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3067A -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3067A
CN111553067A CN202010320605.4A CN202010320605A CN111553067A CN 111553067 A CN111553067 A CN 111553067A CN 202010320605 A CN202010320605 A CN 202010320605A CN 111553067 A CN111553067 A CN 111553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testing
well
stop
mode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0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3067B (zh
Inventor
陈志明
张兴娇
廖新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0103206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3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3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3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3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3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效避免了页岩油藏关井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在降低生产效益损失的情况下对多段压裂水平井进行准确地试井解释。

Description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藏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平井压裂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页岩油井的产量大幅提高。试井解释是油气藏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基础工作之一。试井解释是认识油气藏、进行油气藏评价、生产动态监测以及评估完井效率的重要手段。
现有技术中的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井不稳定压力响应特征的分析,有效反演储层和井相关信息,可以定量评价井和储层的压裂改造效果。但是现代试井分析方法需要对油井进行关井测压,而页岩油藏关井测试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关井测压后重新开井会有较大的困难。并且关井过程中受相态分离、温度、井壁阻力等非地层信息干扰较大等因素,使得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关井测试方法会带来巨大难度。因此,常规油藏采用的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页岩油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试井解释方法无法高效、准确的对页岩油藏进行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准确的对页岩油藏进行分析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特征参数包括:包括: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缝网体积占比、窜流系数、纯井储系数、相重新分布时间、拟井储系数、工作制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包括:获取标准模型曲线;将所述目标参数的不同数值分别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通过比较所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中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确定所述各个试井模型曲线对应的偏离系数;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的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为工作制度,其中,所述工作制度包括: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和产量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包括:设计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将所述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分别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获取标准模型曲线;通过比较所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中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确定偏离系数;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包括:获取标准模型曲线;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
将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所述标准模型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对数坐标中,并通过不断调整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使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与所述标准模型曲线达到匹配,得到拟合点;利用所述拟合点的相互关系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包括:改造区渗透率、受效区渗透率、外推地层压力、改造区边界大小、受效区边界大小、井筒储集系数、表皮因子、井筒有效长度、压裂缝网裂缝半长、压裂缝网导流能力、压裂改造区域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二水平井的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根据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利用产量压力耦合曲线拟合对所述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在确定所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与所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应用于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所述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可以通过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是的建立得到的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适用于在不停井情况下的页岩油藏。进一步的,可以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从而有效避免了页岩油藏关井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在降低生产效益损失的情况下对多段压裂水平井进行准确地试井解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流量生产时间为3天的试井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生产制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申请,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虽然下文描述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
由于试井是为了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研究储层参数及储层动态而对井进行的专门测试工作,因此,试井解释是认识油气藏、进行油气藏评价、生产动态监测以及评估完井效率的重要手段。页岩油藏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其中,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页岩油藏通常有效的开发方式为水平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在固体矿产领域页岩油是一种人造石油,是由页岩干馏时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粘稠状液体产物。
现有技术中的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井不稳定压力响应特征的分析,有效反演储层和井相关信息,可以定量评价井和储层的压裂改造效果。上述现代试井分析方法需要对油井进行关井测压,而由于页岩油藏本身的特质是的对页岩油藏关井测试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关井测压后重新开井会有较大的困难。并且关井过程中受相态分离、温度、井壁阻力等非地层信息干扰较大等因素,使得常规关井测试会带来巨大难度,而现有技术中也没有是用于页岩油藏的不停井试井解释方法,使得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法无法高效、准确的对页岩油藏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
为了使测井解释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可以预先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等。上述目标研究区可以为地质条件相同的一块区域,目标研究区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水平井。
上述第一水平井为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井身沿着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井。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水平井可以为多段压裂水平井,即本申请中可以采用多段压裂水平井对页岩油藏进行开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地质数据可以包括:储层参数、流体参数、井筒参数、微地震监测数据。其中,储层数据可以包括:油藏中部深度、油层厚度等;上述微地震监测数据可以包括:岩石压缩系数、孔隙度等。上述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可以包括:压裂级数与簇数、压裂液体积和加砂量。
上述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可以包括:井口压力、井口流量;上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可以为不停井生产过程中井底压力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中均可以包括其它数据,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102: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
