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401A -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401A
CN111565401A CN201910116881.6A CN201910116881A CN111565401A CN 111565401 A CN111565401 A CN 111565401A CN 201910116881 A CN201910116881 A CN 201910116881A CN 111565401 A CN111565401 A CN 11156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measurement
frequency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68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辰
张闯
苏迪
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68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01A/zh
Priority to EP20755150.8A priority patent/EP3915218A4/en
Priority to US16/792,024 priority patent/US11411664B2/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25945A priority patent/KR20210116557A/ko
Priority to PCT/KR2020/002102 priority patent/WO202016701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156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401A/zh
Priority to US17/817,958 priority patent/US2022038543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和一种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以及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和一种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据ITU估计,到2020年,全球每月的移动数据流量将会达到62艾字节(Exa Byte,1EB=230GB),而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更是会以每年约55%的速度增长。此外,视频业务和机器与机器通信业务在移动数据业务中的比例会逐渐增高,2030年,视频业务将会是非视频业务的6倍,而机器与机器通信业务将会占到移动数据业务的12%左右(“IMT traffic estimates for the years 2020 to 2030,Report ITU-RM.2370-0”)。
移动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尤其是高清视频和超高清视频业务的指数级增长,对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移动业务需求,人们需要在4G或5G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对于双工技术的改进,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和吞吐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现有系统和协议所采用的的双工技术(包括频分多址复用(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FDM)与时分多址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均无法完全利用可用的时频资源,其资源利用效率仅有不到50%。
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为,根据业务数据或是需求等因素,灵活改变每个时隙的传输方向(上行或是下行),也即灵活时分双工(Dynamic TDD)技术。通过半静态或是动态的方式配置时隙的传输方向,能够提高时频资源配置的灵活性,进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另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为采用全双工技术。与传统的半双工系统对上下行采用时域(时分双工,TDD)或频域(频分双工,FDD)正交分割不同,全双工系统允许用户的上下行链路在时域和频域同时传输,因此,全双工系统理论上可以达到半双工系统两倍的吞吐量。然而,由于上下行链路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的发送信号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很强的自干扰,自干扰信号甚至会比底噪高出120多dB。因此,为了让全双工系统能够工作,核心问题就是设计方案来消除自干扰,使自干扰信号的强度至少降低到与底噪相同的水平。
无论是灵活时分双工还是全双工,都面临着交叉链路干扰(cross-linkinterference)的问题。对于灵活时分双工技术,交叉链路干扰主要出现于小区间。如图1所示,若相邻小区配置了不同的上行/下行传输方向,对于小区边缘用户,下行时隙的用户在接收本小区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时,会受到隔壁小区边缘的相邻上行用户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干扰,从而造成交叉链路干扰。
对于全双工技术,小区内同样存在着交叉链路干扰。例如,对于服务半双工用户的全双工基站,在发送下行数据的同时,接收上行数据。此时,发送上行数据的用户会对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产生交叉链路干扰,如图2所示。
期望针对前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和反馈方案,尤其适用于工作于全双工模式下的小区以及工作于灵活时分双工的小区。通过合理的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和序列并规定测量与反馈的方式,所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交叉链路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以及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量时频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确定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作为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信息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量时频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
循环移位配置,
梳状结构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包括: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包括:直接测量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直接反馈测量得到的所述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反馈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反馈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的指示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中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基站发送下行测量请求,其中从基站接收的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配置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基站接收的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是半静态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时频资源配置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调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并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其中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用于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为终端设备配置序列资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
循环移位配置,
梳状结构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直接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所述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周期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测量请求,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执行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是半静态地执行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基站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的图示;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小区内交叉链路干扰的图示;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的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时频资源配置的图示;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梳状结构测量的图示;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阈值的测量的图示;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非周期性测量与反馈方式的图示;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基站处执行的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测量不同终端设备的交叉链路干扰的图示;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配置方式的图示;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一般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并反馈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适用于工作于全双工基站服务下小区的半双工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接收基站发送的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根据基站配置的测量时频资源对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向基站反馈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接收基站的调度信息。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适用于工作于灵活时分双工的系统,其中的目标基站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相邻小区以及本小区的时隙传输方向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以及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干扰基站。
