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490B -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490B
CN111556490B CN202010404664.XA CN202010404664A CN111556490B CN 111556490 B CN111556490 B CN 111556490B CN 202010404664 A CN202010404664 A CN 202010404664A CN 111556490 B CN111556490 B CN 111556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user
identification codes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46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6490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uo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uo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uo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uo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28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937B/zh
Priority to CN202010404664.XA priority patent/CN111556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6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于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旨在对每一用户接入的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分析,对用户接入通信服务器数量进行设限。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识别码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用户识别码是指在GSM系统中,每个用户均分配一个惟一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此码在所有位置(包括在漫游区)都是有效的。通常在呼叫建立和位置更新时,需要使用IMSI。IMSl的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每位数字仅使用0~9的数字。MCC: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占3位数字,中国的MCC规定为460,MNC:移动网号码,最多由两位数字组成。用以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PLMN)中的移动用户。由MNC和MSIN两部分组成为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NMSI),临时用户识别码(TMSI)为安全起见,在空中传送用户识别码时用TMSI来代替IMSI,因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在该MSC/VLR区域内),其组成结构由管理部门选择,但总长不超过4个字节。
目前,通信服务器对用户进行接入是不进行设限,用户常常使用不同的号码进行接入,导致通信服务器会因为用户接入过多而导致信号过差,本申请旨在对每一用户接入的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用户识别码指代的用户数量,对用户接入通信服务器数量进行设限,避免用户接入量过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所述该系统包括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其中,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和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过内网依次连接,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别和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通过内网连接;
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于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包括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和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包括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和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运营商分别为移动、联通、电信,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监测到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1、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2、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3,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3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3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33
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包括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和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5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5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5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和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
S1:利用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S2:利用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S3:利用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S4: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S5:利用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A2: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8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8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8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设定提取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R1、R2、R3、…、Rn-1、Rn,提取上述用户识别码中主用户识别码R01、R02、R03、…、R0n-1、R0n,其中,上述用户识别码内的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b1、b2、b3、…、bn,设定上述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91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92
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D,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093
计算得出,当前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对有效的用户识别码发送给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进行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旨在对每一用户接入的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用户识别码指代的用户数量,对用户接入通信服务器数量进行设限,避免用户接入量过多;
利用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于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的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的实施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其中,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和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过内网依次连接,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别和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通过内网连接;
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于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包括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和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包括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和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运营商分别为移动、联通、电信,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监测到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1、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2、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3,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2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2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23
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包括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和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同一用户接入通信服务器第一个用户识别码为主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3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3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3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和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
S1:利用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S2:利用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S3:利用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素其连接用户,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S4: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S5:利用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A2: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7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7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7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设定提取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R1、R2、R3、…、Rn-1、Rn,提取上述用户识别码中主用户识别码R01、R02、R03、…、R0n-1、R0n,其中,上述用户识别码内的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b1、b2、b3、…、bn,设定上述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1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2
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D,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3
计算得出,当前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对有效的用户识别码发送给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进行监测。
实施例1:限定条件,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169,监测到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44、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47、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78,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2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23,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41,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4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5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6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87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实施例2:限定条件,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825,监测到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241、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197、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387,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17,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21,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77,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9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9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95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实施例3:限定条件,设定提取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R1、R2、R3、…、Rn-1、Rn,提取上述用户识别码中主用户识别码R01、R02、R03、…、R0n-1、R0n,其中,上述用户识别码内的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2、3、1、3、4,设定上述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93
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D,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490846610000194
计算得出,当前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30.7%,对有效的用户识别码发送给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进行监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服务系统包括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其中,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和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过内网依次连接,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别和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通过内网连接;
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于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索其连接用户,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包括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和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包括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和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运营商分别为移动、联通、电信,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监测到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1、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2、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为C3,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2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2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23
