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498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498A
CN111556498A CN202010344229.2A CN202010344229A CN111556498A CN 111556498 A CN111556498 A CN 111556498A CN 202010344229 A CN202010344229 A CN 202010344229A CN 111556498 A CN111556498 A CN 111556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ignature
verification
signing
a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42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6498B (zh
Inventor
张�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42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6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04L9/0825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using asymmetric-key encryption or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e.g. key signature or public key certific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获取APP的签名密钥,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签名时,从本地获取第一签名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而后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形成签名密钥,利用拼接后的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进行签名校验时,从本地获取第一校验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APP迅速崛起,例如金融业、银行、保险等。随着APP的不断发展,各种盗版软件也随之兴起,为了防止自己的应用被反编译后重新打包,不得不采取运行时进行签名校验的方式。目前APP签名都是在发布前,静态签名完成后投放到应用市场,在启动时校验,无法在线验证其真实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校验的真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包括:
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获取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获取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将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所述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可选的,所述第二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
可选的,还包括:
将APP标识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则,所述获取第二签名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签名密钥;
所述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校验密钥。
可选的,所述标识包括:APP的ID。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签名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校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将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所述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所述保存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
可选的,所述保存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
可选的,所述保存单元还用于将APP标识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则,所述签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签名密钥;
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校验密钥。
可选的,所述标识包括:APP的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获取APP的签名密钥,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签名密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从本地获取第一签名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而后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形成签名密钥,利用拼接后的签名密钥进行签名。而后从本地获取第一校验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验证。这样,通过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APP的签名时获取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启动APP时获取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进行验证,将校验密钥分量拼接后进行签名和签名校验,避免APP签名被篡改,提高APP签名校验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的描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APP迅速崛起,例如金融业、银行、保险等。随着APP的不断发展,各种盗版软件也随之兴起,为了防止自己的应用被反编译后重新打包,不得不采取运行时进行签名校验的方式。目前APP签名都是在发布前,通过签名文件本地签名后投放到应用市场,APP在启动时是在本地对签名值进行校验,但是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篡改签名文件及应用内部其他资源文件进行二次打包并发布,无法在线验证其真实性。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获取APP的签名密钥,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签名密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从本地获取第一签名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而后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形成签名密钥,利用拼接后的签名密钥进行签名,而后从本地获取第一校验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验证。这样,通过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APP的签名时获取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启动APP时获取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进行验证,将校验密钥分量拼接后进行签名和签名校验,避免APP签名被篡改,提高APP签名校验的真实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在步骤S01中,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签名密钥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
APP要上线需要打包签名,签名时候就要用到签名密钥。为了保证每个应用程序合法,防止部分开发商可能通过使用相同的Package Name混淆替换已经安装的程序,需要对发布的APK文件进行唯一签名,保证每次发布的版本的一致性。签署的过程又包括创建和存储证书,使用不同证书签署不同的构建配置,及自动签署过程。
在签署APP时,会自动将公钥证书附加到APK中,并且关联到该证书的持有者及持有者拥有的对应私钥,这样就保证了应用的每次更新都来自原创者,用于创建此公钥证书的密钥称为应用签名密钥。最初生成的APK签名文件中包含了私钥和公钥内容,签名时使用文件中的私钥,校验时使用对应公钥验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签名时使用的私钥分为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将校验时使用的公钥分为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在步骤S02中,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技术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连接到下一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储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写入区块链,也可以从里边读取,即区块链可以相当于数据库。区块链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都保存着整个数据库,可以向任何一个节点,写入/读取数据。节点指的是区块链网络中的计算机,包括手机,矿机和服务器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保存至区块链的节点中,这样在后续进行签名或签名校验时,均需要经过从区块链节点中动态加载部分密钥,使得APP签名无法被篡改,有效防范盗版软件对应用开发商带来的危害。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将这n份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例如第一节点保存第一份密钥,第一节点中的第一份密钥被加密;第二节点保存第二份密钥,第二节点中的第二份密钥被加密,依次类推,第n节点保存第n份密钥,第n节点中的第n份密钥被加密。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将这n份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例如第一节点保存第一份密钥,第一节点中的第一份密钥被加密;第二节点保存第二份密钥,第二节点中的第二份密钥被加密,依次类推,第n节点保存第n份密钥,第n节点中的第n份密钥被加密。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一同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传输的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的过程中可以将APP标识一同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APP的标识可以为APP的ID。
在步骤S03中,获取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在APP发布前,从本地获取第一签名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而后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形成签名密钥,利用该签名密钥对APP进行签名。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APP的标识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具体的,可以从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获取n份第二签名密钥,将这n份签名密钥拼接形成第二签名密钥,并将第二签名密钥和从本地获取的第一签名密钥形成签名密钥。
在步骤S04中,获取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在启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签名校验主要是针对于二次打包的检测防范措施,如果没有签名校验功能,应用可能被恶意攻击者二次打包,被盗版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也可能进行任意代码修改,签名验证可以验证签名文件里的电子签章(即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的有效性,在签名验证通过后说明该APP并未被恶意攻击或篡改,启动APP,若验证未通过表明该APP存在篡改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校验密钥一部分即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本地,将另一部分即第二校验密钥保存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启动APP时,从本地获取第一校验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而后利用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若签名校验成功则APP正常启动,若签名校验失败则APP启动失败,同时区块链可以记录校验失败时APP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APP的标识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具体的,可以从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获取n份第二校验密钥,将这n份校验密钥拼接形成第二校验密钥,并将第二校验密钥和从本地获取的第一校验密钥形成签名密钥。
