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3018B -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3018B
CN111543018B CN201780098054.8A CN201780098054A CN111543018B CN 111543018 B CN111543018 B CN 111543018B CN 201780098054 A CN201780098054 A CN 201780098054A CN 111543018 B CN111543018 B CN 111543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nnel
phase
transmission
phase offset
correc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8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3018A (zh
Inventor
周沐
张立基
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43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3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3845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 H04L27/385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using a non - coherent carrier, including systems with baseband correction for phase or frequency off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89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with unbalanced quadratur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5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g. determination of delay spread, derivative or peak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 H04L2027/0038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using an equaliser
    • H04L2027/0042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using an equaliser the equaliser providing the offset correction per s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该装置包括:相位偏置单元,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所述相位校正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相控阵是一种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利用大量的天线单元排成阵列组成,每个天线单元都可有独立的开关控制,通过控制阵列中各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调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以合成具有指向性的聚焦扫描的波束。
5G通信系统中使用毫米波作为信号的载波,由于毫米波在大气中传输的衰减程度与低频电磁波相比大大增加,通过引入大型相控阵技术,可以增强5G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定向性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提升系统通信距离和系统容量。大型相控阵技术使用了大数量的集成于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中的信号传输通道。高性能的相控阵要求传输通道具有高度一致性,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这些传输通道间会产生偏差,需要校正各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目前,在校准芯片中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时,通常是将芯片放置在测量设备的环路中,通过外部的测量设备向芯片中的传输通道输入参考信号,并将传输通道的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从而得到传输通道对应的相位校正值,基于该相位校正值进行传输通道的校正。但是,通过外部的测量设备进行传输通道校正时,其测量成本较高,且在校正过程中易受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的误差较大,校正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减小校正过程中的测量误差,提高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该装置包括:相位偏置单元,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间存在初始相位偏差,通过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该相位偏置被叠加到该初始相位偏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并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由于相位偏差靠近零值时,检测误差可能较大,而在相位偏差偏离零值时可以减小信号功率的检测误差,因此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以校正初始相位偏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也即是,相位偏置单元,用于分别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每次在相位偏置单元设置一个预设相位偏置值之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预设相位偏置值下的信号功率。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多次设置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并对每次设置进行检测,得到多个信号功率集合,进而根据多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偏差校正值时,可以进一步减小偏差校正值的测量误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可选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各设置至少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未设置被复用的移相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至少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通过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可以提高移相器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同时提高该装置的设计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通道中未设置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了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了相位偏置单元,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了相位校正单元;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了相位校正单元,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了相位偏置单元。其中,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可以单独设置,不进行复用移相器,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各自为独立的至少一个移相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将相位偏置单元和相位校正单元单独设置,且可以设置在同一传输通道或者不同的传输通道中,可以提高该装置的设计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功率检测单元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分别通过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连接,以接收从第一传输通道,和/或,第二传输通道耦合出的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时,通过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可以使功率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同时保证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的误差较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通过合路器合并,功率检测单元通过耦合器与合路器连接,以接收从合路器耦合出的信号。可选的,合路器可以集成在功率检测单元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接收的信号可以由远场发射,或者由参考通道发射。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通过耦合器和合路器,可以使功率检测单元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同时保证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的误差较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发射的信号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功率检测单元通过耦合器与接收通道连接,以接收从接收通道耦合出的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时,功率检测单元可以检测到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通过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的信号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该装置中传输通道的利用率,同时避免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物理距离较远时不易测量的问题,简化了该装置的复杂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偏差校正值还包括幅度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偏差,进一步提高传输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该装置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以该装置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为例,则相位偏置单元,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功率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对多个传输通道中任意两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校正,提高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以及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确定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校正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进行传输通道校正。