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包括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和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用于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4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4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4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和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包括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和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用于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8.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利用用户识别码定向获取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获取,统计所有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连接请求授权子模块发送连接请求给通信服务器进行连接,通信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授权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识别码,已接入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的用户识别码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发送给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
S2:利用用户识别码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对获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分类,运营商服务器监测分类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运营商进行识别,根据不同运营商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分类,将分类信息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S3:利用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根据片段化的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搜索其连接用户,片段化信息智能化搜索子模块根据用户识别码内片段化的字母或者数字对该用户识别码进行搜索,实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进行智能化搜索,不同用户识别码伴随关系确认子模块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伴随关系进行确认,同一用户是否存在不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同一用户的不同识别码进行标记,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将标记数据发送给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和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S4: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S5:利用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监测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有效用户识别码监控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进行监测,监测的数量与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当监测超出设定阈值,将监测的有效用户识别码数量发送给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预警信息发送子模块对尝试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根据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将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的运营商占比发送给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对用户识别码进行再确认后,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
A2:利用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获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再检测,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一致,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标记,当检测出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与主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不一致,不对该辅用户识别码进行处理,对标记的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进行确认,确认辅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中的运营商为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设定运营商为移动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1,设定运营商为联通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2,设定运营商为电信的已标记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fC3,接入用户运营商占比分析子模块重新对不同用户识别码的从属运营商进行占比分析,其中,运营商为移动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71
运营商为联通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72
运营商为电信的用户识别码数量占比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73
将重新分析的不同用户识别码从属运营商占比数据发送给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利用有效用户识别码分析模块分析有效的用户识别码,确认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有效用户识别码统计子模块获取用户识别码分区索引模块统计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的标记数据,提取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对同一用户不同识别码设定为主用户识别码和辅用户识别码,对主用户识别码进行汇总,提取其有效用户识别码,通信服务器接入用户识别码有效性分析子模块对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设定提取接入通信服务器的用户识别码R1、R2、R3、…、Rn-1、Rn,提取上述用户识别码中主用户识别码R01、R02、R03、…、R0n-1、R0n,其中,上述用户识别码内的辅用户识别码数量为b1、b2、b3、…、bn,设定上述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81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82
设定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为D,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2920470830000083
计算得出,当前接入通信服务器用户识别码的有效性,对有效的用户识别码发送给通信服务器接入数量预警模块进行监测。
CN202010404664.XA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556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854.7A CN113259937B (zh) 2020-05-14 2020-05-14 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
CN202010404664.XA CN111556490B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4664.XA CN111556490B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854.7A Division CN113259937B (zh) 2020-05-14 2020-05-14 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490A CN111556490A (zh) 2020-08-18
CN111556490B true CN111556490B (zh) 2021-05-25

Family

ID=7200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854.7A Active CN113259937B (zh) 2020-05-14 2020-05-14 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
CN202010404664.XA Active CN111556490B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854.7A Active CN113259937B (zh) 2020-05-14 2020-05-14 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2599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733A (zh) * 2011-10-09 2013-04-10 上海城际互通通信有限公司 非常规网络接入行为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18685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武汉元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话费数据挖掘的互联网捐款系统
CN104025645A (zh) * 2012-08-08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共享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73165A (zh) * 2017-04-05 2017-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超员监测方法、车辆超员监测系统、运营商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674879A (zh) * 2019-09-26 2020-01-10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2925C (zh) * 2005-09-29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限定范围的语音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
US9479499B2 (en) * 2013-03-21 2016-10-2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via mobile capturing code
KR101441619B1 (ko) * 2013-07-16 2014-09-23 국민건강보험공단 개인정보 열람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N103476019B (zh) * 2013-09-09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接入点名称的方法及系统、归属用户服务器
CN104902463B (zh) * 2015-05-22 2020-0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虚拟卡终端的多卡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CN106789851A (zh) * 2015-11-24 2017-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业务服务器和验证服务器
CN107801162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用户上行链路抢占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024241B (zh) * 2016-10-31 2021-07-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鉴权方法、系统以及鉴权服务器
FR3061971B1 (fr) * 2017-01-13 2019-05-24 Cmx Security Procede d'authentification en deux etapes, dispositif et programme d'ordinateur correspondant
US10231116B2 (en) * 2017-06-21 2019-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ccess services for mobile phones
CN109286788B (zh) * 2018-10-09 2019-12-17 碧桂园智慧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防监控系统
CN109543625B (zh) * 2018-11-27 2023-06-23 郑州芯力波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人员唯一性识别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733A (zh) * 2011-10-09 2013-04-10 上海城际互通通信有限公司 非常规网络接入行为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18685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武汉元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话费数据挖掘的互联网捐款系统
CN104025645A (zh) * 2012-08-08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共享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73165A (zh) * 2017-04-05 2017-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超员监测方法、车辆超员监测系统、运营商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674879A (zh) * 2019-09-26 2020-01-10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937B (zh) 2024-02-23
CN111556490A (zh) 2020-08-18
CN113259937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79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ent data maintenance per MIN/ESN pair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EP3214861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fraudulent user
US7725104B2 (en) Local calling area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722090A (zh)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357986A (zh)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欺骗检测方法
US7974602B2 (en) Fraud detec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 operators
CN111757310A (zh) 健康码的生成方法及服务器、基站
CN105307119A (zh) 一种基于rssi基站信号估计的伪基站定位方法
CN106792709B (zh) 防范伪基站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075850B (zh) 确定移动用户职业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011962A (zh) 一种车联网业务数据的识别方法
CN110072229A (zh) 一种4g基站获取终端识别码的系统和装置
CN111556490B (zh) 一种用于监测不同用户识别码的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0536302A (zh) 电信诈骗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3124430A (zh) 一种室内用户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186187A (zh) 一种基于a接口信令的寻呼黑洞小区定位方法
CN103167502B (zh) 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
CN109219049B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662090A (zh) 一种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的检验方法
CN115314421A (zh) 基于网络智慧平台的量化管理系统
CN108834124B (zh) 2g物联网终端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02239A (zh) 一种移动通信复制卡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4205820A (zh) 携带伪基站的可疑用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2083025A (zh) 一种分析用户终端接续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2213A (zh) 运营商占比率计算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201, 2nd floor, unit B, building 1, innovation base, Huagong Science Park, Wuhan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Zhuo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46 Fengting Avenue,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DABE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