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024A -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024A
CN111580024A CN202010363276.1A CN202010363276A CN111580024A CN 111580024 A CN111580024 A CN 111580024A CN 202010363276 A CN202010363276 A CN 202010363276A CN 111580024 A CN111580024 A CN 111580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agnetic field
high sensitivity
optical fiber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32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长秋
王宏腾
项晨晨
周铁军
李海
骆泳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632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0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0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3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magneto-optic devices, e.g. Faraday or Cotton-Mouton effe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3/00Arrangements for displaying electric variables or waveforms
    • G01R13/02Arrangements for displaying electric variables or waveforms for displaying measured electric variables in digital form
    • G01R13/0209Arrangements for displaying electric variables or waveforms for displaying measured electric variables in digital form in numerical for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3/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frequencies; Arrangements for analysing frequency spectra
    • G01R23/16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本发明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两路信号中一路送入可调谐激光器的电压调谐端口,一路送入到示波器。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射端与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器的输出端与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光纤锥输入端之间的光纤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器。光纤锥输出的光场通过倏逝波耦合的方式进入含有磁致伸缩介质的光学谐振腔内,腔内光场经过光纤锥耦合输出至光电探测器的接收端,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进入示波器或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具备普通光学谐振腔谐振式磁场传感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即高灵敏度区占据一段频带,且探测速度快、低成本、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由磁致伸缩介质和光学谐振腔构建光学谐振腔磁场传感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光学谐振腔光力特性的谐振式磁场传感系统,一般情况下其谐振频率是分立的,因此灵敏度较高的频率范围也不是连续,为实现在特定连续频带范围内的高灵敏度,本文提出了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在连续频带内具有高灵敏度的谐振式磁场传感,属于光学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高灵敏度的磁场传感系统的成本仍然很高,且系统体积庞大,灵活性低。基于光学谐振腔的磁场传感系统可与光纤系统集成、不易受电磁干扰、且兼具低成本、低功耗、高空间分辨率、可实现远程探测等优点,因此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基于谐振腔光力特性的磁场传感系统属谐振式磁场传感系统,它在谐振频率位置具有最佳的灵敏度,在非谐振频率处磁场传感灵敏度会降低。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取决于灵敏度和探测频率,频率分立的谐振式传感器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探测频率需求,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通过结构设计实现谐振腔多个谐振频率的重叠,从而获得共振频带,将高灵敏度位置由分立的频率点拓展为一个频带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结构设计获得连续频带的高灵敏度谐振式传感器以满足实际探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谐振式传感器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件,可用于检测特定频带磁场的磁场探测领域。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件,包括信号发生器、可调谐激光器、隔离器、衰减器、偏振控制器、光纤锥、含有磁致伸缩介质的谐振腔、光电探测器、示波器、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
所述的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两路信号一路送入可调谐激光器的电压调谐端口,一路送入到示波器;可调谐激光器的光出射端与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器的输出端与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衰减器的输出端与一个或多个光纤锥输入端之间的光纤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器;其中接多个光纤锥时,偏振控制器与多个光纤锥之间设有分光器件;每个光纤锥输出的光场通过倏逝波耦合的方式进入谐振腔内,腔内光场经过每个光纤锥耦合输出至对应光电探测器的接收端,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进入示波器,示波器输出的信号进入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传感系统中可调谐激光器、隔离器、衰减器、偏振控制器、光纤锥、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光纤连接;光电探测器与示波器之间使用两端口通用的电学线缆连接;其中谐振腔中的磁致伸缩介质是利用胶水固定的,所述的谐振腔与光纤锥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的光纤锥的锥区部分的截面直径为0.5-0.75的输入光波长;所述的谐振腔与光纤锥始终处于耦合状态。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系统可以包括网络分析仪、谱仪、软件和电脑等传感所需设备;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与谐振腔组成的高灵敏度区,保证从最低频力学模式算起,不低于2个低频力学模式的谐振频率相互间有交叠,力学模式的频率间隔不大于力学模式的线宽(力学模式频率与力学模式品质因数的比值)。
作为优选,所述的可调谐激光器的调谐范围要覆盖实验所需的探测范围,波段选用通讯波段,且与探测器的接收波段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谐振腔形状可以是柱状腔、瓶状腔、盘腔,保证激光器输出的光场在其内低损耗的传输,同时在腔外表面存在倏逝波。