由于试井是通过对井进行的流动试验来完成的,测试资料的处理依据是地下渗流力学理论,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其中,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可以用于对多段压裂水平井的试井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三线性流模型建立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当然还可以利用其它模型建立,例如:双线性流模型、二维平面模型或者椭圆流模型,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的输出数据可以为:包括渗透率、裂缝长度、外推地层压力等数据的试井模型曲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可以先建立物理模型再建立数学模型。其中,上述三线性流模型的物理模型为:考虑不渗透边界影响,流体在垂直裂缝与地层中形成三线性流,形成3个流动区域:裂缝线性流区、垂直于裂缝的线性流区、平行于裂缝的线性流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模型建立过程中可以依次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物理模型、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停井生产模型、页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解析渗流模型以及页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
S103: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
为了确定不同参数对试井模型曲线的影响,可以针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并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上述特征参数为可能影响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数据的多个参数,上述多个特征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缝网体积占比、窜流系数、纯井储系数、相重新分布时间、拟井储系数、工作制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针对各个特征参数设置至少两个特征值,并将特征值输入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对应试井模型曲线。可以通过比对各个特征参数的至少两个特征值对应的试井模型曲线,得到各个特征参数对试井模型曲线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
S104: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为了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最佳数值,可以先进行理论误差分析,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其中,上述标准模型曲线可以为适用于页岩油藏的典型模型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时,可以先获取上述标准模型曲线,并且可以为目标特征参数设计多个不同的数值,并将目标参数的各个不同的数值分别输入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对应的试井模型曲线。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将目标特征参数的各个不同数值对应的试井模型曲线分别与标准模型曲线进行比较,确定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并定量计算上述各个试井模型曲线对应的偏离系数(即为理论误差)。其中,可以选取无因次压力导数作为偏离指标,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偏离指标,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105: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上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具体的,可以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利用试井模型曲线拟合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解释的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改造区渗透率、受效区渗透率、外推地层压力、改造区边界大小、受效区边界大小、井筒储集系数、表皮因子、井筒有效长度、压裂缝网裂缝半长、压裂缝网导流能力、压裂改造区域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可以包括:获取上述标准模型曲线,并将上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微地震监测数据输入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进一步的,可以将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标准模型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对数坐标中,并通过不断调整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使目标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达到最佳匹配,从而得到拟合点。
可以利用拟合点间的相互关系对上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其中,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改造区渗透率、受效区渗透率、外推地层压力、改造区边界大小、受效区边界大小、井筒储集系数、表皮因子、井筒有效长度、压裂缝网裂缝半长、压裂缝网导流能力、压裂改造区域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利用上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进行测井解释的可靠性,可以在利用目标测试参数值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试井解释之前,通过目标研究区中另一口页岩油藏水平井来进行试井解释,验证利用上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进行测井解释的测试方案的准确性。
具体的,可以先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二水平井的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并将目标测试参数值输入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水平井与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情况相同,因此,可以直接采用步骤S102中建立得到的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据第二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重新建立一个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其中,对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的方法步骤可以参照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的方法步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校验,即可以利用产量压力耦合曲线拟合对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
在得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之后,可以在确定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与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目标测试参数值应用于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即可以利用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验证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当两个解释结果之间的误差在上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说明应用目标测试参数值进行试井解释得到的试井解释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其中上述预设范围可以为:1.5%、1%或者其它可能的数值,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产量压力耦合曲线拟合对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可以包括:可以将理论产量压力耦合曲线与实际产量压力耦合曲线画在同一个尺寸的对数坐标中,通过不断调整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使理论产量压力耦合曲线与实际产量压力耦合曲线达到最佳匹配,从而获得第二拟合点。进一步的,可以利用第二拟合点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目标特征参数为工作制度的情况下,由于不停井变流量生产模型的重复简单单元是二流量生产模型,变流量生产可以看作多个二流量生产的叠加,对二流量生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延申到变流量生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工作制度可以包括: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和产量比。
在上述目标特征参数为工作制度的情况下,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可以包括:设计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并将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分别输入上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对应的试井模型曲线。进一步的,可以获取上述标准模型曲线,并通过比较多个试井模型曲线中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确定偏离系数。可以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取无因次压力导数作为偏离指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偏离系数: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091
其中,D(PD')为无因次压力导数的偏离系数;PD'(q=0)为停井状态(q=0)下的无因次压力;PD为无因次压力导数;PD'(q)为不停井状态(q)下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离系数的计算范围为试井曲线后期,即不同产量的试井曲线开始偏离关井压力恢复试井曲线到试井结束这段时间。可以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并根据平均值分析误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偏离系数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102
