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530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530B
CN111556530B CN202010338977.XA CN202010338977A CN111556530B CN 111556530 B CN111556530 B CN 111556530B CN 202010338977 A CN202010338977 A CN 202010338977A CN 111556530 B CN111556530 B CN 111556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upf
unit
access network
upf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89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6530A (zh
Inventor
窦笠
邹勇
李娟�
孟令彬
徐佳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89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6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6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该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与无线接入网共平台设置的第一UPF中未储存对应目标处理规则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中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节约了硬件平台的硬件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背景技术
5G核心网进行了颠覆性设计,通过基于服务的架构、切片、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等,结合云化技术,实现网络的定制化、开放化、服务化,支持大流量、大连接和低时延的万物互联需求。
用户功能面(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单元承担着5G核心网的用户面功能,其核心功能是系统内外移动性锚点和分组路由与转发将流量路由到数据网络,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从用户设备发出后经过无线信道传输到基站,基站将用户数据封装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UserPlane,简称GTP-U)报文中通过N3接口发送UPF单元,UPF单元从GTP-U净荷中得到用户设备发出的用户数据,根据路由转发,通过N6发送到数据网络,下行链路反之。为了实现对用户数据的控制与管理功能,UPF单元还支持与数据网络互连的外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简称PDU)会话点、数据包检查和用户平面部分的策略规则实施、上行链路分类器,分支点以支持多宿主PDU会话、用户平面的服务质量处理、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等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UPF单元同平台共部署,共同分享硬件资源,由于UPF单元的数据包深度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简称DPI)分析需要消耗CPU的计算资源,而无线接入网的大部分功能也依赖于CPU的计算资源以及平台的存储资源,将UPF单元的全部功能都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的共平台上,可能导致CPU与存储资源枯竭,影响无线接入网的功能实现。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UPF单元占用无线接入网的硬件资源较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以解决UPF单元占用无线接入网的硬件资源较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功能面UPF单元,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PF单元,所述UPF单元为第一UPF单元,并与无线接入网共用硬件平台,所述UPF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PF单元,所述UPF单元为第二UPF单元,并与硬件平台中的第一UPF单元和/或无线接入网通信连接,所述UPF单元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PF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与无线接入网共平台设置的第一UPF中未储存对应目标处理规则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中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得第一UPF仅需要处理存储有目标处理规则的数据包,降低了第一UPF单元在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进而为无线接入网预留更多硬件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的结构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的结构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所述第一UPF单元与无线接入网共用硬件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步骤102、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在上述步骤101中,上述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用户数据,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发出后经过无线信道传输到基站,基站将用户数据封装到GTP-U报文中通过N3接口发送至第一UPF单元。
在上述步骤102中,在上述第一UPF单元接收到上述第一数据包后,需要对第一数据包进行相关处理规则的过滤查看,即查看上述硬件平台中是否存储有与第一数据包相关的目标处理规则,具体可以通过上述第一UPF单元的功能规则查询(Rule Lookup)模块实现。
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可以为数据包深度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简称DPI)得到的规则,也可以为UPF单元在对数据包进行转发处理时的其他规则,在此不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由于在UPF的转发流程中,由于DPI需要根据协议识别库对数据流进行业务分析,协议识别库需要根据现网业务发展状况及时更新,且DPI的过程复杂,计算量大,非常消耗CPU资源。因此可以该步骤分配至第二UPF单元进行完成,上述第二UPF单元不与上述第一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
上述目标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实现,例如在将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的操作中,可以通过负责UPF间通信的N9接口进行;而在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的操作中,可以通过N3接口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UPF单元与无线接入网共用同一硬件平台,因此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同时大流量业务本地卸载也可以减轻回传压力,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与无线接入网共平台设置的第一UPF中未储存对应目标处理规则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中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得第一UPF仅需要处理存储有目标处理规则的数据包,降低了第一UPF单元在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进而为无线接入网预留更多硬件资源。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101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上述第一UPF单元已经存在目标处理规则,此时只需通过第一UPF单元按照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上述处理可以看作是一个转发流程,包括LINK、IP FWD、安全(Security)、GTP、规则查询(Rule Lookup)、DPI、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和计费(Charging)等模块。其中,DPI模块功能通过上述第二UPF单元实现;LINK和IP FWD模块实现网络报文收发;Security模块实现包校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DOS)、反电子欺骗技术(Anti-spoofing)、网络接入技术(Access Point Name,简称APN)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 Lists,简称ACL)等安全防护功能;GTP模块建立GTP隧道,实现了GTP信令处理、GTP报文加封装或解封装等功能;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模块根据网络报文的分类结果,将归属于不同种类用户和业务的网络报文进行差异化处理,包含流量监管(Committed Access Rate,简称CAR)、优先级标记(Mark/Remark)、流量整形(Shaping)等功能,保证在有限的硬件资源条件下,为高优先级的网络报文提供更快、更可靠的转发服务。Charging模块根据网络报文的分类结果进行统计计费,包含计费网关(Charging Gateway,简称CG)计费、认证、授权及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和Accounting,简称AAA)和在线计费系统(On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OCS)计费等,统计维度和粒度受业务影响,灵活多变。
在处理后,上述第一UPF单元可以通过N6接口将处理后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Digital Network,简称DN)。
进一步的,上述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在所述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所述目标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未储存对应目标处理规则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上述第二UPF单元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可以先对上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进行检测。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上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上述第一UPF可以按照目标处理规则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而在上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此时硬件平台的硬件资源不足,因此上述第一UPF单元可以针对上述第一数据包执行上述目标操作,从而可以在硬件平台资源不足时进一步节约硬件资源。
