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2944A -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2944A
CN111552944A CN202010349495.4A CN202010349495A CN111552944A CN 111552944 A CN111552944 A CN 111552944A CN 202010349495 A CN202010349495 A CN 202010349495A CN 111552944 A CN111552944 A CN 11155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n
standby
authentication
user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94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chao Medi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chao Med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chao Medi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chao Med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94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2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2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系统登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可以方便用户随时在正常的帐号+密码方式与备用验证方式之间进行登录切换,即在感知到所述用户想变换登录方式的意图时,可根据一次输入的登录帐号,自动查找到与之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然后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与所述用户绑定而具有一定可信度的特点,使得能够根据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启动备用验证方式,以及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完成备用登录验证,从而在切换登录方式后,无需重复输入登录帐号或其它相应信息,大大减少了用户的信息输入量,避免操作麻烦,节省用户在切换登录方式时所不必要花费的时间,提升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系统登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登录”(login)是进入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通常是在远程计算机上)的过程。例如,在计算机领域中,若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记账方便,系统会要求每个用户有单独的帐号作为登录标识,并且还为每个用户指定了一个登录口令,用户在使用该分时系统之前就需要输入登录标识和登录口令,以便获取使用授权。又例如,在互联网领域中,供多人使用的网站或程序应用系统为每位用户配置了一套独特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可以使用各自的这套用户名和密码来使用系统,以便系统能识别该用户的身份,从而保持该用户的使用习惯或使用数据,用户使用这套用户名和密码来进入系统的过程,以及系统验证进入是成功或失败的过程,称为“登录”。
在目前的系统登录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帐号(例如手机号、用户邮箱或用户名等形式)+密码或者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进行登录,两者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切换至相应的登录界面。例如在帐号+密码方式的登录界面中,需要输入待验证的帐号和密码,当帐号和密码均在后台通过验证时,登录成功;而在手机号+验证码方式的登录界面中,需要先输入手机号,然后在后台生成一个验证码,并根据所述手机号向对应手机发送该验证码,最后在输入信息与该验证码匹配时,登录成功。
但是上述两种登录方式在切换时会存在如下不便之处:在采用某个登录方式并输入登录帐号/手机号后,若想切换登录方式,就需要重新输入相应信息,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影响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例如在采用帐号+密码方式进行登录时,若输入登录帐号后发现忘记了密码或密码多次出错,为了进入登录系统找回密码,就需要切换至手机号+验证码方式的登录界面,重新输入手机号码,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现有系统登录过程中因登录方式切换而导致麻烦、浪费时间以及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
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基于上述发明内容,可以方便用户随时在正常的帐号+密码方式与备用验证方式之间进行登录切换,即在感知到所述用户想变换登录方式的意图时,可根据一次输入的登录帐号,自动查找到与之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然后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与所述用户绑定而具有一定可信度的特点,使得能够根据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启动备用验证方式,以及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完成备用登录验证,从而在切换登录方式后,无需重复输入登录帐号或其它相应信息,大大减少了用户的信息输入量,避免操作麻烦,节省用户在切换登录方式时所不必要花费的时间,提升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登录界面上的触发控件进行的触控操作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响应用户主动变换登录意图而自动切换备用验证方式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
在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验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在有限次密码登录失败后,实现自动响应用户被动变换登录意图而切换备用验证方式的目的,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
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通过上述设计,除了可以正常获取所述备用验证信息并进行备用验证外,还对于前者为相同区域的情况,可以在确保所述登录界面简洁的同时,使备用登录方式能够与正常的帐号+密码方式共用同一个输入框,实现在不改变登录界面的同时,能够直接使用备用验证方式进行登录,进一步减少用户麻烦,节省用户时间;而对于后者不同区域的情况,也可在帐号密码登录方式与备用验证方式相互切换时,保持登录界面无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包括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通过前述设计,可以灵活地通过多种备用验证方式进行备用登录验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方式为多种组合;
在所述多种组合中的一种备用方式验证失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另一种备用验证方式;
其中,当启动的备用验证方式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锁定所述登录账号。
通过上述设计,可避免用户在一种登录模式下,重复出错,并避免非法用户滥用备用验证方式而骗取成功登录,保障合法用户的账户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登录验证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备用验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
所述备用验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登录界面上的触发控件进行的触控操作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通信连接所述备用验证单元的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
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验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包括有通信相连的备用获取子单元和验证子单元;
所述备用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
所述验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包括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为多种组合,且所述多种组合中的一种备用方式验证失败时,启动另一种备用验证方式;其中,当启动的备用验证方式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锁定所述登录账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的所述登录验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的所述登录验证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的所述登录验证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登录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登录界面的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登录界面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登录界面的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注册界面的示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注册界面的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登录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表示不存在中间单元。另外,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可能设计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登录验证方法,可以适用于网络在线或非在线的个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但要求这些电子设备具有但不限于有登录界面显示功能、信息输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等。前述登录验证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01~S102。
