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5167B -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5167B
CN111555167B CN202010307881.7A CN202010307881A CN111555167B CN 111555167 B CN111555167 B CN 111555167B CN 202010307881 A CN202010307881 A CN 202010307881A CN 111555167 B CN111555167 B CN 111555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functional components
box
control devices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8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5167A (zh
Inventor
黄继常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78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5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5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5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7/00Enclosed substations, e.g. compact substations
    • H02B7/06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e.g. for urba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 Y04S10/12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the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being or involv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多个分布式测控装置、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第二电压配电柜及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电压压配电柜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压配电柜连接。多个测控装置分别与各个功能部件连接,各个功能部件分布于第一电压配电柜内、变压器内、第二电压配电柜内及箱式变电站内的其他位置。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箱式变电站内的隔间数量或者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如此方便布线,且降低了运维工作量。

Description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及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型户内外紧凑式配电设备。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风力、光伏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箱变将低压柜、变压器、环网柜、辅助电源等设备集成到一个钢质结构集装箱中,为光伏地面电站中压并网场景提供高度集成化的变配电解决方案。通过箱变的测控装置实现对箱变内所有设备的信息采集、监控、保护和控制,满足所有信息的远程管理和自动化监控需求。
箱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具有多个单独的隔室或柜子,隔室或柜子内设备较多,需要采集或控制的信号也较多。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测控装置置于低压配电柜内,所有信息的采集及控制均在低压配电柜内实现,即将分布在各个柜内和位置的采集点(如电压采样、电流采样、烟雾告警等)通过导线集中连接到测控装置内的采集模块上,在采集模块上完成信号处理;分布在各个柜内和位置的控制点(如断路器、开关等)的控制回路也是通过导线集中连接到测控装置内的控制模块上,在控制模块上实现开关驱动控制。也即,所有信息的采集都是集中采集,所有开关的控制都是集中控制。最后,通过通讯总线与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光伏发电站的远程监控。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集中式测控装置(只配置一个测控装置),各类采集及控制信号较多,使用的导线也较多,进而导致低压配电柜内部布线复杂混乱,运维困难。此外,集中式测控装置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也较差,如有新增的采集或者控制需求,则无法简单的扩展,而需要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多个分布式测控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测控装置的数量及位置,使得箱式变电站内的布线简单,进而方便运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第二电压配电柜、变压器及多个测控装置。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用于输出第一交流电压。第二电压配电柜用于输出第二交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第一电压压配电柜连接,且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连接。每个测控装置分别与各个功能部件连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分布于所述第一电压配电柜内、所述变压器内、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内及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其他位置。所述功能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检测的检测点或者对目标对象进行控制的控制点。所述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隔间数量确定;和/或,所述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
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由于箱式变电站于包括所述多个测控装置,且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隔间数量确定或者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进而可以在不同的隔间内单独安装测控装置,或者根据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就近安装,减少了采样线和控制线的长度及交错的程度,使得箱式变电站内布线容易,进而大大降低运维工作量。此外,如有新增的功能部件的采集或控制需求,可以额外新增测控装置,扩张性较好。也即,无需改动现有的测控装置的布局,提高了测控装置的通用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测控装置彼此通信连接。如此,当其中某一测控装置出现故障时,其他测控装置可以及时上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式变电站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隔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分别位于不同的隔间内;每个隔间内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测控装置,进而可以避免因信号线缆跨隔间而导致的布线困难问题发生。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隔间内的测控装置的数量由该隔间内的所述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呈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及所述测控装置所能连接的功能部件的最大数量的比值确定。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相关,且其中一个测控装置分布于最聚集的功能部件所在的区域内。如此可以实现测控装置的数量及布线的优化配置。其中,最聚集的功能部件中相邻的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具体地,若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余数小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若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余数大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加1。如此则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部件包括互感器、传感器、断路器、保护器和控制器中的至少一种,以使得测控装置检测和采集所覆盖范围的最大化。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控装置包括交流电路模块、直流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路模块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为所述直流电路模块供电。