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根据多个传输通道中任意两个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确定每个传输通到的绝对偏差校正值,从而可以避免因为测量误差的叠加,而导致叠加次数较多的传输通道与校正的参考传输通道间的校正误差较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校正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多个传输通道也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装置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被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终端,或者是半导体芯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该方法包括: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也即是,分别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每次在设置一个预设相位偏置值之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预设相位偏置值下的信号功率。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偏差校正值还包括幅度校正值,该方法还包括: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其中,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装置或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无线通道设备。
可以理解地,上文提供的任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均用于执行上述所提供的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装置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和芯片的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通道间偏差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S星座图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控阵是一种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利用大量的天线单元排成阵列组成,每个天线单元都可有独立的开关控制,通过控制阵列中各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调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以合成具有指向性的聚焦扫描的波束。使用相控阵技术的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比如,基站或者终端等)可以包括天线单元和芯片(chip),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多个射频通道,一个射频通道和一个天线单元可以构成设备中一个用于信号接收或发射的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通道、以及射频通道和天线单元构成的通道都可以称为传输通道。
如图1所示,以天线单元为贴片天线,相控阵包括4×4的天线阵列为例,相控阵中的天线单元和芯片在印刷设计时可以有两种组合形式,即AOB(antenna on PCB)和AIP(antenna in package)。如图1中的(a)所示,AOB是指天线单元在印刷电路板(printcircuit board,PCB)中,天线单元和芯片可以分别位于PCB的两面(即天线单元印刷在PCB的一面,芯片贴附在PCB的另一面),也可以位于PCB的同一面(即天线单元印刷在PCB的一面,同时芯片也贴附在该面上),图1中以其位于不同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中的(b)所示,AIP是指天线单元位于芯片的封装(package)中,天线单元与芯片封装在一起,天线单元可以位于芯片的封装顶部,芯片贴附在PCB上。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该装置200包括:相位偏置单元201、功率检测单元202、处理单元203和相位校正单元204。
相位偏置单元201,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
其中,该多个传输通道可以是一个芯片内的多个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是该多个传输通道中的任意两个传输通道。比如,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是物理位置上相邻的两个传输通道,也可以是物理位置上距离较远的两个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可以为待校正的发射通道,也可以为待校正的接收通道。
另外,相位偏置单元201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时,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或者用于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或者同时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以实现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的功能。
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初始相位偏差,该初始相位偏差是需要测量和校正的偏差。当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初始相位偏差接近于零度时,通过检测信号功率的方法测量初始相位差的误差会比较大,通过相位偏置单元201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该相位偏置被叠加到初始相位偏差后,可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从而提高初始相位差的测量精度。
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
其中,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分别对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进行一次信号功率检测,从而得到一个信号功率集合;或者,功率检测单元202分别对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以及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进行多次信号功率检测,从而得到多个信号功率集合。
另外,在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关闭时,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打开时,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得到第二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打开时,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得到第三信号功率,从而得到该相位偏差下的信号功率。
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
其中,当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信号功率集合时,处理单元203可以用于根据一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当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时,处理单元203可以用于根据多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
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第一信号功率、第二信号功率和第三信号功率,为便于理解,这里以一个信号功率集合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假设第一信号功率为v1 2、第二信号功率为v2 2、第三信号功率为v3 2,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之间的相位偏差包括相位校正值θ0(即测量得到的初始相位偏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信号的夹角为θ(也可以称为相位偏差估计值),该相位偏差估计值θ是初始相位偏差和设置的相位偏置φ的叠加,则处理单元203可以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相位偏差估计值θ,根据θ与φ的差值确定相位校正值θ0
Figure GPA0000290696440000081
比如,若假设初始相位偏差θ0=5°,设置的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φ=45°,则根据公式(1)确定的相位偏差估计值θ可以为50°,从50°中减去45°即可得到相位校正值θ0=5°,这里以测量得到的相位校正值θ0与初始相位偏差相等为例进行说明。
当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时,处理单元203可以用于根据每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一个相位校正值,再将得到的多个相位校正值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或者根据其他的统计学方法确定最终的相位校正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位校正单元204,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
其中,相位校正单元204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时,可以将该相位校正值补偿在第一传输通道中,或者将该相位校正值补偿在第二传输通道中,以实现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的功能。