S101.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
在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登录界面用于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以便用户输入系统登录所需的登录帐号、登录密码或其它相关信息,并操作完成系统登录。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登录界面可以但不限于显示有用于输入登录帐号的登录帐号输入框、用于输入在帐号密码登录时所用登录密码的第一验证输入框、用于启动登录验证的登录验证启动按键和用于启动备用验证方式的备用登录启动按键等。所述登录帐号是指系统为合法用户所分配的登录标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名、电子邮箱和/或手机号等,这些登录标识可在注册时由用户向系统申请,并经系统同意,例如系统在未发现有为其它用户分配相同的登录标识时,即允许作为注册用户的登录帐号;当然,所述登录帐号也可以由系统自动分配,例如在注册时随机生成一个用户名或用户编号。此外,所述输入的具体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手动输入或在获取扫描信息后自动识别输入等方式。
S102.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用于反映所述用户想变换登录方式的意图(包括主动意图和被动意图)。所述备用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在系统注册时所上传的额外信息(即在此时建立登录帐号与备用注册信息的关联关系),其中,前述额外信息指在注册时相对于登录帐号和登录密码的其它信息。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可以与所述登录帐号及关联的登录密码一样存储在本地后台或线上后台(需要登录验证设备网络在线),以便在感知到所述用户想变换登录方式的意图时(即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根据所述登录帐号查询到与之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通讯联系信息、问题答案信息或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等,由于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是与所述用户绑定而具有一定可信度,因此可以根据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启动备用验证方式,以及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完成备用登录验证。
由此通过前述步骤S101~S102所描述的登录验证方法,可以方便用户随时在正常的帐号+密码方式与备用验证方式之间进行登录切换,即在感知到所述用户想变换登录方式的意图时,可根据一次输入的登录帐号,自动查找到与之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然后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与所述用户绑定而具有一定可信度的特点,使得能够根据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启动备用验证方式,以及利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来完成备用登录验证,从而在切换登录方式后,无需重复输入登录帐号或其它相应信息,大大减少了用户的信息输入量,避免操作麻烦,节省用户在切换登录方式时所不必要花费的时间,提升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主动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一,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登录界面上的触发控件进行的触控操作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所述触发控件用于方便所述用户表达想变换登录方式的主动意图,例如用户在输入所述登录帐号后,出现因忘记密码或因多次密码验证失败等情况而想放弃帐号+密码的正常登录方式时,即可通过对所述触发控件的触控操作来表达想变换登录方式的主动意图。具体的触控操作方式可以为一键点击所述登录界面中的备用登录启动按键(如图2所示的“获取验证码”按键,此时作为所述触发控件),也可以使鼠标处于一个专用于输入备用验证信息的第二验证输入框中并准备输入信息(此时所述第二验证输入框作为所述触发控件),例如,当鼠标移动到如图3所示的“登录/找回密码”输入框中时,触发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由此通过前述可能设计一,可以实现响应用户主动变换登录意图而自动切换备用验证方式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被动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二,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在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验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所述预设次数可举例为3次,在登录密码输入次数达到4次且最后一次验证失败时,可触发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由此通过前述可能设计二,可以在有限次密码登录失败后,实现自动响应用户被动变换登录意图而切换备用验证方式的目的,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三,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启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包含通讯联系信息时,根据所述通讯联系信息向对应的通讯工具发送验证码,并将所述验证码作为与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校验信息,然后在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即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与所述备用校验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所述通讯联系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手机号、微信号、QQ号和/或电子邮箱等,优选采用对应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联系信息,例如微信号和QQ号等。所述通讯工具即为与所述通讯联系信息对应的且能够向用户展示所述验证码的用户工具,例如对应手机号的手机,可以通过短信发送形式接收并展示所述验证码;或者,对应微信号的微信程序,可以通过微信消息发送形式接收并展示所述验证码。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通讯工具收到所述验证码后,即可根据所述验证码输入所述备用验证信息,以便进行后续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的验证。
所述第一输入区域用于作为方便用户输入所述备用验证信息的登录界面区域,其可以是专用于输入备用验证信息的第二验证输入框,例如图3所示的“登录/找回密码”输入框,也可以是专用于输入在帐号密码登录时所用登录密码的第一验证输入框,例如图2或4所示的“密码”输入框。由此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可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其中,对于前者为相同区域的情况,可以在确保所述登录界面简洁的同时,使备用登录方式能够与正常的帐号+密码方式共用同一个输入框,实现在不改变登录界面的同时,能够直接使用备用验证方式进行登录,进一步减少用户麻烦,节省用户时间;而对于后者不同区域的情况,也可使得所述第二验证输入框(作为所述第一输入区域)能够与所述第一验证输入框(作为所述第二输入区域)共现于所述登录界面中,进而在帐号密码登录方式与备用验证方式相互切换时,保持登录界面无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为了确保所述验证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避免被非法用户长期盗用,优化的,在发送所述验证码后,启动计时,若在预设有效时间到达时仍未获取到任何形式的备用验证信息,则直接判定登录失败。所述预设有效时间可以举例为1分钟,若超过1分钟未输入任何形式的备用验证信息,即可判定登录失败,需要再次在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才会重新下发一个有效的验证码(此时需要同步地将该验证码作为与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校验信息)。此外,所述验证码的生成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随机生成或者基于所述通讯联系信息临时生成。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四,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启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包含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时,将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作为与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校验信息,以及启动生物识别特征采集模块来采集获取所述用户的且与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即生物识别特征现场采集信息),然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即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与所述备用校验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人脸识别特征信息、指纹识别特征信息或虹膜识别特征信息等形式,这些特征信息均可直接作为所述备用校验信息来唯一证明所述用户是否与注册用户一致。