离所述分支柱(4)的一端呈圆锥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柱(4)内填充有橡胶圈(7),所述橡胶圈(7)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支导流丝(5)相匹配的穿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腔(3)内填充有石墨层,所述中杆柱(2)为纯铜材质,所述外壳体(1)远离所述移动空腔(3)的一侧设置有镀锌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柱(4)远离所述中杆柱(2)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绝缘环(61)的一侧倾斜延伸。
CN202010453761.8A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Active CN111585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3761.8A CN111585203B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3761.8A CN111585203B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203A true CN111585203A (zh) 2020-08-25
CN111585203B CN111585203B (zh) 2021-10-26

Family

ID=7212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3761.8A Active CN111585203B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52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529A (zh) * 2020-11-11 2021-02-26 毛海波 一种光纤通信用分线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92323U (zh) * 2015-09-30 2016-03-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集总式接地装置、电站接地系统
CN205911625U (zh) * 2016-06-27 2017-01-25 安徽天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配电柜
CN107732478A (zh) * 2017-10-23 2018-02-23 刘昊 一种用于防雷的接地体安装结构
CN108074687A (zh) * 2018-01-25 2018-05-25 山东耐高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户外复合绝缘高压防雷支柱
US20190181638A1 (en) * 2007-03-14 2019-06-13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Premises power usage monitoring system
CN209103880U (zh) * 2018-12-03 2019-07-12 大连鑫业蓝电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
CN209389228U (zh) * 2018-12-10 2019-09-13 苏州春力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止水防盗接地引出装置
CN209822884U (zh) * 2019-03-22 2019-12-20 伏诺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器的接地引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81638A1 (en) * 2007-03-14 2019-06-13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Premises power usage monitoring system
CN205092323U (zh) * 2015-09-30 2016-03-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集总式接地装置、电站接地系统
CN205911625U (zh) * 2016-06-27 2017-01-25 安徽天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配电柜
CN107732478A (zh) * 2017-10-23 2018-02-23 刘昊 一种用于防雷的接地体安装结构
CN108074687A (zh) * 2018-01-25 2018-05-25 山东耐高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户外复合绝缘高压防雷支柱
CN209103880U (zh) * 2018-12-03 2019-07-12 大连鑫业蓝电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
CN209389228U (zh) * 2018-12-10 2019-09-13 苏州春力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止水防盗接地引出装置
CN209822884U (zh) * 2019-03-22 2019-12-20 伏诺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雷器的接地引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529A (zh) * 2020-11-11 2021-02-26 毛海波 一种光纤通信用分线装置
CN112421529B (zh) * 2020-11-11 2022-05-17 苏州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用分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203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5203B (zh) 一种防雷接地系统
CN108233183A (zh) 一种安全型避雷针接地装置
CN109586235B (zh) 一种用于空旷区和多雷区环境的耐候角钢塔外引式避雷线接地结构
CN207910458U (zh) 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上虚拟正极诱导式避雷线防雷装置
CN109473245A (zh) 一种20kV支柱式避雷器
CN201247663Y (zh) 全绝缘复合外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103762046A (zh) 一种自清理防雷高压绝缘子
CN1670872A (zh) 一种可触摸式变压器馈线安全引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7442184U (zh) 一种低残压、劣化可示的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
CN202601858U (zh) 防雷间隙型接地装置
CN213460842U (zh) 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系统
CN105162005A (zh) 一种带电进入±800千伏换流站等电位安全方法
CN113363808B (zh) 一种室外开关柜
CN204167024U (zh) 一种重力驱动式换弹的灭弧装置
CN214176671U (zh) 一种用于高压线路防倒供电的装置
CN216740925U (zh) 四回路架空电缆终端塔
CN216248273U (zh) 一种杆塔漏电流监测装置
CN218586374U (zh) 一种配电网接地装置
CN111276321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接地结构
CN217035512U (zh) 一种绝缘筒
CN203289052U (zh) 架空线路绝缘导线用外置柱式限压器
CN210866514U (zh)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
CN217182927U (zh) 一种多功能监控防雷装置
CN211351448U (zh) 一种主变压器中性点无围栏接地装置
CN21069279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的接地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