另外,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存在初始相位差,当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后,相位校正单元204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初始相位偏差,可以保证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一致性。
具体的,当通过相位偏置单元201设置的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在校正时未被恢复为零时,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根据该相位校正值和该相位偏置,校正第一传输通道或第二传输通道,以保证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一致性。当通过相位偏置单元201设置的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在校正时已被恢复为零时,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根据该相位校正值,校正第一传输通道或第二传输通道,以保证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一致性。
比如,该相位校正值为6°,该相位偏置为40°,若在校正时该相位偏置40°未被恢复为零,则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将46°(该相位校正值6°和该相位偏置40°的和)补偿在第一传输通道中,或者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将-46°补偿在第二传输通道。若在校正时该相位偏置40°已被恢复为零,则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将6°补偿在第一传输通道中,或者将-6°补偿在第二传输通道。
进一步的,当该偏差校正值还包括幅度校正值,处理单元203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204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
其中,为便于理解,这里以一个信号功率集合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第一信号功率为V1 2、第二信号功率为V2 2,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之间的相位偏差还包括幅度校正值P,即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信号的幅值差为P,则处理单元203可以根据如下公式(2)确定幅度校正值P。
P=10 log V2 2-10 log V1 2 (2)
另外,相位校正单元204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时,可以将该幅度校正值补偿在第一传输通道中,也可以将该幅度校正值补偿在第二传输通道中,以实现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使得二者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从而在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时,可以减小信号功率的检测误差,进而基于该信号功率确定偏差校正值并进行相位偏差和幅值偏差校正时,可以减小相位校正值和幅度校正值的测量误差,提高通道校正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该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该相位偏置可使得两个待校正的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但不排除由于初始相位偏差的随机性,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叠加了该相位偏置的两个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仍然接近零值。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校正初始相位偏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相位偏置单元201可以分别用于多次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且每次设置的相位偏置可以是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中的一个;相应的,在相位偏置单元201每设置一次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后,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当前设置的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得到一个信号功率集合,从而当相位偏置单元201分别设置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后,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检测得到多个信号功率集合,且一个预设相位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
进一步的,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phaseshifter,PS),即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的功能可以由至少一个移相器来实现。至少一个移相器不仅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也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
具体的,当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移相器的设置情况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种、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各设置至少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即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均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
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当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一个移相器时,该移相器即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也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偏差校正值;当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多个移相器时,该多个移相器可以协同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也可以协同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偏差校正值。同理,第二传输通道中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关于第二传输通道中一个或多个移相器的描述与第一传输通道的相关描述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各设置至少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时,第一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可以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第二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也可以用于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因此,在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时,设置的两个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之间的差值为该相位偏置。比如,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20°,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110°,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90°。
当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时,每次可以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为第一传输通道设置一个相位偏移值,同时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为第二传输通道设置另一个相位偏移值,每次设置之后,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
比如,在一次设置中,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120°,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60°,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60°。在另一次设置中,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45°,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40°,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5°。在此情况下,若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初始相位偏差为57°,在第一次设置之后,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为3°,反而使其接近零值,则通过第二次设置之后,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为62°,进而通过多次设置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可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
可选的,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也可以为指定偏置值,在指定偏置值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多次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角度偏置值,以及分别多次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中被复用的移相器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角度偏置值。