所述生物识别特征采集模块即为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相对应的现有采集模块,例如用于采集人脸识别特征信息或虹膜识别特征信息的摄像头,或者用于采集指纹识别特征信息的指纹采集器,等等。由此通过前述方式,能够确保正确得到备用验证信息,并用于后续备用验证。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五,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启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答题的验证方式:在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包含问题答案信息时,将所述问题答案信息中的答案内容作为与答题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校验信息,然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答题的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即所述用户输入的待验答案内容),最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即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与所述备用校验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所述问题答案信息为在注册时由用户所设置的预设信息,其中的答案内容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身份证号码后4/6/8位、用户生日中的月日、用户学号中后4位或用户工号中后4位等特定字符串。由于这些答案内容仅合法用户自身知道,因此可将答案内容作为所述备用校验信息,如果用户输入的备用验证信息与所述备用校验信息匹配,则表明所述用户与注册用户一致,允许登录,否则禁止登录。此外,所述第一输入区域的描述内容与前述可能设计三中的相应内容一致,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避免所述用户忘掉对应答案内容的提示内容,所述问题答案信息还可包括有与答案内容对应的提示问题,并在所述登录界面中显示所述问题答案信息中的提示问题,从而可以提示用户输入正确的对应答案内容,以便尽快登录成功。如图4所示,举例的,所述提示问题可为“您的身份证后四位是多少”或“您的生日是几月几号”等。此外,为了简洁所述登录界面,如图4所示,优选在对应所述备用登录启动按键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提示问题。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方面及可能设计三至五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六,即在所述步骤S102中,启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等中的任意组合。具体的,需要所述备用注册信息包含所述通讯联系信息、所述问题答案信息和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等中的任意组合,举例的,如图5和6所示,在注册时可以输入生日、手机号、身份证号和人脸识别特征信息等中的任意组合作为所述备用注册信息。然后在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择一地(即不允许同时启动两种以上的备用验证方式)依次启动一种备用验证方式。通过前述择一启动方式,可以避免因同时启动不同的备用验证方式而给用户的备用登录造成使用混乱,进一步提升登录体验。例如择一地启动对应所述问题答案信息的备用验证方式。此外,如果当前已为备用验证方式,则在所述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还可以自动切换为正常的帐号密码登录方式或另一个不同的备用验证方式,例如从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切换为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由此通过前述可能设计六,可以灵活地通过多种备用验证方式进行备用登录验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在前述可能设计六的基础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响应用户变换登录意图的可能设计七,即若启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为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等中的多种组合,并在所述多种组合中的一种备用方式验证失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启动另一种备用验证方式;其中,当启动的备用验证方式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锁定所述登录账号。所述多种组合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预设个数可以举例为2个,例如在依次启动验证码的验证方式和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后,均验证失败,就会锁定所述登录帐号,禁止所述用户在有限期限内(例如24小时内)再次发起登录请求。由此通过前述自动切换不同备用验证方式,可避免用户在一种登录模式下,重复出错,并避免非法用户滥用备用验证方式而骗取成功登录,保障合法用户的账户安全性。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登录验证方法的虚拟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备用验证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所述备用验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登录界面上的触发控件进行的触控操作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通信连接所述备用验证单元的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
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验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包括有通信相连的备用获取子单元和验证子单元;
所述备用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
所述验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包括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备用验证方式为多种组合,且所述多种组合中的一种备用方式验证失败时,启动另一种备用验证方式;其中,当启动的备用验证方式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锁定所述登录账号。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前述装置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登录验证方法的计算机设备,包括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具体举例的,所述存储器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闪存(Flash Memory)、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和/或先进后出存储器(FILO,First Input Last Output)等等;所述处理器可以不限于采用型号采用STM32F105系列的微处理器。此外,所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电源模块、显示屏和其它必要的部件。
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前述计算机设备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包含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登录验证方法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即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软盘、光盘、硬盘、闪存、优盘和/或记忆棒(Memory Stick)等,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前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
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登录界面上的触发控件进行的触控操作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
在输入的登录密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验证失败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
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包括验证码的验证方式、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和答题的验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为多种组合;
在所述多种组合中的一种备用方式验证失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另一种备用验证方式;
其中,当启动的备用验证方式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锁定所述登录账号。
7.一种登录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备用验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账号;
所述备用验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备用登录触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与所述登录账号关联的备用注册信息启动备用验证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验证单元包括有通信相连的备用获取子单元和验证子单元;
所述备用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一输入区域输入的且与所述备用验证方式对应的备用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区域与用于输入所述登录密码的第二输入区域为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