作为优选,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为Terfenol-D或其它的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伸缩的介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的形状为平板、圆筒或头盔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纤要保证所选波段内光信号的低损耗传输和易探测。
作为优选,所述的偏振控制器的偏振状态要保证光学模式的光学品质因数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衰减器要保证到达探测器的光功率在探测器的可接收的功率范围内。
作为优选,力学模式的品质因数要达到对应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中谱仪或其他仪器的分辨率。高灵敏度区的展宽频率范围可以通过设计结构中力学模式的叠加数量来调控,展宽频率范围内的平整度可通过设计力学模式间的频率间隔来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的谐振式传感系统在进行磁场传感时,其高灵敏度区具有较宽的频带,磁场探测能力更强。同时,该系统主要由光纤构建,体积小,易集成,可进行磁场信息的远程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力学模式的叠加与共振频带的产生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件包括信号发生器1、可调谐激光器2、隔离器3、衰减器4、偏振控制器5、光纤锥6、含磁致伸缩介质7的谐振腔8、胶水9、光电探测器10、示波器11、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其中,信号发生器1输出的两路信号一路送入可调谐激光器2的电压调谐端口,一路送入到示波器11。可调谐激光器2的光出射端与隔离器3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器3的输出端与衰减器4的输入端连接,衰减器4的输出端与光纤锥6输入端之间的光纤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器5。光纤锥6输出的光场通过倏逝波耦合的方式进入谐振腔8内,腔内光场也可以经过光纤锥6耦合输出至光电探测器10的接收端,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进入示波器11,示波器11输出的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传感系统中可调谐激光器2、隔离器3、衰减器4、偏振控制器5、光纤锥6、光电探测器10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光纤连接;光电探测器10与示波器11之间使用两端口通用的电学线缆连接。数据处理系统12可采集探测器出来的信号、或处理示波器11上探测到的磁场信号,通过软件或其他方式将其显示出来。外界磁场的变化将导致磁致伸缩介质7发生形变,进而导致谐振腔8的腔长发生变化,因而示波器11上测量的腔的透射谱中将包含磁场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解调磁场的强度和频率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件的补充,所述的谐振腔中腔与磁致伸缩介质的相对位置、或具体的质量分布方式都不限定,只要满足不低于2个低频力学模式的谐振频率相互间有交叠(如图2所示),力学模式的频率间隔不大于力学模式的线宽(力学模式频率与力学模式品质因数的比值),力学模式的品质因数要达到对应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中谱仪或其他仪器的分辨率。高灵敏度区的展宽频率范围可以通过设计结构中力学模式的叠加数量来调控,展宽频率范围内的平整度可通过设计力学模式间的频率间隔来进行调节。多个力学模式的频率接近,其品质因数也要在一个数量级上,相差不得超过5倍,否则叠加之后会加重灵敏度区的频率分立效应。此外,所述的用于数据采集的示波器11也可以利用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卡替代,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中也可以包含谱仪或网络分析仪等其他仪器,对应连接。

Claims (9)

1.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1)、可调谐激光器(2)、隔离器(3)、衰减器(4)、偏振控制器(5)、光纤锥(6)、磁致伸缩介质(7)、谐振腔(8)、胶水(9)、光电探测器(10)、示波器(11)、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
所述的信号发生器(1)输出的两路信号一路送入可调谐激光器(2)的电压调谐端口,一路送入到示波器(11);可调谐激光器(2)的光出射端与隔离器(3)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器(3)的输出端与衰减器(4)的输入端连接,衰减器(4)的输出端与一个或多个光纤锥(6)输入端连接的光纤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器(5);在光纤锥(6)内传输的光场通过倏逝波耦合的方式进入谐振腔(8)内,腔内出射光场再经光纤锥(6)耦合输出至对应光电探测器(10)的接收端,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进入示波器(11),示波器(11)输出的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传感系统中可调谐激光器(2)、隔离器(3)、衰减器(4)、偏振控制器(5)、光纤锥(6)、光电探测器(10)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光纤连接;光电探测器(10)与示波器(11)或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12)之间使用两端口通用的电学线缆连接;其中磁致伸缩介质(7)通过胶水(9)与谐振腔(8)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光纤锥的锥区部分的截面直径为0.5-0.75的输入光波长;所述的谐振腔与光纤锥始终处于耦合状态;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与谐振腔组成的高灵敏度区,保证从最低频力学模式算起,不低于2个低频力学模式的谐振频率相互间有交叠,力学模式的频率间隔不大于力学模式的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高灵敏度区的展宽频率范围通过结构中力学模式的叠加数量来调控,展宽频率范围内的平整度通过设计力学模式间的频率间隔来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腔的材料为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腔结构为环形腔、盘型腔、柱状腔或瓶状腔,光源输出的光场在其内低损耗的传输,同时在腔外表面存在倏逝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为Terfenol-D或其它的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伸缩的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致伸缩介质的形状为平板、圆筒或头盔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谐激光器的调谐范围要覆盖实验所需的探测范围,波段选用通讯波段,且与探测器的接收波段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控制器的偏振状态要保证光学模式的光学品质因数最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衰减器要保证到达探测器的光功率在探测器的可接收的功率范围内。
CN202010363276.1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Pending CN111580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3276.1A CN11158002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3276.1A CN11158002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024A true CN111580024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2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3276.1A Pending CN11158002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002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752A (zh) * 2020-09-11 2021-01-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灵敏度可调谐的基于谐振腔干涉结构的声波传感器
