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4055A -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4055A
CN111584055A CN202010395847.XA CN202010395847A CN111584055A CN 111584055 A CN111584055 A CN 111584055A CN 202010395847 A CN202010395847 A CN 202010395847A CN 111584055 A CN111584055 A CN 111584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ervice
health
medical
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5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鹏
赵杭
邓祖平
黄明峰
杜廷兰
田婷婷
国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5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4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4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4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包括预约挂号分系统、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支付结算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健康服务分系统、健康政务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内设有分模块系统,预约挂号分系统内的各个模块基于手机app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设计,支付结算分系统基于手机端app设计开发,提供覆盖主流在线支付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支付服务,其中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本发明的建设完善统一的智能+健康便民平台,面向公众提供集约式的医疗便民服务,致力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节约就医成本,同时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力和意识。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背景技术
导诊就是引导患者到相关科室或医生处就医。一般情况下,患者对医院的诊疗特色及医生的专业特长等并不了解,因此为了及时、优质的为患者提供导诊服务,虽然部分医院已实现网上预约、自助预约、数字标牌叫号功能,但病人到医院看病一般还是传统的诊疗模式,即绝大部分医院采用设置导诊员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导诊服务。但是这种人工导诊的方式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只能为患者提供导诊员所在的医院的医生的相关信息,并不能针对患者的疾病,为患者提供其他医院的医生的相关信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较好的看诊建议,但是并不能为患者提供其他医院医生的相关信息,无法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时人工导诊的方式还存在导诊员工作量过大、人员短缺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包括预约挂号分系统、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支付结算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健康服务分系统、健康政务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内设有分模块系统,包括有统一号源池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号源管理模块、患者身份认证模块、预约规则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和专科专家介绍模块,预约挂号分系统内的各个模块基于手机app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设计,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内包括免疫接种服务提醒模块、接种记录查询模块、跨区免疫接种服务模块、接种知识定制与推送模块、接种档案记录模块,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包括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医生检索模块、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就医推荐模块,且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针对患者提供就医导诊的互联网服务,主要是提供给患者安全的、可靠的、权威的就医指导意见,保障居民合理、有序、安全的就医,所述的支付结算分系统内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个人用户实名制认证管理模块、接入机构资质管理模块、促销管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支付结算分系统基于手机端app设计开发,提供覆盖主流在线支付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支付服务,其中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通过电子服务券模块也可以接入不同类型的健康医疗服务产品和服务,在政府统一监管的下统一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健康医疗服务,所述的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模块、AI健康评估模块、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其中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基于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设计,实现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内包括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建立、个人健康评估、群体健康评估,所述的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基于手机端app和短信消息提醒设计,具有报告提醒、报告查询、报告定制与推送的功能,所述的健康服务分系统内包括双向转诊模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其中的双向转诊模块内设有远程医患交流、诊间预约、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医保结算转诊的业务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内设有人及家庭就诊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居民健康咨询回复信息的查询和推送、健康常识及惠民活动信息的发布、社区医生信息的发布,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内设有随访规则管理、随访方案制定、随访信息记录、随访结果分析与推送,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内设有慢病监护、随访评估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状况信息、健康宣教和日常护理知识,所述的健康政务分系统包括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和信息公开模块,其中的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内设有办事指南、服务指南、申请登记、办事进度查询、资格审查、领证通知、证照管理,信息公开模块内设有信息分级规则库、信息发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建设完善统一的智能+健康便民平台,面向公众提供集约式的医疗便民服务。平台集网上预约挂号、导医导诊、诊间提醒、预约转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在线支付、双向转诊、自我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致力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节约就医成本,同时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力和意识。
作为改进,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面向分级诊疗试点区域居民提供多渠道的医疗资源预约服务,包括自助预约服务:手机app网上预约、电话预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以帮助不会上网或不会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居民完成预约挂号、预约体检、预约接种等预约服务;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还可帮助就诊居民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就诊号、预约转诊、预约远程会诊时间。
作为改进,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通过免疫接种服务记录在区域内的共享和互认,为儿童提供跨定点机构的接种服务,加强免疫接种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对称,为居民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提醒和相关知识。
作为改进,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的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包括医院简介、医生简介、科室简介、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手术费指标,其中的医生检索模块提供按照医院、专家、症状、疾病等不同条件检索查找医生,其中的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可以查看居民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就医体验和对医疗机构、医生的评价,其中的就医推荐模块根据推荐规则,如距离、热度(就诊人次)、评价等,推荐就医医疗机构或医生。