本实施例中,由于测控装置包括了电源模块,因此可以交流强电和直流弱电进行分离,通过所述电源模块将交流电路模块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电压的直流电后为直流电路模块供电,从而可实现交流、直流信号的强弱电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分别集成于同一电路板的相背设置的两侧。如此可以将直流弱电信号接口和交流强电信号接口从测控装置的不同方向接入测控装置,易于绝缘设计及布线。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分别集成于不同的电路板上。如此将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分布于不同的电路板上,便于单独对每个电路板进行维护。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于将转换后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后输出以为外部设备供电。如此,测控装置还可以充当电源为箱变内的其他设备供电,而无需额外的电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电网及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光伏组串和所述电网之间的逆变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所述箱式变电站连接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个测控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测控装置所采集的信号类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系统、应用于发电系统中的变电站及其分布式测控装置。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多个分布式测控装置,使得变电站内的布线简单,进而方便运维且提高了测控装置的通用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1000包括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串100、逆变器300、箱式变电站500、升压站600及电网700。此外还包括数据采集器800及上位机900。其中,光伏组串100、逆变器300、箱式变电站500、升压站600及电网700组成了光伏发电系统1000的功率层,数据采集器800及上位机900组成了光伏发电系统1000的通讯层。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光伏发电系统10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系统10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光伏组串100包括多个以串联或/和并联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直流电输出,并传输至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的,需要将若干单体电池串联或/和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是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
逆变器300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串100连接,用于把光伏组串100输出的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的交流电输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逆变器300为光伏逆变器,可以具有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
箱式变电站500(简称“箱变”),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具体地,箱变将低压柜、变压器、环网柜、辅助电源等设备集成到一个钢质结构集装箱中,为光伏地面电站中压并网场景提供高度集成化的变配电解决方案。通过箱变测控装置实现对箱变内所有设备的信息采集、监控、保护和控制,满足所有信息的远程管理和自动化监控需求。
升压站600是一个使通过的电荷电压变换的整体系统。主要用来升压,目的是减小线路电流借以减小电能的损失。目前升压站按升高电压的等级分有220kv升压站、330kv升压站、500kv升压站、750KV升压站。等级越高需要设备的耐压性就越强,设计要求就越高、制造设备费用也越大。
电网700也称为电力网,包括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即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用于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
数据采集器800分别与逆变器300、箱式变电站500、升压站600通信连接,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900中进行分析处理。此外,上位机900还可以下发指令并通过该数据采集器800发送至相应的设备以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箱式变电站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箱式变电站5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10、变压器20、第二电压配电柜30及多个测控装置4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10用于输出第一交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30用于输出第二交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
变压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10电连接,且所述变压器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30电连接。所述变压器20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10所输出的第一电压进行升压后输出至第二电压配电柜30。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为数百伏级别,而第二电压为数十千伏级别。
多个测控装置4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配电柜10、所述变压器20及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30中的各功能部件相连。当然,所述测控装置40还可以与箱式变电站500内的其他功能部件相连。其中,所述功能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检测的检测点或者对目标对象进行控制的控制点。通过该检测点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如温度、湿度)的采集,通过该控制点可以实现对该目标对象(如分合闸)的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测控装置40的数量由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隔间数量确定;或者,所述多个测控装置40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由所述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箱式变电站500,由于包括多个测控装置40,且所述多个测控装置40的数量由所述箱式变电站内500的隔间数量确定或者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进而可以在不同的隔间内单独安装测控装置40,或者根据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就近安装,就地采样,就地控制,减少了采样线和控制线的长度及交错的程度,使得箱式变电站500内布线容易,进而大大降低运维工作量。此外,如有新增的功能部件的采集或控制需求,可以额外新增测控装置,扩张性较好。也即,无需改动现有的测控装置的布局,提高了测控装置的通用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3,所述箱式变电站500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的隔间。本实施方式中,箱变500设置有三个独立的隔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10设置于第一隔间501内。所述变压器20设置于第一隔间502内。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30设置于第三隔间503内。每个隔间内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测控装置40。所述多个测控装置40分别与各个功能部件509连接。其中,所述各个功能部件509分别分布于所述第一电压配电柜10内、所述变压器20内、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30内及所述箱式变电站500内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每个隔间均至少布置一个测控装置40,可以避免因信号线缆跨隔间而导致的布线困难问题发生。
可以理解,箱变500内的隔间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箱变5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隔间数量。此外,每个隔间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某个隔间内需要设置多个测控装置40时,多个测控装置40的数量和分布位置也可以由该隔间内的各个功能部件509的聚集程度确定。