比如,该指定偏置值为90°。在一次设置中,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60°,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150°,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90°。在另一次设置中,设置第一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45°,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为45°,使得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为90°。
第二种、第一传输通道中未设置移相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
其中,第一传输通道可以作为参考传输通道,不使用移相器,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该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可以用于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相位偏置值,从而实现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的功能。该一个或者多个移相器也可以用于设置第二传输通道的偏差校正值,从而实现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的功能。
进一步的,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也可以单独设置,且至少包括两个移相器。比如,相位偏置单元201为第一个移相器,相位校正单元204为第二个移相器,第一个移相器用于实现相位偏置单元201的功能,第二个移相器用于实现相位校正单元204的功能。
具体的,两个移相器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的设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情况: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可以各设置有两个移相器;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第一个移相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有第二个移相器;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第二个移相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有第一个移相器;或者,第一传输通道中未设置移相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两个移相器。
进一步的,当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或者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单独设置且为至少两个移相器时,用于实现相位校正单元204的功能的移相器,在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时,可以根据预设的PS星座图和处理单元203确定的偏差校正值,查询每个传输通道中设置的移相器的I输入和Q输入对应的输入码字,并基于对应的输入码字设置每个传输通道的移相器的I输入和/或Q输入,以实现相位校正和/或幅度校正。
如图4所示,为一种PS星座图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为移相器的I输入的预设输入码字,纵坐标为移相器的Q输入的预设输入码字,图中的圆曲线为幅度-相位圈,索引0至索引M-1的方向表示相位(比如,表示0°~360°),每个圆曲线对应不同的幅度。比如,以设置的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已被恢复为零,且在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相位校正值为例,则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和幅度校正值的具体过程可以为:假设相位校正值为90°,则从索引0开始,沿着索引0至索引M-1的方向旋转90°,得到90°处对应的I输入为0,若幅度校正值为-2dB,-2dB对应的幅度-相位圈为第三个圈,其对应的Q输入为0.8,从而确定第二传输通道中PS对应的输入码字为(0,0.8)。
进一步的,参见图5,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时,功率检测单元202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分别通过第一耦合器205和第二耦合器206连接,以接收从第一传输通道,和/或,第二传输通道耦合出的信号。图5中以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为例,且每个传输通道中设置有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用于发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以由参考通道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在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关闭时,第一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第一耦合器205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第一耦合器205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一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打开时,第二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第二耦合器206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第二耦合器206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二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打开时,第一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第一耦合器205耦合输出,第二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第二耦合器206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第一耦合器205和第二耦合器206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三信号功率。
或者,如图6所示,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中发射的信号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功率检测单元202通过耦合器207与接收通道连接,以接收从该接收通道耦合出的信号。图6中以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为例,且每个传输通道中设置有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用于发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以由外部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或者由多个传输通道中的某一传输通道作为接收通道,将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输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关闭时,第一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通过耦合器207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7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一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打开时,第二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通过耦合器207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7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二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打开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发射的参考信号均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接收通道接收的信号通过耦合器207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7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三信号功率。
进一步的,如图7或图8所示,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通过合路器208合并,功率检测单元202通过耦合器209与合路器208连接,以接收从合路器208耦合出的信号。可选的,合路器208的功能还可以集成在功率检测单元202中。
其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如图7所示,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接收的参考信号可以由参考通道发射;或者,如图8所示,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接收的参考信号由远场发射,比如由外部器件或设备等发射。图7和图8中以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为例,且每个传输通道中设置有一个被复用的移相器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第一传输通道打开、第二传输通道关闭时,第一传输通道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经过合路器208后从耦合器209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9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一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关闭、第二传输通道打开时,第二传输通道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经过合路器208后从耦合器209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9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二信号功率;在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打开时,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在合路器208处合路后,从耦合器209耦合输出,功率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到从耦合器209耦合出的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三信号功率。