相应地,目标基站所服务的下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接收基站发送的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根据基站配置的测量时频资源对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以及反馈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
干扰基站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测量结果;以及发送调度信息给造成干扰的终端设备。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将参照图3,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的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进行描述。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针对同一小区内在相同时频资源上服务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终端设备间所产生的交叉链路干扰,提供一种降低小区内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基站为上行终端设备(即,进行上行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资源(包括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和/或参考信号序列资源);同时,基站为下行终端设备(即,进行下行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测量资源(包括用于测量的时频资源和/或用于测量的序列资源),其中,为上行终端设备配置的全部可用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与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的全部可用的测量时频资源相互重叠。为单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为全部可用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子集;为单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为全部可用测量时频资源的子集。上述配置方式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示例中,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和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可以是分配给不同终端设备的。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的用于降低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300可以包括步骤S301至S304。
在步骤S301中,终端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
备选地或附加地,终端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序列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循环移位配置,梳状结构配置,将在之后详述。
在步骤S302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时频资源可以是基站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例如,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RS)时频资源,即,将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用作下行终端设备的测量时频资源。
考虑到工作于全双工模式下的基站,其上行和下行时频资源相同,同时相同物理资源块索引的上行、下行物理资源块频域位置相同,因此直接使用配置给上行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由下行终端设备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
若采用这种方式,在步骤S301接收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相应地,步骤S302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确定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作为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读取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测量时频资源的位置。
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是周期性配置的,其周期指示位于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对于用于下行测量的测量时频资源,其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基站对用于下行测量的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的配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a使用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信息中的周期配置。这种方式中,测量时频资源的全部配置信息均使用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1.b单独配置用于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这种方式中,频域资源使用参考信号的频域配置信息,时域资源配置信息中,时隙偏移量使用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配置,而周期使用专用的下行测量周期配置信息。所述周期配置信息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配置,也可以在下行控制信道中进行配置。
1.c单独配置用于测量时频资源的时域配置信息。这种方式中,仅频域资源使用参考信号的频域配置信息,而时域资源根据单独配置的用于测量时频资源的时域配置信息确定。其中,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包括时隙偏移配置以及周期配置。该时域配置信息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配置,也可以在下行控制信道中进行配置。
前述方式中,方式1.a的配置信息最少,但是配置的灵活性最低。方式1.c能够在复用一部分参考信号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单独的时域资源配置提高配置的灵活性。而方式1.b的信令开销和配置灵活性介于1.a和1.c之间。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中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并指示终端设备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以及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其中,所述基站配置的多个参考信号资源(也即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在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与通知;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资源的资源索引集合指示在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与通知。
若采用这种方式,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信息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步骤S302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下行终端设备的测量时频资源可以根据如下方式确定:
读取系统配置信息,获得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
读取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
配置资源索引集合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2.a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而剩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用于下行测量。例如,在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中,配置和通知可用的参考信号资源最大数量SMAX。在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中,指示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SUL。则终端设备在获取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信息以及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后,可知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1~SUL,而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SUL+1~SMAX。若SUL=SMAX,则未给该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