请参阅图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箱变500内也可以不设置多个独立的隔间,此时可以根据功能部件509的聚集程度来确定测控装置40的数量。具体地,如图4所示,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509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40的数量与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商相关,且其中一个测控装置40分布于最聚集的功能部件所在的区域内。其中,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中相邻的两个功能部件509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如图4所示,当前区域S内的功能部件509较为聚集,因此,将功能部件509较为聚集的区域内设置一个测控装置40,如此可以实现测控装置40数量及布线的优化配置。
具体地,若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余数小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40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商;若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余数大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40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商加1。若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余数等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一半,则根据具体情况,以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的商或者商加1作为测控装置40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若功能部件509的总数为50个,而区域S内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为24个,总数量50除以区域S内的数量24的商为2,余数也是2,此时由于余数2远小于区域S内的数量24的一半,若每个测控装置40的接口设置为24个,则需要设置3个测控装置,该情况下,第三个测控装置40的剩余22个接口,不利于资源的最大利用。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则应每个测控装置40设置25个接口,此时则需要2个测控装置40即可。当然,也可以将每个测控装置40的接口数量设置大于25(如26),此时将有接口剩余有利于后续的扩展。
又例如,若区域S内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为26个,总数量50除以区域S内的数量26的商为1,余数是24,此时由于余数24大于区域S内的数量24的一半,因此则需要设置2个测控装置40,且每个测控装置40的接口为26,当然大于26也可。也即,每个测控装置40的接口数量与最聚集的功能部件509的数量相等或者略大即可。具体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509呈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40的数量由所述功能部件509的总数量及每个测控装置40所能连接的功能部件509的最大数量的比值确定,且多个测控装置40随着各个功能部件509也呈均匀式分布。其中,比值应为正整数。例如,若现有50个功能部件509,而测控装置40最多能连接30个功能部件,此时则需要设置2个测控装置40。具体的,每个测控装置40的最大接口的数量及所需要的测控装置4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具体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前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测控装置40还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800进行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采集装置800,且还通过所述数据采集装置800来接收上位机900所下发的指令。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所述多个测控装置40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通信,如此,当其中一个测控装置40与数据采集装置800之间出现通信故障时,可以将其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其他测控装置40发送至数据采集装置,进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测控装置40可以通过通讯总线与数据采集装置800进行通信。具体的通讯方式可以为串口或网口通讯,例如数据采集装置800和各个测控装置40之间通过串口(如RS485)或网口(如FE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各个测控装置40手拉手连接。此外,还可在数据采集装置800实现远程数据监控、维护和参数设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测控装置40和所述数据采集装置800之间还可以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例如,数据采集装置800和各个测控装置40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实现数据交互,进而可免除物理通讯线缆的布置。
一种具体的实现中,所述功能部件509包括互感器、传感器、断路器、保护器和控制器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互感器可以包括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等;传感器可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门禁等;断路器可以包括框架断路器、中压断路器;保护器可以包括浪涌保护器、变压器瓦斯继电器及变压器油温计;控制器可以包括温湿度控制器。例如,第一电压配电柜10中的功能部件509可以包括第一电压断路器、第一电压浪涌保护器等。变压器20中可以包括变压器油温计、油位传感器等。第二电压配电柜30中可以包括第二电压断路器和第二电压隔离开关等。此外,每个隔间均可以设置烟雾传感器、门禁感应器等。
请参阅图5,图5为测控装置的采集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类型示意图。测控装置40用于采集功能部件509的信号或者对功能部件509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功能部件509执行相应的动作。具体的,如图5所示,箭头507代表的是采集线,箭头508代表的是控制线。测控装置40通过采集线采集相应的信息,并通过控制线发送相应的命令。其中,根据功能部件509的类型不同,采集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类型也不同。例如,电压互感器所对应的电压信号、电流互感器所对应的电流信号、温度传感器所对应的温度信号、湿度传感器所对应的湿度信号、监测设备内所对应的直流量信号、保护设备内所对应的非电量信号、断路器所对应的位置信号开入量及断路器所对应的分合闸开出量等。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测控装置40包括交流电路模块41、直流电路模块42及电源模块43。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用于采集交流信号或输出交流控制信号。所述直流模块42用于采集直流信号或者进行通讯。所述电源模块43分别与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42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3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为所述直流电路模块42供电。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所述直流电路模块42及所述电源模块43可以用集成电路来实现,也即,将交流电路模块41、直流电路模块42及电源模块43集成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其中,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42分别集成于电路板的相背设置的两侧。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测控装置40包括多个电路板时,所述交流电路模块41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分别集成于不同的电路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测控装置40包括了电源模块43,因此可以将交流强电和直流弱电进行分离,通过所述电源模块43将交流电路模块4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电压(如5V)的直流电后为直流电路模块42供电,从而可实现交流、直流信号的强弱电隔离,且易于绝缘设计及布线。
此外,当交流电路模块41和直流电路模块42分别集成于电路板的相背设置的两侧或者分别集成于不同的电路板上时,可以将直流弱电信号接口和交流强电信号接口从测控装置40的不同方向接入测控装置40,易于绝缘设计及方便布线。