示例性的,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该装置200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9中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为例,图10中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为例。图9和图10以功率检测单元202包括功率检测器(powerdetector,PD),且PD通过耦合器(coupler,CP)与传输通道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图9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是通道分路器(splitter)分路的两个发射通道,每个传输通道中设置有一个复用的移相器PS和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PA用于进行信号的功率放大,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分别经过一个CP与PD耦合连接。图10中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经过合路器(combiner)合路后经过一个CP与PD耦合连接,每个传输通道中可以设置一个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其中,图9或图10中的PD可以是数字式的,也可以是模拟式的,当PD为模拟式时,还可以为该PD连接一个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图9和图10中以数字式的PD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可以包括第三传输通道,该装置200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这里以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为例进行说明。则相位偏置单元201,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功率检测单元202,还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四信号功率,对第三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五信号功率,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六信号功率;处理单元203,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至少包括相位校正值,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幅度校正值;相位校正单元204,还用于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200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参见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以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复用多个移相器(PS),每个传输通道中均设置有一个被复用的PS为例,对该装置的局部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下述图11和图12中,以功率检测单元202包括多个功率检测器PD,且每个PD通过耦合器CP与传输通道连接为例,图11和图12中未示出处理单元202。
如图11所示,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1,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2,第三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3,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之间通过CP1和CP2与PD1连接,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之间通过CP2和CP3与PD2连接,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之间通过CP1和CP3与PD3连接。其中,PD1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PD2用于检测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PD3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
或者,如图12所示,第一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1,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2,第三传输通道中设置有PS3,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之间通过CP1和CP2与PD1连接,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之间通过CP2和CP3与PD2连接,第二传输通道还通过CP4与PD3连接。其中,PD1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PD2用于检测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PD3用于通过空口环回的方式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此时以第二传输通道作为接收通道为例。
进一步的,当该装置200还用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时,可以得到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当该装置200还用于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时,可以得到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因此,该装置200中的处理单元203还可以根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以及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确定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该绝对偏差值可以包括绝对相位校正值和绝对幅度校正值,进而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基于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以保证多个传输通道的一致性。
也即是,当该多个传输通道中包括的传输通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时,该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划分为多组,每组中包括两个传输通道,且两个传输通的连接关系可以如上图11或图12所示。同一组中的两个传输通道可以通过类似于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式,确定同一组中两个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进而基于多组传输通道间对应的偏差校正值,确定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基于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偏差校正值进行校正,以保证多个传输通道的一致性。
比如,以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四个传输通道,分别为CH1~CH4为例,假设该四个传输通道可以被划分为四组,分别为CH1和CH2、CH2和CH3、CH3和CH4、以及CH4和CH1。如果处理单元203对应确定得到的四个相位偏差校正值依次为θ1、θ2、θ3和θ4,若四个传输通道的绝对相位校正值依次为α1、α2、α3和α4,则四个相位偏差校正值(即θ1、θ2、θ3和θ4)与绝对相位校正值(即α1、α2、α3和α4)之间满足以下公式(3)。
Figure GPA0000290696440000151
其中,可以将上述公式(3)通过矩阵Dα=θ来描述,其中,每一个矩阵如下所示。
Figure GPA0000290696440000152
若假设第一传输通道为参考通道,即α1=0时,处理单元203还用于根据αi>1=c-1θ计算得到第二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和第四传输通道的绝对相位校正值。其中,αi>1和c-1如下所示。
Figure GPA0000290696440000153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单元203还用于确定多个传输通道中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幅度校正值,且具体的确定方式与上述确定每个传输通道的绝对相位校正值的方式类似,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阐述。
示例性的,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包括多个PD,多个PD与多个传输通道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呈环状或者网格状等多种不同的结构。比如,图13提供了一种线状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中以4个传输通道为例进行说明,四个传输通道可以表示为CH1~CH4,任意相邻的两个传输通道间通过PD相互连接(多个PD可以表示为PD1~PD4),PD具体可以通过CP与相邻的传输通道耦合连接,用于检测连接的两个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图13中的(a)为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中的(b)为抽象的传输通道与PD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可选的,用于检测CH1和CH4的PD4的连接关系也可以与图12所示的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的PD的连接关系一致,即在多个传输通道中选择一个距离CH1和CH4的距离相近或相等的中间的传输通道,在选择的传输通道上耦合连接一个CP,并通过空口环回的方式进行检测。
图14提供了一种多个传输通道与PD的连接关系呈网格状结构的示意图,网格状结构连接关系可以是多个环状结构的组合,每个环状结构中包括的传输通道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4中以N个传输通道和N个PD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图14为例进行说明,图14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该多个传输通道可以是一个芯片中的多个传输通道,功率检测单元202可以包括多个PD,相位偏置单元201和相位校正单元204可以复用多个移相器。示例性的,芯片的局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15中的(a)所示,图15中未示出相位偏置单元201、处理单元203和相位校正单元204。
图15中的SW表示开关(switch),TRX模块用于传输通道的收发状态切换,每个传输通道通过CP与PD(比如,PD1~PD3)耦合连接,且CP与PD之间设置有SW(比如,SW2~SW7)。图15中包括多个SW(SW1~SW7,SW1有多处),多个SW1用于芯片中多个传输通道的收发状态切换(可选的,SW1也可以根据校正需要单独控制每个传输通道的状态),当多个SW1位于位置1时,芯片处于发射(TX)状态,当多个SW1处于位置2时,芯片处于接收(RX)状态。当SW7闭合时,PD3可用于通过空口环回的方式检测接收通道的信号功率,CH_0A可以为该芯片的一个接收通道,CH_0可以为芯片的输入通道。