2.b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而剩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用于上行探测。例如,在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中,配置和通知可用的参考信号资源最大数量SMAX。在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中,指示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SDL。则终端设备在获取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配置信息以及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后,可知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1~SDL,而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SDL+1~SMAX
2.c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数量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数量。终端设备获得指示信息后,可得到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
2.d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终止索引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终止索引。终端设备获得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后,可通过终止索引获取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
例如,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的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终止索引IUL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终止索引IDL,且IUL<IDL,则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1~IUL,而用于下行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索引为IUL+1~IDL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中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在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用于下行测量的时频资源。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频域起始物理资源块索引,用于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带宽的频域带宽配置信息,时域时隙偏移量配置信息,时域起始符号配置信息,时域周期配置信息以及时域符号数配置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信息后,获知用于下行测量的时频资源。
终端设备获知用于测量的下行时频资源后,可以在步骤S303中,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具体地,步骤S303可以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在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情况下,直接测量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对于前述将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用做下行测量时频资源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若采用前述复用或部分复用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方式,则可使用所配置的参考信号序列资源。即,终端设备读取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序列资源,参考信号序列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循环移位配置,以及梳状结构配置等。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读取参考信号的序列配置,从而获知用于下行测量的序列配置。若在相同时频资源上配置了多个参考序列,这多个参考序列通过循环移位、梳状结构等进行区分,则终端设备分别对这多个参考序列进行测量,得到这多个参考序列的RSRP。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已知部分参考序列配置。基站在配置信息或系统信息中配置用于下行测量的部分序列信息。例如,基站在配置信息或系统信息中配置用于下行测量的序列的梳状结构配置信息。根据该梳状结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对每个梳状结构进行测量,获得每个梳状结构的接收功率测量结果。该过程如图5所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不同的参考信号可能使用相同的梳状结构,此时终端设备对一个梳状结构配置的测量,会测量出使用相同梳状结构的多个参考序列的功率之和。一个简单的示例为:在相同时频资源上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配置为:梳状结构配置1与梳状结构配置2,每个梳状结构配置2种不同的循环移位配置。这种配置下,相同时频资源上配置了4个参考信号序列。而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测量的配置信息时,除获取了用于下行测量的时频资源配置外,还会获取梳状结构配置。终端设备根据时频资源信息和梳状结构配置,获取梳状结构配置1的接收功率测量,以及梳状结构配置2的接收功率,如图5所示。
在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情况下,即,仅接收到用于下行测量的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而没有接收到参考信号序列资源配置信息,终端设备不知道参考序列资源配置。此时,终端设备仅对基站配置的用于下行测量的测量时频资源进行测量,获得该时频资源上的传输功率。
在步骤S304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以由基站进行进一步的调度。
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直接反馈测量得到的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反馈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反馈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的指示信息。
以下将分别进行详述。
1.直接反馈测量得到的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这种方式中,根据下行测量时频资源以及序列的配置方式,采用不同的反馈量进行反馈。
例如,若直接配置参考信号序列,则可能的反馈方式包括:
1.a对每个配置的参考信号序列,反馈每个参考信号序列测量得到的RSRP。反馈RSRP时,可以直接反馈量化后的测量值,或是根据预先配置的查找表,反馈测量值相对应的索引。
1.b预先设定阈值,只反馈高于该阈值的参考信号序列对应的测量值。或是,只反馈高于该阈值的参考信号序列索引值。
1.c反馈参考信号序列对应的比特地图序列。所述比特地图序列中的比特位数为所配置的序列个数,若相应索引的参考序列所测量得到的RSRP高于所述阈值,则比特地图序列中相位位置的比特置为A;若相应索引的参考序列所测量得到的RSRP低于所述阈值,则比特地图序列中相位位置的比特置为B。其中,A为比特1或比特0,B为比特0或比特1。
类似的,可以预先设定多个阈值,并反馈参考信号对应的反馈序列。所述序列的长度与所配置的参考序列数量相同,序列中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与预先设定的阈值个数相关。例如预先设定的阈值个数为N,则反馈序列中的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N。终端设备根据相应参考信号序列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相应元素的取值。
一个简单示例如图6所示。
图6中,反馈序列中第m个序列的取值由对索引为m的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RSRP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而确定,其RSRP落于阈值n-1与阈值n之间,因此反馈序列中相应位置元素的取值为n。
若配置测量时频资源以及梳状结构,则可能的反馈方式包括:
1.d对每个梳状结构反馈相应的接收功率测量值,可以直接反馈相应接收功率测量值的量化值,或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查找表,反馈测量值所对应的索引。
1.e预先设定阈值,只反馈高于该阈值的梳状结构配置索引,或相应梳状结构接收功率测量值。
1.f反馈相应的比特地图序列或是反馈序列,类似于方法1.c。
若仅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则可能的反馈方式包括:
1.g反馈该时频资源的接收功率测量值,可以直接反馈相应接收功率测量值的量化值,或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查找表,反馈测量值所对应的索引。
1.h预先设定阈值,反馈该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测量值是否高于所述阈值。
1.i预先设定多个阈值,根据测量值与多个阈值的比较,确定反馈值。
2.反馈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这种方式中,可能采取的方法包括:
2.a反馈考虑交叉链路干扰后的MCS等级。
终端设备根据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结合对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确定考虑交叉链路干扰后的MCS等级,并反馈该MCS等级。