此外,所述电源模块43还用于将交流电路模块4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第二电压(如48V)的直流电后输出以为外部设备(如风扇)供电。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如此,测控装置40还可以充当电源为箱变500内的其他设备供电,而无需额外的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块43还可以省略,此时直流供电模块42也可以直接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如此可以降低测控装置40的成本并减小测控装置40的尺寸。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测控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多个输入/输出接口402、信号调理单元403、模数转换单元404、驱动单元405、存储器406、电源管理单元407及通讯接口408。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应用集成电(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输入/输出接口402用于外部信号的接入或者内部信号的输出。测控装置40可以设置多个输入/输出接口402用于采集信息或者发出控制信号。
信号调理单元403连接于输入接口402和处理器401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接口402所接收到互感器所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信号进行调制及滤波,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处理器401。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信号调理单元403可以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来实现。
模数转换单元404连接于输入接口402和处理器401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接口402所接收到的互感器所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传感器所输出的温度、湿度信号或监测设备所输出的直流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04还可以集成于处理器401内,此处不做限定。
驱动单元405连接于输出接口402和处理器401之间,用于对处理器401发出的分合闸开出量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号的驱动能力,进而驱动相应的断路器断开或者闭合。
存储器406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06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可以用于存储所采集的各类信息的数据及相应的波形。
电源管理模块407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供电并将外部电压进行转换后为处理器401、信号调理单元403、模数转换单元404、驱动单元405及存储器406供电。
通讯接口408用于实现数据采集装置800和其他测试装置40进行数据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测控装置4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测控装置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用于输出第一交流电压;
第二电压配电柜,用于输出第二交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连接,且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连接;以及
多个测控装置,分别与各个功能部件连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分布于所述第一电压配电柜内、所述变压器内、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内及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其他位置;所述功能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检测的检测点或者对目标对象进行控制的控制点;
所述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隔间数量确定;和/或,所述多个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各个功能部件的聚集程度确定;
其中,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相关,且其中一个测控装置分布于最聚集的功能部件所在的区域内;
其中,最聚集的功能部件中相邻的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控装置之间彼此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隔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配电柜、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电压配电柜分别位于不同的隔间内;每个隔间内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测控装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各个功能部件呈均匀分布状态,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由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及所述测控装置所能连接的功能部件的最大数量的比值确定。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余数小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若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余数大于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一半,则所述测控装置的数量为所述功能部件的总数量除以所述最聚集的功能部件的数量的商加1。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互感器、传感器、断路器、保护器和控制器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装置包括交流电路模块、直流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路模块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电压的直流电以为所述直流电路模块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分别集成于同一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侧;或者,所述交流电路模块和所述直流电路模块分别集成于不同的电路板上。
9.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串、电网及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光伏组串和所述电网之间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所述箱式变电站连接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和所述电网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个测控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
CN202010307881.7A 2020-04-17 2020-04-17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Active CN111555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881.7A CN111555167B (zh) 2020-04-17 2020-04-17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881.7A CN111555167B (zh) 2020-04-17 2020-04-17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167A CN111555167A (zh) 2020-08-18
CN111555167B true CN111555167B (zh) 2021-08-20

Family

ID=7200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881.7A Active CN111555167B (zh) 2020-04-17 2020-04-17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5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4634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油浸式变压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158A (zh) * 2008-12-09 2010-05-19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具有高压电力设备绝缘在线监测功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CN102222982A (zh) * 2011-06-22 2011-1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svg技术的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203415882U (zh) * 2013-06-25 2014-01-29 厦门市聚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箱式变电站