其中,如图15中的(b)所示,TRX模块可以为收发独立PS的TRX模块,即传输通道在作为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时,使用不同的PS用于实现相位偏置相位校正的功能。或者,如图15中的(c)所示,TRX模块为收发共享PS的TRX模块,即传输通道在作为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时,使用相同的PS用于实现相位偏置相位校正的功能。TRX模块中的PA表示功率放大器,LNA表示低噪声放大器。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该装置200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多个传输通道也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中,该装置200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被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图16中的(a)为该装置200和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0中的示意图;图16中的(b)为该装置200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1中,该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在半导体芯片2中的示意图。
进一步的,该装置200还可以被集成在无线通道设备中,比如,该无线通道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终端。当该无线通道设备为基站时,待校正的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的半导体芯片可以位于该无线通道设备的外部。当该无线通道设备为终端时,该装置200和多个传输通道可以均被集成在该终端中,且可以集成在的同一半导体芯片中,也可以集成在不同的半导体芯片中。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或者集成有该装置的芯片,或者是包含该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参见图17,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701: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
步骤1702: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该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
其中,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
另外,该相位偏置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即每通过步骤1701设置一次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则通过步骤1702检测一次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在当前设置的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从而通过多次设置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可以检测得到多个信号功率集合。
步骤1703: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功率,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该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
步骤1704: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校正值。
可选的,该偏差校正值还可以包括幅度校正值,该方法还包括: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校正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701-步骤17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2~图10所述的装置实施例中相位偏置单元201、功率检测单元202、处理单元203和相位校正单元204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当该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时,该方法还包括: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其中,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以及校正第二传输通道与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的方法,与上述校正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输通道与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使得二者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从而在检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功率时,可以提高信号功率的检测精度,进而基于该信号功率确定偏差校正值并进行相位偏差和幅值偏差校正时,可以减小相位校正值和幅度校正值的测量误差,提高通道校正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所述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相位偏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
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在所述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所述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所述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
相位校正单元,用于用所述相位校正值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所述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偏置单元和所述相位校正单元复用至少一个移相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各设置至少一个被复用的所述移相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中未设置所述相位偏置单元和所述相位校正单元,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设置了所述相位偏置单元和所述相位校正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所述功率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分别通过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连接,以接收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耦合出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均为接收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信号通过合路器合并,所述功率检测单元通过耦合器与所述合路器连接,以接收从所述合路器耦合出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均为发射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发射的信号从空口环回到接收通道,所述功率检测单元通过耦合器与所述接收通道连接,以接收从所述接收通道耦合出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校正值还包括幅度校正值,所述相位校正单元还用于用所述幅度校正值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偏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所述装置还用于:
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和所述多个传输通道被集成在同一个半导体芯片中。
1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2.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方法,所述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置,以使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偏离零值;
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在所述相位偏置下的信号功率,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每个所述信号功率集合包括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功率,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功率,以及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检测到的第三信号功率;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功率集合,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偏差校正值,所述偏差校正值包括相位校正值;
用所述相位校正值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相位偏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偏置包括多个不同的预设相位偏置值,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包括多个所述信号功率集合,其中,每个预设相位偏置值对应一个信号功率集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校正值还包括幅度校正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所述幅度校正值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间的幅度偏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输通道还包括第三传输通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校正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和/或,校正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三传输通道间的偏差。
CN201780098054.8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543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9216 WO2019127175A1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018A CN111543018A (zh) 2020-08-14