为偏离系数的平均值;n为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取到的n个点;PD'(q=0)为停井状态(q=0)下的无因次压力;PD为无因次压力导数;PD'(q)为不停井状态(q)下的流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通过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并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是的建立得到的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适用于在不停井情况下的页岩油藏。进一步的,可以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可以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从而有效避免了页岩油藏关井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在降低生产效益损失的情况下对多段压裂水平井进行准确地试井解释,并对目标研究区的地层参数进行有效评估。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以页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W1为例,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可以包括:
首先获取水平井W1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并根据水平井W1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水平井W1的基础参数(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如表1中所示。
对于页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解释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测试方法。由于本实施例中确定的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为工作制度,因此,测试方法主要针对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和产量比。首先确定第一流量的产量(日产量)为30m3/天,第一流量的生产时间为30天。第二流量的产量与生产时间可以按表2的工作制度两两组合,得到25种不同的工作制度:
表1
参数 数值 单位
井半径 0.069 m
油层厚度 38.3 m
孔隙度 9.7
油藏中深 3108 m
体积系数 1.46 m<sup>3</sup>/m<sup>3</sup>
流体粘度 0.35 mPa.s
综合压缩系数 21.3╳10<sup>-4</sup> 1/MPa
井筒储集系数 50 m<sup>3</sup>/MPa
裂缝半长 70 m
导流能力 1519 md.m
内区渗透率 1.33 md
外区渗透率 0.06 md
单井控制距离 243 m
外推地层压力 12.63 MPa
水平段长度 1788 m
日产量 30 m<sup>3</sup>/天
生产时间 15
表2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111
可以将表2中的各个组合数据分别导入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对应的试井曲线,并将得到的多个第二流量生产时间相同的曲线绘制到一张图上,以便观察规律。图2是第二流量生产时间为3天的试井曲线(压力和压力导数)对比图,其中L1为压力曲线,L2为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图2对各试井曲线进行偏差分析,得到各个试井曲线对应的偏离系数,并作偏离系数表,如表3中所示。其中,上述第二流量生产产量以q2表示,上述第二流量生产时间以t2表示。
表3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121
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流量生产时间越长,第二流量生产产量越小,即q1:q2越大,t1:t2越小,其偏离系数越小。其中,q1为第一流量生产产量,t1为第一流量生产时间。由于偏离系数越小,误差越小,因此,可以取q2=6m3/天、t2=30天,即取q1:q2=5:1、t1:t2=1:1既可以不影响产量,又可以满足精度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偏离系数随不同油藏的流体物性、储层物性、井筒参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本实施例只针对本区块油藏适用。
将q1:q2=5:1、t1:t2=1:1作为目标特征参数,并通过相同区块另一口页岩油藏水平井W2来进行试井解释,验证其测试方案的准确性。首先需要获取水平井W2地层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地质数据包括:储层参数、流体参数、井筒参数、微地震监测数据。
工作制度取q1:q2=5:1、t1:t2=1:1,可以在井口收集压力数据得到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其工作制度如图3中所示。
进一步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孔隙度、岩石压缩系数),利用不停井试井曲线拟合对不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井底压力)进行解释。其步骤包括:将上述工作制度输入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并获取标准模型曲线。将目标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位置在同一个尺寸的对数坐标中,通过不断调整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参数使目标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达到最佳匹配,获得拟合点,利用拟合点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如表4中所示。
利用产量压力耦合曲线拟合对生产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其中,产量压力耦合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将理论产量压力耦合曲线与实际产量压力耦合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尺寸的对数坐标中,通过不断调整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使理论产量压力耦合曲线与实际产量压力耦合曲线达到最佳匹配,获得拟合点;利用得到的拟合点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如表4中所示。
并将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验证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在两者的解释结果之间的误差在1.5%内的情况下,说明应用此工作制度得到的试井解释结果真实可靠。表4中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和产量压力耦合分析结果均在1.5%内,由此可见,工作制度取q1:q2=5:1、t1:t2=1:1得到的试井解释结果真实可靠。
表4
Figure BDA000246126583000013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相似,因此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获取模块401、模型建立模块402、确定模块403、处理模块404和解释模块405,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401,可以用于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
模型建立模块40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
确定模块403,可以用于利用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
处理模块404,可以用于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解释模块405,可以用于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5所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1、处理器52、存储器53。其中,输入设备51具体可以用于输入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处理器52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存储器5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目标测试参数值等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根据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基于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根据目标测试参数值和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上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
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输出的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
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特征参数包括:包括: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缝网体积占比、窜流系数、纯井储系数、相重新分布时间、拟井储系数、工作制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包括:
获取标准模型曲线;
将所述目标参数的不同数值分别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
通过比较所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中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确定所述各个试井模型曲线对应的偏离系数;
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的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特征参数为工作制度,其中,所述工作制度包括: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和产量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包括:
设计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
将所述多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分别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
获取标准模型曲线;
通过比较所述多个试井模型曲线中各个试井模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的偏差,确定偏离系数;
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第一流量的生成时间比和产量比值、第二流量的生产时间比值和产量比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包括:
获取标准模型曲线;
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
将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所述标准模型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对数坐标中,并通过不断调整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使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与所述标准模型曲线达到匹配,得到拟合点;