具体来说,不考虑交叉链路干扰时,终端设备仅根据对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下行MCS等级;而考虑到交叉链路干扰会对下行链路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到MCS等级的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在结合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例如对CSI-RS或是DMRS或是SSB的测量结果)与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计算并确定新的MCS等级,并反馈给基站。
2.b反馈考虑交叉链路干扰后的MCS等级调整量。
前述方式直接反馈考虑交叉链路干扰后的MCS等级,需要的比特数与MCS等级的反馈比特数一致,所需要的信令开销较大。为降低信令开销,可以反馈MCS等级的调整量。该反馈可以通过查找表的方式进行,所述查找表通过预先设定的方式,规定其中索引(也即反馈的比特组合)与MCS等级调整量间的关系。一个简单的查找表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索引(比特组合的十进制表示) MCS等级调整量
0 不变或降低
1 增加1级
2 增加2级
3 增加3级或超过3级
终端设备测量交叉链路干扰后,根据测量结果确定MCS等级的调整量,从查找表中选择合适的索引并反馈给基站。
对不同的测量时频资源和参考信号序列的配置方式,反馈MCS等级或是等级调整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根据所配置的参考序列反馈每个参考序列所对应的MCS等级或是MCS等级调整;
根据所配置的梳状结构,反馈每个梳状结构对应的MCS等级或是MCS等级调整;
反馈所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计算得到的MCS等级或是MCS等级调整。
3.反馈指示能否继续在当前时频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的指示信息
这种方式相当于反馈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的指示信息,也即能否工作于全双工模式。对于每个所配置的参考信号序列,或梳状结构,或是时频资源,可以只反馈1比特信息,用于表征是否能够相应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在相同时频资源上进行调度。后续简称该数据为指示信息。
对于不同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序列配置方式,该反馈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3.a若配置了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参考信号序列,为每个所配置的参考信号序列反馈相应的指示信息。
3.b若配置了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梳状结构,则为每个所配置的梳状结构反馈相应的指示信息。
3.c若配置了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则反馈该时频资源的相应指示信息。
在终端设备进行反馈后,等待基站的进一步调度信息,进行下行的数据接收。
在以上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同一小区内在相同时频资源上服务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终端设备间所产生的交叉链路干扰,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小区内的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基站为上行终端设备(即,进行上行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资源(包括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和/或参考信号序列资源);同时,基站为下行终端设备(即,进行下行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测量资源(包括用于测量的时频资源和/或用于测量的序列资源),其中,为上行终端设备配置的全部可用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与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的全部可用的测量时频资源相互重叠。为单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为全部可用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子集;为单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为全部可用测量时频资源的子集。
基站为接收下行数据的终端设备分配周期性的测量资源和/或序列资源。下行终端设备接收配置后,周期性地在测量时频资源上进行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其中,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测量及反馈方式可以参照前述方法300的描述。
由于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无法反应信道的突发变化,在以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提供非周期性的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与反馈方法。
非周期性下行测量与反馈
下行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受到交叉链路干扰。采用前述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可以方便基站通过调度等方式降低交叉链路干扰对于下行接收的影响。但是当通信信道出现变化,尤其是突发性变化时,周期性测量与反馈往往不能及时反应这种变化,造成下行接收数据可靠性的降低。此时,通过非周期性的下行测量与反馈,能够减小这种信道突发性变化对于数据发送造成的影响。
具体来说,非周期性的下行测量与反馈可以由下行终端设备或是基站所触发。若由下行终端设备触发,下行终端设备的行为如下:
在上行信道上发送下行测量请求;
从基站接收下行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其中从基站接收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配置的;
在基站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上进行测量;以及
向基站反馈测量结果。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时,需要与下行终端设备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便下行终端设备进行测量。此时,上行终端设备行为如下:
接收基站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参考信号序列资源配置信息;以及
在基站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为下行终端设备所配置的测量时频资源和为上行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应当相重叠。上行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时,下行终端设备应当开始进行测量。
上述非周期性测量与反馈方式如图7所示。
其中,所述下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测量请求包括:
在上行控制信道或是上行共享信道中发送下行请求测量。该测量请求可以为1比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当前终端设备需要进行下行测量。
所述接收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对下行终端设备,在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用于下行测量的时频资源和/或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其中,对于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能采用方式包括:
α.在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参考信号序列的全部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序列的循环移位配置信息、梳状结构配置信息等。
b.在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参考信号序列的部分配置信息,包括梳状结构配置信息等。
c.不获取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对上行终端设备,需要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接收用于测量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全部配置信息。
对于交叉链路干扰的反馈,需要根据具体的序列配置方式进行确定,前述实施例中所列出的方式均可使用。
下行终端设备完成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和反馈后,接收基站的调度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前述非周期的下行测量与反馈也可以由基站触发。这种情况下,基站直接发送用于测量的时频资源,并指示相应的上行终端设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序列。上行终端设备接收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后,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序列;下行终端设备接收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后,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
半静态下行测量与反馈
对于已经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的下行终端设备,仍然需要对已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进行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此时,可以采用半静态的配置方式,测量已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所造成的交叉链路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下行终端设备从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测量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周期信息等。
下行终端设备从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前述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激活指示。接收到激活指示后,开始在基站配置的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上进行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