CN111543018B true CN111543018B (zh) 2021-07-16

Family

ID=6706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8054.8A Active CN111543018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44618B2 (zh)
EP (2) EP3734850B1 (zh)
CN (1) CN111543018B (zh)
WO (1) WO2019127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1268B (zh) * 2019-06-28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通道校准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6160B2 (en) * 2003-04-25 2009-02-24 Nec Corporation Frequency offset detec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frequency offset detec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460828A (zh) * 2009-06-08 2012-05-16 电力波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的具有自适应预失真的多元件幅度和相位补偿天线阵列
CN104954083A (zh) * 2015-06-16 2015-09-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校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64887A (zh) * 2016-12-26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平面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及自动校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7730B1 (en) * 1999-11-03 2003-07-22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rray transceiver
CN1320837C (zh) * 2004-07-19 2007-06-0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cdma系统中无线基站阵列通道的实时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GB0520332D0 (en) * 2005-10-06 2005-11-16 Roke Manor Research Calibration of phased array antennas
US7482976B2 (en) * 2006-04-10 2009-01-27 Aviation Communication & Surveillance Systems Antenna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76686B2 (en) * 2006-08-07 2009-08-18 Garmin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n antenna array for an aircraft surveillance system
US8064824B2 (en) * 2007-07-03 2011-11-22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ower robbing impact of interference to a satellite
CN101588198B (zh) * 2008-05-19 2012-08-29 成都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智能天线校准中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1012709B1 (ko) * 2009-05-20 2011-02-09 국방과학연구소 위상비교 방향탐지기의 채널위상오차 제거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088448B2 (en) * 2011-11-11 2015-07-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ased array device and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8737929B2 (en) * 2012-06-27 2014-05-27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phase between radio-frequency chains
CN107534481B (zh) * 2015-04-10 2021-03-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US11038474B2 (en) * 2017-11-01 2021-06-15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Phased array amplifier linea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6160B2 (en) * 2003-04-25 2009-02-24 Nec Corporation Frequency offset detec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frequency offset detec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460828A (zh) * 2009-06-08 2012-05-16 电力波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的具有自适应预失真的多元件幅度和相位补偿天线阵列
CN104954083A (zh) * 2015-06-16 2015-09-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校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64887A (zh) * 2016-12-26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平面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及自动校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28929A1 (en) 2020-10-15
EP3734850B1 (en) 2022-08-17
WO2019127175A1 (zh) 2019-07-04
EP3734850A4 (en) 2020-12-16
EP4117191A1 (en) 2023-01-11
CN111543018A (zh) 2020-08-14
EP3734850A1 (en) 2020-11-04
US10944618B2 (en) 2021-03-09
US11444820B2 (en) 2022-09-13
US20210266217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baroglu et al. A low-cost scalable 32-element 28-GHz phased array transceiver for 5G communication links based on a $2\times 2$ beamformer flip-chip unit cell
CN109756282B (zh) 相控阵列放大器线性化
CN108880703B (zh) 有源天线校准
Kibaroglu et al. A quad-core 28–32 GHz transmit/receive 5G phased-array IC with flip-chip packaging in SiGe BiCMOS
CN101595637B (zh) 有源天线中的相位和功率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US9490548B2 (en) Wireless device with antenna array and separate antenna
US81851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direction of a receive beam produced by an antenna connected to at least two base stations
US6690952B2 (en) Adaptive array antenna transceiver apparatus
KR100397445B1 (ko) 어레이 안테나 수신 장치
JP2010034937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EP4082079B1 (en) Phased array module
L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ive array antenna with remote controllable radiation pattern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1543018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WO2013028296A1 (en) Calibrating a retro-directive array for an asymmetric wireless link
US11784727B2 (en) Transmission channel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isenbeis et al. Beam patter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ubarray-based hybrid beamforming systems
Yang et al. A 5.8-GHz active transmitting array based on frequency shiftable vector modulator module
CN111527713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阵列间传输通道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Aoki et al. Inter-stream loopback calibration for 5G phased-array systems
CN215120797U (zh) 用于校准天线阵列中的信道的系统
CN111512568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传输通道间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CN111630793B (zh) 一种用于校正多个阵列间传输通道偏差的装置及方法
US20220321161A1 (en) Antenna wireless device
Lengier et al. Amplitude and phase mismatch calibration testbed for 2 x 2 tower-top antenna array system
Sahota 5G mmWave radio design for mob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