利用所述拟合点的相互关系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井动态解释结果包括:改造区渗透率、受效区渗透率、外推地层压力、改造区边界大小、受效区边界大小、井筒储集系数、表皮因子、井筒有效长度、压裂缝网裂缝半长、压裂缝网导流能力、压裂改造区域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二水平井的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
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输入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得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试井模型曲线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二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
利用产量压力耦合曲线拟合对所述第二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解释,得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
在确定所述第二试井动态解释结果与所述产量压力耦合解释结果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应用于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9.一种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研究区中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第一不停井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地质数据、压裂作业方式的参数数据、生产动态数据和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建立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中对不停井试井模型曲线影响最大的目标特征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确定目标特征参数在不同数值下的偏离系数,并将偏离系数最低值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值作为目标测试参数值;
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试参数值和所述不停井试井渗流模型,对所述第一不停井试井动态数据进行解释。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20605.4A 2020-04-22 2020-04-22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Active CN111553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0605.4A CN111553067B (zh) 2020-04-22 2020-04-22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0605.4A CN111553067B (zh) 2020-04-22 2020-04-22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3067A true CN111553067A (zh) 2020-08-18
CN111553067B CN111553067B (zh) 2022-08-23

Family

ID=71998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0605.4A Active CN111553067B (zh) 2020-04-22 2020-04-22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30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123A (zh) * 2021-04-25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油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三线性产能计算方法
CN115544851A (zh) * 2022-11-23 2022-12-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页岩气新井压裂增能并提高老井产能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2634A (zh) * 2018-11-09 2019-03-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气多段体积压裂水平井数值分析方法
CN109594968A (zh) * 2017-09-28 2019-04-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后裂缝参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0532592A (zh) * 2019-07-15 2019-12-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缝洞油气藏压裂井大溶洞试井解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968A (zh) * 2017-09-28 2019-04-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后裂缝参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522634A (zh) * 2018-11-09 2019-03-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气多段体积压裂水平井数值分析方法
CN110532592A (zh) * 2019-07-15 2019-12-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缝洞油气藏压裂井大溶洞试井解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义钊等: "基于离散裂缝的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及应用", 《力学学报》 *
陈昊枢等: "一种页岩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 《新疆石油地质》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123A (zh) * 2021-04-25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油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三线性产能计算方法
CN115544851A (zh) * 2022-11-23 2022-12-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页岩气新井压裂增能并提高老井产能的方法
CN115544851B (zh) * 2022-11-23 2023-08-1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页岩气新井压裂增能并提高老井产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3067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5113B (zh) 非常规油气藏水力压裂复杂缝网形成过程模拟方法
CN109241588B (zh) 一种基于拟连续地质力学模型的单裂缝扩展的模拟方法
Economides et al.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of horizontal-well performance
CN106150477B (zh) 一种确定缝洞型油藏的单井控制储量的方法
CN103590824A (zh) 经过多段压裂改造后的致密气藏水平井的产能计算方法
CN106886046B (zh) 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
CN111553067B (zh)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不停井试井测试和解释方法、装置
CN104750896A (zh)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CN114169263A (zh) 基于压裂液返排数据的页岩油气藏裂缝参数反演方法
CN114595608A (zh) 一种压裂施工参数和工作制度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US10605955B2 (en) Multi-step subsidence inversion for modeling lithospheric layer thickness through geological time
CN109555515A (zh) 地层坍塌压力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17007464A1 (en) Improved fracture matching for completion operations
CN106014365B (zh) 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产量递减率的方法
CN112699554B (zh) 一种基于压裂示踪约束的致密油藏水平井压后分段试井分析方法
Liu et al. An injection/production rate allocation method applied for 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CN110863814A (zh) 巨厚型生屑灰岩油藏单井分段比采液指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362121A (zh) 水平井压裂的裂缝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Guo et al. A novel connectivity-based hierarchical model for multi-scale fracture system in carbonate reservoir simulation
Wei et al. The optimization of infill well fracturing using an integra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CN111400853B (zh) 封闭边界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AU2012396846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valuating and ranking geobodies using a Euler Characteristic
US10460051B2 (en) Computationally-efficient modeling of viscous fingering effect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agent injected at multiple injection concentrations
Wei et al. Multi-stage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induced stress field simulation
Maity et al. Fracture spacing design for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completions for improved produ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