下行终端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若检测到前述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关闭指示,则停止测量与反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下行终端设备从系统信息或是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测量资源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或有效时间长度),以及在有效时间内的周期。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后,在配置信息中有效时间内进行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式中,终端设备可同时监测下行控制信息,若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了前述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的关闭指示,则停止在前述半静态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测量与反馈。
采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由于信道变化造成的交叉链路干扰测量不准确对下行数据传输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以下将参照图8,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基站处执行的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基站处执行的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800的流程图。为了简明,在此省略了如前参考图3描述的对应的在终端设备处执行的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300中已经详述过的细节,具体可以参照前述针对方法300的描述。
如图8所示,方法800可以包括步骤S801至S804。
在步骤S801中,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这里,所述时频资源可以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
进而,在步骤S802中,基站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备选地或附加地,基站可以在步骤S801中为终端设备配置序列资源,并在步骤S802中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序列资源配置信息。这里,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循环移位配置,梳状结构配置。
如前所述,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步骤S801可以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并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步骤S801可以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可以由终端设备用于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801可以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周期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在步骤S803中,基站可以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步骤S803可以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RSRP;
在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情况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直接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所述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
在步骤S804中,基站可以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调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80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测量请求,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执行的,即,非周期性执行的。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801可以是周期性或半静态地执行的。
以下将针对先前描述的终端设备提供的三种测量与反馈方式(周期性测量与反馈、非周期性测量与反馈,以及半静态测量与反馈),对基站的调度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周期性测量与反馈
周期性测量与反馈主要用于周期性的测量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间的交叉链路干扰,以便确定全双工模式下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的配对情况。
这种方式中,基站为每个下行终端设备维护终端设备列表,记录可能与其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对其下行传输的干扰情况。
一个可能的方式为,为每个下行终端设备建立查找表,查找表内容为对该下行终端设备,可以和其配对进行上行传输的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以及该下行终端设备对相应上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进行上行传输时造成的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式下,基站根据查找表中的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进行上行终端设备和下行终端设备的调度。具体来说,基站根据预先设定的准则,从为每个下行终端设备建立的查找表中根据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选择与该下行终端设备相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并进行调度和数据传输。所述测量结果由下行终端设备在基站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上进行测量反馈所得到的。
所述预先设定的准则可以包括:
1.选择交叉链路干扰测量值最低的上行终端设备,与前述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在相同时频资源上进行服务。
对于这种准则,可以预先设定第一阈值,若所述干扰测量值的最低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说明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该下行终端设备没有适合的可配对上行终端设备,因此调度该下行终端设备在半双工模式的时频资源中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
2.预先设定第二阈值,选择查找表中交叉链路干扰测量值低于所述第二阈值的上行终端设备,与前述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服务。若查找表中没有上行终端设备的交叉链路干扰测量值低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说明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该下行终端设备没有适合的可配对上行终端设备,因此调度该下行终端设备在半双工模式的时频资源中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
前述查找表采用如下方式建立:基站接收下行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测量结果,根据所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确定相应的上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并在查找表中更新或是添加相应的测量结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站对每个下行终端设备维护上行终端设备列表,该列表记录能够和所述下行终端设备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所述上行终端设备列表采用如下方式建立:预先设定第三阈值;基站接收下行终端设备对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反馈;基站根据配置的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确定产生该交叉链路干扰的上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基站将反馈的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三阈值相比较,若低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将前述上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加入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若高于所述第三阈值,则不加入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或是将该终端设备移出上行终端设备列表。
基站根据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选择与所述下行终端设备配对的上行终端设备进行调度。例如,在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以等概率随机选择一个上行终端设备和该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或是,在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选择测量结果最小的上行终端设备与该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或是,在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选择最近添加的上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