作为改进,所述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电子服务券模块的服务角色包括服务供应者、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其中的服务供应者包括提供者包括政府、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其他第三方机构,服务提供者为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为居民。
作为改进,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依据健康评估模型对收集到的居民数据(诊疗数据、疾病管理数据、妇幼保健数据、健康体检数据等)进行健康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且AI健康评估模块与健康档案管理模块互动,让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惠及百姓。
作为改进,所述的双向转诊模块可以通过跨院医生之间的交流、上级医院医生与患者交流,及时对患者做出初步诊断,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为联系和安排相关医疗资源、方便患者顺利转诊提供服务。
作为改进,所述的慢病自我管理模块面向居民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途径,提供针对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信息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导诊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支付结算分系统的角色关系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包括预约挂号分系统、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支付结算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健康服务分系统、健康政务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内设有分模块系统,包括有统一号源池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号源管理模块、患者身份认证模块、预约规则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和专科专家介绍模块,预约挂号分系统内的各个模块基于手机app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设计,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内包括免疫接种服务提醒模块、接种记录查询模块、跨区免疫接种服务模块、接种知识定制与推送模块、接种档案记录模块,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包括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医生检索模块、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就医推荐模块,且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针对患者提供就医导诊的互联网服务,主要是提供给患者安全的、可靠的、权威的就医指导意见,保障居民合理、有序、安全的就医,所述的支付结算分系统内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个人用户实名制认证管理模块、接入机构资质管理模块、促销管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支付结算分系统基于手机端app设计开发,提供覆盖主流在线支付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支付服务,其中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通过电子服务券模块也可以接入不同类型的健康医疗服务产品和服务,在政府统一监管的下统一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健康医疗服务,所述的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模块、AI健康评估模块、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其中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基于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设计,实现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内包括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建立、个人健康评估、群体健康评估,所述的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基于手机端app和短信消息提醒设计,具有报告提醒、报告查询、报告定制与推送的功能,所述的健康服务分系统内包括双向转诊模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其中的双向转诊模块内设有远程医患交流、诊间预约、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医保结算转诊的业务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内设有人及家庭就诊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居民健康咨询回复信息的查询和推送、健康常识及惠民活动信息的发布、社区医生信息的发布,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内设有随访规则管理、随访方案制定、随访信息记录、随访结果分析与推送,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内设有慢病监护、随访评估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状况信息、健康宣教和日常护理知识,所述的健康政务分系统包括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和信息公开模块,其中的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内设有办事指南、服务指南、申请登记、办事进度查询、资格审查、领证通知、证照管理,信息公开模块内设有信息分级规则库、信息发布。
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面向分级诊疗试点区域居民提供多渠道的医疗资源预约服务,包括自助预约服务:手机app网上预约、电话预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以帮助不会上网或不会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居民完成预约挂号、预约体检、预约接种等预约服务;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还可帮助就诊居民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就诊号、预约转诊、预约远程会诊时间。
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通过免疫接种服务记录在区域内的共享和互认,为儿童提供跨定点机构的接种服务,加强免疫接种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对称,为居民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提醒和相关知识。
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的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包括医院简介、医生简介、科室简介、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手术费指标,其中的医生检索模块提供按照医院、专家、症状、疾病等不同条件检索查找医生,其中的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可以查看居民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就医体验和对医疗机构、医生的评价,其中的就医推荐模块根据推荐规则,如距离、热度(就诊人次)、评价等,推荐就医医疗机构或医生。
所述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电子服务券模块的服务角色包括服务供应者、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其中的服务供应者包括提供者包括政府、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其他第三方机构,服务提供者为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为居民。
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依据健康评估模型对收集到的居民数据(诊疗数据、疾病管理数据、妇幼保健数据、健康体检数据等)进行健康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且AI健康评估模块与健康档案管理模块互动,让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惠及百姓。
所述的双向转诊模块可以通过跨院医生之间的交流、上级医院医生与患者交流,及时对患者做出初步诊断,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为联系和安排相关医疗资源、方便患者顺利转诊提供服务。
所述的慢病自我管理模块面向居民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途径,提供针对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信息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智能导诊系统属于健康便民平台中“智能+健康”模块中的功能,与其他健康便民模块共同服务于健康便民平台。
其中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流程说明:
(1)、服务供应者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分为基本应用和拓展应用,其中基本应用为国家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拓展应用为服务供应者定制的健康医疗服务产品。服务供应者将产品或服务以服务券的形式提供给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通过免费领取或在线购买的方式获取电子服务券。