进一步的,在所述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的步骤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UPF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包分析获得的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储存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在将上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上述第二UPF单元后,第二UPF单元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并按照目标处理规则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第二UPF单元还将目标处理规则发送回上述第一UPF单元,上述第一UPF单元接收到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后,将其存储至相应的存储介质,在下一次接收到相同类型的数据包时,即可按照已存储的目标处理规则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功能面UPF单元,所述第二UPF单元与硬件平台中的第一UPF单元和/或无线接入网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所述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202、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步骤203、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步骤204、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UPF单元不与上述第一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占用上述硬件平台的硬件资源,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也可以包括LINK、IP FWD、Security、GTP、Rule Lookup、DPI、QoS和Charging等模块,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换句话说,在上述第二UPF单元对上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时,需先对第一数据包进行DPI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后再根据转发流程对上述第一数据处理包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2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第一UPF单元。
上述第二UPF单元将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第一UPF单元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UPF单元可以通过N3接口将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上述无线接入网进行存储。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UPF单元也可以通过N9接口将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上述第一UPF单元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以具体实现方式为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现过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N3接口对上述目标处理规则进行传输,其具体流程可以为:
RAN接收到UE发送的数据包。调用本地UPF单元,即上述第一UPF单元的功能RuleLookup,判断本地是否存有与此数据包相关的处理、路由和转发等目标处理规则;
如果没有目标处理规则,则本地UPF单元通过N3接口反馈给RAN,RAN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即上述第二UPF单元处理;
远端的UPF单元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GTP-U解包,DPI检测,执行QoS、计费等功能;
远端的UPF单元根据得到的目标处理规则以及包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通过N6接口转发至数据网络;
远端的UPF单元将目标处理规则包含IP等五元组、QoS处理规则、计费规则以及时效性等通过N3接口下发给RAN。可以使用GTP-U协议携带规则,可以在包头中指示此GTP-U中的数据为执行规则,也可以在数据中携带指示;
RAN通过GTP-U的包头判断此数据包为目标处理规则,则将此GTP-U包交给本地UPF单元。或RAN解封GTP-U包,将GTP-U包中的数据部分交给UPF单元,同时指示给本地UPF单元此包为目标处理规则包;
本地UPF单元如果收到的是GTP-U完整的包,则对包进行解封处理,然后对规则进行存储;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阈值,则本地UPF单元按照目标处理规则执行相关操作,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其中,相关操作可以在加速卡上执行;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预设阈值,本地UPF单元通过N3接口反馈给RAN,RAN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即上述第二UPF单元处理。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N9接口对上述目标处理规则进行传输,其具体流程可以为:
RAN接收到UE发送的数据包。调用本地UPF单元,即上述第一UPF单元的功能RuleLookup,判断本地是否存有与此数据包相关的处理、路由和转发等目标处理规则;
如果没有目标处理规则,本地UPF单元则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通过N9接口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处理;
远端的UPF单元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GTP-U解包,DPI检测,执行QoS、计费等功能;
远端的UPF单元根据得到的目标处理规则以及包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通过N6接口转发至数据网络;
远端的UPF单元将目标处理规则包含IP等五元组、QoS处理规则、计费规则以及时效性等通过N9接口发送给本地UPF单元。可以使用GTP-U协议携带规则,可以在包头中指示此GTP-U中的数据为执行规则,也可以在数据中携带指示;
本地UPF单元通过GTP-U的包头判断此数据包为目标处理规则,对包进行解封处理;
本地UPF单元对目标处理规则进行存储;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阈值,则本地UPF单元按照目标处理规则执行相关操作,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其中,相关操作可以在加速卡上执行;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预设阈值,本地UPF单元则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通过N9接口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N4接口由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SMF)转发上述目标处理规则,其具体流程可以为:
RAN接收到UE发送的数据包。调用本地UPF单元,即上述第一UPF单元的功能RuleLookup,判断本地是否存有与此数据包相关的处理、路由和转发等目标处理规则;
如果没有目标处理规则,本地UPF单元则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通过N9接口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处理;
远端的UPF单元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GTP-U解包,DPI检测,执行QoS、计费等功能;
远端的UPF单元根据得到的目标处理规则以及包的目的地址,将数据包通过N6接口转发至数据网络;
远端的UPF单元将目标处理规则包含IP等五元组、QoS处理规则、计费规则以及时效性等通过N4接口发送给SMF;其中,可以使用GTP-U协议携带规则,可以在包头中指示此GTP-U中的数据为执行规则,也可以使用PFCP Session,即N4Session携带此规则和规则指示,同时可以携带PDU Session ID和/或QFI,以便告知此规则属于哪个Session或QoSFlow;
SMF收到信息后,通过查找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本地UPF单元,并转发目标处理规则,可以重构携带规则的载体,如GTP-U或报文转发控制协议(Packet Forwarding ControlProtocol,简称PFCP);
本地UPF单元在接收到SMF发送的目标处理规则后,对包进行解封处理,对规则进行存储;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预设阈值,则本地UPF单元按照目标处理规则执行相关操作,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其中,相关操作可以在加速卡上执行;
如果有目标处理规则,且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预设阈值,本地UPF单元则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GTP-U打包封装,通过N9接口发送给远端的UPF单元处理。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300的结构图,所述UPF单元300为第一UPF单元,并与无线接入网共用硬件平台,如图3所示,所述UPF单元3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第一执行模块320,用于在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UPF单元300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进一步的,上述UPF单元300还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所述目标操作。
进一步的,上述UPF单元3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UPF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包分析获得的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储存模块,用于储存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300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UPF单元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400的结构图,所述UPF单元400为第二UPF单元,并与硬件平台中的第一UPF单元和/或无线接入网通信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UPF单元400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第二处理模块420,用于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第一发送模块430,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进一步的,上述UPF单元4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第一UPF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F单元400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UPF单元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UPF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5所示,网络侧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收发机502、存储器503、用户接口5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501,用于读取存储器5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或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所述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5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03可以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可选的,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可选的,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所述目标操作。