若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没有终端设备(即表为空),则说明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该下行终端设备没有适合的可配对上行终端设备,因此调度该下行终端设备在半双工模式的时频资源中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
周期性的反馈与测量可以用于上行终端设备列表或是查找表的建立与长期维护。考虑到突发性的信道变化无法难以通过周期性的反馈和测量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非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进行补充。
针对非周期性测量与反馈
如前所述,非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主要用于测量已配对的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信道发生变化时交叉链路干扰的变化情况。非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可以由下行终端设备触发,也可以由基站触发。
由下行终端设备触发时,基站接收由下行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周期测量请求。接收到非周期测量请求后,基站分配测量时频资源和序列,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将测量时频资源和/或序列配置信息发送给下行终端设备,同时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将相应的测量时频资源和序列配置信息发送给上行终端设备。基站接收下行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信息,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水平是否发生变化,并进行后续的调度处理。
其中,所述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水平是否发生变化,并进行后续的调度处理,包括:
预先设定第四阈值。若基站采用前述维护上行终端设备查找表的方式,则第四阈值可以与前述第一或第二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基站接收到的下行终端设备的反馈测量结果低于所述第四阈值,则仍然可将当前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配对进行调度,同时更新查找表中相应上行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若基站接收到的下行终端设备的反馈测量结果高于所述第四阈值,则更新该下行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查找表,并从更新的查找表中搜索满足前述条件的可以和该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调度的上行终端设备进行新的调度。若查找表中没有满足前述条件的可以和该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调度的上行终端设备,则说明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该下行终端设备没有适合的可配对上行终端设备,因此调度该下行终端设备在半双工模式的时频资源中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
若基站采用前述维护上行终端设备列表的方式,则第四阈值可以与前述第三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基站接收到的下行终端设备反馈的测量结果与第四阈值相比较,若测量结果低于第四阈值,则仍然可将当前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配对进行调度;若测量结果高于第四阈值,则将该上行终端设备移出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也即更新上行终端设备列表),并从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选择新的上行终端设备与该下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调度。若更新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之后,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为空,则说明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该下行终端设备没有适合的可配对上行终端设备,因此调度该下行终端设备在半双工模式的时频资源中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
对于基站触发的非周期测量和反馈,其触发条件可以为,基站接收已和上行终端设备配对的下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发现采用当前MCS等级时,混合自动重传反馈的信息为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并且重传次数超过了预先规定的阈值,则认为当前的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配对出现问题,从而发起非周期的测量与反馈,在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下行测量时频资源。后续流程与前述由终端设备发起的非周期测量与反馈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半静态测量与反馈
除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测量和反馈外,半静态反馈可以用于检测已配对的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强度。
采用半静态的测量与反馈时,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道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的测量时频资源和/或参考信号序列资源,并通过下行控制信道为相应的上行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和序列资源。基站接收下行终端设备通过在相应半静态资源上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反馈,并将该测量结果与预先确定的阈值相比较。若低于该阈值,则仍然可将当前下行终端设备和上行终端设备配对进行调度;若测量结果高于该阈值,则按照前述规则为该下行终端设备选择新的配对上行终端设备进行调度,并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半静态测量资源关闭指示,停止相应的半静态测量和反馈。
前述不同状态下的基站行为以及终端设备行为,可由如下描述。
终端设备接入后,持续进行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测量不同上行终端设备对该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接收时产生的交叉链路干扰。此时,对于同一下行终端设备分配的不同测量单元,可以分配不同上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如图9所示。
在此过程中,基站持续更新该终端设备的上行终端设备列表,并搜索可以和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接收配对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终端设备。若搜索到了相应的终端设备,则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接收和搜索到的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发送调度至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基站侧的全双工操作。
此时,可以为该下行终端设备分配半静态的测试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用以监测配对终端设备对其造成的交叉链路干扰。
基站和/或下行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发起非周期的测量与反馈,用以监测配对终端设备与该下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链路所发生的突发变化。
调度过程中,周期性的测量与反馈仍然进行,用以持续更新上行终端设备列表。基站可在下行控制信息或是系统信息中调整周期,提高反馈周期,降低信令开销。
若在调度过程中通过半静态或是非周期测量与反馈发现当前配对不再合适,则从终端设备列表中选择新的上行终端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进行配对。若上行终端设备列表中没有满足前述准则的终端设备,则将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调度至半双工资源,直至搜索到合适的配对上行终端设备。
以下将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式进行描述。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所假设的场景中,系统采用灵活时分双工的帧结构配置。相邻小区由于业务类型或是终端设备数据需求等因素,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配置了不同的传输方向,从而导致了处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间的交叉链路干扰。一个简单说明如下:
小区1在时刻N调度为下行传输,而相邻的小区2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调度为上行传输,此时,处于两个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间将会产生交叉链路干扰。具体来说,处于小区2内的终端设备B的上行数据发送,会对处于小区1内的终端设备A的下行数据接收产生干扰。
针对此干扰,可以通过小区间的协作降低该干扰对于下行数据接收产生的影响。一种可能的方式为,小区间共享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下行小区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测量时频资源,用于测量相邻上行小区对本小区内的小区边缘终端设备造成的小区间干扰。其中,所述下行小区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的测量时频资源,与至少一个相邻上行小区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相重叠。
所述下行小区为下行终端设备配置的测量时频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专用的。例如,对小区中心终端设备,不配置前述测量时频资源,对小区边缘终端设备,根据相邻小区的传输方向,确定是否为小区边缘终端设备配置前述测量时频资源。