(3)、服务提供者以电子服务券为服务凭证为服务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内容。
(4)、完成服务后,服务对象可以在线对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5)、服务供应者实时对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管,了解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情况。
(6)、服务提供者根据服务的结果按规则向服务供应者进行结算服务报酬。
系统功能:
(1).电子服务券制作发行
对服务券进行分类管理,完成电子服务券的制作、发行和安全赋码。
(2).电子服务券应用服务
服务提供者(医生)的服务券管理,包括居民管理、服务预约、核销、推广、发放、服务记录等服务功能。
(3).电子服务券应用服务接口服务包
为APP提供服务券运行的接口功能,包括基本应用类、交易结算类、业务协同类和业务监管类。
(4).电子服务券受理终端管理
对电子券的核销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核销终端的安全可信。
(5).电子服务券使用监测与绩效管理
为政府和服务提供者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管功能,及时掌握服务资源效率,对服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根据服务项目制定绩效指标,并根据考核规则采集数据形成绩效统计结果。
(6).电子服务券统一清算
把服务购买者购买电子服务券产生的收益按照一定的原则计算并分配给各服务提供者。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包括预约挂号分系统、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支付结算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健康服务分系统、健康政务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内设有分模块系统,包括有统一号源池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号源管理模块、患者身份认证模块、预约规则管理模块、医疗机构和专科专家介绍模块,预约挂号分系统内的各个模块基于手机app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设计,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内包括免疫接种服务提醒模块、接种记录查询模块、跨区免疫接种服务模块、接种知识定制与推送模块、接种档案记录模块,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包括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医生检索模块、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就医推荐模块,且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针对患者提供就医导诊的互联网服务,主要是提供给患者安全的、可靠的、权威的就医指导意见,保障居民合理、有序、安全的就医,所述的支付结算分系统内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个人用户实名制认证管理模块、接入机构资质管理模块、促销管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支付结算分系统基于手机端app设计开发,提供覆盖主流在线支付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支付服务,其中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通过电子服务券模块也可以接入不同类型的健康医疗服务产品和服务,在政府统一监管的下统一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健康医疗服务,所述的健康档案管理及推送分系统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模块、AI健康评估模块、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其中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基于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设计,实现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内包括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建立、个人健康评估、群体健康评估,所述的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模块基于手机端app和短信消息提醒设计,具有报告提醒、报告查询、报告定制与推送的功能,所述的健康服务分系统内包括双向转诊模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其中的双向转诊模块内设有远程医患交流、诊间预约、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医保结算转诊的业务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内设有人及家庭就诊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记录的查询和推送、居民健康咨询回复信息的查询和推送、健康常识及惠民活动信息的发布、社区医生信息的发布,出院病人随访服务模块内设有随访规则管理、随访方案制定、随访信息记录、随访结果分析与推送,慢病自我管理模块内设有慢病监护、随访评估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状况信息、健康宣教和日常护理知识,所述的健康政务分系统包括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和信息公开模块,其中的健康业务网上办理模块内设有办事指南、服务指南、申请登记、办事进度查询、资格审查、领证通知、证照管理,信息公开模块内设有信息分级规则库、信息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约挂号分系统面向分级诊疗试点区域居民提供多渠道的医疗资源预约服务,包括自助预约服务:手机app网上预约、电话预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以帮助不会上网或不会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居民完成预约挂号、预约体检、预约接种等预约服务;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还可帮助就诊居民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就诊号、预约转诊、预约远程会诊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划免疫预约分系统通过免疫接种服务记录在区域内的共享和互认,为儿童提供跨定点机构的接种服务,加强免疫接种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对称,为居民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提醒和相关知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导诊台信息分系统内的医疗机构介绍模块包括医院简介、医生简介、科室简介、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手术费指标,其中的医生检索模块提供按照医院、专家、症状、疾病等不同条件检索查找医生,其中的就医体验与评价模块可以查看居民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就医体验和对医疗机构、医生的评价,其中的就医推荐模块根据推荐规则,如距离、热度(就诊人次)、评价等,推荐就医医疗机构或医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销管理模块内设有电子服务券模块,电子服务券模块的服务角色包括服务供应者、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其中的服务供应者包括提供者包括政府、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商业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其他第三方机构,服务提供者为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为居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I健康评估模块依据健康评估模型对收集到的居民数据(诊疗数据、疾病管理数据、妇幼保健数据、健康体检数据等)进行健康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且AI健康评估模块与健康档案管理模块互动,让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惠及百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转诊模块可以通过跨院医生之间的交流、上级医院医生与患者交流,及时对患者做出初步诊断,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为联系和安排相关医疗资源、方便患者顺利转诊提供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病自我管理模块面向居民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途径,提供针对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信息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
CN202010395847.XA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Pending CN111584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847.XA CN111584055A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847.XA CN111584055A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4055A true CN111584055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5847.XA Pending CN111584055A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40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273A (zh) * 2022-01-19 2022-04-29 重庆维智畅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医防融合协同信息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9054A (ja) * 2000-09-28 2002-04-12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の読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読影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N101414324A (zh) * 2008-09-01 2009-04-22 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电子医疗系统