可选的,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二UPF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包分析获得的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储存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或者,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将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第一UPF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所述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与无线接入网共用硬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在所述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所述第二UPF单元不与所述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是否低于预设阈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硬件平台已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且所述硬件平台的资源占用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所述目标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UPF单元对所述第一数据包分析获得的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储存所述目标处理规则。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功能面UPF单元,所述第二用户功能面UPF单元与硬件平台中的第一UPF单元和/或无线接入网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UPF单元不与所述第一用户功能面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目标处理规则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发送至所述第一UPF单元。
8.一种UPF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UPF单元为第一UPF单元,并与无线接入网共用硬件平台,所述UPF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硬件平台未储存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执行目标操作;
所述目标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UPF单元;
控制所述无线接入网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UPF单元;
所述第二UPF单元不与所述第一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
9.一种UPF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UPF单元为第二UPF单元,并与硬件平台中的第一UPF单元和/或无线接入网通信连接,所述UPF单元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UPF单元或无线接入网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处理规则;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目标处理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据包;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数据网络;
所述第二UPF单元不与所述第一UPF单元和无线接入网共硬件平台部署。
10.一种UPF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38977.XA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Active CN111556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8977.XA CN1115565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8977.XA CN1115565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530A CN111556530A (zh) 2020-08-18
CN111556530B true CN111556530B (zh) 2023-07-21

Family

ID=7200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8977.XA Active CN1115565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6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822A (zh) * 2020-09-14 2022-03-15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共享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82410B (zh) * 2021-05-14 2023-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148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8205756A1 (zh) * 2017-05-09 2018-1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的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75848A1 (zh) * 2017-10-16 2019-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终端切片功能和网络切片功能
WO2020029922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148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8205756A1 (zh) * 2017-05-09 2018-1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的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75848A1 (zh) * 2017-10-16 2019-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终端切片功能和网络切片功能
WO2020029922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S2-1903311 "5G LAN group communication with UPF autonomous traffic forwarding".3GPP tsg_sa\wg2_arch.2019,(tsgs2_132_xia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530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536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13320A1 (en) Data packet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US83636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ypassing 3GPP packet switched core network when accessing internet from 3GPP UEs using IP-BTS, femto cell, or LTE access network
CN107027152B (zh) 用于虚拟软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51306A (zh) 在会话中建立GBR QoS流的方法和装置
US11146984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implementations for separating user plane
CN11035261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tcp ack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824783B2 (en) 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 (MDBV)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423340A (zh)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5565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upf单元
AU2018279551B2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51055B2 (en) User plane integrity prot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EP3114873B1 (en) Methods, wireless device, radio base station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eps bearer
WO201812024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网元
CN111432458B (zh) 一种基于双连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Malik et al. On-board RSVP: An extension of RSVP to support real-time services in on-board IP networks
CN1138734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0280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181869A (zh) 分组业务优先的消息型映射
CN113950074B (zh) 延时指示的方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40602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40073302A1 (en) Data Unit in Wireless System
US20240089795A1 (en) Data Unit Processing
KR20220025568A (ko) 네트워크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 수행되는 단말 위치정보 전달 방법
KR101501098B1 (ko) 무선랜 액세스 포인트 장치 및 이를 통한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01, floors 1-3, building 14, North District, yard 9, dongran Nor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Applicant after: CHINA T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42 19th floor, 73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TOWE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