图10所示为一个简单示例。参见图10,基站1的三个时隙都是下行时隙,同时服务终端设备A,B,C三个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B位于小区1的小区中心,因此不为该终端设备配置测量时频资源。终端设备A位于基站1与基站2服务小区的小区边缘,根据基站2的传输方向确定是否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基站2的三个时隙传输方向为:下行、上行、下行。可以看到,时隙2上基站1和基站2的传输方向不同,因此在时隙2上为终端设备A配置测量时频资源。终端设备C位于基站1与基站3服务小区的小区边缘,根据基站3的传输方向确定是否配置测量时频资源。基站3的三个时隙传输方向为:上行、下行、上行。时隙1和时隙3与基站1的传输方向不同,因此基站1在时隙1和时隙3为终端设备C配置测量时频资源。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下行基站的测量时频资源根据终端设备是否位于小区边缘进行配置。若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边缘,则为终端设备在下行时隙或符号上配置测量时频资源;若终端设备位于小区中心,则不配置测量时频资源。
前述测量时频资源可以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和通知,也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发送和通知。终端设备在接收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后,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进行测量,并反馈相应的测量结果。
其中,反馈的测量结果可以是直接量化的RSRP,也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查找表,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对应的索引值并反馈。
基站接收到下行终端设备的反馈后,可以将反馈的测量结果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给产生交叉链路干扰的基站。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站将下行终端设备的反馈与预先确定的阈值相比较,若前述反馈结果低于前述阈值,则说明相邻基站所造成的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较低,不足以影响下行数据的接收,不将反馈结果发送给造成干扰的基站;若前述反馈结果高于前述阈值,则说明前述下行终端设备收到的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较为严重,基站将相应的反馈结果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给相应的基站。
此外,当前基站除直接将反馈结果发送给相应的干扰基站外,还可以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存在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的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相邻干扰基站的干扰情况。
相邻基站在接收到当前基站通过回传链路发送的指示信息或是测量结果,可以选择调度方式降低对邻区下行终端设备产生的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定义新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与参考信号序列,专门用于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这种方式中当前基站发送配置信息给下行终端设备,配置用于测量的时频资源;而在干扰基站服务的小区中,基站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与相应参考信号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于测量的时频资源和参考信号时频资源是相互重叠的。
除配置信息外,基站和终端设备的交互可采用前述流程。
以下将参照图11,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描述。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100的结构框图。终端设备1100可以用于执行如前参考图3描述的方法300。
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1100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器1101,所述处理器1101可以是单个单元或者多个单元的组合,用于执行方法的不同步骤;存储器1102,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使终端设备1100执行方法300。为了简明,在此仅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进行描述,而省略了如前参考图3描述的方法300中已经详述过的细节。
以下将参照图12,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进行描述。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1200的结构框图。基站1200可以用于执行如前参考图8描述的方法800。
如图12所示,基站1200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器1201,所述处理器1201可以是单个单元或者多个单元的组合,用于执行方法的不同步骤;存储器1202,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使基站1200执行方法800。为了简明,在此仅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结构进行描述,而省略了如前参考图8描述的方法800中已经详述过的细节。
运行在根据本公开的设备上的程序可以是通过控制中央处理单元(CPU)来使计算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或由该程序处理的信息可以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如上,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公开也包括不偏离本公开主旨的任何设计改动。另外,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公开进行多种改动,通过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同效果的组件可以相互替代。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
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以及
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量时频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确定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作为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基站配置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信息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测量时频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信息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信息,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
循环移位配置,
梳状结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包括:
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包括:
直接测量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向基站反馈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直接反馈测量得到的所述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反馈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反馈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的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配置信息中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信息,
单独配置的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基站发送下行测量请求,
其中从基站接收的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配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基站接收的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和/或序列资源配置信息是半静态的。
11.一种用于确定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包括:
为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的用于测量所述交叉链路干扰的测量时频资源上对所述交叉链路干扰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以及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调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并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时频资源集合和资源索引集合指示,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和所述资源索引集合指示用于确定用于上行探测的参考信号时频资源以及用于下行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为终端设备配置序列资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序列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基序列配置,
循环移位配置,
梳状结构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在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集合测量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直接测量的所述测量时频资源上的接收信号强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所述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