US20110313828A1 (en) * 2009-08-11 2011-12-22 Harrell David A Virtual sample cabine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cription drug marketing
CN102324084A (zh) * 2011-09-20 2012-01-18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医疗就诊手机预约引导支付系统
CN102567929A (zh) * 2011-12-14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预约挂号系统
CN104318095A (zh) * 2014-10-16 2015-01-28 杭州银江智慧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
CN105279722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杭州银江智慧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全科医生工作站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9493955A (zh) * 2018-09-07 2019-03-19 江苏拓华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智慧健康社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9054A (ja) * 2000-09-28 2002-04-12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の読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読影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N101414324A (zh) * 2008-09-01 2009-04-22 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电子医疗系统
US20110313828A1 (en) * 2009-08-11 2011-12-22 Harrell David A Virtual sample cabine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cription drug marketing
CN102324084A (zh) * 2011-09-20 2012-01-18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医疗就诊手机预约引导支付系统
CN102567929A (zh) * 2011-12-14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预约挂号系统
CN105279722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杭州银江智慧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全科医生工作站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4318095A (zh) * 2014-10-16 2015-01-28 杭州银江智慧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
CN109493955A (zh) * 2018-09-07 2019-03-19 江苏拓华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智慧健康社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273A (zh) * 2022-01-19 2022-04-29 重庆维智畅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医防融合协同信息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id et al. Assessing population health care need using a claims‐based ACG morbidity measure: a validation analysis in the Province of Manitoba
Lohr Use of insurance claims data in measuring quality of care
Mai et al. Confirmation of family cancer history reported in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Lurie et al. The effects of capitation on health and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Medicaid elderly: a randomized trial
Hughes et al. Community vital signs: taking the pulse of the community while caring for patients
CN107085817A (zh) 医疗系统
US20020072933A1 (en) Health outcomes and disease management 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patient care
Pearson et al. Collecting morbidity data in general practice: the Somerset morbidity project
Burgess Jr et al. Importance of health system context for evaluating utilization patterns across systems
US20150081332A1 (en) Method for Indexing, Searching and Retrieving Health Information
US201300312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Yiadom et al. Measur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acuity
Jung et al. Measuring resource use in Medicare Advantage using Encounter data
Rumball-Smith et al.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super-users” and “under-users” in ambulatory care practices
CN11119269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慧医疗服务云平台门户系统
F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remote public medi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low delay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Barrett et al. Procedures to treat benign uterine fibroids in hospital inpatient and hospital-based ambulatory surgery settings, 2013: Statistical Brief# 200
Jiang et al. Potentially 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s among Medicare-Medicaid dual eligibles, 2008
Kelley et al. Primary care arrangements and access to care among African-American women in three Chicago communities
CN111584055A (zh) 一种智能导诊系统
JP2011233110A (ja) データ連携システム
Rosen et al. Diagnostic cost groups (DCGs) and concurrent utiliz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Messiaen et al. CEMARA: a Web dynamic application within a N-tier architecture for rare diseases.
CN113921099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的慢病护理管理智慧平台
Christakis et al. Care after the onset of serious illness: a novel claims-based dataset exploiting substantial cross-set linkages to study end-of-life c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Hang

Inventor after: Tian Peng

Inventor after: Deng Zuping

Inventor after: Huang Mingfeng

Inventor after: Du Tinglan

Inventor after: Tian Tingting

Inventor after: Guo Jing

Inventor before: Tian P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Hang

Inventor before: Deng Zup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Mingfeng

Inventor before: Du Tinglan

Inventor before: Tian Tingting

Inventor before: Guo J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