CN112415443A (zh) * 2020-10-14 2021-02-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力学模式共振频带增强低频带磁场探测性能的系统
CN113655414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用压电陶瓷产生共振频带的光学磁场传感系统
CN115792750A (zh) * 2023-02-09 2023-03-14 中北大学 基于片上集成谐振腔的磁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9700A (ja) * 2009-09-25 2011-04-07 Techn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Defence 光ファイバ磁気センサ
WO2012142654A1 (en) * 2011-04-18 2012-10-26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Magnetometer
CN205656289U (zh) * 2016-03-25 2016-10-19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薄膜的光纤悬臂梁磁场传感探头
CN107238745A (zh) * 2017-05-25 2017-10-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灵敏度柱状回音壁模式光学谐振腔的交变电流传感系统
CN107255742A (zh) * 2017-05-25 2017-10-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回音壁模式光学谐振腔交变电压传感系统
CN108957367A (zh) * 2018-06-19 2018-12-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微球腔磁场传感系统
CN108957366A (zh) * 2018-06-19 2018-12-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微气泡腔机械模式可调谐特性的直流磁场传感系统
CN110412486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最佳灵敏度频率位置可调谐的光学空心管腔磁场传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9700A (ja) * 2009-09-25 2011-04-07 Techn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Defence 光ファイバ磁気センサ
WO2012142654A1 (en) * 2011-04-18 2012-10-26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Magnetometer
CN205656289U (zh) * 2016-03-25 2016-10-19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薄膜的光纤悬臂梁磁场传感探头
CN107238745A (zh) * 2017-05-25 2017-10-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灵敏度柱状回音壁模式光学谐振腔的交变电流传感系统
CN107255742A (zh) * 2017-05-25 2017-10-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回音壁模式光学谐振腔交变电压传感系统
CN108957367A (zh) * 2018-06-19 2018-12-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微球腔磁场传感系统
CN108957366A (zh) * 2018-06-19 2018-12-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微气泡腔机械模式可调谐特性的直流磁场传感系统
CN110412486A (zh) * 2019-07-10 2019-11-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最佳灵敏度频率位置可调谐的光学空心管腔磁场传感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屈高林等: "一种展宽压控振荡器频率覆盖的新方法", 《电子工程师》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752A (zh) * 2020-09-11 2021-01-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灵敏度可调谐的基于谐振腔干涉结构的声波传感器
CN112415443A (zh) * 2020-10-14 2021-02-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力学模式共振频带增强低频带磁场探测性能的系统
CN112415443B (zh) * 2020-10-14 2022-10-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力学模式共振频带增强低频带磁场探测性能的系统
CN113655414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用压电陶瓷产生共振频带的光学磁场传感系统
CN113655414B (zh) * 2021-08-30 2024-05-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用压电陶瓷产生共振频带的光学磁场传感系统
CN115792750A (zh) * 2023-02-09 2023-03-14 中北大学 基于片上集成谐振腔的磁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5792750B (zh) * 2023-02-09 2023-04-11 中北大学 基于片上集成谐振腔的磁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0024A (zh) 一种高灵敏度区具有宽频带的光学谐振式磁场传感器
CN110412486B (zh) 最佳灵敏度频率位置可调谐的光学空心管腔磁场传感系统
CN108957367B (zh) 一种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微球腔磁场传感系统
US4726644A (en) RF frequency multiplexed fiber optic data bus
CN1844942B (zh) 一种用于强电场测量的光电集成强电场传感器
US5574805A (en) Electric field sensor
CN108957366B (zh) 基于微气泡腔机械模式可调谐特性的直流磁场传感系统
CN111721839A (zh) 一种基于数字光频梳与微腔阵列的高灵敏超声探测方法
CN111273204B (zh) 宽温区ac场增强dc场传感精度的谐振腔磁场传感系统
CN111580025A (zh) 一种基于光学双环谐振腔的磁场传感系统
CN100533095C (zh) 光波导环形谐振腔基本结构参数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101251560A (zh) 用于电场测量的耦合型光电集成传感器
CN107255742A (zh) 一种回音壁模式光学谐振腔交变电压传感系统
CN101718580B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声音震动采集装置
GB2125179A (en) Distributed sensors
CN106093732B (zh) 用于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光纤方向传感器
CN113655414B (zh) 用压电陶瓷产生共振频带的光学磁场传感系统
CN106405350A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装置
CN105737753B (zh) 一种光强度调制型信号解调系统及信号解调方法
CN108957096B (zh) 基于微气泡腔机械模式频率调谐的直流电压信号检测系统
CN209689741U (zh) 一种分区式光纤测振系统
JPH1048039A (ja) 超音波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超音波撮像装置
CN113820634B (zh) 双增强的光子晶体腔交流磁场传感系统
JP5835807B2 (ja) 光デバイスの周波数測定装置
CN114448501B (zh) 简并模式内差分模式时延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