测量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对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等级的影响程度,
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当前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的调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参考信号时频资源的周期配置为用作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周期,
单独配置用于所述测量时频资源的时间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测量请求,
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是基站响应于所述下行测量请求而执行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时频资源和/或序列资源是半静态地执行的。
2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基站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16881.6A 2019-02-14 2019-02-14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1565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881.6A CN111565401A (zh) 2019-02-14 2019-02-14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20755150.8A EP3915218A4 (en) 2019-02-14 2020-02-14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ING CROSSLINK INTERFERENCE,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ETERMIN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US16/792,024 US11411664B2 (en) 2019-02-14 2020-02-14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ing cross-link interference,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preamble allo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KR1020217025945A KR20210116557A (ko) 2019-02-14 2020-02-14 교차 링크 간섭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단말 디바이스, 기지국,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와,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 할당, 결정, 및 데이터 송신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PCT/KR2020/002102 WO2020167019A1 (en) 2019-02-14 2020-02-14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ing cross-link interference,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preamble allo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17/817,958 US20220385439A1 (en) 2019-02-14 2022-08-05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ing cross-link interference,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preamble allo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881.6A CN111565401A (zh) 2019-02-14 2019-02-14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01A true CN111565401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6881.6A Pending CN111565401A (zh) 2019-02-14 2019-02-14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40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573A (zh) * 2021-05-12 2021-08-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1130A1 (en) * 2020-08-28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tt-based positioning with cli measurement
WO2022067570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跟踪方法及装置
WO2022151397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334578A (zh) * 2022-10-14 2022-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46784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nd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WO2022261915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11444A1 (en) * 2022-07-13 2024-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control for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devices
WO2024017298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的方法、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1130A1 (en) * 2020-08-28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tt-based positioning with cli measurement
WO2022067570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跟踪方法及装置
WO2022151397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301573A (zh) * 2021-05-12 2021-08-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01573B (zh) * 2021-05-12 2022-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46784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nd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WO2022261915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11444A1 (en) * 2022-07-13 2024-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control for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devices
WO2024017298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的方法、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及存储介质
CN115334578A (zh) * 2022-10-14 2022-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干扰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01A (zh) 测量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855434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00287694A1 (e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CN109565395B (zh) 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90418B1 (ko) 적응적으로 구성된 tdd 통신 시스템들을 위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들의 전송
US20220376965A1 (en) Switching Waveform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NR Network
CN103190100B (zh) 发送探测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55274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0045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측정 기준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09096387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20003890A (ko) 다중 반송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업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US9961690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electing a transport format
US20230276488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imeline for cance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743077B2 (en) Discontinu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