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验证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方法通过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本地,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APP的签名时获取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启动APP时获取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进行验证,将校验密钥分量拼接后进行签名和签名校验,避免APP签名被篡改,提高APP签名校验的真实性。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装置,参考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保存单元202,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签名单元20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校验单元204,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将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所述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单元201获取APP的签名密钥,该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保存单元202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APP签名时,签名单元203从本地获取第一签名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进行APP签名校验时,校验单元204从本地获取第一校验密钥,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本实施例中,保存单元202可以将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密钥,将这n份密钥传输区块链的n个节点,后续进行签名时,签名单元203可以从这n个节点中获取n份密钥。
本实施例中,保存单元203还可以将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密钥,将这n份密钥传输区块链的n个节点,后续进行签名校验时,校验单元204可以从这n个节点中获取n份密钥。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的同时将APP标识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后续签名单元203可以根据APP标识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签名密钥,校验单元204可以根据APP标识从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第二校验密钥,便于提高获取的密钥的准确性。在具体的实施例中,APP标识可以为APP的ID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装置,通过获取单元获取签名密钥,该签名密钥分为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而后将通过保存单元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第二签名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在进行APP签名时,签名单元获取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将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在进行APP启动时,校验单元获取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将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动态加载密钥分量,将密钥分量拼接后进行签名校验,避免APP签名被篡改,提高APP签名校验的真实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获取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获取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将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所述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APP标识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则,所述获取第二签名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签名密钥;
所述获取第二校验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校验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包括:APP的ID。
6.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APP的签名密钥,所述签名密钥包括:第一签名密钥和第二签名密钥,第一校验密钥和第二校验密钥;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一校验密钥保存至APP本地,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签名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将所述第一签名密钥和所述第二签名密钥拼接成签名密钥,利用所述签名密钥进行签名;
校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将所述第一校验密钥和所述第二校验密钥拼接成验证密钥,利用所述验证密钥进行签名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签名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签名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校验密钥分为n份密钥;
将所述n份校验密钥传输至区块链的n个节点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单元还用于将APP标识传输至区块链的节点中;
则,所述签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签名密钥;
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APP标识从所述区块链的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二校验密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包括:APP的ID。
CN202010344229.2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56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229.2A CN111556498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4229.2A CN111556498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498A true CN111556498A (zh) 2020-08-18
CN111556498B CN111556498B (zh) 2022-10-21

Family

ID=7200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4229.2A Active CN111556498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64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478A (zh) * 2022-03-10 2022-06-07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8345A (zh) * 2016-12-07 2017-03-29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密钥分割实现区块链私钥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23569A (zh) * 2017-09-30 2018-01-23 矩阵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秘密共享技术的区块链密钥托管和恢复方法、装置
CN109728910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北京永恒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门限分布式椭圆曲线密钥生成及签名方法和系统
CN110300112A (zh) * 2019-07-02 2019-10-0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区块链密钥分层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8345A (zh) * 2016-12-07 2017-03-29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密钥分割实现区块链私钥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23569A (zh) * 2017-09-30 2018-01-23 矩阵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秘密共享技术的区块链密钥托管和恢复方法、装置
CN109728910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北京永恒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门限分布式椭圆曲线密钥生成及签名方法和系统
CN110300112A (zh) * 2019-07-02 2019-10-0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区块链密钥分层管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478A (zh) * 2022-03-10 2022-06-07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8478B (zh) * 2022-03-10 2024-04-19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498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9329B (zh) 一种提高可信应用程序安全的方法
US10896418B2 (en) Secure management of data files using a blockchain
CN108111314B (zh) 数字证书的生成和校验方法及设备
US10992482B2 (en) Verified boot and key rotation
US7739516B2 (en) Import address table verification
CN1113141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7034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8503014A5 (zh)
CN111090581B (zh) 智能合约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59479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5293A (zh) 用于保护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496323B (zh) 一种证书导入方法及终端
CN106709281B (zh) 补丁发放和获取方法、装置
CN11155649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app签名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3572619B (zh) 一种基于notary的容器云镜像可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4329622A (zh) 一种文件保护方法、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888094B (zh) 一种签名方法及服务器
CN107145342B (zh) 应用的渠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021995B (zh) 多渠道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771A (zh) 目标分区的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9117625B (zh) Ai软件系统安全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147477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6956364B (zh) 虚拟化产品完整性校验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629658B (zh) 一种应用签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3272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编译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