CN104065169A (zh) * 2014-07-04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分布式通用虚拟插件系统
CN205070611U (zh) * 2015-10-23 2016-03-02 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测控装置
CN105634116A (zh) * 2014-10-28 2016-06-01 黑龙江傲立辅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自动化智能监控系统
CN205335975U (zh) * 2015-12-29 2016-06-22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智能变电站
CN205791793U (zh) * 2016-04-07 2016-12-07 南京上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gs‑910的箱变保护测控装置
CN206742722U (zh) * 2016-12-12 2017-12-12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智能组串式预装变电站
CN10860096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深圳凯达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预装式变电站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装置
CN108988490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安徽迪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变压器远程监控系统
CN208571394U (zh) * 2018-08-03 2019-03-01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用箱式变电站
CN210007477U (zh) * 2019-08-05 2020-01-31 山东泰开箱变有限公司 新能源箱变运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320B2 (en) * 2008-12-04 2011-11-29 Eaton Corporation Network unit including network transformer and network protecto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158A (zh) * 2008-12-09 2010-05-19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具有高压电力设备绝缘在线监测功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CN102222982A (zh) * 2011-06-22 2011-1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svg技术的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203415882U (zh) * 2013-06-25 2014-01-29 厦门市聚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箱式变电站
CN104065169A (zh) * 2014-07-04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分布式通用虚拟插件系统
CN105634116A (zh) * 2014-10-28 2016-06-01 黑龙江傲立辅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自动化智能监控系统
CN205070611U (zh) * 2015-10-23 2016-03-02 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测控装置
CN205335975U (zh) * 2015-12-29 2016-06-22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智能变电站
CN205791793U (zh) * 2016-04-07 2016-12-07 南京上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gs‑910的箱变保护测控装置
CN206742722U (zh) * 2016-12-12 2017-12-12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智能组串式预装变电站
CN10860096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深圳凯达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预装式变电站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装置
CN108988490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安徽迪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变压器远程监控系统
CN208571394U (zh) * 2018-08-03 2019-03-01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用箱式变电站
CN210007477U (zh) * 2019-08-05 2020-01-31 山东泰开箱变有限公司 新能源箱变运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167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yed et al. SCADA and smart energy grid control automation
EP2469681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Gómez-Expósito et al. City-friendly smart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infrastructures: The Spanish experience
Roman-Barri et al. Experi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icrogrid project in Barcelona
Gellings Power to the people
CN104124916B (zh) 高海拔光伏电站电网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移动检测设备
CN111555167B (zh) 箱式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3454552A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芯片
CN204089727U (zh) 高海拔光伏电站电网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移动检测设备
Yinger et al. Good vibrations
CA2965113A1 (en) Photovoltaic inverter system
Gouveia et al. Micro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Pilot Sites
Oliveira et al. Ufpr microgrid: A benchmark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research
Wells Solar microgrids to accommodate renewable intermittency
Gielnik et al. Establishing a power hardware-in-the-loop environment with a smart energy complex
Haines et al. Microgrid system and component evaluation: Mobile test platform with battery storage
Afsar et al.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 in smart grid systems
Maasmann et al. Renewable energies in smart factories with electric vehicle fleets
Peña-Carro et al. Hybrid AC/DC architecture in the CE. DER-CIEMAT microgrid: demonstration of the TIGON project
Temiz et al. A smart grid controller for low voltage PV network
CN202444320U (zh) 一种风机箱变监控装置
Ghanam et al. Saudi ARAMCO's efforts in smart grid
CN214900194U (zh) 一种光储直流屋供电系统
Holt et al. General loa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low-voltage grid–motivation, concept, basics
Kolhe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pplications in Pow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