所述验证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备用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登录验证方法。
CN202010349495.4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552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495.4A CN111552944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495.4A CN111552944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2944A true CN111552944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9495.4A Pending CN111552944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29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299A (zh) * 2021-03-11 2021-06-18 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身份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409A (zh) * 2014-06-10 2014-10-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账号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4093141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4350723A (zh) * 2014-05-22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账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8876A (zh) * 2013-09-29 2015-04-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5225103A (zh) * 2014-07-02 2016-01-0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继续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6302308A (zh) * 2015-05-12 2017-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任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0729515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登录账户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7623690A (zh) * 2017-09-27 2018-01-23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49813A (zh) * 2017-09-13 2018-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服务器及终端
CN10992203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码重置的方法、请求端和校验端
CN110086783A (zh) * 2019-04-08 2019-08-02 深圳众赢维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账户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5245A (zh) * 2019-09-24 2019-11-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30446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876A (zh) * 2013-09-29 2015-04-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4350723A (zh) * 2014-05-22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账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9409A (zh) * 2014-06-10 2014-10-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账号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4093141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5225103A (zh) * 2014-07-02 2016-01-0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继续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6302308A (zh) * 2015-05-12 2017-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任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0729515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登录账户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7749813A (zh) * 2017-09-13 2018-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服务器及终端
CN107623690A (zh) * 2017-09-27 2018-01-23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2203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码重置的方法、请求端和校验端
CN110730446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86783A (zh) * 2019-04-08 2019-08-02 深圳众赢维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账户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5245A (zh) * 2019-09-24 2019-11-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GGETONG: "《发送短信验证码+登陆功能》", 《HTTPS://BLOG.CSDN.NET/BINGGETONG/ARTICLE/DETAILS/78805992》 *
漆媛等: "《生产线质量控制系统OLAP安全性的实现》",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王志军: "《异地用淘宝也要讲技巧》", 《电脑迷》 *
邵瀚瑶: "《基于社群化的PUGC模式移动短视频平台交互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299A (zh) * 2021-03-11 2021-06-18 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身份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090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d in the same
JP5727008B2 (ja)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のロック解除方法及び移動電話機
CN101316169B (zh) 基于互联网第三方生物特征验证的网络身份验证方法
US9411946B2 (en) Fingerprint password
CN101271500B (zh) 生物识别启动装置及方法
US8863243B1 (en) Loc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576810B (zh)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文件安全打印的方法及系统
WO2016087974A1 (en) Token authentication for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s
CN105450405A (zh) 一种密码设置和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517180A (zh) 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06469269B (zh) 一种密码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552944A (zh) 一种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138887B (zh) 一种登录信息的输入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951768B (zh) 指纹解锁时效性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560815B (zh) 档案调用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2269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008636B2 (ja) 電話番号の変更をチェック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7181595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账户找回方法及找回装置
CN110765431B (zh) 多用户指纹或密码登录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102905052A (zh) 扫描方法、系统及扫描仪
WO2018006326A1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和图片密码验证智能门禁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04477A (zh) 应用历史记录查看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452766B (zh) 一种密码的找回方法及装置
US11128620B2 (en) Online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 subject
US20140207536A1 (en) Electronic poll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